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护理(共11篇)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跌倒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我国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居民,男性21%-23%曾跌倒过,女性43%-44%。各地的跌倒发生率虽然各有差异,但不同性别、民族、种族中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都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且老年女性跌倒发生率高于男性。据国内调查显示,意外跌倒居意外伤害死因的第二位,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约有40%-70%的跌倒会造成伤害,10%-11%将导致严重损伤,5%为骨折,5%为严重软组织损伤。然而其中只有约25%的老年人可以完全康复。因此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护理评估
(一)跌倒的原因
1、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系统器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功能衰退而导致平衡、感觉及骨骼肌肉等机能的减退,并由此成为诱发跌倒的内在因素。
⑴年龄、性别: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加,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达55%。性别因素:女性跌倒的几率约男性的2倍。女性易贫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容易引起跌倒。
⑵步态不稳和平衡失调:步态的稳定性和平衡功能下降是机体生理功能下降的结果,它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研究结果发现, 跌倒史、活动平衡能力下降是多次跌倒与非多次跌倒比较时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人机体的协调反应能力下降导致动态平衡失调是跌倒的主要因素。
⑶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通过影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研究者通过回顾性方法收集跌倒方面的数据发现,视力的敏感性下降是再次跌倒的危险因素。
⑷骨骼和关节退行性病变: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的退化会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步态的敏捷性、力量和耐受性,使老年人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缓慢、不稳,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
2、病理因素: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性改变,可能影响老年患者的感觉输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的协调。如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会影响脑部血流的灌注及氧供应;昏厥、眩晕、足部疾病、偏瘫等会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
3、药物因素: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等,可影响患者的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老年患者的跌倒。
4、环境因素:昏暗的灯光、地板湿滑、不平坦的路面、在步行途中的障碍物、不合适的家具高度和摆放位置、楼梯台阶与卫生间没有扶拦和把手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危险。其中在卫生间防水跌倒的比例较高。不合适的鞋子和行走辅助工具也与跌倒有关。
5、心理因素:许多老年人因害怕跌倒,限制活动,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随之升高。不服老的心理也成为跌倒的隐患。调查发现,76-80岁年龄段的老年患者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跌倒率高达81.63%,其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不服老的心理,表现在走路、做事情与青年相比,不甘示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骨骼、关节、肌肉、身体平衡能力逐年减退,常会因心有余力不足而发生意外。
6、时间与陪护因素:陪护者安顿好患者后要处理其他事情,需暂时离开患者,而部分老年人不能对自己的活动能力予以正确评估,认为过去可以做的事现在仍然可以做,不听从劝告,自行活动而导致跌倒。对老年人而言,夜间并非跌倒的安全时段,此时段因老年人夜醒时间和次数增加,睡眠不连续,夜尿次数增加,也易致跌倒。
二、常见护理诊断或问题
1、有受伤害的危险:与跌倒有关
2、急性疼痛: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3、恐惧:与害怕再跌倒有关
4、移动能力障碍: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5、如厕自理缺陷: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6、健康维护能力低下:与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三、护理措施
(一)处理紧急
1、检查确认伤情
①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跌倒过程,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
②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③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等提示骨折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④查询有无腰、背部疼痛,双腿活动或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正确搬动: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
3、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4、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
5、发生跌倒均应在家庭成员/家庭保健员陪同下到医院诊治,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6、意识不清
①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
②有抽搐,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
③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二)一般护理:
1、针对生理因素所致跌倒
对于高危老年人日常活动如起床、散步、入厕及洗澡等随时有人照顾,以防跌倒。视力、听力差的老年人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加强平衡训练可减少跌倒的发生概率。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灵活性、减少反应时间,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7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通过锻炼可使骨密度增加。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跌倒过的老年人在维持身体功能、预防再发跌倒作用显著。对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指导病人适量服用活性型VitD3可增加肌力,增加躯体的稳定性,防止跌倒。美国有试验报道,每天给用800UVitD3,预防跌倒的功效为35%,活性型VitD预防跌倒的功效为29%。对绝经后妇女应进行激素替代疗法,以降低跌倒造成的损伤。
2、针对病理因素所致跌倒
对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病人,应了解其晕厥史;定期监测血压;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对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帕金森病、内耳眩晕症、小脑功能不全等平衡功能障碍的病人,应在职业医师协助下评定其步态及平衡能力,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多维运动计划是改善社区老年人直立平衡和步态功能,降 低跌倒危险的重要手段。
3、针对药物因素所致跌倒
加强服药后患者的护理。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因此医生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在保证药效的情况下,适当减少药物剂量,从而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患者在服用镇静催眠、降糖、降压等药物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嘱其卧床休息,从而减少发生跌倒的风险。
4、针对环境因素所致跌倒
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房间布局合理、安全;光源照明充足;夜间设置脚灯;通道无障碍物;物品放置有序;老年人经常需要的物品放于随手可及的地方;地面干净不潮湿;轮椅刹车完好;衣裤长短合适;穿大小合适防滑拖鞋;在走廊、浴室、坐便器旁安置扶手;而对于室外的环境安全则要求公共设施的建设要考虑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尤其是道路的防滑性能要强,经常修缮,使人行道平坦,减少室外环境因素对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影响。
5、针对心理因素所致跌倒
对于恐惧跌倒而限制活动的患者,要多鼓励,指导使用辅助工具,要求陪护在旁保护,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对个性好强、不服老、不能对自己的活动能力作出正确估计的老年患者,需反复强调教育,并让陪护者引起充分重视,严加看护。对发生过跌倒的老年人,应询问其发生细节,加强心理护理,解除老年人恐惧心理,稳定其情绪。使预防措施有明显的针对性,能够适应个体的需要。
6、针对时间与陪护因素所致的跌倒
老人在行动前应先站稳、站直后再起步,小步态老人行走时应有人搀扶或拄拐杖。对反应迟钝,有位置性低血压,服用镇静类药物以及用降压药的老人,尽量夜间不去厕所,如夜尿较频,应在睡前准备好夜间所需物品和便器,必须下床或上厕所时,一定要有人陪伴。
小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收治的98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9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5 :24, 年龄65~85 岁, 平均年龄 (71.92±5.04) 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6 :23, 年龄68~84岁, 平均年龄 (73.25±5.68) 岁。初中及以下56 例, 高中24 例, 大专及以上1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其中包括健康教育, 采用Morse跌倒评分量表予以跌倒风险评估。研究组于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①对责任护士予以培训, 内容主要包括跌倒预防知识讲座、老年患者认知特点及跌倒预防重要性等;将临床护理路径的管理模式应用于跌倒预防中。②定期为患者讲解 “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知识册”, 于日常生活中用药、衣、食、行、住、活动锻炼及跌倒后急救方面对其及家属予以健康教育;正确示范防护措施。③针对患者跌倒发生规律于诊疗过程中不同特点予以专业性及针对性的跌倒预防措施。出院前, 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交流, 充分了解患者家居状况。
1. 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情况, 调查问卷包括3 项内容[2]:①预防知识问卷, 总分60 分, 得分越高说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佳;② 预防态度问卷总分44 分;③ 预防行为问卷, 总分48 分, 得分越高说明正向行为的倾向性更强。记录并对比两组跌倒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预前后相关跌倒预防评分对比研究组干预后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得以显著提高, 且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干预前比较, aP<0.05 ;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2. 2 两组跌倒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中共3 例 (6.12%) 发生跌倒, 对照组中共25 例 (51.02%) 发生跌倒, 两组跌倒发生率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认知水平, 其是促进健康重要手段, 有助于增强人们跌倒预防知识, 改善其不良行为[3]。本研究结果显示: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干预后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高于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P<0.05) , 且研究组跌倒率6.12% 低于对照组的51.02% (P<0.05) , 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可有效提高其跌倒预防相关行为、态度及知识评分, 从而降低跌倒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为常规跌倒预防干预措施主要针对环境这一因素, 其措施与健康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而跌倒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WHO将有关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共分为社会经济因素、行为因素、生物因素及环境因素4 类。相关文献报道显示, 多元化干预和个体化方案的有效结合是最有效的跌倒干预措施[4]。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是围绕发生跌倒的所有危险因素以采取各种形式予以干预, 于临床实践中, 护理人员通过准确全面的评估, 有效预测患者存在的潜在跌倒风险, 这不仅减少跌倒预防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而且增强临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 针对个体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专业化干预措施, 如及时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对患者膳食提出合理建议、增加健康宣教趣味性及提高跌倒预防水平等, 从而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 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
综上所述, 老年糖尿病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 不仅能够提高其跌倒预防相关行为、态度及知识评分, 而且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跌倒发生率与跌倒预防知识、行为、态度等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跌倒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02% (P<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跌倒预防相关行为、态度及知识评分, 从而降低跌倒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跌倒
参考文献
[1]罗秀玲, 黄翠红, 王国春.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28) :75-76.
[2]余丽君, 房兆, 杨春娟, 等.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知信行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13, 28 (11) :13-15.
[3]候宝霞, 戴莉敏, 方英.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23) :33-34.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到;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30-02
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姿势,自主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1]。有资料报道,因跌倒致死成为美国老年人死亡的第6位原因[2]。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达50%,其中5%-10%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3]。跌倒对老年人身体产生严重伤害的同时也给心理上带来负面影响,并导致医疗费用大大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如何防范老年人跌倒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消除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止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我科针对易跌倒的高危人群加强看护,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避免或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目的。
1临床资料
2013 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入住我科的老年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在65岁-86岁,平均年龄75.8岁,平均住院天数在20天,根据者坠床/跌倒危险因数评估记录表评分在 10分以下为低危险患者,10-20为中危人群,>20分为高危人群,对身体无重大疾病、行走自如,按以上条件随机成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诊断、护理等级等方面比较,结果对照组跌倒例数13例,跌倒率为38.4%;干预组跌倒例数5例,跌倒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以下的护理方法。
2.1评估 使用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数评估记录表。及时准确的评估是预防跌倒的重要基础[4]。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既往史、意识状态、感官、身体状况、使用药物、排泄情况、自理能力等。评分值总分为20分以上者定位方法跌倒的高危人群,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评估时间:(1)患者新入院,(2)患者意识或病情有变化时,(3)使用容易导致患者跌倒的药物时。
2.2 护理干预措施
2.2.1 加强环境管理,减少安全隐患据报道 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跌倒﹙跌倒率为51%﹚与环境因素有关。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地面使用防滑材料,清洁干燥,无积水。病区物品放置规范有序,及时清理陪人床、座椅、减少地面放置,保持人行道通畅。卫生间、浴室、走廊安装扶手,呼叫器放在方便易取处,床和轮椅的轮子完好固定,保持病区光线照明充足,夜间设置地灯和床头灯结合方式,以免影响患者休息,在细节处体现温馨的优质护理,较少跌到事件的发生。
2.2.2 加强巡视,提高预防意识 对高风险患者当班护士要重点巡视,做好交接班。责任护士重点对患者和陪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宣教,护士长加强跟踪检查。在病房墙壁粘贴预防跌到10知海拔,时刻提醒患者及陪护。
2.2.3 患者卧床休息时必需使用安全护栏,躁动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坠床跌到确保患者安全,同时患者床头放置“防坠床”、“防跌到”警示牌。
2.2.4 治疗原发病 合理安全用药、减轻疾病所致症状是降低老年人跌到发生率的重要基础。对高血压、眩晕症、冠心病、糖尿病及直立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应了解晕 使,定期监测血压,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数,及时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后注意事项。
2.2.5加强宣教 宣教的内容:老年人活动时要有人陪伴、地面有水时要及时拖干、给老人穿长短合适的衣服和大小合适的防滑鞋、晚上睡觉要加床栏,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身体约束。
2.2.6 履行告知义务,减少纠纷 反复向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讲解跌倒的后果、预防跌倒的重要性和方法,向家属说明对高危患者我们从患者安全角度出发,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时给予必要的身体约束,希望家属理解配合,并要求家属签字确认,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糾纷。
3 讨论
护理干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模式,它由患者的每一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工作[5]。老年性患者由于疾病原因的影响,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入住环境改变等,容易发生跌倒。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跌倒率为38.4%;干预组跌倒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适时地对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跌倒率,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老年护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28.
[2] 张建华.老年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及急救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
[3] 董一璇.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应对措施[J].中国吴诊学杂志,2010,10(6):1360.
[4] 冯茂群,方菊花.患者坠床事件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5):49-50
【摘要】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将抗问题、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展望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老年保健;社区护理;老年社区护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的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人口比例越来越来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伴随而来的需要服侍和护理的老年人人数逐年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势必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护理,老年保健的社会化需要更多的护士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
我国老年人健康问题以及社区护理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1.1 老年人健康问题:①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退行性变化越发明显,从而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有资料显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达82.2%,有64.0%患有多种慢性病,其中患1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7%。老年人有中约21.5%生活轻度不能自理,5.0%~7.0%生活中度不能自理,2.0%~5.0%完全不能自理[2]。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单位家庭予子女数减少,社会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的生活照顾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1亿多青壮年人员的流动和外出就为,进一步减少了老年人保健的关照来源。③老年人身心疾病多发:老年人认知能力减退,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生无用感,加上丧偶、退休、经济收入的减少、子女下岗、缺乏照顾和交流等社会支持,使得老人身心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
1.2 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有。
1.2.1 慢性病管理及预防: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危害大,慢性病管理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社区护士经过慢性病知识的培训,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社区慢性病病人的生活、饮食,再配合健康教育和适宜的干预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提高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3]。自我保健意识,以病人自我管理的模式实施慢性病病人管理,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效果,降低患病率。
1.2.2 心理疾病的护理:老年人心理性疾病尤其是孤独感和抑郁症的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识别率低,治疗率低,在我国社区还没有形成一套老年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护理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对社区护士做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老年人心理性疾病的支持性干预,以群体健康和个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促进老人的心理健康。
1.2.3 健康档案管理:社区服务要求医护人员将社区老人健康状况的变化及时输入电脑做好记录,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沟通,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社区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能够得到连续性关照,充分发挥社区健康“六位一体”功能。
1.2.4 家庭康复护理:我国绝大多数老龄病人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更多病人带着残疾回家接受康复治疗。病人及其家属普遍缺乏家庭康复知识和技能,社区护士在康复团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培训后的社区护士可成为康复医生的助手,协助康复医生做好老人家庭康复治疗、指导和护理等工作。
我国老年社区护理模式展望
2.1 健康老龄化:随着老年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我国提出了健康老龄化观点,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后,老年人能无疾而终,至少也会把需要照料的时间缩短。社区护理工作者,能够利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区老人,使老人健康生存,快乐生活,不断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
2.2 老年临终关怀:老年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为老年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卫生服务,社区护理是家庭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通过老年社区护理,能够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临终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维护人的尊严起到积极作用。
2.3 老年康复护理工科:随着医学领域的拓宽,康复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未来将会出现更多老年病医院和养老机构,内设多种服务项目。老年人选择的范围很广,使用功能上突出多元化、标准化,老人一旦入住即可根据专业人员评估和本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享受全方位的护理。老年康复护理应包括老年人特别养护和老年康复保健,提供常规医疗、护理、养护服务以及预防性、治疗性和恢复性康复。
2.4 开设老年社区护理教育:为填补我国老年社区护理教育的空白,可通过继续教育,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老年社区护理理论学习和在拟成立的老年社区护理中心经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既成为具有老年社区护理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老年社区护理工作能斩的骨干力量。同时,应有计划地在数年内培养出一批较高水平,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老年社区护理专门人才,使我国的老年社区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
2.5 建立老年社区护理体系:①政府应将老龄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虽然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是很高,国家能够投入的卫生保健资源还相当有限。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光制订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预防保健措施,将老龄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纳入政府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划[5]。②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将老年社区护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或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以使护士在社区中发挥多元化角色的作用。可依情况设立一些老年社区护理中心作为试点,实施老年社区护理。在试点的基础上制订老年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规划,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中心的建立既可为老年社区护士提供实习基地,又可通过中心普及老年社区护理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制订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保证老年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动我国老年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小结
随着医疗服务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社区卫生服务以其方便、快捷、便宜的优势逐渐在医疗市场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额,如何发展、壮大、推广社区卫生事业,赢得更大的市场,需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在老年人不断增加的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应抓住机遇,重新审视老年社区护理的市场定位,创造各种条件,利用资源拓宽社区护理的服务项目,不断推进老年保健的社区护理工作。我国的老年保健社区护理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参考国际社区护士角色和社区护理工作内容,探索出适合于我国特点的老年保健社区护理道路,以便使社区护理工作在老年保健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雪荣,于普林.浅析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卫生保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5(6):24
[2] 钟华荪.广州城区老年人生活质理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14-316
[3] 袁鸿江.老年医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86-287
1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在北京市一个城区的一个中心所辖的社区采取整群抽样,选择 > 60岁的老年人进行跌倒问卷的调 查,共获得有 效问卷912份,有效率为90. 47% ,其中男性占27. 96% ,女性占72. 04% 。
1. 2研究指标包括一般指标: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收入情况、医疗保险类型、 日常支出费用、保姆照料情况。跌倒指标有:跌倒态度、跌倒史、日常生活功能、认知功能、大小便失禁、 晕厥、慢性疼痛、睡眠障碍、药物种类、肌无力、视力问题、听力问题、营养问题、疾病等情况。日常生活功能:采用Karz ADL评分。认知功能:采用的是三件事回顾和画时钟试验。疾病情况:采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
1. 3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 0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 s表示,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率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跌倒发生基本情况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为20. 5% 。老年人跌倒发生在室外的占68. 7% ,在室内的占31. 2% ;54. 3% 的老年人跌倒时没有任何症状; 73. 5% 的老年人是因绊倒而发生跌倒,有跌倒史者45. 2% 的老年人害怕再次跌倒,跌倒造成老年人损伤的比例是49. 0% ,这其中15. 4% 有较重的损伤;对跌倒的认识,有17. 8% 的老年人认为跌倒没什么,不需要警惕,44. 6% 的老年人认为跌倒需要警惕,剩下33. 6% 的老年人认为跌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各年龄段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见图1。
2. 2跌倒单因素分析对可能影响老年人跌倒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收入情况、医疗保险类型、日常支出费用、有无保姆照料、跌倒态度、跌倒史、日常生活功能、认知功能障碍、失禁、 晕厥、慢性疼痛、睡眠障碍、药物种类、肌无力、视力情况、听力情况、营养、疾病等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无医疗保险、有保姆、认知功能障碍、尿失禁、晕厥、精神紊乱、 慢性疼痛、行走困难、疲倦、肌无力、便秘、便失禁、腹泻、吞咽困难、消瘦、残疾、视力障碍、听力障碍、Karz ADL评分低、忧郁、CCI评分高等。见表1。
2. 3跌倒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采取逐步法,变量的进入标准 α入= 0. 10 ,排除标准 α出= 0. 15 ,得到的跌 倒影响因 素有 : 医疗保险 类型、有无保姆、尿失禁、晕厥、慢性疼痛、便秘、腹泻、 听力,见表2。
3讨论
3. 1跌倒与老年人生活环境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保险和保姆影响老年人的跌倒情况,保险分类我们设置是公费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和自费医疗,结果发现公费医疗的老年人跌倒风险高于基本养老保险和自费医疗老年人。原因可能是个人在医疗支出负担的越多,就越在意自己是否受到伤害,可能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维护自己的健康,更加注意自己跌倒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会保护自己而不发生跌倒;从保姆的使用上,有保姆照料的老年人反而是没有保姆照料的老年人跌倒发生风险的1. 739倍,原因可能是有保姆照料的老年人,本身身体素质较差,较易发生跌倒,另一方面老年人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照料全部交给保姆,觉得保姆会照顾好自己的一切,可能忽略了自己发生跌倒的风险,再则保姆可能没有意识到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以至于容易发生跌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样的老年人,给予更多的照护。
3. 2跌倒与老年人疾病的关系从多因素分析得出尿失禁、晕厥、慢性疼痛、便秘、腹泻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有尿失禁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很困扰,担心尿失禁的发生,而在日常行动中精神紧张,跌倒发生风险就很大; 老年人由 于全身机 能的降低,晕厥经常 发生[7,8],而在医疗诊断中常常无法正确诊断,晕厥一旦发生,跌倒几乎就不可能避免;慢性疼痛在老年人中患病率约为60%[9],疼痛使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活动受限,易发生跌倒; 便秘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约为20% ,便秘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烦闷和痛苦,使老年人常常发生焦虑[10],精神紧张,跌倒风险就大大提高;老年人腹泻在本次调查中患病率为4. 61% ,多因素分析OR值为3. 326,尽管老年人腹泻患病率不高, 但是老年人腹泻对机体影响较大,容易导致头晕、乏力,跌倒风险较高。
3. 3跌倒与老年人听力的关系老年人听力下降,前庭平衡功能随之降低[11],跌倒风险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常见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76-01
在我国跌倒位于住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前3位[1],是65岁以上老年人首位伤害的死因[2]。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人数也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变,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各种不确定因素所致的跌倒时有发生,由此可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产生医患纠纷,因此,了解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做好跌倒的前瞻性护理是预防老年人意外伤害的有效护理措施。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发生意外跌倒患者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4岁。均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5例,慢性心力衰竭2例,冠心病6例合并有糖尿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1例。跌倒后引起头皮外伤3例,面部擦伤及眼角瘀血2例,股骨颈骨折1例,胫骨前皮肤擦伤1例,余为软组织挫伤。引发医疗矛盾2起。针对这一现象,对人院60岁以上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质量小组定期评估、检查防跌倒对策实施情况,并对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跌倒相关原因
(一)环境原因。
环境因素是老年人跌到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51%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坠床与环境因素有关。患者人院后,由于对新的环境不熟悉,加上病床高度不合适、无床档或床档固定差,或地面有水、地面潮湿、通道有杂物等均可导致滑倒。其中夜间穿拖鞋入厕或起身因光线过暗,卫生间台阶过高,室内及卫生问墙面无安全扶手,卫生间无坐便,椅子无靠背无扶手等均增加了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二)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生理机能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1.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是老年人反应迟钝,灵活性降低;2.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难以预料;3.视力、视觉分辨能力下降,对周围环境判断能力差。
(三)疾病因素。
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导致跌倒坠床最多。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发作时可使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到脑缺血、缺氧而发生头晕、黑朦、晕厥而导致跌倒坠床的发生。
(四)药物因素。
患者长期服用降压、扩管血管、利尿、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可影响患者的血压及心肌供血不足和脑缺氧等,而出现血压过性降低、短暂的眩晕、视物不清、黑朦等从而使患者跌倒坠床。
(五)心理因素。
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经济来源发生变化,家庭人员的结构发生变化,病后多有精神、情绪的变化。心理特点变为孤独、悲观、忧虑、急躁易怒,思想上不愿给护士或家人添麻烦,医生及护士告知的风险不放在心上,有时有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思想上又不愿给护士及家人添麻烦,尤其在康复后期,患者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恢复了部分自理能力,患者、家人、护士均容易麻痹,突发意外。
(六)护理人员因素。
目前我院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又普遍年轻,在工作中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生理、病理变化、特殊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加上临床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防范措施。
三、防范措施
(一)做好入院评估。
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包括:患者年龄、神志、自理能力、活动能力、血压情况、有无既往跌倒坠床史、应用药物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高危对象,采取适合个体的防范措施。
(二)改善住院环境。
保持病室整洁,照明充足,物品摆放有序,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地面平坦、干燥、无水迹;走廊病房不堆杂物,设有扶手;厕所使用防滑砖或防滑垫,最好使用坐式马桶。床垫的高度适中,晚上睡觉时应使用床档,椅子要有靠背和扶手。
(三)设置警示标志。
应引导新人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反复交待易发生跌倒坠床的场所外,还应在床尾上悬挂或墙壁上张贴防跌倒黄色警示标志牌,使所有医务人员对高危人群心中有数、并能时时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
(四)做好预见性护理。
护士对高危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患者必须用床档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接班。对老年行走不便、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病发作时患者,值班护士协助洗脸、梳头、穿衣、人厕。加强巡视,发现有跌到坠床的危险及时进行处理,在未发生前消除隐患。
(五)正确指导患者的用药。
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患者,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服用降糖、降压、利尿药的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勿乱用药。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六)加强护患交流,保证患者安全。
患者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对跌倒高危患者加强安全管理。1.对昏迷、烦躁、偏瘫、年老体弱、认知行为改变,60岁以上患者安装床栏,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要做好解释工作。2.对高危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必要时护理干预以及通过护理人员、老年人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有效防止跌倒发生,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在住院患者一览表上挂黄色三角,在患者床头贴一醒目的标志即温馨提示卡,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进行书面详细交班。4.应将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防止患者取物时摔倒。
(七)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科室根据自己科室特点制定护理风险预案,包括本科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意外事故以及处理程序和措施,由护士长组织所有护士定期学习和考试,做到人人知道、人人掌握,如患者跌倒后值班护士该怎么做。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大家学习护理安全措施包括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教育大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讨 论
安全性是护理服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质量特性,跌倒坠床的护理重在预防,应正确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适合住院老年患者的生活环境,同时对老年患者进行防护措施的宣教,同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和消除跌倒坠床的危险,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杨萃,王祥,邵文利.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U].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倒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00-0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自理能力,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损伤,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负担,同时也容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如何预防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已成为护理管理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1.自身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大,传导神经,中枢整合能力明显降低,姿势控制能力减弱、肢体协调功能减退,平衡失调,关节活动不灵活及步法紊乱。肢体协调功能减退,导致平衡失调,关节活动不灵活及步法紊乱。,男性通常是抬不起脚和步履短而宽,女性则是狭窄的鸭步态。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同时,由于老年人本身还存在感觉迟钝、视力下降等问题,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在做快速回转等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容易失去平衡,易发生跌倒
2..疾病因素
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可能影响感觉的输入、中枢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与协调。如关节炎、脑卒中、老年痴呆、贫血、体位性低血压,帕金森病等疾病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稳定性,协调性,导致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和步态紊乱而跌倒机体的额补偿能力不足,使机体的稳定能力暂时受损,直立活动时容易跌倒,实际上,跌倒是老年人急性疾病的非特异表现。心血管疾病引起心脑却血,诱发心绞痛,晕厥是导致跌倒发生的常见原因。
3..心理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因素的改变造成行动缓慢、活动能力下降,但自己不能接受已经衰老的事实,思想比较固执,有不服老的心理状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估计不足,造成活动中发生跌倒。库洪安等研究指出,不服老的心理成为跌倒的隐患。
4.药物因素
在老年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中,如镇静催眠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物等,有些可使人体反应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有些可导致低血压、低血糖,使跌倒发生率增加。调查显示,跌倒病人中服药病人占71.43%,用药种类越多,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越大。
5.环境因素
老年患者住院后,陌生的环境、作息时间的改变、活动空间缩小、灯光明暗不适应、地面光滑或潮湿等均可能成为跌倒的危险因素。有文献报道,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约51%与环境因素有关。
2护理对策
2.1重视老年患者的安全评估
评估住院患者的跌倒高危险性被认为是预防跌倒有效和必要的对策。首先要评估高龄患者的平衡能力、自知力、反应速度、运动水平及基础疾病。其次要评估患者夜间睡眠情况及夜尿频次;再次还应关注患者的智力情况及自主活动意愿的强烈程度。
2.2加强安全环境管理
病区地面应防滑、干燥、平坦,保洁员拖地后应设警示牌;物品应擺放有序,通道无障碍物;病区的走廊、楼梯、厕所及浴室要设扶手;房间有充足的照明,夜间病房开小夜灯;呼叫器及患者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患者易取位置;将患者的床调到最低位置,并锁好脚轮,拉好护栏;意识障碍者使用保护性用具,避免坠床或撞伤。
2.3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长期卧床需起床活动时、大中手术后、贫血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有视力、听力障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痴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应嘱患者起床应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30s后再行走。
2.4护患培训
护理人员的培训:护士是预防患者跌倒最重要的环节,对护士的培训尤为重要。护理部培训全院护理人员,并进行预防跌倒的护理三级网络监控。对跌倒高风险患者,班班交接。
患者及家属的培训:宣传跌倒的危险因素、预防跌倒的重要性,争取患者与家属的支持与配合。
2.5落实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依从性。对所有高危患者及家属书面告知有跌倒的危险及预防跌倒的注意事项,落实24h陪护制度,必要时加用床档、保护性约束衣、约束带等;下床、改变体位、夜间如厕等有人协助。
2.6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组织职能
健全护理规章制度、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对护理缺陷及时组织分析讨论,吸取教训。对跌倒高危老年患者重点管理,合理安排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对有跌倒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当床边交接班,经常巡视病房,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管理者督查和跟踪防跌倒措施的落实,强化防跌倒知识的教育,加强安全意识的建立。
3小结
关键词:住院老年人,跌倒,对策
跌倒是指直立或平地行走时摔倒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的现象。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据国内外文献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曾跌倒1次或多次的占3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过跌倒事件的50%。跌倒可导致肌肉或韧带损伤、骨折、出血等身体和心理伤害,严重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死亡。许多国家的医疗机构已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患者的年龄基本都在80岁以上,病情复杂,根据这些特殊性,我们对住院老年人进行评估跌倒的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制定预防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住院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1月在笔者是所在科室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1452例。其中2007年505例,2008年482例,2009年465例,笔者对其分别进行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1]。
1.2 方法
1.2.1 一般状况的评估
了解老年人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症状与主诉,评估患者视力、听力、记忆力、注意力、生活自理能力、走路肌力和协调能力。老年人既往是否发生过跌倒,跌倒的次数及情况。评估引起跌倒的疾病及危险因素。了解用药史,评估药物的疗效及危险因素。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及对跌倒的认知程度。评估老年人是否饮酒及照顾老年人的方式。
1.2.2 环境因素
(1)地面是否平整、干燥、防滑。地毯有无松脱、卷曲、破损;(2)楼梯、楼道、进门处、夜间卧室、卫生间照明是否充足;(3)室内物品摆放是否牢固、合理,座椅、床放置是否牢固,并便于坐起;(4)楼道、浴盆、淋浴旁、坐便器周围有无安全扶手,浴室地面有无防滑垫,灯的开关位置是否合适;(5)室内电话、呼叫器是否随手易取;(6)老年人的手杖、助步器是否平稳、防滑;(7)老年人的衣着、鞋的尺码是否合适,鞋底是否防滑。
1.2.3 跌倒评估量表
用于评估老年人是否存在跌倒危险的评估工具,共设6个项目,分为3个危险等级。总分值≥45分为跌倒高度危险,见表1。
2 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对策
2.1 确立高危人群,加强安全管理既往有跌倒史,能行走但平衡功能及定向力差,肌力下降,患有脑血管病、直立性低血压、精神症状或疾病的老年人,服用镇静催眠、降压、降糖药物,体质虚弱,年龄≥75岁的老年人,视为跌倒的高危人群。应填写跌倒评估表,并有警示标记,制定预见性防护措施,确保措施到位,加强动态监控。
2.2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控制高血压、癫痫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以防止或减少跌倒的发生。
2.3 康复训练规律的运动锻炼(特别是平衡训练)可减少10%的跌倒发生率[1]。病情许可,指导老年人进行平衡和步态训练、肌力训练、关节灵活性训练,根据自身年龄、活动能力和个人兴趣选择适宜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平衡操等。注意补钙、多晒太阳,防止肌肉萎缩无力和骨质疏松。
2.4 有精神症状、定向力障碍、视力障碍的老年人,行走应有家人陪伴。
2.5 正确搬运老年人,确保床、轮椅处在制动状态。
2.6 改变居室环境,预防意外跌倒:地面材料防滑、平坦、干燥,厕所、洗漱间、浴室铺设防滑砖或增设防滑垫,擦拭地面时应设警示牌;地毯铺设平整、稳定性好。通道宽阔、无障碍物,楼梯台阶高度适宜、平整无破损,上下台阶分明;家具稳定、简洁、摆放合理;睡床高度和松软度适宜;坐便器高度适宜;卫生间、浴室、走廊安装扶手;电话或呼叫器放在方便易取处;室内照明充足但不刺眼,分布均匀(床头、卧室、走廊、卫生间、浴室),开关方便,老年人易触及;夜间便器最好置于床旁。
2.7 加强预防跌倒的管理:应建立预防老年人跌倒的评估制度,对易发生跌倒的老年人制定预防措施,并督导措施的落实。
2.8 加强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
2.9 告知跌倒高危人群、家属及照顾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
2.1 0 告知老年人日常生活起居动作要慢,特别是直立性低血压及眩晕的老年人。做到“起床三部曲”,即醒时卧床1 min再坐起,坐起1 min再站立,站立1 min再行走[2]。对日常活动能力降低者,要有人照顾,外出时要有人陪同。可使用安全的辅助工具如助步器、轮椅等。有感知障碍者,可佩戴老花镜、助听器等。
2.11指导老年人合理着衣:老年人衣裤尺码合适、松紧适宜,避免裤腿过长或过肥,鞋的尺码大小合适,鞋底要防滑。避免穿拖鞋行走,以避免活动时发生跌倒。
2.12正确用药:如遵医嘱服药,告知老年人服用镇静催眠药,一定要睡前服用,服药后尽量减少活动,夜间起夜要有照明或床边排尿。抗精神病药、麻醉镇痛药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地,须有陪伴,病房尽量安排在靠近护士站,床要上床档。服降压药的老年人要注意监测血压的变化,头晕、头痛加重时,要及时告知医生。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老年人,应注意血糖监测,观察有无低血糖的发生[3]。
2.13注意多与老年人沟通,了解其心理、健康、家庭状况。鼓励老年人树立信心,克服其恐惧、不服老、不愿麻烦他人的心理,分析老年人心理状况,与家属沟通,共同创建温馨的住院环境。
综上所述,对老年人而言,预防跌倒是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功能的重要措施。因此,老年人护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于积极消除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同时,对跌倒恐惧心理应予以高度重视。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以及护理人员、老年人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邵亚丽.护理安全文化的构建与体会.天津护理,2007,34 (2):90.
[2]李建华.老年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及急救指南.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科所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98例, 其中男53例, 女45例;年龄68~85 (78.36±8.59) 岁;疾病类型:其中冠心病38例, 脑卒中32例, 其他慢性病28例。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老年住院患者均行常规基础护理, 而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防范跌倒事件发生的护理干预方案, 具体措施包括: (1) 评估和筛选高危跌倒患者:医护人员应对入院后的老年患者进行活动能力、意识情况、视听情况、心理因素情况、自身疾病情况、用药情况、是否有跌伤史等跌倒风险性的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跌倒高危患者分类, 确定其是否需要给予身体约束, 并分别对该类患者进行差别化标记。 (2) 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应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 环境整洁, 地面无积水, 光线充足, 病床应调节至适合老年患者起坐的最佳高度。疗区走廊和卫生间应配备扶手, 浴室设置防滑装置。在跌倒事件的易发区域张贴警示标志, 特别是在进行病房清洁时, 应及时设置醒目的标志以使患者提高警惕。 (3) 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防范意识:医护人员应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具体病情、用药情况、心理状态等方面由于全面的掌握, 尤其是对于已经分类标记的高危跌倒患者更应格外注意, 及时为其提供关心和帮助。 (4) 加强患者的安全健康宣教:通过讲座宣教等形式向患者讲解跌倒可能会给患者自身疾病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以及相关应对和预防措施。使患者进一步增强其健康保健意识, 更好地防范相关诱发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叮嘱患者应穿着防滑鞋及合体的衣裤, 在走廊行走或上下楼梯时应扶扶手, 从而有效防止跌倒现象的发生。 (5) 预防疾病因素所导致的跌倒:针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住院患者, 应全面了解其以往的晕厥史, 并对血压和血糖进行定期监测, 指导患者掌握发病规律, 并据此及时制定相关防范预案。同时对于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及帕金森综合征等平衡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 应用针对性的强化其功能训练。 (6) 科学指导用药, 防止不良反应:指导老年患者严格依照医嘱用药, 通过强化定时定量来不断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告知患者掌握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药物所引起的头晕、排尿性晕厥、低血糖休克、心源性休克、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2组住院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住院老年患者在经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后, 其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情况均有所好转。干预组发生跌倒事件1例, 占2.04%;对照组发生跌倒事件9例, 占18.37%。2组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跌倒常由于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等导致的体位改变, 而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3]。跌倒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致病风险性因素之一, 也是导致老年人意外损伤或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大约有1/3的人会发生跌倒事件, 且该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升高, 80岁以上的老人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甚至高达50%[4]。跌倒事件的大量发生, 不仅给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故医护人员不断加强对老年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重视程度, 并积极给予相关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和发展。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 医护人员应通过对诱发因素的分析积极制定和实施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护理干预方案, 从而尽可能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 全面提升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5]。我院对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防范跌倒事件发生的护理干预方案, 结果表明, 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比率显著降低, 仅为2.04%。总之, 应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 能有效防止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积极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防范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事件发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老年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 而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防范跌倒事件发生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发生跌倒事件1例, 占2.04%;对照组发生跌倒事件9例, 占18.37%。2组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防止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积极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跌倒,防范,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董璐, 周洁, 徐国会.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 (1) :30-32.
[2] 吴琳娜, 李芸, 胡秀英, 等.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7 (22) :2087-2088.
[3] 陈小妹, 霍建珊, 万桂芳.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J].海南医学, 2010, 21 (6) :142-143.
[4] 莫心女, 赵翠兰.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防跌倒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8) :692-693.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患者;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31-02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广泛性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等。糖尿病为慢性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若患者不能良好的控制血糖,而且患病时间较长,会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中风、尿毒症、视网膜病变及足坏死等。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大,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身体方面原本就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在治疗中还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疗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63例患者,44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范围:60-81岁,平均年龄为70.51岁,病程范围:2-13年,平均病程:6.27年。对照组51例患者,34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范围:61-84岁,平均年龄为71.09岁,病程范围:1-14年,平均病程:6.32年.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若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心理护理对该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进行各方面的沟通,若发现患者存在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采用更加和蔼、热情的态度,使其能够在关爱的气氛中将心中的痛苦、忧虑表达出来,并给予患者相应的帮助,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进行疾病的治疗[1]。部分老年患者子女长期不在身边,使其产生孤独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可以主动与患者交朋友,定期组织健康讲座之类的活动,使其能够与更多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并与家属进行联系,使其尽量增加看望患者的次数。
1.2.2 运动护理 为了保证患者较好的控制血糖情况,需要采用适当的体育锻炼,而且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适量的运动锻炼也可以提升患者的抵抗能力。护理人员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给予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的正确选择[2]。首先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有散步、太极拳、自行车、保健操等运动强度较低的项目,在运动时间上,最初可以选择30分钟,避免患者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再对运动时间进行适当的增减。在夏季,要求患者在下午4点左右,选择有树荫的地方进行锻炼,避免患者中暑情况的出现。而且要求患者在饭后一小时后锻炼,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在患者口袋中放饼干、糖块,若发生低血糖现象,可以有效缓解。运动后要询问患者的感觉和血糖的测量,为每位患者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
1.2.3 饮食护理 在血糖控制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合理用药,运动锻炼,还要在饮食上给予严格的控制。避免过多的饮用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物,主食的摄取在300克左右,同时给予较多的蔬菜食用,对豆制品、鱼类、瘦肉等进行均衡的膳食,避免某种食物过多的食用[3]。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饮食计划的制定,不可随意进行食量的增减。对体重进行良好的控制,若患者为重度肥胖者,则必须对饮食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脂肪、热量含量较高的食物,若有较强的饥饿感,可以准备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在饥饿时食用,避免低血糖现象的发生。对于甜食等避免食用,但是对于苹果等低糖水果可以适当适量的食用。在菜品的烹制上,尽量多使用清蒸和水煮的方法,每天摄入的盐分必须低于5g。总之,在饮食方面要保证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合理摄入,减少脂肪、糖类的食用。
1.2.4 健康知识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方面的讲解,指导患者和家属如何使用家庭血糖测试仪,一周进行3-4次的血糖测量,将每次测量的结果准确记录下来。将每天服用的药物、剂量以及不良反应都清楚交待给患者,对于记忆力减退严重的患者,家属要提醒和监督患者进行按时服药。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指导患者和家属如何正确的存放胰岛素,以及正确的注射胰岛素,对于长期注射的患者,要经常更换注射的位置,避免对注射部位造成感染和破损的情况。外出时要将饼干、糖果等食物随身携带,以应对低血糖的情况。并要求患者定期到社区医院或门诊进行血糖情况的检查。
1.2.5 生活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气温的变化,提醒患者进行衣物的适当增减,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而且老年人皮肤会有发痒干燥的情况,因此应提醒患者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当患者洗澡后,可以对皮肤使用含油成分较多的润肤露、甘油等物品,使其避免过分的干燥。而且干燥皮肤容易出现感染等现象,因此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的擦拭,对于皮肤破损的地方要及时处理,防止皮肤溃烂的发生。要选择宽松、棉质的衣服给患者。每天给予患者一次足部按摩,促进血液的良好循环,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63例患者,41例治疗显效,18例治疗有效,4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93.6%;对照组51例患者,20例治疗显效,19例治疗有效,12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76.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效果 实验组63例患者,50例护理满意,11例护理一般,2例护理不满意,满意度为96.8%;对照组51例患者,23例护理满意,19例护理一般,9例护理不满意,满意度为82.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而且随着病程的增长,还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尤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存在较多的问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健康知识护理、生活护理,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都较高,由此说明,针对性护理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浦瑶瑶,孙丽飞,赵英.浅谈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26(24):106-107.
[2] 李玉兰,冯晚兰,曹翠红.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12,11(01):117-118.
1 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
1.1 生理因素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退化, 判断能力差, 应对各种异常情况反应慢;肢体协调能力差, 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 关节活动不灵活, 常出现蹒跚步态, 身体重心前移, 使身体处于前倾状态, 而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1.2 心理因素
一方面老年患者固执, 不服老、不服输, 遵医行为差, 强迫自己做力所不能及之事。另一方面由于害怕跌倒, 老年人会限制正常的行动, 导致活动能力下降, 与此同时引起部分功能缺陷, 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
1.3 病理因素
老年人易患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后遗症等慢性疾病可使脑供血不足, 脑缺血、缺氧发生晕厥导致跌倒;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疾病引起视力障碍;颈椎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导致跌倒风险增加;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尿频、尿急使起夜频繁也是跌倒的危险因素。
1.4 药物因素
很多药物可以影响患者的血压、神志、精神、视觉、平衡等, 如降压药物、抗精神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胰岛素、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反应;强心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扩张剂、抗组织胺药物可影响平衡, 患者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麻醉镇静药物均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因素。
1.5 环境因素
环境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不容易接受新环境, 在跌倒事件中, 环境因素占50%[1]。病区地面潮湿打滑;房内物品摆放不合理对老年患者的活动形成障碍;洗手间内未设置扶手及防滑垫, 床铺过高导致上下床不方便且难以在床上坐稳;病床无护栏, 病床脚刹未固定;病房通道拥挤混乱等均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
1.6 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对跌倒评分表的掌握程度不足, 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未及时进行再次评估;管理督查力度不够, 未进行每班检查和督促;护士人员配备不足, 患者生活护理不到位。
2 护理对策
2.1 做好入院评估, 建立跌倒评估表
患者入院时, 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存在跌倒风险时, 立即填写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 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服用的药物是否有潜在跌倒的危机、既往有无引起跌倒风险的疾病、生活自理能力、以往有无跌倒史等;高危患者床头悬挂“防跌倒”标识并班班交接。跌倒评估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判定意外跌倒高危患者, 评估结果可作为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的循证依据, 对有跌倒危险的患者提供预见性、个性化护理, 并据此检查落实情况。
2.2 高危环节重点防护[2]
2.2.1 重点时间段
凌晨、夜间及傍晚是患者跌倒、坠床的最危险时段。有文献表明, 33%的跌倒发生在夜间[3], 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 排除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 如将便壶放在患者手可触及的地方;打开地灯方便患者拿取物品;及时与家属或陪护沟通, 在重点时间段内加强看护。
2.2.2 特殊用药
扩管药物、抗精神药物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使用胰岛素要注意低血糖反应;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患者为避免药物作用引起跌倒应睡前服用。使用利尿剂或灌肠的患者应将便器放在床边并专人看护。
2.2.3 遵医行为差的患者
反复多次进行宣教, 与家属联系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并请家属签字确认, 避免日后发生纠纷。
2.3 加强健康宣教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穿合适的衣裤, 尤其裤腿不能过长, 尽量不穿拖鞋;提醒服用镇静、降压、降糖药物的患者, 起床时做到“3个30秒”, 即醒后30s再起床, 起床后30s再站立, 站立后30s再行走;进行药物治疗时告知注意事项及用药反应, 预见性地减少跌倒发生[3]。
2.4 保证安全的环境
保持地面干燥无水, 清洁工清洁地面时, 不易使拖布过湿, 应放置警示碑;病区光线充足, 夜间有地灯照明;厕所洗漱间增设防滑垫及扶手, 指导患者“一扶、二看、三走”;在患者的活动范围内不要过多摆放杂物, 保持行走通畅;病床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并保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不致患者坠床。
2.5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防跌倒相关知识的培训, 内容包括风险评估单的正确使用、引起跌倒的高危因素、跌倒风险的识别等, 提高护理人员对跌倒知识的把握程度和防御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能对跌倒因素进行准确判定, 宣教到位, 及时祛除不利因素。
2.6 建立督导监管机制
护理部对易发生跌倒的患者进行督导, 核实护士评估是否准确, 病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措施是否到位, 并对措施有所欠缺的科室给予适当指导, 保证防跌倒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金花.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新进展[J].护理与康复, 2006, 5 (5) :336-336.
[2]周桂英.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11 (6) :1018-1019.
【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推荐阅读:
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11-13
针对学生的创业项目10-13
针对性的影响对求职简历07-25
浅谈网站的针对性推广09-13
针对信用评价06-05
同桌100学习网针对性的教育网站06-20
针对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现状10-13
针对四个意识党员个人检查材料06-05
关于针对《国情备忘录》读后感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