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我懂得了如何做人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论语》中,我懂得了如何做人

从《论语》中,我懂得了如何做人 篇1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五(6)班丁雨辰指导老师:朱春兰

书柜上,有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论语》,我一下被它吸引住了。它讲的是什么?它的名字为什么叫《论语》呢?我的脑海一下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我情不自禁地把《论语》抽出来,仔细地读了起来。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那高尚的品德真了不起!别人不了解他,他也没有去责备和怨恨别人,真是名副其实的有修养的君子。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有多少人动不动就为那条“三八线”吵架„„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就是孔子认为的勤俭好学的标准。他在饮食上不要求精美丰盛,在生活上不要求华丽舒适,但在做事的时候要求勤劳敏捷,在说话时要求小心谨慎,想想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子曰:君子不器。”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我们在学习中,要认真学好每一门学科,样样精通。换句话说:要“能文能武”。

“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信乎?”回放一下我们生活中,更要每天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时是否真诚?是否尽心尽力?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是不是说话算数?很守信用呢?老师教给我的知识、道理,我有没有都复习过一遍以上呢?明天的课程有没有都预习一遍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每天进步一点点。

„„ „„

从《论语》透析如何做人 篇2

[摘 要] 儒家思想以人的基本人伦为出发点,处处着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学习方式,然后引发出许多做人以及管理家庭、国家、天下的道理等,所以有人把儒家思想形象地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仁德;中庸;礼;孝;教导。

中学的历史课本记载,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一直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而事实上,这两千年中,官家推行论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统治的工具。因为论语讲“礼”、讲“仁”;讲“忠”,将“孝”。

《论语》其对人品德的要求可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努力接近或成为一位君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它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即要想学会做人,有孝心和爱心是最基本的。这就印证了现实生活中流传的一句话:“如果他(她)连父母都不爱,那还指望他(她)爱谁呢?”除此之外,另外还需具备庄重,诚信,坦率,博爱等。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的我们,被灯红酒绿、利欲熏心困扰。有人沉迷于感官的享乐,轻浮不能自拔;有人唯利是图,行事不择手段;有人自私自利,毫无恻隐之心;还有人虚假伪善,表里不一„„面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国家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重视道德文化建设,而道德文化从哪里来?就应从以《论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携其弟子就对如何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精辟论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些话启发我们应庄重、诚信、坦荡,而不要受轻浮、奸邪等不良世风污染。

《论语》是鲜活的生活,在于它源自生活。它和西方的很多道德伦理著作不一样,它没有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专门的论述,只是一个个生活中的片段,且并没有意识到言语将被记录下来,显得十分的自然。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因此,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总是言传身教,因材之异而施教。

做人与《论语》

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应该是“如何做人”,如再加几个字以说得详细些,那就是:中庸之道。“中庸”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或许含有一些贬义的成分,但《论语》中所说的中庸却不是那个意思。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第六)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当然还有其他的例子,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第十一)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十一)这是一段常被人们引用作为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冉有遇事犹豫,而子路性急。“退”和“兼人”都是偏向了极端。所以孔子对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问给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当然是让他们回到矛盾的平衡点上去。子教导弟子是因材施教的,其对弟子所说的某句话往往是针对弟子的偏向或不足说的。《论语》是经后人整理而成的,如果后人整理的时候略去了“公西华曰”后面的一段,并且把“子路问”和“冉有问”分成两段放在两章中。得出什么结论?是《论语》前后矛盾,还是孔子因材施教?

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第一)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第三)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第四)“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第十六)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第十二)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孔子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第十七)。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

做人与《论语》

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七)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第八)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是从生活中来的,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实践它。否则,《论语》对我们来说仅仅是一些古奥的文字而已。作为万世传颂的经典,《论语》中的至理名言已接受了历史的考验,生活在现世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积极从中挖掘财富、吸取智慧。

参考文献

[ 1 ] 佟平《半部论语学做人》 金城出版社 [ 2 ] zy_zsg 《如何做人--论语》

上一篇:湖南卫视大求真观后感下一篇:医院竞聘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