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论语的读后感

2022-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有关论语的读后感

论语的读后有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各篇一般是以第一章前两三字为篇名,从学习、品德、治国、为人等等方面讲了在世的道理。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君子坦荡荡,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呢?巧言令色,让人不设提防,甚至觉得可亲可敬,轻一点是另有所图,重一点就是包藏祸心。内怀深险之人,外面看去还就是这样。李林甫和人讲话时一定是嬉怡微笑,所谓令色,其实此人狡险忌克。再如王莽以谦恭篡汉,武则天以卑屈祸唐,这都是巧言令色的另一种极致。当然,也可能有的仁人是言自巧、色自令,我想象中子贡可能就是这样,所以圣人不说绝无,而用了“鲜”字。

由此,君子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言什么样的色呢?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我想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活着不要那么累,自然而然,就最好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人之为人,不是为了人家了解自己,人家不知道对我没什么损失,没什么好担心的。人,难就难在知人。《出师表》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知人与否,小则关系自身,大则关系国家,知人需要经验,更需要时间,存了“患不知人”的念头在心里,才能讲究有素,才能慎终如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知道避免犯罪,但并没有自觉的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这大概就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吧: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兼用,儒、法并行。秦王以法为政,导致刑法过于严苛甚至残暴,以致失民心、是天下。而其他帝王尊儒,国运昌盛.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考察历史和现实,显然还是卫文子德主张比较行的通一些。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敬是遇事谨慎的意思;信是不用权诈,不朝令夕改,表里如一,始终如一;节用好理解,但是要上升到贬奢糜尚淳朴的高度;爱人就是爱人,只是不可姑息;使民以时,主要是说要“不违农时”,使人民能充分地休养生息。这五点看起来浅显,但是如果真有做到,虽大国可治,所以看起来浅显的未必浅显,看起来复杂的未必复杂,老子也讲“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找到大本大源,其他的东西真是如高屋建瓴。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与闻该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人家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得到这种待遇。老师求的方法,大概跟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又有一种解释,说孔子到了一个国家,观察风俗就了解了他的政教,老百姓温良,就说明他政教温良,老百姓恭俭让,就说明他政教恭俭让。这种解释也挺有意思,《孟子·公孙丑上》子贡说孔子“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我猜他可能从这句话生发出了这种解释。这种说法不是讲不通,似乎总是穿凿了一点?

这一章里头还讲了一个很好的道理。

孔子的盛德感人且不谈,总之他是必不肯求,一定要说他求,那他求的方法也跟别人不一样。不用说那些谄附小人,有一毫求的心思,就不是圣人了。圣人是以德求,不是像别人那样有心地求。天下人无不可感动,感动不了人只是因为你未到圣人的地步。圣人地步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学一分,就有一分收获。不这样体认,贸然入世,就不免有求。三求两求,就沦为巧言令色之流,所以说人走下道只因为一个求字。所以不能不求,只因为他不相信有不求而得这回事。

有这样一副对联:

惜衣食非为惜财因惜福

求名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意思已经很不错了,但犹有憾焉,一个人本来就节俭,何必为惜福而惜衣食,一个人本来就无欲无求,何必求人求已?当然,那个对联的意思本来已经不错了。

“温良恭俭让”这个短语毛主席也曾用过,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会有印象。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论语》是朴素和温暖的,其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读论语,提高了自我认知与修养,也为自己的处事提供了模板,更好地存于世。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这一章是他们二人的问答。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与闻该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人家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得到这种待遇。老师求的方法,大概跟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

又有一种解释,说孔子到了一个国家,观察风俗就了解了他的政教,老百姓温良,就说明他政教温良,老百姓恭俭让,就说明他政教恭俭让。这种解释也挺有意思,《孟子·公孙丑上》子贡说孔子“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我猜他可能从这句话生发出了这种解释。这种说法不是讲不通,似乎总是穿凿了一点?

这一章里头还讲了一个很好的道理。

孔子的盛德感人且不谈,总之他是必不肯求,一定要说他求,那他求的方法也跟别人不

一样。不用说那些谄附小人,有一毫求的心思,就不是圣人了。圣人是以德求,不是像别人那样有心地求。天下人无不可感动,感动不了人只是因为你未到圣人的地步。圣人地步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学一分,就有一分收获。不这样体认,贸然入世,就不免有求。三求两求,就沦为巧言令色之流,所以说人走下道只因为一个求字。所以不能不求,只因为他不相信有不求而得这回事。

有这样一副对联:

惜衣食非为惜财因惜福

求名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意思已经很不错了,但犹有憾焉,一个人本来就节俭,何必为惜福而惜衣食,一个人本来就无欲无求,何必求人求已?当然,那个对联的意思本来已经不错了。

“温良恭俭让”这个短语毛主席也曾用过,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会有印象。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第2篇:《论语》的读后感550字

孔子一次次的对我们谈“仁”,而每一次的角度都不同(也许是因材施教的缘故),在其众多谈“仁”的话语中,我最欣赏的一句是“仁者人也”,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格之完善即为仁,在孔子看来,这种人格完善也是人的一种本性,当人的人格接近于完善的时候,这个人就是仁者,这个仁者也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孔子还说仁者爱人,“仁”就是“泛爱众”,这种爱又是由亲朋之爱逐渐拓展到对他人的博爱的爱,因此,仁者,即爱人。具体来说,爱人亦是有方的,于是,孔子就讲“克己复礼”和“忠恕之道”,强调人应该克制、修养自己,同时人应该具有宽容精华和沟通理性,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爱人的方法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中庸”。在这一层面来说,孔子的仁就是尊重、爱护人,亦可以理解为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方法,如“礼”等。

孔子还是一个有情的人,这也是我亲自读《论语》最大的收获,这使我认识到:孔子不仅讲理,也讲情。读到“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即父亲做了坏事,儿子应该要为父亲隐瞒,反之亦然),感动得流涕,孔子在这里就没有讲人应该做什么,而说人必须做什么,讲情分了。孔子讲孝悌之道,不是抽象的,而是切实的,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了对父母尽孝,我们应该“危邦不入,乱友不交”,这些都表明,孔子对人性的洞见是深刻而实际的。同时,孔子认为人不应该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孔子反对“乡愿”(反对那些总是和事的老好人)……这些都表明孔子是一个具有人的正常情感的人,是一个鲜活而具体的人,是一个有情有份的人,这当然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在两千年来的做事态度,至今犹然。

第3篇:《论语》的读后感650字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三味书屋举办的经典诵读“《论语》10+10”夏令营。我又见到远道而来亲切的“大萝卜”—子舒老师。

子舒老师告诉我们,《论语》是记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在我心目中,孔子距离我们很遥远。子舒老师像讲故事一样跟我们讲述其中的道理。一下拉近了古代和现代的距离。其中有许多句子耐人寻味,让我受益匪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学到了知识或本领以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不也是令人愉悦的吗?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是啊,在学习中,有时候学过了的字在应用时我却不知道怎么写,就是因为学过之后没有复习,没有牢记。我们应该经常复习,掌握好它的形态、字的意义,让这些字牢牢地记脑袋里,就不会忘记了。我们读书要经常读,多读书才会学到新的知识,学过的东西一定要复习,“温故而知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取长补短。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处处留心,处处都有老师。

《论语》中还提到:做了好事不一定要别人知道和理解。不管别人理不理解,知不知道,都应该多做好事。还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有道德的人。虽然,孔子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孔子思想却代代相传。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做一个正直,谦逊,与人为善的人,即使不能成为参天大树,也要做好一颗螺丝钉。

第4篇:《论语的读后感》800字左右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师教育孩子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

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

所以,作教师的,应该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5篇:关于针对论语读后感的解释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论语》读后感

深圳市龙华中学晏平

【摘要】《论语》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使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的缺点,在学习后常常感到非常的惭愧,发现自己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在心里暗下决心,对照论语做一个堂堂正正、学习得法、教学有法的人。

【关键词】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习目的

《论语》作为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内容很广泛。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创建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和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影响。看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我又重新读了一遍《论语》,看后对《论语》又有了一份新的认识。2000多前的论语今天依然适用于我们的社会。我们不得不佩服!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身为人师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论述,我认为学生把《论语》中讲到的学习方法了解了不无裨益,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学习的态度:《论语》主张“学而不厌”。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学了一点东西就感到满足了,就不想也不愿再学了。就拿我现在任教的艺术班来说吧,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生,自认为有两个艺术细胞,每天以此为骄傲,总觉得自己特殊,把自己划为“特区”,每天都拿自己的这一点来说事,哪有“学而不厌”呢?孔子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 1

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还是以我班为例,他们没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才会这样,孔子的这些话他们不是不会背,只是死背下来了,没有去真正理解他的含义,从来没让这些语言真正走进自己的心理,看来也要让他们重读《论语》了。

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的重要。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从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要用最佳的时间去学习他。“默而识之”,强调了记的重要性。所以现在的高考中考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是太正确不过的了。“温故而知新”,强调了“温习”的重要性,2000多年就提出了“温故”才能“知新”或者说“温故”就能“知新”。文章提出了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关系,只有不断地巩固、知新、再巩固、再知新,才能使知识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不得不敬佩孔子。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为学则殆”,学和思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现在正在为我班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而感到苦恼。现在艺术班的学生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矛盾,专业课的高考时间是每年的1月份,单考的时间是3月份。文化高考时间是6月份。每年的常规做法是10月份就停文化课只上专业课,要第二个年3月下旬开始上专业课,学生只有两个月时间学习文化节课,这样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但我班现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每天只知道急,结果象猴子掰玉米一样,结果没有收获。

学习的目的:《论语》主张“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恰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孔子在这则语录里主要是讲《诗经》可以应用于从政和外交活动,有其实用功能。文以致用也是我国古代作家的较为普遍的看法。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我又想结合我班学生发一点感慨,这里我先讲一个小故事:“丁丁爸有一本围棋入门书,前几天找了出来,象交传家宝一样对丁丁说:“这本书就送给你了。”丁丁拿到后如获至宝,这几天一有空就坐在沙发上翻看,还时不时指着上面的图对丁丁爸说,你看,这

是一个真眼;你看,这是老虎口吧。这天吃完晚饭,丁丁照例又把棋盘摆起来和丁丁爸下起了吃子棋(谁先吃掉对方的棋就算赢)。走了几个回合,该丁丁走了,他却突然离开板凳,正想批评他又三心二意,忽然看到他把围棋书拿了过来,翻开了书,有模有样的看了看,还点了点头:“嗯,就下这!”说完,合上书往屁股下一塞,拿起白子落在棋盘上。这一幕看的丁丁爸目瞪口呆,难道我们今天走的这几步棋和书上的有相同的吗?就算有,你这小子也不会看懂啊。心里想着,丁丁爸随手也走了一步。又该丁丁走棋了,丁丁从屁股下把书拿出来又打开看了看:嗯,就在这下。”这下,丁丁爸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丁丁却一本正经的说:“笑什么笑,我就要看一下书下一步棋。”说完,又把书塞到了屁股下。”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象这样死板。要真正学会“学以致用”。我班学生现在就象这样死板,该咋办?

孔子一生勤奋治学。他总结出丰富的治学经验,百世流芳。做学问自然以“学”为中心,然而不能忽略“习”“温故”“问”“思”等。他指出“温故”与“知新”,“学”与“思”的相互依存关系,非常可贵。这正是我们作为老师的要认真研习的,只有我们知了,懂了,再把这些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达到我们真正的目的。

卑之无胜高论,其实学习《论语》的过程,也就是自我认识的过程。《论语》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使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的缺点,在学习后常常感到非常的惭愧,发现自己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在心里暗下决心,对照论语做一个堂堂正正、学习得法、教学有法的人。

第6篇:我读《论语》 论语读后感

我读论语

真理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深奥晦涩,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朴实无华的,《论语》语言简练,但千百年来却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名著深为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传播,从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前进的方向。其人文思想的光华,已然灼照了千古。

论语的哲思博大精深,所阐述的内容包罗万象,富含着先哲的睿智光芒。试想在两千多年前,人们无不在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追求物质富足时,孔子,这个有着堪比宇宙般广阔思想的圣人,他捋着髭须行进在苍茫的天地之间,这是怎样的睿智者与开拓者,他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有了礼法、信仰与思想的社会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率性而为、追寻自我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孔子是勇敢的,他敢于直言不诲,他放任精神在天地间自由驰骋,他将小我融入大千世界,于是

他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方平天下“的道理。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属于孔子的时代,孔子该是骄傲的,他有一个民族的追随者,这世间不会有一个明星可以做到如此。可我又深知他该是平淡的微笑吧,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即使是射箭这样的比赛,也必然是互至揖让之礼。君子之心,与世无争;君子之行,与人无争;君子用世,与名利无争。这便是孔子,他称自己是君子,他便按着君子的准则要求自己。君子,岂名利所能驱使也?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论语》中最令我折服的是《述而》一章,述而述而,只是阐述而已,述而的开章写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说:“我只是阐述前人成说,而没有创建新的理论,我深信并喜爱古文化,只是力求像老子和彭祖那样谨慎的延续传承古文化精华的工作。”孔子没有创建新的理论么?答案是肯定的:他创建了,并且发扬光大了。他将自己的言行思融入了他所传承的古文化,他发觉了古文化与人的联系,可以毫不怀疑的说孔子是伟大的,他与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可孔子不会急切的立论或夸夸其谈。真理是朴实的,圣哲从不故作高论来炫耀才华,也不刻意危言耸听来惊世骇俗。大道至道,莫不以极简洁极明晰的语言紧扣其真谛精髓而道出,“夫大道不言,而致远也。雀噪聒聒,何所见也。”文化的传承不在于刻意的标新立异,而在与继承和发展。

孔子73岁归逝,算得上长寿之人,其实在我心里,若不是仔细的看过孔子的生卒年月,怕是我会相信孔子是修行已满升级做了神仙,孔夫子的精神世界始终是安详平淡的,有文为证:“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在生活中神态也总是保持安详快乐的,这便是生活的深度,所谓独处见操守,居家见性情,赋闲见德行。生活是一种境界,不疾不徐,不愠不火,始终保持一种从容恬静,淡泊宁居,安享生活的乐趣与美好。心忧天下不需要整天一副忧心忡忡的苦相,表面的忧形于色,是做给人看的,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为道德文化奠基,并不与生活的快乐相矛盾。既能够平静的高居荣盛的热闹,也能够安然的静处退居的寂寞,超脱于凡尘的琐碎与卑下,显示出的方是人生的境界与深度。

《论语》开篇讲《学而》,强调‘唯学习为人生的第一要务’,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主张对崇高思想的执着,对丰富健全精神的向慕,应远在物质追求之上。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博学澈文,所以广知;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才有高下,德无止境,学而无涯,不学则无以立于社会。因此古人说:学是立世之本。《论语》二讲《为政》,三讲《八佾》,四讲《里仁》……这便是孔子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完善与修养

孔子创造了一种学说,然后用这种学说改变了一个民族,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传奇,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的传奇,旧时的《论语》作为封建士大夫走向仕途的敲门砖,而今作为人们约束自我的行为准则,《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教给人们为政以德、清廉守节、做事勤奋、生活节俭、待人诚信、交友谨慎、精忠报国……这些智慧的睿智语言,对中华民族精英群体有着巨大的影响。《论语》的教化早已不局限于儒学派,它已经成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性的文化标志。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的进步中,常有后人研究《论语》时将其神秘化、宗教化,流于其表面的注解,对于其思想精神的把握有所偏差,便对《论语》肆意菲薄,进行牵强附会式的批判,我们不能否认其内容具有一定的封建传统性质的道德偏

差,例如:歧视女性等。但那是一种时代下的思想产物,带有一定的时代标志,而《论语》对思想的弘扬,经久而弥新。《论语》表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历史,一种历史的文化,你无法去否决它的价值。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不同人品读《论语》自有不同的体会,这便是其传承千古的内在品质。

文化的传承是严正的文化是一种观念,一种氛围,一种素质,一种生活态度。任何丰功伟业都只是暂时的,只有文化能够流传久远《论语》便是一种文化,一种深刻的,值得人们不断学习理解探索追寻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危险的,而一个拥有良好礼仪文化底蕴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伟大民族,论语就是这样的传承所在

上一篇:人防工程维护下一篇:四下小数乘法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