谢谢你,互联网作文(精选15篇)
于是爸爸毫不犹豫地花了九千多元钱买了台电脑,然后匆匆忙忙到电信局申请开户。谁知人家说要上网,还得配上“猫”。马都买了还在乎鞍?于是又把“猫”领回家。
机器装好了。只见爸爸轻点鼠标,“猫”儿“妙呜妙呜”地叫起来,一会儿功夫,就连上了“雏鹰教育”网站。真神啊,想不到因特网络有这么神奇的本领。爸爸说:“这算什么?往后让你到世界各地的教育网上瞧瞧,那才棒呢!不但能找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还能跟互不相识的朋友谈作文呢。”“那什么时候试?”我急忙问,爸爸板起了脸说:“什么时候作文成绩提高了再说。”
“行,看我的!”我立刻开始了网上阅读,在“电子图书馆”
里我读到许多平时想看却看不到的书,有童话故事、科普小品、获奖作文等。别说,写作文时,电脑还真帮了大忙。一次,老师布置写《我喜爱的一种花草》。要知道我最喜爱兰花了。可提起笔来,却什么也写不出,原来是平时没有留心观察。我冥思苦思了好一阵也写不出几个字。最后一想,还是到网上查查吧!于是我进了“搜狐”网站,键入关键词“兰花”。一会儿功夫,一个个关于兰花的网页呈现在眼前。任意打开网页,里面有各种兰花的图片和兰花生长特点的介绍。这下我可如鱼得水了。我的这次作文被选为范文在全班宣读。作文评语是: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形象。从那以后,我开始喜欢上写作文了。
不久,我又代表学校参加南通市作文通讯赛,题目是《读〈〉有感》。说实话,第一次参加比赛,我心里紧张极了,而且以前我是很少读课外书的,更不会写什么读后感了。可这次我心里有底,因为这段时间,我在网上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于是我写了一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有感》,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作文脱颖而出,被评为市一等奖。
现在我的作文越写越棒,其中有两篇作文还在报刊发表了,这更增添了我的写作信心。我想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帮助,我的作文哪有现在的突飞猛进?
一日,兜兜口渴,妈妈给他倒了杯水,他喝完说,谢谢妈妈。
过一会,妈妈说口渴了,兜兜就用塑料杯给妈妈也倒了点水。妈妈接过去要喝,兜兜大声说:“你还没有跟兜兜说谢谢啊。”妈妈马上说,哦,谢谢兜兜!
兜兜什么时候对“谢谢”这个词运用自如了呢?就这几天吧。妈妈对爸爸每次说谢谢,他听到了。妈妈给兜兜端来苹果块,教导兜兜要说“谢谢”,他记住了。慢慢地,他会在接受别人的馈赠和帮助时主动说“谢谢”,很自然,就像每次出门前会说“妈妈再见”,晚上睡觉时会主动亲亲妈妈:晚安!
记得有一次,妈妈到一个朋友家去玩,给他的孩子带了个玩具。朋友说,快说,谢谢阿姨。那个5岁的孩子只关心手里的玩具,头也不抬,一声不吭。朋友再次催促他说谢谢,他咕哝了一句“谢谢”,马上就跑开了。等妈妈和朋友聊够了,告别时,那个孩子从屋子里出来,举着玩具,高声而响亮地说:谢谢阿姨!
主动引导只能到一个份上,还是要让孩子顺其自然地领会说“谢谢”时的心情。一句诚恳的、面带微笑的“谢谢”,不仅是基本的社交礼仪,更是心与心的交流。
还有位妈妈说:我那个儿子,上初二了,回家发现我没有烧晚饭就大发雷霆,而看不到我重感冒一直咳嗽!亏我平时那么疼他!儿子也很委屈:我都饿死了,平时都是6点吃饭,可妈妈居然连饭都没煮!
很多孩子不会说“谢谢”,是因为大人从来没有引导过。大人觉得给孩子爱天经地义,不求回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或许天性驯良会知恩图报,或许就会不可一世目中无人。不要怪孩子不孝,是大人没有给孩子机会。如果妈妈早教会了儿子说“谢谢”,儿子就会对母亲的付出有感恩之心,不会觉得理所当然。
爱是相互的,彼此传递的,这个道理要让孩子年幼时就懂得,学会对每一份爱都心存感激和尊重。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谢谢你,同桌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谢谢你,同桌作文1作为小朋友,我们都常常接受别人的帮助。上个星期,同桌小张也帮助了我,我真想对他说,谢谢你,同桌。
那是上个星期的一天,在语文课上,老师叫我们把周末写的抄写在本子上。我正在认真的抄写呢,突然,钢笔出水不连贯了,断断续续的。我拆开笔壳,把笔芯抽出来一看:哎呀!笔没有墨了!真糟糕!如果下课写不完,老师肯定会批评我的。我东看看,西望望,看谁的笔跟我一样,好借一个笔芯。
正在这时,同桌小张伸了一只手过来,手里拿着一支笔,放在我的桌子上了。我扭头看他,他继续埋头抄着他的,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我心里想,天神降临啊,天神降临!我拿起笔来,马上继续抄写,这简直是马良的神笔啊,让我赶在下课前完成了作业。就这样,我的同桌像天神降临一样搭救了我。
下课了,我连忙向小张致谢:“小张,谢谢你借我笔用,不然我死定了!”小张却说:“嗨!我们是同桌,举手之劳。”他虽然这样说,我心里却感动极了。虽然他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但是我也不能当成理所当然的事,要找机会回报。以后有机会,我也一定要帮助别人。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同桌,谢谢你!
谢谢你,同桌作文2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都有个好同桌。
小学里,有她们陪我一起闹,一起笑,那时——真的很快乐,我们快乐的见面,悲伤的离开,一起做坏事,就像不会分开的等待明天,就像不曾离去的度过那年。
小学时的他会逗我笑,总是讲他那天真而幼稚的事,我当时就对他说:“这么囧的事你也好意思说”,结果他露出那一口说白也不白说黄也不黄的大牙来笑笑说:“因为你是我同位,所以我要让你快乐”我被这种莫名奇妙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们虽然有过吵闹,但我最终还是敌不过他的死皮赖脸跟他和好。为了这份纯真的友谊,我要说声谢谢。
初中的日子,我和丹做了同位,她其实挺好,她会对着镜子做那些可爱的动作,有时也会对我做,然后对我来句:“萌,我可不可爱”我只能默默的转过头来看向黑板来句“阿门”,因此她得到了一个特别的外号骚丹,当老师把我和骚丹调走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伤心,好久的同位要分别了,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能默默的忍住心中的眼泪。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丑小鸭,尽管没有白天鹅的命运,但因为有你们,我生活的很开心!
同桌,谢谢你!!
谢谢你,同桌作文3我的同学叫高凤璐,今年九岁,在利津实验二校上学,跟我是同班同学。
有一次,我正在做数学题,突然发现有一道题不会做,我急得愁眉苦脸。这时,我的同学高凤璐看透了我的心思,她对我说:“你不用着急,可以先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再算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把两个图形的面积加起来,不就算出了整个图形的面积了吗?”我听懂了,我按着高凤璐同学教给我的方法,终于把这道难题解决了。一会儿,下课了,我拉着高凤璐的手说:“谢谢你,帮助我解决了一大难题。”她说:“不用谢,老师不是经常说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吗?以后做题,要认真读题,反复思考,不要着急。”
我听了他的话,不好意思的笑了。
谢谢你,同桌作文4我有一个非常温和的同桌,她每天都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的看着其他人。
我一直以为她除了学习以外设么都不会做,直到有一天我在学校里发了烧见到她下课的时候去给我买了水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那个看起来弱弱的她竟然会有这样让人觉得可靠的一面。
“真是谢谢你。”尽管头晕晕的但看到她那样为我担心的样子,我本能的小小的开心了一下。
“不要客气了,你看起来要回家休息才行啊。”
后来我一直坐在位置上坚持到放学期间曾经经常和我在一起玩的同学有过来问我怎么了的,但却没有一个人像她那样帮我。
在帮我收拾好了书包之后她还细心的把一张写好的作业条塞了进去。
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无法把这个会照顾人的她和平时只会坐在座位上想看烟花一样看着别人的同学当成同一个人。
同桌,谢谢你在我难受的时候照顾了我,也谢谢你让我知道了其他人所不知道的你性格的另一部分。
谢谢你,同桌作文5亲爱的同桌,你好: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句话果然没错。
同桌,记得上次,我去参加学校舞蹈队训练,走得匆忙,地忘记擦了,当时我的地面很脏,可是,等我回来的时候,发现地面非常的干净,很惊讶也很疑惑,我问后面的同学“是谁帮我擦了地?”“是你同桌帮你擦得。”突然之间,我心里发酸,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让我想起了上次,你我因为一点小小的误会,我对你的态度不太好,你还这样帮助我,让我十分感动,我想对你说:”同桌,谢谢你的宽容大度,请你原谅我吧。"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同桌,谢谢你,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我再也不会对你态度不好了,我们做永远的好朋友吧!
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业有成!
你的同桌
六年级:高嘉笠
谢谢你,同桌作文6谢谢你,同桌!是你让我度过了难关。
那一次,是期末考试,我在头一天晚上就把学习工具准备好了,可是第二天一早,由于起来晚了和紧张心理竟然把笔丢家了,在我发现笔不见的时候已经快考试了,现在去买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我便在那里转悠想办法。这时,你看见了,便问我是什么事,我说:“我把笔丢家了,现在去买已经来不及了。哦,对了,你有没有笔?能不能借我一个?考完试以后就还给你。”你听了,二话不说,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支你最喜欢的,笔毫不犹豫的借给了我。还说:“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对我说,我一定办得到。”结果,那次考试我考的很好,看到我开心,你也高兴的笑了。
谢谢你,同桌。是你真挚的感情才让我考的这么好。我真心的感谢你。
谢谢你,同桌作文7上学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上课的时候和同桌讲笑话,同桌,总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你,同桌会在你捣乱的时候提醒你班主任在窗户那边,同桌总是会伸手向你要纸巾,在你被班主任叫起来背书时,同桌会冒着杀头的危险趴在桌上小声的告诉你,同桌会无聊到在一张桌子上传纸条,我的同桌就是这样的。
每天去到学校,和同桌玩耍,很开心,不管伤心难过,她总是在我身边,每一次,吵架的时候,她总会向我认错,说都是她的错,她总是喜欢睡觉,每次睡觉的时候,她都会跟我说:“老师来了叫我啊。”每一次我玩手机的时候,她都会帮我看老师,时不时吓吓我,每一次都吓得要命。现在和她分开了,挺想她的,同桌,我要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一直在我身边,谢谢你总是默默的关心着我,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宽容与理解,谢谢。
这就是我的同桌,你们的同桌呢?是什么样的?
谢谢你,同桌作文8我们的世界是温暖的,人人都爱帮助别人。星期四,小张帮助了我,我要感谢他。
星期四,有节美术课。美术老师说:“这节课考试,画画要用铅笔打稿,彩笔上色,题目是秋天,同学们要画出秋天绚丽多彩的特点,画好了交上来给我评分。”天哪!我天天都带彩笔,偏偏今天没带,偏偏今天却考试,老天,你不公平啊!
于是,我边打草稿,一边左顾右盼,看别人有没有多一盒彩笔能借给我。草稿打好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多出一盒彩笔。我想,这是考试,如果我向别人借,别人肯定不肯借给我。怎么办?我急得快哭了!
正在这时,同桌小张拍了拍我,我扭头看他,他向我做了个鬼脸,把彩笔推到我面前说:“我还没打完草稿,你先上色!”我感激地看看他,赶快抓紧时间上色。他打好草稿后,我们一起上色……
最后,我和小张的美术画都得了高分。我非常感谢他。我以后要向小张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谢谢你,同桌作文9今天早上,我的闹钟坏了。当我醒来时,发觉时候不早了,原来自己睡过头了。我一骨碌爬起来,胡乱洗漱一番,抓起书包就急急忙忙地下了楼。刚跑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我暗自庆幸:还好,没迟到。
开始上课了,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了几道计算题让同学们练习。我打开文具盒,“啊?我的笔呢?”我差点叫出声来,马上翻书包找,把书包都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找到。我偷偷地看了全班同学一眼,大家都在认真地计算着。这下坏了,如果被老师发现了,一定会狠狠地批评我一顿。我非常着急,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呯呯直跳。这时,我想起昨晚做完作业,没有及时把笔放文具盒里,忘在书桌上了。怎么办呢?正当我抓耳挠腮、无可奈何时,一只小手伸到我跟前,我转过脸一看,原来是同桌小华,他微笑着说:“赶快做吧,大家都做完了。”我接过笔,二话没说,迅速地写起来。
就这样,我顺利地通过了,没有被老师发觉。下课后,我立刻跑到商店买了一支笔,回到教室里把小华的笔还给他,说:“小华,今天真的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帮我解围,我一定会很惨。”小华笑着说:“不用谢,能帮助同学是我最大的快乐!”
有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同桌,我真的很庆幸,也很感激。我多想大声地喊出:“谢谢你,我的同桌!”
谢谢你,同桌作文10记得那一次,因为我头天晚上没有检查钢笔里的墨水。
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是数学课,老师突然说:“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测试,把钢笔、尺子、验算纸……拿出来放桌上做好准备。”开始考试了,我没写几个字钢笔就没水了,我换了第二支钢笔,用了一会儿也没有水了,我一看文具盒,愣住了,墨囊也用完了。这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我的同桌看见了问:“王悦鑫,你怎么不写啊?”我说:“我的两支钢笔都没有墨水了,我的墨囊也用完了。”“给,拿去用吧,这是我的钢笔。你快写卷子吧,再耽误,交卷子的时候你就做不完了。”同桌说道。
“嗯,谢谢!”接过钢笔我就开始写卷子了。第二天,我带了两个小桔子来到教室,看到我同桌还没有来,我就等她来了,把桔子给了她,她问我:“你为什么给我桔子?”我说:“感谢你昨天借给我钢笔呀!”
同桌,谢谢你对我的帮助,你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学习。让我们一起帮助他人,快乐自已吧!
谢谢你,同桌作文11在学校里,同桌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好朋友。在学习上,我们是竞争对手,在平时,是好朋友,对方有困难,我们都相互帮助。
有一次,我晚上很晚才写完作业,哈欠一个接一个地打来。我没心情准备书包,把作业夹到各科的书里,就晕晕忽忽地从学习屋走到客厅,把书包放下,此时书包里却少了一个重要的宝贝:文具盒。按我平时的习惯,我早上是要看作业、书、文具盒都带齐后才走向学校。可这次,我只看了书带齐没有就去学校了。到了学校,我把作业交上后,准备写一些数学练习题。我在书包里找文具盒却没找到,这时,我的同桌默默地递给我一支笔。同桌,谢谢你,谢谢你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了我帮助。
有一天在课堂上,正在上语文课,就在这时,不知道为什么,我胃有点翻江倒海,一阵阵恶心的感觉不断地袭来。我忍不住一下子吐了,呕吐物吐得满地都是。旁边有的同学捂着鼻子说:“恶心死了!”这时候,我同桌第一个出来,急忙跑去,把拖把拿过来,把呕吐物拖走了。还问我:“你感觉还好吗?需要去医院吗?”我吐完以后,感觉胃里舒服多了,就说:“可能是吃东西凉着胃了,现在没事了,不用去医院。”同桌对我的关怀温暖着我的内心,让我感到一阵阵温暖。
我对同桌十分感激,她对我的帮助成为我在人生中的一种财富,让我永远铭记在心。
谢谢你,同桌作文12感谢你,同学
在我的小学生活中,有很多让我难忘的同学。比如说李承泽,曾靖皓,张育硕等。他们在我过生日的时候,也陪着我。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今天我就挑一个来写。
我最要感谢的.是李承泽,就写他了。我跟他离得最近,我们在学校一起玩,我还经常去他家玩。他很热情的招待我,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呵呵呵。还有,一旦有新游戏,我都和他一起玩,最近我们一起玩魔法卡。还有他写字特别快,有一次李承泽坐在座位上,埋头只顾写呀写呀,笔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流出来,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不过他学习有点不好,他有不会的题也经常来问我。我也很热心的帮他解答,经典的互利互助的方式。牛吧?我学习很不错的,经常有很多人过来问我答案。他通常睡的很晚,有一次上课他勉强打起精神,翻开书,开始就觉得一行行的字在上面活动起来,像要飞;后来觉得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像一窝蚂蚁在纸上乱爬。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在这我要对他说谢谢!哈哈哈……
谢谢你,同桌作文13“一生朋友你会懂!一句话一辈子”起初我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直到这个学期老师帮我调了位置,我才知道同桌对我有多大的帮助。
记得在上次语文考试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铅笔写字的沙沙声。忽然,我做错了一道题,想找橡皮,一瞧橡皮盒里,铅笔、尺子都躺得好好的,唯独没有橡皮。正当我六神无主的时候,我的同桌毫不犹豫地把橡皮推了过来,我连忙接过橡皮擦掉错题,重新做好。试卷发下来,我考得不错,回家还被爸爸妈妈表扬了。
我遇到不懂的题目,我的同桌总是不厌其烦地讲给我听,我不懂,我的同桌就一遍一遍地讲,直到我点头为止。经过我同桌的努力,我的成绩已有很大的提高。我很感激我的同桌。
谢谢你,同桌作文14在读书的时候,可以有很多同桌,在我初二上学期的时候,我记的我的同桌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记得那是一天自修下课,有个同学不见了,怀疑是我拿了,我让她找遍了东西,可没找到,我最好的朋友不帮我做证,我哭了,她们不和我玩了。我好伤心,在我最失落的时候,同桌说相信我,上下位的男同学也相信我,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她们鼓励我,事情过去后,原本和我好的同学又来找我,可我已转学了,同桌来挽留我,我还是转学了,她不怪我,叫我好好保重,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同桌在人生中你像彩虹划过我的天空,谢谢你;同桌。愿你看见我写的作文后,知道我的真实想法。
谢谢你,同桌作文15我记得以前我有说过感谢你的话,当时我真的以为我可以记住你很久。
其实才经历了四个月。
你在我生日的时候给我祝福。周末找我聊天又担心影响我的学习,每次都是你主动早早地结束话题。你心心念念我曾经说过的话语,一想起来鼻子都酸了吧?可我几乎把你遗忘了,我真无情啊,总是那么喜新厌旧,我成天忙于和新同学相处,没有想起过你啊。你知道吗,我不喜欢现在的同桌,他很自私。……也只有惋惜曾经那个为我默默付出的白痴的时候才会闪过你的名字吧。
今年寒假,全身都湿透了的爸爸刚下班,换了身衣服,就带我去单位里的星光大道学骑自行车。一开始,爸爸为了让我找到骑自行车的方法,身高一米八的他弯着腰双手扶着20寸高的车后座陪我跑了半个小时。当爸爸发现我有点感觉时,就悄悄地放开手在旁边跟着跑。我自己骑了一小会,看见爸爸在自行车右边跑,察觉没人扶着车后座,心一慌,结果和自行车一起重重地摔在地上。我灰心丧气,不想再学了。这时,爸爸扶起自行车,微笑着鼓励我:宝贝,没事的。爸爸小时候也是摔了好几次才学会的。你已经可以骑大约十米啦!坚持练多几圈,你就可以学会的!听了爸爸的话,我重新跨上自行车继续练。爸爸又和之前一样悄悄放开手让我自己骑,他在自行车后陪着跑。慢慢地,我掌握了骑车的节奏,越骑越快。爸爸也随着我的速度越跑越快。半小时后,我可以来回自如地骑一圈600米的星光大道了。
我跳下车,爸爸和我击掌,咧开嘴笑着说:恭喜你!学会骑自行车了!说完,他坐在一张石凳上撑着腰,喘着气,伸直腿。腰又痛了?妈妈问。我这才知道爸爸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膝关节因为运动剧烈而疼痛,他已经不再年轻了。
我遇到过那么多事,有好事,也有坏事,但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唯独那件事让我终生难忘,我忘不了它,也不能忘记它,那件事就像是被我刻在了我脑海里面的最深处,让我常常想起。
我记得那是一个二年级的早晨,我拉着我的书包冲向校门。我很着急,因为第一节课就要上课了,我就快迟到了,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可是着急又有什么用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直跑了,我只好开始跑,一边跑一边着急。我一着急,班级的路好像就变远了,就好像没有尽头,我跑呀跑,终于跑到了楼梯口,唉,最痛苦的时候又来了,我又要拎起那几乎比我还大,比山还重的书包了,我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又吸了口气,再用力把书包一拎,果然不行,还是行不通,我又试了很多办法,拎是拎动了,但是只拎上去了一小节就拎不动了,心想:我再也拎不动了,我就快迟到了,我快绝望了,都快哭出来了,这时,一个长头发,扎着马尾辫的大姐姐向我走了过来。这个高年纪的大姐姐笑眯眯的看着绝望的我,对我说:“小朋友,你这么小一个人居然要背这么大一个书包,肯定拎不动的,一定很累吧。你再这样下去是会迟到的,我来帮你拎吧!”说着,她就拎起了我的那座巨大的“山”,往二楼的方向跑去,我到了二楼,我连忙和她道了好几声谢。她朝我笑了笑,和我说再见,我也朝她挥了挥手。我一直看着她,直到她上了楼,再也看不见为止,在去班级的路上,我想:这真是一位好姐姐,我一定要向她学习!
大姐姐,虽然我们可能再也不会见面,虽然我不认识你,虽然你可能已经上了初中,但我还是要对你说:“谢谢你,大姐姐!”
想起离家时的信誓旦旦与义无反顾,实在不能就这样打道回府,我只好在当主管的表哥的介绍下,进了这家服装厂。
表哥安排我在裁床工作,简单而枯燥地编号,整日整夜没完没了的阿拉伯数字忙着从笔尖跳出来,跳到裁好的布料上。曾经弹出美妙的乐曲,敲出大篇文章的双手,如今做着傻子都会做的事,可想而知,素来心高气傲的我是何等的委屈!
日子无聊而缓慢地打发着。在这个厂,除了表哥,我从不与别人搭腔,不是语言不通,而是内心深处那种潜意识对这些粗俗的外来工的不屑一顾,尤其是那些素面朝天的打工妹,行色匆匆,偶尔打扮得花枝招展,却更让人觉得俗不可耐。我的言行举止流露出一种鹤立鸡群的趾高气扬,先前找不到工作的失意与落魄一扫而光。
我是一个好了伤痕忘了痛的人,于是,打饭、冲凉、逛街,我都只一个人。裁床部是清一色的操“吴侬软语”的浙江小伙子,我无法交流也无心交谈。每每腹痛难忍急需请假时,组长平的话总是言简意赅:“好吧!”从不拖泥带水,甚至不追问一句“为什么请假”。看多了凶神恶煞的厂长训斥工人的场面,我突然特别感激平的善解人意,很想讲声“谢谢”,无奈,平是不苟言笑的人,平静中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
当那天厂长怒发冲冠地朝平乱吼一通(他们讲的是叽哩哗啦的浙江话)时,我还不以为然地看着欲言又止的平,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原来,整匹布料的编号全编在反面,发下去后,车位照做不误,发现时已经全部拆下来返工。这批货延期完工,厂里也要蒙受损失,同事们议论纷纷。直到平从车位上把编了号的布料收上来的时候,我顿时目瞪口呆——老天,那匹布料上的字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出自我这双自命不凡的手!
我茫然不知所措。表哥也恨铁不成钢地说:“粗心大意,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下午上班时,我忐忑不安,无精打采。平走过来,微笑着说:“‘吃一堑,长一智’,不要紧。”听了他的安慰,我紧绷的心略微松驰下来,但这毕竟不是能够一笑了之的小事啊,真的不要紧吗?
一个星期过去了,工厂里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后来,表哥告诉我,是组长平承担了全部责任。于是,高高瘦瘦、文质彬彬的平开始跳跃在我的目光中,我忽然觉得平的踏实与大度真是对我最绝妙的讽刺!卸下这张虚伪的面具,谁不是一样拼命挣扎在谋生存图发展的残酷游戏中?而我却故作清高,用“粗俗”去形容这群与困苦劳累对峙的“天涯同命鸟”。我顿感惭愧不已,无地自容。
终于,我怀着十二分的感谢对平说:“谢谢你。”
平埋头忙着手中的图纸,抬起头来冲我腼腆一笑:“刚刚出门打工,‘万事开头难’,干久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与平的交谈渐渐多起来,我才发现,这个浙江小伙子也挺可爱,每每站在长桌的另一边,听他唱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出其不意地扔几颗“荔枝炸弹”,让你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却又满心欢喜。忙碌乏味的打工生活也因这些开怀的小插曲而绚丽起来。
可是,快乐总是格外的短暂,因为表哥的跳槽,我也要随他离去。临走时,我神秘地对平说:“终于要和‘老巫婆’Bye—Bye了,真是说不出的畅快!”我故作轻松,掩饰离别的依依难舍。
平好奇地问:“哪个‘老巫婆’?”
“厂长呗!上次她不分青红皂白地吼你,简直就像慈禧再世,暴戾专横,加上那身不伦不类的装扮,一摇一摆的走姿,真是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平的眉头不经意地皱了一下,问:“她有这么可恶吗?”
“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得意地说。
这一番对厂长的品头论足成了我们最后的话别。转厂之后,有一次和表哥聊起来,表哥一语道破天机:“厂长是你们组长的姐姐,他们是血浓于水的亲姐弟。”
我顿时愕然。
每个人的学习道路上,都有许多位指导我们的老师,他们不顾自己的辛苦,只为我们这些学生能多懂一些知识,多懂一些文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付出汗水,我要说,谢谢你,老师。
肖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虽说看上去长得不是很好看,但老师她很朴实,特别是爱节约资源,但更重要的是,老师非常重视我们的学习。
有一天,老师生病了。“同…同学们好!”老师的声音显得有些嘶哑,“哎,我的喉咙最近不舒服,当老师的都有这个职业病,希望你们不要吵。”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议论纷纷起来,教室里闹哄哄的,肖老师咳嗽了几声,将手做出“1”字形的样子,表示要我们安静,乖的同学知道老师的意思,赶紧一言不发,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动也不敢动。
有一次,跑步飞快的我和另一个跑步也很快的女生比赛跑200米。大家都认为我赢定了,我也十分有把握,于是,我十分期待发令枪响起。
“砰!”枪响后我奋力向前跑去,很是自信。但是跑着跑着,马上快到终点的时候,她超过了我!天哪!怎么可能?我急了,全力向着终点奔跑,到终点的时候还狠狠的摔了一跤,虽然很疼,但是看着她那骄傲的眼神,我的心里十分地不快,有一种想把她打一顿的感觉。就当我恶狠狠地瞪着她的时候,她甩下一句“原来你也只有这点本事啊,真是高估你了。”后,甩手走了。我的泪水不争气的落了下来。
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为了激励我才说出这种话的,我很想去感谢她,只可惜我并不认识她。不过,我坚信,我们这两个强者一定会在巅峰相见!对手,谢谢你!不过你也一定要加油,不要被我甩的太远了哦!
一天下课后,筋疲力尽的我实在吃不消,趴在桌上,不一会儿竟睡着了。朦胧间突然听到一声稚嫩但异常坚定有力的话语:“不要吵,老师睡着了!”我抬头一看,竟然是他!我板起脸:“老师什么时候睡着啦?”心里却翻腾着温馨的浪花。
在我眼里,他不是个好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下课调皮捣蛋;作业字迹潦草,错误百出。多次找他谈话,却屡教不改。在我看来,他已经是一块朽木,不可雕,所以对他从来没有过好感。
然而……
事后,我问他当时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我就是想让老师安静地睡一会儿!”声音细得像蚊子,却刻意强调了“安静”二字。细细打量此时的他:小脸涨得通红,小手紧张得不知放哪儿才好,低着头不敢看我,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我心里一酸,背过身悄悄抹去眼泪。那眼泪是幸福的。我握着他的小手,注视着他,今天才发现他五官端正,鼻子小巧玲珑,眼睛明亮有神。
“孩子,谢谢你!”我摸着他的头,笑了。他也笑了。很久没看到他这么开心地笑过了,而罪魁祸首就是我。
他的爱感动了我。
从那以后,我不再以一副冷面孔示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及时用热情的话语去鼓励;当学生受窘时,我会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我就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我用体贴抚慰他;当学生犯错误时,我都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当我用爱撑起情感的天空,用心灵与学生相融时,展现于眼前的却是一处处壮丽的景观:孩子们的作业认真了,学习进步了,笑容灿烂了,下课打闹的人少了,围在身边跟我唠嗑儿的人多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用心做教育,用爱心、恒心、耐心去對待每个孩子,去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赏识他们,利用我们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他们,将一腔真爱投入其中,即使这份爱的收益很微小,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却会影响他的一生。只有投资了爱,才能收获成长。我相信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托起明天的希望。我将继续用心教育,用爱心去培育这朵朵鲜花。
同样优秀的我们,无论在口语上或是笔试上都是无可挑剔的;身为老师最完美的弟子,谁都不愿意于另一个人共享荣誉。于是我们开始了暗地里的较劲,每一次都专注于对方的分数,却又每一次被打败——分数总数相同的。我开始分析,她开始不服。
我们开始建立友谊是在一次期末考上。我花了大把的时间用在复习上,似乎每一个人都一样。Y说:“我们打个赌怎么样?”我笑:“什么赌?”她仰起头说:“你的分数比我高,我就承认你,怎么样?”我一怔,脱口出一个“好”字。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答应她,也许是她的笑容——自信又耀眼吧。我于是在此刻立马承认了这个朋友。
考试时,我们都十分仔细。审题、写题、检查,反反复复了好几次,终于确定好,呼出一口气,起身交卷。两人相视一笑,充满了自信。到了口语考试的时候,我一路斩关折将顺利拿到一个“A+”。但不知怎的,Y好像发挥失常,比我低了一个等级。我开始惊讶、怀疑,我曾未想过是Y的问题——我认为是老师。我想找老师理论一下,她拉住了我,淡淡地开口:“不用了。”我疑惑,问道:“为什么?”“因为我比不上你,我得承认你比我优秀——你赢了。”我质问她:“为什么?难道你就因为一次考试,一次考试的分数就放弃我俩的感情吗?”我吼道:“我早就把你当做朋友了啊!”Y没回答我。我想,她心里其实也很失落吧。我把手中的成绩单揉成一团,塞进她手里,低声说:“这份成绩单我不想要。我不想因为它而失掉一份珍贵的友谊。”
Y笑。这次是真正的笑,是解脱的笑,是自信的笑,像以前那般。我感觉到她握紧了我的手,手是温热的,仿佛她的热情也传到了我的身上,燃起一团火焰,一股温暖围绕在我心间。我说:“我期待着你再次站起来。没了你,谁以后来当我的对手?”
那是对我来说历历在目的一天,我走在放学下楼的路上,我心情很好,因为我考试不仅得了满分,而且老师也表扬了我,一路上,我还哼着小曲儿。我继续走着,可越向下走,越能闻到一股恶臭,使我感到不适,终于下了楼。我向臭原一看,呀!一位两鬓斑白老爷爷正在清理厕所,他穿着一身过长过时的蓝色布大衣,戴着一顶洗得发白的老帽子,在厕所里用劲地拖着。
忽然,他弯下身子,做出了一个很恶心但不得不工作的动作,他的手伸向厕所,抠出一个又一个堵塞厕所的顽敌——每天喝的学生奶的盒子,他叹息了一声,轻声说:“又是这些”,然后把盒子扔往垃圾桶,我看他的工作虽然很脏,但他自己却没有一丝抱怨,要不是出于好奇,我才不会在这儿捂着鼻子看吧!但他在我的心中,已刻下了一个舍已为人的形象。忽然,我的肚子里又是一阵不适,一下子翻江倒海,“呕”,我吐了,把干净的地面吐得脏兮兮的,我的呕吐,让老大爷看见了,他想过来来拍拍我,可又想起自己才清理过厕所,便连忙赶去洗手,然后过来拍着我说:“好点了吗”?尽管肚子里仍然不适,但我还是点了点头。于是,他拿起拖帕,很熟练地把地面拖得干干净净,又赶紧接了一杯水,递给我喝,我喝下后,感觉好得多了,我连声道谢,他也笑笑,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然后又投入了工作……
我已经逐步适应了这边的生活方式,并且在校内校外都过得很开心。刚离开家的几个月对我确实是个挑战,不是因为思念家人或朋友,而是因为我需要时间去适应和习惯这边的食物、水、空气,以及中国的生活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尽管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身处异国他乡,但我仍然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一个全新的文化。对一个身处异国的客人,去适应当地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成长在印尼和美国的印尼华侨,对中国的很多文化我都觉得非常亲切,因为这是我家庭所决定的,我不可避免会接触到我的祖先和文化,我们会过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并且一直培养我的中式生活习性。因此,当我当初准备来中国的时候,我原以为这一适应过程并不会带给我很文化上的强烈震撼。但是,我大错特错了。我所想象与认定的东西和现实完全是两码事。比如,我所认为的称呼别人的正确方式或者庆祝节日的方式都和想象中是完全不同的。我突然意识到我其实对此一无所知,我完全处于一种文化震撼之中。
其中一件事就是我发现在中国人们很少用“谢谢你”。我的第一印象是中国人一定很粗鲁且不懂得感恩,因为在印尼和美国文化中,我们都认为说“谢谢你”是一种表达感激的方式。我经常习惯性地说“谢谢你”,但是在中国对方会经常毫不犹豫地拒绝,并说“我们是好朋友,你不必这么客气”,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说“谢谢你”的时候他都不表示赞赏。直到有一天我们在课堂上讨论中国文化和人际关系时,我才了解到中国人表达谢谢的方式。在中国文化中,“谢谢你”常用于对陌生人,例如服务员等一些和你关系不近的人。“谢谢你”一般不用于家庭成员或者亲密的朋友间,因为中国人觉得家庭成员或亲密朋友之间关系已经亲密到了用不着表示感激和客套。如果说“谢谢你”的话,它会被理解为一种伤害,等于告诉对方你不是我的家人或者好朋友。我在我的老师试图和我建立友谊的整个过程中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我每次都将他拒之门外。从那以后,我不是用说“谢谢你”表示我的感激之情,而是用其他的方式例如邀请他一起晚饭或者提供他英语方面的帮助。
我时常在想:爷爷当过兵,为国家效过力,既不抽烟也不喝酒,身体很健康,对待家人极和蔼,即便是对待陌生人也如此,可是老天爷却如此冷酷无情,早早地夺去了我做敬爱的爷爷的生命!往往是这样的:那些卑鄙无耻下流的人往往可以活的时间很长久;可一生都在辛勤劳累的人民往往会比那些卑鄙小人早逝世。这就是老天爷待人的不同之处,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替那些一辈子都在辛勤劳动的人民抱不平。
爷爷曾经说过:“等到大队拆了之后,拿到的`钱给奶奶买一副耳坠子,可是……”
就是在我们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梦见了爷爷,爷爷就在那儿站着,一句话也没有说,就一直在笑,一直在笑,而且是对着我笑!
我知道,这可能是巧合,不过,我相信爷爷他在保佑我,是在保佑我考试时不紧张,能发挥出我的所有水平,因为他知道他的孙女我有潜力,能够做到最好。
后来我和姐姐长大一点了,奶奶就每天起得很早给我们打牛奶让我们喝。不管是风天,雨天,还是雪天,都不能阻挡她的步伐。奶奶还让我们吃鸡蛋,如果我们不愿意吃,她就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鸡蛋。鸡蛋羹,煎鸡蛋,炸鸡蛋,她都吃过。每天早晨我们都吃鸡蛋喝牛奶,这种习惯到现在还一天都没有断过。
再后来上了小学,家里添了弟弟,奶奶就更忙了。我记得我和姐姐那时还很任性,总是和奶奶拌嘴,都没有体谅到奶奶的辛苦。
现在我上了初中,弟弟也上了幼稚园,奶奶每次赶集都会给我,姐姐和弟弟买好多零食。在她的心里我们都还是小孩子,都还需要她的疼爱。
虽然菲茨杰拉德以长篇小说著称,但真正为其带来可观收入及大众认同和喜爱的却是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娱乐性强,情节曲折紧凑,词藻精准华丽,风格机智诙谐,且常伴有欧亨利式的出人意料的结尾,十分令人着迷。本期我们选取的这篇《Thank You for the Light》是菲茨杰拉德生前并未发表过的作品,也是一篇比较能展示其写作风格的佳作,希望能带给大家愉快的阅读体验!
在堪萨斯城,憋了一整天烟瘾的汉森女士最终决定到香火鼎盛的天主教堂里借火,以解焦虑,最终得到圣母帮助,借火成功。当然现实中这种事情是无法发生的,而对于一个失去丈夫而独自打拼出一片商业版图的寡妇,这烟瘾仿佛象征着某种情愫,而圣母终究并不会轻易现身,也预示着在堪萨斯城的汉森已身心俱疲,她一直在期待着什么,而她期待的却只在梦中降临。
菲茨杰拉德在这个故事中塑造了又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她独立、勇敢,也会偶尔脆弱。全文温润地释放着难以理解的悲伤,像是秋天第一泡云南的滇红,渐近地释出一抹抹的甘甜哀怨。大家一起来品一品吧!
Mrs. Hanson was a pretty, somewhat 1)faded woman of forty, who sold corsets and 2)girdles, travelling out of Chicago. For many years her territory had swung around through Toledo, Lima, Springfield, Columbus, Indianapolis, and Fort Wayne, and her transfer to the Iowa-Kansas-Missouri district was a promotion, for her firm was more strongly 3)entrenched west of the Ohio.
Eastward, she had known her 4)clientele 5)chattily and had often been offered a drink or a cigarette in the buyer’s office after business was concluded. But she soon found that in her new district things were different. Not only was she never asked if she would like to smoke but several times her own 6)inquiry as to whether anyone would mind was answered half apologetically with “It’s not that I mind, but it has a bad influence on the employees.”
“Oh, of course, I understand.”
Smoking meant a lot to her sometimes. She worked very hard and it had some ability to rest and relax her psychologically. She was a widow and she had no close relatives to write to in the evenings, and more than one moving picture a week hurt her eyes, so smoking had come to be an important 7)punctuation mark in the long sentence of a day on the road.
The last week of her first trip on the new 8)circuit found her in Kansas City. It was mid-August and she felt somewhat lonely among all her new contacts, so she was delighted to find at the outer desk of one firm a woman she had known in Chicago. She sat down before having herself announced and in the course of the conversation found out a little about the man she was going to see.
“Will he mind if I smoke?”
“What? My God, yes!”her friend said. “He’s given money to support the law against it.”
“Oh. Well, I’m grateful for the advice—more than grateful.”
“You better watch it everywhere around here,”her friend said. “Especially with the men over fifty. The ones who weren’t in the war. A man told me that nobody who was in the war would ever 9)object to anyone smoking.”
But at her very next stop Mrs. Hanson ran into the exception. He seemed a pleasant young man but his eyes fixed with so much fascination on the cigarette that she was 10)tapping on her 11)thumbnail that she put it away. She was rewarded when he asked her to lunch and during the hour she obtained a considerable order.
Afterward, he insisted on driving her to her next appointment, though she had intended to spot a hotel 12)in the vicinity and take a few puffs in the washroom.
It was one of those days full of waiting—everyone was busy, was late, and it seemed that when the clients did appear they were the sort of 13)hatchet-faced men who did not like other people’s 14)self-indulgence, or they were women willingly or unwillingly 15)committed to the ideas of these men.
She hadn’t smoked since breakfast and she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at was why she felt a vague dissatisfaction at the end of each call, no matter how successful it had been in a business way.
She would say, “We think we cover a different field. It’s all 16)rubber and 17)canvas, of course, but we do manage to put them together in a different way. A thirty-per-cent increase in national advertising in one year tells its own story.”
And to herself she was thinking, If I could just get three puffs I could sell old-fashioned 18)whalebone.
She had one more store to visit now but her appointment was not for half an hour. That was just time to go to her hotel but, as there was no taxi in sight, she walked along the street, thinking, Perhaps I ought to give up cigarettes. I’m getting to be a 19)drug fiend.
Before her, she saw the Catholic cathedral. It seemed very tall, and suddenly she had an inspiration: if so much 20)incense had gone up in the spires to God, a little smoke in the 21)vestibule would make no difference. How could the Good Lord care if a tired woman took a few puffs in the vestibule?
Nevertheless, though she was not a Catholic, the thought 22)offended her. Was it so important that she have her cigarette, when it might offend a lot of other people, too? Still. He wouldn’t mind, she thought persistently. In His days, they hadn’t even discovered tobacco…
She went into the church; the vestibule was dark, and she felt for a match in the bag she carried but there weren’t any.
I’ll go and get a light from one of their candles, she thought.
The darkness of the 23)nave was broken only by a splash of light in one corner. She walked up the aisle toward the white 24)blur, and found that it was not made by candles and, in any case, it was about to go out—an old man was on the point of 25)extinguishing a last oil lamp.
“These are 26)votive offerings,” he said. “We put them out at night. We think it means more to the people who give them to save them for next day than it would to keep them burning all night.”
“I see.”
He 27)struck out the last one. There was no light left in the cathedral now, save an electric 28)chandelier high overhead and the ever-burning lamp in front of the Sacrament.
“Good night,”the 29)sexton said.
“Good night.”
“I guess you came here to pray.”
“Yes, I did.”
He went out into the 30)sacristy. Mrs. Hanson knelt down and prayed.
It had been a long time since she had prayed. She scarcely knew what to pray for, so she prayed for her employer, and for the clients in Des Moines and Kansas City. When she had finished praying, she knelt up. An image of the Madonna gazed down upon her from a 31)niche, six feet above her head.
Vaguely she regarded it. Then she got up from her knees and sank back wearily in the corner of the pew. In her imagination, the Virgin came down, like in the play “The Miracle,” and took her place and sold corsets and girdles for her and was tired, just as she was. Then for a few minutes Mrs. Hanson must have slept.
She awoke at the realization that something had changed, and gradually she perceived that there was a familiar scent that was not incense in the air and that her fingers smarted. Then she realized that the cigarette she held in her hand was alight—was burning.
Still too 32)drowsy to think, she took a puff to keep the flame alive. Then she looked up at the Madonna’s vague niche in the half-darkness.
“Thank you for the light,” she said.
That didn’t seem quite enough, so she got down on her knees, the smoke twisting up from the cigarette between her fingers.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light,” she said.
汉森女士已到不惑之年,漂亮的容颜嵌着些许岁月流逝的痕迹,她常离开芝加哥出差,兜售紧身内衣和束腰带。多年以来,她的“商业版图”已延至国内外:托莱多、利马、斯普林菲尔德、哥伦布、印第安纳波利斯以及韦恩堡。往爱荷华州、堪萨斯州以及密苏里州等(美国中部)地区的转移是一个提升,因为她的公司早已在西俄亥俄州根深蒂固。
以往在东部,她可以通过闲谈认识客户,在买家的办公室里,每每交易完成之后,客户都会向她递上一杯酒或一根烟。但在新地区,她很快发现情况有所不同。不仅没有人问她是否想抽烟,而且当她好几次主动询问是否有人介意她抽烟的时候,别人还会带着几分歉意说:“不是我介意与否的关系,而是抽烟会给员工带来不好的影响。”
“哦,当然,我明白。”
有时,抽烟对她来说意义重大。她工作十分辛苦,抽烟能让她心理上得到舒缓和放松。丈夫离世,她孤身一人,夜深时,她也没有至亲可以写信一诉衷肠,一周去几次电影院打发时间又伤眼。于是,抽烟便成为她漫漫一日长路上重要的休止符。
上星期,她在新地区的业务巡回第一站是堪萨斯城。时值八月中旬,在新业务工作中她感到几分孤独,所以当她发现一家公司的女前台是她在芝加哥早已相识的人时,她相当高兴。于是,她坐下,打了招呼,然后在谈话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下她将要会面的客人。
“他会介意我抽烟吗?”
“什么?天啊,当然介意!”她的这位朋友说道,“他可是花了钱支持通过禁烟令的。”
“原来如此。这样,我很感谢你的建议——可不仅仅是感谢那么简单。”
“在这儿你最好留心,”她的朋友说,“特别是那些年过五十,从未参战的男人。有人告诉我,打过仗的人就不会反对抽烟了。”
但恰恰在汉森女士与下一站客户会面时,她遇到了例外。这是一位看上去讨喜的年轻男子,当她轻弹夹在指间的香烟时,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香烟,她只好把香烟移开。她得到了“犒赏”,他邀请她一同午餐,在午餐时间,她得到了一笔相当大的订单。
之后,他坚持要开车送她到下一个会客地点,尽管她原本准备在附近订家酒店,在洗手间先好好抽上两口烟。
那些日子充斥着等待——每个人都很忙,都迟到,似乎就算客户到了,他们也都是些脸型瘦削、不喜他人放纵任性的男人,或是些甘愿或就算不情不愿也只得服从这些男人意见的女人。
有那么一天,她从早餐后就一直没能抽上一根烟,她突然意识到这就是为何每打完一通电话都会有那么一丝莫名的不满溢上心头的原因——无论那生意谈得有多好。
她会说:“我们认为我们开辟了另一片天地。当然,不就是橡胶和帆布罢了,但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每年在全国广告的投入以30%的数字增长,这足以证明太多。”
对她自己而言,她在想,如果能让我抽上三口烟,老式的鲸鱼骨,我也能把它卖出去。
她还有一间店铺要拜访,而离她的约定时间还有半小时。这正是回酒店的最佳时候,但眼前一部出租车都没有,于是她沿着大街走回去,想着:也许我应该戒烟,我都要成为“瘾君子”了。
在她眼前,矗立着一间天主教教堂。教堂雄伟高耸,突然,她灵感浮现:如果上帝面前香火缭绕,那么教堂走廊那点小烟火又何足挂齿?上帝哪会在意一个疲倦的女人在教堂的前厅抽上几口烟?
然而,尽管她不是一个天主教徒,但这个想法还是让她感到不安。抽烟真的这么重要吗,连冒犯到许多其他人也在所不惜?但是,祂不会介意的,她坚持这样想。在祂的那年代,人们还没发掘烟草呢……
她走进教堂里,前厅黑漆漆的,她摸索着袋子里的火柴,但是一根也没有找到。
我要去向那些蜡烛借个火,她想。
仅仅角落里的一束光,便划破了教堂中殿的黑暗。她沿着侧廊向那团模糊不清的白光走去,然后发现那并不是烛光。无论如何,这束光快要消失——一位老人正准备把最后一盏油灯熄灭。
“这些是献纳神灵的供品,”他说。“我们会在晚上把它们拿出来。我们想,把它们献出的人们更愿意省着用,以备明日之需,而不是让它们通宵燃尽。”
“我明白了。”
他把最后一盏灯也灭了。此刻,除了头顶上的那盏导电枝形吊灯以及告解台前永不熄灭的灯,教堂再没有其他光源了。
“晚安,”教堂司事说。
“晚安。”
“我估计你是来这里祈祷的。”
“是的。”
他往圣器储藏室走去。汉森女士跪下,开始祈祷。
她已经好久没有祈祷了。她甚至不知道她要祈祷什么,于是她为她的老板祈祷,为在得梅因和堪萨斯城的客户祈祷。当她祈祷完毕要撑膝站起时,她头顶六尺处的壁龛中的圣母像正凝视着她。
她茫然地注视着圣母像。然后她撑膝站起,在教堂座位的一隅疲劳地瘫坐下来。她想象着圣母玛利亚下凡,附上她的身体,就像戏剧《奇迹》里的那样,为她兜售女士内衣和束腰带紧身衣,然后疲惫不堪,正如她那样。就在那几分钟里,汉森女士肯定睡着了。
当她发觉有些许不对劲的时候,她醒了,然后她渐渐察觉有股不同于焚香的熟悉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她的手指感觉刺痛。这时,她才意识到她手里一直拿着的香烟是燃着的——一直烧着。
此刻她还是昏昏沉沉的,无法思考,她吸了一口烟,让它继续燃着。然后她抬头,在半明半暗之中看着壁龛里模糊的圣母玛利亚像。
“感谢您借火给我,”她说。
这似乎还不够,于是她跪下,一股烟从她手指间的香烟袅袅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