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专业发展前景研究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研究基于当前医养结合背景,调查了老年护理人才现状、能力、培养情况,分析目前中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出发对中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优化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老年护理专业发展前景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年护理专业发展前景研究论文 篇1:

浅析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现状与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进展

摘要:老年护理工作对老年人口的幸福和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既有的医保体系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的护理服务非常有限,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老年护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分析了当前老年护理的发展现状及护理人员的从业意愿,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

关键字:老年护理;发展现状;从业意愿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特点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年护理行业能力与需求之间的平衡问题,护理从业人员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严重制约了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更为严峻的是,从既有的研究中能够看到,很多准护士的从业意愿不强烈,选择从事老年护理行业的人员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给我国的老年护理行业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发展潜力隐患。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水平,而从业意愿也会对护理工作的效果产生影响。老年护理作为护理行业中较为突出的一部分,具有显着的特点。本文中将结合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人员从业意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分析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促进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

1我国老年护理行业发展现状

1.1老年护理专业机构现状

老年养老服务社区或机构是当前我国老年护理的主要场所,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集中供养,主要表现为护理院、福利院、养老院等形式。据统计,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相应的养老机构床位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评估国家养老服务能力的主要指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也在不断提升,在国家发改委的推动下,已经呈现出发展持续、规模适度、运营良好的养老服务体系,服务能力逐年提升。居家养老仍然是当前最主要的养老形式,家庭作为护理服务的重要载体,主要存在于社区,同步推动了社区服务机构与服务中心数量的攀升,虽然在发展初期许多功能并不完善,能够提供的护理服务也比较有限,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支持和经济投入,能够发挥的疾病护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效果也在提升,服务范围逐步扩展到更为专业的领域。

1.2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现状

据统计,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我国的注册护理人员数量呈现除了倍数增长的态势,平均年增长率能够达到8.75%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也从原来的1.25亿增至1.98亿,相对于护理对象的增长速度来看,护理人员数量的扩增速度更高,主要原因包括政府的推动和相关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养老机构的护理与医院临床护理有所不同,对专科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护理的持续性和专业性方面都要求较高。当前我国的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在软件和硬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既有的服务能力仍然不能满足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床位数量不足、入住费用偏高、服务质量不好等问题,特别是长期以来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使得老年人口护理不平衡问题加剧,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2从业意愿的基本概念

2.1定义的提出及发展

意愿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一般是指进行某项活动的行为动机或思想倾向,能够反映出人对特定行为的认知,会受到行为态度、直觉感受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当意愿强烈时会表现出强大的控制力和行为知觉,因此行为意愿会对从业者的实际行动产生影响,特别是人对特定工作的态度能够直接决定其工作中的表现。在老年护理行业中,护理人员的行为意愿能够表现于其工作过程的态度,影响护理人员的坚持和努力,作用于其工作活力和内在驱动力。

2.2理论模型的来源

行为计划理论模型在我国护理研究领域应用的较少,特别是在分析护理人员从业意愿方面的研究有所不足,通过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研究能够评判护理人员从业意愿对其护理行为的影响。

3国内外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现状及趋势

3.1国内护理人员从事老年护理行业的现状

当前我国在老年护理行业从业方面的研究表明,相关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教育接受较少、持证情况表现不佳、职称结构缺乏合理性、晋升途径不完整的特点,从业者以下岗职工为主,较少的能够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同时相关从业者面临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整体来看,老年护理行业在医学界的地位相对滞后,很多高级别专业人才对该行业的从业意愿不浓厚,造成多数从业人员年龄偏大,诸多矛盾有待解决。

3.2国外护理人员从事老年护理行业的现状

国外的相关研究中也发现,更多的护理人员从学生阶段开始,便表现出更加倾向于从事儿科护理或产科护理,对老年护理工作兴趣不浓,在进行技术研究时也更多的投入到麻醉护理、公共健康等领域,较少的关注老年护理和慢性病等问题。相对来看,泰国的老年护理行业起步较早,相关培训晋升体系较为完备,整个护理群体在社会上能够获得较高的认可度,因此该国的老年护理行业发展较好,能够得到更多的护理人员青睐和信任。因此可以看出,必须注重从业动机对行业选择的影响,通过积极因素的选取,提升护理人员的从业意愿。

4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对老年护理行業从业意愿的研究主要需要考虑组织行为学方面的一些因素,如择业意愿、离职意愿、职业倦怠、角色适应、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等,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的从业意愿,能够改善其工作过程的基本态度,通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激励理论,能够更好地促进其从业意愿的提升。

结语

老年护理服务工作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虽然与国际先进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但是相信随着我国更多政策落实,政府和社会对老年护理行业关注不断加大,该行业必然会取得较好的发展前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老年人口。

参考文献:

[1]蒋茜,王乾贝,蔡永华.老年康复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安徽医学,2020,41(12):1484-1486.

[2]顾雨微,陈玥,侯小丽.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及改善措施[J].时代金融,2020(09):112-113+120.

[3]庞瑜妃,刘齐.广西老年护理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大众科技,2020,22(01):113-114+119.

(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作者:程方

老年护理专业发展前景研究论文 篇2:

基于医养结合“五位一体”的中职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 要:本研究基于当前医养结合背景,调查了老年护理人才现状、能力、培养情况,分析目前中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出发对中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医养结合 五位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课 题: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1804188)和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805269)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而中国老龄化尤为突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人数亦呈现迅速上升趋势,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提供适宜的、连续的、综合的医疗服务。为构建適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之后多地开始探索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养老、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的照顾服务。“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校为基础、科研机构为纽带,集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为一体,形成统一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本研究根据当前医养结合背景,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出发,提出一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实现高质量养老奠定基础。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资料

本研究利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获取数据和资料,从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家长对学生职业选择的认知和企业人才需求等角度出发,调查老年护理人才现状、能力、培养情况,分析目前中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形成集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为一体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2.研究方法

以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中职教师、护理专业学生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养老机构管理者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认知、职业能力和工作稳定性认知,师生和家长对养老模式的认知、对职业选择的认知、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认知和对护理专业学生择业因素的认知等。此外,课题组对10名护理专职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包括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课程设置体系及其实施效果等。

二、研究结果

1.养老机构管理人员问卷调查情况

课题组对不同地区的35所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有效回收率为34.5%。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医养结合的职业发展前景认知方面,63.6%的管理人员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前景较好。在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认知方面,84.9%的管理者认为养老机构的员工需要接受专业化培训。管理者认为从业人员具有的能力依次为专业知识和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对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认知方面,管理者对于从业人员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依次为老年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老年护理心理学、老年生活护理技术、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营养与膳食。管理者认为影响从业人员稳定性的因素依次为不能适应岗位需求、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没有晋升机会、家庭原因等。

2.中职教师问卷调查情况

课题组对中职卫校1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5%。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方面,76%的教师知道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55.7%的教师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有一定了解。在对职业选择的认知方面,84.2%的教师认为护理专业学生愿意在养老机构从事工作,认为50%以上的护理专业学生能够适应在养老机构工作。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认知方面,中职教师认为护理专业学生在医养结合的机构工作需要的能力依次为吃苦耐劳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在对护理专业学生择业因素的认知方面,教师认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在医养结合式的养老机构择业的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薪资水平、社会地位、对医养结合的了解程度、发展前景等。

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课题组对200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9.5%。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方面,47.7%的护理专业学生了解到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了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护理专业学生仅有44.2%。在对职业选择的认知方面,88.4%的护理专业学生愿意从事医养结合相关的工作,90%以上的护理专业学生认为自己能胜任在养老机构工作。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认知方面,护理专业学生认为在医养结合式的卫生医疗机构工作需要的能力依次为吃苦耐劳精神、心理素质、岗位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在对护理专业学生择业因素的认知方面,护理专业学生认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在医养结合式的养老机构择业的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薪资水平、对医养结合的了解程度、发展前景、管理模式。

4.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情况

课题组对120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7.5%。调查表明,在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方面,41.9%的家长表示听说过老龄化社会,但对此不是很了解。91.4%的家庭以家庭养老为主,50%以上的家长认为“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工作主要包含日常保健、心理照护和中医护理等。在对职业选择的认知方面,88.9%的家长愿意让孩子从事医养结合相关的工作,95%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能胜任在养老机构工作。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认知方面,护理专业学生家长认为在医养结合式的卫生医疗机构工作需要的能力依次为工作环境、薪资水平、发展前景、社会支持度、对医养结合的了解程度。

5.护理专职教师的访谈情况

课题组对10名护理专职教师就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老年营养与养生保健、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生活护理技术等课程,并希望学校给学生提供更多临床实践机会。

三、结论和对策

1.结论

根据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护理专业学生愿意选择并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但是中职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并不甚理想。

(1)政府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于这种养老模式不了解。

(2)养老服务人员适应性和知识储备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护和精神文化需要,需要继续接受培训。

(3)护理专业学生和家长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环境、薪资和发展前景期望值较高。此外,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間存在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核心职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护理专业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心理素质、岗位适应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2.对策

课题组通过分析中职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出发对 “五位一体”的中职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以下策略。

(1)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可以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免费向群众发放医养结合宣传资料、提供咨询服务;为居家老人和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提高群众对医养结合的支持度,促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

(2)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校要经常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线开展职业精神教育,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等方面的指导。养老护理专业教师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的改革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真负责精神。在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前教师要引导其正确面对就业压力,端正就业心态,在择业时以个人的发展前途为优先考虑因素。

(3)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突出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学校要围绕老年护理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课程改革,增加健康教育、人际沟通能力、职业心理素质等人文课程。老年护理专业适当增加老年生活护理技术、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营养与膳食等专业课程。学校要组织护理专业学生定期到养老机构去见习,熟悉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子科,张宝露,王洪娅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及思考[J].护理学报,2016(23).

[2]郦雨濛.医养结合背景下机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与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作者单位:衡水卫生学校)

作者:李晖 马丽华

老年护理专业发展前景研究论文 篇3:

德国闲置住区循环再生的三大借鉴 等七则

德国闲置住区循环再生的三大借鉴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教师常悦在2011年第12期的《住宅科技》上发表题为《德国住区循环再生发展策略》一文,介绍了战争给德国留下大量军营用地,但由于驻德美军的逐年减少,闲置荒废的军营用地成为城市发展的顽疾。出于军营使用功能与居民社区的居住相似性,德国从上世纪末开始了延续至今的废弃军营用地的居住社区改建,从而激活城市住区的再生循环发展。德国对废弃军营地块的改造复苏、对城区地块的更新再生,非常注重增加多元功能用途,非常注重保持地块原貌,这对我国目前的城市改造更新,很有借鉴意义:

一是尊重原有地块规划结构。德国住区的循环再生基于对原有地块规划结构的保留,因此使原有街路、绿地和树木植被得以存活,使得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从而在节约住区项目开发成本的同时又保证了新建住区内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原有地块的规划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对原有规划结构的保留也保证了城市区域规划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是增加住区归属感。在闲置地块改造之初,德国当地的政府和开发商积极征求居民意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改造,从而加强了居民对住区环境的关注,在未来的使用中增加了对住区的归属感。德国在社区改造时,积极创造居民相互联系的公共开放式互动空间,营造邻里交融的氛围,增加了“街道眼”,从而降低了城市社区的不安全因素。

三是倡导可持续绿色节能理念。德国在城市住区的地块循环使用中,绿色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主导理念。居民在城市改建中成为绿色节能的参与者和监督者,采用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太阳能发电等一系列节能措施,实现地块改造项目的城市化、个性化、生态化发展目标。

“小城镇、大战略”的新发展内涵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张立博士在2012年第1期的《城市规划学刊》上发表题为《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一文,认为在全面认识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要使超过2亿农民工平稳地完成城镇化转型的进程,除了要关注人口导入地的城市群资源集聚效应以外,还必须重视高人口输出地的农村经济中心——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因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不仅仅在于工业化,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对城镇服务的内在需求,包括住房、教育和人居环境等。因此,新时期小城镇发展仍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大战略”,作者认为健康城镇化诉求下的人口高输出地区小城镇发展必须关注三大发展内涵:

一是在发展模式上,不可能复制沿海地区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随着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的深化,七大发展中国家如越南、缅甸和印度等已经在效仿中国的发展模式,他们拥有比中国成本更低、数量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国际低端制造产业已呈跨国的第二次迁移趋势,因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若继续走低端产业加工的发展道路,其面临的竞争将更强,风险也更大。

二是在发展策略上,要重视差异、分类引导,要服务三农、关注生态宜居。可以根据城镇的空间区位、资源条件和发展禀赋划分不同类型的小城镇,施行不同的财税、产业和人口等政策引导。另外,人口高输出地区大量的农村外迁劳动力中将会有一定比例的人口选择回迁,而小城镇是其迁移选择的重要指向,因此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拥有潜在的人口迁入资源,这是其今后生态宜居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是在发展保障上,要重视制度创新、财税支持,以及对强镇扩权道路的探索。一方面在适宜的阶段赋予小城镇更高的城市管理权限,可以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释放其本身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健康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保障,要适当加大制度创新、加强小城镇的规划管理能力,完善财税体制、确保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供给,更新观念、探索适宜的小城镇发展新路径。

推动内需重在培育居民消费能力

2012年第1期的《城市》上发表了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生周笑非与其导师冯云廷教授合作撰写的《城市化扩大内需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需求能力培育观点》一文,就城市化推动内需难以扩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一是政府推动下的土地城市化对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由于考核各级政府政绩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投资驱动下的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就是见效快、寻租机会多,任期有限的政府官员因此热衷于通过城市城区扩张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忽视改善民生的投入。二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低水平公共服务投入难以启动消费。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系,进城的农民工受户籍制度限制,未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社会福利保障,而养老、教育、医疗等负担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使农民工与农村居民不敢消费。另外,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也使进城农民难以在城市中生存。三是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不匹配难以拉动消费。这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主要行业,这个行业工资普遍较低,而重化工企业工资虽然较高,但吸纳就业能力较弱,在这种产业结构背景下推动的城市化,是一种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就业和收入增加的低水平城市化。

作者因此认为,中国城市化推动内需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培育居民消费能力,可以从五个方面切入:一是放弃以GDP为目标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转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政绩考核,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城市化;二是放松有关民生类和金融类垄断行业的限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一些公共性、准公共性服务行业流动,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和深化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消除城市化进程中的体制障碍,逐步有序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降低居民的消费预期,刺激居民消费欲望,促进消费;四是通过城市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并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从而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五是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合理提高城市规模,加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创新产品开发,从而增强居民收入,刺激消费。

城市道路左转交通的组织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规划系副教授蔡军博士与学者李彻丽格日、滕少洁在2011年第6期的《城市交通》上发表题为《干路左转空间需求研究》一文,认为美国、日本对路段转向交通组织较为关注,并提供相应的道路空间,往往采用双幅路、奇数车道断面。其中转向车道占道路长度的比例较高,一般在30%以上,奇数车道模式则达到了100%;一般不封闭支路与干路的联系,通常设置左转车道。相比之下,在左转、直行交通间干扰较小时,中国城市道路设计重视直行交通、忽视甚至排斥左转交通,对路段左转交通往往不予处理,干扰较大时则多采用路段禁左的方式,这是造成道路设计不合理、路网运输效率不高、干路与支路难以衔接的内在原因。

通过计算,作者认为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双幅路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左转需求提供空间,在满足直行交通需求的同时,更有利于干路与进出交通的高效联系。伴随我国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交通压力的加大、车道条数的增加,干路左转交通需求趋于增加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要求在道路设计、交通组织层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作者因此建议:城市干路按3.3-4.5m或更宽设置中央隔离带,在需要设置左转车道时,可采用去除隔离带的方式,而对于高密度路网地区,可按奇数车道模式进行规划;在设计理念方面,需要转变重视直行交通、忽视甚至排斥左转交通的偏颇观念;在技术措施选择方面,建议借助两幅路与奇数断面模式,合理组织左转交通。此外,未来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实证分析,就左转交通组织的具体方法和适用范围展开研究。

流量经济时代的城市互动增量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王红霞博士在2011年第12期的《上海经济研究》中发表题为《要素流动、空间集聚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定量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一文,认为随着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流量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全球城市将更多是那些在世界经济网络中控制或影响经济流量的城市。作者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能级提升和发展越来越多与流量经济相关。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铁路、内河航运、航空都比较发达,交通网络经历了从内河航运为主到公路、铁路为主到公路、铁路加航运为主再到正在兴建的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网络演变。到2010年时,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共拥有11个沿海内河主要港口,大小共17个机场,上百条公路线和10多条铁路干线,线路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仅长三角16个城市,目前就拥有大小港口、千吨级以上泊位达1100多座,11个不同等级机场,是世界上港口和机场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从基本交通构架来看,沪宁、沪杭甬交通线是整个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的主轴,形成了“之”型交通主轴。随着全球化和贸易活动的加剧,人口、资本、物流等各个方面的交流空前增强,从而带来长三角时空格局的巨大改变,一个基于交通网络的城市网络框架特征日益突出。

作者经过基于区域数据的实证考察,还获得四方面发现:一、自2003年以来,以往与上海经济联系较弱的城市宿迁、南通、衢州、丽水、泰州、常州、连云港等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增长势头显著于其他城市,这些以往落后地区的发展正在加速。二、尽管2003-2007年间,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但是,动态人口流动和货物流动的数据显示,经历2007年金融危机冲击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流动经济空间网络中的综合地位有重回上升的态势。三、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经济联系的综合考察发现,交通条件改善对长三角城市间联系的影响在显著增强,一些过去的欠发达地区如宿迁、南通、常州、泰州、衢州、舟山、丽水成为得益于通往上海交通条件改善的最敏感城市。四、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有助于区域差距的缩小,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区域呈现扁平化发展,从而引领整个长三角城市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发展老年护理保险的路径选择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张留禄博士在2011年第10期的《上海经济研究》中发表题为《我国老年护理保险可行性研究》一文,认为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办了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甚至在德国和日本已成为了强制性保险,老年护理保险在解决老年长期护理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带给社会的保障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家庭结构的变化为发展老年护理保险创造了条件,然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薄弱的保险意识,国家、企业、个人较低的支付能力,老年护理保险作为新产品的不确定性,却成了我国发展老年护理保险的制约性瓶颈,使得我国子女较少的低收入和贫困老人护理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很有必要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保险体系。护理保险作为一个公益性险种,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减轻个别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护理保险还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

作者论证了我国发展老年护理保险的可行性。一是我国发展老年护理保险具有三个有利因素。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家庭结构的变化为发展老年护理保险创造条件,我国不断攀升的护理费用引致老年护理保险的需求,我国医疗保险保障不足及医疗费用的增长引致老年护理保险的需求。二是我国发展老年护理保险存在两个不利因素。从保险需求方看,我国发展老年护理保险面临着保险意识薄弱、高昂保费等问题;从保险供给方看,我国发展老年护理保险面临着保险公司对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前景心存顾虑、企业承担老年护理保险费用将会是很大的经济负担等问题。三是借鉴国外经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保险。无论是实施法定护理保险的德国、日本等国家,还是推行护理服务制度的美国等国家,一般都有上至中央政府的部级主管单位,下至地区和基层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如英国的劳动社会部,下设的运营主体如德国的社会护理保险公司,并且所有的护理人员必须取得资格证书上才能上岗服务。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护理服务机构,加强服务机构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加大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老年护理保险意识,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业,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保险产品,加强老年护理保险的法制建设。

保障性住房良性循环的战略思辨

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庐卫在2011年第12期的《城市》上发表题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现实问题与战略思辨》一文,认为伴随这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持续深化,在中央政府的严格督导下,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终于拨云见日,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但瑕不掩瑜,在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不时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绝非细枝末节,如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不透或执行偏差、一些利益团体和专业人士的误读与注解等,都将对刚刚起步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实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为此,作者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践,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现阶段保障性住房政策和出现的问题加以客观的理论诠释与政策梳理。

一是处理好保障性住房与各类住房的三重关系,包括: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是分置关系还是因果关系?保障性住房供应是以公租房为主还是以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为主?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是长期策略还是应急调控手段?二是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必须取信于民,即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尤其需要“阳光”操作、“救急不救贫”应是公平分配保障性住房的基本原则、评价保障性住房的绩效中考核使用率比开工率更为重要。三是保障性住房发展的生命力在于良性循环,即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需要特定的商业模式、公租房或廉租房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应多在中心城区布局、管理“准出”比管理“准入”更重要。

作者在文中还强调指出,政府欲成功推行住房保障政策,必须坚持三条基本理念:一是坚持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双轨并行”的发展思路;二是保障性住房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拉开供应层次,对接不同的收入群体,保障范围相应扩大;三是保障性住房运营要按照经济规律行事,逐步实现投入产出的自我平衡,不可以认为保障性住房无法经营。

责任编辑:张炜

上一篇:节日汽车推广策划方案下一篇:制度环境创设发展循环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