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思想道德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新时代下,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当今中职学校的一个重点课题。要立身,必须先立德。中职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任务,绝不是给社会培养好用的机械工具,而是培养有素质、有责任、有担当、有品德的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职学校思想道德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职学校思想道德论文 篇1:

文化软实力背景下的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摘要】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究其根本就是提升全民族的精神素养与道德境界,达到加强政治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情怀的凝聚力的双向统一。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仅适应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有效推动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应从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建设、形式的创新等方面推进中职德育工作。

【关键词】 中职学校文化软实力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

9889(C).2011.07.010

中职学生的价值观与文化理念影响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而,中职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在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有效推进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效能与导向意义。

一、 软实力的理论内涵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内质规定性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是由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其将国家的综合国力划分为两种,即硬实力和软实力。1999年,他在《软实力的挑战》(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中对“软实力”下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定义:“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以按照你的设想而行事。”根据国际社会对“软实力”的普遍认知,软实力是由文化、制度安排、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四大要素构成。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它以一种隐性的、来自于传承与传播中的主流文化为载体,通过对人们的精神感召与思想的凝聚完成对社会发展极具方向性的推动。当前,文化已成为新时期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文化软实力建设亦成为求得国家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当前一国所具有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硬实力发展提供切实的思想保证与精神动力,而且以其特殊的渗透力与感召力对内以文化为载体传播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的文化间的较量,以彰显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的同时,成为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高地。近年来在东欧和中亚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政治反对派别无一例外地借助于文化渗透来实现政治的变革与政权的变更。因而,我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究其根本,是一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因此,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最为根本的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具体而言,其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改变。

第二,以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为内核,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内涵上则禀赋着中国独特的传统优秀文化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最为重要的资源载体。

第三,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配合。首先,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赖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导作用的发挥。以国家文化软实力应有内涵为依托,借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牵引,培养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年学生,以共同而正确的意识形态立场和丰富合理的价值认同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基调,从而以主流价值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其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在于对“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等多方面的实现。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人和社会主客体良性关系的实现以及二者的共同全面发展。“人”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核心对象,同时也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进行的重要载体。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其核心就是开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对“人”精神文化建设。因而,“人”亦成为二者的有效联结点。再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只有应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应有方向进行开展,才能够真正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意义。

二、 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究其根本,就是要提升国民精神素养和道德境界,加强政治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情怀的凝聚力。因此,中职学校作为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中职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别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从学理性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从而以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的意识认同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认同,关系到政权的巩固与稳定;民族文化及其认同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固性。因此,以维系个体与国家、促进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仅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起着保障作用,而且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第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生命线”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体而言,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意义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它确保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认同,巩固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合法性。其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根本就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国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开展当中,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而且由于对人们精神潜能的开发与激励,不断造就出新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推动了经济与社会、国家与民族的新进步。

第三,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本质职能决定了其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促进作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具有育人功能、协调功能、导向功能、文化功能、激励功能和开发功能等多种功能属性,其中导向功能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根本功能。此外,中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以一定的文化方式,通过文化武装人的头脑进一步挖掘人的知识技能、促进人的道德自律性以及培养人的精神凝聚力与价值认同感,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国民精神思想层面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复杂化以及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对我国的文化主权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与挑战,这不仅成为构建文化软实力的直接外部考虑因素,而且表明应将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列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之中。前苏联和东欧的剧变说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好与坏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的隐性教育。随着我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浪潮之中,西方的主流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冲击着我国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认同,文化安全守护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文化具有极强的隐性渗透力,如果没有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保证,那么,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主导其行为、意识的价值观与基本信仰就有可能产生偏差,造成社会性影响,因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与悄然渗透中,有效围绕爱国主义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导,将意识形态教育嵌入民族文化与精神感召之中,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持久而有力的内在支持。

第五,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的价值环境体系。“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究其个人,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才能通过正确的努力获得正确的发展与有效升华。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和理论武装工作,使马克思主义一元思想应社会发展而体现并保持足够的张力,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吸引力与感召力的同时,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同时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 文化软实力背景下推进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途径

基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职学校可从以下方面积极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第一,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全过程。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承担宣传和灌输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这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而文化软实力主要表征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亦成为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基本立足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全过程,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通过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不同方式融入到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过程中,即确定目标、创立教学计划的第一阶段,实施影响、促成教学转化的第二阶段以及信息反馈、评估教学效果的第三阶段。切实通过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中职学生的自觉追求,从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第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即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育教学工作努力贴近学生生活与精神诉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内在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功能所决定,即承担着培养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任务,而且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文化软实力建设,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对“人”这个主体的开发,是对“人”这个主体的提炼与发掘。那么,这一目标的实现,就要借助于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发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内在潜能的发掘,因而就要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实现等各个环节贴近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增强思想道德理论教学的包容度与影响力,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第三,加强“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以及网络媒体的日渐普及,世界文化多路径交流的实现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击与碰撞,我国青年一代也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理论课,应当加强主流文化的教育力度,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入教学工作中,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自觉凝聚在中国优秀文化的感召之中,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与意识形态的敌意演变。当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政治性与文化性相分离、教化与文化相分离的现象多有存在。主要表现在有意无意地否定或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的文化性,抽象阐释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性关怀,泛化或窄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特定政治内涵,孤立了政治教化与文化教导的关联性。强化文化力,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必然要求。

第四,应注重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关系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以及目标的实现。因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中职精神、提升学校内在文化软实力就成为营造良好的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关键。良好而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传导出一种和谐的精神凝聚力与进取开拓的文化氛围,如通过主题班会活动、社团宣传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形式,同时以营造具有特定中职学校精神的软环境。“精神”成为中职学校必备的实力要素,只有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效融合,将世界视野与民族情怀共同纳入中职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与中职学校精神使在校学生得到良好的感染、激励、鼓舞与促进。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职学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动力与基石。

第五,有效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式的创新,使其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与开放性。应充分借助隐性思想道德教育,将理想信念、政治信仰、民族精神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课、政治课,同时也是思想德育课,因而政治性和政治功能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首要属性。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突出抓好理想教育。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一元指导思想不动摇,坚定在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开展形式多样不拘泥于课堂的隐性教育,如有效结合团课、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根植于青年学生的信仰之中;应积极结合历史,进行“历史主题”的课外活动,利用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应有效组织实践教育,强化在校学生的知行合一,只有把课程教育融入学生生动的生活中,才能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应善于借助网络媒体,不仅应使用网络媒体工具,而且应有效使用网络媒体的流行内容,拉近与青年学生的心理距离,突出时代感,利用时效性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魅力,实现更为广泛的价值认同。

总之,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当前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承担着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其实质就是精神文化教育,是精神文化传授认同运用和创造的活动,它担负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使命,通过社会理想教育、爱国教育,把民众在为共同目标奋斗的实践中动员和凝聚起来为民族精神的形成奠定价值共识。因而,大力推进、提升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让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维度。

【参考文献】

[1]尹晓敏. 文化实力的高校话语、高校境遇与高校道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2]方丽丽,何凤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2008(9)

[3] 唐代兴. 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Z].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责编黄斯佳)

作者:申翠岗

中职学校思想道德论文 篇2: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

摘 要:在新时代下,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当今中职学校的一个重点课题。要立身,必须先立德。中职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任务,绝不是给社会培养好用的机械工具,而是培养有素质、有责任、有担当、有品德的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了做到这一点,中职院校一定要加大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建设方面的投资,要形成家校联盟的关系,同时,学校要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国人似乎忽略了对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物质和金钱成为许多人追求的唯一目标,道德和情操曾经被尘封在故纸堆中。中等职业院校在过去也曾一度把培养学生的技能当成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随着总书记中国梦的理想号召,随着总理“等等灵魂”的呼唤,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代再一次被提到了历史的高度。各大高等院校加大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

一、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是好的,大多数学生是有学习意识和进步意识的,同学之间也能够做到团结合作,互助友爱。这些孩子因为年龄大都在十七八岁左右,正是青春勃发的时期,也都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初中阶段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因为没能考取优秀高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大多不是很自信;同时,这些孩子往往在行为习惯、道德修养、思想境界等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容易滋生问题。从目前的观察调研来看,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如下。

(一) 荣辱感不强,缺乏自我约束力

中职学校的一部分学生荣辱感不强,这是目前最让学校和广大中职教师头疼的一个现象。这部分荣辱感不强的学生,他们做事没有是非观念,只凭自己的喜好行事,对自己和对他人都缺少必要的尊重,常常任意妄为,而且情绪和行为上严重缺乏自制力,对于行政管理教师来讲,犹如不定时炸弹。

(二) 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

我们常说,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现在许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对一些学生来讲形同虚设。课业学习上,有些学生上课根本不打开课本,甚至早早丢失课本,学生将上课睡觉视为常态,遇到严格的老师则认真听讲,遇到宽松的老师则睡觉,作业更是糊弄了事或直接不写,更有甚者违反课堂纪律而不自知,溜号、逃课,更有公然违抗教师命令和殴打教师者,令职业学校的教师处于被动的境地。管理宽松则学生不学习,耳提面命、管理严格则要挨打,从而导致教师不敢管、学生不听管的恶性循环。课业学习方面尚且如此,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思想学习等方面更是可想而知。

(三) 思想不坚定,缺乏社会识别力

中职学校学业压力小,学生接触社会较早,但社会识别能力较弱,导致部分学生过早被社会不良风气所腐蚀,如拜金思想、追求外表形象、追求享乐、哥们义气重等,这部分学生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金钱诱惑,过度追求物质和享乐,尚未就业就开始互相请客、攀比、追求名牌的思想和行动,着实令人担忧。

二、 中职学校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沐浴在充满德育风气的校园之中

中国有句俗语: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职学校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方方面面的德育工作的渗透,比如在校园里设置各种警示标语、海报进行宣传,在教学楼和校园墙壁上粉刷标志性的图片,使每一名学生重视德育内容,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时刻处于德育环境之中,耳濡目染,学生的言行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改变。

(二) 强化课堂德育渗透,让德育之风贯穿在所有学科教学过程之中

以前,其他学科教师总认为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而跟自己没关系,其实这种思想是片面的。为了把德育教育进行到底,需要所有教师共同付出努力,需要每一位教师成为行走的德育坐标。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要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德育宣传和教育,要让德育之风吹遍所有的课堂,要让德育建设成为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 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行为体验中改变思想,提高道德素养

朱熹有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凡事只有亲身执行了,才能加深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改变旧我,重塑新我的目的。对中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绝不能仅停留在口头阶段,必须增加一些传统文化、体育运动、志愿帮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切实感受哪些行为是高尚的,哪些行为是卑鄙的,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来彻底改变学生思想中的不良因素,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真善美和假丑恶要能够辨明和区别,并且逐步养成规范自己行为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行为朝向美好、正确的方向发展。无可厚非,在行动中建立起来的认知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深刻的认识,这种做法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四) 家校联合,让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走进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让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为了不让学校的教育前功尽弃,学校一定要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努力获得家长的支持。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创设良好、全面的素质教育空间,不让学校的教育走出学校后就变了味道和模样,要让学生能够做到走进校门与走出校门一个样,为了做到这一点,只有家长的配合才能实现。

三、 结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的道德传统的国家,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其实就是对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一思想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变迁,经历了不同时期社会变革的摧折,但是,放在今天的社会来看,仍然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只不过今天我们在提倡思想道德建设的时候,换了一个说法而已。但是,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一点,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始终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职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應该时刻致力于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理想,建立坚定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信仰和敬业精神,为未来走进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文丽.关于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

[2]陈名明.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法浅谈[J].高等教育,2013(11).

作者简介:

张雨清,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张雨清

中职学校思想道德论文 篇3:

浅论当代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培养

【摘要】思想教育课程是当代中职院校的必修课之一,但是目前由于经济竞争压力大,中职院校把优势资源放在专业课程教学上比较忽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职院校;思想道德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样化的价值观念涌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必然折射到中职院校学生的身上。当代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青年时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探究当前中职院校思想道德培养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当代中等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政治素质总体上说还是比较乐观的。他们有着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心愿,信仰共产主义,关心国家大事,毕业后立志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经常讨论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立场是非常坚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初级阶段开始一直贯穿到高等教育之中。所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政治觉悟的。

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对一些政治理论问题存在模糊的认识,少数学生政治觉悟不高,对一些政治基本理论问题停留在感性模糊的认识上。中职院校学生对于思政的认识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在自己的实际言行中还是有一定的个人主义色彩。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专业课占有的课时比重大增,思想政治课时少。一般教育单位都比较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就得不到重视。

二、当代中职院校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分析

1.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状况

当前信息量剧增,由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学生对一些问题往往缺乏判断能力,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客观,如教育单位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出现偏差,以偏概全,形成绝对概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会价值观念也表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也更加趋于成熟,知识结构逐渐完善,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素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导致认识上容易产生较大偏差。

2.市场经济环境下催生的拜金主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人们开始对金钱盲目崇拜,丧失自己的道德观念,而社会出现的一些官员贪污受贿、任人唯亲,更强化了这些腐朽思想。目前收入分配差距大、物价上涨、房价飞涨。生活成本不断上涨,与此同时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与生存竞争、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强烈对比,自己的思想道德信仰接受着严峻的考验。

我国中职教育的社会化现象十分明显,中等职业教育表现的则更为突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兼职做社会工作,并通过各种形式更加深入地接触社会。这在锻炼学生具备尽早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也容易使学生感染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使学生思想结构和价值体系产生裂痕,带来困惑,从而产生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有待提高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的重任。但是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往往是学生认为最无聊、最枯燥、最不想上的课。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教育作用得不到发挥。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方法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重要建设者,管理者,乃至领导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国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推进中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中职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1.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渗透到学生言行中去

当代青年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日趋开放的信息环境中,思想越发开放。青年时期又是一个比较叛逆的时期,我们不能再像教育小学生一样去灌输各种政治思想,硬性的要求学生信仰共产主义。但是这个时期是学生的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教师只有不断的在言行上影响学生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单一的说教式的灌输模式已经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和学生需要充分的互动,即时的进行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自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慢慢的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中职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讲究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运用各种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们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增强他们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

学生在青年阶段还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时期,也是一个非常叛逆的时期,这个时期非常容易出现思想政治上的错误倾向。所以学校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的观念成为共识。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例如,授课中多设置一些师生互动环节,定期就时政焦点问题组织辩论,课前学生小组就课程相关主题演讲。这样高校的思政课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有了学生自己的声音。学生小组课前演讲在我院思政课中开展效果不错。每位学生都积极踊跃参与,在搜集、筛选、整理资料过程中自我能力得到锻炼,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协作和相互学习,演讲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也有所锻炼,学生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充分展现自我。

3.优化思政教育的师资力量,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理想

思政专业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自身必须有着坚定的思想政治信仰。教师自己要起到表率作用,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老师的学术及教课水平、人格魅力等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中职院校教师的素质,中职院校学生教师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及高尚的道德。教学单位也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培训,接受再深造教育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平时也应该多总结实际的教学经验,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思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取得积极的教学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的人生理想。人一旦有了理想并且努力为实现理想拼搏奋斗的时候,就会充满热情并且不怕困难和挫折,崇高的理想信念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鼓舞他们的斗志,当学生有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时,就不会在为眼前的利益所困扰,他们会坚定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4.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政教育

信息网络逐渐成为当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和认知模式。由于受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没有对信息网络这一教育载体给予重视。鉴于此,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的新手段,通过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展思想道德教育信息传输新渠道,大力弘扬主旋律教育,开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阵地。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由“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走向“交互”,使教育对象通过网上畅游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不断保持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科技先进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也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依靠黑板板书,教师讲解等形式进行授课。教师可以将课件做成PPT,在课件中融合声音、图像等内容。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经历市场化转型后,被尘封已久的个体主体性得以迅速催生,个体价值、个性需要、个体利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强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性是否得到发展。一些实用主义迅速蔓延开来。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信仰还不够坚定,在思政教育中所提倡的“君子仁学”就被淡化了,“以德服人”的理念也有所动摇。中职院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必须充实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使中职院校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竞争的社会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努尔江.阿布力孜

上一篇:幼儿教师入党申请书(精选2篇)下一篇:续聘申请书(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