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课改的故事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与课改的故事(共14篇)

我与课改的故事 篇1

——我与古代文化课历史课型模式“读讲导练”的故事1

历史价值观就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而当前我们的历史教学仍比较重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和概念,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价值观的教育。许多学生认为学历史就是背诵、记忆历史知识点,只要掌握了历史知识点,考试就能得高分。许多教师也是抱着这种想法去教学,这显然与历史教育的本义相背,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也明显呈现多元化趋势。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是喜忧参半。既有比较活跃和开放的一面,又有受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的一面。在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历史价值观的教育,发挥历史课应有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史科技与文化成就与特点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古代科技与文化课中具体的科技发明、杰出人物及成就、文学与艺术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它所带来的价值和影响。

比如,通过学习学生了纸的发明源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这是基本史实,但我们更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知道的是“纸”的发明的价值和重大意义: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比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虽然不能预测地震,但是能加快救灾的速度等等。

只有知道了科技发明、杰出人物及成就、文学与艺术成就的价值,才能真正明白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伟大。

教学改革就是教学理念的改革,而历史课型模式就是践行新理念新思想新观念的载体。基于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古代科技与文化的成就与特点教学内容而设计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历史价值观的“读讲导练”模式。

关注核心素养,增强学生人文积淀 ——我与古代文化课历史课型模式“读讲导练”的故事2

教学改革就是教学理念的改革,而历史课型模式就是践行新理念新思想新观念的载体。基于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古代科技与文化的成就与特点教学内容而设计了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人文积淀的“读讲导练”模式。

1、早期的一些电视综艺节目展示了一些所谓“明星”的素质:低下,惨不忍睹,一些初中历史、语文、地理等课本的常识知识他们居然不知道,却在公众场合胡言乱语,误导年青一代。设计“读讲导”模式,是想让我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常识,进而破灭所谓“明星”的光环,不让自己成为傻“粉”,要追星,也要成为有素质、有选择的“粉”。

2、实际教学中的经历告诉我初中必须注重学生基础常识的识记、积累,增加人文积淀。课堂中常有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探究,比如“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让你回到汉朝,你会见证到哪些重大文化成就?”“那里出现了欧洲文明的第一缕曙光,那里指哪里?”等问题,而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他们连基本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哪个朝代的、传统文化成就(基本诗词)、基本的地理概念等都分不清,张嘴就乱说、妄说,这样的探究纯粹就是浪费时间,连基础都不具备的怎么可能开展探究、小组讨论?这就迫使我们要想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就不得不注重基础。

3、劣质电视剧的胡编乱造,不符合史实的场景出现在不改出现的朝代背景中,会误导年青一代。“读讲导”就是为了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4、当代一些年轻人的素质堪忧。曾记得一则笑话,在一所大学里,水稻专家袁隆平的画像张贴在一个橱窗里,而过往的学生却不知道这是谁,嘴里还念叨“怎么一个老农民都贴进学校橱窗了?”,这个笑话有点冷、有点悲。我不希望我们的学生是这样子的!初中,识记基础常识才是最重要。“读讲导”满足这一点。

5、江苏电视台的“一站到底”现在的选手基本都是名校学生了,展示了很强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这说明舆论导向在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切实提升素质。“读讲导”就是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实现基本的“人文积淀”。

综上,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出门不开口乱说,开黄腔,我们需要强调基础,在强调基础的之上,贯彻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一些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就是“读讲导”古代文化课课型模式的初衷。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形成历史价值观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作出的主观评判。

2.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我与课改共成长 篇2

新课改,新在课程理念。

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先进的观念开始的,身为第一线的农业类专业教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从中受益匪浅。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学生观变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的生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过程必须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课程观变了,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消极的解释者和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学中再也不把专业教材作为“圣经”来解读,而是十分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与实践的回归,教学不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更是专业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评价观变了,充分认识到学生评价的体系,已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

新课改,乐在课程资源。

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新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给我的感觉是课本简单了,课却难上了,但它提供给我们的课程资源却丰富得多了,课改让我感到学不够用。有一位教育者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可是当前的课改的观点却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能再只有一桶水了,而要是一泓流淌不止的泉水。”对此,我深有体会,在以前的教学中,有时因为某种原因而忘了备课,第二天只要粗略看看课本,就可以在课堂上尽情表演,可是这种方法却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记得有一次在讲解生物学青蛙冬眠习性时,并没有想到有位学生还根据青蛙具有冬眠习性的特点,大胆提出采用冷藏法(温度控制在0-5℃)长途运输活体牛蛙。我惊讶地让这个同学到讲台进行讲解,他讲得头头是道,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自豪,同时也为自己的上课准备不充分而内疚。经过这次教训后,我就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每堂课,决不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在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实施的项目课程教学中,我已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专业老师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时刻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学生的示范者、咨询者、质疑者、鼓励者。

新课改,活在课堂教学。

“独乐,众乐,孰乐?”新课程让我真正领略这句话的真实境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给了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更多的愉快感受,给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平台,专业教材或课例中“议一议”、“做一做”的内容,特别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操作,在教室或专业实训室内,上下左右的伙伴彼此接触机会较多,由此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运用“邻近协同”的作用,充分运用邻近的空间位置克服学生的“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不良个性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改的课堂内容贴近生活,专业课例具体而生动,这就决定了它的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我从“一讲到底”的传统角色中彻底解脱出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专业新课程的教学中,注重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放飞心灵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时间资源、资料资源、设备资源、环境资源等,并为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以考促学情景、合作学习情境等,通过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想一想”的方法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参与;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课堂教学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保证了教学的有序进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改,重在评价机制。

作为一名一线专业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课程改革,首先就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有了全新的思想,才能有全新的作为。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等,方法上突出过程评价,分数已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如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农业专业实践操作进行自评、组评和师评,让学生听取多方面意见并进行操作修改,最后由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我还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做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农业专业自信心。

课改几年,感触颇深,职业教育课改工作远远没有结束,课改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我们摒弃以前的急功近利式的教学习惯,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刷新教学方法,一切所付艰辛都是快乐的源泉,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每天的工作都会充满激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

文摘

中职课改引领学生创业的探究

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下,中职学校的课改,应确立“让课程适合学生、让课程发展学生”的方向,这样才能突破中职教育的发展“瓶颈”。

一、践行“创业型就业”的课改新理念。学校发挥中职教育应用型、技能型的优势,从小处着眼、从基本入手、从“低层次”抓起,“创业带动就业”,建立“技能培养+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具有经贸类特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法,找到学校人才培养与课程改革的最佳结合点。

二、搭建“创业型就业”的课改新平台。以中职生“创业街”为载体,根据“就业有基础、创业有思路”的目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业的快乐,享受创业的成功”,是一种“低成本,高成功”的草根创业。这不需要很高的成本,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学校免费提供场地,搭建创业平台,可以边创业边完成学业。

三、构建“创业型就业”的课改新体系。针对“创业型就业”的课改新要求,遵循职业导向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专业兼顾原则,依托“创业一条街”,搭建“1”个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依据不同专业,确定“1”个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外实践教学平台,从而构成“1+1”课外教学体系,服务于“创业型就业”课改。

四、强化“创业型就业”的课改运行新机制。建立一种挖掘、培养和显化中职生创业的热情和潜能,激励更多学生投身自主创业之路的“孵化”机制;建立创业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与经贸类、经管类专业课教学的“融入”机制。

五、打造“创业型就业”的课改管理新模式。为“创业一条街”提供“一站式”服务扶持。

我与课改共成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课改共成长》。

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教师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年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已经近十年了,回顾我与课改共同成长的历程,有艰辛与挫折,也有欢笑与成功。课改让我学会了正视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自我。

刚接触,觉得课改很大是专家们研究的事儿;又觉得课改很小,小到跟自己无关。我甚至都没认真思考过:课改要改什么?为什么要课改?如何改?次数不多的课改精神下的理论学习、公开课教学也都是支差应付,流于形式。随着课改的推进,渐渐知道课改的必要性,但仍是被动的。把自己的不思上进归功于客观环境的不成熟,其实更主要的是没有潜下心来去思考,实践。

当自己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被指出:师生定位不准,教师不敢放手,没有体现学生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与评价;教法与学法陈旧,没有体现课改精神;.....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我才深切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与浅薄。我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正视课改,唯有潜下心来切切实实加强理论学习,接受课改的洗礼,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重新给自己定位。

此后的教学中,我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找出与课改要求的差距,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一次次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加明确了课改的要求与方向,领悟了课改的内涵与精神,体验到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魅力,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谦虚审慎的钻研态度,为我树立了榜样。对照专家的指引,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点滴的进步给了我前进的动力。看着一只只举得直直的小手,一张张渴求展示自我、稚气而自信的脸,听着一个个出人意料、富有个性的见解,感受着一次次惊喜与欣慰。我真正体会到是课改给课堂注入了生机,给学生注入了活力。当我与孩子们,我的同事们与孩子们,沉浸在课改的快乐中,沐浴着课改的阳光成长时,我终于明白了:课改气氛与环境的形成,不是靠学校与领导的指挥棒,而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一线教师才是课改实施的关键。

改变固步自封、陈规陋习不是件一帆风顺的事,但是做事就怕你用了心,只要用心去探索,主动去尝试,就一定会有成效。课改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成长不是一时的冲动与激情,而是一种不懈的努力,需要我们去坚持。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正视课改,坚持课改,让课堂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我们与学生共成长的舞台。让我们高扬课改的风帆,与孩子们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一同体验创新的乐趣,一起用爱编织理想和希望,共同迎接并享受课改带来的和睦、蓬勃的春天!演讲稿:“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专辑-红色的天空——红色的天空

前段日子,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个美国妇女将女儿就读的托儿所告上了法庭。起因是这一妇女带女儿去买东西,发现女儿居然认得商品上的字母“O”,这位母亲觉得很惊讶,就

追问女儿怎么知道的。女儿说是托儿所阿姨教的,于是这位母亲一怒之下,一状告上了法庭,说托儿所的教师过早的教女儿英文字母,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看完这则新闻,我不禁捧腹大笑。但捧腹之余呢?也给我带来沉重的思考:也许这一位母亲的做法是有点过火,不过话又说回来,站在一个为人父母的立场,她这样做,有错吗?没有。如果她的女儿还不认识英文字母的话,那么她大可以将那个“O”想象成一轮太阳、一轮圆月、一个汉堡甚至于是一个星星。但很遗憾的是,她现在已经不能了,因为现在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字母“O”。

也许我这样说并不完全正确,但这一件事确实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在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中,我们是不是也在不经意之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以前,我们常常告诉学生,这道题要这样做,那道题要那样做,坚持答案的唯一性,不允许学生有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始终不遗余力的维护教师的权威,非得让学生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允许有不同的意见。这样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师生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互动与沟通,而且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得不说是教育的一处败笔。

教育是什么呢?是教师把课本上的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吗?是一遍一遍地讲道理,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是让学生考高分,甚至是考满分呢?很显然,这些都不是!

那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们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让他们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意识地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得到很好地锻炼,遇到学生有好的看法或观点的时候,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记得有一次,我问班上的同学,天空是什么颜色的?一位同学就说:是红色的。全班哄堂大笑。我既没有生气也没有笑,而是继续问她:你为什么认为天空是红色的呢?这位同学回答道:太阳要下山的时候,阳光映红了整个天空,所以天空就成了红色的了。我听完之后非常惊讶,立即带头为这位学生拍手叫好。从小到大,我从没想过天空会是红色的。但是,上完这堂课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而万万没有想到的,让我改变想法的人,竟然是一个未满十岁、满脸稚气的一年级学生。我不禁为她喝彩,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富有创意啊,有些想法甚至是我们连想都想不到的。现在他改变的仅仅是我的想法,但也许若干年以后,他改变的就是整个世界啊。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盖过世界的一切。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留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能够大胆地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老师应该蹲下身来,用心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和个性感受,同时,我们也

应该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这样,我们的课堂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雪融化变成春天”的浪漫诗人,研究“壁虎猪”的转基因科学家,使亩产几千斤的神话变成现实的超级农民„„老师们,让那一群群聪明、可爱的学生,在我们的精心保护下,放飞想象的翅膀,为我们设计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世界。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对社会能有所贡献。一个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所受的教育,怎样的教育培养出怎样的人才,老师们,如果我们现在多用一点心,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他们就有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天空是蓝蓝的,但有时候,天空也可以是红红的„„

我与课改共成长

“教师”这一职业在自己的记忆中,简单地说就只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这种传统模式。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对这一职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入了一新的名词——“课改”,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关于课改的许多知识,了解了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应怎么上,如何上得更好,这些都使我对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使我在教学中又积累了许多经验。以下就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谈谈我个人的认识及一些思考:

一、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所关注的重心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要迅速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合作者;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习过程的主导者。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都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这样就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作用降低了,工作减少了,相反地,教师肩上的任务更重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不断深入学习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不是简单的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新课标的学习不仅只是一两次的大规模的学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领会,并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继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深入理解其先进理念及精神。

三、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主、老师的教为辅进行,一切应该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留意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验了什么,还想学习什么等,而不应该再强调以前的老师讲得多生动、多精彩。对于现在的课堂教学,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把课堂教学从传统上老师“教”转变到现在学生的“学”。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刻挖掘学科教材,追求知识深度,否则你怎么能够引领好学生呢?由于如今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多了,而信息技术课程大都在多媒体电脑室进行,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管理与监督,以免学生玩游戏、胡乱上网、聊天等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今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除了师生互动外,还要注意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进行小组的讨论,发表个人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精神,尽可能地让他们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生活与学习当中的问题,综合地体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此外,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要常常随机应变,以防学生的独立或合作学习打乱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思路这种可能;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中的热闹而不混乱,即学生可以学生处在一种热烈研讨、你争我辩的自主学习氛围中而不像闹市般的闹哄哄的。

新课改是新的东西,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一员的教师,应该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其实教师也是学习者,他们应该和学生一样处于学习上的同一出发点。教师应该学会在教学中寓教于乐,不断学习,把教学当成是一种乐趣,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从而有效地指导好学生的学习。

我与高中数学新课改 篇4

一、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二、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三、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七、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八、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九、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2、您认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让学习的过程更合理,使学习过程符 合一般人认识事物的规律,即由表面现象到内在规律。由特殊现象和规律到一般的现象和规 律。

3、您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难点是什么?

新课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自主探究。我认为 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4、您在新课程实践中进行了哪些尝试?有何感受?

我与新课改一起成1 篇5

安徽省长丰县实验小学严治军 邮编:231100 初当老师时:努力展现教师的知识面,把知识点讲透。记得初当老师时,狠不得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一股脑儿倒给学生,一为想让学生多学点,二为显示自己的学问,让学生敬佩。每节新课我滔滔不绝、复习课我絮絮叨叨,弄得自己疲劳不堪,学生却昏昏欲睡,脑袋里一团糨糊。

2001年秋我们长丰地区迎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时我上班才一年时间。如今已近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不断地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方式,在每一节课中我都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发展。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此,在新课程实验中谈点个人的看法及促进我成长的动力所在:

一、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一年级学生从无知好动的幼儿转变为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新教材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在发现新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如第一册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具有直观、想象、猜测的特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再现,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真实、有趣地展现出来,特别易于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方法。

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如教学0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创设全班同学吹泡泡,学生边吹边数、教室里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泡泡,一会儿泡泡没有啦,这时我抓住时机,谁能讲一讲你吹了几个泡泡?现在有几个泡泡?全破了、没有了;没有用什么数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知识。从而揭示课题,充分让学生体会把问题情境故事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注重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赏识、期待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最好动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展示自我、探索创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充分发展,但要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三、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一年级教材,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用分苹果,1 学习得数为0的减法用小猫吃鱼,学习5以内的减法用摘果子,认识时间用小明的一天等一些有趣的课题表示,使学生学习既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追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教学活动。几乎每节课都设计有活动,诸如讨论、自由问答、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等。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我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认识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出充分的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与联系,允许学生自己去体验与探究社会生活,升华情感。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育家赞可夫也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不得不承认,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走,教学流程一气呵成,只是体现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下的好课;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只是体现所谓以学生为主体的外在表象而已。而能不断生成新的学习问题,激发并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的课才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追求。

于是,我不再刻意追求教学程序的流畅,不再刻意让学生活动,我力求使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我的角色从充当学生思维的“脚手架”转变到帮助学生自己搭建“脚手架”。

我与汽车的故事 篇6

在学校,我是个顽皮的孩子,成绩很差。中学毕业后没能考上任何学校,我瞒着家人,随着当时挺流行的“打工潮”到了广州。广州真是一个让人开眼界的地方,这儿车多:有进口的,有国产的,有高档的,有低档的;这儿车美:有白的,有黑的,有红的,有绿的;这儿车好:有流线的,有敞篷的,有加长的。在没有工作的日子,我最喜欢一个人在街上漫步,边走边看,那些街上跑的、路边停的小汽车总让我神往不已。

一年后,父母帮我找了一份工作,我便回到了家乡。在我所工作的单位,有几辆运送原料的货车,我看着司机师傅轻松自如地驾驶这种庞然大物,心里挺羡慕的。我本身又是一个喜欢汽车的人,每天一下班我就围着货车转,缠着司机师傅教我开车。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我遭到了所有人的拒绝。但我不灰心,因为驾驶汽车成了我的梦想。从那时起,每当我看见司机师傅热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会为他们送来毛巾和茶水;每当看见谁的车脏了之后,我会不声不响地拿来涮把和水桶,把汽车涮洗一新;每当有车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会在旁边充当小工,递送工具和配件,学习汽车构造知识……终于有一天,有一位姓廖的师傅经不住我的软缠硬磨,被我坚定要学驾驶的诚心打动,答应教我开车。你知道当时我是多么的开心吗?得意忘形的我直喊师傅万岁、万岁!廖师傅是位很了不起的司机,三十多岁。听说他从16岁开始在农村当拖拉机手,后来通过自学考取驾驶执照的。廖师傅开车细心、谨慎,20年来从没出过任何交通事故。在廖师傅认真地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汽车驾驶和简单的汽车维修知识。几个月后,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考核,领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驾驶执照。再后来,在廖师傅的帮助下,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成了单位里的一个临时司机,可以像廖师傅一样单独轻松自如地驾驶大型货车了。

我对生活没有太高的奢求,不管是否平淡,只要我能每天与车相伴,我就基本满足了。可是天不顺人意。1998年,我所在的单位倒闭了,我也就失去了工作。我曾一度烦恼、彷徨,整天无所事事。几个月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准备买车的人,想想自己的驾照闲着也是浪费,我又那么喜欢车,便与他合伙买了一辆长途货车跑运输。跑运输的工作很不稳定,有时没有货源,一闲就是好几天,有时跑长途,在路上一开车就是好几天,又苦又累。既然干这一行,就不能太挑剔,我努力使自己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可是新车买来3个月后,我发现我与搭档在性格、经验、主意和生活品味等方面有太多的差别,我俩根本合不来,不时有争吵发生。我担心有一天我们会控制不住大打出手,与其那样,不如好聚好散,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把车顶给他了。这次合作的结果,是我3个月净亏了9000元。9000元钱在现代人的眼里也许算不了什么,在我们农村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我这个并不富裕的家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父母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我知道他们心里充满了对我的失望。当时我发誓这一辈子再也不买车了。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的驾车生涯只好告一段落,我也一直沉思痛苦了很久,为自己的任性和不争气而恼悔。直到过完春节,我再也不想在家里闲呆了,经过多方联系,投奔到宁波的一位朋友那儿,我在那里帮他开了几个月的翻斗车。由于工资太低了,经过这几个月后,我觉得心里也平静了许多,便离开宁波,只身一人再一次来到广州。我本想到广州找一份开车的工作,谁知这几年广州发展的特迅速,在这里打工的民工也很多,我的文化层次又不高,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太难了,我只好作罢。我现在在一家电子厂里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以解决暂时的基本生活。

这个厂的效益还很好,但不是我所满意的工作,我做事的地方正好在107国道边上,没有工作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坐在厂门口,看公路上来来往往的各类汽车,有半挂货车、豪华大客、高级轿车、大马力摩托,唉,真是目不暇接!看着这些高速穿梭的汽车,我幻想若是我在车里驾驶,该有多好啊!我最喜欢的是大货车,尤其是现在的那种重型10轮大卡,看着它呼啸而过,真有一种大野牛奔过的那种充满野性的动感,太过瘾了。我还喜欢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它的魅力也令我神往不已。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课改中深思,在实践中奋进》

小时候,我以为老师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老师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三尺讲台,一方净土。”怀着对老师的崇拜,对教育事业的向往,我投入了教师这个行业,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教育一线时,觉得一切都很新鲜。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学区组织的公开课,满以为自己设计的课,可以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可是事与愿违,课堂死气沉沉,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学生厌烦,效果很不好。课后领导和同事们的评价是“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次的失败犹如一盆冷水扑灭了我的满腔热忱。直到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我才真正地接触到了新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更唤醒了我对教育事业新的憧憬。

新课程标准要求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新课程标准要我们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着这些新的理念,我设计了一堂教研课,可是课上学生只顾玩学具,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课后领导和同事们诚恳地提出了“你没有备学生”“课堂虽然形式多样,但只图花哨,没有达成目标。”“你还是穿新鞋走旧路。”等评价。看来我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得不到位。于是我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重新学习新课程标准,与同事们讨论交流,并不断进行反思,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记得又一次公开课上,我出示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解答,学生在汇报时出现了错误,而我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让学

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我适时加以引导,却意外地收获了另一种解题思路。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其实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教师只要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并加以引导,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一堂好课不容易,上一堂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好课就更加的不容易了,在课改道路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是正常的,关键要正视并认真研究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善于反思并寻找可行性的突破方法。之后的我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里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气氛,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而我呢?则更加喜欢我的学生,更加乐意与他们一起学习,我终于在课改中成长起来了。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辛勤地培育祖国的花朵。我认为应把教师比作电脑上“刷新”的操作键,不断自我刷新,才能更新观念。

说到这儿,我想到在深圳有一个公司招聘管理员,出了这样一个选择题:有三个人A:发现兔子。B:一枪打死兔子。C:捡起兔子。三人美餐一顿,谁居首功。答案是发现者居首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他说:“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我反思,我们在平常教学中一般都是先出示问题情境,再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很少有老师将发现问题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是课改教会我思考,我终于在课改中成熟了起来。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

在一起。课改还在进行,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回首望望课改以来留下的串串足迹,欣喜之中夹杂着不少困惑,他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师一起去探索,去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热情,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们的课改之路会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我与课改的故事 篇8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看到书好比饿狼看到了绵羊,下面就听我慢慢讲来。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我期待已久的杂志,可老师正在定发杂志所增的礼品,已经读到我的`礼品了,可我在看杂志看得入了迷,所以我丝毫没有察觉,于是,等我看完了故事,忙问同桌:“念我的礼品了吗?”同桌说:“念过了。”我一听连忙去向老师要礼品,害羞极了。所以我决定先不看杂志,可我一会儿就又跑神了又被杂志吸引住了,幸好,同桌了提醒我,才没有去晚。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去玩,我在教室里看书。还有一次我记得老师让我们读书,上课铃响了,老师让拿出练习册,其他同学都开始动手了,我还在看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连忙拿出练习册。

怎么样,这就是我------一个爱读书的女孩。

我与小鸟的故事 篇9

正因为禀性不一样,所以它俩总不能和谐相处。

鸟笼里没有什么可玩之物,调皮的冬小子就经常拿春姑娘取乐,动不动就一啄、二咬、三抓春姑娘,逼得春姑娘那白里透黄的肚子经常唱着“空城计”。哎,可怜的春姑娘不时发出声声痛苦、悲伤、气愤、无奈的鸣叫。

每当听到春姑娘这绝望的鸣叫声时,我心中就不由产生了一丝同情。有一天,我忍无可忍地冲向鸟笼,拿起我心爱的水枪,对着令人厌恶的冬小子一阵猛烈射击,直到冬小子成“落汤鸡”,我才罢休,拿着水枪气呼呼地走了。冬小子可怜地站着那儿,不知所措地看着我的背影。我想,叫你欺负春姑娘,也让你尝尝被欺负的滋味。我洋洋得意地转过身,看了它一眼,然后扬长而去……

从那以后,冬小子好像和我疏远了。每次我去看它们时,原来正唱着悠扬动听的曲子的冬小子就像录音机卡带似的,立刻停止了歌唱,并用充满敌意的眼睛看着我,好像我是一个以捕捉鸟类为生的冷血猎人。

看着死气沉沉的鸟笼,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后悔。于是,我动起了怜悯之心,不再用水枪射那调皮而可怜的冬小子了,还经常抽时间陪陪它们,经常跟它们说说心里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冬小子慢慢地对我又恢复了往日的热情,它似乎知道了自己也有错,便不再欺负春姑娘。它们,不,也包括我,又和谐相处了。屋子里又充满了欢笑声、鸣叫声,久久不能平息。

(指导教师 庄彩琴)

我与读书的故事 篇10

小时候,妈妈总在睡前给我念故事。可是,他常常到了他觉得困了时,就把一整页密密麻麻的故事“浓缩”成一句或者两句。我十分不高兴。

从那以后,我开始读一些注音读物,如果在没有注音的读物里,我遇到了不懂的字我就读它的一半或者它的形近字。有一次,我觉得一个叫“玫瑰小姐”的故事很好听,就读给爸爸听,我读起来:“‘什么’‘鬼’小姐。从

前,„„“我刚读完题目,爸爸就笑得前仰后合。我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到了三四年级,我已经在课外书中读了不少科幻故事,如:《院子里的悄悄话》、《纸奶奶过生日》、《万能胶水发明记》等。我不再仅仅向往童话世界,我渐渐喜欢上了《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现在,我又喜欢上了杨红樱姐姐写的书例如:《笑猫日记》。我从书中学到了许多道理,比如说人不能有妒忌心,对每一个生命都要赋予爱,人不能记仇等。

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我与同事的故事 篇1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受,很激动也很紧张。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吧:一个人有两种社会关系最重要,一个是同学之情,一个是战友之谊,我们在座的都没有参过军,没有战友,但我们有同事,所以我们的两种重要是社会关系就成了一个是同学之情,另一个就是同事之谊,同学圈和同事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了,支撑起我们主要的社会关系网,所以同事之宜我们都应该好好的去珍惜。

我记得有一个著名作家说过:世上有很多种感情:如夫妻情、朋友情、同学情、战友情、同事情等,任何一种情谊相处久了,就都会产生一种浓浓的亲情。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同学之情我们可以理解为“青梅竹马”,同事之谊我们就可以说了“天赐良缘”了。同事们之间朝夕相处,互帮互助,时间久了就也产生出一种似亲情般的情谊来了,这一点相信在座的每位老师现在或者将来都会有深刻的体会。

到今天,我上班已经三年了,我是12年八月走进新民的大门,当年我和施老师,岳老师。叶老师 一起考入新民。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三个年头,在这三年中,工作有了些许进步,但是这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同事们每时每刻给我的鼓励和帮助。记得我刚来的那年,学校安排我当班主任,我虽然以前在实习时当过班主任,但是面对移民的学生我也感觉无从下手,就在我深感为难的时候,是当时还在政教处的王主任给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坚持了下来,并且一直干到现在,当然要做好班主任离不开同班任课老师的支持,让我感动的是我得到了和我搭档的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一发现班上存在的问题,都会及时的解决,及时的和我交流,并且经常帮助我想办法把班级工作做好,他们在班上有了烦恼,我也会及时的采取行动,帮助老师们做好学生工作,我感觉我的班不是我一个人的班,而是全体任课老师的班,人多就是力量大,大家一起努力,才让班里的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

在教学工作中,刚来时我业务上还不很成熟,是王主任和语文组的老师们的帮助,才让我有了进步。我两次参加县优质课比赛,各位老师就像自己参赛一样,从教案设计到讲课安排都非常认真仔细的给我指导,所以我取得的成绩是我的荣誉,更是他们的荣誉。

对于别人的好处,我不习惯挂在嘴上,可是我会一直记在心里,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对大家真诚的说声:谢谢,谢谢你们!

今年我又非常荣幸的走进低年级组这个温暖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我们目标一致,行动上互相支持,情感上荣辱与共,在这个集体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个性鲜明,而又相处的非常融洽。张老师值班严谨,一丝不苟,使班级治理的井井有条了;张扬老师年轻有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其乐融融;潘菊老师对学生言而有度,教而有方,使班里风气正,学风浓;李密老师如烈火般的个性荡尽了班里的尘埃,净化了班上的风气……这些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指导了我们工作的方向。有这样的同事是我工作上的福气。

在低年级组。在时间上老师们紧张,上课匆匆,下课匆匆;在教学上严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一个学生都不落下;工作方式上活泼,幽默的语言中教研了知识,嬉笑怒骂中教育了学生;同事之间做到了和谐,老师们有困难互相帮助,有问题互让宽容。每一次,班主任请来一个犯错误学生的家长,我们所有任课教师会一起上场,轮流和家长谈话,这样就形成一种声势,加重了谈话的力量。

我与慈善的故事 篇12

与他初识是小学四年级。西南的大旱,照片中龟裂的土地,跪地发出无声呐喊的孩童仍历历在目。多少女生为之潸然泪下,献出宝贵的零花钱。那时的我被触动,我认识到,慈善是伟大的。他可以挽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慈善有千千万万的友人,友人们递给他千千万万只手。而他将千千万万份人性的温暖,传递给千千万万个需要温暖的家。

走到初中,与慈善更拉近了距离。少见热泪涟涟的慈善了,却发现,面对慈善,自己是笑着的。曾记得,最后一个“六一”不是尽情狂欢,而是笑着忙碌,忙碌着义卖,各尽其能地制作、吆喝、讲价、推销,忙得不亦乐乎。听闻我班金额第一,有了竞争胜利后的满足笑容。

随着对慈善了解得愈发深入,发现他的朋友圈可真广。原来所有心怀善念的善举就是慈善呢!小蜜蜂义工团之名我们光荣地接下了,很快就做出将其发扬光大的行动。

“菲特”的来势汹汹我们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心惊胆战地过了几个听风怒号的日子,烛光摇曳的夜,平息时却吹响了集结号,召来家离学校近的同学。于是乎,各路人马停了逛街,放下作业,推开电脑,风风火火冲向七中,我们的任务——打扫社区。一行人毫不犹豫地抓上清洁工具,奔赴社区。风雨后的街道一片湿漉漉,撒落着树叶与七零八落的包装袋、空瓶,不太好闻的霉味钻进鼻孔,却是各自沉默着,开始了无言的清扫工作。与我一同清扫小组的科学学霸男手拖垃圾桶却研究起野果的可食用性。我还有幸参观了他皱眉与滚动的玻璃瓶作对的模样。至于后来大家汇成一股洪流,一同扫荡同一条路,人多效率高,旋风一般,卷过几条道。正应了“轻轻地,我走了,不留下一片垃圾。”所到之处确实焕然一新了。我们配合着前来消毒的工作人员,好奇地观赏他们喷撒白色的粉末。一个阴暗的下午过得很快,行色匆匆的居民眼里,总还有一两只小蜜蜂辛勤劳作的身影吧?他们的笑意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若是要讲,其中还有不愉快的小插曲——小蜜蜂义工团的旗帜不见了。我却不太在意:大概是天公要让我们向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同志学习吧!一切完毕,忽觉心胸开阔了不少——紧张的学习生活,为了自己能上进,真可谓争分夺秒,能为同学做的都太少太少。所以这简单的工作也算赠出一片善心罢。心中窃喜,觉得又与慈善近了一步。

日行一善的境界太高,实在难以达到;助人为乐的精神可嘉,却难时时谨记。所幸我已交到慈善这个朋友。数完我与慈善的故事,接下来的篇章又该如何书写?朋友,与慈善握个手吧——你定可与我,与他一起,创造更美好的蓝天。

我与书包的故事 篇13

老坝口小学 六(3)班 张丽媛

今天,我和书包发生了一件互相抱怨的事情。

“唉,累了一天了。”我把书包向床上一扔,来了个360度回转,扒在床上,看着心烦的书包,一脚把它踢下了床;“烦死了,去你的!”“彭!”书包被我踢到了暗暗的角落。

这个书包陪伴我一年多了,和我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我和它的感情就像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一样天天在一起。可是我就这样对它好吗?想着想着我睡着了„„

我与书法的故事 篇14

六五邓子玄

小时候,我就非常喜欢书法,因为我的爷爷就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我从小受到他的熏陶,是我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爷爷经常告诉我,书法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书法的鼻祖。直至现在,书法仍被人们所喜爱。在这3000多年里,出现了许多大书法家,如“柳体”柳公权,“颜体”颜真卿,“欧体”欧阳询,还有王羲之等大书法家都为我国书法立起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我刚开始接逐书法是在二年级的一个暑假:我看见爷爷正拿着一根带毛的笔在纸上写上着什么,便跑过去问爷爷:“爷爷,这是什么?”爷爷笑着回答我:“这是毛笔。”看到爷爷拿毛笔写的龙飞凤舞的毛笔字,我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硬缠着爷爷让他教我,爷爷最后还是拗不过我,便同意了。

我首先要学习的是握笔方法,当我可以熟练的操纵笔杆之后,爷爷就开始教我怎样顿笔、运笔、提笔,还要注意笔画的藏锋、露锋。爷爷从来都不手把手教我,他只是给我讲解,让我通过自己的练习领略其意。就这样,我一点一点的学会了软笔书法,爷爷也到书院门给我买了一沓描红纸和一沓田字格纸。从此,我每天都要练一张描红纸大字和一张田字格纸大字。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枯燥,不想练,这时候爷爷总会教育我:“坚持就是胜利,你就只差一步!”一个暑假过去了,我的书法水平也有了不少进步。

上一篇:函授专升本英语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下一篇:人 鸦导读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