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推荐8篇)

大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篇1

(1)列车到达前,通过网络将到达列车确报送入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系统将确报处理后打印成编组顺序表送给调度指挥人员,并预先编制该列车的解体作业钩计划。(2)列车到达时,过程控制系统根据列车到达计划和控制表,自动排列列车到达进路。(3)列车到达后,向系统报告到达时刻,然后核对到达车辆是否与确报一致,并根据核对结果修改系统存储的确报信息,根据实际的到达列车信息修改预先编制的解体作业钩计划,并将钩计划送入过程控制系统。(4)过程控制系统按钩计划控制驼峰进行解体作业(包括调车进路和溜放进路的自动控制,无线遥控调机推峰,溜放车组的间隔控制及车组与股道车辆的连挂控制),并将解体作业完成信息反馈给信息系统。(5)信息系统根据过程控制系统反馈的信息变更现车信息实现站内货车追踪管理,根据调车股道车辆集结情况编制编组作业钩计划,并将该计划送入过程控制系统。(6)过程控制系统按计划排列编组作业进路,完成列车编组工作并将信息反馈给信息系统。(7)信息系统按实际执行的编组作业钩计划变更现车信息并编制出发列车编组顺序表。(8)过程控制系统按发车计划排列发车进路,新编列车按运行图规定时刻出发。(9)向信息系统输入列车出发时刻,自动向前方编组站发出确报信息。(10)系统将根据编组站作业实绩信息编制车站货车统计报表。2.铁路信息化的特点:

(1)信息量与处理量巨大(2)信息采集与交换要求及时和完整(3)以现代通信网络为依托(4)管控一体化(5)应用系统多,信息共享需求迫切(6)正在实现以运输为中心向以客货服务为中心的变革 3.铁路信息化应用的十个方面是什么?

在运输组织领域应用:1.运输调度指挥2.运输生产组织3.列车运行控制4.列车安全控制。在客货营销领域:1.客运营销2.货运营销。在经营管理领域:1.运力资源管理2.经营资源管理3.办公经营管理4.决策支持。4.TMIS的应用情况,功能和作用。

答:TMIS的应用情况:TMIS工程自1994年初立项,至2004年底竣工,历时十载,在铁路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竖起了一座丰碑。其中,确报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关闭了所有铁路确保所,实现了电报确报向计算机确报的根本转变;货运营销与技术计划系统在铁道部、铁路局全面应用,在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和提高运输效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运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为运输日常组织和调度指挥提供了先进的手段;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覆盖了上百个车站,极大的提高了运输生产率,降低了一线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基于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大节点货车追踪管理系统在铁道部、铁路局全面部署和应用。TMIS的功能:公用数据维护;运输统计分析;运输调度管理;车站综合管理;确报信息管理;货票信息管理;货运营销与技术计划;大节点货车追踪管理;集装箱追踪管理;货车使用费清算。TMIS的作用:TMIS为财务、统计、机务、电务、工务、车辆、物资等部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社会化服务、决策支持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及时和完整的运输生产信息。5.TRS(客票中心系统)的功能构成:

从行政分为三级,铁道部,地区中心和车站。系统功能按照系同级别有所不同。铁道部客票中心系统主要管理全国铁路售票的宏观售票业务,具有数据维护、综合查询、营销分析、数据传输、复制基础数据、系统监控等模块。地区客票中心系统主要管理本地区铁路客票的售票业务,具有席位管理、数据维护、综合查询、营销分析、交易连接管理、数据传输、复制基础数据、系统监控等模块。车站主要从事直接面向旅客的售票业务,具有售票、订票、退票余票揭示、席位管理、票卷管理、经由管理、数据维护、综合查询、财务结账、软件分发、交易连接管理、数据传输、系统接口、系统监控等模块。

6传感器的定义?表达的四层含义?

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该定义表达了以下四层含义:(1)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2)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3)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4)输入输出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

7.举例说明查询应答器采集技术在铁路上的应用? 查询应答器采集技术在铁路上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进行行车车辆的测速和定位时,在地面道床上设置应答器,列车上安装查询器,列车经过应答器时通过向地面无源应答器发射能源,通过短程无线电波,使查询器立即从应答器反馈获得数据,包括里程标数据。从此列车可以连续定点地获得自身精确定位数据。8.按安装位置来分,查询应答器可分为哪几类?

1)应答器安装在铁路两轨中心部位,而查询应器安装在机车底下的中间位置,与应答器相对应耦合。2)查询器安装机车的侧面,相应的,应答器也安装在一根钢轨的侧面,与通过机车的查询器相对应耦合。3)应答器安装在路旁立杆上,其作用的无线电波可以是无方向性,也可为有向性,当通过装有查询器移动车辆时,立即可与它起耦合作用,传递相应信息。

9.安全隔离网闸的基本功能,关键技术和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基本功能:1)网络隔离 2)信息摆渡 3)应用层的细粒度检查

关键技术:1)物理层断开技术 2)链路层断开技术:包括TCP/IP连接断开技术和应用连接的断开技术。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有两点:一点是硬件架构为“2+1”结构,即由两个拥有独立操作系统的主机系统和一个专有的隔离交换模块组成;另一点是对流经的数据处理方式,对数据包全部在应用层进行重组、深度内容检测之后在网间进行信息“摆渡”。

10.中间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优点是什么?ODBC配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配置过程?

中间件的主要目的是使软件系统或部件通过其连接交换数据,完成软件系统或部件的整合,使软件系统或部件可以运行在完全不同的平台和不同的厂商开发。优点:1)从应用程序来说,中间件的优点在于:利用中间件,应用程序可以透明地同其他应用程序交互;中间件可以解决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应用程序可以不关心下层网络协议可能出现的差异;中间件可以提供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应用通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中间件还提供相应的技术来增强系统的容错性,保障应用的可用性;同时,使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2)从应用企业来说,中间件的优点在于:利用中间件,企业缩短了应用开发周期,减少了项目开发风险,提高了应用系统的质量和可维护性,增加了产品吸引力。利用下面步骤数据源为例配置ODBC数据源:(1)在Windows的设置对话框中运行ODBC数据源管理程序,从驱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选择Add按钮,打开Data Source对话框。(2)从Installed ODBC Drivers列表框中选择新建立数据源所使用的数据库驱动程序(如SQL Server),选择OK按钮。这时,系统弹出数据源配置对话框。(3)在Data Source Name文本框中输入新建立的数据源名称,如SQL Server Source。(4)在Server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源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名称,如果数据库运行在本地主机上,则选择Local。(5)Description(数据源描述信息)、Network Address(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Network Library(与数据源连接所使用的网络库)等均为选项,用户可使用缺省设置,或根据实际情况输入。(6)最后选择OK按钮,关闭配置对话框。这样便建立一个新的数据源。

11.说明云计算在铁路货票系统中是如何应用的:

针对当前铁路局分布式信息架构,对于统计数据的查询需要进行长达数月的时间开发系统,而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货运系统的数据管理及动态自配置的查询,减少不必要的开发过程,通过以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动态自配置的分析及查询任务。基于虚拟化技术和Hadoop平台技术,对融合铁路货票系统、列车调度系统、确报系统等系统的数据进行并行的云计算的数据处理,实现货票系统统计分析、货票查询及货物跟踪的铁路应用,同时,在此云平台中融合了先进的集群管理技术、电源管理及优化技术等。12.铁路计算机网络的三层结构,每一级的构成、功能、和主要特点。该网络反映了计算机网络的哪些内容?如何保证网络安全?

答:铁路计算机网络是以核心网、骨干网、基层网构成的三层网络结构。

铁路计算机网络的特点:1.标记交换提高骨干网的传输效率;2。保证各种业务的安全隔离,相互之间互不干扰;3.能够实现对各种业务的VPN,给予不同的QoS服务质量的保证;4.网络的扩展性提高,各个VPN的IP地址可以重叠,节约地址空间;5.根据业务种类的增加,可以灵活的增加新的VPN;6.所有业务集中在一个网络平台运行,便于网络和数据备份方案的实施。

北京、武汉、西安三大核心节点之间高速互联,双通道,双网络设备,构成核心网的双三角形结构核心网结构。核心网的主要是功能是:从根本上解决全网单点失效问题,实现整网的高等级冗余。

各路局节点设置两台路由器,四条高速通道。其中两条高速通道直连北京核心节点,另外两条高速通道根据地理位置以就近原则接入武汉节点或西安节点。两组高速通道采用电信运营商的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并采用两组高速通道负载均衡技术,路局节点以上构成骨干网。

路局设置两组路由器,分属于路局上联节点和路局下联节点,路局下联节点连接路局所属范围内各个区域汇接点,各个区域汇接点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基层站段的接入,从而构成基层网。名词解释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个新的模型,可以通过便利、按需访问大量可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机资源,而这个资源访问过程可以快速提供和释放,而不需要更多的管理努力和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中间件:是一种“连接”了两个或多个软件系统的软件,通常分布在分布式系统中。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时变的、非易失性的数据集合,这个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铁路线路:是为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

铁路运输:是以固定轨道作为运输道路,由轨道机械动力牵引车辆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客票:是铁路为旅客提供服务的契约合同和旅客乘车的有效凭证,是一种重要的有价证劵。

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为基础的,通过高效利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所有移动、固定、空间、时间和人力资源的,以较低成本达到保障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管理,提高服务品质的新一代运输管理系统。闭塞区间:自动闭塞区段上通过信号机之间的段落。

铁路信息技术:指将计算机、通信、控制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铁路运输生产、管理和营销,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障运营安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现代铁路信息技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的铁路信息技术,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铁路行业普及和深入,与通信控制等融合技术的总称。填空

1.铁路运输基本设备包括:线路设备、车站设备、机车设备、车辆设备、通信和信号设备。

2.我国铁路划分为四个等级Ⅰ级铁路、Ⅱ级铁路、Ⅲ级铁路、Ⅳ级铁。按最高速度划分为普通铁路、快速铁路、高速铁路、超高速铁路。3.旅客列车分为四个等级: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席别分为 硬座、硬卧、软座、软卧。规定全路向北京,支线向干线为上行方向、反向离京,干线向支线为下行方向。4.色灯信号灯灯光颜色含义为:红表示禁止运行;黄表示注意或减速运行;绿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月白表示允许调车或引导信号;蓝色表示禁止调车或允许信号。

5.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师铁路信息化的三大应用领域。

6.ODBC是一种常见的中间件,它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数据库。

7.铁路信息化过程中,原始信息的采集应遵循数出一门、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归口管理的基本原则。8.动车组检修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由三个体系和三个层次构成。

大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篇2

一、提高认识, 正确对待考试

信息技术没有参加中考前, 不少信息技术教师认为, 该学科不考试, 没有升学压力, 领导对该学科又不太重视, 因而就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不认真教学研究, 更不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自从开展信息技术中考后, 这一现象有所改观, 但也还有不少老师认为信息技术中考分数只以10分计入中考总分, 相对其它学科来说, 分值比例较低, 学生和家长大多不是很重视, 教师也就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二、仔细研究信息技术中考说明、细化教学目标

自2005年信息技术参加中考到现在, 淮安市信息技术中考说明发生了一些变化:

(1) 考试题型基本上没有变化, 还是由单项选择题和操作题两项组成。但单项选择题数量上发生了些变化, 由原来的10题变为现在的6题;操作题:由原来的word操作题、windows操作题, 变化为word操作题、excel操作题和打字题。

(2) 考试内容有所增减。这两年, 考试内容增加了:体验多媒体技术、图片的加工与获取、音视频获取与编辑等内容。而windows基本操作部分减低了要求, 只在选择题里体现。

这些变化体现了信息技术中考不仅重视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还重视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 我们在平时教学时, 要注重细化目标, 不仅要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的应用和基本操作的掌握, 还要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做到学以致用, 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把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制定授课方案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必须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 切身体验其过程。而本校实际情况是:学生用的网络机房只有2个, 同轨班级数多, 每班一周只有1节课。因此, 我校只在初一和初三两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 初一的时候给学生主要讲解windows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ord操作及flash动画制作等知识;初三的时候任务就比较重, 要给学生复习word操作, 还要完成考试说明里的不少考试内容, 比如excel操作、体验多媒体技术、图片的加工与获取、音视频获取与编辑等知识。这种情况下,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取得优异的中考成绩, 笔者是这样做的:

1.初三开学时首先花3~4节课复习word, 让一年没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先回归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来。笔者收集最新的素材, 整理成word文稿, 然后根据文稿内容并结合中考说明中的考点, 设计操作任务, 让学生带着这些任务, 完成对文稿的编辑。

2.对于excel的教学, 我们也是精心准备素材, 细化目标, 分解教学任务。在学习插入图表的时候, 我们是这样设计任务的。对于不同的图表类型, 采用不同的工作表数据。比如, 给出学生月考成绩表,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表格来体现成绩, 还可以用柱型图表来表示这些数据, 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如何插入此图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很多问题, 如怎样选择数据源?系列是什么意思?图表的x轴y轴是什么意思, 等等, 教师这时候适时地加以讲解说明, 引导学生完成图表的制作, 这样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3.讲授音频获取与编辑时, 由于条件所限, 学生机器没有配备耳麦, 我们就提前请学生自备耳麦, 上课时教师先在教师机上把教学内容演示后 (演示过程中也是请学生到教师机上来朗诵、歌唱以收集素材) 让学生分组体验本节课的任务。在讲授视频获取与编辑时, 我们收集了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点滴, 如他们在校运动会上的精彩一刻、在歌咏比赛中的激情演唱、在食堂就餐时的酸甜苦辣表情、在劳动日时的辛勤劳作、在课堂上的精彩辩驳等分组镜头, 然后让他们把这些分镜头加以编辑处理, 制作成连贯的带有过渡效果的并配以背景乐的短片, 还给这个短片加上合适的标题和片尾。学生都很投入到这样的学习中去。

4.对于体验多媒体技术、图片的加工与获取这两个模块, 教学时, 我也是分解好任务后,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完成学习的。他们对自己处理出来的图片非常满意, 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还会制作出令老师意想不到的作品。

四、切合实际, 专题训练巩固各知识点

知识点讲授完成后, 为了巩固各考点, 加强学生对考试内容的掌握程度, 我采用分模块, 专题训练的方式进行复习。具体情况如下:

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覆盖范围比较广泛, 平时上课时, 除了要求学生积累些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外, 还要求他们熟记各个软件的功能, 一些操作的基本步骤, 一些命令在哪个菜单等。另外, 临考之前还印发些历年中考的选择题让学生训练, 不理解的部分给学生讲授清楚, 需要记忆的部分让学生加强记忆。

2.操作题部分。对于一些易错的地方, 需要加强训练。比如, word中有页眉页脚的设置, 学生操作步骤都会, 但他们容易出的问题是粗心、看不清题意, 不注意题目要求, 题目只要求设置页脚, 他们把页眉也设置了, 这样交卷判分的时候就显示错了, 而他们还一直以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对于这些现象, 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复变化着让他们训练, 直到他们不错为止。

在复习excel时, 学生对excel中用公式计算这一方面出的错误比较多, 他们不知道函数就是特殊的公式, 不会灵活用函数进行计算。比如, 求某个字段内容的最小值, 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他们就自己判断哪个是最小的数值, 然后把相应的值输入到对应的单元格中。对于这种情况, 我是专门用1-2节课给他们训练计算, 把历年中考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用公式计算的题目拿来给学生训练, 通过1到2节的强化训练, 学生以后再出错的几率就非常小了。

对于打字的复习, 平常上课时, 每节课我都先指导学生训练5分钟指法, 如怎样切换输入法?大小写怎么区分?怎样录入特殊的符号?录入中文词语时有什么技巧。所以对于打字, 学生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临考的时候只要在专项训练1节课就行了。

五、集中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在专题训练结束后, 我们再进行模拟训练, 把前两年的中考题或者中考模拟题拿来让学生训练, 学生在练习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目, 教师及时讲解。对于一些操作能力差的同学, 教师一对一进行辅导, 让他们多抽取些时间进行训练, 多给他们加油鼓劲, 通过加倍的训练, 最终他们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当然, 信息技术复习方法很多, 希望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研究, 以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共同发展。

摘要:从提高认识, 正确对待考试;仔细研究信息技术中考说明、细化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制定授课方案;切合实际, 专题训练巩固各知识点;集中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五个方面, 分析了信息技术中考复习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中考,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课如何进行复习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复习形式;采取方法

遗忘是学习的大敌。对于遗忘的进程,各国心理学家很早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作了大量的研究。艾宾浩斯实验表明,每个人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许多专家和学者对遗忘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以后在最初的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发生大量的遗忘。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了。我们学习和掌握了遗忘规律理论,目的就是要把它应用到教育之中,指导学生利用遗忘规律合理地进行复习,以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对信息技术课复习好多老师没有去足够的重视,我感觉与其他学科的复习有一个距离,怎样合理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复习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

一、常用的复习方法

1.及时复习

信息技术课的结构中,最后一个内容就是总结,这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也就是说,总结的内容是这一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这个部分很重要,不能省。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这一环节,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我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通过回顾和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总结,让学生达到掌握程度。

2.分散复习

初中信息技术是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每周1-2学时,属于会考性质的课程,属于三类科目(一类科目语、数、外,二类科目是政、史、地、物、化,三类科目是音、体、美、信息),三类科目的特点是所学知识全部在课堂上完成、掌握、巩固,课外没有作业,每个学期一类科目复习时,三类科目完成考查,学期授课时间在三十教时左右,信息技术要像一类学科那样安排整课复习是不可能的,因此,信息技术复习必须采取分散复习的方法。由于信息技术的知识量并不是很大,所以,我的做法是在课堂结构中,在新课授课前安排一个复习内容,复习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复习上一堂课的知识,二是复习与这一堂课相关联的准备性知识,三是有的放矢地安排一些概念知识。前两个方面是课堂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第三个方面是专为巩固知识而增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做到细水长流,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减少了考前的复习时间。另外,分散复习是指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复习一次或把一些知识技能有目的地掺杂到其他内容学习之中,使学生反复接触这些知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这些知识。

3.集中复习

我的做法是把集中复习分为章节的复习和每周、每月的复习。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章节复习作为集中复习的主要形式。每个章节结束以后,利用三分之一节课左右的时间进行复习,这个过程主要以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为主。根据遗忘理论,章节以后,大部分学生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的遗忘已经超过一半了,如果再不及时复习,这些章节的内容很快就会被遗忘干净,所以,章节之后的新课授课中,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安排一段复习时间,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把这个章节的复习看做是固定的形式来执行。

二、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在教学教程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来达到提高复习的效率。

1.“寓教于乐”是提高复习效率切实有效的方法

学生总是喜欢以“玩”为乐,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尽可能把一些理论或技术题,制作成游戏形式,让学生以得分的形式来复习,学生以得高分为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作用,效果极好。

一般我采用网页的形式来制作简单游戏,主要以得分的形式吸引学生,题目随机反复出现,以得分高低为判断,使学生在玩中学。由于本人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这种游戏的制作还是初级阶段,还不能算真正的游戏,如果游戏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效果还要明显。这种“寓教于乐”的复习方法一般是不占学习时间的,只是利用课余时间和眼保健操时间进行。学生利用这个时间自行复习,一般每周可利用5~7分钟的时间。

2.兼顾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侧重点进行复习,效果更佳

信息技术的考查分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部分,一是理论化了的操作技能(我们用的是龙芯教材,不是省编教材,考查采用的是笔试形式)。新课程倡导的是体验的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内容很大部分只是达到了解程度,龙芯教材也遵循新课程标准,所以,在组织复习时,注意把握知识部分与操作技能方面的复习,在基础知识方面,把握好学会、掌握、了解三个层次,有侧重地进行复习。复习时,注意理论题和操作题的关系,结合起来复习,理论能指导操作题。反之,操作题能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会更佳。

3.对重点内容和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的内容反复进行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我注意学生平时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注意积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有关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平时的状况组织复习,对重点内容或学生平时掌握知识有问题的方面或不全面的问题,采用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反复组织题目,以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时候,有些知识和操作技能,必须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

4.运用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来提高复习效果

信息技术考查采用的是纸质形式,而复习却可利用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复习,形式独特,效果明显。如龙芯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信息的概念地图表达》,其内容是思维导图,学生学习了思维导图,在复习时就派上了用场,利用思维导图,把所学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组织起来,这样复习,章节清楚,思维清楚,条理清晰,识记的内容清晰,学生的知识巩固也符合科学,复习效果明显。

5.提倡学生自己总结复习,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让学生自己总结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是复习的最高形式,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的知识体系将自然而然得到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提倡这一点,在这个方面,我的主要做法是引导和指导。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比较简单,但也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复习资料 篇4

二、名词解释5题(20分)

三、简答5题(40分)

四、论述题2题(30分)

名词解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试题库1.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也被定义为 信息技术P2:被定义为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2.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 教育信息化P12: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3.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结构P57: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4.学,学习者要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抛锚式教学策略P68:强调真实情境中的教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5.观条件的综合。狭义上,主要指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学环境P89: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各种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等。6.资源是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资源,狭义上的信 信息化学习资源P117:广义上的信息化学习息化学习资源则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经过选取、组织,使之有序化的,适合学习者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7.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P139: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8.科学的标准 教学评价,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P219: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活动,制定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9.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档案袋是指由学 档案袋评价P250: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技能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10.些与人的智能有关的复杂功能 人工智能P262:就是机器(计算机)(如判断、图像识别、执行某理解、学习、规划和问题求解等)的能力。11.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 移动教育P273:也称移动学习,是依托无线过使用移动设备来更为方便灵活的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12.术等,它汇集了数字图像、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 虚拟现实技术P285:又称灵境技术、临近技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是对计算机技术的综合。简答题:1.答: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P13 化和多媒化。从教育属性看,特征是开放性,共享从技术属性看,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性,交互性与协作性。2.答:(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1)基础设施与公用信息平台建设(P15 2)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3)教育资源建设(4)培养信息化人才(5)制定信息化政策 3.答: CAI技术与课程整合经历了哪些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主要利用计算机P31 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难点;CAL(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逐步从辅助教为主转向辅助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IIT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概念取代。4.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P52 答:(1)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2)围绕新型教学结构来进行整合(3)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法(4)建设丰富而优质的学科教学资源(5)创建能实现实新型教学结构的各学科教学模式 5.答:(“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特点。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P60 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2)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教学媒体既可以是辅助教师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也可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4)教材不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6.答:(建构主义的策略观。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P67 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2)抛锚式教学: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又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3)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7.答:(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1)每个人同时拥有多种智能,⑵大多数人是P83 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⑶多种智能之间通常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⑷每一种智能类别存大多种表现形式,⑸存在其他智能的可能性。8.答:(“学教并重”教学设计。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P100 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授”教学分支(2)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即动机)的影响。9.答:⑴网上收集;⑵现有资源数字化①现有文档资 信息化资源的来源。P125 料整理录入计算机成为数字化文档资源,②现有录像带和录音带转为数字化视音频资源,③现有试题录入到试题库中;⑶购买商品化光盘资料;⑷组织人员按需开发。10.答:⑴网络课程的分类:授课型和自主学习型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P129⑵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阶段:教学内容分析、原型设计、脚本编写、素材准备、课件开发、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素材与教学平台集成)、教学活动设计、试用与测试、评价和修改等。基本要求:①网络课程建设要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特点,能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自觉性;②网络课程都必须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还应具备安全、稳定、可靠、下载快的特点;③网络课程应有完整的文字与制作脚本(电子稿);④网络课程文字说明中的有关名词、概念、符号、人名、定理、定律和重要知识点都要与相关的背景资料相连接。⑤对课程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动画。11.答:(1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因素。)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模式P144(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3)根据学习者的特征选择教学模式(4)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模式 12.答:探究式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思考、探究式教学模式。P151 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五个环节。探究式教学模式是高度概括的一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部分常规课堂教学都可采用此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课程标准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13.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特征。1)评价地位发生变化(2)评价目的发生变化P225(3)评价主体发生变化(4)评价观点发生变化(5)评价价值发生变化(6)评价方法发生变化(7)评价标准发生变化 14.答:⑴完整性和规范性:①教学目标阐述②学习者 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P227 特征分析③教学策略选择与学习活动设计④教学资源和工具的设计⑤教学过程的设计⑥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⑦总结和帮助;⑵可实施性:时间因素、环境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⑶创新性论述题: 1.现代信息技术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和冲击?P29 答:“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它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引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⑴教师的身份变化:①现代教师再也不是权威。②现代教师要不断地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意识。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具有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想。③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师可以不必如生”这句话在当今社会得到了最大体现;⑵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①内容: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会选择,学会变通,学会自我发展;②地点: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课堂再也不局限于学校教室里;③形式:网络教室打破了课堂的传统模式,它功能众多,操控灵活,可以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讨论学习,展示成果等,无疑与开创了教学形式的新局面;⑶信息技术赋于学生时代的气息:①更广阔的活动空间: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我们形容现在生活是:被分成了两部分。一半是网络生活,一半是现实生活,②更复杂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也有对其成长不利的因素。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使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易受影响,③更前卫的精神追求:思路开阔、富于创新是当代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特点。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P84 答:⑴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元智能发展的活动平台: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能够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设一种适应性、触发性、沉浸性和诱导性的学习氛围,是诱导、激发和强化多元智能发展的强效活动平台;⑵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发展提供/设计丰富的、基于活动的学习:多元智能的发展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中展开;⑶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学生优势智能发展: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者多元智能发展的关键;⑷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样化的学习和评价工具,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①作为效能工具,②作为信息获取工具,③作为情境创设工具,④作为交流/通信工具,⑤作为认知工具,⑥作为评价工具 3.三种通用教学模式在具体运用中有哪些优缺点?形成一份分析报告。P215 接受式教学模式:也称为讲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模式,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接

受式教学模式得到新生。接受式教学的思想主要来

大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篇5

(080204)车辆工程

二、初试考试科目及复试专业课

初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任选一门

[812]电子技术基础

[832]机械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

汽车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三、初试参考书目及资料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设计基础》上册(2001 年8 月) 兵器工业出版社 王华坤、范元勋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

《南理工机械原理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学》(第五版)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秦增煌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电子工业出版社寇戈、蒋立平

四、研究方向

01、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02、车辆电控与机电液一体化技术

03、车辆系统动力学

04、车辆安全、节能与环保技术

05、车辆动力装置模拟、设计与优化

五、复习策略

1)第一轮复习策略

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因为英语、数学学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杂,量很大,因此第一轮复习宜早不宜迟,

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考研复习核心信息及策略

只有政

治复习不必着急,因为考点还没修订完毕,新大纲尚未出台,所以安排到7月份强化期内,免得做无用功。

2)第二轮复习策略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强化期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中间有一个暑假,没有课程干扰,因此复习时间最为集中,其它学习任务也最轻。强化期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考研成绩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此阶段的复习效果。甚至有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从本阶段才开始复习备考,也取得了成功。

3)第三轮复习策略

冲刺期内各科均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一般考前两个月左右开始,标志是10月中下旬时事政治的复习内容基本确定。本阶段理所当然地要巩固已经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牢牢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将业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最后卷面上的得分,也就是说,要强化应试训练。

★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 考研计算机专业课复习重点

★ 考研:行政管理专业课冲刺复习建议

★ 考研专业课复习备考时间四部曲

★ 考研专业课复习中的几点温馨提示

★ 考研专业课全程复习指导:把握大方向

★ 考研状元支招:专业课复习全年分四轮

★ 08考研专业课辅导:如何进行教育心理学的复习

★ 掌握四大复习技巧不再惧怕考研专业课复试

信息安全与技术复习 篇6

实 验1 凯撒密码

2.DES 算法的原理 参考:课件 第 3 章 对称密钥加密-DES 分组密码加密 64 位为一组=56+8 奇偶校验位 初始置换 明文置换和秘钥置换 左移 56-》48 位子秘钥 扩展运算 32-》 48 位有 16 位重复出现 S-box 代替 48-》32 位 混乱代码

3.RSA 算法的全过程 参考:课件 RSA 算法

4.基于公开密钥的数字签名方案

参考:课件 数字签名和 hash 5.单向散列函数的特点 参考:课件 数字签名和 hash 6.在软件系统中,要安全地保护用户的密码,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教材 7.3

口令和秘钥 7.基于对称密钥的安全的双向认证协议 参考:教材 9.3 图 9-12

8.支持相互认证、会话密钥以及 PFS 的协议 参考:教材 9.3 图 9-22

9.编程题:软件注册提示程序(VC/java)参考:

实验 8 内容 4 10.从软件保护的角度考虑,设计程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大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篇7

暑假前,充分准备

1.分析可行性

首先是硬件条件。在对“我家中是否有可以用来复习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条件”的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回答如右上表。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家中都具备了在家自主复习信息技术的硬件条件。其次是复习的形式。信息技术假期的复习主要是练习习题为主,单机版练习软件提供了阅卷功能,可以让学生做到现场练习、现场阅卷和现场订正,很适合学生单独一人在家自主开展。

2.做好思想动员

思想决定行为。信息技术学科涉及理论知识相对较少,加强实践操作的练习后就容易达到较高应试能力,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较其他学科考A的成功率会更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醒、鼓励学生去争取信息技术学考的A级水平。

行动证明努力。假期前特别提醒学生,要按照教师设计的要求解决自主复习过程中的一切技术问题,保持练习试题、参与讨论的一定频度,并以对阅卷结果截屏取证、上传图片至QQ群的形式发布复习进度。

3.扫除技术障碍

考虑到问卷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因技术障碍而未能正常开展自主复习,笔者特意在平时教学中安排了对QQ的学习使用,包括文字聊天、屏幕截图、上传图片、远程协作等基本操作。在暑假前的最后一节课,专门模拟学生在家自主复习的情境,安排学生尝试从“连互联网”到“发布进度”的所有常规步骤的操作(如图1)。同时,还根据教师的理解和学生遇到的问题编制了《2014年暑期学考自主复习指导手册》。

4.设计“报告”机制

教学要有效果,前提是教师要掌握学情。笔者设计了学生主动“报告”复习情况的机制:学生每练习完一种题型后(都会使用“阅卷”功能查看答题情况),要求其在阅卷满分的情况下进行截屏操作,并按教师设计的文件命名规范保存图片文件(如下页图2),在积累一定量后上传至QQ群相册,教师即可根据学生上传的图片文件来统计每一位学生的复习进度,进而及时有效地开展后续的督促措施。

暑假中,全力辅导

1.倡导“互助共进”模式

为了能使学生较好地通过生生间的互帮互助来促进共同进步,笔者在这次暑期自主复习活动中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聘请专家组成员。在每个班级中挑选出若干名技术水平好又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暑期信息技术在线指导专家组成员”。并对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自身技术过硬,比其他同学更早完成所有试题库的练习,力所能及地为其他同学提供答疑帮助。为了增强这批学生的荣誉感,还专门发了“红头文件”告知到全体学生,并为每一位专家颁发了精致的电子版聘请书。二是结对师徒关系。为使学困生在暑期能得到更多、更直接、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为“学优生”和“学困生”搭建师徒关系,并提出要求:师傅要带好头,努力考A,积极为徒弟提供帮助;徒弟要跟好队,虚心向师傅请教,努力脱E。

2.保证“足频足时”的教师辅导

笔者在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都上线,在线辅导的时间保证一至两小时,确保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回复。同时,有意识地辅导那些专家组成员如何为求助者提供帮助。

3.提供多样化的辅导形式

在“聊天辅导”的同时推出了另外两种辅导形式:一是针对考前缺少专题性的辅导内容,如如何认识学考、如何进行理论复习、如何解答各个考试题型等,录制其相关内容的教学视频,发布在QQ群文件。二是针对某些理解和操作难度较大的题型,如Flash操作试题,编制相应的文字版解题指导,以文字的形式详尽地介绍每道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解题的分析过程和具体操作步骤,为学生呈现原生态的解题情境。

4.定期整理、统计和反馈

每周一次对学生上传至群相册的图片文件进行整理,对上传截图图片数量、全班参与度、个人完成度等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及时发布至QQ群,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具体的复习进度。同时,对统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地提醒:对尚未参与复习的学生,提醒他们及早投入学习;对阅卷界面截屏操作不规范或截屏图片文件命名不规范的学生,提醒其参照《指导手册》的具体要求规范操作,并重新上传。

暑假后,积极反思

1.初见成效

2014年暑期学生自主复习的情况是:QQ教学群经常参与讨论的学生人数占群总人员数的一半左右;讨论非常热烈并且几乎没有出现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以张鑫荣和杨健强为代表的专家组成员在解题和答疑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良好的学习氛围甚至吸引了其他班级学生的加入。更让人欣喜的是阅卷截图上传至QQ群相册的总数量达到了6953张,虽然这个数量占理论总数的百分比还不是很高,但与以往的“零成果”相比已是前所未有的进步。在随后的学考中,笔者任教班级的学生得A率较上一年有了显著的提升。

2.参与复习提升学科能力

随着辅导的深入,笔者意识到学生参与复习就是在提升信息技术学科能力。信息技术考试试题每一年都有变化,这些变化看似是试题的难度在加深,实际上是在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学科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一定量的试题练习,更重要的是需要让学生经历足够多的学科问题解决的过程。这次暑期的自主复习恰好提供了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3.下次还可以做得更好

大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篇8

关键词:研读大纲;复习计划;学习情况;针对辅导;操作环境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已实施多年,是俗称“小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每年的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均以12月份的信息技术打响头炮。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则是关乎学生能否获得高中毕业证和填报本科院校的资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完善记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是每一位信息教师教学实践中永恒的一个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考试情况谈一谈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迎考复习策略。

一、研读教学大纲,领会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把握好教学方向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查。复习课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要求。为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仔细研读教学大纲,认真领会考试说明中对测试内容考查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明确复习目标,分析各模块的知识点和要求,梳理脉络、明确考点、突出重点,让知识从点到面形成体系,从而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并注重抓好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应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业水平测试,帮助学生树立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信心,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复习应做到计划有序,逐步深入,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注重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提升

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首先,教师应根据考试要求和学生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通过课堂上教师对各模块知识点的梳理、分类归纳,并配合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以加深印象。开始复习时应做到分模块进行复习,根据考纲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地回忆、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要点。其次,要加强操作练习,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知识技能间的纵横联系。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教学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再把所有的知识点融合起来进行综合模拟测试。对测试中学生反应出的难点和疑点作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点,加深对难点的理解,从而巩固知识,提升解题的综合处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通过多年对考试的研究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只记得看过、做过的题目,对于题库中出现的新题,就手足无措了,因此,复习时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复习中,一定要做到逐步深入,注重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提升其信息素养。

三、复习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成绩的反馈,并进行针对性地辅导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对计算机使用的熟练度差异较大,因此也造成了学生间个体对所授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差异,而这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为此,教师在复习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及学习成绩的反馈,教师可将每个学生对每个模块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记录到电子文档中,并从中分析学生间的差异,分析出学困生的“困”主要体现在哪些知识点上。为此,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可通过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以优带困,用分层指导的形式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而对于基础较薄弱、操作非常生疏的学生,教师可进行个别化辅导,督其注重“双基”复习并加强训练,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做到考纲中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了然于心。

四、考前应体验测试环境,熟悉操作要求

信息技术考试是无纸化上机考试,我省的考试系统几乎每年都会有更新,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体验真实的考试环境。如果考前做好“实战演习”,让每一位学生与考试系统做一次“亲密接触”,对考试的形式和题型有所了解,那么,实际考试时,看到熟悉的系统环境,学生就消除了不必要的紧张与不安,因此,应用模拟考试环境进行适应性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让每一位学生理清,在考试环境中如何做题、如何复查、如何更改答案等一系列问题,知道做操作题时的注意事项,比如说,做Word、Excel、FrontPage等操作题时,做完后应先保存,然后关闭其窗口,方可进行下一道的答题。有了模拟环境的体验,进入真实环境做题时会更得心应手一些,可避免学生因为紧张出现乱了手脚、耽误了答题时间等影响考试成绩的状况发生。因此,考前应让学生体验测试环境,熟悉操作要求。

上一篇:应届毕业生自荐书:工业工程专业下一篇:竞选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