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精选8篇)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 篇1

“互联网+”时代来临,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这些每天需要面对十几岁青春期的学生的中学教师该如何作为?

必须要指出的是,教师不学习,就会跟不上学生的发展。因为,我们是数字时代的移民,现在的孩子是喝着移动互联网的水长大的,血液里有移动互联网的基因。未 来我们怎么做,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的教和学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变得更好玩,还是更累?学校和老师起着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这些 问题现在没有答案,也很难得出答案。

但我认为:互联网颠覆不了教育,但是它已经改变了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比如,现在所有学校的电子白板,老师们渐渐习惯了用上课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并成 为了习惯。在我们身上还会存在一个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很多时候学生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有问题搞不明白,学生几分钟就能搞清楚。“互联网+”时代 的教学更加包容,兴趣课堂更加突出,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老师和学生的界限也在模糊。

一、“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学的困惑。

当下学校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大家都不满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育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曾发布《中国义务教育检测质量报告》,在语文、数学、科学和思 品四门学科的比较中,语文的合格率最低,其中有近30%学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基本合格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下语文课时数是1963年的一半,效果 与1963年相比,却没有明显不同。这就说明语文课多上、少上甚至不上,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关系。还有一项调查说,在某地中学生17门课程抽 样调查中,学生最不喜欢上的是语文课!教师配备最多、学生用时最多、国家最重视的母语学科,落实在课堂教学上竟是如此结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二、“互联网+”时代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冲击。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然而,现代先进文化、技术给语文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代先进文化、技术、如电影、电视剧、漫画等形象文化产品,这些产品的文化形式十分形象、生动。富 有感染力,看起来有趣、省力,大多数学生对这些时髦的玩意儿趋之若鹫,在上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乐其不疲。这些形象文化对开拓学生视野,认识人 生也有一些作用,但缺少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少对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训练,久而久之,形成了对文学作品兴趣阙如的问题,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要差。

另外,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随着电脑的普及,孩子们渐渐习惯于电脑打字。上海曾对11所中学319名初高中学生的写字进 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近九成中学生表示自己写字难看,有的孩子说:“我不想成为书法家,写字过得去就可以了,以后电脑普及了,谁还用笔写东西。”这时候,谁 还记得当年吕叔湘先生特别提出过联系写字的重要性呢?其实,语文课的内容,除了表达某个时间、人物、情节外,往往有深刻的内涵,有些内容要经过老师的点 拨,细细体会,不是用几张图画或卡通就能理解透彻的,这时运用信息技术就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力,而现在还有一些网站,教学生补费脑子就写作文,这对学生危害 很大,不但补能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而且破坏他们的写作能力,这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培养懒汉。

三、“互联网+”时代如何“生成”语文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问题,提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里语文素养内涵即“字词 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要着眼于以上几个方面,但只要学生有任何一方面的不是,就会把他它纳 入“缺乏语文素养”的范畴。在实践中,又有许多表现,即把许多非语文的东西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可见语文教学承担着无法承担的重任。事实上,语文课的学习不能代替其他课的学习,“什么知识都可以通过语文来学习”的观念是错误的。

那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生成”语文课堂?

(一)、课前有效预习。

教师在课前按照不同的学生布置说话的题目,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思考、体验,做好说话准备。避免学生说话时产生慌张、畏惧心理。

首先,这些题目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答案,但是,一定要鼓励学生对从网络上搜集来的答案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其次,说话时,教师要尽量创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说话氛围。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能感受到“我能行”。

第二,教师要特别重视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学生,一般是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说话时教师和说话能力强的学生都要以信任的目光鼓励他们,“你能行”。

第三,说话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要求他们按照题目,说得生动、鲜明有条理。只要坚持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课上实现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然后,教师本着“面向全体、突出主题”的原则,采用“启发 式”、“情境式”、“探究问题式”等教学方式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目的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上,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flash动画、音乐、图画等),切记不能只停留在画面的新鲜好看,以视觉刺激学生眼球的层面,也不能只停留在欣赏美景音 乐的层面,教师在设计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整合课时,也应该做到教师有效引导、适时点拨,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问题为主,进行“点拨—创新”的课堂 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例如,学生在学习同一篇课文时,“学困生”一般选择内容短小、浅显 的段落让他们自学,教师在旁辅导。设计“自主性”练习时,答案一般在原文中能准确找出,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训练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加深,与“一般生”同 步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选择难度稍微大的段落让他们自学,设计“自主性”练习时,重点放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上。

(三)、设置活动课、选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有办法教好学生的。考虑到现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视信息产业的现状,许多报刊、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上都有报导,而且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网络知识,了解一些新的软件。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 篇2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 学生能够从网络中得到生动、活泼的教学资源, 从而保证其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顺利发展。它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够获得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 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且获得实时的信息反馈, 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有了互联网技术, 学生可以摆脱教师的束缚, 通过形象的网络情境、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 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帮助学生独立思考, 推动学生展开协作学习, 并且在加强基础学习的同时, 提升学习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使教学观和学习观发生变革, 从而使教学模式发生根本的转变。

二、“互联网+”课程教学的变革

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可以在课堂外通过视频、电子书, 在论坛与同学交流讨论等方式去查阅所需资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人交流。在课堂内, 师生、学生之间交流探讨, 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等。提到“翻转课堂”就会想到“微课”,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微课”的翻转课堂, 这样的课堂很难真正翻转起来。那“微课”是什么?它是以知识点作为基本单元进行设计组织教学, 具有主题独立、目的明确、内容完整的特点。对于一些课程教学内容, 提前准备相关联的微课, 提供给学生作为其预习资料。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微课”后能否解决目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诸如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呢?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互联网+”教学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同样改变了教师的角色。由于网络资源对每个人几乎是平等的, 且可以实现跨时间和跨地域的资源共享, 所以教师需要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和学习, 帮助筛选和提供资源给学生, 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根据教学目的, 利用互联网和学生进行交流、展开讨论, 一对一进行个别辅导。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帮助, 追踪学科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不断更新知识, 快速提升自身能力。

四、“互联网+”学习方式的变革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乐趣, 学习效率低下, 那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互联网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媒介, 上面的信息可以说是一片汪洋大海,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学习, 就像走进了一间餐厅, 需要什么, 全由他们自己决定,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成就了按每一个学生自身需要形成的“私人定制”。当然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全部能够用互联网完成, 也有其做不到的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亲身实践, 因为经验是不能依靠互联网或他人获得的;学生的自我反省必须亲身体验, 因为互联网仅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数据信息;互联网对学生越来越重要, 已经成为学习的重要工具, 带给学生很多好处, 但同时也要注意自我监管, 不要沉迷网络。

五、“互联网+”实训室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的实训室应该是一种可以优化呈现的教学内容, 便利地获取学习资源, 加强教学互动, 建立具有情景感知及管理的新型实训室。时代发展的趋势需要我们在教学教育中提供多种呈现技术, 丰富教学内容, 加强学生的体验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而智慧教室则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典范。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智能投影呈现教学内容, 当涉及到学生共同讨论、疑难解答、评价练习等内容时, 学生利用在线交互系统, 将自己的观点呈现于智能投影上。同时分享给每位学生, 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在智慧教室中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学习中的信息并加以分析, 从而发现学生的学习取向与需求。在“互联网+”时代, 建设和发展智慧教学是大势所趋, 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职业教育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淡化了师生之间的界限;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在线式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丰富的信息及快速的搜索方式有利于实现满足个人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多维度以及多学科综合探究式学习, 将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与动力, 培养学习者的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一名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 我们应积极探索, 采取一定的策略, 使中等职业教育和互联网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水平。

摘要:“互联网+”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 使其为职业教育服务, 为职业院校的师生服务, 是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张亚珍, 张宝辉, 韩云霞.国内外智慧教室研究评论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 2014 (1) :81-91.

[2]姬如.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1) :20-23.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 篇3

摘 要: 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各领域积极开拓思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产业升级、跳跃发展。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领会学习。本文剖析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大学教育的影响,探讨“互联网+”时代大学教学的新理念。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大学教学 互联网教育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之后国务院提出要探索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毋庸置疑,“互联网+教育”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成果,是知识创新引导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态。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教育在线化和网络化,人们将有机会以较低成本的方式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各个教育平台通过采集学习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形式、完善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在线学习资源质量。互联网教学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自主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并且能够进行大数据分析。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思维将对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大学教学比中小学教学更加开放,学生自主性更强,具有得天独厚的个性化教学条件,更适合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学模式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改进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1.“互联网+”引发新的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被颠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仅限于课堂。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学习成为学习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大学环境中,网络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安排更多网络学习内容,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及内容,并且有机会聆听世界顶级学府的教学资源。要注意的是,网络学习同课堂学习一样,需要避免单一的灌输性学习,应当以片段式视频学习为主,并辅以相应测试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内容。短时段的视频学习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每次所做的练习题、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反复观看处)可以被记录下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归纳,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和指导。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此外,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大数据分析,探讨教学内容的难重点,分析现有教学方式的利弊,从而改良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对刚刚执教的新教师更重要,能迅速增强年轻教师的教学效果。

2.“互联网+”改变大学教学观念

“互联网+”将颠覆现有教学观念。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讨论知识点、答疑解惑,而非在课堂上灌输新知识。课堂传授知识、课下做作业巩固知识的模式将逐渐改变,学生在课下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自主学习,课堂上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讨论与巩固,乃至探讨理论命题的延伸。避免枯燥地灌输学习,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教学方式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大学生并不喜欢灌输性学习,每一个个体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且大学生都具有足够的自我学习能力。离开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知识点的见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纠正错误的观点。课堂时间由“教知识”改为“讨论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性思维。在思维碰撞中,对教师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获得科研上新的灵感。同时,教学观念的改变,会对教师角色产生影响。课堂上,教师不再简单地“教”,而是话题的引导者。部分教师可以从繁重的重复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进行科研工作,有利于科学事业快速发展,强化高校的科研职能。

3.“互联网+”促进个性化教育

不言而喻,互联网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优渥的环境。自古以来,我们就讲究因材施教,然而这做起来非常困难,尤其在现在的大学教学中。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多则近百少则几十的学生,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无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课下,主动请教老师问题的学生并不占大多数;教师有自己的科研课题需要思考,或者有研究生需要指导,没有过多的时间。如今,“互联网+”时代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

每一个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时,学习效率、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将被记录,经过整理分析后,可以根据其学习进展不断调整之后的学习内容。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表现,给出最适宜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课堂上教师复习巩固知识点时只能面面俱到,对于学生而言,已经掌握的知识再复习就是浪费时间,而对于某些难点,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只能讲解一遍或者两遍,但学生仍然可能没有理解。网络教学中,如果某一知识点被计算机判定为学生已掌握,就不会反复出现相关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于难点知识,学生可以反复学习,没有时间限定,计算机甚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阐述这一知识点,直至学生理解。对于需要记忆的知识,“互联网+”教学还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安排恰当的复习内容和复习时间间隔,减少无效学习。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 篇4

一、互联网对小学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互联网具有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得大量和德育教育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从而将这些互联网资源有效地运用到德育教育课堂中,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采取说教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只能让小学生将所学知识记忆在头脑中,而不能依据自身的理解对德育教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允许教师将德育相关的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展示给小学生,使得德育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提高了德育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让小学生从更深层次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

(二)增强了教师、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交流

互联网的发展大大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微信、QQ等社交方式的发展将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使得教师、学生及家长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学习情况等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中的思想道德表现、学习情况等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校内及校外的综合表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家长也可以从老师处获得相应的建议。有些小学生天生比较腼腆,不太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向老师反映,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小学生通过社交软件等方式将心中的疑虑、困惑等向老师倾诉,教师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心中所思所想,及时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和德育相关的视频、电影、新闻热点等在群中分享,对德育教育起到补充作用。

(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馈与展示的平台

德育教育的目的不能简化为学生对德育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最终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小学生将获得的德育教育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交流功能对小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情况进行调查,鼓励小学生将对德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展示出来,鼓励班级全体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激励学生不断的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互联网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形式拓展

(一)利用互联网创造德育情景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其对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感官认知,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创设德育教育情景,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并且激发小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省并改正。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不容易引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德育教育的效率较低。比如,很多小学生遇到教师时不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而是旁若无人的径直走过。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利用互联网分别制作两个动画视频,视频中以动画人物分别代表老师和学生,其中一个视频是学生遇到老师后漠然走过,而老师由满心期盼到失落伤心的眼神,同时屏幕中出现心碎的画面;另一个视频可以是学生遇到老师后主动向老师问好,老师和学生都表现出开心的模样。通过两组对比视频小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主动向老师问好的重要性,并且对自身之前的行为进行反省,大大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率。

(二)利用互联网共享优质德育资源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这种功能将大量的互联网信息进行整合,保证小学生能够接受到及时、全面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小学老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和德育有关的.资源再整合,结合当地的文化、地域特色、小学生的自身特点等进行适当地创新改进,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范畴。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可以搜集有关德育教育的网站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浏览网站的相关内容,及时了解到德育相关的新闻热点,并且定期组织学生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鼓励学生浏览德育网站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切不可对网络形成过度依赖,而且在选择网站方面也要全面考察,以防不良网站对学生道德素养造成不良影响。

(三)利用互联网加强交流与互动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交流沟通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沟通功能加强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让教师、家长以及同学都能看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进步,鼓励学生发展成为讲文明、有道德、有文化的青少年。例如,我们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我的故事”班级博客,鼓励学生将生活中发生的或者看到的,还有阅读之后想到的等等内容以德育微故事的形式在班级博客中分享,既可以是对某些良好行为品质的赞扬,也可以是对某些缺乏道德素养行为的批判。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在博客中进行互动,根据学生在学校以及校外的表现,将他们取得的进步在博客中共享,让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受到鼓舞从而自发地进行德育的体验实践。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实践中

互联网道德教育手段的运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道德教育的关键还在于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因此,我们教师还要将校内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敬老院、博物馆、名人纪念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基地等场所,亲身感受、体悟、践行德育内容。当然,我们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另一力量———家长,他们是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引领者和指导者。例如,学生《中小学生守则》的遵守,“八礼四仪”的践行,节约资源、关爱他人等观念的灌输等等,都需要我们家长的示范督促,从而校内校外共同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引领。结语互联网的发展对小学德育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之后从利用互联网创造德育情景、利用互联网共享优质德育资源、利用互联网加强交流与互动及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实践中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尽管互联网对小学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抓住机遇,互联网对小学德育教育来说就是一次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侯万河.互联网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31):32-33.

[2]杨桂媛.网络传播带给小学德育的利与弊[J].课程教育研究,,(08):81.

互联网时代幼儿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篇5

1.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1.1线上线下互通模式

所谓线上线下互通模式,就是用户在线上进行下单,在线下进行体验,这种模式将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联系在了一起,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电子商务在聚集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等方面能力有限的问题。对于电子商务的运行来说,人、货物和信息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一直是传统电子商务运行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要是能够在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短时间的基础上进行电子商务运行,就能时刻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线上线下互通模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线上平台能够实现人和信息之间的统一,还能消除时间带来的障碍W。比如,用户在家里、在路上、在休息时间等任何场所都能通过移动终端在商城上面买东西,而且还能时刻关注商品的最新信息,详细了解到各个商城的不同报价,之后选择最优惠的商城进行购买;而线下平台能够解决人和货物之间的统一关系,电子商务一般是利用和第三方进行合作的方式来实现货物的转移。电子商务在聚集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基础上,能够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促进了电商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但是,电子商务体系中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消费者。

1.2企业价值、用户价值和网络价值结合的模式

对于网络价值来说,就是使用网络的用户数量的平方,也就是说,网络价值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呈二次方的形式增长。在网络规模和企业生产模式不断增大时,平均的成本就会逐渐降低,但是收益还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上升;而用户规模主要是由用户所期望的网络用户数量决定,也就是说,用户对使用网络的用户数量期望越髙,那么,他加入该网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用户的规模也就会相应地增加。由此可见,用户规模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网络效应的发挥,因此,要想提髙用户规模,最关键的是提髙用户价值。用户在网络上获取个人的最大化的效益时,可能会消耗一定的时间,如果说消耗时间的成本超过了个人的时间价值,那么,网络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会减少,因此,企业价值、网络价值和用户价值之间的统一,能够确保电子商务产业的持续发展。

1.3电子商务企业扁平化的组织形态

从产业的组织结构出发,如果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那么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产业组织形态的改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分布式生产方式的改革已经逐渐适应了个性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进行企业的组织形态的改变。扁平化组织和企业科层组织是一个相对立的概念,它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形成的,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管理力度等,而且还能充分解决企业科层组织中髙度分工、管理层次复杂,以及组织结构巨大的缺点。企业组织的扁平化促进了产业组织形态向扁平化改变的趋势,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产业中,企业间合作方式的扁平化特点非常明显,平台、企业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契约的形式关联在一起,加强了供应链的运行速度和范围,充分体现了扁平化组织的柔性特征。

2.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

2.1增强和政府之间的合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要想促进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首先,一定要不断完善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的法律体系。一旦发现有故意破坏电子商务设备以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一定要予以严惩,规范和电子商务有关的一切行为,为电子商务创造一个良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环境[2];其次,要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进行合作和沟通,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找到自身产业发展的不足,进而促进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创建专门的研究组织和发展委员会,积极开展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统一发展;再次,要加强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培养专业人才时政府还要给予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先进技术开设和电子商务有关的培训课程,利用多种方式向员工普及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以培养人才为基础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最后,将媒体、企业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充分发挥传媒报道、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价值,促进电子商务产业更好地发展。

2.2创建新型的商业模式,持续创新生态

在网络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价值的实现’而且消费者的意志也是价值链中的主导力量,因此,要想创新新型的商业模式,优化用户的效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一定要围绕着用户的价值进行产业的运行,尤其是用户的个人时间价值,更是特别关注。其实,不管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对于生产者来说,时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收集时间、交易时间和转移时间的增加’都是损失效用的过程,因此,要充分节约时间,按照客户的需求来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商业模式不仅要加快供应链的整合力度和能力,还要充分实现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在重组过程中的和谐统一。企业能够在自身可以达到的时空限制范围内对所掌控的资源进行规划和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新型的商业模式、持续创新生态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3完善电子商务的产业链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迎来了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价值也显示了出来,而且整合和完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一定要积极创建有效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完善电子商务产业的产业链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注重和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用户以及移动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比如,可以和地区范围内的移动运营商创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使用户选择正确的电子商务活动,利用移动设备和商家进行交流;第二,加快和平台提供商之间的合作,可以积极建立标准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了服务业、工业以及农业之间的结合,从而利用物流平台、移动平台以及支付平台等促进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第三,内容以及服务方面的供应商,一定要重视对市场的调查,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并且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增强和媒体、电视台以及报社等多方面的合作’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内容。

另外,还要结合用户的需求,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优势,创造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电子商务产品,为用户带来良好的服务;第四,移动的运营商可以按照手机用户的不同类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模式,提髙服务的质量,从而使开发出来的电子商务产品符合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形成一种有效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2.4促进物流的融合,完善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

对于传统的消费模式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商务模式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原我们空间位移的消费活动逐渐向物流移动过程转变,用户能够在线上平台得到全面的、个性化的服务和消费体验,而且在线下还能得到货物空间位移的实际体验,从而实现了用户价值的最大化效用,所以,准时配送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商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实现空间的可达性。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产业所采用的物流方式有自身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自身的物流在当前运行效率比较髙,但是也存在相应的缺点,缺少体系化,运营的成本也比较髙;而第三方物流目前正呈现小而散、乱而杂的状态,可达性比较低。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一定要对物流方式进行整合,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可以应用网络环境下的先进技术来建立专门的物流体系,比如供应链技术、仓储技术等,政府还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建立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流平台,培养一批综合素质比较髙的物流配送队伍,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物流支撑体系,确保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产业的持续发展。

3.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 篇6

[摘 要]“互联网+”是现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在目前的中职文秘教学中也提出了“互联网+实训”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推动了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探析“互联网+”时代下中职文秘实训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设,以此进行实训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关 键 词]互联网+;文秘专业;实训课程教学

“互联网+”是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成果,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各个行业”的形式,利用互联网提升行业的发展水平。这种模式目前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行业。

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在文秘专业的实训课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公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文秘实训课教学中提出了“互联网+实训”的教学方式,有效推动了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一、“互联网+”时代下中职文秘实训课的教学目标

(一)实现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通

在“互联网+”的形势下,各行各业之间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企业和学校之间也是如此,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文秘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的构架下,空间、距离、时间不再让学校和行业企业有隔阂,而是让学校与企业之间做到零距离沟通。

对于文秘专业的教学来说,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满足目前企业对职工能力的需求。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与企业达成协议,将他们全部纳入互联网平台中,保证中职学校在教学中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目前各行业中对文秘人员的新要求,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以此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

(二)实现学和教之间的互通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能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交流。但是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学校可以在文秘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创建资源管理、实训实习管理、教学管理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随时能对文秘教学资料进行查阅,同时可以与二维码结合,实现手机浏览及资源下载,实现自助学习的目标。另外,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实习的状况,进行教育督导。这种互联网教学的方式让文秘实训课教学中的“学”和“教”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三)实现学和做之间的互通

实训课程就是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做”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之后,出现了微课、慕课等在线课堂的教学形式。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中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加强自己对文秘行业的了解和认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所有的视频资料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平台中,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资源库的资源进行学习,不必再等教师在课上进行指导,将“学”和“做”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二、“互联网+”时代下中职文秘实训课的教学建设

(一)加快文秘知识更新

文秘课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虽然中职教学将教学的目标放在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但是教学内容变化的速度仍然无法追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行业内的最新需求,并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这一点是传统教学中根本无法做到的,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互联网+“的这一优势,用网络资源弥补学校教学资源滞后的问题。

(二)开发文秘技术平台

在文秘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模仿企业中文秘工作的实际流程。近些年来,文秘工作都是无纸化办公,中职学校可以在校园内为学生创建一个文秘实训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为学生模拟企业中的文秘工作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中了解文秘工作的内容和办公方法,完善自己实训中的不足,提高工作能力。

(三)完成学生职前培训

文秘工作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文书档案的管理和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中职学生在文秘学习中,必须着重于自己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也应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岗位核心,完成学生的职前培训。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开发了一些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教学课件,为学生职前培训提供了相关课程。这类软件中包含了大量企业实际操作案例,学生通过对其操作能够了解企业中的工作模式,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秘工作中的结业方向和职业技能。这也给教师的实训课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这类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完成自己的职前培训,提升实训课程质量,为文秘行业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人才。

在文秘实训课程教学中,由于“互联网+实训”的教学模式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全深入教学,在资金投入、教师应用水平和教学改革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是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教学发展中,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让文秘教育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姜艳玲,古岱月.“互联网+”环境下微视频实现创客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6).

互联网+时代的体育教学新思考 篇7

1 互联网+时代的体育教学的互动性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网络科技的不断更新, 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不断的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还开启了人们之间的互动之门。科技发展的基础是人类, 生存的信息化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使人类之间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体育教学重在讲解和动作示范引领, 关键在师生有效互动。体育动作的讲解并非光是“你讲我听”, 而是要让学生有所悟、有所问, 让学生在悟中理解、问中得解、练中有解。如果体育课只注重纯粹地体育知识、技能、方法地讲解传授, 收到的效果就极为有限。在教师有效进行教学讲解并促进师生互动时, 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联系双方进行互动。在通讯联系沟通中, 互通信息, 经常传递相互信息, 应用在课堂教学汇总, 使体育老师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动向, 针对学生调整授课方向, 因材施教,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体育教学的新模式, 既要注重教也要注重学, 不仅仅依托网络平台的硬件进行教学, 更要通过有效的网络软件支持教学。实现学生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 信息互联及时反馈到教学中, 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将向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生相处模式提出挑战!在真实教学中, 学生会因为种种的原因不能及时的和老师互动, 找到学习中的盲点。也许学生性格内向, 不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动作, 提出问题等等, 因此这样老师在授课中没能及时收到学生对学习中盲点的反馈。师生之间没有及时的信息沟通, 就更谈不上互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造就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奋笔疾书, 但是不善于表达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而老师的课堂提问也只是了解到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能概括到全部, 因此老师只能通过让学生做作业、做测试、考试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教育出来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真正的优异的学生吗?学生是真正的学到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吗?是真的能运用正确的思维来思考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了吗?老师要在教学中多观察学生, 改善教学方法, 多创新, 互联网络及其相应的教学支撑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便利, 其中的互动教学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阵春风。在教学中应该把讲解的立足点放在学生的感悟、体验与理解上, 放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上, 放在学生的运动训练上, 在师生互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中讲解, 使教学讲解服务于学生的学。

2 互联网+时代的体育教学的信息技术化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的不断扩展,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已经越过传统媒体, 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来源, 可以这么说只要人们能想到的都有。但是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问题, 学生部分沉湎于游戏和不良方式交友等等问题, 学校的体育教学里面也要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合理运用互联网。同时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自由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给学生和老师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病毒、游戏等等, 如果学生沉迷于此, 学校的教育改革将失去初衷。因此学校要用好这把双刃剑。

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化技术化的教学模式是适应体育教学的最好的模式, 体育教学在技术的标准化上是有很大的要求的,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篮球、排球、游泳等教学项目都需要有标准化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对于标准化的动作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一遍一遍的示范, 因此只有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把标准化动作制作出来, 或者直接通过互联网来找到适合教学的内容, 便于学生在课后可以更好的学好自己的体育项目, 且拥有相应的标准。

3 有效的体育教学教育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创新

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不断的探索。教学课程中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观的体现最终都需要老师通过不断的学习、认真的领会, 深刻的钻研, 并将其最终运用到体育教学中, 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 实现我们体育老师的一个反思性教学过程。体育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不缺乏实践, 缺乏的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自我的反思意识, 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 才能有效的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 使之更加的有效。何为有效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的知识、感情、技能、思想模式等都有变化, 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理念、授课艺术、教学思想、专业技能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从而有效引导让学生从被动学变成主动学, 让学生的学习的技能和学习的精神相互融合, 使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彼此影响, 在变化中不断成长, 在成长中共同进步, 也是体育教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细化, 在进一步的实践和系统的研究中, 教师在教学中的认识将更加的全面和深刻, 认识问题将更加的深入。以便从更多方面进行思考和探求。

如何从有效到有实效。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人觉得的有效教学就是在教学中, 只要老师的教学能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帮助和助力的, 那么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其实认知是否有效还要看是谁来认可, 做出评价的, 是老师还是接受教育的学生?如果仅仅是老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对学生是有用的, 但是学生觉得都没有作用, 那么这样的教学能被称为有效吗?还有一种可能是老师的教学对一部分学生是有作用的, 对另一部分学生却没有作用, 那么这样的教学能被认为是有效的吗?在教师的教学中, 什么样的效果才能被称之为实效呢?人们看实效的出发点不在于老师, 而是在于学生。体育教学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灌输式教学, 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内容, 授课方法还以往一样着眼于传统的老师的教上面而不是学校学生的学上面, 那么这样着眼点的教学还是被称为有效的话, 仅仅是面上的教师教的有效, 不是学生的学习有效, 那么就不是教师追寻的真实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只有将着眼点定位在学生的学的这个层面上, 才是有实效的教学。首先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到细致的了解。只有明确了学情, 才能在教学中到岸抛锚, 才能让教师组织的教学实施有效。其次要做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有实效的教学, 好比在治病中对症下药一样的, 找到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和对老师的期待,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学生都有可塑性很强的, 需要教学的老师悉心引导。还有, 密切联系国家规定, 将教学中的要求和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最后老师还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个人情况, 做出最适合自己特点、善于发挥个人特长的教学。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技巧、受教育背景、教学观念, 这些因素都要影响老师的教学, 老师要不断学习, 追寻进步, 加深自身的认知, 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并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提升。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更新, 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 体育的教学技术也日新月异, 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 但是,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时代, 只有科学有效的合理运用才能促进体育教学, 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以适应现在互联网+时代体育教学发展的不同需求, 为社会提供更多有效有用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蒲世红.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4 (2) :98.

[2]耿煜.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探究式主动学习教学模式[EB/OL].[2004-04-20]http://www.tjjy.com.cn/sqlsubject/article.asp.

[3]刘南平, 余川维.对体育新课改中教学实践的新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31) :53-54.

[4]韩军文, 郭见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1 (1) :31-32.

[5]邓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科教文汇, 2009 (21) :200.

[6]郭官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4) :112.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音乐教学 篇8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音乐;问题;策略

从最近几年高校教育体制变革情况看,高等教育正在走信息化道路,很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对于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网络音乐”教学是高校新教育方式,但在运用互谅网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网络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客观角度审视网络教学的不足,有助于高校改革教学制度,从多个方面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网络教学,问题多样

互联网运用于音乐教学能给教师、学生都带来很多方便,摆脱了传统教学手段的许多问题。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教学后,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教学依旧存在着种种障碍,各种网络教学问题影响了音乐专业课程的开展,不利于音乐人才计划的实施。

1、网络建设问题。高效音乐实现网络化教学必须要依赖于教育网络,但现实网络教学过程中学校对于音乐网络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音乐网页方面的内容不够饱满,如:远程教育、信息浏览,这些都给互联网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没有足够的资源仅依靠单一的网络页面是无法实现互联网教育。

2、教学资源问题。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课程必须要具备音乐教学、音乐竞赛、音乐巩固等三大方面的资源,只有它们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才能实现互联网模式。从最近几年的互联网教学情况看,音乐教学资源还处于“瓶颈”状态。学校内部没有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学校之间缺少共同合作机制。

3、设备技术问题。中国的互联网教育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高校使用的互联网基本上都是性能较低的计算机,这就不利于音乐网络“人机对话”模式的构建;我国在视频技术、网络交流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阻碍了网络教学的有序进行。

4、资金投入问题。由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使用各类硬件、软件设施,这一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成本资金。高校受到资金限制,对于网络音乐教学的投资力度不足。这种问题直接造成高校互联网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更新,长期坚持早期的网络教育也会给音乐教学带来不便。

二、转变意识,更新教育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学校应在思想观念上引导学生对音乐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尽快适应到互联网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网络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转变思想意识,为自己制定科学有效的网络学校计划,这也是高等教育更新的途径。

1、信息意识。教师是音乐教学的引导者,自己必须树立强烈的音乐意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网络音乐教学必须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教师可积极开展思想教育,能让全校师生意识到开展音乐教学的作用,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更新。

2、价值意识。网络音乐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既可以方面学生的网上学习,也能减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工作量。当师生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后,音乐网络教学将变得更加轻松顺利。价值意识的确定,根本上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网络教学的认知。

3、合作意识。互谅网络运用于高等教育,为广大师生创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增强了高校学生投入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网络交流也是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平台,在网络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针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行探讨,促进双方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设计方案,和谐课堂

创建和谐的课堂环境能为学生营造优越的学习氛围,这些都是教师们需要积极关注的方面。网络音乐教学虽是在计算机上创建的“虚拟课堂”,但教师也要针对网络课堂存在的问题给予调整,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打造和谐的网络音乐学习平台,促进音乐教学的改革。

1、正確运用。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前,需从现实课程及网络信息中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源。面对互联网及音乐教学计划时,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正确选择网络资源。师生们需深刻认识到将网络教学融合于音乐课程的事半功倍之效果,这是网络教学成效发挥的重点。

2、优化方式。音乐作为艺术类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尤为重要。但教师们往往过度集中于理论知识学习,大量课程时间都安排给了理论教学,这些都造成了学生音乐技能薄弱。高校还应该从社会实践上为大学生创造音乐学习平台,教师需积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3、制定计划。科学的网络教学计划能为教师的教学起到指导作业,引导教师朝着规划好的方向开展教学。互联网教不仅促进了音乐教学形式的更新,更是对教师教学计划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若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适应不了网络操作,网络音乐教学也难以起到教学作业。

四、科学引导,提高水平

高等教育与早期教育不同,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学生才是专业课程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面对新时期的网络音乐教学,教师应该做好引导者工作,从不同的方面与学生开展合作交流,解决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1、合理利用网络。从现实教学情况看, 网络在为学生创造学习平台时也造成学生沉迷于网络生活。教师应该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平台,音乐学习同样要结合现实的课堂教学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可通过社会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存在的网络问题,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案。

2、解决学习困难。对于网络音乐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保证网络音乐教学顺利进行。有的学生对于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难以掌握,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其针对性的选择,这样能够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3、广泛合作沟通。尽管网络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其毕竟是一个虚拟的平台。教师面对网络教学时,还需要注重现实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让整个现实课堂、网络课堂的音乐教学更加顺利,这些都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下,充分运用互谅网络展开音乐教学成为了新趋势。面对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师应针对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少强.新时期网络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J].上海艺术学院院报,2009,14(10):67-69.

[2]邵坤.高校音乐教学进行深化改革的必要性探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9,40(19):95-97.

[3]韦超云.网络音乐是信息时代教育的产物[J].高等教育研究,2009,24(9):22-24.

[4]陶雷宏.网络为学生创建新型学习平台的价值[J].现代教育,2008,32(6):141-143.

上一篇:安监员考试题下一篇:与雪的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