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教学反思

2022-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历史课教学反思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适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驾驭情境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进步。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和专业成长的需要。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本文主要通过明确初中历史教育的价值和最终目标、从教师自身进行反思、通过学生反馈、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公开课、阅读著名教育家的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论文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成一个持续的、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进而让自己得以成长起来。

【關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反思 专业成长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的过程。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驾驭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普遍规律 :“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初中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我们面对着一个个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起他们学习历史、感知历史、探究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历史课后的教学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初中历史教育的价值和最终目标

正如韩愈在《师说》里所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民教师贵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且应以“育人”为侧重点,为最终目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切忌本末倒置,光记得马不停蹄地传授知识,而忘了循循善诱地“育人”的最终目标,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说过:“历史教育的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意即学习历史,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们初中历史教师教历史课,其实也是对历史的再一次学习中,每一回都会学到一些新知识、找到一些新发现,前提是你是一个有心人。正所谓“教学相长”也。现如今,历史教育对我们初中历史教师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逐渐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魅力人格”,提升“人文素养”等。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视这一要求为自己教授历史课的“终极目标”!这正是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重点所在。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呢?可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入手。

情感,从心理學角度来说,“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的表现形式有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荣誉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自尊心等;美感是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包括满足、愉悦、爱慕的情感;理智感指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为成功感、怀疑感、对成就的欢喜和自豪等。”初中历史课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的资源,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应多探讨如何把这些情感资源内化为学生自身情感的途径。

态度,“指人对于种种对象和现象的反映倾向和心理准备,是人根据以往的经验,给行为的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态度主要体现在社会化方面,例如: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正义感、同情心等。”从态度形成的过程来看,良好的态度可通过学习者的成功体验直接形成,也可通过仿效榜样而间接获得。而初中历史教学在后者中成效显著。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价值观的养成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一是学习并理解道德规范,使学生打心底里接受这些道德规范。二是引导学生自发地得出某种价值观念。如在讲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时,引导学生们自发得出他们的死“重如泰山”。三是让学生对价值进行是非判断,以澄清价值。四是使理想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价值体系。所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外,还得具备丰富的历史情感、端正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二、反思教学方法

从以往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来看,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这些犹如“填鸭”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在中考、高考这些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体现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新课程实施以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以往历史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教学方法主要用讲授法,这样学生只是被动地当听众,然后根据教师讲课的重难点,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历史知识显得“繁、难、偏、重”,这样历史课便显得枯燥无味,没有一点趣味可言,学生一上课就想打瞌睡。新课程实施以后的,更多的是要求结合初中学生的时代特点、个性特点,要求各位历史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给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后自主学习历史的权利和动力,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就要求历史教师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提问法、角色表演法、情景体验法,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学导式、六步教学法等等。

三、反思师生互动

历史课程的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是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史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通过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引导点拨为主,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联系已知历史知识,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深入学习历史知识,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历史的兴趣愈来愈浓。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学生爱上了你的历史课、爱上了历史,想叫他们不考高分都难。因为“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

由此可见,一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要有充分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动脑,动手,动口。动脑思考历史问题,动手翻阅资料查找历史答案,动口与同学、老师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恰当而又有效的沟通交流,以及进行一定的分工与合作。从而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反思学情和学生反馈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他们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而且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 网络 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不但上至天文,而且下知地理,各方面零零星星的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极其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同时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又有一个地域差异,这就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从学生反馈中反思一下自己所教的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具体学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因材备课、因材施教、因材布置作业。

五、反思评课意见

上公开课后,应注意记录并反思同事或专家给自己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对别人的公开课也要多参与听课与评课,见贤思齐,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多渠道学习初中历史教学的经验教训。

例如:有一位同事在讲初三历史课程中的世界近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时,在讲完课之后才播放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名曲——《英雄交响乐》。来自中山板扶的历史教研员在评课时提议将此举提前到上课初时,以活跃课堂气氛。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提议。历史课堂不一定只有苦大仇深,也可以有好听的音乐的。一开课即是美妙的音乐,这一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家学习历史的兴趣。

六、多读书

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的高度取决于他所读的书全部叠加起来的厚度。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懂得从阅读著名教育家的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论文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从中找出自己与这些名家、名人的差距所在,从而明确自己今后要努力要奋斗的方向。

例如:读《论语》等记录中国教育的祖师爷——孔子的言行的书,我们知道了教育要“有教无类”,要“因材施教”。

再如:读中国现当代教育改革家、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书,我们知道了研究学生心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得给“陪坐”的学生找点活儿干;《教书必须育人》、《育人先知人》、《育人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将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班级管理要靠民主与科学》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好方法、好理论。

又如:读前苏联教育家斯霍姆林斯基和馬卡连柯的书,我们知道了,得《我把心献给孩子》,才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然后才明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应该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同时要重视家庭教育,毕竟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

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书到用时方恨少。作为一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多读书,多读有用书,并学以致用,多多用于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去。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当前新课改指导下教育形势的发展需求,使自己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适时地通过以上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假以时日,我等终可成就“名师”。

参考文献:

[1]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

[2][加]堂娜·史泰尔斯. 班级活动:自主性学习[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3.

[4]魏书生.家教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6.9.

[5]魏书生.中学生实用学习法[M].沈阳出版社,1998.12.

[6]李兆德.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7.

[7]《辽宁教育》编辑部编.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R].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8]马卡连柯、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9]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2.

[10]邹时炎主编.戴汝潜等著.实用教学新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

作者:陈炎苹

第2篇:聚焦高考方向 反思历史教学

【名师简介】戴世锋,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师范生导师、广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实践导师、广州市戴世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砺儒实习工作坊副坊主、广东戴世锋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史风工作坊主持人、《中学生报》主编。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首届特约教研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广州市教育评估专家、番禺区人民政府督学。全国优秀班主任、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第二届“羊城最美教师”、广州市名教师、番禺区名教师、禺山金才奖获得者、番禺区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番禺区基层理论宣讲能人。

[摘要]文章通过对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及近五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变化趋势的分析,聚焦新高考,以高考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反哺历史教学,为教学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高考;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教学

[

[文献标识码] A [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这注定了2020年高考的特殊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之下,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全力做好考试服务保障工作,保障了这次高考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除了高考保障工作以外,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的命制也彰显了人文关怀,其以稳为主,稳中有变,权衡了在特殊时期稳定考生心理预期与继续贯彻落实高考改革方针的关系。

一、试题总体分析

(一)试题结构及内容

1.基本结构

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结构相较往年,变动不大,仍由选择题(12道)和材料题(必答题、小论文和选答题)组成。题型在稳定中有适度的改革和创新,但难度相对往年有所下降。

2.内容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主要考查课本的主干内容和重点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对主干内容和重点知识的把握和基本能力,其中基本能力包括解释、分类(概括)、推理、比较和阐述等。这既有利于降低疫情对考生群体的不良影响,也符合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命题的要求。

从图1看,古代史(39.2%)、近代史(23.9%)、现代史(36.8%),与《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必考内容比例“古代史(约24%)、近代史(约29%)、现代史(约36%)”大致相符,其中古代史和现代史所占比重大,反映其重视传统文化和关注现实的命题趋势,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注:本文世界近现代史的划分依据为吴于廑和齐世荣先生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与《世界史·现代史编》,即1500年至1900年为世界近代史,1900后为世界现代史)

从图2看,政治模块和经济模块所占的比重较大,达83.8%,两者的比重相差不大,文化模块所占比重较少,只有16.2%,这符合我国在进行历史的书写和研究时,侧重对政治史和经济史的书写和研究的特点。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坚持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了高考对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第47题围绕西魏能臣苏绰的事迹展开,展现其才能超群、政绩卓著、克己奉公、选贤任能、推行改革,为官员树立良好行为规范的史实,突显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第33题呈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对人进行全面评价”教育观念的相关史料,体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源远流长,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日的和教育观念在历史试题中的一大体现。以史育人是历史试题的应有之义,因此高考命题强调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到试题的命制中,以高考题引领历史教育的发展。

2.重视学科素养的考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发布相关的考试说明,意在改变过分强调知识本位的教育现状,从而引导教学向注重培养历史核心素养转变。因此在高考题中更加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量。如第30题考查了1949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的指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了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所起的反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一大观点,体现了试题对唯物史观的考查。第41题考查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原因”、“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正常发展的启示”的内容,要求考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的60年代、中国和美国关系的逐步走向正常化的7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时期这几个时间节点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考生需要將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才能更好地对史事进行理解,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时空观念。由于历史过程的不可逆性,现存史料成了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认识,就必须重视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第42题让考生“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给予论证”。这道题一方面给予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和组织、运用语言的空间,另一方面也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此外,第24题通过“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等内容考查考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第27题呈现了清代纂修宗谱成风的状况,“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主要内容包括血腥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儒家伦理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高考题在材料选择和考查方式上都体现了对考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

3.注重创设历史新情境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试题的命制呈现了“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的特点。高考试题中的新情境主要借助新材料创设,即运用新史料,创设新情境,向考生提出新问题。高考试题情境的创设多体现正面性和积极性,在发挥历史试题“以史育人,以德树人”功能的同时,也力求将试题的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出人性的真善美及新时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如47题以西魏能臣苏绰的事迹创造情境,展现其克己奉公、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如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中国石油大学的毕业生时所说的:“希望广大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

二、近五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对比分析

(一)试题考查比例分析

1.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考查比例对比(见表2)

2.政治模块、经济模块、文化模块考查比例对比(见表3)

(二)高考题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对近五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其存在以下变化趋势:

1.基本特征延续不变

从近年的高考题可以看出,一些基本的特征保持不变,一是依托主干知识设题,注重阶段特征。2017年的第42题让学生结合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写一篇小论文,2019年的第41题考查特定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滞胀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020年的第41题考查中德在特定的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新时期的关系。二是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新角度。如2019年的第47题依托国家工程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刘源张的相关材料创设情境,2020年的第47题也以西魏能臣苏绰的相关材料创造历史情境。三是重视学科思维的考查且更重视辩证逻辑的考查。如2016年的第34题考查新型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2017年的第29题考查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2020年的第29题考查我国近代经济领域度量衡不统一的原因,这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思维,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其他延续不变的基本特征还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注重多元史观引领、重视学科素养、联系时政热点等等。

2.稳定中有所创新

近五年的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的分布较为稳定,如选择题部分,24-27题一般考查中国古代史,28-31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32-35题考查世界史,这体现了试题分布的稳定性。而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42题小论文,2019年引用的材料出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的引言,让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同时,通过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史学思想。2020年的小论文则更为开放,让学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近几年第42题的命题都体现了命题者对历史教育功能的思考,也体现了我国历史教育的追求。

3.模块考查略有调整

政治模块和经济模块的内容向来都在高考中占较大比例,2020年也不例外,二者在2020年全国I卷中共占83.8%,经济模块和政治模块的比例基本持平,分别占44.6%和39.2%,由此可见,2020年全国I卷总体上延续了前几年试题分布的传统。从近五年全国I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块中分布的比例来看,2019年和2020年的政治模块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经济模块的比例则有所上升。此外,从2020年全国I卷中经济模块的具体内容来看,突出强调了经济改革的重要意义,如第26题考查了宋朝经济开发,第31题考查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第45题考查了清末新政的经济改革政策,这些题日都弘扬了新时代的经济改革精神。

三、历史学科教学指导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目的仍是要回归到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对试题内容和特点的分析,反哺历史教学,为历史教学提供新方向。

(一)教学立意

“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教学的立意是教学的统帅和灵魂,体现了历史课的教学品质和价值。此外,教学的选材组材也需要根据立意的需要来确定。下面提供几种立意方式供一线教师参考。

1.理论立意

(1)历史唯物史观立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念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例如,我们在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就可以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来立意。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如我们在讲授英、美、法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等内容时可按此來立意。

③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如可以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71年巴黎公社和启蒙运动来分别表现阶级斗争中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这三种形式。

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既要肯定人民群众的作用,又要承认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2)史学范式立意

①文明史的范式。如从物质文明的角度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说明政治、经济等方面转型的特点,从文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的发展,从区域文明交流的角度看社会转型时期对外关系的发展等。

②从文明史的视角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如从物质文明角度看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政治文明角度看政治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从精神文明角度看思想革命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等等。

(3)全球史范式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围绕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展开教学,如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等。

2.现实立意

据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可知,近年高考题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如第35题通过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相关的政策,要求学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来认识各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质,理解现实国际贸易问题的复杂性。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社会问题与民生工程;②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③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④大国争夺与国际合作;⑤经济发展与公平效率;⑥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二)教材处理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试题的设置不再以记忆技能为中心,命题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分析技能,其中理解技能又包括了解释、举例说明、分类、归纳、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即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可以打破课本的原有框架,建构通史体系,让学生能融会贯通。下面有两种模式可以供我们一线教师参考。

参考一:杨宁一模式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第二章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

第三章中华文明的高峰

第四章转型前夜的中华文明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章嘉道之际的转向与西方殖民主义的东侵

第二章文明的历史拐点

第三章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

中国现代史

第一章再造文明

第二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

参考二:郭富斌模式

第1讲历史学习与历史思维——学法指要

第2讲高考备考与能力塑造——复习指津

第3讲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商周时期

第4讲文明发展与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

第5讲社会进步与文明嬗变——秦汉唐宋时期

第6讲近代前夜的挑战与应对——明清时期

第7讲现代化的艰难起步——19世纪中期

第8讲社会的现代化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9讲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1.中国道路的再思考——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2.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封闭”与“开放”——新中国外交历程

第10讲“光荣”的时代——古代希腊和罗马

第11讲“发现”的时代——14 - 16世纪的世界

第12讲“理性”的时代——17、18世纪的世界

第13讲“工业化”的时代——19世纪的世界

第14讲“探索发展”的时代——20世纪前半期

第15讲“对抗”的时代——“冷战”时期

第16讲“剧变”的时代——20世纪80、90年代以来

第17讲思想的力量——近代以来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18讲改革的命运——历代改革回眸

(三)教学方法革新

1.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主干知识仍然是高考考查的核心,一线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高考复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知识进行分类,一类是史实性的知识,如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这是历史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另一类是结论性的知识,即历史现象的性质、意义、特征、原因、评价、影响等,同时要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让其能对事件做出全面、发展、辩证的评价。

2.创设教学情境,训练历史思维

高考试题更加注重创设新情境,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也要实施情境教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和解讀历史观念的能力。无论高考材料怎样创新,学生都能万变不离其宗地进行材料解读,并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3.注重文史结合,活跃学生思维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更加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高考中图表题和材料分析型的题目也有所增加,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对文字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历史教学而言,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都是重要的指向标。高考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解读高考试题,归纳命题趋势,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对历史教育的要求,并加以落实。2020年高考试题难度下降,但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要求有所增加,这一方面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又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立意、教材处理以及教学方法革新等。历史教育改革,重在观念革新,更重在行动。路漫漫,历史教育者需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李泳筠.新课标、新考纲下的高三历史教学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07(8):42-44.

[2]魏茜.浅谈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三历史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52.

[3]方霞.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目标的制定[J].教学与管理,2018(10):69-70.

(责任编辑 袁妮)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Cuangzho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2017年度课题“史学新成果的渗透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1201730006)研究成果;广州市戴世锋名教师工作室研修成果。

作者:戴世锋 张笑燕 余舒婷

第3篇:高中历史教学问题与反思

摘 要:

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与方法,尽可能地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切不可单一化、形式化、教条化。本文试图就新课改理念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合作探究;学生主体;对策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已经突破了原先传统“历史课”的概念。可以这样说,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以历史知识为课程内容的主体,以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引导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发展学习的一系列的课内外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在课前,学生自己去观察、记录,使“历史”课上所有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在课堂内,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或他人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心得;课后,学生在讲演、讨论、模仿等合作探究活动中深化了历史认识,有关传统道德理念、人文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潜移默化的镌刻在他们心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学生已经冲出了高中历史教育的课堂,走向了社会,时间也不再局限于4分钟。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似乎在不经意之间,学生就受到了历史知识、历史人格、传统道德价值观等人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但就现实而言,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精神理解的还不够透彻,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改虽已进行了多年,但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热闹的背后缺乏更多的科学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应该由学生做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上小组交流探究便成了新课程理念下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主要形式。但笔者在教学及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后,前面的学生转过来与后面的学生讨论或按座位面对面讨论,教室里一片讨论声,表面看很热烈,有些学生甚至胡言乱语还受表扬,学习气氛空前活跃,但主要发言得仍然就只是那部分学生,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根本就不用准备,不用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这样下去就很危险:学生中能力好的将会更好,差的更差,严重的会走向两极分化。而课程改革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个目标就会可能落空。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教条化表演性很强,好像一节课没有学生讨论就不是好课。

问题二、在历史教学中过于注重创设教学的情境化,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专家提出了历史情景体验式的学习,高中生已经能搞从自己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出发,注重学习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建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或身临其境,或借助想像、虚拟的场景,或与亲历者就相关问题彼此对话,进行角色体验,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为此,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历史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但是,笔者在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而且在情景化的教学中有时只见学生,不见老师,学生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老师只是一名观众,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教师的引导性不能突出,甚至有的课堂时间过多浪费在情景创设中,教学任务都不能完成,学生一节课下来,回想一下,什么都没学到,视野完全局限于情境中。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学的高效性完全不体现。

问题三、不能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过分追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改下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许多历史教师为了最大程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花大量时间给学生讲故事、谈感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良好的灌输,而对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最基础的记忆、理解、应用等基本要求却略而不见,历史训练也在大量减少,虽课堂笑声不断,但笔者看来历史课却变成了趣味野史课、故事课,这样的历史课,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完全没有达到。这样的课堂完全背离了新课程理念。

从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有些高中教师的历史课教学慢慢地变成了一种学生与教师合作表演与作秀的课堂。而这种历史教学表面上像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但实际是画虎反类犬。历史教学中出现的上述几个问题,笔者认为,究其实质主要还在于教师没有彻底去领悟新课改理念的内在精神。只成为了一些历史教师不切实际的盲目地赶潮流,追求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却忘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笔者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反思,作了如下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合作探究活动必须符合课堂教学目标,体现教师的引导,并尽量地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新课改下的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还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好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课堂活动的组织必须是以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为前提条件的。

另外,高中历史课堂上的活动有时是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来表现的,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要有意识地去分派活动的任务,让全班的同学都参与进来,可以组织多个探究小组,每小组由讨论后的组长来完成最后的教学活动环节。这样会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更多的同学体会到课堂探究的快乐,也会更进一步的激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活动的进行过程当中,老师必需牢牢控制整个探究活动开展的节奏,课堂的时间,合理的去安排时间,并随时解决探究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将整个活动的方向引向我们的教学目标,以至最终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才会让课堂效率提高,才会让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有实实在在的价值,也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二、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切实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情境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高中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如在《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大家都喜欢用国歌来导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努力去营造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同学的个性,鼓励内向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如下面这个案例:在《70年代外交:中日关系缓和》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针对中日关系问题上出现的摩擦,我国一些大学生联合起来抑制日货,甚至以各种方式冲击日资企业,以示爱国之心。这是真的维护了我们国家的利益吗?一石击起千层浪,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这个案例结合当时的热点,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加上老师的归纳,不仅使学生明辨是非,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始终要明确课堂活动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过程与方法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传统教学和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中,怎么处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是我们在课改中面临的直接问题。不管是在新课改前还是在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始终是基础,始终要重视。新课标、新课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必须建立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必须要我们老师去引导、去提升。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传统教学中的“灌”有时还要用。高中教学中的历史知识,有些历史观念必须从外面灌输,有些历史知识也必须从外部灌输。当然,我们需要的是要改变“灌”的方式,我们要把传统的灌输,变成一个老师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心与心的交流的过程。我们老师也不能机械地讲授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我们要把灌输知识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不能以为是传统教学手段就不用,那样只会犯教条主义,我们要做的是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袁金华主编的《课堂教学论》

3.张强宝《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4.林幼芬《新课程呼唤“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作者:李道章

第4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湖南省湘西花垣县民族中学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提起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不少教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书太难教了,讲了那么多,做了不少题,可最后拿到试卷一看,真是“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尽管每年都有相同的感叹,但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还是要进行一轮一轮的复习,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多考点分。

分析了近3年的历史高考题后,我对高三的教学局限性与与后期复习谈几点自己看法。

一、过份局限于课本知识和复习资料,陷于“本本主义”

我们许多老师认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陷入了“本本主义”的泥潭。现实中往往把几本教科书奉为万能,认为只要把课本知识全部掌握了,高考没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实在不行还有一本复习资料可以做参考。殊不知,现在的复习资料大多是相互抄袭,自主创新的太少。

二、过份局限于课堂,教师一味地“满堂灌”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重视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却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基本上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只能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用主要精力和时间来讲述历史知识,即使一讲到底也无可非议。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说就是单一的以讲述为主的方式。现在时代变了,教材也换新的,但我们许多老师还在满堂灌,结果导许多致学生不愿意上历史课,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过份局限于校内,忽视了社会大课堂

传统历史教学的时空基本上被限定在课内校内,加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外学习几乎是空白。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课外学习历史的好场所,特别是大量的历史遗迹,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物化、真实、形象、丰富的历史材料,更是历史课外学习独具的优势。因此,历史学习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历史的大课堂。但现实生活中基于种种困难,我们教师特别是高三教师绝不可能带领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2012年江西历史高考就考了生活中的历史知识——交通灯的发展变化。以学生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为切入点考历史。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交通问题)。这种考题不仅角度新,又与生活相关。

四、后期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合教材,夯实历史主干知识。现在高考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按照专题形式来组织的,跨度大、难度高、跳跃性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在直观上很大程度地被削弱了,容易给学生造成记忆困难甚至混乱。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适时加入通史部分的复习。第二轮复习时,应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依据教学指导意见,优化三维目标的达成。

3、平时多注意新题型的收集与训练。新课改意识将更加开放,新题型很可能出现,平时须多注意收集与训练,如情境类,文史常识类、研究性学习类、辩证认识类等题目。

4、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的信息,两类材料的阅读迷惘,一类是文言文,另一类是外交辞令,平时复习与训练时应加大阅读的力度,提取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取选择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特别是时间要素),另一类是提取主观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要明确题目“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5、关于训练与讲评问题。训练题目要遵循考查内容上不超出考纲范围,设计风格符合考纲示例,以不偏不怪为原则,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与技巧为目的。具体方法是从课改地区高考模拟试题和各大历史教学网站上收集整理,应加强考生应试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如字迹是否工整,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答题,语言表达是否概括精练,心理压力是否过于紧张等问题。在讲评时,尤其不能拘泥于参考答案,应多鼓励学生按合理的思路来组织答案,答案要专业化、规范化、精练化,多研究高考方向,总结命题规律,总结做题技巧和要求。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第5篇:历史课教学反思

客路中学冯腾玉

七年级历史教学主要讲述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时间间隔长,学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一些古文材料,七年级学生的能力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言堂”,这其中古人的思想问题的教学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讲深了学生不易理解,讲浅了学生没有掌握。所以在教学思想问题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最好能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 我发现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少悬念和情景,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 (3)不能灵活使用教材,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 (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不够。

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因此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6篇:初中历史课教学反思

历史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历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听课中,我看到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但是受年龄、阅历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转变,但是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结论。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和帮助。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辨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诸如,9.11事件发生后,有些学生兴高采烈;在“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崇拜希特勒等等。这个时候的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提供更有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第7篇:历史课教学片段反思

高一历史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是“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这节中有一子目是“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备课时,我突发奇想,是否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场小小的辩论呢?我这堂课最先是放在五班上的,学生事先没有丝毫的准备,当我宣布就革命派、保皇派的观点进行论战时,学生立刻来了兴致。我马上指定左边两组为正方(革命派),右边两组为反方(保皇派)。辩论程序是先由正方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接着反方代表反驳正方的观点,然后,正方就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最后是教师总结。

由于五班的同学准备得不充分,而我自己对这方面的东西也很生疏,所以在五班的这个小型辩论不是很令我满意,不过,学生的兴趣是得到提高了。

六班是一个很活跃的班级,有几个学生很有自己的见解。在辩论过程中不时碰出思想的火花。然,美中不足的是,秩序有点混乱,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竟起哄,扔矿泉水瓶。

七班、八班是第二天才上的。因此,我及时总结经验,前一天晚上即去教室通知学生次日将辩论,让他们提前去准备。同时,让一名学生抽签决定辩题,以便他们能有的放矢。同时,第二天,上课时,宣布了课堂纪律。结果,效果很不错。

在同学的要求下,不久,我又进行了一个辩论课,这一次的辩题是:辛亥革命失败了(反方)、辛亥革命胜利了(正方)。同时,给予学生以充分时间准备,并且,还选出了主持人、记时员、记分员。这次辩论比以前成熟了些。然而,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女生占多数的八班在辩论时几乎只有几个女生在辩,男生参与率不高。因此,我在想,如果下一次搞辩论,让他们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给男生压力。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不久以后,高一历史老教师刘雯老师也组织了一场辩论,她把她的九班和十班进行比赛,即每班选四名代表,提前两星期通知并决定辩题。选一主持人,评委由两个班产生,时间在下午第三节,地点是校多媒体教室。事后,听刘老师讲,由于地点太小了点,坐后排的同学听得不太清楚。她认为以后可以考虑去科学馆三楼,并且摆上话筒。

从这件事中,我意识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自己认真钻教材、研教法同时,应多请教老教师,向他们学习好的经验,为我所用。

第8篇:历史课教学反思11

学习一段时间后,应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测试,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分析此阶段学生对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好,哪些掌握得差,对于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学会了,哪些学生还不明白。对于从学生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都要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思考自己教学的实际效果,即哪些工作做好了,哪些工作有待改进。例如,在历史课教学中,图片分析题是学生比较头疼的题目。针对学生在实际中暴露出来的弱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步,仔细分析,读懂图片,这一步要注意观察图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以及图片的提示和注解,通过全面观察准确领会图片的主题思想,即图片反映的"是什么"。第二步,重视标题分析,理解图片的寓意。标题是图片的灵魂,它能反映图片的主要思想。因此,分析标题有利于揭示图片的引申义,即反映的"为什么"。第三步,联系教材知识,寻找解题依据,即答出"怎样做"。之后,我又让学生做了针对性练习,学生对此类题就不再感到害怕了。 同时,历史教师应经常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得失和效果进行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症结,从而探索出改进教学的办法。例如,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欠缺时,教师应及时补救,并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法,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和例证;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不足,可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属于少数学生的问题,可个别辅导;属于大多数学生的问题,需要在课堂上统一解决,必要时调整教案或教学进度。因此,完整的教学流程应是: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辅导→反思→考试→讲评→反思。

总之,"教学反思"这一环节使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地循环重复,而是在每一次循环重复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在"思"中学习,在"改"中探索,应当成为我们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9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高中历史教学反

对于进入高中的新生,他们往往对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下面笔者就高一新教材(人民版)有关专题为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反思。

一、对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反思

历史新教材采用“模块”来安排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突出特点有以下三点:一是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教学系统,时间压缩为半个学期,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便于调控和整合。二是知识的专题性和包容性突出,必修课25个专题,主题突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涵盖性强。三是知识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明显,选修课6个专题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方面独具匠心,有利于学习的个性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的多种选择。

新课程历史知识深挖形成专题,围绕专题组织史实,围绕专题形成知识结构,依托专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形成认识判断,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思辨性加强,因为通过各方面教学任务的分解,最终完成某一项综合性的教学任务。

但是,那时着眼于教师的“教”,研究的是知识如何落实;现在;着眼于学生的“学”,研究的是知识如何在启智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益,知识是怎样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素质的。再具体点说。按照旧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学。教师会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和认识。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会让学生就宗法制和分封制自主提出问题,在筛选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为他可能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切入点。总之,反思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识层次。

二、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否则可能成为我们新课程实践中新的难题。首先是关于专题授课的问题,在专题模块和问题中心的内容体系下,专题和问题的选择就变得尤为关键。然而专题的选择

与设置都不可回避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度,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已有了相当的知识基础。新课程一开始就采用专题教学,而现行高中教学只是在高三总复习时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因此新课程教学中不少内容老师必须要做大量的知识铺垫,学生也是如此。另外一点,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古今中外的历史混编为若干专题是符合了综合史观的趋势,但是从另一层面而言,又割裂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相类似的遗漏对历史的连贯性会造成伤害,也影响到教学中过渡的流畅性和学生的理解。第三,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在新课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憾,《课程标准》虽有较强的指导教学作用,但标准宜宽松,不可绝对化。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程序,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学生主体

作用的发挥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教师将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的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力,想像力和创造意识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实践证明,其效果是相当可观的。

上一篇:肺结核病应急预案下一篇:吊装作业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