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已成为高职学生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职校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职校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1:

职校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起了重大变化.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成了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我们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数学教育,更是创新教育的领头羊.文章对当前职校数学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职校;数学课程;改革;思考

当前,职校数学教育如何更好地贴近时代的需要?职校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数学观点?掌握怎样的数学能力?这是目前职校数学教学改革中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思考如下:

一、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开阔学生视野,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弥补我们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比如,让学生到网上去了解数学发展史、发展前景、待解决的问题,以拓广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挑战心理.同时又可让学生在网上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正是我们常规教学中所欠缺的.

二、数学教学应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走入人们的生活,十分熟练的算术技巧与代数的纸与笔的运算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此之前,运算能力作为一项基本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生的相当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运算方面.计算能力成了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代表.在考试中,得分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计算的准确性与否,因而,这样评估出来的成绩并不能显示出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尤其是不能显示出这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高低,这或许就是产生高分低能问题的一个原因.现在,代之成为突出的问题的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及创新思想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所在,是指导人们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原则.事实已经证明了数学思想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现代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中,如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在最为尖端的科学技术中,如胚胎学、细胞染色和信息化产业本身的许许多多的技术等问题,它们的进一步发展要取决于新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算法的发展.因而,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三、应突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大胆猜测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創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对于数学教育来说,迫在眉睫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1)从知识发展的需要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的发展都是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例如,分数的引入、负数的引入、无理数的引入、虚数的引入、极限理论的引入等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在引入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去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让学生领悟数学发展的思路,让自己的思维受到撞击,也会在学生的思想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也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碰到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

(2)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等.

(3)从解决问题的结果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还会不会有不同的结果;改变条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4)平时上课时,要注意采用探索式教学法,提供材料来展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猜测,看看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怎样证实,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5)要经常做一些开放性类型的题目、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的心理处在一种随时提出问题的状态中,养成多思善学的习惯.

(6)对于教师来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鼓励他们,表扬他们,使学生有一种受肯定的感觉;尤其是提出与已有的见解都不相同时,更应大加赞扬他们善于提出问题的精神和创新思想;即使是教师不能肯定学生问题的对与错,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更应认真对待和研究.

四、应突出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它在教学上所显示出来的优势已经有目共睹.它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全新感受,对于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作用.

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应该是不仅仅会利用计算机上几节多媒体课,也不是你能制作多么漂亮的课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计算机进入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试图利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好的办法,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当然,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非常高.它需要我们懂得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甚至编程语言.

五、突出数学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不是会做几道题就可以了,我们的目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创新.用数学才是数学的根本目的,这里说的用数学,不单纯的指数学知识,也包括数学的思想方法.正如章建跃先生所言:“信息化社会对人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了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这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纵观数学发展史,每一次在数学领域的突破,大多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我们经常与数字打交道,自然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具备运用数学的观点.

六、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养猪经营户怎样制定规划既能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要通过怎样的营销方案才能快速打入市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作者:郑毓明 周巧

职校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2:

“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与高职数学教学融合探讨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已成为高职学生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探讨了当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碎片化学习的特征,提出以LC(Learner-Centred,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基础转变师生角色,打造多元碎片化的高职数学课程资源平台,应用双向互动、分组协作的教学方式,创建过程性教学评价体系等碎片化学习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途径。以期提高高职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实效性,加快其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碎片化学习;知识建构;互联网+

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数学基于‘Flipped Classroom’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项目编号:C-c/2016/03/04)

作者简介:吴一凡,男,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教学。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已经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未来国家各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2015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就对高校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提出通过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方式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1]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通过互联网来探索新型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利用和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平台,通过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推动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等方式,加快推动教育模式变革。[2]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将互联网的优势运用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不仅仅将互联网作为工具,而且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深度融合与协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3]在此背景下,衍生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4]当前,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中,关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创新相对较多。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碎片化学习的方式融入到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学情,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主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

(一)改革措施

1.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和Ebook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微课、慕课和Flipped Classroom(翻转课堂)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兴教学模式受到广大高职校教育者的追捧,因此,也大量出现在各种竞赛、评比以及公开课当中。很多高职校都开始建设课程资源库,对数学课程开展了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了诸如Mathematica、Maple、Matlab等数学软件的知识,利用数学软件来解决数学课程中图像的描绘、符号和数值计算等问题。

上述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也相应地产生了一些问题。

(二)存在问题

1.对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浮于表面,具体体现是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在竞赛中出现得多,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个别院校虽然实现了“校内翻转”,但是,仍依赖于学校行政力量的推动,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翻转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5]

2.数学软件的引入,给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仅限于在计算过程中使用,而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入数学思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实验较少。在“學以致用”方面体现不足,没有在学生中进行普及,致使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还不够深入。

3.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内这种单一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改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状态。

4.高职学生对碎片化学习方式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得知识的获取不成体系呈碎片化,未能有效进行整合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碎片化学习概念及特征

碎片化学习理念的产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探讨,王承博等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应从两方面理解:(1)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其便捷性得到充分体现,学习者面对海量信息采用阅读的方式充满随意性,使得学习者获取碎片化的知识;(2)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短平快的学习,这种由于学习时间缺乏连续性的学习方式,致使获取碎片化的知识。[6]张敏认为,碎片化学习是指现代人利用零散时空、新兴媒体技术和微型媒体,根据自我学习需求、价值取向、兴趣爱好,针对某一信息单元进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7]这些观点和概念相差不大,都强调碎片化学习具有时空的零散性、智能终端设备的多样性、便捷性以及碎片化的学习内容等特征。王竹立在上述概念的基础上,还突出强调了碎片化学习的“非正式学习”的特征,并以此区分碎片化学习的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8]碎片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从零到整,从零碎学习内容到知识建构的过程。

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碎片化学习方式使得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和喜好,方便快捷地获取零散的知识,促进学习者思维的转换,从而形成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高职学生碎片化学习与数学课程教学融合的途径

“互联网+”背景下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高职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并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模式的主流。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教育教与学的方式,在为高职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莫大的挑战。

高职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方式,是以个人意愿为导向,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碎片化媒体浏览学习碎片化资源,获取碎片化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也必然导致其获取的知识是跨领域多元化的、无序的、碎片化的,甚至是互不关联的,为其建构知识体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使得知识获取的有效性大大降低。高职学生本身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待数学课程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可以考虑通过以下途径,将碎片化学习深入融合到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之中,以改善现有的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以LC(Learner-Centred,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基础转变师生角色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的、单向化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主观参与度少,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兴趣。长期教与学达不到一致,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个体意愿占据了中心地位。高职数学课程因其内容的抽象性,有一定难度,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因此,单纯依靠学生个体意愿就能使得其碎片化学习为数学课程教学提供支持,显得不切实际。

LC(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个体产生足够的导向性影响,使得学生的碎片化学习为课程教学带来辅助。以LC为基础,教师对课程进行必要的统筹安排,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师通过在课外线上推送课程碎片化信息,提供碎片化资源,使得学生课外碎片化的学习不再是以往的盲目无序性,而具有课程导向性和结构性,为学生课内的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辅助和支持;在课内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课内主动或被动参与度,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种以LC为基础,利用课内外、线上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角色发生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思考交流,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跃”起来,为学生拓展创新性思维提供可能,有利于其构建知识体系。[9]

(二)打造多元碎片化的高职数学课程资源平台

关于数学课程的优质碎片化网络资源有很多,但大多出自本科高校,层次较高,难度较大,课程资源本身并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情,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使用状态。而高职类的资源大多是竞赛获奖作品,资源少而且缺乏系统性。因此,为提高数学课程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筛选有效碎片信息,更快速建立课程知识体系结构,为学生打造一个多元碎片化资源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多元碎片化资源平台的打造包括课程网络资源库、课程微信公众号、课程手机应用app、课程QQ群以及各种数学实践项目网络资源等。集学习、讨论、下载、观看、语音交互、统计数据和后台操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碎片化资源平台,利用现有智能媒体技术向学生传输符合学生学情的大量碎片化学习资源。以高职数学课程网站资源库为例,微课、微视频资源已经成为课程网络资源的标配,关键在于解决学生课外参与学习有效性问题。在课程网资源库中对各个碎片知识点视频设立在线测试,可以即时统计测试结果,同时,结合视频有效浏览数据来掌握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在课内推进知识系统构建学习。为简化资源使用,达到“一体多能”的效果,可在资源库中链接网络版微信,并在微信中设立微信公众号,常态性向学生推送和发布与数学课程教学进度相统一的信息,制作二维码供学生扫描下载知识点信息,也可即时分享网络相关课程资源碎片,以便于学生课外随时浏览学习。同时,为提高学生浏览兴趣,发布内容不拘泥于纯数学课程的内容,也可以包括生活学习小贴士等内容。若条件允许,可以直接开发高职数学课程手机app,它除了具备上述课外在线学习的条件以外,还可以用于课内教学情况统计,高效且节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打造高职数学课程多元碎片化资源平台,归根结底是碎片化资源的建设。利用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制作微视频,利用focusky等软件制作更加生动有趣的演示文稿,制作微信发布和推送的信息,制作贴近生活实践的数学实验案例等,这些都需要数学课程教师团队集体协作,进行研究探讨。

(三)应用双向互动、分组协作的教学方式

高职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抗干扰性差、时效短的情况,因此,碎片化学习的实效性不强成为其最大的弊端。Treisman的早期研究就表明,学生个体学习没有分组学习效果好,[10]学生的学习行为容易受到自身群体的影响,课外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帮助其融入到课程学习情境当中,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其碎片化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课堂、微信群聊、QQ群聊、课程资源平台的讨论版块和在线学习教室等渠道,强化师生互动与学生之间生生互动的开展,将两者互动方式进行有机结合,达成双向互动的效果,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分組协作是以学生为中心,集课内外、线上线下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分为以下五个环节:(1)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学生意愿进行合理分组,设计项目按照小组成绩进行评价考核;(2)教师在掌握学生学情的前提下,按照高职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研究性问题,一般是具有数学知识性、数学思维性、团队协作性和互助可行性的数学问题;(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助学习,结合数学知识点,围绕预设的研究性问题,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开展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各小组保持持续关注,对于困难的小组适当给予帮助和提示,最终形成集体学习成果;(4)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即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课程任务,每个小组选定一名成员汇报展示;(5)教师帮助学生找出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创新点,解答困难点,对课程任务完成成果进行总结评价。

分组协作的教学方式可依托数学实验进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探索,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双向互动、分组协作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课内外的主动参与性,通过过程性评价来加强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四)创建过程性教学评价体系

验证学生碎片化学习的实效性,需要通过课程教学评价来体现和反馈,而传统的依托期中、期末两次测试来检验,往往达不到促进学生日常学习的效果,对碎片化学习缺乏必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创建符合高职学生学情和学习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体现多元性、长期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多元性包括两个方面:(1)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通过在线阶段测试、专题测试、课内回答问题效果、课外在线提问次数、小组讨论情况、完成数学小论文情况、个人展示和参加校级及以上数学类竞赛等方式进行,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2)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内容不再局限于数学计算能力的评价,而增加了对數学概念的认知、数学软件的使用、数学知识迁移的能力(即实践类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包括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对数据综合分析的能力、运算能力和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等)等内容。长期性是指教学评价体系贯彻学期始终,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评价,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连接链条,进而“化零为整”构建知识体系。实效性是学生学习高职数学课程效果检验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检验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从而有的放矢地推动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碎片化学习的效果。

在“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方式已成为当下和未来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碎片化学习,以LC(Learner-Centred,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基础,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打造出符合高职学生学情的,具有数学课程导向性的,集多功能、多资源一体化的数学课程网络资源库平台;应用双向互动、分组协作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内外、线上线下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整体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创建高职数学课程过程性教学评价体系,来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系统,加强学生碎片化学习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构建数学以及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化零为整”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碎片化资源库的建设,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都需要课程教师及其团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来自学校和政府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EB/OL]. [2014-04-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504/t2015

0416_189454.html.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EB/OL].[2015-07-0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

[3] 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4] 黄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习惯与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23):15-17.

[5] 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6] 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26-30.

[7] 张敏.碎片化学习时代英语微课设计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4):78-82.

[8] 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4):9-16.

[9] 吴一凡.高职数学MEMH教学模式及其CW教学形式的探讨[J].职教通讯,2015(3):68-71.

[10] Fullilove, R. E., & Treisman, E. M.,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mong African American undergraduat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 evaluation of the mathematics workshop [J].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1990, 59(3):463-478.

[责任编辑 盛 艳]

作者:吴一凡

职校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3:

职校数学创新教学的体会

摘 要: 职校数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课时少、基础性较强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创新思维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极具创新能力的人才,职校教育一直以来以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人才为教学理念,重视数学的创新教学,旨在培养更多极具创新能力的学生。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希望为广大师生提供指导。

关键词: 职校数学 创新教学 探究式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

数学知识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生产各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数学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一直以来,数学是小、中、大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学习其他个各种专业课程的基础,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于严密性、逻辑性较强,尤其适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素质,应引起职校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即人们产生新思想、新认识,并且创造新事物。由此可见,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前进、发展。因此,职校数学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心得体会。

1.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

传统职校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概念、理论知识,学生学习非常被动,只会跟着教师讲解的内容记笔记,不会思考教师讲解的内容到底是对是错,解题时套公式、套方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其不会主动思考问题,导致创新能力较弱。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最好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标新立异。比如在讲解“?蘩sin(lnx)dx”的相关内容时,被积函数已经远远超出“基本初等函数”的相关知识范畴,而且难度高于求解不定积分时,分部积分的“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幂函数、对数、三角函数”等内容,关于哪个在前,哪个做u的规律总结。因此,要求解这类题目,学生必须敢于猜想,标新立异。其实,针对这个问题可用两种解法解决:①仍然采用“分部积分法”的基本思想,将“sin(lnx)dx”整体都视为u,然后求解;②令lnx为t,然后再将复杂的被积函数进行简单化处理,最后用分部积分法思想处理。

2.进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然后在情境中设计各种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探究式教学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类比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职校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材中的具体内容积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应针对教学目标进行问题设计,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创新能力、思维想象力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微分中值定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函数f(x),该函数[a,b]闭区间上连续,在(a,b)内开区间内可导,而且f(a)=f(b),试观察曲线y=f(x)在水平切线处是否存在。教师再将上述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改变,让学生再观察曲线y=f(x)在水平切线是否存在。指导学生在这两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而推出“罗尔定理”。又如在讲解“拉格朗日定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将其中f(a)=f(b)的条件去掉,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曲线y=f(x)上每条切线和(a,f(a))、(b,f(b))两点弦的位置关系。这样,学生采用类比、比较等数学方法很快就得出“拉格朗日定理”的结论。

3.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教育行业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方式,也豐富了职校数学教学的内容,通过声音、图画、视频、文字等多种功能更能增强数学教学魅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和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多媒体教学也有利于优化教学结构,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教师积极引入现代化辅助教学技术,比如教师在讲解“函数”、“极限”、“微分”、“连续”、“定积分”等相关内容时,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这些数学概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也可以避免学生在教师讲解这些数学概念时感到枯燥乏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前进的源源动力,职校作为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以培养更多极具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教育目标,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学科由于其特性尤其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力,职校数学教师应该明确创新教学的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虹.高职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12).

[2]谢国军.从教育教学管理看高职高专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衔接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9).

[3]邹成.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09).

作者:田晓静

上一篇:试用员工转正申请书3篇下一篇:爱国主义演讲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