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研修日志

2023-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信息技术提升研修日志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与教师知识管理

摘 要:教师知识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核之一,本文论述了教师知识管理的内容与具体实现教师知识管理的方法,论述了如何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实现教师知识的获取、整理、存储与共享,从而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知识管理;校本研修

学校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发展教师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教师知识管理与校本研修都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

一、教师知识与教师知识管理

目前关于人类知识的分类,引用最广泛的就是经贸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提出的观点,即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1]: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前两种知识已被大家认同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而后两种知识则被认同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教师知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己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领域越来越关注的热门话题,教师领域的知识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学者对教师知识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按照美籍匈牙利学者波兰尼等人的观点,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2]

1.教师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教师的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清楚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与教师专业、教师素质、教师能力、学科教学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是指能够明确陈述和反思的知识,包括学科内容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心理学和一般文化等原理类知识的一部分。[3]

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教师在个人经验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不能明确表述的内隐性知识,包括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教师对自我的了解和调节意识、教师对学生的感知和沟通能力、教师应对多变教育情境的教学机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内容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策略,教师在日常行动中展现的批判反思精神等。教师的隐性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即有关学科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等的隐性知识;另一种是有关教育教学的隐性知识,即有关教育教学基本概念及教育教学过程设计等的隐性知识。[4]

2.教师知识管理

教师知识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核之一,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对教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教师知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知识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师专业成长是动态的建构过程,教师如能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或策略对自身的经验、当前教学情境与其对教学的观点、教学决定、教学行动与反思进行有系统地管理,那么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教师知识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教师知识管理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教师的显性知识管理,二是教师的隐性知识管理。不管是对教师显性知识管理还是隐性知识管理,从程序上来说都要经过知识的获得、整理和存储、利用和分享等几个阶段。同时,教师知识管理需要两个重要的促动因素:信息技术与学习型组织。教师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1.教师知识的获取

教师知识的获得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获得。

(1)经验性学习

教师自己的实践积累是教师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知识来源,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校本研修过程中形成的教案、教学反思等都是非常宝贵的知识,教师要从自己积累的这些经验中学习。教师的很多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来源于对其他教师,特别是对优秀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的观察和模仿。教师之间的听课和研讨活动是教师获得隐性知识的最佳渠道,因此,教师要向其他教师学习。

(2)理论性学习

教师通过听专家的讲座,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获取教师所需的显性知识。另外,传播教师知识的媒体有很多,如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等,不管是通过哪种媒体,教师只要是能善于利用,可以获取很多教师所需的显性知识。

2.教师知识的整理与存储

教师知识的整理与存储是指处理知识、分析知识、编辑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逻辑化,这里既涉及教师显性知识的管理,也包括隐性知识的管理。

(1)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知识可视化是指将人们的个体知识以图解的手段表示出来, 如启发式草图、概念图表、知识地图和科学图表等。通过知识可视化工具,教师们就能方便地将各自长期积累下来的隐性知识表示出来,以使教师彼此之间能共享各自的隐性知识,并最终促使教师专业隐性知识的提高。较为常用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概念图工具和思维导图工具。[5]

开展电子化的教学档案实践,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电子教学档案汇集优秀教师的教学知识,反映的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识、做法、反思,教学课例不仅要说明教什么,更要解释为什么要这么教。因此,对于教学档案撰写者来说,撰写教学档案的过程是教师自我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2)教师显性知识的管理

利用知识库管理教师的显性知识。在知识库中可以对教师显性知识或显性化了的隐性知识按一定的规则存储,实现编码化。学校教师可将教学知识与实际经验,无论是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教材、测验题、教学档案等,以文字、报告或其它形式外显出来,经由分类、汇整、建置成教学知识库,作为支持教师教学或研究之用。

利用个人教学网站管理教师的显性知识。不少教师将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行动研究和总结反思提供到个人网站上,通过个人教学网站,把教师的许多显性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与存储,实现与其他教师的交流。

利用文件系统管理教师的显性知识。教师个人利用文件系统对自己搜集到的零散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所有知识都以目录结构分类存放在文件中。以文件的形式妥善地保存下来的知识,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扩展和完善,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利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管理教师的显性知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满足教师存储信息、组织知识资源、发布信息、共享信息等功能,能方便与他人之间共享与协作。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种类很多,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工具。

3.教师知识的共享

知识只有通过共享才能很好地得以应用,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有效促进并实现教师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是教师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教师知识共享有两种形式,一是建立教师面对面沟通的平台,建设教师知识共享的人性化的环境,如教研组活动、教学论坛等;另一种是采用特定的工具,如通过学校校园网来传播与共享教师的知识。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教师知识共享的形式。目前,能实现教师知识共享的工具有Wiki、博客等,也可以根据知识共享的要求开发相应的软件。

通过校本研修平台实现教师知识的共享。校本研修网络平台的搭建更使得这种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如虎添翼,满足了教师随时随地的在线学习和交流;使教师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建立在高效的信息网络的基础上。

通过维基(Wiki)实现教师知识的共享。Wiki是一种知识共享的工具,可以用它在互联网上进行共同创作,Wiki最好的功能是一种协同创作的概念,大家把自已的知识分享出来,共同把一篇文章写好,同时通过链接把这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再进行扩展、挖掘,使我们可以通过一篇文章了解更多背景,更多的知识。

通过博客(Blog)实现教师知识的共享。通过博客,实现知识的共享主要指最大限度地提供简约的知识信息,这是实现知识共享的一个方面。博客知识共享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共享知识来源,这为读者提供了准确的知识来源,比如说,通过博客知道掌握某方面的知识可以看什么书,可以看什么网站。

4.教师知识管理的促动因素

要有效地实现教师知识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学习型组织这两个促动因素。

信息技术为教师知识管理提供了支撑条件,即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大量的优秀教学知识与经验作系统的整理与连结,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共享功能,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流动性和可分享性,从而提升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

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的最好方式是建立以共同愿景维系的学习型组织, 进行组织学习。通过学习型组织理论将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培养教师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学校组织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学校教师应认识到教师专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进行教师的知识管理,并将学校发展成为学习型学校,为知识不断地更新与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实现教师知识管理

校本研修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教师教育新形式,它是以发展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为目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一种集学习、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学校及教师行为,是一种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是一种对教育教学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6]

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应该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科主题下教学问题为中心,以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平台为支撑,以校本教研为形式,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知识管理为策略的一种教学研究与学习,其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图2所示。

教师的专业隐性知识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在教师的教学情境中,慢慢地积累和沉淀于自身的一种经验和感悟。因而,教师这些隐性知识的切磋、交流、分享需要一些特殊的方式与载体,而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无疑能成为传递教师隐性知识的良好载体, 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有利于实现教师知识管理。

1.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实现教师知识的获取

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从自己课例研究的实践经验中学习。教师也可以在开展校本研修的实践中,通过校本研修知识库向其他教师学习,学习其他教师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巧,获得有关的教学方面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教师可以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也可以向其他教师学习,通过学习实现教师知识的获取。

2.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中,教师通过撰写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教学叙事、教学反思等将所想所做所感表述出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机智等隐性知识。

(1)基于校本研修平台开展集体备课,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根据确定的学科研究主题与具体教学问题,选择相应知识点,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时。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周把教学设计写好并在教研组活动的前上传到校本研修平台上,通过校本研修平台教研组内每位老师仔细阅读教学设计,并写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与提出的改进意见,表明了他们对教学各个方面(如知识、学生、教法等)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人理解过的,写出来的过程是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集体备课产生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基本教案,不同教师上课前还必须有一个再加工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拿着基本教案上讲台,这个再加工的过程又是一次再思考,又是一次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2)开展说课,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在说教材时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重难点抓住了没有,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等;可以在说教法时说出自己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的把握,所选用的方法是不是最适合所学的内容等;可以在说学法时说出自己的学生观,是担心学生还是相信学生,是控制学生还是引导学生等;可以在说流程时说出自己对整个课堂的把控思想和能力,是否意识到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等。教师的这种种理解,正是他们的隐性知识,通过说课过程,教师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

(3)基于校本研修平台开展听课后的讨论,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教研组中的一位教师根据教学设计上课,其他教师进行听课,听课后,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想法参加教研组活动,谈出自己的观点。教研组活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基于网络的,网上与网下的讨论与争论,就是不同观点的教师相互提问,相互质疑,被提问和质疑的教师会思考如何应答,这个提问、思考和应答的过程就是梳理和讲出自己隐性知识的过程。

(4)基于校本研修平台撰写教学叙事反思,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执教老师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上课、讨论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发自内心的感言,如果能把它及时的梳理,以教学叙事加反思形式写下来是一篇很好的课后反思,经常这样去反思的老师自己的教学能力肯定会不断的提高。因此,每次课例上完之后,教师应该在校本研修网络平台上以教学叙事形式撰写课后的教学反思,把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及自己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发表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教学叙事反思的教师把校本研修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隐性知识通过叙事反思进行显性化。

3.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实现教师知识的存储

通过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主题和主题下的相应教学问题,以课例的形式对有关教学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类,每一个课例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录像片段、录像片段分析、教学叙事反思、教师的讨论、专家的点评等,这其中包含着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师知识的存储。基于网络课例知识库的结构如图3所示。

4.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分享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为实现教师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提供一个支撑平台。在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教师间既有面对面的交流又有通过网络的网上交流讨论,这使得教师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变得更为切实、便捷与充分,有效地减少了教师的“孤立”状态,久而久之学校形成教师学习与研究的共同体,在这种教师学习与研究的共同体中,教师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宽容,有利于实现教师知识的分享、合作。另外,通过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平台,教师可以方便地浏览与学习课例知识库,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知识的交流与分享。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与教师知识管理是当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其中二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师知识管理的角度,论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如何有利于实现教师知识管理,从而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的角度出发,如何运用教师知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经贸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3]谢忠新. 网络环境下的课例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4]石中英. 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3):36-40.

[5]程 志, 范爱华.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初探,2006,(3):25-28.

[6]王祖琴.继承与超越: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0):50-53.

作者:谢忠新

第2篇:信息技术提升研修日志

现如今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而计算机是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都是必不可缺的。

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就要要求我们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在一起,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教学思想,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使自己在思想上、教育教学上得到提高。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对于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我体会如下:

一、了解知识体系因材施教

我们认真研究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反复考察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等。仔细关注能力要求“可持续发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要做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之前,一定要将能力要求加以明确,做到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案内容应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让他们在简单的题目里,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能否“因材施教”是检查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大小、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备好课的前提条件。

二、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虽然现在计算机存在于家庭的普及率节节上升,但是我校的学生由于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他们来说,家里拥有一部电脑还只是一种未能实现的梦想。因此,他们对信息技术比较陌生,了解甚微。在教学中,要多向学生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增加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欲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汉字输入时,若是仅找一些字、词和文章让学生机械地进行练习,他们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很快就会厌倦,甚至还会反感。而玩游戏是他们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难易不同,并带有进级奖励得分之类的打字游戏,最好还带有排行榜功能,激发他们求胜的心态。通过这些游戏,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种技能。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研修日志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平台等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国培计划”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教育者应不断地加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经过“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可以说我很好的完成这次学习任务。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我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的去把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每一专题的学习任务。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有限,但对我来说确是受益非浅。这次培训为全县乃至全国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等,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这次短期培训,我深深体会到: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3、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还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研修日志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为我们农村学校的老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在培训期间,我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联系实际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参加班级沙龙研讨活动,和各位学员相互交流,共同砌磋,真心探讨。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我以往教学中的困惑。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转变角色,提高素质 今天的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教师既要教好书育好人,又要做学生的楷模和社会的示范,任重而道远。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奋勇前行,必须转变角色,改变单纯传授或灌输知识和片面追求应试的角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素质,成为学者、研究者、导演和教练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首先要更新和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要把握语文教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许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停滞不前,就是因为我们不去学习、吸收运用新的理论,缺乏反思和教学研究能力。

二、自我实践,不断提升

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于是,在培训期间,我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我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转变心态,快乐工作 比起其他许多行业来说,教师这一职业很辛苦,压力大。我们更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快乐工作。然而我们过去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材、不研究学法、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学生的健康,布置太多的作业,该下课了该放学了却还要留学生补课,片面追求自己所教的学科的考试分数。学生考不好就不高兴,学生犯错误不是循循善诱而是训斥、惩罚。这种消极的心态于公于私都是不利的。积极上进、快乐地工作很重要。我们要做一个胸怀博大、有思想、有智慧、有爱心的人。积极的心态和快乐的心情是事业成功的开端。

这次教师培训,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自觉钻研的路很难,要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培训期间的学习会结束,但终身的学习还在继续,这次培训就像一抹浓浓的绿意,带给我无限希望!这次教师培训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前专家传经送宝,或教师学习交流要“走出去,请进来”颇费一番周折,也难于满足到各地学习的强烈需求。如今却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图”!国培研修,一下子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时空之间的连线,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网上学习、交流,和众多的学友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真可谓为是,妙不可言,乐在其中!

从参加国培以来,我在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国培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国培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的通道。我可以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在工作中,使我能够再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棘手的问题时,学会理性的思考和冷静地处理方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网络研修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的向上攀登。看到了有那么多的学员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好学,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无止境,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也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

感谢国培研修平台,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感谢国培研修平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让我从你们精彩评论和提交的一份份的班级作业和班级交流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的人生,无限的风景。

第3篇:信息技术提升研修日志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研修日志

这次能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通过这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培训老师的指导、参与了同学之间的各种讨论与交流,我研修必修课程,同时也积极完成了老师推荐给我的选修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大学时候和自己一人没办法学到的知识,让我们的知识得到补充与更新,真的是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因为学校教学资源有限,教学环境和学生条件不足,以致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还是努力尝试,只是效果没有预期的好。通过此次培训认识到了自己之前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的方法,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很大帮助。

一、通过培训,让我又一次很好的学习了白板及其应用,以及微课,excel,等。让我深刻的了解到白板在教学中的好处,虽然我对白板还不是很熟练,但我还会继续学习,争取更好。让我更进一步学习了信息技术整合在课程中的应用与好处。

二、这样的培训,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就能学习,就能与各地知名专家对话,就能与各处同学交流,随时随地都能为自己的知识库补充新鲜的血液,达到更好的“新陈代谢”,这就是国培的好处,就是我们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培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智慧。通过国培,我们的思想和眼光不再局限于小世界,能够想得更多看得更远!那么这些方法与知识我们就可以加以转换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我们师生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三、这次培训告诉了我们,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我们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新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勇于创新,打破传统!

总之,每天的研修,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研修,好好应用资源,争取把最好的最优的传授给学生,让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第4篇: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研修日志

通过参加这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掌握娴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个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来辅助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人生意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引领作用。总之,参加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

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可以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因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设情境,升华拓展教学;能够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等。

再如,在讲授为主的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可以创设情境,增加兴趣;应用书写功能,可以自主互动,注重生成;应用探照灯放大镜功能,可以突出重点,关注难点;应用绘图功能,可以理清思路,把握文脉;应用记忆回放功能,可以回顾重温,课堂小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一个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不能只是停留在ppt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翻转课堂的设计,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

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2、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并有意识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关注时事,关注学生所关注的新动态,合理引导学生运用电脑、手机等来学习。

第5篇:云南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第一篇)

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及培训老师的指导、同时还参与了同学之间的各种讨论与交流。我不但提前修完了必修课程及自己选择的一些选修课程,同时,对一些课程还进行了反复学习,对一些实用并且不懂的知识点进行了重点掌握,让我在本次学习中受益匪浅。

本人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但由于毕业时间早,所以在学校时所学有限,很多知识都是在工作后凭自己的兴趣进行自学,或都在工作中有需要时去进行学习而掌握的,但由于学校资源及设备有限,所以一直以来都很难真正把多媒体教育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而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的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大力投入,让我们农村教学方式也有了变革性的转变,并且迫实我们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的进行知识积累,才能更好的运用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教育教学。同时,通过此次培训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之前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的方法,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很大帮助。

我们学校是农村小学,所以一些教学资源相对落后,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对信息技术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相对较少,或者说根本就是零基础。同时,很多老师也由于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的时间较晚,基础比较差,会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进行教学的教师比较少,即使会利用一些,但得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通过这次国培让我知道了,不管条件如何,不管自身基础如何,我们老师都要尽能力去应用好我们身边的所有的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得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要知道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及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达到生动灵活,让学生更喜欢更有兴趣学好知识。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又一次很好的学习了Flash、Photoshop等多媒体应用软件的技巧,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这些软件在教学中的好处及应用方法,虽然现在我对这些软件还不是很熟练,但我以后还会继续学习,争取在教学中运用得更好,让学生更好的得到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后给他们带来的教学直观感受,也让我更进一步学习了信息技术整合在课程中的应用与好处。

在这次培训当中,通过一些小微课及一些课件、反思、动画设计等教学资源的上传与交流,不但让我展示了自己平时的学习、教学成果,同时还得到了辅导教师及同学对我的评价与指导,让我在信息教学上的认识得到了一次升华。

总之,在网络上进行国培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特别是对我们偏远农村地区的一线教师来说,不但解决了外出学习路途遥远给我们带来的不便,同时在个人学习开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总的来说,我觉得网络培训有以下优点:一是网络学习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二是在网络研修学习的平台上,通过与专家交流、看优秀课例等方式,获得新的教学理念,汲取对新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三是通过“国培”研修学习获得了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网络学习为我们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曙光。

在这次国培中我总共选择了必修和选修课时共58个,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修完,但通过已经学习的课程来看,对我在信息技术资源整合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一些课程我已经反复学习了几遍,对其中的一些知识及技巧基本得到了掌握,剩下的就是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操作,真正的完成学以至用。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会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充分利用好这次网络学习机会,让自己的知识学习得到收获最大化。

第6篇:2018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研修日志

我参加了2018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平台等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国培计划”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惬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教育者应不断地加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去把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每一专题的学习任务。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有限,但对我来说确是受益非浅。这次培训为全县乃至全国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等,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应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这次短期培训,我深深体会到: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3、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7篇:信息技术研修日志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计算机已成为这个社会不可或拙的重要工具之一,如何教会学生合理利用计算机,对于实践性强的信息技术课来说,是学生们以后必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技能。做为信息技术老师深感责任重大。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学法指导应着重这几方面:

其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主动性就高,学习效果也就会更好。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对信息技术课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好课堂任务,比如在画图软件的学习中,可以展示优秀作品,学生自行设计作品;在网络应用上,让学生上网体验;在程序设计上编些小程序解决数学问题等等,这样让学生有成就感,自然就有兴趣学习。其二是培养学生阅读信息技术书籍的能力

学生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低与思维能力低下是相关的。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对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可先以教师为主导采取“预读——问题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的方法训练若干课时,然后再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提出问题——阅读讨论——学生总结归纳”的方法,长期坚持训练下去,学生就会习惯并形成的自己阅读、讨论、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操作技能的知识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边看边操作,根据操作实践,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经验体会,并在班上相互交流。

上一篇:大一新生入学用品清单下一篇:辛集市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