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共14篇)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 篇1

高家堰小学数学研修组

小学数学课改在我县开展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回想这三年多我校数学教学中一点一滴,所有的数学老师,都在积极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认认真真的钻研教学,不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几年来,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一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好,他们不再畏惧老师,不再畏惧考试,敢于直言。二是学生的想像力也丰富了,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我现将我校数学教学开展情况作了一个小结,以蚀读者。

一、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绩

1.我校着力于培训师资,转变传统观念,采取专题讲座、座谈讨论、撰写论文、写学习笔记,加大力度、强化培训,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长时间、抓考核等措施,为推进新课程改革解除了观念的束缚,增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信心,数学教师得教育教学的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

2.我校在教学中实施了专业引领、典型指导,抛砖引玉,共同提高的工作思路。近几年,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校采用迎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例如:利用研训中心督导检查,请专家对老师们进行学科培训,带好课到我们学校示范。再就是请镇内有经验的教师、教学骨干、专家到我校上课示范。同时,我校也积极派出数学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研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

3.以《教师素质发展报告册》为轴心,积极开展校级研训活动,我校教师积极完成《报告册》,完成率达100%,其中优秀率达20%以上(指标限制),其余全部合格。以《课堂优化的评价方案及细则》为指导,对老师课堂教学实行等级评估,我校教师上课达到A等水平的40%上,达到B等水平的50%,达到C等水平的10%。

4.以研究课题的实验为契机,转变教学方式。我校数学教学围绕镇中心教研组申报的数学课题的《数学内容开放式教学》开展研究,我们在加紧实验的同时,从小学改革的背景、现存问题到三维目标的确立,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转变教学方式。由于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师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理念,进而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大胆实验新学习方式,使“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发现问题,互动解决,共同提高”的改革思路,逐渐清晰且逐渐变为现实。

5.我校对学生实施了评价改革,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用“星级”方式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课堂上有了教师热情的鼓励、宽容的态度、激励性的评价、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提出问题,改变了以单纯地评价、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的现象,体现出同学、家长、教师共同评价学生。同时班级也创设喜闻乐见的评价记录,如,一月一评,一周一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培养学习积极性。

二、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对学习漫不经心,抱无所谓的态度,部分学生的成绩不断下降。造成这样的不良后果鄙人认为有下列原因:

1.来自教育系统和来自社会家庭的客观原因:一是,学校教研评价制度的中心是常规检查(教师素质发展报告册,查教案,查书面作业等)。教师们为了接受各级的常规检查不得不成天埋首于成堆的教案、作业中。现在提倡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原因是,学校规模小,没有平行班级,各年级教案不能通用,教师们只会越来越辛苦。同时,教师们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理论,领会新理念,探索新教法以便使新课程得以顺利地实施。再加上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几乎每个教师都要担任好几门学科的课程教学,这又要求教师们在力求使自己的专业科转型的同时,还得努力的钻研技能科的课程。这么重的工作量只会使教师们疲于奔命,颇有“顾此失彼”之感。二是由于农村文化素质普遍低城镇,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不高,特别是现在受到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响。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有所削弱。因自身所接受的教育有限,部分家长认为学习的作用不大,且现在进中学也不再以成绩而定,那么学生的学习是好,是坏都不重要了,因而就放任学生不管。亦有部分家长虽说也较为重视教育,但实行了素质教育之后,分数不再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家长们变得无所适从。少了家庭,社会的监督与配合,学生自是更加地放任自由了。

2.来自于教师们本身的原因。在接受了新理念后,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但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所采取的措

施不到位。一是过多的使用外在的动力,徒劳无功。新教育理念强调要重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我们随处可见教师们努力地创设各种情境(如:通过讲故事,游数学王国,闯关游戏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确实收到了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同时也发现过多的采用外在的动力刺激学生,反使学生只知一味追求新鲜、刺激而忽视数学本身的魅力且这种外在的刺激无法长久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过多的鼓励与赞扬,适得其反。“真不错”“太棒了”“很好”“真聪明”诸如此类的词语,你在课堂上随时可听。不错,我们是要把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放在首位,是要尽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量地让学生享受成功感。但过多的滥用鼓励与赞扬,却只会使学生麻木、盲目,反而失去了激励作用。三是过急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讨论与交流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利于学生接收多方的信息,进行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有效的讨论与交流必须经历学生“独立地思考——组织语言——表达”这一过程。这就需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可在我们的课堂上常见的却是教师一声令下“开始讨论”学生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开了。这样不加思索的讨论、交流非但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反而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三、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1.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现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活起来了,透过这份热闹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作一

番冷静思考。却发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还存在某些偏差。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期望达成的效果之间尚有一定距离。

2、教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程实施并不是要摒弃以往传统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这一点是我们作为教师要明确认识的重要观点。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 篇2

关键词:语文,课改,兴趣,多媒体,合作交流

一、得

(一) 更新了思想观念

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变革。教师要融入到这个变革之中, 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 不仅要多掌握一些知识, 拓宽自身知识面, 还应以主导者的身份从思想上进行变革。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变课堂教学的主演、学生学习的主宰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学生人生的领路人, 并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具体来说, 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 根据教学内容, 从学生实际出发, 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学习中不断创新, 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 课程标准还指出, 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此外, 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四大基本理念, 其中之一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并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些主张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走进教室, 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 学生积极发言的多了;课上开小差的少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了;课前、课后打闹玩耍的少了, 图书馆、阅览室里的学生多了。过去是学生希望用学语文的自习时间来做其他学科的作业, 现在是学生要求教师增加语文课自习时间, 多开展语文活动。由此可见, 新课程改革大大扭转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 使学生形成了认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以前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是表演者, 学生是观众, 这种教学模式呆板, 始终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于了语文教学中, 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思维打开了, 连平时不敢大声说话、胆怯自卑的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意识都加强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 小组交流就是他们自己学习的王国, 可以尽情地展开想象, 尽情地发表见解, 没有了往日教师和同学的嘲笑、批评和挖苦, 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失

(一) 过于“精益求精”, 失去了原创性和真实性

课堂, 是通过教师的引领, 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的多方对话,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平台。而公开课更是教师平时教学中成功经验和教学精华的集中体现。可是我在听了很多同行的课后却有这样一个发现:授课者总会竭尽全力将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呈现出来, 但有时这种“精益求精”的做法会有一种作秀的表现, 失去其原创性和真实性。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课, 教师课堂语言佳句连连, 学生的发言也环环相扣, 整个教学环节浑然一体, 唯一的缺陷就是让人觉得缺少真实感, 每个学生都像是导演预先安排的演员, 台词早已滚瓜烂熟, 他们口中精彩流畅的语言单调而不带有一丝情感, 让人无法相信这会是学生从阅读中真正获得的感受和体验。

(二) 表扬被夸大、滥用, 失去了激励评价的真正意义

笔者在听课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评价:“你的朗读太美妙了”“你真像一个小书法家”“哇塞, 简直是美妙绝伦”“老师都被你感动哭了”……毫无疑问, 激励的评价很受学生的欢迎, 能激起学生的成功体验和旺盛的求知欲, 对课堂教学乃至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教学中, 有一些教师由于认识上的片面, 过分强调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而不顾学生怎样回答, 一味地夸赞, 不对学生的思考加以引导, 甚至对错误的答案也加以表扬。这种夸大、滥用表扬的行为,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失去了激励评价的真正意义。

其实, 评价应该是激励和纠错的共同体, 没有激励的评价是不现实的, 没有纠错的评价更是荒谬的。好的纠错方法同样可以让人奋进。记得我听过这样一节课:在分组讨论中有两位学生没集中注意力讨论教师分派的问题而大声说笑, 并指指点点某位听课教师。授课教师扫了他们一眼, 只平淡地说了一句:“我认为你们应该知道上课时该做些什么了”, 宽容地指出了问题, 用目标引导了学生, 那两个学生顿觉失态, 低头不语, 参与到了讨论中, 良好的课堂秩序一直持续到了最后。由此可见, 评价不是一味地表扬, 在适当时机, 我们也应敢于对学生提出批评, 进而合理利用表扬和批评, 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多媒体教学喧宾夺主, 失去了应起到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得与失 篇3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运用;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目前,随着教学整体改革活动的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被广泛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它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學效率和质量的目的,显示出无以伦比的优越性,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取代的优点:

1.利用多媒体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真正学好语文,首先必须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但是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大信息量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质量,也要求有足够的信息量。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因此,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构成,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运用先进教学设备,让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课堂。现在我们都采用了新教材,学生也许还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教材的信息量也不少,所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无疑就增多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既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又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在内的大量信息。而无论是学生得到信息,还是教师掌握反馈信息,都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传递容量。因此,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绝不是赶时髦,而能被实践证明是语文教学手段的一个法宝,应得到更多的推广、运用。

3.多媒体教学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诗歌和散文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时空造境。借用多媒体的光、影、声、像等信息传达出形象而又具体的物象,再启迪学生动用想象的翅膀,进入诗情画意之中,品味诗文的美。如鉴赏朱自清写的《春》时,在学生朗读、感受、想象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剪集一些相关的春景图片,再现大自然的神奇风貌,并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内容定格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上。让学生面对着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营造了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这使大部分学生立刻就能接受并喜欢上了这篇课文。让他们领略丰收的喜悦,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4.巧用多媒体培养品德,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语文课堂中巧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不仅拓展了学生阅读的范围,而且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可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我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读者》上有一段利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或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失职。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语文多媒体课堂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容量大这一优势,搜寻恰当的信息制作课件,不仅让学生获取知识,还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例如在上作文课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文章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年初雪灾中和5.12地震中与生命意识有关的事迹或图片、视频,并让学生结合这些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思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如教《观舞记》这篇课文时,如果我们把卡拉玛姐妹跳舞具体的图片以及播放她们姐妹俩跳舞的视频用多媒体体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学生的思维对她们的舞姿已经定式,学生不能很好地扩展自己的想象空间,那就不能很好实现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了。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学。语言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因此,我们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感情,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

2.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应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而这种“语感”的可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代替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少,以前的那种书生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日渐下降。

3.限制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对语文这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多媒体是代替不了语言文字本身的主观性,代替不了"可意会但不可言传"的多解性,代替不了教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代替不了学生之间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激励感染的。例如当年鲁迅在教学时,语言缓慢清晰,声音不高,时而庄严,时而静穆,时而诙谐,时而欢笑,用自身伟岸摄人的气质与风采,真切自如的体态,为学生创造了教学情景,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面对面的真情效应,是任何现代化手段也无法取代的。同时,人的许多能力是在自由环境下无意识地形成的,教师恰当的手势、表情,惟妙惟肖的描摹,有情味有品味的语言,可以创设和谐多彩的语文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师生感情交流的程度,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网络教学的符号系统,无论声、色何等丰富,也弥补不了这一个性化的教育。

反思新课程改革的得与失 篇4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它牵动着基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纵向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横向着涉及到千家万户,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路走来,想必大家都会有很多的感触.1、转变了教学观念,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严格,为了上好一堂课,除了要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外,还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老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要利用教材去启发拓展。譬如,以往的课堂老师讲得过多,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新课改让我不仅明白了“把时间还给学生”,而且课堂上也真正地开始把时间还给学生。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老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感悟文本的能力增强了,授课能力提高了。以前过于依赖教参,现在在结合教参,强调学生阅读的同时提醒自己更应该加强阅读,这样我们才能与学生形成更好的交流,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进行更深入更有意义的阅读。在授课时融进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授课能力也提高了。

3.教学技巧提高了,懂得及时控制教学量。对于讲读课文,从细节入手,每篇课文突出一两个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千篇一律;对于选读课文,大胆设计,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胆质疑、思考,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当然在学生处理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4、新课改让我更注意反思与总结。新课改让我明白自己对教育理论方面的研讨很不够,也让我明白,不注意反思与总结,永远不会

有所提高。所以,我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历程进行总结。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既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培养,也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发展和提高。面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高要求,面对我们基础如此薄弱的学生,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的困惑依然很多,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的主导地位自然就淡化。如果教师讲得太少,讲得不精,学生课堂上的收获自然也就会减少。

2、语文基础性的任务无法完成,学生的语文双基知识自然会受到削弱,语文的整体水平定然会有所下降。

浅谈有效教学的得与失 篇5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快近三年的时间了。我从事教育工作刚好遇上新课程改革。还记得我在读书的时候对教师,这个“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有一种及崇敬、热爱而又无限向往的感情,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然而,当我真正成为了一名教师,在讲台上走过一段日子后,我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原来教师之所以崇高,并不是因为拥有“指挥”学生的权利,而是因为他肩上担负着巨大的责任。以下是我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并浅谈一下有效教学的得与失: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主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遵循“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概括起来说,新课程就是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转变教师角色和采用多种方式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2013年刚走上工作岗位,跟学生很陌生,课堂把握能力又很低。为了上好课,只能埋头拼命的备课,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教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再展开,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了,那堂课就成功了。因为自己只顾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却忘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照搬教参,讲的知识过难,学生难以接受。成绩就不是很理想。后来经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总结经验,认真分析了我所教学的班级情况。那时我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会注意到这点,之后教学效果比较理想。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总是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考试中的得与失作文 篇6

得,就是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的比较好的内容)嗯......学的比较好的大概也就是语文了吧!虽然只是九十二点五,但好在是全年级第一。我知道,跟其他学校比起来,我这种成绩实在是拿不出手,但是这真的是本次考试中考的最好的了!如果和其他学校比起来,我应该是倒数了吧!希望下次能考得更好,嗯,加油!

失,就是有哪方面欠缺(没有掌握好的内容)自我感觉英语和数学都没有掌握好。均未踏入九十分的行列。对于这点,我还是感觉自己上课走神,没有认真听造成的。本次考试的试卷还都挺简单,没有超范围的题目,也没有偏题、怪题,所以说,自己的原因很大。希望下次两门都能踏入九十分的行列!加油!

本次考试,得不偿失。经回家再三反省后,发觉是因为自己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课后作业也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那部分而已,也没有预习复习。所以以后要学会温故而知新,上课不走神,作业要多做!争取下次考得能更好!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 篇7

一、对学生的学情分析

本授课班级的学生是五年制大专一年级学生, 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习惯和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 但他们思维活跃, 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 动手能力较强, 敢于接受新知识。大专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一些相关函数的初步知识, 对学习本节课有一定的帮助。同时,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 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幂函数》, 学习了幂函数的概念, 画简单的幂函数的图像, 通过分析图像总结出幂函数的性质, 并利用性质比较了两个幂函数的大小。《指数函数》以同样的顺序给出了相应的内容, 先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 再学习图像和性质, 最后是应用。对比着上《幂函数》来学习指数函数,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接受。

本节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诱导, 教学方式是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得出结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两个问题, 类比得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画出不同的指数函数的图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二、本节课的教学地位及作用

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 形式特殊, 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指数函数又是对数函数的反函数, 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 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中画出图像, 利用图像总结性质, 在利用性质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的数学思想。

三、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难点是探讨底数的不同取值对函数的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 我将授课内容分为两次大课, 一次大课是两节课, 第一次课主要是初步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利用图像探究性质, 并进一步熟悉图像和性质;第二次课是指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以实际问题为情景, 引入新课。

本节课以两个实际问题引入: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 由1个分裂成2个, 2个分裂成4个, ……显然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 所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y与x之间, 构成一个函数关系, 能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可以表示为y=2x。

问题2: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为其他物质, 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 (单位:年) 变化的函数关系。设最初的质量为1, 时间变量用x表示, 剩留量用y表示。可以表示为y=0.84x。[2]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两个函数表达式:两个函数的表达式中都有如下的特点:是幂函数的形式, 底数都是常数, 指数是变量x。结合这些特点总结出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 函数y=ax (a>0, 且a≠1) 叫做指数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R。底数有两种情况:0<a<1或a>1。判断是不是指数函数必须和定义的形式一模一样才行。在本节课的开始, 以生活中的两个实例引入,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虽然抽象, 但同样来源于我们熟悉的实际生活, 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是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加以抽象、提取, 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表示出来。这样的引入自然而亲切, 消除数学的神秘和枯燥, 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画图、利用图像总结性质。

为了准确的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等步骤,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指数函数的图像y=2x, 。画图时, 教师也在黑板上和学生一块画出图像, 一方面让学生把自己画的图像和教师画的图像加以对比, 起到模式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画图有困难的同学起到了提示的作用。画出图像后, 和学生一同找出每个图像的特点, 得出这些特殊函数的图像的性质, 再引导学生得出一般的指数函数y=ax的图像性质。让学生自己画图像, 通过动脑、动手, 加深了印象,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3]。对于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由于底数a的不同取值所引起的函数变化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学生不好把握。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情况下的图像特点, 分析随着不同的底数a的取值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找出规律, 继而得出不同情况下的图像特点。然后再给出不同的底数的特殊数值, 画出相应函数的图像, 以加深印象。

3.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索新知。

在指数函数定义中, 规定了“a>0, 且a≠1”, 这个规定是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 为什么作这样的规定, 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 采取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 学生通过互相讨论, 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补充, 在一系列生疑、质疑和解疑中达成共识。为了节约学生讨论的时间, 防止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 教师可将问题设计为这样的形式, 对于底数的分类, 可将问题分解为: (1) 若a<0会出现什么问题? (2) 若a=0会出现什么问题? (3) 若a=1又会怎么样?并让学生代入一些特殊的数值去一一验证。如果a<0, 当x取偶数时, 则ax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当a=0时, 对于x≤0, ax都无意义, 当a=1时, 学生1x无论x取何值, 它总是1, 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所以规定a>0且a≠1。学生通过自己探讨, 彻底弄清了底数a的这一特殊规定, 并明确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 无论x取任何数值, ax都有意义。通过一步步探讨下列问题, 学生在讨论中豁然开朗, 解除疑惑, 这样能够得出结论所取得的效果, 印象深刻, 比教师直接呈现结论要强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万倍。

五、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指数函数本身非常抽象, 不好理解, 本节课由同学们熟悉的两个实际问题引入, 一个细胞分裂问题, 一个是放射性问题,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 让学生觉得数学不突兀、不枯燥, 就在我们身边, 和我们息息相关, 体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强化了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强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画一些特殊指数函数的图像, 分析总结出一般指数函数的图像,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本堂课从开始就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得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在教师的引导下探讨了底数a的不同取值对函数的影响, 从而明确了底数的特殊规定;通过观察图像总结出性质, 一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都在生疑、质疑、解疑,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 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收获, 比教师“满堂讲”效率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的目的。

2. 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在设计学生讨论的问题时, 由于事先设计好了题目, 虽节约了学生讨论的时间, 看似是教师在引导学生, 实际上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限定在小框框里, 教师的主导性还是太强, 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讨论问题时, 有一部分同学在讨论, 另有一部分同学只是附和, 并没真正参与到教学中, 教师也没把全体学生调动起来, 没能体现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学生在画图时, 虽然教师和学生一块画, 但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 仍然有一部分学生画不出, 教师也没时间等, 分层教学体现不理想。因为我们现在的教学是班级教学, 一个班级大越45人左右, 而基础参差不行, 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常常顾此失彼, 这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反思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 意味着教师必须对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测、自我反馈, 对学生对接受知识内容及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行反思, 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对出现的问题和有知识欠缺的地方及时进行补救[4]。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反思与总结, 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收获知识, 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增强自己的数学意识。

参考文献

[1]高超.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2012.

[2]黄春华.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2, (71) .

[3]李锦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 (41)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得与失 篇8

带领着一群天真浪漫的初中生学习语文。但不久就发现,我轻松放任的教学方式虽然看到了课堂上的活跃气氛,课后与孩子们玩成一片的其乐融融的景象,但并没有让我的教学成绩也同样的光彩照人。原因在于我忽略了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差别。高中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有着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和追求,相对有着较强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着思想引导作用。而初中生,尤其是初预、初一的孩子,相对的自觉性和自制力都较差,老师在其中除了发挥引导的作用之外,最重要的还要发挥掌控和监督作用。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和维持方面都必要有严格的要求,完善的规范,老师更是要在的关键的时刻作好严格的把关。所以放任自由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适宜初中生的。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导致与学生的关系相对会更加的密切,这本应该是件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过于频繁的接触,使师生之间失去了一种“距离美”,老师也因此失去了该有的严肃和庄重。所以现在明白师生之间还是需要保持一段适宜的距离的。

失,另一点还表现为“本末倒置”。这里的“本”指的是教学,这里的“末”指的是作业。每天埋头批改繁重的作业,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学生做得多,做得累,也做得乏,老师改得多,改得累,改到后来确不见效果。把过多的时间用在批改一些重复、琐碎的作业上,用于教学方法研究以及文本研究的时间显然就少了。课上的不深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做再多的作业也是“无用功”。所以,现在知道,作业不是求多而是要求精。选择一两项作业重点做,重点讲解和分析,达到的效果可能要好许多。这也就达到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师教学模式上不断的寻求改变,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灵活多样的变化,如:我在授课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创设情境法,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采用启发诱导法,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采用讨论探究法,训练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型学习,培养他们的探求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问题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教授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这首现代诗,就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首诗是一幅优美的画,是一首动听的歌,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的配乐朗读,想象一个女孩子站在船头,望着愈来愈远的祖国,想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母亲,只有一只一只的折着纸船,把她抛向太平洋,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这样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自己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的内容,同学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同学想象出了当时的冰心脸上挂满了泪水,还有的同学甚至想到与自己的父母亲人每一次离别的场景,这些都说明同学们已经融入了教学的过程;欣赏完了画面,我又让学生听了满文军的《懂你》这一首歌,这首歌同学们也许听过很多遍,但在那个特殊的场景下,大家都闭上了眼睛,仿佛和歌声融为一体,谁也不忍心去打破那種宁静,此时无声胜有声! 通过不断的尝试,我渐渐的寻找的了教学的乐趣。

我相信“有得必有失”这句话,生活是公平的,稍有头脑的人都会在失败中找寻到成功的启发和经验。在放任自由的教学经验的失败下,我学会了严格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规范。我也相信“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也明白了课堂的轻松活跃不是放任自由,在培养学生喜爱语文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启发和引导,同样可以形成高质量高效率,同时又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

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 篇9

忙碌而紧张的一年又结束了,孩子们转眼之间就要升三年级了,脑海中他们刚入校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那时候的三十几个孩子,就像是三十几张洁白的纸,纯洁、无暇,需要我引导他们在人生的画卷上涂上第一笔色彩,又像是初学步的孩童,等待着我带领他们迈出漫长的学习之旅中关键的第一步。每次带一年级,我就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预想的那样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更怕自己辜负了那一双双纯真无邪的眼睛里写满的信任。再加上班上男生的人数较多,摆在我面前更大的难题是班级管理和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比以往更高的教育教学要求:爱心、决心、耐心,细心,虚心。

二年时间过去了,其间的酸甜苦辣自不必说,回想起自己曾经站在讲台上欲哭无泪的无奈和茫然,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叹:自己终于熬过来了!真的,带一年级真是太辛苦了,尤其是男生较多的班级。

现在看着孩子们作业本上干净工整的书写,听着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听他们字正腔圆地读自己写的小文章,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弥漫在心头,觉得很有成就感,大概这样的时候,就是当老师所能体验到得幸福感吧。回顾自己两年来的教育教学行为,我觉得最让自己满意的就是不仅仅交给了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也就是说以自己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以自己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自己的习惯引领了学生的习惯。我自己一直热爱读书,喜欢语文,爱好朗读和写作,有意无意中,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大于言传,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老师就是他们心里独一无二的榜样。有许多家长对我说:孩子特别喜欢上语文课,回到家里总是先完成语文作业,还养成了睡前读书的好习惯„„我想,引领我们的学生热爱语文,远比让他们反复书写生字,仅仅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学习不仅仅只局限与课堂和教材。只要热爱,生活处处皆是语文。

两年的低年级教育,还使我变得更加宽容。两年前,我曾为我们班里一个特殊的孩子而头疼,那就是我们班里有名的宇——一个不听他人劝说的孩子,他的“超常”和“出格”常常将我的课堂搅得一片混乱,也给我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我曾经为此一筹莫展,甚至失去了所有的耐心,后来因为偶然中听到的一句话“假如你是我的孩子”,使我对这个可怜的孩子有了怜悯之心,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宽容和耐心。现在,宇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知道听课,也懂得了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我感到十分欣慰,我想,智慧的师爱,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宽容。甚至,是怜悯。

英语教学中的得与失辛爱灵 篇10

辛爱灵

时间过得真快,2012-2013学年转眼就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教学,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些困惑和迷茫。

教学上的成功经验:

一、突破“哑巴”英语的瓶颈

语言必须大声地读出来,说出来才能品味其语言的优美韵味,体会其深刻的内涵。因此,上课时,我喜欢学生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对话,大声地说些口语,体味一下地道的英语。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都能兴致勃勃地,有声有色地去读,去说。此外,老是张不开嘴,不但使学生体会不到英语的语言之美,而且还会使他们失去学英语的兴趣。要想让学生读说,首先要让读准。读准的前提是把音标学好。因此我以音标为凭借,音标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在学好音标的前提下,应用音标知识和技能去学习词汇。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英语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的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的趣味性,故事性比较强,因此把课本内容变成编成小剧本,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锻炼了表演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自然地学英语,在兴趣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我对那些自学能力强,自制力强的学生“放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自学”。并要求他们多帮助其他同学。而对一些有一定自制力、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学生给予辅导,组织他们一起学习;对自制力较差、知识和能力水平低的学生重点辅导,并组织其他学生帮助他们。我鼓励学生之间一起学习、交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在教学上虽然取得一点成功经验,但仍有些困惑和迷茫:

一、学生不会动脑思考。

英语中,有些重点词汇、语法专项需要反复练习。对这些知识,我会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讲解,练习。我发现学生们上课时听得很认真,很清楚,很明白,但自己做题时,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老师略微指点一下,就明白了。然而在出现类似的题有不会了。如此反复了很多遍的题,有的同学还不能掌握。还有一种现象,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只要是做题,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翻书,翻笔记。我经常告诫他们:考试时,是不允许翻书,翻笔记的。即便是允许翻书,翻笔记,你也没有时间,因为考试还要考速度。要学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理解综合归纳,否则做多少题都没有用。

二、教材内容多,课时相对少。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 篇11

关键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两会报道,媒体融合

2016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 新闻媒体的第一次重大战役性报道。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对此高度重视, 派出了精兵强将, 在北京搭建演播室, 精心制作了《两会进行时》《跟着代表委员跑两会》等两会特别节目, 为受众传递全国两会热点消息。

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在全国两会报道上的得

(一) 多平台全媒体传播、提升报道广度深度

两会特别节目整合了电视、广播、电脑、手机等多种传播平台进行全媒体传播,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传播形式:在电视平台上, 系列报道分别于7:30~7:55、12:00~12:20、18:30~18:55播出, 有效地提升了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传播广度与力度;而在电脑与手机平台上, 则利用微信、微博、“海博视频客户端”等进行两会报道的二次传播, 观众可随时随地点播两会报道的所有主题内容,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两会报道的传播覆盖面。

(二) 多元互动设计、提升节目的带入感与参与感

一方面, 两会特别节目采用双演播厅设计。北京演播厅报道两会前沿动态、解析两会核心内容;福建演播厅则侧重于获取来自福建的两会信息。两个演播厅各司其职、分工合理, 提升了政务新闻的互动感。另一方面, 该系列报道创新性使用手机微信和微博客户端搭建人大代表“朋友圈”, 收集网友的建言, 与网友进行互动问答, 传播观众的期待与心声, 并传达给福建人大代表, 提升了受众对两会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在、受众与两会代表委员之间架设了一座信息桥梁。

(三) 栏目丰富, 热议题与冷知识相结合

两会特别节目栏目丰富, 仅《两会进行时》就设置了11个小栏目, 内容丰富、触角多元, 不仅及时传递了两会热点议题, 而且普及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数受众不太熟悉却又十分重要的“冷知识”, 不仅如此, 该节目还善于将严肃的时政新闻与轻松活泼的花絮性报道巧妙结合, 从而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如《代表履职》讲述分析代表向大会提交的议案, 内容偏于严肃, 而《图话两会》则将发生在两会现场的许多有意思的细节展示给观众。

(四) 主题之间编排巧妙、遥相呼应

这体现在主题内容的合理分工上, 如《两会最期待》《两会微观察》主要收集、介绍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心声与网络舆情, 内容很接地气;《今日关注》《两会观察》侧重报道代表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撰写议案的过程;而《代表建言》 《代表履职》则重在介绍福建代表提交的议案内容。这三类主题相互呼应, 不仅让受众感受到代表委员的履职情况, 同时也感受到老百姓的声音可以通过代表委员的努力工作传递到全国两会。这种设置不仅提升了节目的吸引力, 而且增强了受众对两会的关注度与理解度, 达到了节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在全国两会报道上的失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全国两会报道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 数据处理创新不够

栏目数据来源多依靠政府文件和官方统计, 对大数据时代的实时数据挖掘、多维度数据对比缺少应用, 使得数据来源单一化、官方化, 缺少新鲜度和热度。即使栏目可能缺少专业的大数据提供商, 但依然可以依据百度指数、微博热搜等简便操作获得与栏目议题相关的“福建指数”“福建热搜”等数据, 为报道提供有趣的数据支撑, 更可以通过与BAT等互联网巨头福建分公司的合作来获取更为专业的数据资料, 为观众带来更有福建特色、直观易懂鲜活的可视化数据新闻。

(二) 传播方式比较传统

虚拟演播室与实景演播室切换技术以及虚拟人物播报在这次两会报道中未见踪影, 另外栏目内容的“两微一端”转化较为简单, 主体内容还是电视内容的图片和文字转化, 缺少为移动媒体专门设计的原创内容。

(三) 部分报道空洞化有余, 鲜活性不足

尽管今年两会报道火力全开, 但依旧存在空洞化报道有余, 鲜活性报道不足的问题。例如《福建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这条新闻时长6分钟, 近4分钟时间在阐述“两高”报告的价值、意义, 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两高’坚持司法为民, 维护公平正义……”诸如此类的阐述本是“两高”报告的应有之义, 无需赘言, 但记者却不厌其烦, 侃侃而谈;而真正有价值的代表建议和意见, 报道却只用了2分钟, 而且都是泛泛而谈、 浅尝辄止。如此乏味冗长的新闻很难激发受众的收视热情。

三、关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在报道全国两会方面的思考

对于两会报道来说, 如何将宏大的主题转化为吸引人的新闻议题, 使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入脑入心”, 是媒体面临的一大考验。当今时代是信息碎片化、媒介分众化和社会舆论日趋多元化的时代。

2016年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在媒体融合实践方面有一定的探索, 对于未来的媒体一体化进程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需要明确的是, 媒体融合传播不是一句口号, 需要传统媒体不断的努力, 在两会报道之外, 全媒体报道也应该成为常态,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 全力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 通过新闻生产的供给侧改革, 丰富报道的形式和内容, 满足受众需求。

参考文献

[1]占小利.《楚天都市报》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得与失[J].东南传播, 2009 (8) :43-44.

人生的得与失 篇12

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不过是过眼烟云。而永远陪伴我们一生,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只有心情;如同呼吸,伴你一生的心情是你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一位作家说得好:“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是活,开心也是活,既然都是活,为什么不开开心地生活呢?”是啊,人生如梦,生命再长,也不过百年,为什么要让自己幽怨、颓废、痛苦一生,而辜负这大好年华呢?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爱,可他们迟早会衰老;孩子给我们满足和喜悦,可他们终究会长大;爱情给我们幸福和甜蜜,可我们必须付出一生的代价去呵护;金钱是水中的浮萍,时聚时散;美丽的容貌是绿树上芬芳的花朵,适时绽放、无奈凋谢;健康是魔术大师,能变睛也能变阴;繁华更像是梦一场,曲终人散,觥筹交错的热闹犹如水中影镜中花,没等看清,记住梦的内容,就醒了。原来,能伴随我们一生的是自己的心情啊!所以,拥有好心情便是人生最大乐事、最幸福的事。有人说人生有四大乐事:“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此四大乐事除洞房花烛外其中三大乐事都与心情密不可分,是体现心情好的极限的表现形式,当你拥有一份好心情时,看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山是青的,人是善良的,世界是绚丽多彩;拥有一份好心情,唱唱快乐的歌,跳跳动感的舞,身体充满无限的激情,有使自己尽情宣泄,直至大汗淋漓、筋疲力尽而后快之感;拥有一份好心情,看什么书都好看,有实现自己伟大事业自信的力量源泉;拥有一份好心情,能化干戈为玉帛,化疾病为健康;拥有一份好心情,则任何年龄的容颜,都会被好心情照亮,美丽动人而魅力无穷;拥有一份好心情,能帮你获得学识,交结良师益友,把握机遇,缔造和谐,成就事业……

要使我们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必须心胸开阔,宽以待人。朱德元帅曾有诗云:“开心常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一个人有了如此宽广、豁达的心境,遇事就能“拿得起,放得下”,就能驱散忧虑、恐惧、烦恼、苦闷等萦绕心头的乌云,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精神自然会轻松而愉快,心境自然会美好而宽广,就能大度处世,平和待人,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千万别小看心情,它能让天地为之动容,自然为之变色。同样走进大观园,刘姥姥开心,林妹妹伤心;同样的江水,李后主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苏东坡豪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湛蓝夜空,一轮明月,有人举杯邀约,对影浅酌;有人黯然泪下,思乡情浓,总是故乡月最明。景无异,异的是心情。作家毕淑敏曾说过:“人可能没有爱情,可能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有心情。”如果你渴望拥有健康和美丽,如果你想珍惜生命中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意为这个世界增添欢乐与晴朗,如果你即使你跌倒也要面向太阳,就请锻造心情,让我们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黎明和夜晚。是的,上苍给予我们一样的生命,我们却选择了不尽一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能活的不高贵,但我们完全可以活的高尚;我们可能无法逃避厄运或人生包含的应有棘手的问题,但我们可以从容豁达。心情,是一种感情状态,是一个人对外界各种因素作用于内心的一种感知,感觉和感叹。人只要活着,这种状态就不会消失。心情的历练,是一种自我的超越;心情的锻造,是一种完美的追求。但好的心情不是与生俱来,不会从天而降,更不会一蹴而就的。他是一个人的品质、人格、道德修养、才能综合素质的酿造;好的心情,来源于一个人能否守住一颗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世间百态,物欲横流,不为诱惑所动,不为攀比所烦。自然心情就会好。让好心情相伴一生,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拥有了好心情,也就拥有了自信,继而拥有了年轻和健康。就拥有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充满期待,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心情吧,因为生活着就是幸运和快乐。给自己一份好心情,让世界对着你微笑:给别人一份好心情,让生活好心情不是先天的造就,也不是上苍的赐予,它是人格、品德、教养、才能综合指数酿造,它由渐悟而顿悟,由领悟到觉悟,它是修炼成正果。母育的是身躯,修炼的是心情。心情它需要不断呵护、调理、滋润、丰盈。对我们微笑。

强势领导的得与失 篇13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对照美国大选,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外向、健谈、善辩、有掌控力、善于与人打交道。一谈起成功的领导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乔布斯、马云这样的,外向、强势、有掌控力。其实这是一个偏见,因为很多一样成功或更成功的人,可能会很内向、柔和且不具有攻击性,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他们,就是因为从性格上说,他们不想让我们看到。一个强势的领导人天生具有“领导像”,这种领导具有的领导气质可以使他在逆境中奋进,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们的优点主要在于:

1、源于自己内心一种强烈的驱动,他善于制定并描绘愿景,并能够把愿景传达给团队,由此打造一个卓越的团队。

2、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个人魅力,能够团结一批人向一个目标奋进。

3、具有领袖气质,善于用政治手腕掌控人心。这种领导即能让下属不感觉疏远,也不会让下属过于接近自己,以保持一种神秘的掌控力。当然,他们的缺点也非常突出。

一是固步自封,难以改变。一个强势领导人一旦形成定见,轻易不会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偏执”。如果这种偏执的方向正确,那么组织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如苹果),如果这种偏执的方向错误,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灾难(很多,却不为人所知)。

二是剥夺下属的思考力,不会培养接班人。现在很多爆得大名的老板或职业经理人,人们都会很怀疑一件事,他们离开的话,这个组织还能不能继续辉煌?三是王权思想严重,最终结果是下属都围绕着他去转,而不是围绕着组织的绩效转。山东某知名新能源集团,其一下属公司原来在外地办公,活得风生水起。可是自从被老板叫到总部基地办公后,公司立刻乱象丛生,据子公司负责人讲,其主要精力都用来应付老板让老板高兴,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公司事务。不独有偶,该集团另一外省子公司负责人曾感叹:“为什么我们还活得比较滋润(比其他子公司)?就是我们离老板远一些,不经常被‘关照’。”

一个领导人,无论内向还是外向,无论强势还是中庸,因为身居高位,往往会被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下属蒙蔽。只有那些能够真正反躬自省、不断自我更新的领导人,才是成功的领导人。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 篇14

一、“公开性”指导下新闻界的变化

从1985年到1991年, “公开性”原则共在苏联推行6年, 苏联死气沉沉的新闻界发生了极大变化。“苏联知识界的改革先锋不是作家诗人, 而是新闻记者。” (2)

(一) 新闻控制中的权能因素减少

戈尔巴乔夫推动新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戈氏强调新闻改革应该使新闻体制成为“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发展、全面完善和加深社会主义生活民主原则”的“最鲜明的表现之一”, “如果一个国家, 在报纸、电视和广播中能尖锐、坦率、真诚、热心地讨论实际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 这也就是实际上道德社会主义民主。” (3)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戈尔巴乔夫决定打破高度集权和高度封闭的新闻体制, 放松对新闻媒体的严格控制。

政党和政府减少新闻控制, 反映在新闻报道上有如下表现:一、媒体对社会消极面的报道大量增加。媒体上不仅报道飞机失事、列车颠覆等社会新闻, 而且对苏共和政府的错误也毫不留情地给以揭露。二、新闻媒体获得一定自主权。从1986年4月起, 苏联的新闻机构报道什么、怎么报道, 都由编辑部决定。批评领导人的稿件由社长或总编辑签发, 无需经过上级或有关党委。三、政党和政府放松了新闻审查。除了有关国家和军事的机密外, 其他一切内容均由报刊和出版物的总编辑负责。1987年至1988年间, 戈氏先后取缔苏联“报刊保密检查总局”的大部分权力, 将其变成一个有名无实的研究机构。

(二) 资本对新闻的控制加强

苏联新闻改革过程中, 在新闻控制的权能因素减少的同时, 资本因素在上升。自1986年开始, 苏联新闻界一些人开始提出允许私人创办电台和报纸, 减少苏共中央对传媒的控制, 党报编辑部与党应该脱离关系。1987年至1988年, 国家放开了对传媒的控制, 大众传媒理论上还属于党和国家政府所有, 但一大批国家级传媒已经转为自负盈亏的总编辑负责制机构。

1987年, 苏联境内开始出现名叫“尼卡”的非政府系统办的电视。“这个电视台的经营方针由公共机构、合作组织、主要报纸的代表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来决定。” (4) 1988年苏联境内的第一个非国营电台在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设立。1989年9月, 由苏联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与德国、意大利合资创办的国际文传电讯社成立。这表明非政府资本渗入苏联新闻界。

1990年6月颁布的苏联新闻法确认了非国有资本创办媒体的合法性。新法执行的前两个月就有100多家私有媒体出现。还有大量媒体纷纷摆脱原来的主办、主管机构, 另立门户自力更生, 向非国有化转身。这部法律决定了苏联传媒变革的大方向, 推动苏联新闻业最终走向私有化和商业化。

(三) 新闻媒体立场趋于多元化

1987年11月, 戈尔巴乔夫发表了著名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书中提出放弃专制的官僚主义体制, 建设一个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观点。向集权制度挑战的首要核心就是“公开性”和“民主化”。被戈尔巴乔夫解放了的受压制多年的新闻媒体, 摆脱了党政领导却并没有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信息, 反而忙于政治斗争。1988年, 针对《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的《我不能放弃原则》,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和戈尔巴乔夫展开的争论集中反映了政治局内的分歧, 也反映了苏共出现派别分化。

二、“公开性”原则的得与失

“公开性”原则并非戈尔巴乔夫的首创, 更非是在苏联新闻界的率先尝试。但是,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新闻媒体在践行“公开性”原则时取得那么明显的效果, 造成那么明显的失误。戈尔巴乔夫在推行“公开性”原则时, 一方面改变了苏联新闻界保守、封闭、僵化的状态, 另一方面却加速了一个大国的解体。

(一) “公开性”原则带来的成功

回顾6年的改革历程, “公开性”中的大众传媒为苏联社会进步发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 “公开性”推动了重大党务政务活动和重大问题决策过程的公开。党务政务活动和政治决策不应是封闭式的、脱离大众的、不能触摸的, 而应是开放的、参与式的、与大众合为一体的。“在‘公开性’的推动下, 苏共通过新闻媒体使广大人民看到政府会议的实况, 使政府的工作向人民公开并为他们所理解。这样就把政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从而加强了与人民的联系。” (5)

其次, 新闻媒体开始报道重特大灾难事故和社会问题。以往, 苏联党政机关对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灾难或恶性事故, 通常都遮遮掩掩。苏共二十七大以后, 苏联部长会议改变过去报喜不报忧的做法, 通过新闻媒体对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客轮沉没事故进行了及时报道, 政府并就此多次举行记者招待会, 向国内外记者介绍人员伤亡情况。

再次, 新闻媒体成为群众议论国家大事、参政议政的论坛。为激发广大听众、观众的改革热情及参与意识, 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常常就经济问题、社会政治热点问题组织群众进行公开讨论。报道人们感兴趣的经济发展、文化生活、住宅建设等问题。有时, 报刊还安排领导人与普通公民在媒体上对话, 吸引了许多读者。正因为媒体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所以呈现出活跃的局面, 到1987年许多报刊销量大增, 《消息报》达到800万份, 《劳动报》高达1820万份, 《共青团真理报》增加1700万份 (6) 。

(二) “公开性”原则留下的失误

戈尔巴乔夫轰轰烈烈推动的“公开性”原则, 并不完全像他预期的那样好, 苏联新闻界在向积极的一面发展的同时, 毒瘤也在潜滋暗长, 甚至威胁到苏联的存亡。

首先, “公开性”原则被一些媒体用来篡改和涂抹苏联历史。1987年以后, 新闻媒体展开对苏联历史不加区分的否定和批判。知识界掀起了一场以揭露历史黑暗面为特点的历史反思运动, 全盘否定斯大林, 进而攻击列宁和马克思主义。有些学者要求重新评价所有时期和党史上所有的人物, 并就党史研究问题和历史教科书问题在大众传媒上展开论战。

其次, “公开性”原则被特殊政治利益集团利用。经济改革开始后, 苏联原先“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 的社会阶级结构逐渐被多元化的社会结构所取代。在国内冲突深化的过程中, 作为特殊社会集团的媒体人员也开始分化。新闻媒体沦为各种不同政治流派的代言人, 不再为公众利益服务。

最后, “公开性”原则被激进媒体利用, 动摇了主流的意识形态, 使得苏共对社会舆论的导向功能完全丧失。

三、“公开性”原则给中国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新闻制度是向苏联借鉴而来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两国传媒的发展道路非常相似。到了1980年代, 中苏两国新闻界才走上各自的转型之路。苏联新闻改革中推行的“公开性”原则对目前中国新闻业的改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 极端的新闻管制违背历史潮流

在通讯技术异常发达的时代, 正常社会的民主发展, 要求透明度、公开性以及公民获得必要信息的自由。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就是据此采取行动, 开展社会交往, 规避危险, 追逐自身的最大利益。

时至今日众多网友盘点2009, 带给我们强烈视觉冲击的竟然是“躲猫猫”“楼脆脆”“被**”“欺实马”“这事不能说太细”等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代名词, 一再反映了某些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欠缺和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漠视。“这些看似不带情绪而以旁观者姿态调侃的名词显然并非真正的‘理智’, 而只是在无意识地回避自己的情绪 (可能是不安、害怕、强烈愤怒等等) , 并且越来越缺乏行动力, 长此以往, 一向显得理性, 关注社会时事, 具社会责任感的公众会觉得无力、消极, 一旦过于沉浸于这种使用‘理智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对社会的责任感也会变成缺乏信任和失望。” (7)

(二) 新闻改革渐进推行

“公开性”改革的失误说明, 激进式的改革往往会超出设计者的理性预期, 造成截然相反的后果。

中国的传媒变革带有明显的渐进性色彩。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的传媒事业开始试探性的、渐进的市场化改革。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 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双轨制转轨 (1979年到1992年) , 第二阶段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化发展阶段 (1992年2003年) 。第三阶段进入传媒集团跨域经营阶段 (2003年至今) , 2003年1月11日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新京报》, 实现了同行业跨地域联合办报的试点运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广电合并成立的成都传媒集团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副省级以上的跨媒体传媒集团;2007年9月6日, 贵州电视台与甘肃广电总台的合作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 这是中国电视业打破区域分割格局跨地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可以看出, “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传媒都处于双轨制。” (8) 今天看来, 这种双轨制避免“传媒列车”突然转向所造成的倾覆, 为传媒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以及大众心理从保守到开放的过渡提供了缓冲空间。今天我们以开放的视野关注中国新闻改革,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传媒业本是文化产业的高端产业, 然而中国的传媒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传媒产业缺乏跨地域、跨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 传媒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当前必须借助行政手段破除阻碍跨地域跨媒体传媒集团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从而最终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三) 寻求法制建设

苏联在推行“公开性”原则时, 往往以领导人的讲话、党政文件为标准。由于不同领导人、不同部门对“公开性”的指导意见也会不同, 因此媒体在落实“公开性”原则时流于随意, 缺乏稳定性、统一性。这也是造成苏联新闻界混乱的原因之一。尽管后来颁布新闻法, 但已难以挽回败局。

我国在新闻改革的新阶段, 应该加强法制的建设, 着力于规范政府新闻调控行为以及媒体的活动空间。2008年5月1日,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 这是政府开放政务信息的制度性保障。但是, 这种状况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政治民主建设和公民意识的觉醒, 也制约了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随着我国新闻改革和新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新闻法》的颁布势在必行。

(四) 党和国家坚持对舆论的引导

党和国家绝对不能放弃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正如雷日科夫所说:“公开性在社会上可以取得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直接取决于谁掌握实行公开性的工具, 首先是电视、广播、报刊。掌握在诚实正派人的手里, 公开性就变成一把治病救人的手术刀, 切除社会机体上僵死的或发生病变的组织, 给新的健康的部分以发展的空间;掌握在罪恶的、无耻之徒的手里, 它会变成一根大棒, 对周围的一切, 不论好坏, 不分先进落后, 只知道一味地破坏和扼杀。” (9)

“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看护, 对理性的呼唤, 对行政的制衡, 对本真的逼近, 对美好的追求, 对公义的捍卫, 对丑恶的暴露———这是超越国别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媒体的普世价值和终极价值, 这也是中国执政党一贯倡导的价值。” (10) 一切事业的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制度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 在体制创新和行业改革方面大胆尝试, 大胆探索, 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摘要: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后, 在新闻界大力推行“公开性”原则, 改变了苏联原有的新闻媒体格局。本文着重探讨苏联贯彻“公开性”原则给新闻界带来的变化, 以及它在新闻改革中带来的成效和留下的失误。而后以史为鉴, 从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结合国际新闻事业发展现状, 赋予公开性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探讨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新闻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新闻改革,“公开性”原则,跨域传媒集团

注释

1 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关于改革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 英国《金融时报》1987年11月3日

3 邱志华《苏联新闻改革概况》, 《国际观察》, 1988年第4期

4 吴非、胡逢瑛《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26页

5 邱志华《苏联新闻改革概况》, 《国际观察》, 1988年第4期

6 邱志华《苏联新闻改革概况》, 《国际观察》, 1988年第4期

7 新民晚报《2009网络流行语分4大类体现使用者不同心理状态》2010年02月17日

8 李玮.《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9 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 王攀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版

上一篇: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剖析下一篇:青春无悔作文800字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