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德育教育反思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德育教育反思(精选9篇)

历史德育教育反思 篇1

对自己教学反思的反思

通过听郑教授的讲座,我了解了教学反思的类别分为专题反思和整体反思,既时反思和延迟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我以前也是在每节课课后都要在教案上写教学反思,刚开始写教学反思的时候,我们都称反思为“烦死”,因为有时根本就来不及写或者是就胡乱写几句,可是慢慢有时也会把学生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

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反思不光包括课后反思,还有课前反思和课中反思,以后自己要在课前课中都要进行反思,而且要进行专题反思,比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将反思走向专题化,探究化,持续化。

历史德育教育反思 篇2

一、从新课程理论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通过各级专家的专题讲座、学校集中学习、科组同事共同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的新课程理论学习之后, 我对这次课程改革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健康、完整的人格, 造就新一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全人”,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初中历史新课程在这新的“全人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灵魂, 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每一个同学的优势、潜能、特长得到发展和发挥, 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 成长为不同个性、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特点的有用之材, 健康地接受社会的选拔和挑战。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反思, 提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思考和研究, 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 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不具备反思和研究能力的教师, 难以真正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的观念, 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指挥着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正确地前进, 我们要逐步地改变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教学过程中, 常常把目光集中在少数优秀生的身上而忽视了一大片中下层的学生;为了对付考试, 教学过程重点抓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过于简单、枯燥无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 是否偏离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等。经常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

二、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进行反思

教育教学工作围绕着“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展开, 课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旧知识的掌握, 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预习课文和鼓励他们查找相关的资料;教师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备课、熟悉教材、深挖材料、扩展知识面;精心构思相应的适合于本校学生的教学设计, 进行“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平时上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课后反思, 把不合理的教学设计、不精彩的讲述、突发性事件的不合理解决等都记录在案, 及时思考, 以免重蹈覆辙。每次测验、中段考试、期终考试后,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试卷解答情况,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日后教学中的参考。考试后师生要经常交流, 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面对面的交流、书面交流等。面对学生的建议教师要及时回应, 对于合理的建议教师积极采纳, 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建议教师要和学生说明清楚, 并对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讨论表示感谢。要做到上述的要求,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而是一个过程:认知—理解———实践———再认知———再理解———再实践……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通过理论学习、听课观摩学习、亲自参与课改活动。通过每一节课的准备、上课、反思;每一天的努力, 日积月累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我们课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并做好教学后记, 好的方面继续保持, 不足之处要立即改正, 并不重蹈覆辙, 少走弯路,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平台。课后的反思就像一个人的教学历史的足迹, 记录着教师昨日勤劳的汗水, 成为明天成功的指路明灯。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 一个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境教学, 一段精彩的讲述, 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合理解决, 一场令人感动的人生观的思想教育等, 它们都是我们在从教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的积累, 是我们的财富。相反, 一次无意的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 对学生的良好表现没有及时表现出对他的赞赏而使其积极性受挫折, 对学生的突发性事件处理不当等, 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失误, 也应记上一笔, 并立即改正, 以免影响学生的发展。

历史教学实施扬长教育的反思 篇3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推陈出新,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特长,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成为我校历史教师探索的新方向。下面我想浅谈一下,在探索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扬长教育的一些反思。

【关键词】历史教学;扬长教育

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的原因。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历史教学成绩,在扬长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历史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反思。

一、依据历史事实,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历史是一些没有争议的广泛论证的基本史实、基本史论,当然,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但这些史实史论是在编写教材者的谨慎选择后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看法,具有科学性。扬长教育理论指导下,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与创新精神,忽视否定基本史论、基本史实。

扬长教育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态度,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创新的方法。如,“经济危机”在旧历史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然而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也难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依据历史事实,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开导、纠正,以史为鉴,以史明智。

二、合理突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方案的工具,是“填鸭式”的要学生学。扬长教育理论指导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部分教师却误解了这一观点。误以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展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把教师授课逐步变成了学生讲课,把过去的“填鸭式”的历史教学变成开放式的历史课堂。

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可以展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地方。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思维活跃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有时会因为狭隘的知识面和阅读面的原因,会出现学生思维局限和钻牛角尖的现象。例如,在学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时候,让学生自主探究,他们最多只能认识到拿破仑战争的革命性和侵略性两方面,很难总结出拿破仑战争“加快了欧洲向近代过渡”的历史进程。这时候,教师的点拨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恰当的时候点拨学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在扬长教育下,历史教师需要灵活应变。

三、利用信息技术,注重教学效果。

扬长教育强调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优势,体现了扬长教育的要求。而部分老师简单地认为,要把各种多媒体技术用上,才能体现扬长教育,体现现代教育,于是几个简单的历史问题就利用复杂的多媒体技术。个别教师一节历史课件就做了四十多张PPT,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各种效果,包括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没有考虑一节课才四十多分钟,学生能否消化得了。

前苏联教授巴克拉诺夫指出:“采用电化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离开了这些,电教媒体也就谈不上比传统媒体的新与优。”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定位在“辅助使用”上,不要追求形式,为电教而电教,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扬长教育中注重教学效果。扬长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化教学的特长和优势,而不是用另一种手段,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板书搬套到课件上。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的时候,运用PPT的动画效果制作三个航海家航海开辟的新路线,比起旧的教学工具生动形象,更清楚地显示各个航海家所经过的路线,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和过程。

四、融入新历史观,重视人文精神。

旧的历史教材体现的唯物史观是片面的、教条的,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扬长教育的实施,历史教师十分关注课程观念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却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更新,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历史考试的发挥。纵观近几年佛山地区历史中考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等。因此,新时代要求和考试推动下,迫使我们在扬长教育中融入新史观。

历史新课标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发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历史实施扬长教育的最高目标。然而传统的教条式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报应,漠视恐怖事件对生命的吞噬。又如,中国“大跃进”中饿死了很多人,有的学生却认为有利于控制中国人口增长。这些都反映了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对生命权的不尊重。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反思,我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谭小林.《多元智力与扬长教育》.《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德育教育反思 篇4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回顾并反思一个多世纪以来,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

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十分必要。

海上军事斗争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

1840 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国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20 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

破中国的海上藩篱,然后驱兵北京城。1884 年,法国舰队肆行于东南沿海,福建水师惨遭败绩。10 年后的甲午战争,更

是上演了一幕历史大悲剧,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几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成《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更是国门洞

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 84 次,入侵舰艇达 1860 多艘次,入侵兵

力达 47 万人。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逐步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回顾不幸的近代历史,我们不难看

到:外敌的不断入侵、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不断的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灾难的直接根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

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中国近代在海洋方向的奋力抗争

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对海洋方向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并陆续提出了应对之策。林则徐堪称为清朝

高级官员中睁眼向洋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特别重视学习和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及装备,大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方

略。思想家魏源接受林则徐的委托,编撰出一百卷的伟大著作《海国图志》;提出了建设海军海防的一系列主张,开中国近代

海防思想之先河,成为杰出的海防思想启蒙家。魏源指出,抵御强敌入侵的上策是要“严修武备”,尤其要严修海上武备,因

为入侵之敌主要来自海上。他指出:“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主张必须老老实实向西方国家学习;

并再三强调:“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再次落败。清朝有更多的高层人士看到了英法联军海军舰队的巨大优势,于是创建强大

海军以御外侮,被列入清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于中国缺乏工业及其造舰制炮的技术和人才,咸丰皇帝决定向西方购买一支

舰队。于是便有了一支挂洋旗的“阿思本舰队”,朝野舆论一片哗然;清政府不得不遣散了这支不伦不类的舰队。在此次付出

昂贵的“学费”之后,中国人充分领略了海权在握的西方列强的狼子野心。

世纪 60 年代初期开始的“洋务运动”在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重重环视下,紧锣密鼓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一大

批军工企业应运而生。1866 年,在左宗棠再三请求下,清政府终于在这一年批准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是中国近代海军海

防事业的第一个也是极其宝贵的造舰育才大基地。但清朝高层内部的思想并未能真正统一,因此海军海防事业不得不在泥泞路

上艰难跋涉。

1874 年,日本出兵侵犯台湾。此事虽以和谈告终而未开启中日战端,却在中国朝野引起强烈震动并在清廷内部引

发了一场“海防大讨论”。其中,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最令人瞩目,充分陈述了海军海防问题在当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此后,李鸿章又急切进言呼吁购买铁甲巨舰。但腐败的清政府却不以为然,没有大办海军。1884 年 8 月,中法马江一役,福建水师全军覆灭。战端甫定,光绪皇帝就颁布了“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上谕。随即海军衙门宣告成立,海军成 为国家经制军种之一,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1888 年秋,阵容强大的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这是

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发展的顶点。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迟滞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典型的“海军制胜”战争。隔海相望的地理态势,加之启战的日方围绕制海权所制定的作战计

划,都决定了海军舰队在这场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战争结果是中国又一次惨遭彻底的败局。

在战争中,北洋舰队可谓是“兵强马壮”,官兵作战英勇。但不幸的是,它却初受挫于丰岛、再遭创于黄海、最终全

军覆灭于威海卫军港,从而彻底铸成中国的败局。中国建立了一支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令人刮目相看的海军舰队,为什么还是逃

脱不了失败的悲惨命运呢?一言以蔽之,中国发展近代海军,从来就不是海权意识的产物,从来就没有与发展海权相联系。

孙中山先生曾对此问题作了精辟的总结。1912 年 12 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

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浩叹。的确,孙中山先生精准地看到

中国屡遭外敌欺凌的症结所在——海权。中国无海权则国家无兴盛,甲午战争为之提供了最令人信服也最惨痛的历史教训。

历史进入 19 世纪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国家的兴

衰荣辱也无可选择地与海军联系在一起。为贸易而向海外拓殖,为拓殖而拼命发展海军;海洋和海军实际上已成为西方各国资

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发展近代海军并未能真正看清楚这一不可抗拒的时代大潮,始终局限于

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一种本能反应,仅仅是一种企图重新关上国门的较低层面的军事防御对策。因此,中国发展海军的整个

过程始终呈现出一种“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消极和短视的状态。因此在 1888 年北洋舰队组建成军

之后,清政府认为海军已经发展到“用之自守尚有余”,便停止了海军发展步伐,甚至将有限的经费挪用于修缮皇家园林。低

层面的思维,使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陷入三个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矛盾之一:中国发展近代海军缺乏经济之“源”。从 18 世纪到鸦片战争的百年间,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大致徘徊在 不足四千万两白银的水平上,其中仅田赋一项就占到 75 — 80% 之高。百年经济发展的停滞实际上已等于负增长,加之鸦片

贸易造成了巨额逆差,使清政府长期处于财政拮据、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在鸦片战争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等人所进行的海

防振兴事业,极少得到清政府在经费上的支持,全靠自行筹集款项。其来源一是历年洋商捐资的留成;二是动员商人临时捐资

;三是向广东省大小官员和民间摊派。林则徐当时深感“筹措经费,实为首务”;其实,他当时的举措仅是很小规模的,但已

感到经费上的头痛了。

及至李鸿章具体主持海军发展的年代,矛盾就更尖锐了。此时,西方列强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蒸汽机被普

遍采用,海军装备朝着大型铁甲舰方向发展,其经费也与日俱增。1861 年,中国购买“阿思本舰队”只需花费白银 150 万两;而 20 年后仅购买一艘 7300 吨级的铁甲舰,其费用就高达 182.4 万两。清政府向德国订造“定远”、“镇远”

和“济远”三舰共需银 400 万两。这笔经费就是临时多方筹措的。由于经费有限,清政府不得不集中力量先行发展北洋海军

。由此可见,一个封建落后国家,在当时是很难搞好海军建设和发展的。

矛盾之二:中国发展近代海军没有政治之“本”。实际上,在大力发展近代海军的强烈军事需求的刺激下,“洋务运

动”已逐渐引进了大机器工业,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海军所必备的专门人才,使工业、科技、教育都加快了近代

化的前进步伐。但封建王朝没能认清形势而抓住时机,进而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封建王朝在政治上的腐朽和

落伍。当不改变生产关系已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之需要时,清王朝宁愿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许其越出封建生产关系雷池之一

步。它千方百计地“禁海”,限制对外贸易,重农抑商,顽固抵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虽一度“强兵”在先,但听任“富国”滞后,终不能达到真正的“强兵”;于是,中国海军衰败,海上藩

篱尽失,国家日益沉沦,其“自强”、“求富”的整个近代化事业亦终成泡影。

矛盾之三:中国发展近代海军仅仅用之于“防”。清政府在发展海军时全然没有高瞻远瞩的国家发展战略,从来就未

从国家需要控制和利用海洋的高度,去作发展海军的通盘筹划。这必然制约着海军的军事战略,因为服务于闭关自守的国家政

治目标时,海军只被用于守卫海防,保住疆土;而不需要争夺海权,不需要具备远洋进攻的能力和信心,也不需要与之相适应

的战略战术。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步并不迟于日本,当时完全具有与日本同等的在亚洲崛起的历史机遇。可惜的是,中国的封建统治

者没有海权意识,没有为争夺海权而发展海军的意识,而是企图将一个产生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的近代新军种纳入封建主义的陈

腐轨道,企图用代表和体现着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坚船利炮去维护濒临死亡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论 19 世纪下半叶中日

两国的执政者们对海权的重大战略价值是否有共同的认知,但他们在海军战略方面的实践,已最终充分证实和检验出海权的重

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海权这一把无情的时代利剑,决定了近代中日两国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历史德育教育反思 篇5

首先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学生听歌。然后思考1979年、老人、南海分别指什么。由此导入第一框题的学习,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设置一系列的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春雷,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其二、及时感悟历史,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历史知识静静地躺在书本里和教师的脑海里如何让学生去思考?太多必需的“生成”需要我们去经营和促成。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那些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甚至厌倦。在讲第二框题《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先听音乐,感受其优美的旋律,自由想象。再结合初一语文课本的文章《柳叶儿》,让学生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变化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这首歌最能反映当时农民的心情。我顺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你能想象一下农民的生活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吗?你有何感想?学生答完后我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认识:当时农民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父辈命运的缩影,也是我们民族命运的缩影,经历了黑暗,迎来了光明。希望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始终相信那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过去的。这样使学生会感到历史对自己很有用,在历史课上不仅是“热闹”,而且是历史背后的人生感悟。

三: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进行“活史”教育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物,但它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体现这一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甚至与其自身确实联系紧密,能够解决他们的疑惑,他们自然会觉得历史有趣又有用,进而喜欢历史,学好历史。我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你当一名记者,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你设计提纲向全班同学调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学生的兴趣很高,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如讲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刘将军作为国家主席,在“文革”中未经任何法律程序被拘禁,最终被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哪些与你有关的法律?等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认识到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对历史的反思 篇6

。庐山会议是我在老人的记忆里认识到的,为何要打到P.我不懂,古人的打天下难,治理天下更难,道尽里其中的玄机。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人,但治理天下却不是行家!

庐山会议,是对大跃进后的总结会议。大跃进是毛泽东的战略思想被共产主义化后的产物,做出那样的决策,对内是解决缺少生产资料影响人民生活的问题。对外是表明中国人民反对外部干涉的决心。然而,执行中被演变成大搞共产主义。由此造成了国家灾难,并且引发了一场战争。于是,毛泽东下定了重上井冈山的决心,要铲除一切祸害人民的根源。并对共产主义给出了正确的评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就是号召党和人民要正确认识共产主义,扎扎实实的做好当前的工作。做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他的言行,几乎可认定为与共产党的决裂。做为政治斗争的牺牲,p被需要了。然而,这并没有真正平息毛与共产主义泛滥的斗争。于是,毛在大喊了一声无须放屁之后,发动了文革,彻底清算了放卫星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始作俑者。

历史德育教育反思 篇7

一、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历史考察

总体上来说, 我国的教育学是舶来之品, 其发展呈现的特点是:从仿效国外到追求本土化, 从笼统的大教育学到分化的教育学, 从对教育学的建设到批判性反思。叶巧先依据主要学习对象, 将“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学日”阶段、“学美”阶段、“学苏”阶段和多元化与反思阶段。”

1.“学日”阶段 (1900—1919) 。20世纪初, 王国维先生在《教育世界》中引入教育学, 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开始在中国传播, 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发展及班级授课制的普及,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在当时的教育界风靡一时, 人们对五段教学法很是痴迷。在这之前, 我国只有《论语》、《学记》此类的古典教育著作, 这些都是基于个别化教学的背景编写的, 而且论述比较零散, 无法适应班级授课制的大趋势。

2.“学美”阶段 (1919—1949) 。上世纪20年代, 杜威来华, 将实用主义带入中国。其他学派的教育学说及教育著作也陆续被引入国内。

3.“学苏”阶段 (1949—1966) 。新中国成立以后, 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热潮。主要表现为翻译苏联的教育学, 邀请苏联专家来讲授教育学, 还有积极引进苏联教育学研究的最新信息。甚至是把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当作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经典著作来读, 却忽视了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956—1976年期间, 我国学者开始积极探索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

4.多元化与反思阶段 (1976—) , 在介绍和研究美国、日本及西欧教育学家的新思想的同时, 我国学者也变得日益重视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 开始注重对教育学的全面反思。改革开放以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所包含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发掘, 出版了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教育文集和研究著作, 还出版了一大批尝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教材和著作。

二、教育理论的实践功能及反思

教育理论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它的功能, 否则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对于教育理论功能的阐述, 是基于它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而言的。彭泽平在“指导说”的基础上, 认为教育理论具有两个实践功能:一是认识层面的解释功能和预见功能, 二是对教育实践者进行价值观念的启蒙和重塑功能。从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 就教育理论的功能而言, 我国教育科学显然名不副实, 仍然没有把教育这一社会事实作为真正的研究对象, 教育基础理论没有转化为教育技术科学和教育技术, 因而不能对教育实践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无法正常发挥其实践功能, 依然处于一种无根的状态之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依然很大, 首先, 教育理论研究沦为专家们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 承担不起解释和指导教育实践的使命;其次, 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难以得到有效的理论总结和提升, 他们逐渐丧失了探索的能力及勇气, 日益成为专家设计方案的工具。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存在差距, 甚至脱离了实际, 原因如下。

1.教育理论空泛并与教育实践发展不同步。教育理论的研究受限于教育规范, 空洞而因无法指导实践。比如, 研究教育目的, 就把法定的教育目的大大解释一番, 很空洞, 至于实践中的教育目的, 如教师、家长等教育当事者所领悟到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目的, 则研究甚少。这只解释了教育目的应然本质, 没有对教育目的实然本质给予回答。另外, 教育理论与实践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在一定范围内, 理论比实践超前或落后都是正常的, 适度的距离有利于两者的发展, 但是, 如果距离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理论与实际就会脱离。

2.教育学的依附性及理论研究缺乏整合。教育理论研究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 几乎没有独立的发现, 总是从别的学科那里借来问题和结论, 一直受制于其他领域, 无法从依附性中独立, 更无法从教育学的学科视角来研究和探讨问题。现下理论研究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 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也陆续渗透到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教育问题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交叉较多, 且教育问题本来就人人可有观点,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但是, 教育理论研究需要的是较高的综合素质, 如较强的知识整合的能力, 就算是专业出身的人员, 也难以具备这些素质, 何况其他学科加入进来的人员, 更是难以超越自身的专业视野而有所建树, 因此, 教育理论即便被大量人员大范围研究, 也依然缺乏整合性、科学性与独立性。此外, 由于没有摆脱依附性, 无法做到以教育实践为基点, 教育理论研究也难以对教育实践产生有效的指导。

3.缺乏历史视野。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杜威曾说过:如果过去的事情全都过去, 一切完了, 那么, 对待过去只有一个合理的态度。但是, 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 历史叙述过去, 但这个过去乃是现在的历史。教育传统与文化传统是相互联系的, 教育传统一方面是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也带给文化传统变革的动力。只要我们认真思索这两者的联系, 是很容易寻找到当今教育问题的答案的, 如教育理论为何总是停于表面而无法深入, 经认真思索后, 得出的答案是与文化传统中批判精神、反思意识的缺乏有关。因此, 教育探索者难以找到教育理论生长的突破口, 无法把握现实。

4.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认识上的偏差。研究者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 研究的目的并非为了指导与服务教育实践, 而是单纯为了教育理论的发展;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知识概念, 抽象于实践之外;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逻辑思辨。因此, 所得研究结论很“高深”, 与实践不“沾边”。反过来, 第一线的教师尽管学过一定的教育理论, 但不知应该用在哪, 怎么用, 或根本不屑使用, 只是凭借着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来开展实践, 不能实现实践活动的创造性, 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认识的偏差还导致教师对研究的误解和排斥, 缺乏自下而上的主动革新及发展意识。在对待教育与教育科学的问题上, 他们通常只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教育学科理论研究, 则认为是专家的事, 不敢高攀, 与自己关系不大, 从事教育实践, 却从不把自己当作一个研究者, 而一旦谈到教师应参加教育研究时, 又不认为这对自身的教育实践的研究很重要, 潜意识中就已经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裂开来了。

三、理论迈向实践的有效途径———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理论不能直接转化为实践, 需要教育实践者作为中介来使其现实化, 因此, 教育实践者的实践理性显得很关键。所谓实践理性, 是实践主体的理论素质, 它标志着实践主体的理论程度, 是实践主体对理论辨别、理解、接受和构建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的表现, 是理论与实践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有机统一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因此, 必须提高实践者的实践理性 (重点是理论素养及实践转化能力) 。而且只有实践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现实, 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思考、选择和检验, 形成具有直接价值的个人理论, 教育理论才真正具有现实的力量。

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 并以解释工作者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 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 是实际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首先, 教师人人都需做研究, 都能做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育行动研究明确倡导教育研究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利, 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过程, 人人都可以成为研究者。考察中国教育史, 可以看到, 凡获得大成就的教育家, 都十分重视教育实践, 并积极投身其中。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 不可止步于简单教育经验的积累, 必须通过研究才能真正改善教育活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教师的研究以直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为目标, 它能让教师领悟教育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 把握教育规律, 提高教师实践的理性。

其次, “新基础教育”倡导理论研究者也可以参与到教育行动研究中, 与实践者走出隔阂的状况, 在角色上相互趋同, 关注共同的教育问题, 同实践者合作, 彼此奉献和分享对方的资源, 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和尊严。因此, 教育理论研究者应积极投身教育实践, 与教育实践者一道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各类现实问题。另外, 对教育事件的关注是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形式。对研究人员来说, 更多地关注日常教育经验和事件, 有助于推动探索教育思想理论的发生、发展和完成, 从而使日常教育经验得到理论提升。

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教育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某些阶段或层面上发生了教育理论无法指导教育实践, 甚至与实践相互脱离的状况, 这是理论不成熟所造成的, 值得反思与改进, 但不能就此否定理论的实践功能, 而应积极探索,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研究, 使二者相互滋养, 确保教育科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瞿葆奎, 郑金洲.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张人杰.2004中国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反思 历史典故 多媒体 改变观念

一、用好历史典故和成语非常关键

1.运用成语典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初一课本中的如军事成语典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退避三舍”、“围魏救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把浩大的威武雄壮的古战场充分体现出来。这些成语典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从而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知识,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

2.运用成语典故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孟子的“民贵君轻”和唐太宗的“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明确提出君的地位和君民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辩证法思想。一个典故一句成语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如“指鹿为马”一句能看出赵高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臉,“莫须有”三字能使学生体会秦桧那种奸臣的形象,学生自然能体会其全部内涵,成语典故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借助多媒体省时增效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这门课文字内容多、图片多,如果让学生全面阅读课文(包括小字材料内容)和课本插图,就很费时,借助绥江一中教室里现有的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子笔、音响等,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既能增强教学直观性,又能节约学生阅读材料的时间,节约以前教师上课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还能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插播与历史有关的视频。例如我在教学《文化大革命》一课时就插播了《周恩来苦撑危局》的视频,掌握了邓小平及周恩来等在“文化大革命”中作出的贡献,又让学生深刻了解“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这样做既达到了省时增效的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在使用多媒体时反对“放影片”式,不是把一节课搞得热热闹闹,看电影式的娱乐,而是要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是为了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三、破臼除窠教学历史

1.改变观念: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所以人的观念是很重要的。改变“历史是副科”的思想观念,改变“我对历史没兴趣,所以我不(想)学”的思想观念,从心里重视历史——一门培养素质的学科。我们可以不喜欢历史,但不能不了解历史,祖国的历史与外国的历史,都需要了解。可以说,了解历史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素质,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

2.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说兴趣不能决定一切,但培养兴趣对学好历史很重要。没有兴趣,会觉得学历史是一件苦差事。只有对学习有浓厚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3.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4.“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然而“温故知新”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是不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5.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

6.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记忆。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闻外,还能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7.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5年、1776年、1777年、1783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8.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历史事件。

四、几点建议

1.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好朋友。朱永新老师曾经在《读书,让全民族精神起来》中写道:“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读书,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只有读书,才能学贯中西,博采古今,才能让学生信服,自己满意。

2.多动脑、多思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要思考,要动脑,充分考虑我的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3.多交流、多合作、多反思。伟大科学家牛顿说:“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作为伟人都那么谦虚,我们为什么不能俯下身子和同仁们好好合作,好好研讨课堂教学呢?也只有静下心来做学问,我们才能有所提升,学然后知不足,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篇9

篇一:>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第一、注重理论学习和丰富专业知识。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有关教学一般有三个>心理学派:认知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我们要特别注意学习这一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当然,每一种教学设计理论都有其优缺点,老师可借鉴各种理论的优点,或者交替使用,使教学方式多样化。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加趋于活跃,成果迭出。如,余伟民主编的《历史教育展望》、聂幼犁主编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丛书”、白月桥的《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等着作都有参考价值。此外,《历史教学》杂志开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及教材编写”以及“关注新课改”等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也有帮助。

第二、课堂案例分析。课堂案例分析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分析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取长不短;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值得推荐的是,由特级教师刘宗华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前辈孙恭恂教授合作,共同撰写了《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其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

第三、听课。这里的听课不同与传统的听课。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这里说的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每听完一节课,进行诚恳的评课,通过教师之间真诚的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无形中会促进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第四、课后教学反思札记。

课后教学反思札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灵感往往来自刹那之间,及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是莫大的财富。养成书写课后教学反思札记的好习惯,不但对教师笔头工夫是种很好的锻炼,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篇二: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在分析了教材之后,我觉得课本在没有介绍英国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就讲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不符合人的认知心理。于是,我把本课的授课思路确定为:是什么(人物、地点、时间)——为什么(原因,形成过程)——怎么样(意义、作用及做法)。首先给学生介绍英国政治制度及机构的运作,如首相是如何选举产生的,一个重大的议题需要经过哪些环节的批准,这中间就涉及了代议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名词了。弄清楚“是什么”后,从练习中英国女王没有实权引出新问题:“英王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实权?”,引入课本,讲述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过程。

反思

一、成功之处:

1、重新处理课本后,学生对英国政体有了清晰的认识。

2、与时政相结合,引用了大量的时事材料,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教学为现实服务。

3、授课过程中比较恰当的插入了情感教育的成分,在讲到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将近八百年历史,引导学生不要妄自菲薄,新中国成立才六十周年,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国家与他国的差异,并努力去改善;在分析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进步性时,与君主专制进行比较,指出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

二、不足之处:

在对于西方政体中的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内阁制与总统制、单一制与复合制、两党制与多党制介绍的不够清楚,其实这几种分法是交叉的,只是划分标准不同。

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把握历史教育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才能设计好教学,才能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做到这些,我想只有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从细微处慢慢的改变,真正做到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水平的提高

篇三: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请三名学生到讲台有感情地朗诵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三篇《香港》、《澳门》、《台湾》(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点拨这三首诗的来历,强调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由此导入新课。

【说明:以文学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欣赏接受文学熏陶的基础上感知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以上设计兼顾了历史与文学的整合。】

二、探究历史,讲授新课

1、“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国两制”基本内容可以让学生用一两句话阐释,教师进一步点拨到:“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自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后,海峡两岸对峙了将近三十年。台湾同胞在与大陆分离的这30年中,尽管已经逐步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意识,但也从未忘记他们是炎黄子孙。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才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播放有关视频)

但“一国两制”开始由构想进入实践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由此引入到第二子目内容。

【说明:学生在政治课学过“一国两制”有关知识,这一概念比较熟悉,因此设计该教学环节时采取了让学生用自己一两句话概括即可】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首先用历史挂图展示香港组成部分(香港岛、新界、九龙),结合挂图,让学生根据课前查阅资料,穿越时空回顾香港问题产生由来,使其对香港问题有一个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简要的补充,展示有关的图片)

那么,为什么到了80年代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这两个历史遗留问题呢?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还因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香港问题的解决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的过程: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揭开了两国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谈判一开始,英国提出所谓的用主权换治权,即把香港的主权交给中国政府、英国仍保留对香港的统治权。有人把这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殖民统治。邓小平在会谈中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经过22轮的谈判,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紧接着,中葡政府对澳门问题进行谈判,并于1987年4月,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葡萄牙政府宣布将于1999年结束对澳门的统治管辖。

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视频和图片,重温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补充政权交接的一些课外资料,如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离开香港情景等,衬托出香港回归滚滚大潮是不可逆转的。关于香港回归后的发展情况,让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一起交流香港回归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教师补充: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的表现,以此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无限生机。关于澳门问题也可按照这一思路来探究。先用多媒体播放或全班学生齐唱歌曲《七子之歌》,通过音乐陶冶感染学生的爱国热情。

【说明: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影片较多,因此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主要考虑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效果,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首先教师让学生讲述宝岛台湾有关情况,(如小学学过的《日月潭》,影片《阿里山的姑娘》等)。补充台湾问题由来,如“金门炮战”及蒋介石“光复大陆”计划,导致建国初期(50——70年代)关系紧张;补充从大陆到台湾的人士“每逢佳节倍思亲”念乡之情,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以此说明两岸人民渴求统一之情。关于台湾与内地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交往,补充台湾商人在大陆>投资设厂情况,如熟悉的六合食品等。

用多媒体展示2003年春节期间在上海的台湾商人包机6架回乡过年等情景,以此说明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也说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指日可待。

但是,在海峡两岸关系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声音,企图阻碍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主要表现在台湾岛内出现了以李登辉、陈水扁等为首的台独分子,他们鼓吹“一中一台”,主张“立法公投”(用投影仪展示有关历史图片)。尽管台独分子变得有些肆无忌惮。然而,统一的历史潮流不会逆转,我们相信,只要两岸人民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说明:海峡两岸经历了由对峙到交往的过程,因此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可以用余光中先生诗句《乡愁》来说明两岸人民盼统一的热切,设计用多媒体展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往,效果不错】

<思维发散,拓展延伸>

最后几分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全班学生分成“史海泛舟”和“海阔天空”两个小组讨论一个话题:假如你是一名台湾中学生,你将如何看待祖国统一?同意?还是否定?说出自己的理由!讨论的程序是:首先是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看法,并推出本小组的辩手,然后是两个小组辩手进行唇枪舌剑,如果其他成员有补充可以进行举手发言,最后获胜的一方为擂主,课下两个小组可以继续辩论。

【说明: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借鉴了中央电视台大学生辩论赛的形式,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是符合课改理念和要求的】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请你以在校中学生的名义给台湾所谓的“总统”、民进党主席陈水扁写一封信,陈述你对祖国统一的企盼和你心中的愿望,以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统一。

【说明:鼓励学生关心历史时事,关心身边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学生写信的形式来表示学生的爱国热情】

七、课后反思:

1、本节历史课主要是关于祖国统一的有关历史情节,因此可以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反映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

2、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以及历史挂图等辅助教具,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上一篇:督办科2010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呼啦圈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