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方案解读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改方案解读(精选8篇)

课改方案解读 篇1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根据县委县人大以及教育局的安排,我校是荣县第二批课改扩面试点校,为了落实上级要求,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特制订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初稿)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杜郎口中学的先进办学理念为依据,遵循“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转变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要实施内容,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2、倡导“三自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4、实现“三会”:会学、会说、会用; 将课堂教学改革最终落实在成绩的提高上。

三、课改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郝正 李友寿

副组长:黄岗 李友成 李大富 陈燕 成 员: 胡德文、陈仙、王应祥 下设课改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陈燕 教导主任(兼)

四、教改实验年级:七年级。

实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

五、实验教师:全体七年级教师。

五、教改实验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7——8月)

1、召开全体实验教师会,组织学习实施方案,把思想统一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明确学习杜郎口教改实验是七年级近期及以后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一切围绕教改,一切服从和服务于教改。

2、理论学习阶段。将“三三六”教学模式材料印发到每一位教师手里,并集中观看杜郎口教改经验录制的光盘。

3、组织教师观看杜郎口中学课改讲话视频

4、介绍学案如何编写。重点做好预习案的编写。

5、介绍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如何组织落实。

6、全体实验教师就某一新课内容编写学案上交活动实验领导小组,并准备相应的说课稿。

7、营造活动氛围,各班主任要在本班中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8、要做好改革实验的物质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九月至十二月)

1、学习小组划分:

A、各班主任依据考试排名,将全班学生划分为6-7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实力均等,处于同一起跑线,便于展开竞争。

B、对小组内每名成员进行编号,相同编号的学生坐在同一位置,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比如确定小组长、主持人、中心发言人、小组事务管理员、纪录检查员等。

C、引导制定小组活动规则、竞赛规则,指导各小组进行小组文化建设,比如确立小组活动口号等。

2、自主实验

(1)各实验教师在观摩学习的基础上,按杜郎口模式自主开展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教改实验活动。

(2)各实验教师在自主实验期间认真写好实验的反思,学校统一发放笔记本,实验反思每周1-2次,活动实施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及时通报。

(3)集中小结听评课活动,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三)深入开展、总结阶段(2016年2月--)

1、组织开展撰写教学心得、感悟或经验文章评比活动。

2、活动总结,提炼我校课改成果,并进行推广,在本学年下学期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规范操作程序。

3、组织开展实验教师用新理念新模式进行教学的评比活动。

4、安排布署新学年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实验活动。

六、教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教学案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是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学案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的目标、学习的重点、预习学习、探究学习、能力检测课堂小结。

教学案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各任课教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课的教学资料,对本科目章节的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把握,进而找出各个知识要点及主要问题,然后依据知识点和主要问题精心设置学生“预习学习”和“探究学习”内容,所有内容均以中考考题的形式呈现,以“1、2、3、4„”的形式条列,内容的确定遵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2、“学习的目标、学习的重点、学习的难点”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做预见性设计,做到胸中有数,不必在学案上呈现出来,由学生依据探究互动学习在“课堂小结”环节确立并填写学案。

3、“能力检测”环节设置检测学生学习目标落实完成情况。

4、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做题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将所有内容编制成题目和问题,并使之有一定的坡度。

5、所设计的问题应有一定的争议性,以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以便激发学生思维的激情。

6、复杂的问题应分为多个小问题和简单的问题去设计,以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学案中还应有专门为小组活动的设计内容,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组织功能。

七、课堂的基本要求:

1、课堂气氛:

A、教师必须提前侯课,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教师要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和信任的眼光洒向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去赢取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让学生觉得教师有亲和力。

B、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展示。

2、活动形式: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能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3、学生活动量:学生活动30分钟以上(优),25分钟 以上(良),20分钟以下(一般);

4、教师基本功:

A、板书条理,能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

B、讲普通话。

八、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评价课堂教学——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九、方案中存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教改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难以估计的,在教改之初,急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的转变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突破课堂就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学生单纯认知的圈子,改变上课就是教书,教学目标就是传授知识的现象,树立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知识应用能力的思想。

(二)突破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教师少讲唯恐学生不明白的观念,改变“满堂讲”、“满堂灌”、“满堂练”、“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树立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突破教学无轻重、无深浅、经验出成绩的观念,改变工作浮躁、自以为是的工作态度,树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孜孜以求、潜心研究、诲人不倦的思想。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艰苦的探索,更需要全校教师的集思广益、能力合作。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是崇高的。我们有信心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为我校书写一页最辉煌的教育篇章.荣县鼎新镇学校 2015年7月

附一 课改实验班绩效量化评估细则(草案)

1、各班依据学校课改总方案分别拟定出自己的课改实施方案,3分。

2、班主任每周写出班级课改实施小结并上交年级主任处,每篇2.5分,合计10分。

3、每周班主任负责召开一次班级课任教师课改研讨会,总结反馈一周实施情况,有研讨记录并及时上交年级主任处,每次2分(查记录),计8分。

4、每天班主任对各学习小组进行两次反馈小结,每次0.5分,计20分。

5、每周班主任对各科课任教师的课堂教学依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打分,每周2分,计8分。

6、每月召开一次阶段性总结交流会,班主任书面汇报本班课改实施情况,计5分。

7、学期结束,班主任写出本班质量分析报告并形成阶段性科研成果。10分并记入当月的总分中。

8、备课组坚持分领任务——集体说课——主备写导学案——备课组长审核——主备修改——印刷——使用教师修改——课后反思——装订备查的操作程序。遵循不说课,不写导学案,没有导学案,就不上课的原则,搞好集体备课,一周一检查,一月一量化通报。共计20分。无故缺习说课者一人次扣2分,缺导学案一次扣2分,无使用后反思一次扣2分,没按课改模式上课,一节次扣5分,本项得分扣完为止。

9、各实验教师在自主实验期间认真写好实验反思,学校统一收发笔记本,实验反思每周2次,活动实验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及时通报,16分。(每次2分)

10、每周每一学科备课组组织一次实验教师之间轮训听课评课活动。听后要及时点评,并留下详细评课记载,每讲一次奖2分,不超过10分。

11、每月学科备课组集中小结听评课活动,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以书面材料为准。(10分)

12、学期结束前夕组织开展撰写教学心得,感悟或经验文章评比活动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绩写好所教学科的质量分析报告并形成成果,10分,奖在所在月份。

13、以上1-12条按100分或120分进行量分评估,每月一评,由课改领导小组指导实施测评,年级主任监评。学校每月按人平80元投放,用作实验教师课改奖励,根据个人得分分值奖励每月一兑现,另外给班主任、年级主任每月50元监控管理奖励。

鼎新镇学校课改小组

2015年7月6日

思考:

1、目前杜郎口的操作模式怎样借鉴?

2、我们的课堂程序怎样进行?

3、预习课怎样安排?操作?展示课怎样做才有序,符合我校的实际?

4、文科、理科的上课流程区别及注意些什么?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课改方案解读 篇2

一、“教学六认真”是为教师量身定做的教育教学行为标准

“教学六认真”就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查、认真反思。“教学六认真”贯穿教师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 是对教师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 更是“使 (学生) 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标的体现, 有了过程的认真才有结果的丰硕。

认真备课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课堂上的教学规划。备课的核心是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达到一个既定的水平和能力。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而上课则是最具挑战性的了。在课改理念下, 要将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新课改不但要求教师上课认真, 更要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过程, 作业的批改注入了新的内涵。批改作业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 这不仅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也让教学过程落实到了关注人本身, 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亲密沟通, 最终也会让教师的辅导变得顺利。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关心过程但并不否认考试考查的必要性。考试也是学生对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依据。让学生根据考试的结果去判定学习的优劣, 知识中存在问题的类型, 是知识没有掌握还是做题没有规划, 让学生感悟心理素质、知识掌握、做题策略在考试中的相互关系。

反思促成长, 我们不仅仅要学生反思, 教师也要随时进行反思, 是为“教学相长”, 只有在反思的过程中才能对自己的过去有一个甄别的过程, 没有反思就没有改进, 没有反思也就没有创新。这是新的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 也是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深化课堂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教学六认真”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得到了强化

应试教育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是典型的“工程思维”, 只管考试“验收”不管过程学习。新课程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过程发展是结果产生的前提。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恰恰在这个过程当中, 过程打造是课程改革既定内容, 更是课程改革基础上的课堂改革理念的体现, 从重结果到关注学生的过程成长是我们必须落实的理念。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也是服务学生人生发展的过程, 这必然引起教师教学的变化, 从备课到最后的反思, 都必须围绕促进学生过程发展这个核心, 关注过程这不是什么新要求, 也绝不是说不要“教学六认真”, 而是把“教学六认真”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加以强化。

三、“教学六认真”是教师成长的根本途径

作为教师, 随时都要想到, 教学各个环节的“认真”, 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教学对象的负责, 反映的是你的工作态度、学生观、价值观 (事业观) 。作为教师, 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你的“认真”不光是在教书, 更重要的是在“育人”, 一个不好好备课、课堂上东拉西扯一点效率都没有, 学生弄不清楚你在讲什么的教师, 难道在学生心目中能形成“优秀教师”的形象?不好好地批改作业, 不通过批改作业与学生沟通, 不认真组织测试从中获得信息反馈并随时调整你的教学, 这样给学生留下的只能是“不称职”的负面印象。不好好反思促进自己不断进取的老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吗?如果是这样, 你在学生面前“示”的是什么“范”就可想而知了。

高中语文新课改解读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改 解读 理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33-01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对我国教育来说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学习其它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文学知识积累,提高应用能力不可缺少的教学课程。近年来,在以强调实用为主的“数理化”和外语等学科的冲击下,许多学生逐渐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原有的高中语文课程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和应用等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目的,正是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

1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改基本理念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新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改革。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高中语文课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1]。新语文课程改革标准注重语文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保证学生均衡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领悟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2 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解读

2.1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拓宽语文学习平台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只学习一些知识。新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课文里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2]。这就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把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结合起来,注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比较和分析;拿阅读报刊来说,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阅读、提取、整合、运用这些信息,就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差不多每份报纸每周都会有文学版,每期都会有不少好诗文。即使是看每天的新闻、通讯,我们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甚至光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我们都能够受益良多。通过教材与生活中的资料和自身的拓宽,从而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是新教材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2.2 高中语文新课改重视诵读回归

高中语文新课改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将“写”、“听”与“说”综合为“表达与交流”,“读”则划为“阅读与鉴赏”进行单独阐述,可见新课标,中“读”的重要性。因此解读高中语文新课改,不得不提目前被我们普遍忽视的学生的朗读能力,一方面是因为现行的考察方式对朗读没有有效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由于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使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对朗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和生活、工作实践中都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新课改中对朗读的要求无疑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进行的变革,值得我们重视。诵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古语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诵读则是阅读的重要方式,诵读要求脑、眼、口、耳同时协调配合,精神高度集中,朗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古人常在“抑扬顿挫”中体会文章的妙处,同样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味文字的语感,领会作者的审美观念,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教育。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使得语感在语文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语感使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的高度概括,语言文学中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是语感,汉语的词语常常在不同的环境、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这些仅靠学习语言修辞逻辑、语法是无法掌握其中的规律的,要求学生培养对汉语语言文字的意会能力和直觉能力,这种能力是对文章的反复体会与阅读中才能培养、锻炼出来的。通过诵读,学生在精神高度集中,脑、眼、口、耳全面协调配合中最能体会文字的深沉含义,同时也会是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词语,这就是对学生读写能力、领悟能力、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朱自清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了解和写作的能力”[3]。

从社会需要角度讲,诵读是提高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备的综合素养之一就是应当具备很好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在信息社会里,标准的普通话沟通是现代人才的必备能力,而诵读,无疑是提高普通话的表达能力的最佳方式,通过诵读练习了学生(尤其是部分日常沟通语言为地方方言的学生)的普通话沟通表达能力。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理念的阐述,就语文学习新课改在创造性使用新教材、拓宽语文学习平台,和新课改中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上进行了深入解读,以期抛砖引玉,使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中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领悟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芳.论当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10.

[2]李辉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心中有“度”[J].吉林教育,2010(6):25-27.

课改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黄梅县“真教育”课题实验为契机,学习借鉴课改先进学校经验,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二、改革目的: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解决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问题,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3、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实行新的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

4、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打造绿色高效课堂。

二、组织领导

1、准备阶段:(3月4日——3月20日)

①组织参加课改的全体教师和管教学的领导到本镇中学和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等课改实验学校学习,听课,交流。

②宣传动员阶段:3月4日下午我校立即召开校领导班子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后召开了全校教师教改动员大会,更新观念,明确了目标。

③建章立制,学习研讨阶段(3月5日——4月5日):一是学校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教师学习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转变教师的落后教育观念。立足校情,分析目前教师队伍思想、年龄及素质状况,把握真教育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课改实验方案。

2、初步实施阶段:(3月21日——6月30日)

①通过组织学习和听课,三、四年级开展实验工作。②通过教师接触实际,对存在的问题集中请课改学校的教师进行指导,然后再进行课改实验教学工作。

③再学习再培训再提高,通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根据镇课改要求组织实验教师到育才实验学校进行学习。

3、小结阶段:(7、8月及暑假集训时间)

实验班整理实验课的相关数据和各种案例,进一步进行分析反思,总结表彰课题实验个人,以利下一步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新开镇杨泗庙小学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梅志荣

具体负责人:伍建国

成员:桂云 石双 张忠雄 黄宝松

五、课改实验班级: 三、四年级两个班。

六、学习参考理论文章:

1、新开中学课改材料

2、黄梅县四小材料汇篇——真教育课堂实验

3、黄梅育才实验学校材料: A、聚焦课堂,思辨有效; B、“三自”课堂模式操作指南 C、聚焦课堂变革,促进质量提升

4、黄梅教研网——真教育实验专栏 5、2012年暑假集训:

创建高质量课堂的理论与实践(1、2)6、2012年全县小学教育工作会材料汇篇:

①、县三小-----让生命在幸福的体验中生长

②、县四小-----真教育课题实验背景下的课堂改革初探;

7、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李炳亭博客:高效课堂慨述

8、湖北教育综合资讯:昌乐二中专栏:

①、如何建设高效学习小组(2011.3)徐振升、于艳华 ②、高效行政小组如何建设(2011.6)徐振升、于艳华 ③、271导学案—高效课堂的路线图(2011.7)徐振升、于艳华

9、湖北教育综合资讯:郧西模式专辑 2011.10 10、2011年湖北教育教育教学版:课改前沿 2012年湖北教育教育教学版:教育圆

课改实施方案 篇5

本文目录 1.课改实施方案 2.中学备课改革实施方案(草案)

3.中学备课改革实施方案(修改稿)

玉皇庙镇第二初级中学课改实施方案

一、课改认识

根据我们课改来看,有四个班已经进行一年了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原七一语文第一次考试全镇第六名,期末考试全镇第一名,原七四班英语全镇考试第五名,期末取得了一名的优异成绩。同志们要明白“要改革,就别怕风险”,“ 如何改,是校长的事情;改不改,是认识的问题;改的程度,是学习的问题”。

二、管理问题

1、纪律。召开会议,明确要求。自主学习不抬头,合作学习不大讲话,展示交流不开小差等等。

2、氛围。教室的气氛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合作,乐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就应该进行班级共建活动,如在教室里布置类似这样的标语:“聆听别人的发言”、“人人参与”、“第一就要第一”“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无知”、“不比智力比努力”等。班级宣言天天诵。

3、培训。展示的方法、要求,展示时其它同学的位置、参与方法等。

三、小组问题

1、班级学生可以分 8 小组以适宜,小组不可多,这样便于班级管理,便于学生展示。

2、小组人数学可以安排 6--8 人,每小组设立组长、副组长、各科课代表。小组由学生自已命名(教师引导如争先组、奋进组、恩来组、小平组、曙红组、大海组、蓝天组等)。小组成员规定序号,提问板演使用方便。

3、自主管理,小组事务管理做到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有的管理粉笔盒黑板擦、有的负责管理纪律卫生、有的负责管理自习课纪律、有的管理展示争光、负责督察违纪等。

4、安排小组成员结对互助,实现小组间的对抗赛。

5、定期对小组进行评比:“争先学习小组”、“优秀学习小组”、发言标兵、展示能手、自主学习模范、班级之星等。

四、黑板问题

1、每小组一面黑板,每面黑板分成两部分,由每个小组分配安排。

2、黑板上边缘每日更换名人名言,由成员轮换值日。

3、前后黑板利用要最大化。可分四栏、三栏等。

4、黑板的作用: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检查的平。上课导入新课后,可让每个小组相同编号的学生上台展示。其余学生思考探究性问题后准备展示。

五、工具问题

1、后门开放是管理规范的要求,是安全疏散的需要,是学校治理卫生工具有序摆设的管理需要,是检查维护课堂的需要。每个班极安排专人负责前门的关锁。

2、工具摆放遵循有序、便利原则。部分班级工具可放在门后、走廊,其它放在隐蔽的地方。

3、工具要整洁,教室中间不能摆放工具。班级卫生要细化到小组。

4、窗户也包到小组。

六、时间问题

1、课堂学习时间每次预习和展示都规定时间,再在规定的时间内再有所放宽。当堂达标时间不能少。

2、教师讲课时间不能多于 25 分钟。

3、教师讲话要言简,表述精练。用几句话描述的,不如一句话,还可以用一个词表达,最好用一个“”。教师的精言,学生才能多言。

七、课堂初步模式

三个模块: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当堂达标

(一)自主学习阶段操作规程

1、时间安排自由掌控,定自主学习任务,适时检查(课前、课始)。

2、教师在课前:要简要备课,明确本节学习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学习时间、学习要求。预设课堂生成问题,基础性预习题、拓展性预习题、展示性试题。再当堂达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备一张纸,或者打题)

3、教师在课堂:提出要求、严明课堂纪律,巡视指导,现场归纳预习中的问题。

3、学生根据“课堂预习任务”的要求,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积累对知识的认知理解,然后尝试做预习作业。遇到障碍时可提交组内讨论。对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作“记号”等待全班交流时解决。

(二)、课堂学习阶段操作规程之一

一步、预习反馈。

简明导入,板书课题,明确目标,反馈预习情况。

二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学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提升。教师安排学生讲解,注意对讲解学生点拨、质疑,站在学生后排,提醒学生注意听讲课。课堂纪律严明。(这样做到了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

2、出示探究性问题。教师把学生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用小黑板出示。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注意展示。教师必须为主导。

3、解决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设计问题。

三步、盘点收获、当堂达标。

该环节是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尤其突出向“弱势群体”倾斜;“课堂要向考试一样坚强”;对后进学生可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努力让课堂达标。

八、模式问题

1、预习课和展示达标课。对于展示课的流程:一步激趣导入、预习检查。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三、盘点收获、当堂达标。

2、展示时学生可以要求部分学生离位置,学生讲解时培训、指导。

3、班主任工作的落实力、速度力决定我校改革的成败。您的工作作风决定团队的活力。树立迟做不如快做、被动不如主动。每天学校布置的工作必做,过去的工作必查,积极开展小组评比。

九、师生培训

1、预习环节。指导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认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完成预习任务,尽量先不看课外指导书,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中的困惑。

2、展示环节。开始时可以组织学生到课改班学习学生展示的表现和方法。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小老师”说话的声音要大,板书要设计,面向全班同学,语言规范,“我为大家展示的是”、“我认为”、“我的观点是”等等;讲解时可以请同学、老师回答。老师点拨明了,“目的是什么?”、“好在那里?”、“还有其它观点吗?”、“为什么?”。总之做到“三讲三不讲”: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已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退居二线”:纠偏、点评、总结、解疑。老师不仅要少说,还要少写,尽量不参与小组讨论。规定优生展示发言的机会不超过两次,尽量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展示机会。

3、合作环节。小组合作是学生自已通过自学思考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对基础性问题尽量不采用小组合作式。小组合作时,老师是管理者、引导者,不是旁观者、参与者,要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关注“弱势群体”。学生讨论,按排次数不能多,时间不能过长。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关注学生的“集中度”、“学习态”。检查后进生的结论。

44、当堂达标是课改的风向标和关键,这一个环节一定抓牢,切忌!

十、自主学习操作要点

1、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老师的布置的“预习作业”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

2、预习作业设计是学生预习的路线图,设计的质量决定展示交流的质量。根据我校实际,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和老师的学教案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学教案变“导学稿”,分为两个阶段自主学习阶段和课堂学习阶段,内容体现出如何优化当前的预习作业和当堂达标。预习作业再设计的环节包括:预习目标、预

习重难点、预习要求、预习时间、预习题组(基础性试题、拓展性试题、展示性试题、创生性问题)。

3、预习时间根据本节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实际,确定预习时间,时间可安排在正常课堂、晚自习、课外、课始前。

4、预习作业老师应及时批改,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5、学生自主学习的步骤:(1)定标知法。目标一般由教师提出,学生补充,方法可以师生共同制定,比如,查典,找材料等。(2)学习教材完成基础性练习,再读教材,解决拓展性问题。(3)疑难反馈。学生提出疑难,小组讨论解决,本组解决不了的其他组帮助解决。这是指小的疑难,大的疑难到展示课时解决。(4)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有的一节课需要通过几次自学,因为每次自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总之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同时要重点巡视中差生,可以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但一般不宜同其商讨问题,以免影响其充分的自学。(6)指导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状况可能出现多次。

十一、展示交流操作要点

1、展示的目的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展示内容是学生都会的不展示,一般课后习题不展示。展示有质疑的、一题多解的、有规律可循的创新问题。

2、教师的展示语言:激励性的语言、点拨性的语言、总结规范和指导性的语言(对学生的纪律、板书、小老师的姿势等)。展示课上学生的语言:叙述解题过程,解题思路(杜绝只说结果),不同的解法,自己总结出的规律,今后注意的问题和自己的收获。

3、教师在“必要”的时间内发挥“必要”的作用。

4、展示交流的步骤:(1)疑难出示。课前或课始老师要求学生出示预习中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2)合作探究。老师引导其它小组学生讲解,适时点拨。(3)预习反馈。老师出示预习作业批改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深入探究。或者创生问题,学生提出原生态问题。

5、展示模块是改变教师“教”为学生“讲”的关键。“展示欲”是人的本能,教师的展示多,学生展示的机会就少。

6、展示需要学生预习后、思考后的问题结论。可以老师布置的预习基本题、拓展性思考题,也可以学生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的形式多样,要以小黑板展示为主。展示要给学生机会。

7、学生展示时,教师要用余光关注学生的解答,更多的时间要关注没有展示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大胆讲话的勇气。会“写”、会“讲”,学生展示评讲时可以引导学生提问其他学生回答。

8、学生展示的课堂纪律要求:不乱讲话,不准开小差,不东张西望,教师要把较多精力放在抓学生的集中度、学习态。〔注意点〕

9、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回答或演示操作,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叫优等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10、讨论不要滥用。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

如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直接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开始讨论,最终只能是个别优等生讲讲,小组内其它学生听听而已,同教师讲全体学生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小组合探应该建

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个别课堂因知识较容易,根本不需要讨论。

11、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注意提醒其它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补充、评判和纠错。

12、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它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十二、当堂达标操作要点

1、当堂达标是教学模式的最大亮点,是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效果的检测,是本节学习的反思和总结,达标时要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2、当堂达标的时间:一般 158 分钟。课终前、晚自习、预习课前、早自习等。

3、当堂达标的形式:用试卷统一检测、纸条形式、板演和口述等形式。当前初始阶段必须使用我校统一编制的“当堂达标”,同时老师要及时批改,学校按时检查。教师要关注两个群体:“弱势群体”和“优生群体”,教师观察在“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没有达标的学困生,对他们给与指导和帮助。对优生给出高标要求,做一些拓展性、提升性问题。

4、当堂达标是小考试,老师是监考老师,“学生要象考试一样紧张”,引导学生竞争,如先完成前十名的加分,规范的展评。老师可当堂批改。优生达标时可提高标准。每单元反馈一次。目的是查缺补露,落实差生的达标。形式可以是教师指名,学生回答,也可以是考试。每周可以考试,也可月考、中考。

玉皇庙二中

xx.11 中学备课改革实施方案(草案)

课改实施方案(2)

| 返回目录

一、指导思想

只要教师以学习为导向,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任何脑力劳动的成果就是备课。目的是解放老师,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形式的内容,促进教师专业更快更好的成长。

二、教师备课内容

1、共性备课。包括:

1)、教师对教材的使用痕迹,在教材上的圈画及批注等。

2)、教师的课时教案。

3)、讲义。

2、个性备课。包括:

1)、教师的读书心得。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著作,每周进行一次摘抄并写出体会,一本读不完读不透,不读下一本。

2)、教师的教学日记。每位教师依据一日一记、一课一得的原则,撰写教学日记。

3)、教师的教学博客。

4)、教师制作或改进的教学课件。

5)、教师基于教学而搜集整理的包括视频、音频等资料的资源库。

6)、教师基于教学的调查研究分析报告及课题研究成果。

7)、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

三、教师如何备课

1、备思想。树立三种思想

1)

学先教后,少教多学,当堂达标

2)

即知即传、即觉即管、即悟即理

3)

学习中心,学生中心

2、备课程标准

把握课程标准,不超越或低于课程标准备课,是对一名合格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3、备时间资源。遵循“教二学八”的“二八定律”。

1)

尊重时间。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2)

守时。有时间观念。会科学分配时间。把每一分、每一秒分配给属于这一分、这一秒的人去掌控。

3)

限时完成任务。在限定时间内,把 80%的时间用在学和习上,把 20%的时间用教(jiāo)和教(jiào)上。

4、备空间资源

1)

拥有空间观念。在既定空间内,学习和学会分配、利用和管理这个空间。

2)

分离切割空间,把每一分、每一寸空间分配给属于这个空间的人去利用和管理。且把 80%左右空间用于学习,把 20%左右空间用于教育。

3)

尊重既定空间里的一切人和事。能在既定空间里面向大多数表达。

4)

学习,并学会,在既定空间里,既当主人能管理,又当仆人会服务。

5、备人力资源

1)科学分组,建立“四人一小组,八人一大组”的学习、生活、教育团队。

2)把学习、生活、教育的任务分配到小组,进而“把所有事分配给所人有去做”,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适时做”变成现实。

3)

把做事的人培养成管理者,进而“把所有事分配给所有人去管”,让“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事管、事事适时管”变成现实。

4)捆绑评价,评价到团队、到小组。

四如何检查备课?

1、网上检查与书面检查相结合。

2、检查因人而异。

1)对于卓越教师、名师培养对象及学校内部大家公认的其他优秀教师,以检查个性备课为主。可以进行专题讲座、主题报告、读书沙龙等形式展示其备课成果。

2)改科教师和刚参加工作的教师,4 年内以检查共性备课为主,占总课时数的 80%。

3)其余教师把共性备课和个性备课结合起来检查,共性备课占总课时数的60%。

总之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要善于解放老师,解放老师的头脑,解放老师的手脚,剔除一切低效的无效的甚至副效的要求,引领大家善于学习,善于读书,及时反思,精于总结,走向个人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中学备课改革实施方案(修改稿)

课改实施方案(3)

| 返回目录

一、指导思想

本方案是 xx 中“解放”改革的组成部分,目的是引领师生有效地“做有用的人,做正确的事”,引领师生奔向“学习学习,学会学习”。

二、改革后,教师新的备课内容界定

1、共性备课。包括:

1)教师对教材的使用痕迹,在教材上的圈画及批注等。

2)教师的课时教案。

3)讲义。

2、个性备课。包括:

1)教师的读书心得。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著作,每周进行一次摘抄并写出体会,一本读不完读不透,不读下一本。

2)教师的教学日记。每位教师依据一日一记、一课一得的原则,撰写教学日记。

3)教师的教学博客。

4)教师制作或改进的教学课件。

5)教师基于教学而搜集整理的包括视频、音频等资料的资源库。

6)教师基于教学的调查研究分析报告及课题研究成果。

7)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

三、要求

1、具备三个思想。

1)

学先教后,少教多学,当堂达标

2)

即知即传、即觉即管、即悟即理

3)

学习中心,学生中心

2、拥有两个态度。

1)相信自己,帮助自己。

2)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3、按课程标准备课。

把握课程标准,不超越或不低于课程标准备课。

4、充分利用好时间资源。遵循“教二学八”的“二八定律”。

1)

守时。有时间观念。惜时如金,尊重别人的时间。

2)会科学分配时间。把每一分、每一秒分配给属于这一分、这一秒的人去掌控。

3)

限时完成任务。在限定时间内,把 80%的时间用在学和习上,把 20%的时间用在教(jiāo)和教(jiào)上。

5、充分利用好空间资源

1)

拥有空间观念。在既定空间内,学习和学会分配、利用和管理这个空间。

2)

分离切割空间,把每一分、每一寸空间分配给属于这个空间的人去利用和管理。且把 80%左右空间用于学习,把 20%左右空间用于教育。

3)

尊重既定空间里的一切人和事。能在既定空间里面向大多数表达。

4)

学习,并学会,在既定空间里,既当主人能管理,又当仆人会服务。

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

1)科学分组,建立“四人一小组,八人一大组”的学习、生活、教育团队。

2)把学习、生活、教育的任务分配到小组,进而“把所有事分配给所人有去做”,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适时做”变成现实。

3)

把做事的人培养成管理者,进而“把所有事分配给所有人去管”,让“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事管、事事适时管”变成现实。

4)捆绑评价,评价到团队、到小组。

四改革后检查备课的办法

1、网上检查与书面检查相结合。

2、有针对性地检查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备课。

1)对于卓越教师、名师培养对象及学校内部大家公认的其他优秀教师,学校主要检查其个性备课。

2)对改科教师和刚参加工作不足 4 年的教师,学校主要检查其共性备课,且共性备课比率不低于总课时数的 80%。

3)介于中间的这部分教师,学校既要检查他们的共性备课,又要检查他们的个性备课,且共性备课总数不低于总课时数的 60%。

五、实施本方案将在报请教代会审议通过后付诸实施。若通过,大体定在xx 年 3 月实施。

xx 中校委会

xx 中教务处

课改方案 篇6

传统的课堂教学,填鸭式教学已严重落后,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传统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现象,说明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我们必须全面实施好新课程,切实提高课堂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精髓,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是阜阳市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年,是颍上县教育局高效课堂建设年,我校作为颍上县十二所实验中心校之一,课改工作势在必行,可以说之前我们也一直在默默地探索。结合对何炳章“自育自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观摩学习,针对我校实际,深深认识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因而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为指导,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为引领,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突破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打造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何炳章先生大力倡导的“教学要教会学生自学才是真教学,教育要教会学生自育才是真教育,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能够自学自育的人”的理念下,何炳章先生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旨在引发学生的自学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能够由教师的“讲堂”真正变成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这一观点,无不吻合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诸多重要理念,而且是对这些诸多理念实践层面的具体化、可操作化。

二、目标任务 争取用3-5年时间,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找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新路子;基本构建起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较好体现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知能并进、学生乐学、善学的鲜活课堂。造就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有学识,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名教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科研兴校办学方略,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创品牌”的办学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

1、“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教学生会自育、会自学是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教育真谛。实施自育自学教育实验旨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2、争取经过3-5年的自育自学实验,学生能养成自育习惯,提高自育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教师能自觉、自如地运用自育自学实验所要求观念和方法,树立教改意识,提高研究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学堂”、成为师生自主管理的家园,走出一条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真教育”之路。

3、实施自育自学教育实验,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课程管理和校本教研的重要任务,1、整体性要求:学校师生全员参与,各学科全员参与,各班级全员参与。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注重分阶段、抓重点。

5、联系实际要求:联系学校、学科、班级的实际,制订实验方案,确定工作进程。实验活动要体现特色和个性。实验全过程都要力求实效,不搞形式。

3、学习培训要求:要把学习自育自学教育理论特别是《何炳章教育文选》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丰富、创新学习形式。

4、反思改进要求:通过自我反思和组织评议等形式,改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模式;勇于自我否定,不断的自我超越。

2、师生主体要求:学生只有在实验中才能养成自育习惯,提高自育能力;教师只有在实验中才能有感悟、有改进、有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主动积极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内容与方法

1、自育自学教育实验以何炳章自育自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主要内容有①“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与实践;②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与实践;③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四个主人”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④教师发展学校研究与实践;⑤学生发展情况个案分析的研究与实践。在开始阶段,以前两项课题为主,其他各项适时铺开。

2、实施“自育自学”教育实验,采用以行政推动、课题研究、专家指导的方式,学校成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课题组和专家指导组。⑴行政推动

学校成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汪昌兵,成员:吕宗伟、韦化龙、张俊一;吕宗伟负责日常工作。实验工作要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制订实验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检查和总结。学校对在实验工作中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优秀分子给予表彰、奖励。加强实验工作的信息交流和宣传。学校将采用开设讲座、开交流会、办简报、编文集、在《阳光》学刊设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将实验工作开支纳入经费预算,为实验工作提供经费支持。⑵课题研究

学校成立课题组:组长:吕宗伟,成员:王永田(具体负责 “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与实践)、张斌(具体负责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孔群(具体负责学生发展情况个案分析的研究与实践)、钟兰(具体负责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四个主人”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王玲(具体负责教师发展学校研究与实践)。王永田负责日常工作。

课题组应建立课题研究工作规程,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定期开展报告、研讨、交流等活动,发挥网络信息交流的优势。课题研究要紧密联系实验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注意学习和借鉴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要注意搜集教育信息和实证材料,课题研究要做到有理有据。⑶专家指导

学校聘请何炳章、张德俊、陈雪梅、李琼、叶传平等为专家组成员。

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指导组的引领作用。科学安排专家指导活动,注意指导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开展专题性指导,提高指导的针对性。主动与专家指导组联系,商定指导内容。专家指导组成员要深入实验学校,认真研究,提高指导的实效性。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启动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主要深入学习自育自学思想。具体主要学习何炳

章“自育自学”教学模式的理念。然后广泛开展讨论,引导广大学校干部和教师认真领会这种模式的思想精髓,准确把握这种模式与我们学校教育的结合点。把别人的课堂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拟定中心校七年级选定一个班,中心小学从四或五年级选定一个班,于2012年9月全面推进新课改。

第二阶段:试探、反思、提高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各任课教师必须进行1个月的试探,针对我校在实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改进不足,请有关专家针对我校在实验过程中出 现的困惑和问题加强指导,和老师一起研究解决的办法,进而逐步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逐步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实验班级在三个方面大胆实践:

A.学习外校自育自学教学模式的做法。

B.借鉴外地各校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加以创新实践。C.细化教学管理的实践。

这阶段主要通过学习,借鉴外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不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导主任,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向中心校报告,反思过程中好的作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阶段:提炼、深化阶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把学习和借鉴的名校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并进行总结,邀请县教研员指导我校课堂改革。推动课改不断深化和创新。每位教师上一节展示课。成熟之时,上一节示范课,要请全学科组成员观摩,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巩固课改成果,形成自己的课堂模式体系。

第四阶段:总结、推广,形成成果阶段(2014年9月——2015年7月)总结我校开展实验的成功经验,形成独特的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模式,并进行推广;总结、升华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一支有新思想、有学识、有能力、有较强专业化能力的教师队伍。

实验过程与步骤

1、启动阶段(2007年9月-12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和了解。

3、总结阶段(2010年1月-2010年6月):主要任务是完善与发展。

2、实验阶段(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初期重在推进、中期重在改进、后期重在促进。

四、主要措施:

(一)落实组织机构,加强领导,从组织上保证课堂改革的顺利推行。组

长:郭允鹏(中心校校长)

副组长:王占文(中心校业务副校长、课改具体负责人)

冯毅(中心校副校长)

郑田芳(中心小学校长)

成员:朱海冰

冯大章

茹龙强 朱丽

何群

郭允鹏校长负责课改的全面工作;王占文负责课改的具体实施和相关培训工作,各成员负责课改中的相关工作。

(二)落实学习培训,搭建平台。组织干部和教师进一步学习“自育自学”教育理念。

1、组织干部和教师学习“自育自学”模式下的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以及教师的发展观,新课程的评价观,学习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2、组织干部和教师学习“自育自学”课堂实录,然后分组讨论,小结出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3、在适当时机,组织干部和教师学习课改方面的专家讲座。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学习方式。4、2012年8月,组织相关教师实地学习,树立可行的意念。试探出课改的基本模式及该模式下的各个环节要领。

5、各教师要努力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使自己的 综合素质得以较大提高。

6、培训班主任

a.如何分组(结合洋思和杜朗口的分班理念)

b.如何确定组长、培训组长(必须对小组长加大培训力度,他(她)是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人物)

c.如何根据“自信”、“合作”、“自主”、“探究”确定自己的班风、学风,从而完善自己的班级文化,营造班级课改氛围。

d.培养学生的课堂理念,使学生的学习观得以较大较快转变,使之与教师的观念同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老师的教学方式同步。

e.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f.如何培养学生在新模式下学习习惯。g.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态度。

h.在家长会上,加大新课改的宣传力度,让家长明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使家长能够理解支持新课改。

6、培训教师

a.如何集体备课,形成统一课改学案。然后根据班级情况作微调。b.培训教师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是课改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c.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的专项培训。d.培训各教师的团结协作。

(三)落实人员、经费、提供保障,学校坚决为课改教师提供支持与服务,及时检查和督促课改工作的落实情况。坚决为课改教师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给以支持。并鼓励大胆创新,对课改较好的教师给以适当奖励。在课时津贴上给课改教师予以倾斜。

a.课改教师除规定年级外,其他教师实行申报制度。凡上合格课和示范课的教师与课改年级上合格课和示范课的教师待遇相同。

b.请县教研员和我校课改领导小组评课,对合格课验收通过且效果好者个人一次性奖100元,示范课合格且效果好者一次性奖300元。

c.对课改推进较好的学科组且取得较好效果的一次性奖励一等奖500元;二等奖300元;三等奖200元(必须是全员参加课改,全员均在合格课以上)。

d.对积极参加课改且经评议效果好者,学校按学期给予一定的可是津贴。

五)规范课堂教学操作。

a.教学方式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准采用填鸭式而采用启发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发展、有提高、有进步。

b.学习方式的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处理好这一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和合理利用,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c.课堂教学结构的要求: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为主线,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大胆质疑,让学生会学、学会、会用。

d.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要发展学生的“三维”,让学生知识,技能过手,即双基扎实。“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从而 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的最高境界。

注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简单的抛弃,是“扬弃”。

(六)强化课改的过程管理

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的督促、检查、指导,定期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解决教师在课改中的困惑,让教师取长补短,节约时间,少走弯路。

a.切实利用好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和各学科组教研活动时间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研讨会。

b.每一个会必须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必须发言,不能搞一言堂,搞形式主义。教师可以谈困惑,谈经验,谈体会。每组组长必须作好记录,以便检查。

c.2007年9月——2008年1月,每位课改教师必须申请上示范课,以后上合格课。

d.教师在上课期间不准关前后门,以便课改领导小组随时检查教师的课堂改革情况(课改领导成员按值班安排)

e.每期组织一次课改方面的优秀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的评选活动。并按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一等奖100元;二等奖60元;三等奖40元。

f.每学科组组长每周对本组的课改分析进行打分,周五下午汇总后报教导处,教导处周一汇总后报吴校长,以便周二大会上进行点评。

g.各学科组的教案交一份到教导处存档,以便后期的成果总结。h.各教师的学案必须在每周一必须 经学科组长或年级主管签字后才能上课。i.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加大集体备课力度,发挥集体智慧。每周每学科安排两个半天的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如何操作,由备课组长安排)

j.抓好“三课”即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的作用,使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创造出自己的成果。

(七)修改或完善与课改相适应的相关考核制度

a.完善课堂评价方案。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b.修改或完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方案。c.坚持用发展性评价原则评估教师的教学成绩。

d.对课改推进较好并取得良好效良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评职时予以倾斜。

课改方案解读 篇7

一、蔡元培的“五育”教育思想

1、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 蔡元培是从对外抵御外来侵略, 对内反对军阀专制两个角度来论述了军国民教育的必要性的。其目标是强兵自卫。他曾再三强调体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地位, 认为它不但可以强兵, 以对付“强邻交逼”和军阀专制的局面, 而且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蔡元培认为, “先有健全的身体, 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 “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办教育的生死关键”, 因为对学生进行军事体育训练, 学生才有“狮子样的体力”, “才能使今日的学生成为明日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柱石”。他还注意了体育要合于生理的要求和学生道德品质的训练。

2、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其目的在于富国强民。蔡元培阐述:“智育则属精神方面, 精神愈用愈发达。”所于他认为通过智育过程, 学生在研究各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 就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科学所必须, 而且不管处理什么事务, 都能使之善于分析比较, 得出正确的结论。

3、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是健全人格教育的核心。蔡元培认为, 只有体育与智育而无道德教育, 是有害无益的, 因为“若无德, 则虽体魄智力发达, 适足助其为恶”, 所以“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 则必以道德为根本。”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4、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在教育方针中给以一定的地位, 是蔡元培的首创, 是比公民道德教育更高一层次的观念教育。他说世界观教育就是一种哲理的教育, 意在培养人们具有远大眼光和高深见解。在学校课程中则应包括周秦诸子、印度哲学及欧洲哲学等, “以打破二千年来墨守孔学的旧习”。

5、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即美育。蔡元培认为它是实施世界观教育的重要手段。进行美感教育可以陶冶性情, 使之有高尚的情操, 美好的感情;美育还可以丰富科学知识, 充实人生意义, 使人学习科学时, 增添一种勇敢活泼的精神等。他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大力提倡美育的教育家。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 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 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 为超秩序政治之教育。蔡元培认为上述“五育”中, 军国民教育为体育, 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 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 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 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 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于“五育”各有侧重, 但又同时兼通数育。

二、文献综述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是主张自由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和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对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浩如烟海”, 很多作者在文章中阐明了对“五育”思想的相关探讨。其中:

关于蔡元培的“五育”的历史意义, 陈家顺在《中国教育近代化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从三育到五育的嬗变》中写到:较之严复、梁启超和王国维, 可以说蔡元培的“五育”思想更为直接、更为深入。蔡元培始终活跃在教育、科学、文化的第一线, 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到北京大学校长, 身处近代中外文化教育交流际会之要冲, 与时俱进, 不断导入和传播世界各国的先进思想及文化成果, 并把这些成果改造转化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思想资源。他力图将严复、梁启超倡导的“新民”和王国维的教育要追求“完全之人物”的价值的实现协调统一起来, 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在教育思想观念的层面上正确认识和理解启蒙与救亡, 即“救人”与“救国”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和学说, 已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蔡元培的努力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及理论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形而上的哲学基础。

高平叔在纪念蔡元培逝世50周年的一篇文章《蔡元培论教育方针》中写到:蔡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针, 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质。1906年3月25日清朝学部奏折及上谕宣布的教育宗旨, 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 目的是使“邦基永固”, 就是企图推行以“忠君”、“尊孔”为中心的封建教育, 驱使国民“皆富于服从心, 保守心, 易受政府驾驭”, 以保证满清皇朝的封建统治万世长存。蔡元培提出的方针, 则是“立于国民之地位, 而体验其在世界、在社会有何等责任, 应受何种教育”, 通过新型的教育, 使全体国民摆脱两千多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成为具有完全人格的新人。这是声场除旧立新的教育革命, 具有划时代的深刻意义。蔡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井举的方针, 是在经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帝国、建立了共和政体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制订和提出的, 不免带有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在这一方针指引下, 形成了与两千多年封建传统教育截然相反的、比较完整的一套新的教育制度和新的教育思想体系, 使中国教育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从蔡元培的“五育”思想的探源到对“五育”的哲学内涵的挖掘, 众多的研究者都对“五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不同时代的研究者对“五育”本质的解读已经深刻而全面。而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 对“五育”的解读应该与时俱进,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五育”将会是一个新的视角。

三、新视角下的重新解读

“五育并举”观的提出至今已近百年, 经过历史的风雨浪涛, 仍然散发着日久弥新的精神光芒。在新课改的视角下重新考察“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审视其价值追寻与当代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汲取“五育并举”的思想精粹, 探讨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未来的构想及期盼,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实际情形却是, 由于升学的压力, 学生们对知识的考试十分看重, 因此才会出现“题海”战术, 以及“满堂灌”的风气。而这样不仅学得的知识死知识, 而且知识面非常狭窄, 高分低能。像这样激烈的竞争, 就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失衡, 缺乏同情心以及互相帮助的意识。而在这种情况下, 德育似乎被当作为智育良好的教学秩序的手段, 从而导致德育内容狭窄, 形式教条。德育课必然以灌输说教为主, 不管听者愿不愿意听, 不管听者内心接不接受, 只要讲授者讲了, 那么所讲的内容必是“圣经”, 不能说与之不同的见解。

蔡元培认为公民道德的要旨, 是法兰西革命所揭示的“自由, 平等, 博爱”, 道德教育的崇高目标是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公而忘私的思想。即我们的德育中最应该交给学生的是那些带有普泛的价值观念,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比较通用的价值标准, 辟如公平、正义、平等、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等。这些正好与公民教育中对人的自由与平等诸方面的强调吻合在一起。

我们该如何施行德育教育呢?如何养成完全人格呢?蔡元培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中的“修己”、“自省”和“自制”, 强调修德养性中自我教育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开展思想内部矛盾斗争,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 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想矛盾内部斗争, 当旧的矛盾解决了, 又提出新的矛盾, 产生新的矛盾, 这样不断地进行内部矛盾斗争, 个体的思想品德就能逐步得到完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功利主义渐趋严重, “养成完全人格”就成为紧迫的社会课题。因此可以说, 蔡元培关于培养健全人格的理想已经到了非实现不可的地步, 如还不明确这一点, 不以此为教育宗旨, 那么对于推进这个民族素质现代化的进程, 提高国民高尚的文化意识和精神文明都将是一句空话。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往往只以物质的丰富与否作为判断的基准。实际上, 衡量社会是否己达现代化, 应从两方面去考虑, 即除了经济建设的成就外, 还应该具有健全的法制、高质量的教育、良好的公民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等内涵。然而, 在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 在社会的变革中, 旧有观念和价值标准被打破, 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往往忽略了道德的建设, 拜金主义腐蚀着人们, 并侵蚀着下一代, 己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公民自主观念及净化社会风气意识薄弱, 精神文明方面的这些问题与日益发展的经济成就, 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立, 它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和认真思考。

随着教育的普及, 人们通过对何为“真正富裕”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以后, 渐渐形成对经济社会整体的新认识, 他们透过物质文明, 意识到不能仅仅以金钱和物质作为衡量社会先进的尺度和标准, 重视全民族文化教育, 提倡全社会精神文明素质, 也应该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因此, 重视“养成完全人格”的作用, 是强调蔡元培教育思想现实意义和特殊价值的根本所在。

摘要: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 是主张自由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和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1912年初, 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 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 从“养成共和国民之健全人格”的观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后来的办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我国当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鉴的启示。本文试图从新课改的视角重新解读蔡元培先生的“五育”教育思想, 探讨“五育”的教育思想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新课改,蔡元培,“五育教育”,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张汝伦.蔡元培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2]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张汝伦.蔡元培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3]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4]王烈盈.论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 2009 (3) :149-152.

[5]汤广全.自由与和谐——蔡元培“五育并举”观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1) .

[6]肖朗.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J].南京大学学报, 2003 (01) .

[7]杨承运.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J].江苏高教, 2005 (01) .

[8]陈家顺.中国教育近代化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从三育到五育的嬗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新课改视野中的多元解读探讨 篇8

多元解读是对以往标准化、一元化解读的有力反驳,这让学生重新掌握了话语权和表达权,从而真正拥有了学习权。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正确审慎地对待多元解读,避免从本质主义的“陷阱”中爬出,又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淖中。换言之,就是要辩证看待多元解读,力求在教学实践中给予理性操控。

一、多元解读要以人为本,运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

语文教育极其推崇人文教化,其核心就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生命尊严,具有最基本的社会道义和责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应结合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事件的分析评价,充分发挥语文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育人功能。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对文本的体验有积极和消极的区别,面对学生的多元体验,我们教师不能陶醉于学生“多元”体验的表面狂欢,更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学生,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由而漠视其错误思想的存在和泛滥,切记“求真”、“求善”永远是“求新”的基础。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教师问及如何评价奥楚篾洛夫,有学生说他是一个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很强、本事极大的人,在现代社会是不会吃亏的,要向他学习。

此时,这位教师顺势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奥楚篾洛夫为什么会多变?

生甲:因为狗的主人身份的变化。

生乙: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

师:说得好,那么他在老百姓面前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生丙:一副官架子,装腔作势。

师:媚上欺下,面对权贵却奴颜卑膝。作者借此来讽刺、嘲笑和否定这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心甘情愿充当沙皇统治的忠实走狗。对这样一个奴性十足的人物,大家觉得还要向他学习吗?(在教师的导引下,文本社会价值已然显现。)

教会学生做人,是当今教育的核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最重要的人文载体。我们在教学中千万不可忽视对教材中价值取向的把控,注意多元解读与价值取向的统一,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听从时代召唤,提升人格,提高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时,教师一定要抓住教学契机,在平等对话中予以引导和纠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多元解读”应紧扣文本,“带着镣铐跳舞”,才能真正彰显其魅力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总是留有“空白”,充满了“不确定性”,因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具有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其鉴赏结果自然千差万别。西方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代文论的“诗无达诂”,即为此说。以此而论,“多元解读”才是真实的阅读,才是可能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

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常呈现出多元局面,但这和成人化阅读有很大区别,学生的每种反应并非都能准确指向文本的核心。多元并不意味着解读疆界的消失,多元是对简单“确定性”的超越,但这种超越仍有其一定的限度,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多元有界。形象一点说,多元解读就是要“带着镣铐跳舞”,既受文本制约,又有思想和方法认识上的自由度,学生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逐步积累阅读经验,渐次提高阅读的效度。对《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探究就是生动一例:有人持“反封建”论,有人抱社会“凉薄”说,还有人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对自己边缘化生存样态的曲折流露……我们说,这些观点虽差异明显,但都应该是由文本衍生而出,无疑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作品内涵,显现出多元解读的诱人魅力。

三、多元解读应积极发挥教师的正面引导作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在一个关键的融通位置:一方面教师要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尽量通晓文本,实现二者的融合;另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引领学生有效地走进文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出现“难读”、“误读”甚至“过度解读”的情形应该是很常见的,教师应该发挥首席作用,课前充分预设,课中发挥教学机智,课后积极反思,使多元解读紧张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师对来自学生的“多元解读”要采取辩证认同,点拨“难读”,纠正误读,“稀释”过度解读,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从而使阅读教学过程充满生命关怀,让学生的精神生命在阅读教学中绽放异彩,使教师的专业价值熠熠生辉,最终达到生命课堂的理想境界。

上一篇:qq说说幸福的爱情说说语录下一篇:宣传阶段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