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推荐8篇)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篇1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体阐述如下: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

析和随机观念。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

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

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

学的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总体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发展数感。

2.在讨论简单物体的性质、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4.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事物中存在的简单数学规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询“为什么”的习惯。第二学段(4-6年级)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了解简单的图形运动性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单位、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

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自我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从事独立思考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体验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篇2

一、教学目标:“你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如何制订?有些老师认为只需根据《参考教案》或《教师教学用书》抄写一遍。这样的教学目标往往就形同虚设。其实, 制订教学目标是教师领会“课标”要求、理解和把握教材、分析学情的过程。经历上述过程后教学目标自然就会“装”在教师心中, 从而驾轻就熟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全程“导航”。

1. 从解读“课标”和“教材”中来

(1) 目标的细化。虽然“课标”已明确提出了学段目标, 每个学段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也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 但教学时还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的安排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如, “课标”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提出“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目标。这里的“具体情境”指数量之间的相并、相差、份总、倍数等关系的现实的问题情境, “会用”则包括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和会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苏教版四年级 (下册) 教材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线索, 分三段编写, 即只有一个运算符号的字母式, 含有两个运算符号的字母式, 特殊的含有三个运算符号的字母式。前两段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和掌握写法为主, 第三段主要会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由于学生以往认识的数都是具体的、确定的, 而字母所表示的数是概括的、可变的, 因此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是教学难点。在解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可根据“课标”的具体目标细化出课时教学目标。

(2) 目标的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反映全面发展的要求, 把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目标都考虑到。但是,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目标设计也不可能将所有目标面面俱到。因此, 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和整合。只有通过筛选整合, 才能避免淡化所谓“软目标” (比如情感与态度) 的倾向, 使所有的目标都能落到实处;只有通过筛选和整合, 才能使各个目标之问互相促进;也只有通过筛选和整合, 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益尽量达到最大。预设目标时, 先要确定基本目标, 突出重点目标。因为基本的知识技能目标是最基础的目标。在上述基础上再考虑弹性的目标, 即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弹性目标要少而精, 一堂课有一两个特别突出的就可以了。以中年级“简单数据整理”为例, 一位老师首先设计它的知识技能目标, 如知道原始数据与数据整理的含义、了解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组成、会看简单的统计图表、明确条形图的意义、会填写统计表、能根据条形图回答问题等, 其中课堂的重点目标是会看统计表和统计图。在此基础上, 再确定其他目标, 如初步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 养成仔细观察和分析的习惯、体验统计图的简洁明了和条形图的形象直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信息意识、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等, 其中基本目标为初步认识数据的整理方法, 体验统计表的简洁明了和条形图的形象直观。经筛选和整合就可得到完整的课时教学目标:“初步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初步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 体验统计表的简洁明了和条形图的形象直观。”

2. 从分析“学情”中来

教学内容是相同的, 教学对象是千差万别的, 教学时既要研究班级学生整体的共同特点和一般的认知规律, 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此,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从兴趣、态度、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重点、难点、疑点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设定课时教学目标。如教学“可爱的校园”之前, 多数学生已在幼儿园或生活中接触过数数, 很多学生会数100以内的数, 甚至会2个2个地数, 5个5个地数, 10个10个地数, 但如果与物体对应, 做到手口一致, 可能有些困难。许多学生观察物体时会不够全面, 同一种物体, 只关注局部、忽视整体, 致使同种物体数量不完整, 因此要把培养观察的能力与方法作为重要目标。此外, 学生对校园新环境比较好奇, 会说一些与数学无关的话, 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 关注课堂学习。根据以上分析, 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学会数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 并做到手口一致, 学会1个1个数, 鼓励2个2个数, 几个几个数, 通过数一数实际场景中的具体物体, 培养数感,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看图、数数, 让学生感受学校的美丽, 同学之间的友好, 以及数学的有趣, 从而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你到哪里去?”

有些老师根本没领会制订教学目标的真正意义和最终目的, 认为把教学目标写进备课或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就算大功告成了。殊不知, 教学目标似“航标”, 它必须为教学活动“引航”。假如教学没有目标, 就会虚无飘渺、偏离“航向”, 最终只能“跟着感觉走”, 从而出现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现象。因此, 将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是成就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1. 融合于教学内容之中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把教学目标作为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的准绳。首先, 教学内容要恰当地体现目标。如低年级“认图形”教学时, 有的老师把“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作为教学内容就显然不符合教学目标。其次, 教学内容要全面地体现教学目标。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既要安排认识时、分的内容, 又要安排体验l小时和1分钟有多久的内容, 这样才能全面地落实目标要求。最后, 教学内容要准确地体现教学目标。如“旋转”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与特征”。一位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 设计了让学生玩风车的活动, 显然这是与目标无关的内容。

2. 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活动具体化。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就好比“路标”和“路”的关系, 有路标而没有路, 路标则是空洞的口号;反之, 有路没有路标, 行走之人将迷失方向。因此,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才能得到顺利实现。教学时,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如, 教学“周长”时, 我围绕“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这一目标, 展开以下教学活动: (1) 让学生剪下画在纸上的树叶图, 初步感知“边线”; (2) 动画演示蚂蚁绕树叶行走一周的情境, 感知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3) 通过指一指、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实践活动拓宽认识, 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三、教学目标:“你该怎么去?”

1. 在教学内容中有机渗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由此可见, 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必须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 切勿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或出现“贴标签”的现象。例如, 某教师在教学中请全班算对的同学给自己贴上智慧星, 一位同学没有动手贴星, 而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说:“我发现有位同学没贴星, 你愿意告诉大家为什么吗?”这位同学主动站起来说:“我计算730+280时, 百位上没有加从十位进上来的1。”教师亲切地说:“改过来了吗?”当学生回答“改过来了”后, 教师兴奋地征求全班同学意见:“××同学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 大家同意给他贴智慧星吗?”学生齐说:“同意”。这一巧妙的处理既突出了“双基”教学目标, 又凸显出情感、态度的渗透。

2.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达成

教学目标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逐步实现的。因此, 教学时常常把一个主目标分解成几个子目标, 在实现子目标的基础上再实现主目标。如教学“3的倍数”时, 为了达成让学生“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目标, 教师分层设置了目标:先得到“个位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 再得到“3的倍数, 它十位与个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经进一步验证, 最后归纳出“3的倍数, 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3. 在动态生成中灵活调适

将“数学思考”课程目标落到实处 篇3

一、 活用教材,让“数学思考”更受青睐

1.游戏情境,给“数学思考”披上漂亮的“外衣”

小学生的数学思考往往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熟悉的游戏情境中,他们能够自觉地、顺利地投入到思考中来,在挑战性问题前激发出更加主动的数学思考。所以,教师应该多创设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数学游戏情境,调动学生数学思考的热情,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下课铃声快要响了,老师没有按部就班地给全班学生布置作业,而是给全班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

师:同学们,快要下课了,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课堂”,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你就离开教室。走的时候必须先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你说的这句话,必须是“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或“几能被几整除”中的任意一句。

游戏开始了,教师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3,学号是3的倍数的学生都一一走到了讲台前。有的说“6是3的倍数”,有的说“3是9的约数”,有的说“12能被3整除”。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正确地说出了一句话,在得到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认可后一一离开了教室。接着教师出示了2和5,学号是2和5的倍数的学生也高兴地离开了教室。(其实大家都没有走远,都在窗外看着呢!)现在教室里只剩下了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的学生,这时教师慢慢地拿出另一张卡片0.5,有3名学生,立刻站了起来朝讲台走去,走了一半又回到原位。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都不走了?学生结合整除应具备的条件说明了理由。教师又问,剩下的同学你们希望老师出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1。“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任意一个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意一个自然数的约数。

这样的游戏情境调动学生“数学思考”的热情,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持续深入,学生也喜欢上了“数学思考”。

2.“无师自通”,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学习虽然是在班集体中发生、发展的,但学习的切入、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效果等许多方面却取决于学生个人。这就是建构主义所谓的“个性化的建构”。但是在课堂中,教师常常习惯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学生接受知识的达成度上,习惯于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为他们铺设一个个问题台阶。其实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头到尾地思考,不断地迎接“挑战”,不断地进行“抉择”,学会思考,努力实现从“有师而通”到“无师自通”。

例如:教学“排队问题”时(如图1),教师只问以下几个问题:你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吗?你会怎么解决呢?请你试着数一数、画一画。

这样的设计看似放任自流,却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欣喜地发现,不少学生能利用图形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事实告诉我们:留下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舍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可能会不断制造精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不断地与题目对话、与经验对话,更与思考对话,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更独立地思考。这样的学习经历不仅知识上“通”了,更是思维上“通”了。

二、 动手实践,让“数学思考”更加有效

1.动手之前,想想为什么而动

《水浒》歌词唱得好:“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词同样适用于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是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探究的过程,遇到有价值的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这时便可出手了。所以,在“动”手前,弄清情况,分析原因,考虑周全之后,数学知识才能“手到擒来”。

比如“可能性”一课,在让学生探寻可能性大小的操作活动时,教师可先出示要求:(1)先数出信封里的白子、黑子颗数,并填入表中。(2)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拿信封:摸前摇一摇;大家轮流摸:一共20次;一人记录:摸出一颗就记录它的颜色,最后统计出次数。(3)摸后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这个要求的出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如何动手的困惑,清楚地表明了要探究和思考什么问题,加强了这次操作活动的针对性。

2.动手之时,思考怎样有效而动

有效的“动”不单要明确操作活动“为何而动”,更应该注重研究“如何动”。现今不少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只停留在动一动、做一做、摆一摆等身体动作方面,没有进一步深层研究怎样有效而动。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就实现了“动”与“思”的有效同步。在带领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之后,教师依次安排了“摸面”“摸棱”“摸点”三次操作活动,并让学生将操作结果记录到学习单上。

这样,在操作中分发学习单,通过边操作边填写学习单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操作过程中又伴随着一系列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总结等思维活动,充分体现出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三、 深挖内涵,让“数学思考”更加深入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知识的内涵,不断变化知识的表象,层层深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表及里,增强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中的“掷一掷”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1.小朋友都玩过骰子吗?(板书“骰子”)一颗骰子中藏着哪些数学知识?(骰子上有6个数、有6个面,是个正方体……)

2.小朋友们真有数学眼光,掷一颗骰子,掷出的数可能是哪些?最小是几?最大是几?同时掷两颗骰子,掷出的两个数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求和、差、积、商)

3.今天我们主要通过“掷一掷”研究两颗骰子掷出的数字的和中藏着的奥秘。

(1)同时掷两颗骰子,得到两个数的和可能有哪些?(2、3、4、5、6、7、8、9、10、11、12)

(2)掷出的两个数的和的可能性各是多少,为什么?(和是2和12的可能性是1/36;和是3和11的可能性是2/36;和是4和10的可能性是3/36;和是5和9的可能性是4/36;和是6和8的可能性是5/36;和是7的可能性是6/36。

请同桌合作,通过掷骰子和列表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教师提供了一些材料:每两人一张统计表,两颗骰子)

这样的教学似乎有点拔高,但这才是真正深挖了数学教学的真内涵,更具有挑战性和数学味。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没有发现学生有如此的探究能力,居然能探究出和的各种情况的概率,究其原因,是教学引发了学生更深刻的数学思考。

四、 整体把握,让“数学思考”更有广度

数学问题是数学思考的对象。数学问题是否全面、完整,直接影响着数学思考的宽度和广度。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重视数学的概念要义、技能方法、操作要领和解题要点等显性局部特征的思考,而忽略了对数学问题潜在的结构背景、本质意义、功能作用和关系类别等隐性个别特征的关注。教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加以比较沟通、梳理整合,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更有广度。

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当学生表述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时,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让学生联想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内容中有哪些性质、运算和比的基本性质有相似点。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同桌讨论,最后得出表2。

这样的梳理整合,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更加全面、系统,进而能够更加深入建构知识和整体把握知识,使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让学生的数学思考更有宽度和广度。

数学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的落实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需要始终站在关注学生发展需求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去追寻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才更有数学味,也只有这样,数学思考这一课程目标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为课程改革这支和弦奏出美妙的音符。

参考文献

[1]游臻.小学数学操作有效性策略初探.小学数学教育,2006(3).

[2] 李玉萍.“有效参与”的策略探究.小学数学教育,2012(4).

[3] 张永贵.为“数学思考”而教学.小学数学教育,2012(6).

[4] 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张顺燕.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6] 傅红娣.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力[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1).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篇4

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主要社会发展、儿童发展和数学科学发展等。1.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的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农业社会,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并且生产方式也比较落后,这时所需要的数学方面的知识就是最基本的概念和运算。当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现代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即使是普通劳动者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也需要具有比较高的数学素养。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在数学方面的要求不断增加。从开始只是算术知识,后来增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又增加代数初步知识。新的课程标准还增加了一些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而对于学生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更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逐步受到重视。

课程目标的确定也应当体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要使学生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更好地理解社会,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应更多地强调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儿童发展因素的影响

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应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需要,这一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数学学科的目的由培养精英转变到为每一个学生。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在“大众数学”的意义下,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实现人人掌握数学。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展数学,删除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与数学发展相背离、与实现有效的智力活动相冲突的,并恰恰是导致大批数学差生的内容,如枯燥的四则混合运算,繁难的算术应用题。而大众数学要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就要在所有的人受到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

在数学课程发展中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为学生设计什么样的数学,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虑儿童发展的因素,不只是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儿童的发展。如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学生交流能力、数学情感和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3.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

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的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这样的数学内容体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甚至有人认为是不可改变的。而在“数学现代化”运动中,这种观念受到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数学家们的呼声。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这在“数学现代化”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新数学运动并不成功,但是新数学运动提倡的数学内容现代化,对后来的数学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影响。

数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计算机和计算器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计算机和计算器进入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给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对形式化计算的需要大大减少,对数学规律的探索产生强大的支持。现代数学中的概率统计、数学建模等思想和方法,也逐渐渗透到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来。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篇5

单元名称 小节标题 知识要点 目标要求 重点难点

一、位置 位置 1、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

2、让学生从习惯上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

3、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3、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二、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一)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新课标第一网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乘分数(二) 1、一个数乘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数和分母相乘。

2、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2、解决问题 1、单位“1”的确定: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2、分数乘法的法则的运用。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3、倒数的认识

1、倒数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三、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难点: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分析单位“1”的量。

2、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3、利用方程解决问题。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比和比的应用题。 1、比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比的基本性质。

3、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方法。 1、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2、能够正确判断出应用题中所涉及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3、能够使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

四、圆 认识圆

(2课时) 例1、例2

(P56---58) ⒈认识圆的圆心O、半径r、直径d

⒉同一个圆内d=2r ⒈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认识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⒉让学生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⒊初步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重点:直观地认识圆的特征,学用会圆规画圆。

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的关系

例3

(P59---61) ⒈圆是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⒉画多个圆组成的组合图形的对称轴。 ⒈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⒉让学生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对称轴画出给定图形对称的图形。

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精神。 重点:能准确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对称轴画出与给定图形对称的图形。

难点:画出由多个圆组成的组合图形的对称轴。

圆的周长

(2课时) 例1

(P62---66) ⒈认识圆周率π及它的近似值

⒉知道圆周长公式

C=2πr或C=πd ⒈通过对圆周率的值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⒉使用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熟练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⒊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重点: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

圆的面积

(3课时) 例1

(P67---68) 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圆的面积公式S=πr2 ⒈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⒉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例2

(P69---72) 圆环的面积公式 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学会求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⒉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重点难点:求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确定起跑线

(P75---76) 标准跑道的有关知识,

跑道宽与相邻的两个半圆形跑道直径之间的关系 ⒈通过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圆的周长的知识。

⒉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能运用周长的知识确定起跑线

难点:理解相邻起跑线的距离与跑道宽度之间的关系

五、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课时) (P77---79) ⒈百分数的意义

⒉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⒈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⒉通过对百分数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⒊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体会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区分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课时)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P80)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⒈使学生学会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⒉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并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⒊通过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 重点:理解并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P81---84)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熟记常用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⒈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⒉利用已有的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⒊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比较等教学活动,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重点:使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难点: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例1(2课时)

(P85--89) 发芽率、达标率、出勤率、出油率的意义 ⒈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发芽率、达标率等问题。

⒉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重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发芽率、达标率的意义。

六、百分数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例2(2课时)

(P90-P9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⒈在学生学习了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⒉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例3(2课时)

(P93-P96)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⒈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⒉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折扣例4

(P97) 折扣的含义;原价、现价、折扣的关系 ⒈使学生理解“折扣”的含义的基础上,明白有关折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能正确列式计算。

⒉能从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理解“折扣”的含义,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是相同的。

难点:独立分析,找准分析方法

纳税例5

(P98-P99) 纳税、税收、税率 ⒈理解税收的专用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

⒉建立正确的纳税观,懂得纳税的重要性。 重难点:理解税收的专用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

利率例6

(P98-P100) 本金、利息、利率 ⒈理解“利率”的含义,体会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⒉能应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灵活解答有关“利息”的问题。

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理解概念,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六、统计 扇形统计图 1、认识扇形统计图

2、填写扇形统计图

3、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够看懂并会填扇形统计图。

3、会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5、通过对相关素材的整理和分析,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扇形统计图的练习体会条形、折线、扇形各种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 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扇形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合理存款 合理存款 1、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2、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1、使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巩固复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3、经过分析、计算、比较、概括等过程,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认真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七、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的问题 猜测、列表、假设和方程解法。其中假设和列方程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1、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篇6

为了强化学校管理,促进班级工作,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考评方案:

一、政治思想(10分)

1、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无故未参加、未穿校服或未行队礼,一人次扣0.5分。

2、教室缺国旗、学风、专栏、三表,或者布置不庄重、不美观,一项扣0.5分。

3、班内班外闹不团结,出现相骂、打架和欺侮弱小行为者,一人次扣1分。

4、好人好事奖励分,对各班好人好事记录进行核实后,分等记分,最高记5分,最低不限。所记录的好人好事不真实,除不予奖分外,另作“欺骗他人”处理,扣5分。

二、认真学习(20分)

1、课前准备充分,自习时间安排得当,学习认真。发现一人次行为不当扣0.5分。

2、上课积极发言,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讲普通话。

3、认真完成作业、阅读任务、手抄报、观察实验报告、“小金星”通讯等完成得好,一次完不成任务扣0.5分。

4、学业成绩好(15分)。以镇校组织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依据,按档次换算法记分。

三、文明礼貌(10分)

1、见了师长不问好,不用尊称或出现其他不礼貌行为,一人次扣0.5分。

2、在教学区内追逐、喧哗、吹口哨等,一人次扣0.5分。

3、在校吃午饭的同学,未在自己的课桌上吃饭,或将饭撒在地上未清除,一人次扣0.5分。

4、领饭、取水不排队或抢先出入教室,或故意关闭教室门,不让他人出入等不遵守学校公共秩序的行为,一人次扣1分。

5、午休时间在外逗留或违犯午休纪律,一人次扣1分。

四、体育卫生(10分)

1、“两操”做到快、静、齐,未达到要求者,一人次扣1分。

2、随地吐痰,乱丢纸屑脏物,一人次扣1分。

3、楼道、教室内有纸屑或其他垃圾,或桌凳摆放不整齐,或未按规定关门窗,或未擦黑板,或卫生区不清洁,或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一项次扣0.5分。

4、手脸、衣服不干净,一人次扣0.5分。

五、爱护财物(10分)

1、在黑板、墙壁、门窗、课桌、宣传窗等物品上乱画、乱抹、乱刻、乱订,或用脚踢门或损坏桌凳、学校花草等一人次扣1-2分。

2、教室或责任区内的玻璃损坏,未在24小时内装配,每拖延一天扣0.5分。

3、不爱惜粮食,或者乱花钱,一人次扣0.5分。

4、损坏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不自觉赔偿,一人次扣0.5——2分。

5、偷盗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一人次扣10分。

六、注意安全(10分)

1、上学、放学排队不整齐,或私自离队,自由行走,或乘座无证、无牌、状况不良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一人次扣1分。

2、私自游泳、翻墙、爬窗或做危险的游戏及其他危险活动,一人次扣2分。

3、不戴安全帽、队日不戴红领巾的每人次扣0.5分。

4、不讲究饮食卫生,随便吃生冷食物、零食的,一人次扣1分。

5、班级出现安全事故,一人次扣5——10分。

七、各种活动(20分)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按活动结果分等次记分,每次最高记4分,最低1分。

八、完成任务情况(10分)

1、学校安排劳动或其他公益劳动未达到要求者,一次扣2——4分。

2、学籍卡、评价手册或其他规定填报的表册,未按要求填写且报送不及时的,一次扣0.5——3分。

3、班内出现辍学的,一人次扣3分。

4、收费正规及时的记5分,每人次拖延一天扣1分。

说明:

1、班级目标管理考评实行两个为主:一是相互监督、举报为主;二是学校行政检查记录为主。

2、班级目标管理实行一周一小评、一月一中评、一期一大评、一年一总评,周评结果作为授于“流动红旗”的依据。总评结果作为班主任考评奖励及教师育人效果的依据。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篇7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要求和标准, 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是课堂教学的方向, 是一堂课的灵魂, 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可以指导控制教学过程。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表明了学生学习之后要达到的“目的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师生围绕目标进行教与学的活动, 目标明确, 方向才明确。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必须体现在课题教学的三个层次。

(1) 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 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 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 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 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 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 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 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 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 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 即通过解决是什么 (陈述性知识) 和为什么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的问题, 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 即通过知识的应用, 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 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 既要完成巩固知识, 进行技能性的转化, 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 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 题型要多样化, 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 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 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 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 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 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 一是一题多解, 二是多题一思路, 三是一题多变, 四是学科综合。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 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以四项训练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 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 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 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 也是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 “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 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 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 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 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 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 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 都要求教师关注它, 但是, 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 通过讲解的办法,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说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没法“教”的。

本质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都是一种主观选择, 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看到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或“5.12”四川大地震的灾难情境, 你可能落下同情之泪, 也可能想方设法帮助他, 还可能视若无睹;购物时售货员少收了货款, 你可能暗自庆幸匆匆离去, 也可能赶快纠正予以补足, 或者以为这是对商业欺诈的合理报复而兴奋不已……凡此种种反应, 都是植根于行为主体深层认识的主动选择, 都是建立在主体此前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己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 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情感基础上的。

在主体性认识没有形成或改变以前, 可以告诉他可能有几种价值选择, 正确的选择是什么;还可以告诉他错误的选择有什么不利影响, 甚至可以强迫他按照正确的选择去行动。但是, 只要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不是建立在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 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就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 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因为它不会影响学习主体今后的选择。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 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 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 在参与中发展自我, 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 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 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时, 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 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 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 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 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这个问题也不难, 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地身教, 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认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 三者相辅相成, 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技能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 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让课堂再一次充满生机, 那就要求我们有效地把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上。

二、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

如下为一教师在新教材必修3中第三章第二节《几何概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中的三维目标:

课题几何概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本节着重讲述了几何概型的概念和应用。

2.过程与方程

本节通过两个实例, 引出几何概型的概念, 进而给出几何概型的计算公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几何模型的计算公式, 启发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研活动中, 发现很多老师虽在教学设计中都有教学的三维目标, 但许多都是为了应付教学设计的完整性, 或学校的教案设计要求而设计的。没能很好地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作用, 结合课标的要求及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的三维目标。有的教师甚至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混为一谈, 特别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时更是文不对题 (教材的内容) , 罗列了一大堆课课皆用的“万金油”。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 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 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概念, 是对我们中学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升华, 是对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和创新。

但从当前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来看, 大家对三维目标本身含义的理解, 可能还不够清晰。如:知识与技能维度, 知识的概念是什么?如果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概念, 知识包括三类: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技能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再如,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概念是并列的, 还是递进的, 还是包含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观点看, 方法可能主要是策略性、程序性知识。

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改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要吃透教材, 把握重点、难点, 找准切入点、突破口, 统筹安排, 整体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开展, 以学生为主体组织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 实现目标。可以说, 目标达成度高, 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好, 反之, 在目标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都需要教师进行认真反思。

准确、科学的教学目标, 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应该有相对稳定的互为体系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目标加以实施, 减少随意性。但在目标设施的具体过程中, 目标的实现又有灵活性。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灵动的鲜活的过程, 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更注重的是课堂与教学的生成性,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思维异常灵活, 富有创造性的见解随时可能出现, 这就需要教师围绕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变动目标。有时进行局部调整, 有时甚至从总体上调整。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灵魂, 在实践中, 科学设置目标, 适时调整目标, 和谐达到目标, 才可能发挥目标教学的作用。下面是高中数学《3.3.1几何概型》三维目标的设计。

3.3.1几何概型

本节内容是新教材必修3中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

(2) 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3) 会根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与联系来判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

(4) 能将实际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后转化为几何概型, 进而解决问题。

(二) 过程与方法

(1) 发现法教学, 通过师生共同探究, 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 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 类比法教学, 通过与古典概型的类比与对比, 让学生感触到知识的递进与推陈出新,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生活案例多, 学习时要积极探求如何构建数学模型, 体会数学不是远离生活高不可攀的,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与快乐, 更进一步体会数学对自然和社会所产生的作用。

三、几点体会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心学生需要, 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实施有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使我们关注的问题。学生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是否达成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我认为,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要着眼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否落实。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体会。

1.制定教学目标全面、科学、恰当

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 都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应该仔细钻研教材, 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 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 努力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评价一节课效果如何就应先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全面、科学、恰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并结合学科特点, 树立师生达标意识, 学生达标效果是否真正到位作为我们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2.恰当处理好三维目标的预设与动态生成

数学教学过程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情况, 如何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进程呢?怎样使教案目标预设不脱离轨迹呢?教师面对突发情况能及时地做出调整, 把握目标的动态生成, 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敏锐认识教学中新情况与“可生成目标”、“预设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而因势利导。同时尽量对课堂中的生成可能性细节多作一些充分的预设, 让学生在“数学化”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结论, 同时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思考。使学生经历了“做”数学的动手实践操作活动, 同时使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激发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其中, 只有教师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 胸有成竹地与学生进行对话, 恰当处理好三维目标的预设与动态生成, 才能收获预约的精彩。

3.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改中, 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等新颖的学习, 重视对学生的无形的、巨大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因此, 教师应该将学生看成共同建构课程的合作者,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改进学习方式, 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尽量多给他们机会,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从而使课堂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

4.关注学生认识数学价值的体验

学习活动是为生活服务, 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教学活动同样要围绕生活生活来进行教学, 我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 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 我们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还可以把数学知识从课内探究向课外延伸,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验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 我们让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 运用适当学习方法, 在经历过程、实践方法的过程中, 实现“知识技能目标”, 同时, 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 从而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我们要在评价中反思总结成长, 努力落实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三维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整合实现的过程。其中,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关键, 新课程成功的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本文具体分析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三维目标”的整合。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篇8

一、开展数学调查,诱发学生创新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有要创新的动机,而动机又不会自然产生,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的刺激和引爆,所以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数学活动能否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就显得十分关键。开展数学调查活动是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展开调查、探索与讨论,这会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数学调查最大的优点在于该活动极具开放性,非常适合小学生。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中体验成功和失败,不断拓展他们的创新空间。

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相关内容时,笔者创设了名为“鸡蛋体积大测量”的数学调查活动,方案如下:

探索主题:如何测量一个鸡蛋的体积?(体积单位:毫升)

方法与成果:

1. 用三种方法测量:①把整个鸡蛋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直接测量;②把鸡蛋打碎,将蛋黄、蛋清和捏碎的蛋壳一起放入量筒中测量;③做一个和鸡蛋一样大的橡皮泥“鸡蛋”,然后再把这个“蛋”做成长方体,再计算出体积。

2. 猜测:方法1和方法2应是最准确的,而且测出来的体积应该也一样;方法3用到估算,可能和实际体积差别比较大。

3. 实验过程:

4. 实验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用方法2测出来的体积总是比方法1少一点,而方法3测出来的体积和前两种方法的差别比较大,因为它在测量时是用眼睛估算,误差较大。

5. 想一想:为什么方法2测量的体积总是比方法1少呢?原因是鸡蛋里面有空隙,我们在剥开熟鸡蛋时总会发现蛋壳里面的顶部有一些空隙没有被蛋黄和蛋清所占据。

这个数学活动,教师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求鸡蛋体积的复杂性,常规方法无法直接得出结论,要通过把鸡蛋的形状转变成已经学过的几何体的形状等各种方法来求体积。接着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利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求出鸡蛋的体积。最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方法2测出来的体积总是比方法1少一点,而方法3测出来的体积和前两种方法的差别比较大?活动中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异常活跃,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突破思维定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标志是新颖性与独创性,表现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而非用常规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中介,它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素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丰富和完善。教学中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应只追求学生对新知识的表达方式、问题的解题思路等有统一的或标准化的答案。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现实生活,开设数学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潜藏在深层的数学知识、数学逻辑和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表面积、次方和优化问题”等相关数学知识后,笔者创设了“厨房里的数学”主题活动。学生大都是从厨房的面积、冰箱的体积、碗筷的数量等方向去发现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在活动之前,笔者就事先让学生在课后注意观察厨房内的活动现象,通过观察、实践、计算、推理等各种方法来发现、解决厨房里的各种数学问题。学生们接到任务后纷纷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寻找出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

问题1:碗口为什么是圆形?用方形碗喝汤,汤水容易从碗沿流下来,而圆口的碗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圆口的碗没有棱角,易于叠放;圆口的碗让污渍无处躲藏,方便清洗,如果是方形,污垢就会躲在拐角处。

问题2:为什么土豆要切开煮呢?整个土豆,就一个表面,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切得越碎,表面积就越大,这样受热的面积就越大,土豆就容易熟了。不仅是土豆,很多食材都要切碎了,才丢进锅里,正是因为切开后,表面积增大,熟得快,也入味。

这样的课堂少了教师的介入,放手让学生到现实的情境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发现厨房里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并給予他们展示创新能力的机会,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

现在的课堂需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提到数学学习时不再认为它仅是枯燥的公式、繁琐的计算,而是有趣的探索、迷人的活动,有着自己独特的神奇魅力,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对新知识不断地实现“再发现”与“再创造”,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鸦片战争的意义下一篇:大家都说普通话第一课时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