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课改课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从信息专业的历史使命入手,分析了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信息专业的核心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目标定位和知识架构,并由此总结了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课程的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动课改课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生动课改课管理论文 篇1:

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研究

[摘要]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具有提高社会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和意义性、提升社会实践教学参与率和学生学习主体性、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实施的规范性和持续性、提高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辐射功能等明显优势。文章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的运作过程进行了探索,并提出要强化保障机制,以推进项目化管理在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 社会实践教学 项目化管理

[作者简介]李乐霞(1977- ),女,黑龙江双鸭山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张庆林(1966- ),男,江苏涟水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黄志国(1974- ),男,安徽宣城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三位一体的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型教学模式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1JSJG33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D/2011/03/045)和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度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主体间性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R-224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思政课05年新方案,大力加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力度,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重要窗口,成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和培养职业品格、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长期以来,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仍存在内容简单化,缺少系统性和意义性;参与精英化,缺少全员化和主体性;实施随意化,缺少规范性和可持续性;教学形式化,缺少实效性和辐射性等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尝试利用项目化管理来指导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以解决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当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的内涵和优势

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就是充分利用项目化管理中系统管理的优势,把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作为管理对象,对社会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通过建立项目的规划、实施、考核、评估制度体系,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最终实现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项目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有一个系统的管理方法,有一套标准体系和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思路,使传统的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焕发出新生的活力。

(一)有利于保证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意义性

项目化管理的理念十分强调目标的科学性(规划性)和意义性,目标不经详细方案规划,不经专家论证和比较鉴别不可能立项并通过。这就要求实行项目化管理的思政社会实践活动要在符合高职特点、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依托行业特征和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提出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而又明确的目标。

(二)有利于提升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参与率和学生学习主体性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操作模式,主要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手包办、单方面安排实践内容,学生被动参加;组织实施多采取形式主义的参观、调查等方法,缺少对实践活动思想性的深度挖掘,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积极性不高。项目化管理理念十分强调群众参与性,项目的完成强调群体积极性的发挥,又注重团队协作,因此要求围绕“项目目标”组建最有战斗力的工作集体,步调一致地进行工作。这就能使学生在选择实践项目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有利或不利因素等实际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方式,提高其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和主体性。

(三)有利于确保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项目化管理要求项目必须有具体的行动过程、确定的完成期限和相应的经费预算。这就要求思政部制定实践性教学统一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目的、总教学时数、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体系;明确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合理规划项目费用。对每个学期选择的实践教学项目要制定专门的项目书,明确实践教学主题、实践教学方式和经费、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要求等,尤其是教学过程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安排,形成严密的计划。

(四)有利于提高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辐射功能

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实现了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性和意义性的统一,参与全员化和主体性的统一,组织灵活性和实施规范化的统一,实现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育的统一,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加强。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实践项目中,自主学习、积极探究,思维方法得到训练,增强了创新精神;增强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够科学、理性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国情;项目执行过程中培养了缜密思维、勤于思索的能力,培养了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树立了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积极上进的态度,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为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的运作过程探索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

(一)项目化管理下的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理念与课程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强化竞争机制、实施目标管理、实施全员育人方针和倡导自主学习原则,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实现,培养学生思考、学习、独立、协作的能力,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培养知行统一、德才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实施“12345”课程教学体系:一个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两个环节,即必修与选修两个环节;三种途径,即以专业实践教学为中心、校园实践教学为平台、社会实践教学为补充;四自方针,即学生自选实践项目内容、团队与指导教师,自主设计方案和完成实践准备,自我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自行组织讨论总结;五个结合,即专业实践、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假期实践和学期内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升华相结合等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化知识为行动,促进知行统一。

(二)项目化管理下的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

完整的社会实践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发布立项指南与动员、立项申报与批准、项目实施与检查、讨论总结、结题验收和表彰评比六大环节。

项目化管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学生围绕项目进行自主学习和能力训练。学期初,思政部教师根据已建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库和组织编写的实践教学项目指导书,发布本学期不同年级学生实践项目立项指南,开展广泛、深入的立项动员;学生成立项目小组,自组项目团队和自选指导老师,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立项指南进行具体项目的策划,提交立项申请书,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立项申请书进行评审,必要时可召开立项答辩会,确定立项结果,未获批准的项目改进后仍有机会参加二次评审,获得批准的项目由项目小组预支部分经费,按照计划进行运作;项目化管理办公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进行检查、督促、指导,提供改进意见,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高效有序地进行;指导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做到同类实践项目的总结讨论深入到每个班级,以确保实践项目能够覆盖全体学生,增强实效性;项目化管理办公室要对学生实践项目的执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由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验收,对验收合格者下发剩余经费,对项目执行不合格者要求重新实施;学期末,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全部项目的表彰评比,总结经验,对优秀实践项目进行奖励,将有特色、有实效的项目发展成为精品项目、品牌项目。

三、建立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的保障机制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政课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改革过程中,以“确保重点项目实施不受阻,确保广大学生学习主体性”为目标,采取多项举措,实现了学校、社会和学生关系的协调发展,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思想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鼓励支持社会实践教学改革,为项目化管理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动力支持。同时,组建专门的项目化管理组织机构:第一,成立由学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负责人和思政部主任共同组建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成立由思政部教师、党政管理干部、学生辅导员以及外聘社会专家构成的项目化管理办公室,作为项目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协调机构,负责对实践教学进行全程指导、协助沟通和客观评价,从而强化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

(二)配备立体化的项目化管理师资队伍

实践指导教师是推动项目化管理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为此,管理和凝聚来自不同部门的成员,构成一支人员分布广泛、立体化的教学团队是改革的关键和根本所在。功能互补、有机统一的师资队伍不仅有效弥补了思政部专业教师数量的不足,落实了“全员育人”的方针,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极大地加强了信息沟通和管理,有效提升了教师对实践项目指导的针对性和办事效率。

(三)整合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开发实践项目资源

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的设立和持续研究,为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实践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条件。首先,以专业实践教学为中心。通过恰当的实践项目使学生了解不同专业、工作岗位对职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行业发展未来;选择各院系建立多年的、成熟的专业实习基地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思政课教师协助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承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积极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学生以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的形式写出实践项目成果,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组织回校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些集思想性和专业性为一体的实践教学项目,能促进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贴近社会发展需求;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尽早进行职业定向,促进职业发展。其次,以校园社会实践为平台。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班团会、辩论演讲比赛、社团活动中,为之进行全程指导,提高实践项目的思想性和活动品质,助力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最后,以校外社会实践为补充。挖掘淮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正在崛起的现代化新城的地缘优势,建成20多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此为依托,先后组织开展“弘扬恩来精神、塑造精彩人生”“参观淮安经济开发区,体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暑期三下乡、服务社会”等多项实践教学项目。以高标准、多功能的网络化的教学基地为依托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有着丰富生动的素材和鲜活的教育情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保障经费投入

社会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需要更多的物质投入。我院积极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的“各高等学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的要求,按照不低于年生均15元的标准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并直接划拨到思政部,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下专款专用,使思政实践教学有了充足的经费保障和使用自由,保证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各项目的正常实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五)建立健全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的各项制度

这是项目化管理的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首先,制定完善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基本规范,如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项目库”,再配套编写实用、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指导书,形成实用的实践教学指导文件和资料系统。其次,与“项目规范”的实施配套,建立教学检查与监督调控制度、过程统计制度、经费使用制度、成绩考核评估制度等过程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实践教学规范管理体系。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系部学期实践教学项目安排、教师实践教学计划必须严格按“项目规范”制订;按项目化要求检查监控实践教学项目、考核项目执行吻合率;按项目考核规范检查经费使用情况和实施实践考核与成绩统计分析评估等。这将有利于对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规范化,避免活动安排、活动组织以及经费使用的随意性。

总之,引入项目化管理理念为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但这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相反,未来我们仍然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更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继续加强对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项目的流程化管理,持续完善保障机制,不断增强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夏阳,汤兴荷,朱琰.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

[2]钟利红.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双基地”建设的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作者:李乐霞 张庆林 黄志国

生动课改课管理论文 篇2:

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摘 要] 本文从信息专业的历史使命入手,分析了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信息专业的核心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目标定位和知识架构,并由此总结了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课程的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08 . 041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和专业的出现和存在,都有其历史的必然,都要承载相应的社会使命并实现相应的培养目标;同时,任何专业都应该有一门体现专业目标、统筹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专业课,并由该门课程出发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对于信息管理专业,这门课程无疑就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深入应用,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逐渐由概念普及发展到实践应用阶段,即诺兰模型的系统集成阶段,在该阶段,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主要以系统开发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如系统开发中设计阶段的数据库设计师、网络构架师,实施阶段的程序设计人员、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人员等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种需求变化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造成很大的冲击。

基于需求的导向和就业的压力,许多高校在制定信息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忽视了信息专业的使命,曲解了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许多高校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定位为信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把管理信息系课程作为一门概论式的课程、入门教育的课程,甚至有些高校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置没有意义,干脆取消了该门课程。

那么,究竟管理信息系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哪个更能体现专业目标?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课,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何设置?如何定位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目标、地位、课程内容等问题?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一个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体现信息专业使命的课程和知识体系。

1由信息专业的使命及培养目标分析信息专业的核心课程

对于信息化,就管理而言,可以理解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管理的优化和改造,这就说明信息化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即基础层面上的技术环境的集成和应用层面上的管理优化。技术集成是基础,管理优化是目标,这两方面紧密相关,密不可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其使命,概括而言就是培养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信息管理人才,其深层次的含义应该是培养信息系统环境下的管理人才,其职责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进行管理,如何进行组织设计、流程设计、制度设计。因此,信息管理专业是传统管理学科的高端学科,其职责在于管理变革和创新、组织的变革,是对未来管理模式的研究,这也是诺兰模型的第六阶段——信息管理阶段的设想与追求的目标。

针对信息管理专业的使命,信息管理专业的战略级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集成(信息系统开发),能够对组织战略、组织机构、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职能、管理流程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重新设计和创新的高级管理人才。

针对信息专业的使命和目标,信息专业的两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无疑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在于管理优化,它直接体现了信息专业的使命,统帅了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信息专业的核心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任务在于技术集成,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础和前续。

对此,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信息专业的技术集成,就是综合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即技术集成的同时也是深入理解管理问题的过程,也需要进行管理流程的优化,因此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完全可以取代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始提到的现象。

诚然,在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中,信息技术环节的教育必不可少,按照“信息化的实质就是管理与技术的结合”的提法,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研究管理问题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这里提到的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或者说是一种技术集成,即信息管理专业所学习的信息技术是以信息系统的构建为出发点(这是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与软件工程专业的区别所在),这也是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目标所在,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程目标就是深入理解管理问题的实质,并进而以相应的信息技术方案解决,这个过程也是管理和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因此有人提出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取代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专业的核心课程。

这种提法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第一,尽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也是在思考管理问題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但是它的分析内容是微观的、具体的管理问题,它不能对组织的全局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第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更加强调技术的实现,尤其是现在提倡的面向对象方法,直接面对底层的技术实现,显然这与信息专业的使命有很大的差距,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为核心组织课程体系是在既定的管理环境下思考信息化解决方案,而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思考管理变革和创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正是站在组织全局高度,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创新。

因此,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这门课程是信息专业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它不能取代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信息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只能作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前续课程,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设之后,学生能够对具体的管理问题进行信息技术的实现思考之后,进而思考整个组织的信息化问题。显然,管理信息系统才是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专业课。

2 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围绕“具体管理问题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设计”为出发点,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核心,该层面的课程目标就是建立学生的具体管理问题的信息化构造能力。第二个层面围绕“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问题的优化”为出发点,在前一个层面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核心,思考管理优化与变革问题。

2.1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该门课程的任务就是结合某种开发方法讲授如何进行分析与设计,并形成一整套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信息系统开发的管理;分析设计的过程既是对管理流程、管理业务深入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逻辑性的思考技术架构的过程,在分布式系统环境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处理模式的设计,决定了信息系统的构成及技术路线,因此体系结构的研究将是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它是管理与技术结合的一门课程;围绕该门课程,铺开了管理与技术两条课程设计主线。

管理类的课程,目的是建立学生的经济管理思想,并进而对企业管理所涉及到七大职能子系统的流程进行分析设计;因此可以把该类课程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管理基础课,如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课程,该类课程目的是建立学生的管理思想;另一个层次,就是在前述管理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企业所涉及到具体的管理问题,按照人、财、物及产、供、销的资源对象的流动过程,所开设的诸如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与物流配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管理应用型(管理职能型)课程;该类课程是学生进行职能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是企业业务流程分析的前提。

信息技术类课程,是对学生构建信息系统作技术铺垫,因此课程设置目的完全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来设计(这一点是区分软件工程的根本之所在),信息系统是数据库与程序的组合,由于现在的系统都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因此包括网络的内容;这类课程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基础课,如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等课程,该类课程目的就是建立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思想,明确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另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应用型课程,设置如实用数据库应用系统(Oracle或者SQL-Server)、网络管理实践、C/S的开发工具(Delphi,VB,PB,VC++等),B/S的开发工具(JAP,ASP等),即从学生动手实践应用技术角度考虑,选择设置一些开发工具类的课程,以支持系统开发(参见图1)。

上述课程体系,体现了两个特点:其一,就是强调技术集成与实现,目的在于建立信息化的技术框架;其二,就是对管理类课程的要求只停留在管理职能课的层面上,而对于管理综合课没有涉及,这也正是该类课程体系的最大缺陷。整个专业的研究中心集中到系统开发的层面上,而对于管理的研究,尤其是战略层面的管理及信息化几乎没有涉及,违背了信息专业的使命,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管理研究,如果脱离了管理,信息化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纯粹技术问题的研究应该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者是软件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这也是信息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的区别所在。

2.2 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设计

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了管理综合类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组织管理系统设计、知识管理等课程,其目的在于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变革和优化,这与信息专业的使命正好吻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承载了信息专业的目标与使命,因此课程体系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架构为出发点组织课程体系,研究的重心上升到了管理变革与创新。

作为专业核心课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以管理流程优化和管理理论创新为目标,其课程内容包括信息化环境下的组织战略制定、企业流程优化、组织设计、管理模式制定、组织整体信息化方案制定、信息经济与评价等内容。

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可以把课程纵向分为3類:管理类课程、技术类课程、管理与技术结合类课程。

管理类课程可以分为3个层次:管理基础课、管理职能课和管理综合课;技术类课程也可以分为3个层次:技术基础课、技术应用课和技术综合课。其中技术综合课因为必须结合管理应用与实践,所以又可以看作是管理与技术结合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与技术结合的课程包括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管理信息系统两门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属于低层次的管理与技术的结合,其课程目标就是搭建信息化的环境,因其侧重技术的实现,因此也可以把它划分为技术综合类课程,而管理信息系统是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上,高层次的管理问题与技术结合的课程,由于它直接体现专业使命与目标,因此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与灵魂(参见图2)。

3 其他管理类学科的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区别

需要强调一点,由于现在管理类学科把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因此许多高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没有考虑信息专业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区别,而是制订了一揽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模式,而实际上信息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内容与管理学科的其他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在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知识体系等方面都不能相提并论。

课程目标和地位:其他管理学科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是基础课,其目标在于信息化知识的入门,建立学生信息化环境的思想;而信息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信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其目标在于把学生所学的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综合,起到统筹信息专业各门课程的作用。

知识体系:其他管理学科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概括性地讲授信息技术的构成、信息技术的集成(信息系统的结构)、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系统或应用系统的开发案例),包括信息技术部分的综合介绍,管理职能及其对应流程的信息化实现分析,系统开发方法及开发过程的内容等;而信息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重点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创新与变革问题,包括管理流程的优化与重组、信息化战略及组织战略制定、组织数据建模、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信息化应用案例分析等内容。

课程顺序:其他管理学科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管理类基础课程,是管理综合课、管理职能课的先修课,在管理基础课开设之后,管理职能课开设之前开设;而信息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课,因此是在管理类和技术类的综合课开设以后,再综合讲授。

由此可见,尽管信息专业也是管理学科的范畴,但是与其他管理学科与专业有很大的差别,作为专业核心课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地位和内容也和其他管理类学科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有很大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它们同属管理学科,且课程名称相同就一概而论、等同对待,这样做只能使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偏离本来的轨道。

4结 语

从上述课程体系设计可看出,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交叉性的学科,其知识体系既包括经济管理学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包括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完整知识体系,信息专业的学习内容比其他本科专业的知识内容多一倍,因此学时设置就成为信息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的主要瓶颈,如果按照知识体系面面俱到,难免会出现“样样知晓,个个不精”的局面,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是高不成——管理不通,低不就——技术工作不扎实;反之,如果按照市场需求,强调技术,管理知识仅仅作为了解,那么又会使信息专业办成软件工程或计算机应用专业,偏离了专业使命。实际上信息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系统、完善的管理知识,同时也要求有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强大的动手实践能力,鉴于此,对于信息专业的学时设置提出以下构想:其一,延长信息专业的学时及在校学习时间,设置五年制本科,这样该专业的本科学生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知识。其二,设置本硕连读的信息管理专业。从信息专业的历史使命看,信息专业的学生更多要求管理变革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具有丰富的管理实践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而在本科层次上达到这样的目标就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院校实施本硕连读。

近年来,鉴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信息专业回归的思路,即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解,仍然回到1998年之前的信息专业与传统的学科相结合的专业设计模式。在实践中,一些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也办出了有自己特色的信息专业,例如广东药学院的信息管理专业就利用自己在医药学方面的优势摸索了一条和传统学科相结合的路子;另外一些传统学科也在管理与技术的交叉地带摸索信息化的应用,如近年来崛起的会计电算化、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专业方向)的发展。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可以与传统学科相结合,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承载相应的历史使命,其知识构成无论是在管理领域还是在技术领域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离开这个主题,就违背了它的历史使命,都是不可取的。

总之,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肩负信息化改造的历史使命,在制订信息专业的培养方案时,不能只考虑某一个时期的需求,也不能只针对某个阶段的特色,应该从专业使命出发,面向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势,这样信息专业才不会变质,才不会迷失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志运,赵俊岚. 经济管理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4).

[2] 陶皖,对普通地方高校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学的认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9).

[3] 温雅丽,原燕萍.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3).

[4] 佟喜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 国际商务研究, 2006(6).

[5] 张媛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9).

[6] 陈玉栋,王付山,董文娜. 基于就业市场需求的高校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5).

[7] 赵志运. 基于系统结构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16).

作者:赵志运

生动课改课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有效结合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各自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队伍与人员、教学与管理,考核评价三个方面探索二者有效结合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管理;有效结合

1 前言

高校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摇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跨越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目前,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已占到高校在校生总数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学校建构、师资状况和生源素质等较为复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有效结合,是切实抓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出路。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是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育部教高[2006]号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共同的保驾护航。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职院校的传播和贯彻,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道德、历史和法律知识,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高职学生,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保证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途径。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各种渠道和环节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教育,是一种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是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准的重要窗口。从终极意义上讲,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还是学生管理,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是它们在育人目标上的共同价值追求。

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有效结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管理分属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二者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相互脱节,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由于许多教师过多地依赖理论灌输和讲授,教学手段与方式不够丰富生动,教学内容缺少现实说服力,教师与学生课后沟通不足,再加上考核评价方式的单一,使得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效果不甚理想。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者们往往过多依靠实践经验,缺少理论指导,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科学性的提升,个别学生管理工作者对理论、路线和方针把握不到位,影响对学生教育引导效果的持续性。基于此,寻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有效结合的现实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3有效结合的现实路径

3.1 教学队伍与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主要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如果二者协调配合不够,就难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课外的对接,也难以发挥它们之间的互补效应。只有两支队伍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够打造出坚实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壁垒。

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协调的用人机制,打破现有岗位限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为了克服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除了上课时间,基本上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学生活动,对学生管理的相关工作情况基本上不了解的问题,应当鼓励、支持和引导思政课教师深入学生管理实践,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基层院系担任一段时间的班主任或辅导员,通过开展各项学生管理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生活状况,保证日后的教学工作能够植根于学生现实和社会现实。同时针对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工作过多过杂,思想理论水平有限,无法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问题,应当为学生管理人员减压增效,创设条件通过脱产培训等方式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必要时也可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3.2 课堂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相互助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视课堂理论普及,学生管理重视日常教育引导,二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相互助推能够促成思想政治教育课内与课外的功能互补,从而形成合力,带来院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最优化,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可以助推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思想上的一些难点问题仅靠学生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力量难以有效解决,必须充分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力量,发挥他们在理论教育方面的优势,在课堂上用专业理论知识说服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可以将自己掌握的学生课堂表现状况反馈给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助做好班级风气的整体建设。另一方面,学生管理也可以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针对高职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的现状,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发挥自身工作优势,严格课堂纪律要求,采用适当的奖惩措施加强学风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设良好有序的教学环境。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的现状,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在辅助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将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组织的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协调,双方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共同商定活动方案,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学习小组、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实践、参观思想教育基地等等。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们所处的社会发展实际整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3.3 “知行合一”的考核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我们倡导和抵制什么,学生就会相应地调整发展方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的多少来度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重视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而忽视日常行为表现状况,而实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与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个别概念、结论的记忆和背诵上,还应当同时考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表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很多院校过度看重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状况,并以此作为学生操行评价的依据,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个别操行评价好的同学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差。因此为了弥补二者在考核方面存在的不足,实现优势上的互补,可以尝试建立一种“知行合一”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管理的考核与评价相结合,双方的最终成绩评定都由两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其中,理论考试由思政课教师负责命题,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考查自主发挥题型,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知识考核。日常表现由学生管理人员负责,通过组织相关活动,根据学生的活动完成情况以及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打出日常表现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管理最终的考核与评价都应将对方所打成绩折合成一定比例计入自身成绩得分。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成绩=理论考试成绩×70%+日常表现成绩×30%;学生管理操行成绩=理论考试成绩×30%+日常表现成绩×70%。当然,各个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定夺二者所占比例,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课堂和学生活动积极性为准。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沈听,凌宏彬.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德育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5(1).

[3]徐曼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现代化,2009(2).

[4]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Z].2012-01-10.

作者:黄翠翠 于濂清 张均瑶

上一篇:艺术品动画教育论文下一篇:学生团支部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