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精选8篇)

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篇1

乡镇党政部门处在发展农村经济、进行社会建设和为广大群众服务等基层工作第一线,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直接载体,乡镇反腐倡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乡镇农村社会环境深刻变化,关系复杂交错,利益格局调整导致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就显得越来越紧迫。诸城市辛兴镇在反腐倡廉建设中从思想认识、权力制约、制度机制、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针对实际问题,积极拓展思路,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

一、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一、对反腐倡廉建设认识不到位。对乡镇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加快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执行力,具体表现在:部分乡镇的班子领导成员,甚至是主要领导,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思想存在畏难情绪,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 1

付,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愿指出、不愿批评;部分领导甚至认为反腐倡廉工作可有可无,思想上不重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强,工作开展不扎实;个别乡镇的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抓得太紧会束缚干部手脚,挫伤干部工作积极性,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二、“官本位”思想盛行,无视制度、法纪约束。在一些乡镇的所属部门,部分党员干部把“官”看的太重,对“官”定位太高,以为做了官就可以为所欲为,将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臵之脑后,不去想如何履行为官的职责,只想着行使为官的权利,甚至是完全无视党纪国法的制约;部分党员干部“官迷心窍”,一心想着做高官、做大官,把追求更高层次的官职作为目标,思想出现问题偏差,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做出违反制度法规的行为。

三、乡镇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约。在乡镇部分党政部门,由于缺乏分权和制约机制,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出现较多集人事管理、财物管理、资产管理等于一处的“一言堂”部门、“一把手”部门。部分部门和部门“一把手”将自己凌驾于法纪、制度、人民之上,用自己的权力代替法

纪、规章,追求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以致损害人民利益,破坏政府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四、监督追究惩处机制不健全。乡镇纪检部门对基层党风廉政的监督检查,存在着对上级难以监督,同级不好监督,下级监督不了的现状;乡镇制定的很多制度、建立的很多机制,往往是原则性、纲目性、急就性的,既没有制定出详细配套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缺乏配套制度,又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挠,制度执行起来非常的困难,往往陷入困境;大部分基层单位和部门没有健全追究惩处机制,对一些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追究的力度不够大,贪污的罪行与所受的惩罚不相适应,使得一部分党员干部敢于顶风作案。

二、加强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的对策

面对乡镇存在的这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诸城市辛兴镇从思想认识、权力制约、制度机制、追究处罚等方面进行着力,研究了许多新方法,制定了许多新措施,全镇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一、从思想认识入手,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精神境界。辛兴镇加强党员干部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党纪国法的学习,特别是有关党员干部廉政建设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广大党员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认清发展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向党风廉政建设典型榜样的学习活动,帮助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维护群众利益的自觉性;经常性地采取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学习反腐倡廉专题教育片,听取有关廉政知识的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全镇党员干部的警戒意识,增强党员干部自觉道德约束力和纪律观念。

二、加强权力制约,大力增强科学民主化水平。对权力最有效的制约就是民主。辛兴镇积极加大党内集体决策力度,建立健全各项决策机制,创新意见征求渠道,如采用“无记名意见箱”等方式,营造出轻松、民主、和谐的决策环境,让广大党员干部可以“不计后果”的畅所欲言,进而推进机关内部管理和工作程序的公开化和民主化;坚持“问政于民”、“问策于民”的原则,对政府决策、社会重大事项、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广泛的征求群众意见,真正体现群众的意志,并将决策的结果进行公告,将各项工作的效果交给群众来评判,使权力的运行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消除权力腐败的可能。

三、创新制度机制,提高反腐倡廉预防监督能力。辛兴镇紧紧围绕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围绕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和环节进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腐败问题;围绕乡镇党务政务事务的公开工作进行创新,如进行党务政务网络公开等,将滋生腐败的“土壤”臵于“阳光”之下;围绕全社会共同参与腐败监督预警进行创新,努力拓展民意诉求监督渠道,如注意网上留言等方式,提高群众监督的有效性,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围绕保障制度机制运行进行创新,配套完善能够保障反腐倡廉制度机制运行的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提高制度机制的执行力,杜绝出现“有制度无运行”的现象。

四、加大责任追究,坚决肃清腐败不正之风。辛兴镇根据责任大小、危害程度等方面,明确责任界定,对各类腐败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作出刚性惩治规定,做到轻罪则轻罚,重罪则重罚,不因其职务、人脉等因素干扰而出现同罪不同罚的现象,尤其是针对“讲情、说情”等问题,专门提出处理意见,增强反腐制度机制的严肃性;进行连带责任追究,对那些纵容下级不法行为,对下级腐败问题采取不干涉、甚至包庇态度的领导干部,不仅及时批评指正,而且依法追究

其失职责任;制定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使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在选拔任用、福利待遇等方面受到制约,增加其贪污腐败的成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戒除贪腐之心。

三、总结思考

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篇2

一、长街镇的基本概况

长街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南部、三门湾北岸、宁海县最东部。地势背山面海, 地形平坦, 土质肥沃。镇域总面积272.2平方公里, 下辖4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总人口7万余人。2007年被列为省级中心镇, 并获得了省级生态镇、省体育强镇、省教育强镇、省“东海文化明珠”、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201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5亿元, 财政收入1.12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8980元。近几年来, 长街镇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镇综合文化站、镇图书馆、村落文化宫、农家书屋为依托, 不断推动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 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长街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

长街镇目前有综合文化站1个、农民健身广场46个 (长街2个、宁东2个) 、影剧院4个 (长街、西岙、对岙洞、新城) 、镇级图书馆1个 (藏书量1.2万册以上) 、村落文化宫30个、全镇42个村都建有农家书屋 (藏书量2000册以上)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42个, 实现了100%全覆盖。大力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9000户, 2011年底数字电视用户4000户, 电信宽带用户达到4500户。镇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全部免费开放。

长街镇名胜古迹众多。有千年古村——西岙村, 宋代古桥、宋代古墓、晋代古寺等;山头村的烽火台、西山殿、石塘庵等, 为明末抗清名将张苍水屯兵旧址;国家级矿山公园--伍山石窟、满山岛、香花山革命烈士陵园、岳井铭记碑等都是我镇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其中西岙村的3座南宋古桥于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乡镇群众生活日趋丰富

近年来, 随着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 长街镇的文化活动在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开展。村里德文艺爱好者除了平时自发组织开展广场舞等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活动, 并且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参与各种文艺演出。自首届长街蛏子节举办以来, 村级文艺团队的民俗表演就是开幕式文艺演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县级部门组织的文化活动、比赛等更是少不了他们的参与。

3. 扶持培育群众文体队伍, 群众自我文化服务迅速发展

近两年来, 由于县政府、镇政府的重视扶持和群众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 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据统计, 目前长街镇每村都建有1支以上的群众文体队伍, 其中体育健身类包括广场舞、健身舞、太极拳、太极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10余项, 文化娱乐类包括各类民间演艺队、船灯队、马灯队、龙狮队、腰鼓队、秧歌队等。在42个行政村中尤以塘里、青珠、山头、大湖等村的文化氛围浓郁, 塘里村更是拥有自己的“文化大院”, 吹拉弹唱跳, 塘里村的村落文化宫内每晚都上演着群众自编自演的“文化大戏”。长街还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长街山歌、大湖马灯、西岙抬龙、山头灯人、城塘帐篷狮子、山头元宵祭祀品等为代表, 皆入选宁海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西岙抬龙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长街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文化经费投入有限

近些年, 国家对文化十分重视, 投入大量资金“送文化”“种文化”, 但相对于广大的农村百姓文化需求来说, 还需要政府持续、逐步提高文化经费投入, 使各级文化阵地得以正常、高效运转, 各类文化活动得以经常开展, 各种文化队伍得以维持、壮大。

2. 文化人员配备有限

镇综合文化站在编人员5名, 设兼职文化站长1名, 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宣传干事等, 另外4名文化编制人员皆在镇其他办公室任职, 文化站人员配备力量薄弱。另文化站无专业文化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各村无专职文化管理员, 大多由村妇女主任或文书兼职, 无报酬, 阻碍了文化队伍网络的延伸。

四、加快完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对策

1. 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及工作协调机制

成立各级领导机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充分发挥财政、人事、文化、宣传、共青团、妇联、文联等不同部门的职能作用, 形成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齐心协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各种文化资源利用率, 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

2.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金投入

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运营、行政管理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补贴方面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将村文化管理员纳入公益性岗位或建立专门的资金账户, 为他们发一定的报酬, 促进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施展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环境, 聘请具有组织宣传能力和舞蹈、音乐、美术、书法等专长的人选到镇综合文化站工作, 以充实农村文化工作基础。同时配齐、配强村级文化管理人员, 做好村级文化阵地管理、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开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效能, 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文以浙江省宁海县长街镇为例, 试析当前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对策,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效能, 创新服务手段, 努力实现好、保障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

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篇3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对策;思考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经和手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目标,其核心思想和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不受破坏,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更加重大,它是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从现实因素来看,我国农村的人口多,密度大,基础设施落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保护措施陈旧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和发展方向。同时,一些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和障碍仍然突出,如果不尽快加以解决,美丽乡村建设就会使一句空话,也就无法实现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最终影响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当前,很多省市都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工作工程中,一些职能部门推诿扯皮、不作为,职责权限不清等问题仍然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新发展。

一、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缺乏正确深入地认识。

从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进展的情况来看,在工作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清。当前很多地区和部门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项目上,放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上,放在加大民生改善上,将主要的资源和人财物都放在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而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则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重视。还有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口头上重视,讲话时重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对美丽乡村建设缺少科学的规划,督促检查也不到位,应付差事的现象严重。有的地区和部门甚至存在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现象,这些现象进一步反映出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中,领导干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没有从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改善、服务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去,没有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更没有从美丽中国的角度出发去认识这项工作,造成了工作进展不顺利,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

2.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明确的分工配合,无法形成工作合力。

需要看到的是,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单考一个部门和地区的力量是无法有效完成的,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互相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工作开展。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楚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甚至拖延工作的进度。一些地区和部门对有关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但是由于缺少牵头部门牵头抓总,造成各部门的工作都是推着干,上面开会,讲话强调一下就动一动,否则就观望等待,造成了工作上的延误。还有一些地区和部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存在严重的部门主义,没有从全局和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因为将大量的精力和人财物都投放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不划算,工作的业绩也不明显,所以就存在很强的懈怠思想和消极思想,对工作执行不积极,更不愿意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自然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在规划设计上投入的精力多,在贯彻落实上打折扣。

就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看,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具体实施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重视规划设计、轻贯彻落实的问题。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制定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反而是随意性很强,没有邀请一些高素质的设计部门进行前提的论证,使规划设计存在很多漏洞,为执行起来设置障碍。还有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美丽乡村的规划一味要求高标准、高档次,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跟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来进行调整,造成制定的规划假大空,缺乏可操作性。还有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制定规划设计上投入的精力多,人财物耗费也不少,满足于向上级和其他部门显示规划成果,而在具体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却存在打折扣的现象,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标准来完成,上报的数据中水分较大,虚报浮夸,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4.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和优势,造成资金缺乏。

美丽乡村能不能搞好,资金的问题是一个大的瓶颈和难题。从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来看,很多地区和部门在筹措资金上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要么积极性不高,要么办法不多,全部都是张口要奶吃,自己开动脑筋和思维,筹措资金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很多地区和部门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还是习惯和依赖政府的投资和专项资金,对社会上充裕的流动资金视而不见,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优势,没有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获得资金支持,这就造成很多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由于缺乏资金保证,进展缓慢,标准不高,而且存在的缺口很大。同时,如果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和精力,也会对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地区财政造成很大的负担。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资金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和趋势

1.要切实提高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针对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认识不够问题,有关地区和部门一定要切实提高认识,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美丽中国构建的角度出发,从促进民生改善执政为民的角度出发来看到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单纯地割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能不能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经济效益不明显,也不能成为政绩。要坚决克服这些错误的思想,做到思想上重视,业务上了解,情况上掌握,真正让美丽乡村建设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行不悖,并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较好地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一步开发农村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旅游潜力的释放,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拉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载体,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endprint

2.要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动力。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地区和部门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下大力气破解资金瓶颈问题,打破原来的等靠要思想,主动走出去凑集资金,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要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要集中精力和财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对专项资金一定要加强管理,不能有挤占挪用的现象。同时,要通过融资等方式,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活力,通过引进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以项目为拉动和载体,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克服有多少钱干多少事的等靠要思想,主动出击,主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寻找商机和潜力,对外包装和推介,充分发挥当地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中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吸引外来的客商和企业就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投资,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3.要高标准规划设计和实施。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有关地区和部门一定要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和实施问题高度重视。要坚持高起点设计的理念,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设计部门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保证农村的基础设施短期内高标准,长期内不落后,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二是要注重规划设计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特点相结合。规划设计不能流于形式,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要做好规划前提的调研和论证,坚决杜绝对其他地区规划方案的照搬照抄,使本地区的规划设计既符合实际,又突出科学理念。同时要抓好规划设计的实施工作。对于规划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不折不扣的予以实施,坚决杜绝实施打折扣的现象,要定期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建设,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切实落到实处。

4.要处理好统一标准和地区差异的问题。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来讲,核心还是为了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保护农村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环境的彻底改善。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对于建设的标准不要搞一刀切,要灵活掌握,结合每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万不能盲目地搞高标准,劳民伤财,极易让美丽乡村建设走样。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特点,财力情况等诸多因素,并考虑到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把握好核心的标准,适当放宽细节,有效地兼顾灵活性和科学性,使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村的生活环境,而避免单纯为了搞高标准和整齐划一,给当地的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5.协调好各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一定要相互配合,主动作为,坚决克服等靠要和观望思想,克服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要从全局的角度和战略高度来看待美丽乡村建设,从本部门的优势和实际出发,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主动工作,不等不靠,坚决克服推诿扯皮等现象,不能单纯从本部门的利益得失出发考虑问题,要胸怀大局,甘于奉献。对于牵头部门,更是要主动出击,对于自己部门所承担的工作,要超额保量的完成,坚决遵守完成时限,不拖拉推诿。对于不是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也要主动帮助其他部门,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发挥“1+1>2”的精神,形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6.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氛围。

需要看到的是,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要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支持和理解。针对当前很多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错误思想等,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正确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对于自身的巨大益处,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主动参与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克服农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生态观,教育他们改正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破坏环境,破坏资源的行为,进一步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2(08)

[2]吴理财; 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王旭烽; 任重.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以安吉县报福镇为范例[J].浙江学刊. 2013(01)

对乡镇财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4

2006-09-14 17:33 文章来源:北湖区商务局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调研

二、对策建议

1、非均衡发展。后续财源培植不能“齐步走”,要结合乡镇的实际实行非均衡发展,力争建成“二区一带”区域经济格局。“二区一带”,即松烟经济区、白泥经济片、大乌江经济带。松烟经济区包括松烟镇、关兴镇(除狮山村外)、敖溪镇(除柏林村外)和龙家镇(除坪桃村外)。在该区建成全县优质油菜、优质米、茶叶、畜禽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白泥经济区包括白泥、小腮和龙溪镇和凉风村。该区要充分发挥县城和龙溪镇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城镇经济和工业经济。同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建立果蔬生产基地、苦丁茶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城郊畜牧水产基地。大乌江旅游经济带包括构皮滩镇、花山乡、大乌江镇(除凉风村外)以及柏林村、坪桃村、狮山村。该经济带要以旅游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建设为重点,逐步建成旅游经济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试验区、农副产品生产区和能源基地,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

2、调优结构。一是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骨干财源。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农产品转化加工和资源延伸加工,实现由资源型经济向资源和转化型经济同步发展。按照抓龙头、带全局的思路,对重点骨干企业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使工业财源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二是加快市场化进程,培育新兴财源。整合劳动力市场、物流市场、信息市场,配套完善乡镇集贸市场,着力发展社会服务业、餐饮业、金融业、信息业、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便民连锁经营、超市经营、总经销、总代理,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辐射能力,活跃地方经济。三是做好旅游规划,发展特色财源。做好花山朝阳洞奇观、乌江风景名胜、红军长征遗址、构皮滩电站“高峡平湖”等旅游准备工作,着重以红军强渡乌江和乌江峡谷及构皮滩库区生态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一红一绿”两张旅游品牌,使旅游服务业成为地方财源增长的新亮点。

3、多元投入。一是向上争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培植短平快财源。重点抓好构皮滩水电站和湄黄线余庆段二级公路建设的配套服务工作,开辟增收渠道。二是金融投入。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除了用于烟叶生产、畜牧产业外,还要向中药材、茶业、果蔬等产业投入。三是对外引资投入。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发挥劳动力多等优势,集中力量建成“板块财源”。

4、夯实龙头。一是优先重点项目。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用好用活财政引导资金,建设效益型、生态型、现代型龙头企业。县财政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把龙头企业建设成为农科教三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企业。二是优先设施建设。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减灾抗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优先结构调整。投入财政资金,引导结构调整,致力发展高效、特色龙头企业。

5、打造名牌。一是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按照行业管理和产品标准化的要求,规范地方品牌管理工作。二是突出特色。对特色产品既要统一品牌,更要打造名牌,杜绝多而杂、杂而乱,力求少而精、精而大,树立一个产业一个品牌的意识,强化名牌意识,千方百计把名牌做大做强。同时要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加大查处力度,维护名牌形象。

6、标本兼治。一要减负放活乡镇。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做到事权与财权相一致。二要节流盘活乡镇。坚持量入而出、以收定支,在建设上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降低行政成本。三要开源激活乡镇。要拓宽增收渠道,加强财源建设,把乡镇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上来,不断壮大乡镇财政规模,增强乡镇财政实力。

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篇5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日趋完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展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入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根据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几点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有序管理,尤其要强化国有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是“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建设是整个社会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还关系到我国企业的形象,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做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建立牢固的根基,坚决杜绝各种企业腐败行为和违规现象。进而为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

一、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还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现有制度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缺乏对违规违纪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在反腐倡廉流程设计和制度安排方面,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程序性,相关制度建设不能有效衔接。第二,反腐倡廉制度的制定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程序,反腐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制度不完善。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国有企业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制度化的纪律检查条例,对规范权利行使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缺乏有效的制约制度,使得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就目前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来看,仍存在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首先,有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制度建设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可操作性不强。虽然近两年来随着党中央和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部分国有企业也出台了不少针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制度规定,但是制度设计尚不完善,刚性不强,对执行制度的程序、量化评价标准也缺乏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有些国有企业由于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从而导致了个别党员干部滥用职权谋求利益,形成党内腐败。另外,反腐倡廉制度责任体系落实不到位,各级监督部门缺乏廉政监督意识,不能形成合力,大大阻碍了我国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完善反腐倡廉责任制

首先,国有企业要科学制定合理可行的反腐倡廉责任追究细则,明确责任追究的具体类型,如失职责任追究,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用人失当的责任追究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操作规定和追究量纪标准;其次,要分清责任界限,作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增强执纪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然后,要合理界定或划分责任主体的责任,对不同责任主体的责任追究,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条规为准绳,确定责任追究办法;最后,要规范责任追究的程序,按照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管理权限,结合党内条规和有关的规定,对责任问题的审定、责任追究的办理等作出操作性比较强的程序性规定。

(二)建立完善的制度运行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度

首先,国有企业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运行机制,以“必要、实用、有效”为原则,通过有效形式,加强廉政制度的宣传教育,帮助企业工作人员树立反腐和廉政意识,使反腐倡廉制度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其次,全面发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部门权利运行和决策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做到从根本上消除处在“萌芽”状态的违法违纪现象,对那些已经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严惩,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制度评估机制。定期分析现行反腐倡廉制度执行的适应性、实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修正企业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进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

(三)完善国有企业反腐倡廉监督机制

首先,国有企业要制定和完善反腐倡廉内部监督管理制度。要加大公开力度,拓宽监督渠道,形成无所不在,疏而不漏、多层次、全方位的方便监督网络体系,使企业中的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失去监督的危险。其次,要改变监督方法,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以灵活多样方式开展监督工作,并且要延伸监督的领域,消除监督的盲区。然后,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建设。社会舆论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之一,它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相联系,并对这些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开创反腐倡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目前,曝光仍然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从各种新闻中不难看出有问题的官员非常怕曝光,有问题的部门非常怕曝光,这都从侧面映射出舆论监督的震慑力和威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度建设不健全,并且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国有企业不断完善,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并且完善制度的运行和监督机制,使反腐倡廉制度切实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篇6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关系全党全国人民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关系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进程。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强调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要把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判断上来,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大力度,继续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我国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在严峻复杂的国际 环境下,在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主要是土地、矿产等稀缺资源成为不法分子谋取私利的重点对象,工程建设、国有企业、金融等资金密集的部门和领域一直是腐败现象的高发区,行政审批、司法等权力比较集中的部门仍然屡禁不止,腐败现象一直居高不下。

腐败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出现新变化。一是以权谋私期权化。一些腐败分子为了隐瞒腐败证据,刻意将权钱交易的时限拉开,等若干年后再进行获利。二是获利敛财间接化。不少人通过配偶、子女、情人或朋友、亲戚等特定第三人代为收受,或者以特定第三人经商等形式曲线获取巨额收益。三是对抗调查智能化。不少违纪违法人员以合作投资、委托理财、代理炒股等形式掩盖受贿实质。四是腐败案件涉外化。有的违纪违法人员把作案地选择在国外、境外,或者将赃款赃物转移到国外、境外,还有的甚至通过各种关系,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双重国籍。

互联网的发展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强化监督提供了新手段,网络反腐舆情成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信息源。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高度自由,各种舆论互相影响、交织放大,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单一问题普遍化、个别问题扩大化,使网上舆情瞬间形成舆论**。

可以看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的特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迫切要求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总结和完善反腐败的战略策略,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打破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困局和僵局。

二、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教育和监督,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预见性。

我们虽然无法预知哪些人会腐败,但对特定经济社会环境和背景下哪些领域、哪些岗位、哪些权力具有腐败的高风险,腐败可能会易发高发,是可以作出预判的。比如,很多国家的情况都说明,腐败在两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和一种体制中相对高发。两个特殊历史阶段,一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中的腐败主要受到制度漏洞增多的影响,集中于一些实行双轨制的领域,或是正在发生体制转型的部位,表现出较强的动态性,即腐败热点部位随着改革热点的转移而转移和切换。我国的腐败就是由改革开放初期倒买倒卖批文、中期的国有企业改制转移发展到现在的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公共投入等领域的,其中一些涉及重大公私利益转换的改革,一些既有市场职能又有行政职能、实行双轨运作的部门,腐败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急剧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这一过程中的腐败主要是由于利益诱惑增多、利益冲突加剧所致,突出集中于一些急剧发展的部位、一些新兴的领域。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工程上马,大量资金流转,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要素供应领域在急剧发展的同时,迅速成为腐败热点部位。因此,现阶段我国反腐败的战略策略,必须牢牢扎根于对各种政策和公共项目腐败风险的预研预判上,由盲目的被动的反腐败转向有预见的主动的反腐败,由事后查处这种补救式的反腐败转向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否则,腐败只会越查越多,越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全局中去把握,放在党和国家大的政策背景中去认识,加强对重要改革动向、重大政策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趋势的跟踪研

究,并结合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对党员干部用权履职带来的影响,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中相关问题的预研预判,及时预见和发现各种腐败新苗头、新动向,未雨绸缪形成防控性方案,努力将各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腐败的爆发性滋生和深度蔓延。

(二)贯彻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针对性。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产生腐败的权力不同,腐败易发高发的岗位不同,腐败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也有区别。

如组织部门的腐败主要集中于选人用人上,发改委的腐败主要集中在项目分配中,水利、交通、建设等部门的腐败主要集中发生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腐败,在不同领域和岗位,形成机制、表现形式等也不完全一样。这就决定了反腐败除一般性的措施外,需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腐败的特点采取最有效、最可行、最必要的措施和办法,真正将工作由泛泛地反腐败转到“定点爆破”、“精确打击”的轨道上来。应该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纪检监察系统的组织和制度体系已经有了很大完善,监督触角延伸到了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盲点。现在的问题是,反腐败的要求、思路和措施很少表现出应有的独特性。任何一个腐败问题,在具有腐败的共同特点的同时,也必然会有一些个性化特点。这些个性化特点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并赖以存在的根据。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抓住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比如,权力结构固化是导致集体腐败的重要原因,回避和交流手段对于治理集体腐败效果较好,但这些手段用于治理个体腐败,效果则没有那么明显。再如,实践证明,对国家各种

补贴、扶持、扶助类资金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公开公示机制、群众和社会监督机制,因为这些资金落实链条长、分布分散,完全依靠专门机构核查相对困难。但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督,这类监督办法就没有多大作用了。因为工程里面很多东西不容易看到,也不容易弄明白。即使对同一问题,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措施也应根据事物的变化与时俱进,作出必要调整。

(三)推进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系统性。

近年来,我们工作中很多的问题解决得不好、不彻底,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针贯彻得还不够。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腐败高发的领域,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零打碎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通过长期摸索,我们党已经初步掌握了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基本理念、基本经验、基本原则、战略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基本的法规制度体系,可以说,在战略层面上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系统性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在战术层面上如何提高具体工作的系统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提高战略谋划和系统设计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工作任务的提出要经过系统研究。随着反腐倡廉建设领域的扩大,近年来我们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宽、工作任务越来越多。一些任务在提出时比较仓促,无论是思想准备、理论准备还是

力量准备等都存在明显不足。比如,这些年我们开展了多项专项治理,但对于各项专项治理的性质和特点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对于怎样解决问题、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很难说出具体的答案;实际工作中,各个专项治理的工作步骤、手段措施等大致相同,效果比较有限。在基层一些地方,由于工作力量不足,许多工作甚至只有一两个人填填表、报报数。在目前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职能十分宽泛的情况下,提出一项任务很容易,但要抓落实、抓到位则很难。在确定工作任务时,不是越多越好,要经过系统研究,既研究任务,又研究完成任务的手段和办法,决不能大而化之,简单地将安排任务等同于落实任务。二要对可能导致腐败的各个环节、各方面因素进行全过程控制。很多情况下,不同环节之间的腐败是相互依存的。凡是系统性的腐败问题基本上都有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或腐败链条,孤立地抓某个方面或环节,不解决整体问题,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三要多措并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种腐败现象出现,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往往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腐败现象同时还具有多变性,其表现形式、高发部位等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禁止红包礼金的问题,随着反腐败工作力度的加大,已经经历了由送现金到送购物卡的转变,现在又出现了送消费券等新的形式;禁止公款吃喝也有类似的教训。这就决定我们治理腐败要强化系统思维、多维思维,配合使用多个手段,综合采取治理措施,做到既抓明显问题的治理,更抓源头防控;既注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防范次要矛盾;既注重解决当前的问题,又要防止“问题之后问题”的发生。否则,工作

就可能被动,解决了老问题,又产生了新问题,甚至陷入反腐败力度加大、腐败手段翻新,反腐败的力度越大、腐败手段翻新的速度越快的尴尬局面。

(四)强化源头防腐,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效性。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任务,是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对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总体判断,因为在诱发腐败的因素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旧的腐败消失,新的腐败会不断出现。因此,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部署,并不能成为我们无所作为、推卸工作责任的借口。相反,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际成效,致力于不断解决突出的腐败问题,真正将工作转到求真务实、积小胜为大胜的正确轨道上来。首先,要解决好如何看待工作实效的问题。看工作成效,不能光看干了多少事、办了多少案、处理了多少人,还要与社会的评价、老百姓的感受联系起来,将社会认可和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最根本、最重要的标准,主要看腐败问题有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和缓解,看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实际感受有没有明显改变。其次,对工作的评价要更多地由内部转为外部。过去,我们评价工作成效,更多的是一种系统内部的、自上而下的评价。这种评价掺杂了很多形式上的东西,比如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办了几个班,等等,评价结果在很多时候与社会感受出现了反差。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清廉与否,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将对工作的评价更多地由内部转为外部,更多地

问廉于民,实现廉政评价的社会化,将工作与社会评价有效契合,法纪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才能真正统一。第三,坚持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看准了的事,就要扭住不放,持续推进、不断深入,确保年年有进展、年年有成效,抓一件,成一件。不能什么问题都抓,哪个问题都抓得不到位、不彻底。如果能集中精力每年解决一至几个问题,几年就能解决大问题。

(五)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社会性。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深入推进。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是我们党一种自我净化的自觉行动,也是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的一种内在要求。当前,群众已不仅满足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开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权利保障,对以腐败为代表的种种社会不公平现象更加敏感,通过各种渠道揭露腐败问题越来越普遍和频繁;而且,群众在对腐败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本身的批评监督和揭露也在不断强化,查处不及时、处理不到位,都会招致广泛的批评。可以说,反腐败已经不仅仅是党的建设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主动顺应和引领这种变化,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社会性,切实将工作由封闭保守转到开放包容的轨道上来。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首先是因为腐败是社会的产物,一些党员干部的腐败并不是孤立的,很多都有着企业、社会成员个体等社会主体的参与甚至推动。其次,我们党虽然有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但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去解决问题难度很大,腐败问题的社会

性决定了反腐败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和群众的支持。再次,从反腐败的实践看,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将腐败定义为利用代理权谋取私利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利用公权力谋取私利,从而将社会主体包括了进来。过去我们也有一些从社会层面思考反腐败工作的成功实践,比如将行贿入罪,等等。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现在中介机构成为“腐败掮客”的苗头已经比较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以预见,将来某些领域的社会主体参与腐败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坚持从社会层面思考反腐倡廉工作,提高理念思维的开放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群众和社会参与机制,比如信访举报制度、特约监督员制度等。对这些制度,要在继续坚持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比如,现有的信访制度更多的是一种事后监督,互动性不强,应更多地开辟能够让群众实时参与监督的渠道。再比如,通常来说,特约监督员虽然能发挥一些作用,但由于其监督对象过于宽泛,了解和掌握的信息不是很多,特别是作为利益无关者,他们往往缺乏排除困难开展监督的积极性,少数监督员已经成了报喜不报忧的“花瓶”。聘请特约监督员,可以考虑改变现在固定的、一年一聘的模式,实行一事一聘;而且,要更多地从利益相关者中聘请监督员。同时,要广泛开辟各种让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对一些牵涉关联面广、对象主体多的如纠风、中央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等,尤其要探索让群众广泛充分参与的渠道和办法。要坚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不但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对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回应和答复,更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工作契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篇7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1月~2008年12月对徐州市乡镇医院的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研。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设计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2种,向各乡镇医院发放,其中总护士长150份,回收137份,回收率为91.3%,临床一线护理人员1120份,回收1102份,回收率为98.4%。

1.2.2 实地调研 按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以县区经济状况优、良、差分为3级,每级抽取6个乡镇,共抽取18所乡镇医院。课题组成员逐一与各医院有关负责人针对护理人才的引进、使用及培养等问题进行座谈问询。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0软件将1239份调查表的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护理人才队伍基本现状:(1)护理队伍学历结构:本科占1.3%,大专占19.5%,中专占68.3%,无专业学历占11.9%。(2)护理人员工作岗位分配状况: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占78.9%,心电图室占5.7%,B超室占8.2%,收费处占2.7%,其中4.5%在产房的护理人员是顶替产科医生使用,从事非护理工作。(3)继续护理教育状况: 护理人员曾参加院外业务学习占80.5%,未到上一级医院进修占99.1%,院内未组织业务学习或交流占13.1%。(4)护士执业资格状况:护理队伍中无护士执业证书占31.3%,未经执业注册占27.8%。

3 讨论

3.1 存在的问题

3.1.1 护理人才少,队伍不稳定。本次调查显示:乡镇医院护理人才队伍中,在编不在岗的占21.1%,特别是部分具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且取得中、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因她们面临工作量大、待遇低的困境,大多设法转岗于医院的心电图室、B超室、收费处等。同时,因人事制度的改革,乡镇医院招聘护士的政策及权利所限,部分医院近十年来未进新护士,护理人才出现断层。

3.1.2 护理队伍专业素质较低。调查发现:一是护理人员中专学历占68.3%,且有的毕业于十年之前,知识陈旧老化,而部分高年资护理人员,她们虽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但系统的理论知识欠缺,甚至没有经过正规院校的系统培养。此外,护理队伍中含有药剂、临床医士、检验等其他专业学历占10.9%。二是有72.2%乡镇医院的护士技术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淡薄。如静脉输液,操作前不洗手,切割安瓶前后不消毒,七对内容简化等。治疗台上有菌、无菌、生活用品杂乱无序,增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机会。三是继续护理教育滞后,乡镇医院因经费和人力不足,99.1%的护理人员未到上一级医院进修,80.5%未参加院外学习,13.1%的医院未组织护理业务学习,无法吸收新知识、新技术,仍停留在低标准、低水平之中。

3.1.3 护理队伍中存在非法执业现象。在护理队伍中无护士执业证书占31.3%,未经执业注册的占27.8%,因为她们无护理专业学历或是第一学历是成人教育,按《护士条例》和江苏省卫生厅规定,皆无权拥有护士执业资格。同时,有4.5%的护士顶替产科医生使用。访谈中,院长们皆表示因上述现象而终恐不安,但又实属无奈。

3.2 对策与建议

3.2.1 多渠道引进人才,充实护理队伍。引进人才是加快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一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人事部门多为乡镇医院争取招聘指标,广招护理人才。二是依托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教育厅在省内部分医学院校,采用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于2009年在专一批次招生护理专业330人,这是面向乡镇医院培养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到入口和出口真正定向于农村[3],使之成为乡镇医院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三是地方高等医学院应积极为农村培养护理人员,针对农村社会特点,农民健康的需求[5],护理工作和人才现状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村护理专业教程,切实为乡镇医院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3.2.2 抓好三个环节,稳定护理队伍。稳定护理队伍,特别是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创造有利于她们安心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环境和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病人至上,勤勉敬业的职业风尚,在护理实践中要求每位护士将服务规范内化为行为习惯[7]。同时可邀请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护理同行来院作现场报告,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二是制定护理岗位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临床一线尤其是已取得中、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转入非护理岗位。三是落实优惠政策,长期坚持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她们是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要提高她们的福利待遇,同时在职称晋升、奖金分配、进修学习、各种保险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4],以鼓励她们安心于临床护理工作。

3.2.3 多管其下,提高护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3.2.3.1 设立和筹集专项培训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设立护理专业专项培训经费,并建立规范的财政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专款专用[1]。各级财政部门也要为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财政支持。

3.2.3.2 加强资格准入管理。护士执业资格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和护理实践能力的标志,《护士管理条例》规定护士应当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经执业注册。因此,对医院现有的经成人教育且拥有护理专业学历的一线护士,政府部门应适当放宽资格考试政策,让有能力者成为合法的护理执业人员,同时,对无执业资格人员有计划地予以清退[9],保证护理队伍的基本素质。

3.2.3.3 院校双方联合帮扶。地方医学院校和三级甲等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支持帮扶乡镇医院的护理工作[3],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帮扶工作,不可走过场、流于形式[2],(1)主动上门服务,以缓解她们因人力紧张无法脱岗学习的困难[4]。对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由护理学院选派资深教师负责考核、讲授和示教。临床专科护理由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2]。(2)举办短期培训班。根据乡镇医院的实际护理工作需求,双方联合举办为期3-6个月的短期培训班,实行护理导师负责制,培训结束经严格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关证书[6]。既可丰富她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增强了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全面地提高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3.2.3.4 乡镇医院应加强对外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3],为护理人员积极创造院外进修学习的机会,对选送人员,要明确任务和主题,力争做到送出去一个人,带回一项新技术、新方法,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定期邀请上一级资深护理人员来院指导、讲课,传授新知识、新技能。

3.2.3.5 鼓励护理人员加强自身培养和提高。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应督促和鼓励护理人员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为她们创造院内学习的条件,征订相关护理期刊、杂志,购买护理技术操作光盘。开展业务技术交流,如定期举行业务学术讲座,每人一个专题;护理技术操作比赛,以达到相互促进和提高。同时,对主动参加各种成人护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者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帮助她们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0]。

3.2.4 采用灵活多样机制,调动护理人才积极性。

3.2.4.1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作为医院的护理管理者,要制定各项考核细则、内容和评价体系,定期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沟通交流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建立护士个人技术档案,根据考核和评价结果进行排序,奖优罚劣,充分体现人才的技术劳动价值,在护理队伍中形成压力和竞争,激发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进取心[7],使他们在其岗谋其事,对工作充满热情。

3.2.4.2 完善用人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条框,坚持公开、平等、择优等原则[1],推选和使用护理人才,根据每位护士的技能和特点,按需设岗和配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满足护理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7],促进护理人才的成长,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8],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更好的推动乡镇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

摘要:目的:了解乡镇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切实可行的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护理人才队伍中在编不在岗占21.1%;技术操作不规范占72.2%;中专学历占68.3%,无学历占10.9%;未参加院外业务学习、进修者分别占80.5%、99.1%;无护士执业证书占31.3%,未经执业注册占27.8%。结论:乡镇医院护理人才匮缺,护理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低,存在非法执业现象。加强乡镇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乡镇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程孝文.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卫生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4):269-273

[2]梁艺非,杨国宏,王静.关于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8(242)516-517

[3]孙彬,张连云.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4):253-254

[4]蒋健敏,朱炜,孙政.对当前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9,2(28):32-34.

[5]梁琼芳,陈志超,陈剑.医学院校为农村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8(27):5-6

[6]李玉兰.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护理巡回指导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6,3(41):250.

[7]张海林.我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2):133-134.

[8]马玉芬,张燕,翟颖.建立护理人才库培养多元化护理人才.中国护理护理管理,2010,10(2):43-44

[9]何国平,郭佳,周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村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研究,2009,2(23):458-459.

反腐倡廉制度执行的现状与思考 篇8

关键词:制度执行;现状与思考

反腐倡廉问题关键在党,党的问题关键在干部,干部的问题关键在制度,制度的问题关键在执行。近年来不少涉腐案件说明,党内和党员领导干部发生的问题有很多不是制度缺失而是制度虚置,是因为反腐倡廉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所致。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的价值在于落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显得极为重要。

一、现状

当前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方面存在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有令不行,屡禁不止。少数单位和少数领导干部,对上级制定的反腐倡廉规章制度不是积极加以宣传,认真贯彻执行,而是用来装潢门面,写在纸上,念在嘴上;或汇编成册,应付上级检查考核,形同虚设。比如,公司《劳务分包十不准》明确规定,不准领导人员亲属在本单位分包工程;所有劳务分包队伍必须先签合同后进场,但在2015年公司纪委在检查中发现,仍然有部分少数领导人员的亲属在公司范围内分包工程,部分队伍仍是未签合同先进场施工;在招待费的管理使用上,近年来,公司多次出台制度、纪律,而且在每次工程项目综合督察中都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但仍有部分项目超标准、超限额。

阳奉阴违,蓄意变通。对上级颁布的一些界限明确、措施强硬的制度规定,有些项目的领导明知不能不执行,却为本项目或个人利益,想方设法“灵活变通”进行规避,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针对公司招待费管理,为规避高档烟酒消费,而增大数量降低单价,为规避高档吃喝接待,而变少数人为多数人、一餐为多餐开票报销,使制度在执行中变味走样。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少数单位领导要求下属或他人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制度,自己则放宽标准和要求,甚至成了破坏制度的带头人,导致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脱轨。近年来,在公司的项目督察和亏损项目治理等活动中发现不少类似问题。特别是有关费用的开支、报销环节,对属下的各类开支控制严格,报销审查深入,但自己经手的开支就大手大脚,报销也无有效的监督、审查。

监督乏力,流于形式。从集团公司近几年暴露的腐败案件来看,一方面是制度的内部监督很难实施。由于各级监督机构受制于领导意志,存在“上级对下级管到看不到、同级看到监督不了、下级知道不敢监督”的现象。另一方面,监督主体存在畏难情绪,担心影响被监督对象工作积极性或怕得罪人,认为“招呼”打到即可,不敢大胆监督;有的对问题视而不见,对监督流于形式,雷声大雨点小。

二、原因

造成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也有执行者自身的因素。概括起来为“四重四轻”:

重权力轻制度的体制,使制度执行不到位。目前我国依法治国的政治体制还处于发展、完善期,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时有存在。对上级下发的制度是否执行,如何执行,相当一部分是凭领导者个人理解。有的搞“弹性”操作,对易循的执行得紧,对难循的执行得松,对自己有利的执行得紧,对自己无利的则执行得松;有的搞“变通”,以种种客观情况或“集体研究”为理由,把制度变着“法子”执行。

重制定轻落实的机制,使制度执行难到位。反腐倡廉制度,重在建设,贵在落实。随着近年来惩防体系建设的向前推进,一系列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和条例规章已经出台,但制度的落实还是不尽人意,尤其是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不能处理好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系,不能把握好教育、制度和监督的关系,仅认为反腐倡廉制度是有些机关或领导提出的要求而已,根本不同于法律那样强硬不可冒犯,执行尺度可宽可严,这就给制度的公信度大打折扣,也必然导致制度执行疲软。

重形式轻内容的条文,使制度执行不明确。制度本身是执行的依据。只有赋予它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才能有效力。当前反腐倡廉制度中:有的制度规定过于笼统、原则,没有制定相关落实制度的配套制度或操作办法。有的重视制度的研究制定,不够重视反腐倡廉制度颁布实施后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和修订完善,以致制度出台不久便与现实有明显出入,难以有效实施。还有的制度仅提出若干条“不准”或“禁止”等规则要求,没有硬性规定对违反“不准”和“严禁”如何处理,即使处理,也找不到令人信服的制度依据,最终使制度难以落实。

重监督轻追责的现实,使制度执行不彻底。监督是制度执行的保证。但是现在总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好不容易通过监督检查发现了问题,责成整改。但是碍于各种因素,搞“下不为例”,或者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当惩不惩、该严不严、有严有松,或重打“苍蝇”轻打“老虎”,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造成监督不彻底。

三、对策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要解决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应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加强制度执行的宣传和教育。自觉执行制度,主动维护制度是提高制度执行的根本。宣传教育要分层次有重点,要重点加大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力度,切实将制度宣传融入到反腐倡廉“大体系”之中,使领导端正对制度执行的认识,崇尚制度,遵守制度,率先做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模范。发挥教育一批,带动一片,影响全局的整体效应。在广泛宣传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对重要制度进行定向培训、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不合格者限期补考过关,逐步营造掌握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良好氛围。

提高制度制定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反腐倡廉工作,首先要在制定好的制度上做文章。制度要必须与时俱进,要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新动向和新要求,实现淘汰一批,完善一批,增补一批的调整;制度要兼有针对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制度的针对性要求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围绕群众呼声高,关切深,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开展建设,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制度的延展性要求我们注重制度建设的完备配套,着力从教育、制度、改革、纠风、监督和惩处六方面入手,不给不法分子打“擦边球”的机会。

上一篇:社区创文每周工作计划下一篇:锅炉房承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