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精选8篇)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 篇1

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虽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出现了不少新气象,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客观审视,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还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注重知识传授,疏于自主探究;注重机械分析,疏于体验感悟;注重死记硬背,疏于认知建构;注重学习结果,疏于教学过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指挥者,是主角,他们在舞台上高唱独角戏,而学生呢,除了少数的学生还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和老师一唱一和,大多数同学则是被动接受的机器,他们就像木偶人,人虽然在教室,但是他们却失去了活力和生机。为什么我们老师带着很高的期待视野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专心听讲,吃透所讲内容,然而结果并非如人所愿,学生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所讲的内容缺乏兴趣,老师的辛勤劳动没有好的收效。什么原因呢?是老师知识上不过硬吗?非也。教师的教学都是围绕教学大纲展开,教学的内容都相差不远。那为什么有的班级的学生感到学习很轻松愉快,而有的班级的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索然无味呢?关键是情趣的问题。教师必须通过情趣的吸引,感化学生,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到教与学的通透。这样教师才教得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轻松。

如何做到教与学的通透呢?我们知道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单独的强调某一方面而孤立另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应该明白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能脱离学生而唱独角戏,搞满堂灌。还得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的学而教,一切为学生服务。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开拓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通透要通过情趣来完成。教师的引导就是创设情境,没有老师的引导,就比较盲目,没有方向。怎样引导呢?怎样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呢?我认为这既是一个方法技巧上的问题,也是一个知识上的问题。

因此,在情趣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这里重在导,而非主体上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轻松,愉快。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发挥老师在情趣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呢?我认为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下工夫。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诗歌缘情而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你的言语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当然,还要求教师有细腻的情感,用心去读文章,去读作者,进而读人生,读社会。对教材能心领神会,与作者的情感息息相通,进入到情景中去。如同庄周化蝶,孰蝶孰我,难以分解。自然也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能出能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的备课。除了在思想感情上寻找情感因素外,就教学内容来讲,还有很多。例如一个典故,一个文学常识,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讲解。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和趣味因素。不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走过场。对于一个典故,我会就此讲一个故事。学生都喜欢故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比空洞的字词有意思的多。对于文学常识,我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不用记忆性的思维来回忆,在其中溶进自己的理解,感受,如同讲故事一样讲解,这样就有意思得多。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展开纵向或者横向的思维,不要因讲授知识而执意于此。就拿单个的字词来说吧,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当然也不是对所有的知识都面面俱到,但是对一些生僻字,学生易错的字词是非常有用的。

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应用情趣教学。特别是研讨型的课题,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当然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可高高在上,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学生发言。不可因为不同的见解而固执己见,语气生硬,讥笑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对教师产生反感抵制的情绪。而应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有亲和力,敢于发言。教师授课的语气不能是平铺直叙的,而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讲授的语气是随教学的内容而变化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要问的问题有所准备,精心备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例如在研讨性的学习中,可以精心地设计问题,做到一题多解,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可以提出这样几个研讨型的问题:1.刘兰芝究竟为何离开焦家?2.刘兰芝起初为何没有答应嫁给太守儿子?3.刘兰芝殉情的真正原因?结果学生答案很多,课堂气氛很活跃,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很强。同时,对于提问也要讲究技巧。有时唯一的答案有多种提问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打开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对于较难一点的问题,教师也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方式单一。可以给出学生答题的技巧,做出指导,循循善诱,降低问题的难度,不至于令学生摸不着边际而干脆放弃思考,把问题留给老师,这样老师就容易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地,课堂的气氛当然活跃不起来了。除此之外,对学生的思维如何打开呢?要善于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创造情景,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重在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不可事事包办,有些是代替不来的。有些课文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记得我上高中时语文老师让学生组织演《雷雨》,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工具,给学生形象化的感官效果。如教学录音磁带,多媒体,投影仪等来激发学生的趣味。

试论语文作文教学指导 篇2

一、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加强思想教育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需要语言流畅,字句工整,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作文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几乎都是内容空洞,词汇匮乏,同时缺少情感投入,几乎是学生为了应付老师而虚构的,所以说,要想真正的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首先就要从培养学生情感入手。

老师对学生所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可以将此看成为一门艺术,学生能够通过这门艺术学到知识,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讲,对于新鲜事物也容易产生兴趣,也能够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并不能够分辨是非,缺少判断力,对于蜂拥而至的新鲜事物不能择善而从之,因此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语文作文指导时要让学生明辨是非,当今社会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大染缸,社会中的贪污风、吃喝风、送礼风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与学生探讨,学生几乎都持否定态度,但是当涉及到自己家属时就会支支吾吾,认为是工作需要。在这一问题上,笔者针对我国国情,耐心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了其中的利弊。1994年中学生“英才杯”作文竞赛中,一名学生就以《大人的事说不清》荣获一等奖,并编入了《作文荟萃》一书中,由此可见,写好一篇作文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指导

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中,老师们往往都是想尽一切办法能够让学生写好作文,但是往往也都是事倍功半的,学生能够对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及写作方法都烂熟于心,但是在实际写作中不知道怎么去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都走进了学校当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我们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具体的声音与图像,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说让学生利用对媒体技术,观察老虎的形态及动作,再以《老虎》为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老虎的作文,学生能够通过最直观的看与听来了解老虎的生活特征,往往最细微的特征,学生是无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而真正掌握的,让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真正的感受到声音与图像,这样也更加的贴近生活,进而使课堂更加的生动。

三、注重培养学生“灵活新颖”的表达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存在学生作文写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能够对事物有所了解,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还需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

要想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需要多练习,而这种练习并不是增加学生的写作次数,而是使作文的内容与形式多样化。就目前多数学校作文训练来讲,几乎都是综合型的作文练习,缺少小作文的实践,事实上,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活性而不是常规的写作训练。加强学生写作灵活性,就需要进行单项训练,比如说,注重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训练,高尔基曾经说过:“写作的第一句往往是最难的”。只有文章有完美的开头,才能让学生找到思路,进而完成写作,因此就需要老师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文章开头的方法,创设疑问式、气氛渲染式、诗歌引入式等等,进而解决了学生下笔难的状况。在针对文章开头进行训练的同时,文章的结尾同样不容忽视,因为结尾是一篇文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的结尾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的学生会出现开头与结尾不能相互照应,虎头蛇尾等毛病,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完全可以结合课本中的范文,进行对照训练,要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结尾并不难,不要装腔作势,画蛇添足,用最短的语言概括,做到精简而有力。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的作文写作训练,將所学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再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有趣并且有效的训练。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 篇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经过多年广泛论证和反复实验,终于出台。这一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课程理念的创新,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纲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的标准、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熟悉新课程标准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前置条件,每个语文教师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自始至终予以贯彻落实。同时,要搞好新教材通研,熟悉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以达到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广实施,语文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的历史定位发生变迁,语文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基础重新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成为一名开放型教师,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新课程向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的转换很有必要。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先进、明晰的教学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主要在于如何看待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者、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学习的帮助者。传统教学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

作为开放型教师必须拥有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教改方向的先进教学思想: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学基本素养的综合性训练;营造民主、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建立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得在教学中切实转变过去的一些做法,如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重理解轻感悟。要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情境,把教学当作教与学二者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学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始终充满真情、激情,让自己的一切活动都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是创新语文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由国家制定,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统一性。语文老师的任务是忠实而有效地传授课程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成绩达到考试要求。这样,语文这个本应最富有灵气、活力的课程走向了封闭、僵化,走向了难、繁、偏、旧。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整齐划一的: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使语文老师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了死胡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莫大悲哀。因此,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的角色到了非改不可的情况。

语文教学的创新由“专制”走向民主,由“统一”走向了多样,语文课程不再是“课本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成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就是课程之一,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问的互动过程。传统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中心”的现象,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问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文章的理解、语段的分析、语言的揣摩、文章感情的把握都以老师的答案为标准,更有甚者,作文都是按老师设计的套路模式。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创造,这样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师成为语文教学的主宰。语言课程创新要求通过师生的互动,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教学相长,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语文教师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学精妙传神。语文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神圣使命,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大,甚至有点讨厌语文。这里有教育观念的原因,更与我们语文老师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有关。

语言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极广,涉及古今中外,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人点,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汩汩清泉。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还需要有钻研精神。因为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课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研究教材时要有创新,不要只看教参,要以自我研究为主,选准角度,突出新意,“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体现自己独到的看法。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钻研教材时要挖掘教材的内涵和语言特色,使教材的思路成为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训练目标,大胆取舍,合理地使用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富有探索实践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教学能力

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首先,创新精神是语文教师角色转换中重要的因素。教师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教师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对学生形成无形而强有力的精神召唤。其次,应该充分地了解和信任学生。相信“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相信学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充分挖掘潜能,开展创造性教学。再次,应该不断提升自己。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以更快速度更新。师生之问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教师应成为一潭活水,应该永远新鲜、充沛而不枯竭的创造之源。

课程创新将教师的自由空问扩大了,教师对教材有了自己的处理和开发的权力,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比较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过去是教教材,现在是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具备对教材的甄别、选择、重组、改造、开发能力。

课程创新要求教学追求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的开放性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自由不等于散乱,开放不等于无序。教师在创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能力。如体验学习,教师就必须具有预计、判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能力等等。

过去,我们教书只知道教知识技能,只在认知领域里面进行探索,而今天还要发展学生的情感,于是,怎样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怎么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怎么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便成了教师需要研究的新的领域。首先,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和理解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其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 篇4

“语言心理能力(Linguistic-psychologicalCompetence)”是指“交际者在语言行为中表现出来一种克服心理障碍、控制自我情绪、获取与人际关系平衡的较为稳定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交际者在把交际内容、人际关系、语言表达方式结合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力量”。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影响语言交际的直接因素既包括交际者的语言知识、语用能力(根据语境选择对应答语的能力),又包括交际者的心理状态这三个因素。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兴趣、记忆力、学习习惯、健康状况等因素均可以引起自然心理障碍;同时,教师的教育指导思想及教学方法、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均可能造成学生个体的心理障碍。语言心理能力,这似乎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心理学问题,跟语言交际能力无关。然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种能力虽不显现于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却是直接影响其效果、左右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处于真实交际情境中的个体,总是在不断进行着语言情景的接受、分析和判定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虽然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语用能力可以独立于语言的心理能力,但后者又可影响前两者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语言心理能力又是在语用能力的训练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种相互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

课堂实践证明,运用“交际教学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而且还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心理能力,最终让学生能够敢用英语想、敢用英语说、敢用英语创造性地自由表达思想。所以,笔者认为坚持运用“交际教学法”可以改变目前中学英语教与学的沉闷现状。

二、“交际教学法”对培养“语言心理能力”的作用

培养“语言心理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是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及课堂活动方式的前提。那么,“交际教学法”为什么既能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尤其是人为的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训练“语言心理能力”的目的呢?

传统教学法以教授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为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课堂上以教师讲解语言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做笔记。同时,传统的教学法把所学语言形式结构的训练(手段)同交际能力的培养(目的)分开了,其教学指导思想总是在词汇、语法上转圈子,认为只要掌握了足够的单词和语法规则就能自由交流。事实证明,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操练很难将语言形式从意识层面深入到潜意识层面。所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很难实现语言从机械性操练到自动化表达转化的这一语言学习的目标,从而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

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流行开来的英语“交际教学法”,主张教学过程“目的化”。主张把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以前者带动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念,并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和语言项目,进而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语言处置能力,即完成“情景——分析——处理”这一过程。这样,学生语言运用的心理能力就会不断加强、提高,并最终学会超越自己。

当然,“交际教学法”并不排除“控制性”操练,但这里的“控制”不是以某个语言操练项目去约束学生的语言行为,而是利用教学内容的实施与操作过程来控制机械性操作的程度与范围。事实上“交际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呈现语言材料,操练语言项目,让学生最终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自由表达。

对于语言教学,在初期入门阶段,要借助学生年龄尚小,机械记忆力强、兴趣浓厚等特点从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结构性操练。但同时也要运用直观的、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手段,以避免部分本来就懒惰的学生还未真正入门就形成了惰性心理定势。该阶段的操练目的是使学生贮备必要的词汇、语法及语音等知识,以便为新输入的信息内容提供加工基础;这也是从机械性的学习(Learning)向潜意识性的习得(Acquisition)过渡的必要准备阶段。

在交际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虽然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有所下降,但这并未否认其重要性。首先,教师不仅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与主持者,同时也为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随时提供参考与帮助;其次,在学生的言语行为实施中,教师还须提供输入内容、平衡学生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课堂活动的合理过渡与顺利承接等;再次,教师还得抓住时机临时修改、补充或重点操练某些具体语言项目,以把握学生能力训练的渐进性与系统性。事实上,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根据教学要求自主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再需要教师严厉的督促。

可见,“交际教学法”不仅能改变课堂活动方式,还能改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真正树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的思想,将课堂重心从讲台转移到学生中间,教师以平等的角色参与其中。教师在课堂上角色的转变———以生为主、师为辅,是可以通过“交际教学法”来实现的,因而“交际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语言心理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之一。

三、结束语

试论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学 篇5

一、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编活动。在此双编活动中,是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有利时机。语文审美能力是指通过审美感受、审美情怀、审美想象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要培养学生这些审美能力,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美的语言、美的事物、美的色彩、美的境界、美的人格,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说感受,《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常常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她往往会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性,并藉此表达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因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在教学中,笔者为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去感受作者倾注其间的一种深沉而欢乐的旋律。先用视频播读然后自读领会,让学生进入一种情境,仿佛置身于紫藤萝的花海之中,领略其中的美。这样的教学,势必可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受剑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袁振国先生说:“所有对自然的感受都是对生命的感受,是对生命存在价值和生命存在方式的感受,不进入审美的境界,便无法获得深刻的感受,更不能让学生创造性的表达这种感受。”而如何调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是语文教学实施美育渗透的基础。

至于情怀是以感受为基础的,但又是感受的提升。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人断肠人在天涯。”这本是一幅穷困潦倒,愁苦不堪的画面,但一旦把它作为客观的形象,审视的对象表现出来,拉开了客观环境与主观态度的时空距离,就成了审美对象。这首小令获得了“秋思之组”的桂冠,历来被人认为:意境深远、不是别的,就是一种审美情怀,它既表现了一种自嘲恢谐的情怀,又表现了一种乐观豁达的情怀,毫无悲伤之气,这种情怀是以对人生态度为基础的,表达一种对复杂人生的感悟。这里的场景是常见的,而这种情怀却不多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充分体悟这种情怀,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达到审美的境界,提升其审美能力。

而不管是审美感受的获得,还是审美情怀的体悟,都必须借助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客体的想象才能实现,审美想象是衡量一个人审美能力的主要标志。语文教师应通过语言文学信息,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再创造,如读写《皇帝的新装》,扩写《石壕吏》,闭目想想文字提供的画面,为《天上的街市》设计MTV等等,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使学生达到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

二、借鉴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再创造

教材的内容都是学习中的范例。在学习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借鉴教材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让他们享受到审美创造所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达到“以陶养感情为目的”的目标。要学生进行审美创造活动,关键在于“言语表达的和谐性”和“言语表达的感染力”。“言语表达的感染力”要求“真、实、新”,做到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式,口答和笔答,可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评价、联想等,其形式简便、灵活、及时,笔答较慢,但更系统、更深亥。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把美的认识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让他们通过文字再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还可以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这一过程,正是学生感情释放、情感认知再提高过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文中的蔡芸芝先生是一位具有爱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好老师,她身上凝聚着人格美、人性美,是一个美的化身。教这篇课文时,我曾让学生在感知内容,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蕴含的美。同时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冲动,并因势利导,写一篇记人文章《我的班主任》,或《我的同桌》或《我的母亲》等。这样以来,学生便会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也就有真情实感,充满着美。

试论语文教学文本话语的建构 篇6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过程中,尽管教材已由“一纲一本”发展为“一纲多本”,并给广大教师预设了大量自主创新的空间,但由于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和统编教材,不少中学教师仍然习惯于将教材中的知识范围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的教学文本使用的依然是接近教材的文本话语。如何运用新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建构语文教学文本话语,以适应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是当前语文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建构主义:语文教学文本话语的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知识并不是放之各种情境而皆准的教条,知识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在不同的情境中,知识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在以往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活动中,个体就已经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的具体理解和看法。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应该以建构主义知识观和教学观作为理论的依托,重构新的语文教学文本话语。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文本话语的生成主要受制于传统知识观的影响。这种知识观的基础是客观主义和普遍主义,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不能对此有什么质疑;对知识不能渗入主观因素,凡缺乏实证依据和检验证据的都不能称为知识,认为知识是外在于个体的,具有共同的、普遍的意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忽视知识的情境性和个体性。于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文本话语往往表现出“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权威性”等特征,对知识的个体属性和建构特征缺乏应有的说明;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观性”、“个人性”和“直觉性”关注不够;导致在教学中出现过分依赖教材内容而忽视引导学生探究,过分注重结论性知识的获得而忽视知识学习过程的价值,过分相信教材知识内容不容置疑而忽略学生的自主话语权的现象。另外,教材内容对有关不确定性和情境性知识内容缺乏应有关注,也使教师容易忽视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阐释,甚至认为,不能断言的、不能确定的都是不需要掌握的,导致教师主要侧重在知识的机械掌握和死记硬背、过分追求答案的惟一性上,使本来可讨论、可批判、可进行多元化解读的文本知识内容变得僵化、教条,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视野中,知识成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每个主体的经验世界和所处情境殊异,由此建构而成的知识必然具有个人色彩和个体属性,教学过程中文本话语关注较多的是“观察”、“建构”、“猜测”、“反驳”等。在这种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下,语文教学文本话语在呈现以知识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时,其典型的话语以对话、商谈为特点,更多关注知识建构主体的情感、态度。如,“你对你的解释满意吗?”“你相信是这样的吗?”“说说自己的设想”“我们感悟到了什么?”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话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在知识学习的活动设计中,使用“某某提出该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已有的经验事实”等话语。在设计根据探究性结论进行进一步推断的活动时,常常使用“可能”、“假设”等文本话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交往与互动,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而更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样,学习者作为个体的知识获得过程不是简单地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个体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身的知识体系。语文教学文本话语也应该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以对话性为主要特征进行重新建构。

二、 对话特质:语文教学文本话语的基本特点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其本身具有对话的特质。语文教学文本话语具有商谈性、未竟性特征,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从传递到对话、从接受到商谈的转变。另外,由于语文教学文本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内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师生进行价值构建的过程,它要求教师除了要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还要与学生展开价值商谈。所谓价值商谈就是“在各种价值平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1];也是“对话各方(教师、学生、教材文本)在一起相互参与、相互协商以获得真理的过程”[2]。据此,语文教学文本话语的商谈性设计至少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方法技术层面,即把价值商谈作为一种文本编写和教材教学方法,摒弃填鸭式、霸权式、说服式的知识灌输方法,确立以对话、多元、协商为基础的知识教学模式;二是精神理念层面,即把价值商谈作为一种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使对话各方在相互尊重、信任与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进行知识探究方面的交流和协商,从而达到教师、学生和教材文本间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共识。

使用以当代知识论为基础编写的语文教学文本,教师使用的是新的知识文本话语,这种以对话为特质的语文教学文本话语,强调过程性、多样性以及反思性。如在呈现知识探究内容时,常常使用“我们能够预料到什么”、“假设的情境与观察的事实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凭什么相信自己探究结论的合理性”等话语,这样的文本话语注意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质疑,意识到知识虽然有其普遍性和客观性特征,但它同时也与个体在具体活动情境中的创造密不可分,包含了个体求新、求变、怀疑、批判等精神,也包括了个体的好奇心、探求心以及直觉、顿悟、灵感等非逻辑思维过程,意识到知识既具普遍性,也具有情境性,在不同情境下对知识的理解并不相同,使教学过程文本话语表达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此外,这种具有对话特质的教学文本话语还使个人的默会知识得到关注。“默会知识”这一概念是由波兰尼提出的,他认为,默会知识是“一种存在于人的认识活动中,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却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某种主体的功能性隐性意知系统”[3]。在新的知识观指导下,教师将逐步意识到默会知识对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那种声称要在教材中建立一种严格的、不受干扰的话语知识体系,任何达不到客观性要求的知识只能作为暂时的不完善来接受的教材知识设计思想基本上是一种误导。同样,那种想消除所有默会知识,进而在教材中建立一种全面的、完美的知识体系的理想也是荒谬的”[4]。为使默会知识得到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知识建构者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

三、 引导创新:语文教学文本话语的实践价值

传统知识观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文本话语特别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即“双基”教学,而以“双基”为指导的语文教学文本话语关注最多的是“知识是什么”和“知识怎么用”的问题。“双基”教学固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停留于这一水平上,我国语文教学的知识水平将永远处于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状态,而不可能真正进入知识的创造阶段。知识经济时代呼唤语文教学必须以一种崭新的知识理念融入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对知识的生成与建构为基本旨归促进知识的传承、嬗变与创新。因此,为使语文教学文本话语在教学过程运用时发挥创造性,在建构文本话语时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角度:所认识的知识是什么?所认识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所认识的知识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所认识的知识的合理性?

为使这种教学文本话语能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首先要更多地增加教学文本中的生成性话语。传统的“授受式”知识学习思想,使得教学文本呈现出“灌输式”的话语体系,它减少了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和建构的机会,妨碍了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发展。其实,教学文本话语作为一种资源,在未被师生解读时只是一种潜在的资源,而非等待他们去单纯接受和认知的权威话语体系,只有通过师生的主动建构才能真正被掌握、运用。语文教学文本话语在呈现教学主题时,除关注“知识是什么”及“知识怎么用”之外,更应注重知识的建构性特征,注重教学文本话语和学习者自身经验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师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当然,语文教学文本的知识更多的是人类的已有认识成果,教学文本中知识探究的设计也往往是早已有之的经典问题(或其变体),因此,教学文本话语中的预设成分常常不可避免。然而,预设和生成绝非水火不容、截然对立,只要摒弃知识灌输、机械接受的陈旧知识学习观,预设性的探究主题也能转变为生成性文本话语。

其次,要更多地增加教学文本中的反思性话语。文本中增加反思性话语,主要是指教学文本话语应为师生提供各种机会对相关认识活动进行反思。这主要包括两层内容:一是强调个体认识自身的价值。在解读教学文本话语时,如果学生不能体验到它的意义,文本话语对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提升便很难产生积极影响。在教学文本话语中强调个体认识自身的价值,其目的就在于促使个体主动反思,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理解它对自身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从而使之永远融合在自身的生命历程中。二是强调师生自身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语文教学文本话语应将知识的获得过程视为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生命历程,由只着重于知识灌输和价值说服提升为开发师生的生命潜能和生命价值,让师生通过反思相关的认识活动拥有丰富的生命涵养和人文意蕴。

参考文献

[1] [德] 伽达默尔.赞美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8.

[2]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

[3] 波兰尼.科学、信仰与价值.王靖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

浅论语文教改中的作文教学 篇7

一、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是一门关于语言的教学,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是语文训练到熟能生巧的体现,是在长期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古人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多背,能更好的理解句子或文章的含义,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从中还可以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一篇文章背熟以后,它的词汇、句式就可以转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旦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自然地倾泻于笔端,成章于口头。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但多读多背、读写结合是我们必须继承的。我们的学生笔下生涩、词汇贫乏,文理不通,原因在于读得少,背得少,头脑里没有储备足够多的字、词、句、篇。故此,我们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会学生总结读书方法,背诵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生学会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训练合理想象

我们在教学中常见部分学生怕写作文,其原因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即没有写作材料。写文章实际就是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感受,观察能把生活中的素材变为文章的桥梁;观察能使人拓展视野、增长知识,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是作文的基础,是写作的法宝。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要告诉学生观察不是胡乱看,而是要按从上到下或从头到尾、从里到外、从远到近等顺序进行观察,而且观察应细致入微,才会有收获。指导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材料丰富,才能使学生迅速的作文。

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是创造力的翅膀,人类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天马行空的想,而是要在观察现实事物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有联系的想象。在进行看图学文的课文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对课文插图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再依据观察结果展开合理想象,图文结合学习作者抒发真情的方法。之后让学生在看图说话训练中把从阅读中所获的观察、想象抒情技能用上,他们面对写作就不会头疼了。

三、上好口语交际课,训练准确表达

语言是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并借此进行思维。口语交际既是语言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对事物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它为学生习作积累材料,开拓思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部分老师常感到上口语交际课时学生不愿开口说话,而有的老师觉得让学生一个个说太费时,结果口语交际课变成“一言堂”,致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思维受到桎梏,。须知,在新教育理念中,老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学生才是主体,我们做老师的应该让学生每堂课都满载而归,而不是自己说个痛快。特别是口语交际课,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大有不吐不快之感,他们就不会闭口沉默。设计情境可从生活点滴开始,如购物、让座、求助……只要学生开口对话表演,那就是成功的开端。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复述课文,讲故事、看图编故事的训练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到说话语句连贯、条理清楚、围绕主题即可。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后,作文也就不成问题了。

四、提高学生驾驭词语的能力

古人云:“作文可贵而难为”。有的学生平时能说会道,但写出的文章平淡无奇,这说明学生的头脑中储备词汇太贫乏,无法产生有逻辑层次的书面语言。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储备,从教材中、报刊、图书、电视及其网络等媒体中积累,可摘抄妙句佳词,精彩片段,这样就为写作构建了一座写作资料库。在平时片段训练中,老师可给出关键词、精彩词,要求学生在写片段时全用上。还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上会用反义词、辨别使用近义词、词的感情色彩并使用,才能在写作时措词准确精炼,文字生动活泼。

五、从经典课文中总结学习写作方法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其作者在材料安排、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独具匠心,给学生的写作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在指导中要巧妙的利用教材,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课文,学习领会文章的写法,然后让学生模仿写法进行习作,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可让学生模仿其四季写一篇《家乡美》;课文《白鲸》作者先写白鲸的外形特点,后写生活习性,可让学生仿写其喜爱的小动物;在学习《鸟的天堂》,好让学生对一处景物作静态、动态描写;在学习《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可以让学生对某个部分进行续写,在作文中可以学习过渡方法等。

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方法,培养语感;教学生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训练他们的想象力;通过口语交际课训练,让学生准确表达思想情感;鼓励学生积累优美词句;从经典课文中总结写作方法,那么,当学生面对作文时,就不会面露难色,而是胸有成竹、挥笔自如了。

试论语感的特征和语感能力的培养 篇8

试论语感的特征和语感能力的培养

俞冬伟

语感是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是夏丐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创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的重新审视中,越来越关注“语感教学”这一新话题,并与现代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联姻,试图以此为突破口,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开拓出一个当代语文教学的“语感”新热点。

什么是语感?作为定义,不同场合有不同解释,目前尚无明确的科学界定,这里先列举有代表性的五例。

叶圣陶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①]

李珊林认为:“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②]

王尚文认为:“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主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人的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③]

李海林认为:“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即指句子字面意义以外的意义,依赖于句子以外的因素而又包蕴在该句子内)的一种深刻的直觉。”[④]

杨炳辉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语感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直觉中潜伏积淀着逻辑理智基础,这样就可以在感性直接关照里,同时了解本质。”[⑤]

以上阐述分别从语用学、教学论、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角度来描述、分析、探讨语感,提法迥异,有所侧重,但归纳起来不难发现: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感性中粘附理性的悟性;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尽管准确地揭示语感的内涵,并给语感下一个为多数人所易于接受的简明定义是件不轻松的事,但视语感为一种高级的语言文字综合能力,却是大家的共识。在老一辈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那里,语感是作为一种心理语言学概念(一种对阅读心理的描述)提出来的,强调语感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作用;而语感教学论则把它上升为一种教学思想,作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即教学论范畴提出来的,在理论和实践上视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和最终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语感的本质,我们必须先分析一下语感的`心理因素。

语言感受是从感知开始的,整个过程包括感受、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的心理因素,对口头语言、书面文字符号的敏锐感知是构成灵敏语感的首要条件。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样自觉不自觉地长期训练,反复实践和在社会的不断交往中,语言文字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等就以“格”的形式巩固和积淀,而储存在大脑里的一个个“格”组成了“格的结构群”,这样,人们在重新接受言语符号特性编码时,意识就会与自己头脑的“格”相契合,立刻触动心弦,以自动化方式对号入座,迅速感知作出判断,所以就产生了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读就懂、一写就通的效应。这一过程正好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揭示了语感具有认知性品格,语感不仅能感受语言的形式,而且能够洞察语言的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语感认知是一个特殊的机制,首先,语感的认知结构是表象系统。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是以表象和语词的形式保存着,认识网状结构是表象系统和语词系统相互制约、渗透、影响、配合构成的,反映出事物的联系和本质;

上一篇:浅析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论文下一篇:世界环境保护日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