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心得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的课改心得(精选11篇)

我的课改心得 篇1

马嘴小学:韦启新

新课程改革似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课堂,使沉闷的课充满了活力。从学校开始课改至今,我们一路摸索。从在网上观看学习新的课改模式,到綦江考察学习。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对我们学生学习的效用,对我们教师而言更是一次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颠覆性的改变。对我来说,课改之路尽管艰难曲折,但我从中认识到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校确立了“目标明确,自学检测,合作攻关,课堂训练、强化矫正”的四段七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在一期的摸索下,我欣喜的发现学生自主能力增强了,动手动脑能力也不断增加...

‘四段七步式’实施变化最大的是学生,学生有种“我的课堂我作主”的主人公精神。在教学过程上突出让他们亲身体验“学数学”的过程,在教学中,他们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学习自由,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相比以往的传统课堂,学生做事,学习都变得主动积极多了,因为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事情做,自学,自测,生教生,带着问题倾听老师的点拨,练习,发现问题,矫正。每个学生都有事干,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价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只是在传统教学当中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课堂上,学习上找不到任何成就感。在‘四段七步式’教学模式下,尤其是小组内的建设,一对一,师徒结队,兵教兵,共同提升,学生不会再为一道一无所知的问题而发愁,也不会再担心因一时的失败遭抛弃,老师的鼓

励是他们进步的动力,学生的互勉是他们不放弃的见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乐意去学,相信他就一定会学好。

课堂就是互动的课堂,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演讲者,他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的表现,学生也不再是听众,他们亲身体验“学数学”的过程,一堂课下来,比我自己一味地讲解,学生只管记忆,效果好得多,这样教学,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那是相当的活跃,完全脱离一个学生的被动、被指挥的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并把自己对新知识的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这非常有助于把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起来,及时纠正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颇,所以课堂上同学们都积极发言,看似乱哄哄,实际是在教师的调控和学生的自律中的有序。

我的课改心得 篇2

(一)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强化学法指导, 构建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学好英语, 兴趣是原动力, 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是英语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师要以人为本, 发自内心地爱学生, 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 体验自身的价值, 尤其是学困生, 学习有障碍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 努力保护他们的尊严, 赏识他们毫不害羞地大声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面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与他们一起高兴, 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在你的褒奖和鼓励中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 并满怀信心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其次, 要非常重视学法指导, 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要求我们积极研究科学地、适用地、有效地学好英语的学习方法。针对此, 我让学生学会: (1) 要重视英语朗读背诵, 使他们养成“用耳朵吸收, 用嘴巴巩固, 杜绝仅用眼睛”大声读英语的习惯。 (2) 阅读时, 在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或如闻其声的立体画面, 使学生对英语语言逐渐具备形象感, 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想象力, 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发挥语言的自觉思维的作用。 (3) 在英语课堂上, 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力争在课堂内把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牢, 当堂消化。抛开与课堂无关的杂念, 对要注意的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 做好笔记, 并在课后及时复习或解疑。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会学生学习。”当任教同一个班级的语文老师告诉我, 学生都说英语比语文好记、好学、好玩时, 我深感欣慰。我关爱着他们, 他们喜欢着我, 我和学生的关系和谐而生动。

(二) 教学环节设计追求科学性, 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英语教学思想, 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 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 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种艺术。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求, 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在使用新英语教材的过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本教材为师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了空间, 同时教材具备了实用性、教育性、创造性等一系列新特点。所以, 作为教师, 如果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精心设计问题, 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并有意识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同时, 实现课堂问题的优化设计不但要研究问题的类型, 表达和提出的策略, 更重要的是优化问题设计的标准和原则:层次要清晰, 有递进性;提问要设置悬念, 具有挑战性;形式要多样化, 具有开放性。

(三) 教学方法突出主体, 推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创作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紧密围绕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需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少,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越能得到加强。在这个课堂中, 独立不是自主的唯一特征, 合作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渠道, 独立和合作有机结合, 与教师的合作、与同伴的合作是实现自主学习极为有利的影响因素。实践表明, 学生乐意进行小组活动, 并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如:在进行一般过去时的语法教学时, 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掌握这一时态, 我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时态谈谈家乡在环境、道路、建筑及购物环境等各个方面在过去的状况和现在的状况, 学生四人一小组, 说得有声有色。通过这一训练, 学生不仅掌握了新教的时态, 还对这两种时态的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记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两个重要条件, 因此, 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观念, 不过早下结论、作判断, 而应当鼓励学生的创意, 强化学生不同寻常的意见, 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 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从感性到理性, 再由理性到实践的过程, 英语电化教学完全符合这一认知规律。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抽象的材料形象化, 利用声、色、形、景来强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并建立起信息联系, 从而诱发大脑迅速反应, 加强记忆过程, 提高记忆效率, 达到缩短教学时间, 增大教学信息容量的目的。

当然,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英语教师, 要不断关注自身成长, 要拥有一种终身的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 记录、反思我们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 促进构筑理想的、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我的课改故事 篇3

快乐养蚕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 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们亲自观察,亲自动手捉蚕、画蚕,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通过他们的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天,我一上课就将课题“养蚕”写到了黑板上,孩子们都静静地看着我,我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一个孩子怯怯地问:“老师你什么教具也没准备,这节课怎么上?”我笑着说:“你们想怎么学?” 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自己养,你那有蚕种吗?”听了他的发言,同学们纷纷应和。我继续说:“既然大家都赞同养蚕,那我们就来场养蚕比赛,看谁养得好,收获多,好不好?”孩子们听到说要举行养蚕比赛,个个兴趣盎然,并纷纷发言。“老师,咱们也给这个比赛取个名字吧?”听到这,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给这次比赛想名字,定方案。有的说“就叫养蚕擂台”。有的说叫“养蚕大比拼”……最终我们把这次活动定为“我养蚕,我快乐”并商量制定了养蚕比赛的方法规则。参与办法是个人养、小组合作养都行。

其实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我国养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他们中大部分知道我国有“丝绸之国”之称,茧子是由蚕吐丝结成的。但他们没有亲眼看到过蚕卵,没有亲自养过蚕,对于“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来?”等问题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在课内,通过讨论、观察认识蚕卵、蚕卵中的小生命,爱换新衣的蚕宝宝,身肥体壮的蚕宝宝,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在课外,学生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获得养蚕的乐趣。这样的设计充分激起学生对养蚕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参与养蚕的欲望。而我要做的,就是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召开“养蚕”经验交流会,让孩子们介绍他们的经验、方法;让孩子们再次体验成功的快乐。在会上孩子们介绍了收集资料的方法,开始查课本(教材)中有关蚕的文章,觉得太少了;做到及时给学生以帮助,使学生坚持养到底,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最后在谈感受中升华情感。有的说体会到了丝绸之路的伟大;有的说体会到了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我热爱学习,我热爱探究,我也热爱您—老师。听完孩子们的发言,我思绪万千,没想到他们竟然坚持了下来;没想到他们竟然有那么多收获;没想到他们的感悟竟然会如此深刻。是啊,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生命力的课堂 。养蚕活动结束后,我的个人体会是:运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行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就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师生带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找本领

兰本达教授在论述什么是学习时,曾这样描述:“要过学习这条河——从已知的此岸到达未知的彼岸,还有其他的路线——即根据概念的形成过程而安排的路线。河中有许多踏脚石。儿童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各人有各人的路线……”河中的石头本没有规律,间距太大,学生跳不着;间距太小,感觉是在绕小脚,难受。教师作为新课程学习的引领者,在学生无从下手时,就要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置好踏脚石,让学生能跨得舒服。我在引领学生研究认识《我们的身体》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学生感兴趣的,有关几种动物运动的场面,有老鹰在天空翱翔,鱼儿在水中游泳,青蛙在草丛中跳跃。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这三种动物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本领?学生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我可能看不到他:鹰因有翅膀而善于飞行;鱼因有鳍而善于游泳;青蛙因有强健的后退而善于跳跃……“从中我们发现了动物的特殊本领跟它的身体构造有必然的联系?”有的说:“我们因为有了腿能进行跑、跳、蹲等动作”;有的说:“我们因为有了手能做很多事,也能制造很多东西”还有的说:“因为我们肯动脑,所以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发明很多东西”……教育目的很轻易地就达到了。

在课改的几年中,我一边深刻体会教学的精髓,一边教育着学生,一边感受着学生的一份真诚,一边回想着和他们接触的点滴,有震惊,有烦恼,也有开心和感动,我想:走进孩子的世界,感受那份纯真,真好!孩子们成功了、快乐了,我就更快乐了!

我的课改故事 篇4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回想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了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困惑、有激动、有伤心、有愤怒、有无奈、更有迷茫。伴随着自己和学生交往的生命历程,我欣慰地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那一张张灿烂笑容的背后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记得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后,围绕单元主题“爱与真情”,曾布置学生写过以《身边的爱》为话题的作文。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这让我备感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这些孩子对身边的爱毫无感悟?面对父母、朋友、亲人的全心付出如此麻木?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应该不至于如此冷漠吧,于是把寻求的目光扫向他们,发现有些低下自己的头,有些做出与己无关的姿态,有些似乎想说还不好意思说。于是我喊了一位我认为平时比较懂事的女同学起来说一说:她嗫嚅着而且还有些怯生生地说:“其实身边的爱……”还没说完,便听见下面“切……”的一声,回头一看,是我们班一个很顽劣的男孩。这一声真的让我很恼火。可是看着他无所谓的表情,我还是忍住了。我想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关键是你善不善于发现。这时候,我想到了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于是,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心理攻坚战。我用投影把这篇散文打出来,然后深情地为他们朗读了起来。读完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同学们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迷惑与不解。“谁来说说那是谁的背影?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们开始做回忆状,好像在那儿若有所思。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那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他的背影很……” “很胖,”他的同桌着急了,“而且过车站的月台时是爬过去的,因为太胖了,特困难。” “那他为什么还要过去呢?有什么急事吗?是非去不可吗?”我又继续问到。“他要给儿子买橘子。”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说完,大家都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父亲如此费力,艰难的爬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生怕儿子路上口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想过没有?”看到学生们开始思索,我赶紧趁热打铁。“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想想平日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你们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的爱你们的。“我想,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记起了什么。回去以后,写一写发生在你身边的爱的故事好吗?”结果所有同学都写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爱的故事,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期望,实在令人感动。这些发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犹如珠玑相碰,清脆悦耳,时刻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活。

我的课改故事 篇5

武宁一中

张青

从事地理教育有5年了,一直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看,我有困惑,也有欣喜,发现讲课真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艺术,并不在乎你的知识有多渊博,你的口才有多么的好,而是你讲的知识点学生难以忘记,让很多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地理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课本上有很多图片和一些与学生一起探究的活动,并且知识在不断更新。江西在2008年开始了新一轮课改,暑假我们在新余参加了新课改培训,通过培训,我对教材有了重新认识,对自己的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学习也有重新的认识,发现地理现象无时不在我们身边,我要努力学会生活地理并且把生活变成题目。要把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与课本练习起来,使课堂更有效,学生更爱上地理,以下是我的课改故事的一些归纳。

一 让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

一个教师最大的成功我认为是学生因为你的课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吸取生活的养分来充实课堂教学。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中国太阳辐射量分布的时候,我说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弱的地方,主要与当地的气候有关系,用成语蜀犬吠日来形容,重庆火锅为什么这么好吃,因为当地气候潮湿,所以他们喜欢吃麻辣来祛湿,就形成了著名中国八大菜系之-------川菜,然后再放一个当地人生活的环境和饮食文化的视频,学生兴趣高涨,明白当地天气云雾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还说有时间一定去四川感受一下当地的自然特征和美食。

在讲热力环流的时候用了《三国演义》中的火烧上方谷故事,我说当时诸葛亮仰望天空,叹道:天助司马懿也。我说其实是诸葛亮自己在杀司马懿的时候同时也救了他,学生迷惑和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讲完这节课的。在讲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的时候,我给学生听了一首《军港之夜》的歌曲,我也唱出了其中一段歌词:,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我找出了关键词:夜,海风。同学一听,夜晚怎么会海风呢。我说你们很聪明,这首歌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但是这歌词如果站在我们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他是不正确的。还有在讲山谷风的时候,我引用金庸武侠电视剧《神雕侠侣》一个视频,视频内容是小龙女在教杨过内功的时候让他夜晚从山底向山坡上走去,然而他却一直上不去,后来就用地理现象解释了这一原因。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给教学内容的分析、组织以及教学设计提出了明确的指向性要求,必将对未来的基础地理教育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使地理成为一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我将继续积极研究探索实现的途径,为地理课堂输入新鲜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处处有生活”。二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幽默

高中地理有些知识点内容很抽象枯燥,如果不在教学中渗透幽默,学生可能就会疲劳厌倦感,甚至昏昏欲睡,如笔者在讲洋流成因时,一位学生把风海流说成了“风流”,我变机智地说 :请同学们注意,风海流并不„风流‟!”在讲人口的数量时当时提出的口号:一胎生,二胎扎,三胎四胎杀杀杀,学生哄堂大笑。在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时,讲到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冷气团冷而重,暖气团暖而轻,根据双方的主动性可以将锋面分为冷锋和暖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狂风暴雨,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这样比喻:把冷气团看成是汽车,把暖气团看成是摩托车。我问学生“如果汽车主动撞向摩托车,那摩托车会被怎么样呢?如果摩托车主动撞向汽车,那摩托车又会怎么样呢?。

现代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课堂教学讲究理趣和情趣,因而教学语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地理学科内容广泛,自然人文兼备,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语言幽默在地理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要把握地理教学语言幽默的本质特征。三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系列层次性、结构性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考验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认识程度。同时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从而启迪学生思维,进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一堂课假如问题设计的好,即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落实好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新教材中适宜这种方法的内容很多,这也是我平常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如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什么?②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变暖会产生什么后果?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也可能会带来哪些好处?从全球来说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这样,一方面就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并进行积极思考,另一方面现实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也为第四章第二节《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的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又如在讲日界线知识点时,可举例有一对双胎胎姐妹,妹妹比姐姐晚出生一小时,所以屈居老二,大家能想办法让这位姐姐管她叫“姐姐”呢?这一问题学生很感兴趣,探索讨论不断,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中。最后大家轻松地理解了日界线两侧加一天与减一天的内容。三年来我总感觉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我的课改心得 篇6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实行课改已整整三年,伏案回眸这不寻常的三年,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痛并快乐着。三年来,认识了课改,感受了课改,享受着课改。三年来,有苦、有痛、有困惑、有迷茫、更有惊喜、有快乐。课改如一扇窗,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给我带来自信和快乐,使我的课堂焕发光彩。

一、努力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为此,工作中,我始终把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作为我工作的第一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多种途径积极学习新课标,努力抓住机会参加新课改的培训。曾先后到课改先进学校如:永威中学、杜朗口中学学习其先进经验和高效做法。

通过培训学习,我逐渐摈弃了旧的教学观念,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明白了高效课堂就是知识的盛宴、生命的狂欢,知道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认识到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引领者。努力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

二、积极探究、务实求真

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行为呢?课堂教学是课改实验的主阵地。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最主要还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改理念,我在不断的探索。

首先,在课堂上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

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其次,加强班级小组建设,让每个孩子都闪光。每个学期初,我都会先把班级的学生按照分班成绩平均分成六个小组,并用两到三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建设。由各个小组组员推荐出组长、副组长及学科组长。并共同商议组名、组号、族徽、组歌、组规等。为以后课堂上的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三年来,我尝试过永威、杜郎口、“五步三查”等教学模式,最终结合学校学生情况,在课堂上大力推行“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即“独学”、“对学”、“群学”、“小展”、“大展”。而这种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导学案的设计。于是,我又一头钻入导学案的编制中,分析教材、分析学情、预设问题、设计学法指导,为了编写一篇课文的导学案,经常翻阅大量的资料,与同学科老师反复商量、斟酌、修改。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新的教学模式让我的语文课堂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课堂上睡觉的学生没了,认真读书的孩子多了;读小说、看杂志的学生消失了,分析思考问题的孩子多了;无精打采的孩子少了,积极展示的孩子多了;说话吞吞吐吐的孩子少了,伶牙俐齿的孩子多了;羞涩胆怯、唯唯诺诺的孩子少了,大胆大方、自信阳光的孩子多了;随声附和的孩子少了,敢于质疑的孩子多了;叹息哀怨声少了,笑声掌声多了„„实施新课改后的课堂真正成了知识的盛宴,生命的狂欢。

三、善于反思,提升自我

有人说:人是因为思考着,所以美丽着。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留心处处皆学问”,自开展课程改革以来,我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实践是反思的源泉,我执着于教学中的小小遗憾,倾心于意外的课堂生成,关注自己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案与策略,勤于笔耕,借助于教学反思环节,将自己一瞬间的感悟、点点滴滴的想法记录在案,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改进调整,继续前行。为自己的成长

之路垒起一级级进步的阶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3年我所执教《孙权劝学》一课被评为省级优质课,2014年我所执教的《行路难》一课被评为市级优质课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3篇,曾获得河南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周口市教坛新秀、周口市优秀教师,周口市优秀班主任、西华县爱岗敬业模范等光荣称号,《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被确立为省级课题。

我的课改心得 篇7

一、身临其境

在语言文化的教学中, 感性思维的助力是永远无法回避的因素。同样, 英语这样一门语言的教学离不开学生们感性的认知, 尤其是在阅读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呈现出典型的单程化模式。正如著名教育家埃利斯说过:“没能给学习者提供交际机会的教学活动, 将会使学习者失去接触语言资料的主要来源, 进而教学阻碍的进行。”

二、庐山之外

在阅读教学中, 对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十分必要。首先, 教师应注重学生语篇概括能力的优化与提高。在阅读课上, 重点语篇的教学应该要求学生先整体理解, 然后将每段都用自己的语言概况, 可以是句子、短语甚至是关键词。其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思考过程。其次, 概括完段落大意之后, 教师应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 那就是让学生讲文章的行文结构和发展思路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或者针对不同的文章亦可采用任务型教学的表格、主体段落的形式转化等不同方式。总之, 目的是训练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 认清字词之后对于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能力和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 这不单单对于阅读有帮助, 对于写作的益处是同样的。

三、结语

我的课改,从网络教研开始 篇8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一个与课堂教学相关的QQ群,群内讨论的话题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有人对教材的研究如此之透,对课堂的观察如此之细,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如此之深。此时,我才真正开始理解何为课改所倡导的“生本教育”,我才惊觉自己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了好一段路程。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我开始痴迷于参加QQ群的相关讨论,学习群内上传的研讨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将自己的困惑发到群里求助于群友。受群内名师的影响,我学会了写课后反思,并开通了自己的教学博客,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记录并展示,以听取同行们的批评和建议。后来我发现,越学习就越感觉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群友们推荐的教育教学论著,并在博客中写读书笔记,这使我的教学理念有了质的改变。

其间,我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悄然发生变化。我不再把“师道尊严”一天到晚挂在脸上,而是和学生成了可以相互交心的朋友。于是我发现,学生和我相处得更融洽了,即便我批评他们,他们也能欣然接受了。我不再把课堂当作自己演讲的舞台,而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展示自我。于是我发现,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学生的学习不再是那么被动了。我不再一天到晚唠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我发现,学生的成绩非但没有下滑,反而可以创造性地设计并完成一些相关活动,变得学有余力了。我根据群友的建议并针对我校学生学习特点设计的“研讨、互助、点评、纠错”习题讲评课模式,大大提高了习题讲评的效率,为学生赢得了更多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深受同行认可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近年来,我进行教研所利用的网络工具和平台更加丰富了,除了加入更多的QQ群,还有微信朋友圈、教学博客圈、专业论坛等。它们拥有的资源丰富、便捷、及时等众多优势是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所无法比拟的。通过网络教研,我可以及时了解课改的最新进展,向同行请教教学疑难问题,请专家为课堂把脉问诊,这让我的课堂教学更能够适应课改的新形势。

我的课改创新与实践故事 篇9

德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郝丽萍

今年暑假,我聆听了著名教师张万祥的讲座——做一个幸福的优秀教师,张老师的一句话,我深有感触,他说:教师要扮演编剧的角色,为学生创造精彩的人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激活我们的课堂。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算作一个好的编剧,但我在不断尝试着、努力着,以下就是我这个编剧的作品,主角是我的学生,地点是我的课堂。

首先,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展示课上的惊喜

学习完综合性学习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我给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在作文本上摘抄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并写上赏析,周一进行展示评比。

课上,我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换作品欣赏,然后每组再推荐一篇最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轮到薛雨涵了,她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大家好,汪国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昨天我摘抄了他的七首诗,现在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七首!”我颇感意外,我只要求摘抄一首即可,她却一连写了七首,我万万没想到。

她翻开作文本一页一页向同学们展示着,足有七八页之多,一行行俊秀的文字再加上精美的插图,让人爱不释手。这是一个多么喜欢诗的女孩呀!

接下来,她深情地读起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独白》

不是我性格开朗,我也有许多忧伤。

也有许多失眠的日子,吞噬着我,生命从来不是只有辉煌。

只是我喜欢笑,喜欢空气新鲜又明亮,我愿意像茶,把苦涩留在心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

她还特意拿来了一本汪国真的诗集,虽书页已经泛黄,但仍掩饰不住它的光彩,看到它,我是那样亲切,它曾经伴我走过我的学生时代,如今我的学生也一样喜欢它,忽有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在轻轻吟诵的那一刻,我和学生之间有了共鸣。

“我愿意是茶,把苦涩留在心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这是学生喜欢的诗。当时我就想,如果学生是茶,我愿意做沸水,滋润学生,溶解学生的苦涩,让学生在我的课堂里自由地绽放,欢快地舞蹈,让爱的清香飘溢。

其次,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让孩子们爱上写作课

我先说一个小插曲:

一天下课,赵海龙同学就让我批阅他写的一篇科幻小说。我一下子被赵海龙丰富的想象力吸引了,连声称赞,还未等赵海龙回到座位,杨凤林同学就走过去小声对他说:“赵海龙,放学后,我想把你写的小说带回家欣赏,可以吗?

我心为之一颤!赵海龙近来特别喜欢作文课,这得益于他的作品在“班级故事会”获得到了展示,他的写作热情如开闸的春水,一发不可收,变成了我班的小作家,他的作文深受同学们的喜欢,粉丝一片,因为他的名字有个龙字,学生们戏称他的粉丝团,叫龙须面。

“班级故事会 ” 是我班开展了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写作活动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采取组长负责制。每天选择一名同学将当天发生的班级故事记录下来,并做好第二天的“传递”工作。每周五下午第二、三节课学生轮流上台,读出自己所写的故事,全班投票评出本周的“优秀小作家”。我把特制的优秀小作家奖章,郑重地送到他们手中。并将它们的作品做成精美的图册,放在班级群里展示,孩子们看重荣誉,带动了写作的热情。

美和简单往往是同义语,学习写作也是一样,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最简单的。如果我们在学生的作文中读到孩子们那颗跳跃的心,读到他们的真性情,那才应是作文教学改革成功之时。总有一天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

接下来,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 在听故事中学语文

我组织同学们收看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讲故事的人》学生时而微笑,时而沉思,很多孩子还能将故事内容复述下来,看完,我让孩子们畅谈哪一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言辞中流露着真情。

我坚持写下水文。话题围绕着我的生活实际,然后读给我的学生听,反映童年生活的《猪圈历险记》、《童年囧事》、《都是牙齿惹的祸》、《贪吃的女孩》、《我家的蒙古犬》,反映青春生活的《智斗劫匪》、《新来的服务生》,反映成年生活的《一园之长》、《穿短裙的老师》、《卖鞭炮的女人》等。

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

老师,喜欢听你讲故事,那些溢着童真、纯美的故事,好像让我也沐浴了你的少年时光。那些打拼、抗争的故事让我体味到你的坚强。

莫言说:“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莫言的话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顿悟,一个学生为什么会特别喜欢某个老师的课堂呢,那是因为孩子们在那个老师的课堂上获得了快乐、自信和尊重,课堂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最后,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作业也可以这样布置

学校发了一张评选孝星的报纸,上面登载了很多平凡人物的感人事迹。我灵机一动,何不把报纸利用起来。

我对同学们说,今天的作业是阅读报纸上人物的感人事迹,并选出你心目中的一位孝星,给她(他)写上颁奖词,同学们一下来了兴

致,看得出大家很喜欢这样的作业

第二天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一个个站在讲台上,讲述着他们心目中的孝星,我相信孩子们也一定会成为感恩懂孝的人,他们就是时代版的“皮革马利翁”,高尚的孝星正在他们的期待中变成现实。多好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呀!

有时我想,教师理想的课堂到底该是怎样的呢?学生课堂的理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总是抱怨孩子上课总是爱说话,不听讲,那既然爱说、好动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天性,我们为什么非得逆天性而为呢,我们就创造机会让他说,让他动起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课程改革创新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把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要把学校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结合,教育应体现学生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应该充实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适应生活,更新生活。

我的课改心得 篇10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课改路上,你我同行。为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寻找课改的新路子,追求高效课堂。3月24日下午,我县30名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赵加魁、李达、申小乔、郑印良、孙正刚等专家团队的带领下,不远千里奔赴宁晋六中,开启为期一周的课改学习之旅。

一、接洽会上、校方报告拨云雾

本次学习交流涉及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汇集了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江西五省近百名教师。为了让与会领导和教师深入了解宁晋六中的课改历程,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宁晋六中课改纪实》,并观看了宁晋六中发展历程的宣传片,让每位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六中、走进六中。接洽会上宁晋六中校长赵同报和副校长张文君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共谋教育改革之大计、共话教育发展之新篇》和《课改永远在路上》的精彩报告,听完报告后让人茅塞顿开真有一种“云开雾散终有时,守得清心待月明”的感觉。

二、课堂模式、理念引领站位高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引领,只有这样才会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宁晋六中的课改理念先进,“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再加上辩证地使用金太阳的导学案,宁晋六中的课改真是如虎添翼。“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即“一”是一个理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一样专注、高效。“三”是三个时间调控。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五分钟;累计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四”是四个环节即自学、展示、精讲、训练。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可以看到,“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每位教师的心理,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引领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有意义,教师课上更轻松。课改要想成功,一定要牢记“引领”是关键,“发展”是核心,“研究”是内涵。

三、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求效率

预习所学,未雨绸缪。《礼记・中庸》:“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O,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是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预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将语数外自学环节前置,利用前一天的晚自习或当天的早自习进行预习。

2、利用金太阳的导学案,让学生的预习有抓手。

3、建立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将语数外自学环节前置,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学生们的预习充分了,课上展示起来积极活跃,预习环节真正成了四个环节的龙头。使用金太阳导学案,让学生的预习有了抓手,七八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差,借助预习导学部分能顺利完成课前自学,然后再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巩固提升,最后利用导学测评进行当堂达标检测。这样一步步去做,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到了九年级,大部分学生可以脱离预习导学部分,进行独立无支撑的预习了,这就是成效,这就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课前预习是课上展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预习好才能展示好。为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在课下让学生多下功夫,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越来越高。

四、小组建设、加分机制促学习

纵观宁晋六中课堂,每个年级每个班都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在以前的课改中,小组评价及加分机制一直困扰着我们,在课改前期加分机制非常管用,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但在课改中期,小组评价加分机制就会出现问题,不像开始那样有积极性了。到了后期小组加分机制,对于学生来说,作用好像就不太大了,学生感觉加不加分无所谓。通过反思,以前课改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在组建小组时不够科学,小组成员分工不够明确,小组的管理与评价跟不上,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1、科学分组:以6人为一组,根据成绩平均分组。每组1号成绩最好,6号最差,各组平均成绩基本相同。如遇到小组成员全部或1个为男生或女生则进行微调,原则上同号调节。

2、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性别比例、学业成绩、性格特点、兴趣倾向、交往能力、品行状况。

3、教师分包小组。

4、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5、对小组长定期进行培训。

6、加强小组管理与评价。

7、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内小组运行的好,加分机制合理,一定会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小组评价、加分机制运行正常,才能为课改保驾护航。

五、教师课堂、示范引领明方向

五天时间里,零距离感受到了,宁晋六中“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的无限魅力,每天上午8点至11:30。五天内,全体教师听课59节,全方位、多学科、多层次、多课型向全体教师展示了“一三四”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看到了新课改模式下,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师课堂目标定位精准,学生课下预习充分,课上展示精彩,教师精讲点拨到位,课堂时间分配合理,当堂训练及时,整个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课上的角色彻底进行了转换,教师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机智的让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在学生们能自己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知趣的隐身,当孩子们都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时才及时的、恰到好处的现身。

这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在主动学到知识的同时,关键是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表现欲增强了,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我敢说、我会讲。这样精彩的课堂是我们课改真正需要的,这样的课堂为我们的今后课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六、课后交流、深入研讨取真经

不远千里赴六中,只为课改取真经。五天内课后交流、深入研讨多达22节。“课上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看到了,其实也什么都没看到,课上只是表象,我们教师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向大家呈现一节课罢了,其实真正的东西都在课下。”研讨会上,董雪鹏老师说。的确如此,为了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交流会上,与会老师提出了许多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学生的预习都在什么时间进行?教师是如何检查学生预习的?小组评价怎样做才会有实效?课上教学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小组把自己的分数多加了怎么办?导学案和导学测评如何使用?学习目标在每节课前一定要出示吗?等等一系列问题。宁晋六中的老师毫无保留地倾囊相赠、不吝赐教,都一一做了详细解答。

通过交流,我明白了,课改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想课改出成效就必须坚持一种正确的理念,持之以恒,积极进行思考,永不停息,反复实践,静待花开。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七、集体备课、攻坚克难齐受益

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3月25日下午。宁晋六中向全体教师展示了七年级语文《老王》和《驿露梨花》的集体备课常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上七年级组语文教师全员参与,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严格按照“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反复修改,直至意见达成一致,效果最佳为止。老师们全面深入的思考,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受鼓舞和感动,集体备课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推动了课改课堂的高效,让每一位教师都获益匪浅。

八、名师讲座、精彩纷呈受益多

名师引领、助力成长。五天内聆听教师讲座8节,结他们分别从《小组建设与导学案运用策略》《如何通过小组量化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课改在路上,稳妥扎实求高效》《我们的教研活动》《植根传统文化土壤,创建文化特色学校》《打造以导学案为平台小组合作下的高效课堂之思考》《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和优良班风的养成》八方面进行精彩的讲座。特别是聆听张志荣主任的《小组建设及导学案运用策略》和郭伟丽老师的《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和优良班风的形成》的讲座更是收获颇丰,令人佩服。他们在小组建设、导学案的运用、后进生转化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我们课改路上的指路明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知与她们还有很大的距离,以后自己一定要多研究、多思考、多实践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向她们学习,让自己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九、文化建设、习惯养成是根基

课改成败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生的习惯养成有直接关系,好的校园环境及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改变人。好的习惯让人终生受益。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一个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的育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学生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通过制度的约束规范,各种活动的开展,榜样的示范作用,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养成习惯的基础。因此,文化建设、习惯养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基。

十、课改路上、持之以恒结硕果

课改路上,有时我们会真的感觉很疲惫。但是,走得最难的时候往往也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放弃了你就会错过最美的风景,坚持了你就会收获成功!所以不管多难我们都要咬牙坚持住。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必须经受住考验,课改路上,我们累着,但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着名演员海清的一句话就是“你承担的越多,你的能力也就越强!”

中学体育课改心得 篇11

一、调整思想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在追求学生服从命令,步调一致的机械操练,我承认我也有过。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行动,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课堂中,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活动,指导学生活动,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应该说,体育课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更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二、体育游戏化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广播操时,我在教完两遍后,给5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戏功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改变教育方法

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对不起李老师,我错了,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检查了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师生间感情也更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音乐渗入体育课堂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以跑、跳、投三大项为主,学生接受起来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讨厌这种周而复始的形式体育课。把音乐、美术引入到体育课,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音乐,烘托出气氛。学生在完成活动时会感到轻松和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生。

在体育活动中引入美术,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能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在游戏加,让学生自己拼摆图形,然后再利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图形进行游戏,学生既高兴又有成就感。这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精神。

上一篇:团结友爱互助前行下一篇:家庭医生服务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