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演讲稿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论语的演讲稿(共7篇)

关于论语的演讲稿 篇1

子曰: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者,有仁德的人

好,四声 hao,喜好;恶,四声,wu 厌恶

唯有仁德人能喜爱好人,憎恶坏人。

在一般人看来,人皆有好恶,都能好恶。为何偏要说只有“仁者”才能够“好恶”呢?这不是跟我们的常识矛盾吗?显然,孔子这里讲的“好恶”有别于我们日常理解的好恶。

只有仁者能公正无私地去喜爱人、憎恶人。也不会因为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信条。人如果不能公正地去爱人,善恶不分,不能算仁者。“仁”在孔子心中,不仅包括“爱人”,而且还包括“恨人”。在别人看来,仁者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即无分别心。既然没有了分别心,能以一种平等的心面对一切,那爱与恨之间就没有界限了。然而孔子的着眼点并不在此。如果仁者无爱无憎,那么世界上也就不会存在正道与邪道的区别了,这样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现象将必然会无处不在。孔子认为,人若仅有爱而无恨,不算是仁者。但是从宋儒到现在的人们,几乎都把孔子的爱憎理解错了,认为爱与恨必然是泾渭分明的,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事实上,孔子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后人的误读而已。

而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呢?

《论语-子路》中有这样一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就是说,假如有人,乡党们都喜欢他,不可以绝对认可;大家都说他坏,也不可以随声附和。只有乡党中品质好的人喜欢他,品质不良的人人讨厌他,才能断定他的好坏。

。人世间永远充满了误解误会误传误信,好友至亲之间也难避免。有一则故事:与曾参同名同姓者杀了人,第一次有人告诉曾母,曾母仍然平心静气织布;第二次有人告知,曾母仍不相信;当第三个人来告诉她曾参杀人时,曾母终于变了脸色,飞奔而出(《史记》)。虽然曾参品德良好,母子信赖,但是,谗言三及慈母惊,何况其他人?可见传言、流言、众人之言是多么靠不住。只有从现实去观察,客观的去评判,才能真正的发现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喜好,去接近,去学习的。

而为什么只有仁者才能好人恶人呢?

因为仁者不会因一些迎合什么人去喜好或厌恶一个人,从而为自己谋取利益,那是仁德的人所不耻的。而不仁之人,心多私欲,因多谋求顾虑,遂使心之所好,不能真好。心之所恶.亦不能真恶 好恶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或为情绪所化,或为私欲所蔽,或缺知人之明,或乏待人之诚,或抱嫉妒之心,或由于其它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往往好恶失当,爱憎失常,喜欢了不值得喜欢的人,厌恶了不应该厌恶的人。小人表达喜好的方式,无非是声色犬马,追求的不过是功名利禄之类,千百年来概莫能外。所以一个人,尤其是手里有点权力的人,如果你和朋友之间维系感情的就是这些东西的话,可得千万小心了。赖昌星曾经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不怕干部,就怕干部没爱好。”这里所说的爱好,当然不是朋友之间共通的信念追求、道德文章,而是那些没有节制的私利和私欲,当然也包括那些干部所爱或所恶的人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时自然有那些奴骨媚颜的小人,为了迎合上级,去违心的评价一个人,这种人能算是人这么?当然不是。所以这种人也有好恶,但他们的评论是功利的而非公正的。

还有一种人,表面上与你是知己好友,为你出谋划策,为你倾囊相助,但背后也许会恶语相讥,甚至落井下石,这种人更不能算仁者,他们的喜好更加的不真实。

所以,只有真人格、真性情的人,才能喜欢人,憎恶人,君子的中庸,不是伪善的,八面玲珑的,整天去做人际关系的 其实我们都可以去自问,我之于人,果能有真好真恶吗?我所表现出来的好恶,是否真如我心中之所想?自己是否是个有仁德的人??

后记:在演讲和练习的过程中我快疯了,我患上了辩论后遗症,病情如下:

念东西语速非常快

无论念什么,都很有气势,包括抒情散文

念错了就摇头

关于论语的演讲稿 篇2

一、关于论语的哲学思想核心“仁”

仁是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 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孝、弟、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这些东西也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一种支撑, 围绕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周围。但是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要素, 也可以说论语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孔子讲“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孔子看来圣人先师应先具有仁的内在品德, 具有了仁的内在品德后, 其他各方面才能不断地趋向于完善, 也可以说论语是一本讲关于仁的书。论语的思想内容偏向于唯心主义的倾向。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既有很多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 又有某些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成分 (天命观:这里的天命是指天的命令或天的意志, 是一种有目的的力量。孔子将自己的行为看作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和意志) 。“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是孔子思想当中的既不是很迷信鬼神, 又不是很肯定鬼神的思想, 并不是无神论的思想。不过可以这样讲, 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打破了当时的鬼神迷信思想, 彰显了人本主义的精神。我们讲孔子是至圣先师值得后人去顶礼膜拜, 主要是指孔子的思想对于他所生活的时代来讲, 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在里面, 但是孔子的思想还是为了维护当时封建的等级秩序, 他代表的是封建贵族阶层的利益。

但是“仁”到底是什么呢?孔子也没有能够给出比较明确的答复。不同的弟子去问孔子, 孔子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地点, 针对不同的对象, 孔子所诠释的仁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 这样就可以对于仁的理解上给予不同的诠释。所以, 可以简而言之, “仁”就是要去做正确的事情。这可能就是仁的真正含义吧。在通常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把“仁”理解为孔子的思想核心。但是论语它不是一本死的书, 它是活生生的。它本身也充满着生命力和可变性。这里认为孝、弟、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这些东西和仁一样应该都可以作为其思想的核心。那么应该这样来讲,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学术界普遍认为或者说是一般大多数的学者都把“仁”作为孔子的哲学思想核心罢了。我想这样可能会更加合适。

那么, 在现代, 我们也可以大力弘扬论语思想当中优秀的思想成分, 这对于我们建设现代性的社会当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里面。

二、关于《论语》孔子哲学思想中的积极意义

首先,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孔子的认识论和教育思想中, 包含有许多合理的东西, 启发着后世人们的思想, 也为许多进步的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 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 指人心, 即人皆有之的“恻懚之心”, 仁爱之心;其“义”, 指正路, “义, 人之正路也”。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 提出著名的仁政说, 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 实行王道, 反对霸道政治, 使政治清平, 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 重点在改善民生, 加强教化。这是孔子思想对于孟子思想影响的积极意义。即使就现代来看, 首先要说的是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 就有很多积极或者说是合理的思想成分在里面。例如孔子思想中的交友原则、教学思想以及关于做人的道德规范, 就现代来看的话也能体现出相当多的先进性以及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另外, 我们如果去发掘《论语》更深层次的哲学内涵的话, 论语则向我们诠释的是生命, 这也是中国哲学的本质命题所在。整部《论语》都是一以贯之的, 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彰显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悟了道也就懂了论语, 也就把握了中国哲学的精神, 也就体悟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哲学中儒、释、道三家是互通的, 三者缺一不可。儒、释、道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主干, 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要注意发掘它更深层次的义理之意, 不能仅仅看到它是一部道德教条, 更要懂得它是在向我们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三、关于《论语》孔子哲学思想中的消极意义

但是, 《论语》思想当中也有一些消极的思想成分值得我们去注意, 我们在建设现代性的社会当中也要时刻反思《论语》思想当中的消极成分, 这对于我们来讲, 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 就现代来看,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 也有很多消极或者说是不合理的思想成分在里面。例如: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前半句的意思是:君子, 吃食不要求饱足, 居住不要求舒适。就目前, 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的话, 则显得有一些不合时宜, 这句话就现代的价值观来看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来看可能是其思想不是很合理的一些地方吧。其次, 要讲的是孔子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政治上是保守的, 他的思想体系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加工和改造, 成了反动统治的思想工具, 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 其流毒和影响至今仍是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 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批判。我们在学习和认识孔子的思想中要学会辩证地去评价它剔除孔子思想中消极和落后的思想成分。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我们自己去更好地去继承孔子思想中积极成分和有利于我们的地方。

另外, 《论语》作为一部古代的经典著作, 无疑让许多现代人趋之若鹜。因此, 这样不少现代人也就对《论语》产生了许多的误读。而且这种误读有时会相当的严重, 甚至是偏离了论语的原意, 产生了很多的歪门邪道。还有其他的一些人只把《论语》当成一本讲道德的书, 这可能也会有一些片面。《论语》中提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 但也只是为了适应孔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我们对于《论语》不能“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更要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论语》的哲学思想和价值。

四、关于论语哲学思想现代性意义的实现途径

我们要想让《论语》在当代社会仍然发挥其价值和意义, 那么我们就应该给其以现代性意义的诠释。只有充分发挥论语的现代性意义, 才能实现《论语》的现代价值。孔子距离我们时代相当遥远, 《论语》更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代表性作品。

《论语》对于当今的人们有哪些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那么它的现代性意义又当如何实现呢?

首先, 这就要让《论语》实现一个现代性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让论语发挥它的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现代社会道德与法治并行, 要想实现论语的现代性价值, 就应该积极发掘论语当中的积极价值和意义。比如:《论语》当中的礼的思想和诚信的思想, 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那么, 也只有这样, 《论语》的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不断地彰显出来。诚实守信、敬重礼仪, 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和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仍然要发扬我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敬重礼仪的优秀品质, 这对于我们搞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就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里面。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道德为基础, 诚实守信和敬重礼仪无疑又是现代道德建设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我们实现《论语》的现代性价值和意义就要充分地发掘它的现代性意义。把论语变成一本适应现代社会的活生生的充满生命力的哲学经典, 而并不是古代的教条主义和道德说教。

其次, 《论语》需要走向生活, 使之生活化, 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智慧。《论语》的生活化意味着《论语》的普世化, 普世化以后的《论语》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这可能也就是将《论语》生活化的过程, 《论语》生活化以后就会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论语》需要走近生活, 贴近生活才能为现代人所接受。现代人们更需要生活化以后的《论语》, 这样《论语》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更好地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实现。同样, 《论语》走向生活以后会更加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使人能有一种亲近感、体贴感。生活化以后的《论语》应该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能慰藉人心、滋养生命。《论语》的生活化意味着要将古代的哲学经典变成现实的适应我们现代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生活化的东西, 这样才能使《论语》更加具有生命力, 《论语》也就能够与时俱进, 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相结合。《论语》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够更好地彰显出来, 否则它只是适应孔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

最后, 立足于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 结合《论语》自身所包含的哲学意蕴。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大力倡导学孔子、学国学、学论语。形成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在学习当中发现《论语》的现代性价值和意义, 不断地去给《论语》以新的诠释和新的解读, 并且结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去回答对《论语》的解读是否正确。只有符合现代人的切实需要、关怀现代人的心理诉求才是对《论语》比较正确的现实意义的追溯。我们现代社会需要《论语》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对于《论语》的诠释也应该与现代人的心理诉求相结合。大力发展儒家的文化产业、积极探讨《论语》的哲学内涵这些对于我们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语》的现代性意义也需要我们时刻不断地时刻去反思, 去继承, 去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2006.

关于论语的演讲稿 篇3

关键词:君子与时俱进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总共20篇,它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而成,这里面包含着孔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思想:“礼”和“仁”。“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他这里面提到“礼”和“仁”的主要思想都是《论语》中君子践行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

在《论语》中提及君子多达一百多处,何谓君子?《论语》里面提及了多个方面的要求,但至少有下面四个方面是必须的:

1是一个善良的人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自然也就增强了把握未来的勇气。

2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一个人要把自己的理想定位在国家、社会这个大家庭,不是自己的小家庭、小集体,他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这份责任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化出了诸多具有时代意义的版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等。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无不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抛小家、顾大家,体现了崇高的理想和抱负。

3是一个有集体思想的人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和是结果,不同是原则,兼顾了集体和个人的思想,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内涵。

4是一个行重于言的人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做先于说,践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把对理想的执着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把对真理的掌握贯彻在实践当中,这样的人才符合君子之道对当代人的要求。

简而言之,君子就是善良、有理想、有集体主义精神并把理想付诸实施这么一类人,这一类人从古到今都切切实实地存在着,也真实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这一类人的基本要求发生了些微变化,有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也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诉求。

4.1善良是人的根本,基本的准则和要求,是不可替代的没有善良,理想、抱负就成了空談,甚至会引向罪恶;没有善良,就无从谈起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和谐的根基就没有了;没有善良,践行的结果只会走向极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做更好。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不能说他没有理想,他团结了大批和他志同道合的人,他义无反顾地走上法西斯独裁的道路,他带给世界的是超过7000万人的死亡和数亿家庭的流离失所,社会发展的全面倒退,这种理想和对理想追求的结果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不愿意目睹的。

当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对善良的要求依然推崇。在汶川大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学生的老师张米亚,他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孩子活下来了,雄鹰却飞向了天堂,他用自己的生命把对学生的大爱演绎到极致:民营企业家,2008年度“中国慈善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陈光标,更是用善良和行动谱写了当代企业家崇高的精神风貌;……,从他们的事迹看到的是当代人对善良品格不懈的追求和发扬。

4.2有理想、有抱负是当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象征。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也是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对待自身之外一切对象的态度,这其中首要的就是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与人的理想和精神境界是紧密相联的。陶铸在他的《理想、情操、精神生活》一文中说过:“一个受物质支配的人,一个个人‘物欲很强的人,也一定是缺乏理想、趣味低级、精神生活很空虚的人,也是生活极为可悲的人。”

理想之所以决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态度,是因为理想的核心是对人生价值的取向。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就应该选择积极、科学的人生价值,就不能仅仅以自身的物质利益和享受来衡量人生意义。鲁迅先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溶入人类进步事业中,他的一生才最有价值。

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理想的个人,他的前途也是暗淡的。温家宝在同济大学与师生们的一席话更是道出了理想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他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4.3求同存异是团队合作的基础。求同存异是为了更大的共同的利益诉求,保留个体的差异性,最大化整体的目标,这和当前日益盛行的团队合作的理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专业分工的细化,个人英雄主义已经被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所取代,团队的成功才有个人的成功,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团队成功的基础上。

一个真正的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成员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且能很好合作,追求集体的成功。团队工作代表的是一系列鼓励成员间倾听他人意见并且积极回应他人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兴趣和成就的价值观念。团队和一般群体不同,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团队成员除了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之外,同时具有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团队的绩效源于团队成员个人的贡献同时永远大于团队成员个人贡献的总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可以提高成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力量的发挥是组织赢得竞争的必要条件。

团队建设离不开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创新力、凝聚力的培养,一个成功高效的团队成员首先是组织中的一员,然后才是团队的一分子。在竞争激烈的年代,组织中的每个成员,若想把工作做好,想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想方设法尽快融入一个团队,了解并熟悉这个团队的文化和规章制度,接受并认同这个团队的价值观念,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论语演讲稿 篇4

今日我学习了《论语》学而篇中这句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爸爸妈妈,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一诺千金。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伺候爸爸妈妈,能够尽心竭力;伺候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往来,说话诚笃、格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便他自己说自己没有学过什么,我也必定要说他现已学习过了。“

子夏的这句话提出了正确处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四种联系的品德规范。子夏以为,一个人有没有杰出的教育,首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做到:”孝、忠、信“等根本品德。只需做到了这几点,即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也能够以为他现已是个有杰出教养的人了。这一句和上一句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孔子施教重在人的德行。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赏析 篇5

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6、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7、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9、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中的关于道德的格言警句 篇6

1、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小不忍则乱大谋。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15、鸟兽不可与同群。

1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7、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18、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9、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研读讲稿2014.8. 篇7

一、教学目的:

A.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学会在“读”的过程中能提出疑问,养成思考的习惯,发展思维的能力。

B.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养成多角度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良好习惯。

C.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论语》一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挤出”大量的时间来认真地研读《论语》。

二、教学要求:

A.要求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杜绝人云亦云的现象。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研读《论语》。B.要求对所讲篇章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容易导致“曲解”的词语认识透彻。

要求对孔子作全方位的认识与评价。评价过程中L力求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C、要求对一些篇章的思想主旨,有自己的见解。D、要求对一些篇章的思想主旨,有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A.重点:

1、公正、客观地评价孔子。通过相关章节的研读,有理有据地准确地评价孔子。

2、认识评价的“中节”性(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B、难点:

1、在研读相关的章节的时后,欲让学生在评价人物时做到“中节”,可能会显得有一定的难度。

2、对相关章节的一些词语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过程:

将欲重点讲授的章节先让学生认真研读、分析、归纳,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观点。

孔子的画像

第一部:孔子的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可称为:孔叔梁或孔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有的记载说有70 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有的书记载为17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有的书记载:孔子出生时,头扁扁的。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的亲生母亲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必须记住: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论语》的来历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昺(bǐng)《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B、相关的论证材料:

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第二部份 孔子的思想

• A、政治主张:在政治上:孔子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他对当时的礼坏乐崩的局面感到痛心疾首,激烈抨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反对各种越礼行为。例:鲁国季氏僭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他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强调为政必先“正名”,也就是要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他极为向往西周的盛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之所以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 是由于他看到当时历史变迁中的消极面:各国诸侯、贵族以及新兴的实力人物为满足私欲而争权夺利,子弑其父,臣弑其君,篡夺、战乱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灾难。他希望结束这种混乱状态,重新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而未必真的想回到西周时代。他的主张反映了饱经**之苦的人们追求安定生活的愿望。他希望结束这种混乱状态,重新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而未必真的想回到西周时代。他的主张反映了饱经**之苦的人们追求安定生活的愿望。在后代,封建统治者也利用孔子这些主张来维护封建秩序。

B、孔子最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关于仁的学说: 仁的含义是“爱人”(《论语·颜渊》)。孔子主张在不破坏等级名分的前提下对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给予尊重、同情和爱护。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学而一.3.》他极为推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要求弟子“泛爱众”(《论语·学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六.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十二.1.》教案P23)。从仁的原则出发,他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反对过度剥削。弟子冉有为季氏聚敛,他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击之可也。”(《论语·先进》)

他提倡用文德安抚百姓,反对用暴力掠夺和征服,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原作“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从俞樾《群经平议》改),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他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反对滥施刑罚,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他主张举贤才,认为“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同上)。

他追求使“民服”的政治局面,并把举贤当作使“民服”的重要条件。孔子这些主张是对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发展。仁同时又是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具体来说,就是在“爱人”的基础上,克制个人的欲望,自觉地维护伦理道德规范。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此,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他提倡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献身,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C、关于孔子的”教”与”学”的 主张:

• 相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弟子中有不少人来自社会下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提出了不少关于教育问题的精辟见解。例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闻阙疑难”(《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等等

他重视诗、乐对人的教育薰陶作用 : • 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是孔门的主要科目之一,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来君,多识于鸟兽草林之名”(《论语·阳货》),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诗歌的社会作用。他强调美与善的一致,文与质的统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第六 》 18)• 提倡中和之美:他称赞“《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并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淫即过分,是指诗的感情过于强烈、荡佚,超过了礼的限度。后来儒家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由孔子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第三部份从孔子所处的时代来认识孔子

一、孔子所处的时代:他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从鲁国的情况来看:当时鲁国的三大氏族(季,孟,叔孙)之间的互相吞并的现象不太严重,但他们与鲁国宫室的冲突却日益扩大.甚至迫使鲁昭公寄居齐,晋两国,最后客死于晋国的边境小城;鲁哀公也出亡越国,也客死于越国.(参见教案P6----7)

二、孔子思想体系的渊源: 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孔子的思想体系,即孔子世界观形成的渊源.A、从孔子的政治地位来认识: 他虽然是殷商贵族的后裔,但时过境迁,他早已从贵族下降到了一般的平民.正如他自己所说: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篇第九》6)这段表白,足以可以说明孔子的身世:-------贫贱

B从孔子的所处的环境来认识:

孔子是在鲁国长大的,从小生活在鲁国.在他出生之前,鲁国的政权早已落于季,孟,叔孙三家之手.季氏的权利最大:第一次分公室,三分公室他占其一,第二次分公室,四分公室,其占其二.鲁国是周公旦的后代之国,周公旦就是为西周奴隶社会制定礼乐典章法度的人, 《左传·昭公二年》有这样的话: “周礼尽在鲁”(《左传·昭公二年》)我认为,作为一个鲁国人的他,其思想不可能不受到当时鲁国环境的影响.而当时鲁国所处的情况是:新旧交替,即有改革,而又不彻底.这种现实情况,必然也会反映在孔子的思想上.(参见教案P14------P16)

C、从孔子学业的“偏向”来认识: 孔子比较偏好古代的东西.他自己说: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篇第七(白话解:孔子说:“只传述前人的文章典籍,不创作新说,相信古人,喜好古书,我私下,把自己与商朝的老彭相比!”(参见教案P15– P16)

他对学习非常的认真,学的范围非常的广泛,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评价的那样: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 子张篇第十九 第22章)孔子自己也说: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篇第七2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第七22)

请看他的为人: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第七19)他是一个提得起,放得下的人,”发愤”,“ 快乐”, ”无忧” 他除了学习,观察而外,还十分注重“问”.他 “每事问”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篇第三 》15章。

从古代的文献来看,孔子是十分认真对待“礼”的.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 • 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充足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论语八佾篇第三 .9)从论语 一书中所记载的内容来考察,孔子还整理过《诗经》雅和颂两部分: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第九.15)《史记》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 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孔子世家>)

他还命令他的儿子学“诗”,学“礼”.例: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人伦之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十七·9》教案P19)他还学《易》例: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 述而七·17》(教案P20)《易经》是本占卜“凶,吉”

“祸福”的 书,而孔子不是用它来占卜,而是将其作为人生哲理的书籍来研读的.孔子还教育其子孔伯鱼说: “不学礼,无以立”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十六.13 》(教案P24)第三部份:孔子论天命,鬼神,卜筮

A、孔子不相信天命,鬼神,为何?这主要是由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所决定的,他主张:“多闻阙疑,多见阙殆”

例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政篇第二 18.教案P30)他还强调“学”与“思”结合.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政篇第二 15)他的为人处事,治学原则是:“多听,慎言.多见,慎行.学思结合”.(教案P31)“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 述而篇第七.21》

对信鬼神,卜筮的人,孔子会作一些批评.例: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梲(ZHUŌ),何如其知也?”(《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18》教案P32)

B、孔子对“天”的看法:

在《论语》中,除复音词如“天下”, “天道”, “天子”之类的外,单音词“天”一共出现了十八次.除别人说的外,孔子自己说了十二次半.有三方面的意义.A,自然之天 B,主宰或命运之天

C,义理之天

一、自然之天(有三次,而且有两次是重复的):(1)、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 17.)教案P34

(2)、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 泰伯篇第八.19》教案P34)

二、义理之天(只出过一次):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吾所祷也。”(《论语 八佾篇第三13 》教案P 35)

三、代表主宰或命运之天(此类相对比较多): 例(1):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雍也篇第六 28)(教案P 36)例(2):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论语 述而篇第七.23)

例(3):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 子罕篇第九.5)例(4)“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子罕篇第九,12)例(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35 》教案P.38)

半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5 》教案P38)

C、孔子对“命”的看法:

孔子讲“天命”有三次,讲“命”有五次半.例(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论语 雍也篇第六 10》教案P 40)例(2):公伯寮愬(Sù同诉,毁谤)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36》)

例(3):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尧曰篇第二十 3》)半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5 》 孔子直接说“天命”有下面的这些: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篇第二4 》教案P42)

2、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 季氏篇第十六 8》P42)D、孔子对“鬼神,卜筮”的态度:

一、孔子对“鬼神,卜筮”持的是怀疑的态度.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 为政篇第二论语 八佾篇第三 12》P44)

二、孔子不主张“代祭”.例: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为政篇第二论语 为政篇第二 24》)孔子病,子路请求祈祷,孔子却婉言拒绝.例: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 述而篇第七 35》P45)

三、弟子问“鬼神”方面的问题,他一般不作正面回答.例: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 12》P46)

四、孔子强调要小心地处理长辈的后事,追念远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中包含着“孝道”.例: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 学而篇第一

9》P47)

第四部份:孔子的政治观和人生观

一、政治观:“积极救世”.为此,他遭到了不少“隐士”的讥讽.例1: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 5》P49)

例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YŌU)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 》.6)

例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士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

例4 :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38》P53)

孔子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

1、谨权量,审法度 ”

2、治国(他认为治国需重视三件事): A、粮食充足 B、军队无缺

C、人民信任,(P56)例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7》P57)

3、要“正名,举贤才”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2》P58)例: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3》P59)

例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11》P60)

孔子的政治主张,在鲁国推行了一些,但后来齐国送了“女子乐队”给鲁国,孔子就无法再接近鲁国的实权人物,于是他只有离开了鲁国.见: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 4》P61)还有人认为,孔子要照搬周公旦所制定的礼乐制度,我认为这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不会迂腐到那个程度.有人用下面的这节为例证: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民之之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5 》P62)

我认为,孔子对“礼”是有取舍的.例:(1)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 为政篇第二 23》P62)例(2)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Lù)。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11 》P63)

二、孔子的人生观:非常积极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A、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述而篇第七 19》P65)例B: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篇第七 16》P66)

第五部份:关于“忠恕”

和“仁”的认识

《左传》的“礼”一共出现了462次,而“仁”只出现了33次.从此可看出,在春秋时代, “礼”被提到了最高的地位.例: 晏婴曾对齐景公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左传.召公二十六年.(前516年)》), 《左传》无“仁义”并言的现象.《论语》一书, “礼”出现了75次, “仁”却出现了109次.-------→变以“礼”为核心为以“仁”为核心.把“仁”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列: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八佾篇第三.3)P67 《论语》一书中,对“仁”的解释比较多.例: A: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1》P68)

B: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2》P68)C: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 雍也篇第六.22》P69)

D: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16》P70)

E: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22》(P70)“仁”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我认为“仁”的真正含义是: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 里仁篇第四.15》P71)那么“忠恕”又为何意呢?

孔子给“恕”下过定义,请看: A: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 》P71)B: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雍也篇第六.30》P72--73)

就孔子的主导思想来看, “仁”并非是最高的境界, “圣”才是最高的.例: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雍也篇第六 30》P73)

“圣”的 标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42》P73)

“圣”的标准特别高,即使尧舜那样的人都担忧能否做到呢!孔子不轻许人以“仁”.即不轻易以“仁”评价人.例: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5》P74)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8 》P75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 雍也篇第六 7》P76)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 19》P76--77)

对管仲的“仁”与 “不仁”的评价显得十分矛盾.例 : A: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 八佾篇第三 22》P79)

B: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16》P80)C: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17》P80--81)

要成为“仁人”就必须有自控能力.能做到: “克己复礼。” 能做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1》P90)

在孔子倡导的“仁德”之中,包含着对生命的重视.他反对“殉葬”.例: 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断子绝孙)?”(《孟子梁惠王上》)孔子说的仁就是“爱人”.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22》P85)第六部份:关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孔子的几种错误认识

一、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看不起妇女,他是推行愚民政策的人等等……例证: A: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泰伯篇第八 9》P91)

B: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 25》P91)驳: 1,他不是愚民政策的推行者……例证: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 39》P91)子曰:“自行束脩(xiǖ)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 述而篇第七.7 》)认为他是“读书做官论”的鼓吹者.所持论据: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子张篇第十九 13》P19)A、断章取义

B、此话非出自孔子之口.三、说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证据: A: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4》P93)

四,要客观的认识孔子:

1、他有普通人的心态----欲富贵,想发财.例: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论语 述而篇第七 12》

对他的拔高,说他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典范.那他做到了吗?例证是: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篇第七 2》P95)我认为这是由翻译时的误差所造成的.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篇第七8 》P95)第七部份:关于孔子的教育理论

一、启发式教学理论

例证: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篇第七8 》P95)

上一篇:美术鉴赏教案下一篇:江西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