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市场现状与对策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自1988年开始, 在建设领域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这是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自监理制度实施以来, 建设工程监理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业主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体制仍然处在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工程建设监理的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有不少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尤其是加入WTO之后, 要求各行业都要与国际接轨, 提高工程监理水平就显得更加迫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必须直面工程建设监理中的问题, 加快建设监理行业的改革步伐, 让建设工程监理在建筑行业和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市场行为不规范; (2) 监理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 (3) 监理工作不到位, 监理责任不落实。

1 目前监理市场现状

1.1 监理范围狭窄, 只限于施工阶段

建设阶段分为投资决策、建设实施、生产和使用阶段, 然而目前我国强制性监理的范围仅为施工阶段的监理, 这与推行监理的初衷, 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理是相矛盾的, 这里的全过程指的是建设实施阶段即包括勘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根据监理规范的要求, 监理的工作内容是“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投资控制的重点应在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 工程决策后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 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占的比重最大, 达到75﹪~90﹪, 根据工程几个建设阶段对质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的功能质量目标和水平;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 也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 是建设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与环境保护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因此, 工程监理要发挥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的作用, 应该从勘察设计阶段开始介入。

1.2 市场行为不规范

在承揽监理业务的方式上存在监理业务转包、挂靠监理证照的现象;有的建设项目, 业主私招乱雇, 系统内搞同体 (或连体) 监理;有的监理单位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 尚处于母体的副业状态, 既不独立核算, 更不自负盈亏;有的挂着监理企业的牌子, 有监理任务时就临时凑人员, 没有监理任务时人员就解散或转移等等, 致使建设监理的作用在相当多的项目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现象不仅严重挫伤监理人员从事监理工作的事业心和积极性, 而且严重影响整个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

1.3 监理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

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实行监理行业准入制度以来, 我国监理队伍的相应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 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 从整体素质而言, 仍然还不能适应监理市场的需要。职称、学历、现场实际经验相差悬殊, 文化水平偏低的占绝大多数;职称差别很大, 有高级工程师, 也有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综合能力素质跟不上开展监理业务的需要。

1.4 监理工作不到位, 监理责任不落实

有的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很多项目的总监。有的工程项目空挂“监理”人员名字, 只见其名, 不见其人。有的监理单位没有确定一定的工程监理的内容和程序, 也没有规定或落实各级监理人员责任, 致使一些监理人员该进行检查时不检查, 该旁站监理时不旁站监理。上述问题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制定的监理法规体系还不严密, 也反映了相应的监督管理还不够有力。

2 监理市场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完善法规体系, 健全监督机制

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向制定法规部门提出完善的措施。

加强各省区行业协会的作用, 以国家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规范为依据, 根据本地区特点制定统一的建筑业行为规范, 统一规范各方行为, 着力解决市场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1) 规范各方的市场行为。

业主选用建设监理单位应严格按《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 直接委托应按规定办理委托手续, 选择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进行监理, 不应使用内部监理单位搞自我“监理”, 或者是施工、监理为同一行政管理单位的同体监理。业主应与中标的工程监理单位签订委托监理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竣工备案制度, 对工程监理应招标而不招标的工程, 对挂靠、转包的工程, 一经查实, 不予验收备案。目前监理市场尚缺乏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方在建筑市场的行为。因此建议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 从法律上保障建设监理行业在建筑市场中的地位和利益, 规范行业行为, 使建设监理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2) 严格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是保证市场良好秩序的重要措施。

监理单位资质的问题必须要明确:监理单位必须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禁止“同体监理”的根本措施是要把监理单位从母体内分离出来, 让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一些设计科研单位、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设立的监理单位 (监理部、监理公司等) 也要与母体单位脱钩。监理单位都要改组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真正的监理行业。监理单位在与母体分离后如果暂时还不能独立的, 可以通过合并加强的办法, 将其改组成独立的监理法人实体。因此,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修订与颁布监理单位资格管理的法规, 把国有监理单位的改制工作纳入改革计划, 使国有监理单位真正成为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2.2 加强对国内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在国家的引导下, 各省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监理行业协会应加强与国外成熟市场的交流, 透彻理解国外先进的监理市场管理和运作经验, 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 加强对国内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打造建设监理行业的人才梯队, 促成监理行业的良性发展。这是建设监理行业由目前的初期阶段走向成熟的十分关键的一步。

监理工作本身决定了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是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要保证与提高监理队伍素质, 一是政府管理部门在审批成立监理单位和整顿监理单位的时候要严格把关, 对不符合资质标准的不能迁就, 对固定人员少于60%和建制上不独立的, 不应再批准为监理单位。二是监理单位本身要注意自己的人员配备和搞好人员的培训工作。作为监理单位, 不仅要具备工程施工的监理能力, 而且应当具备设计监理能力, 以及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咨询能力, 以适应全过程监理和咨询的需要。监理单位不仅要具备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 而且要具备进度和投资的控制能力;不仅要会使用技术手段, 而且要熟练地使用经济控制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规控制手段, 以适应全方位监理的需要。因此, 监理单位不仅应该配备工程技术人才, 而且应该配备和培训经济管理和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

2.3 提高监理行业取费, 提高企业的地位, 保证行业的高素质

要提高监理企业的地位, 可通过改革现行的监理取费办法来实现。我国的监理工作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迟, 规范与成熟的程度远远不够, 在目前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背景下, 监理公司向业主直接收取监理费用的体制是导致监理企业无法真正有效地独立全方位开展监理工作的重要原因。如果将付款方式改由第三方 (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或监理协会等) 先向业主一次性收取监理费, 由其按合同规定交付给监理企业, 则监理企业避免了与业主的直接经济联系, 监理企业的地位就得到了有效提高, 就能充分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现在实施的监理取费办法是较早前制定的。

当时建设监理工作还处在试点阶段, 为了有利于监理工作的起步和开展, 收费标准只是低水平的。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 现行的监理取费办法和标准已不适应建设监理的需要。低收费不利于吸引和留住素质较高的人才, 不利于监理单位的自我发展, 也不利于提高监理工作水平。目前一些监理单位难以从母体中脱离出来, 很大原因在于收入不高。因此, 适当提高监理价格是完全必要的。工程监理是一种高质量的服务, 当监理价格过低时监理单位很难保留住高素质的监理人员, 甚至无法保证监理人员数量, 也就无法提供优质服务, “优质优价、低价质差”是市场规律的一个法则。因此, 提高监理行业取费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3 结束语

我国监理制度的推行才十几年, 属于新兴行业, 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 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使之能够有效的解决, 当前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既有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 也有机制上需要探索、解决的制度的原因。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 需要企业自身的重视, 执业人员的努力, 也需要主管部门的协调、管理和支持, 使我国的监理行业能够健康的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建设监理行业存在的一些现象与问题, 主要就:①市场行为不规范;②监理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③监理工作不到位, 监理责任不落实等加以论述分析。

关键词:工程监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绍坤.浅析我国工程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管理研究.

上一篇:钢板火焰切割的割件尺寸控制下一篇:浅析本土品牌2012伦敦奥运广告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