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精选17篇)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1

本课由于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如观看影片;自己观察、模仿各种表情;同学间合作,进行做动作、猜表情词语的游戏;欣赏名画;对照镜子画自己及拼贴合影照等,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观察到了各种表情的特征,掌握了表情的画法。教学中设计的学生讨论、总结的环节,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的作品丰富精彩,有的同学采取线描的手法,把人物的表情画的很逼真,有的学生则将人物表情进行夸张,以漫画的形式进行表现,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表情知识及画法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足:如果本课再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环节,将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和发展,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2

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感悟发现, 在各级评优课和研讨课中, 很多情境创设后的课堂效果差强人意。有些教师为了让教学素材贴近生活, 精心“编制”各种生活情境, 更为了情境的“一体化”, 又编制出过于虚拟、巧合的情境。这样的情境不但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 还会起到干扰作用, 使“情境”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本文从一些公开课的实际教学案例中, 透过学生的课堂表情来反思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存在的问题。

一、不以为然型——为“生活化”而有意“杜撰”的情境

案例1:在一次县级研讨课中, 主讲教师把《程序与算法设计》教材上的“数字涂抹”问题, 加上了一个很具诱惑力的背景——买彩票, 费尽心思编制了一个“‘陈不中’中奖”的故事。在情境设计中, 陈不中是个超级彩迷, 经常会去买“6+1”彩票, 但是从来没有中过奖。因为买彩票, 陈不中已经倾家荡产, 手头只有1 0元钱了。一天, 陈不中碰到了高人。在陈不中再三恳求和保证下, 高人终于告诉他, 本次“6+1”彩票的6位数中奖号码中, 头两位和第四位分别是1 3和5, 第三位和最后两位不知道, 这个六位数能被3 7整除, 而且不知道的三个数字加起来正好是1 0。你能帮陈不中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给出你的思路。

课堂上, 学生们七嘴八舌, 气氛活跃。但仔细观察发现, 学生的表情很不以为然, 还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喊叫、起哄。因为他们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这样的“高人”, 没有这样的“彩票”, 也没有这么幸运的“陈不中”。

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本是一件好事, 但创设情境需合情合理, 引人入胜。情境越现实也就越能体现应用性。如果不是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即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学生仍不能很好地体会到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义。如本案例的情境, 表面看上去很有“吸引力”, 但实质上内容根本不符合生活中的基本事实, 这样的情境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也违背了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准则。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要呼唤一个自然真实、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

二、麻木反感型——忽视学生年龄特征的情境

案例2:在一次省级优质课评比中, 针对“枚举算法”这一教学内容, 有位教师精心编制了一个具有喜剧色彩、儿童化的故事情境——“农农与水晶球”。农农家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商店。有一天, 农农的爸爸进了一箱欢欢水晶球。爸爸要农农帮忙把这箱货用三轮车送到店里, 同时还叮嘱农农将一张折好的纸转交给妈妈, 故事就此展开。随后, 农农把所有的欢欢水晶球都找出来放在路面上了, 他开始用“韩信点兵”的方式排列起了欢欢水晶球。突然他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 农农慌忙往路边躲闪, 汽车从身边呼啸而过。“还好没撞到。”农农正为自己庆幸, 但马上发现漂亮的欢欢水晶球已面目全非了。这时, 农农想起了出发前爸爸给他的那张纸, 可是纸已经被他擦眼泪后扔了。最后终于找到了那张纸, 但是数据已模糊:1**……

这位教师想方设法设计了三个情境片段:农农的惊喜、农农的烦恼和农农的收获, 使情境做到了一体化。情境全程性的创设意图是好的,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但是创设这么冗长的情境, 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农农知道欢欢水晶球的数量, 这样的情境对于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未免显得有些“弱智”, 况且为了构建一体化的故事情境, 编造了更多不真实的东西, 故事情节显得过于巧合和虚拟。结果发现, 课堂没有因为情境的“生活化”和“一体化”而变得妙趣横生。相反, 学生的表情是麻木的, 毫无兴趣, 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教学情境, 要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来设计, 使得教学情境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具体需要, 提高教学实效。同时我们应该清楚, 情境只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外部条件, 是外因, 它最终要为教学效果服务。另外, 冗长的故事情境, 也浪费了太多的教学时间, 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这些看似是“生活情境”, 实际上是对新课程理念的错误理解。

三、神情呆滞型——远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

案例3:在一次优质课评比的“枚举算法”教学课中, 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集装箱车调配问题”的情境。有一批从新加坡运来的肥料在宁波港卸货, 要用集装箱车运到丽水缙云 (优质课评比所在地) 。然后给出“集装箱车调配”的问题:肥料共1 2 0 0箱, 每箱占用空间约1立方米, 可供调配的集装箱车有两种规格:大集装箱车的箱容为5 4立方米 (最多可以装54箱该货品) ;小集装箱车的箱容为26立方米 (最多可以装2 6箱该货品) 。为了充分发挥集装箱的箱容, 要求所有车辆空闲空间之和不超过5立方米。那么, 车辆调配中心需要调用大、小集装箱车各几辆?要求找出所有可行的调配方案。

“集装箱调配问题”这个情境虽然来自现实生活, 但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 远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情境对学生来说仍是陌生的, 无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也就无法让学生借助情境有效地学习, 从而影响课堂效果。

如果创设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 会很快地把他们的思想集中到学习内容上, 起到触类旁通、引人入胜的效果。相反, 如果情境远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会导致学生索然无趣, 听课时神情呆滞。

四、嘻哈打闹型——重视趣味, 忽视目标的情境

案例4:在一次市级研讨课中, 授课内容是“算法及其实现”教学单元中的第一课。有位教师首先展示从自己学校到授课班级所在学校的具体行进路线图和导航路线, 然后请学生说出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的路线。学生饶有兴趣地讲述自己的行进路线, 但是授课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和归纳, 使得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描述的就是“算法”。接着, 授课教师又让学生玩“农夫过河”的游戏。学生依然兴趣盎然, 但没有意识到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的“算法”。之后, 这位教师又出示了一个可爱的熊猫卡通热水袋, 让学生做“猜价格”的游戏, 并宣布谁能最快猜中价格就把这个热水袋作为礼物送给他。结果学生情绪高涨, 争先恐后地竞猜。然而, 学生在游戏结束后并没有体会到这是教师让他们感受算法带来的益处。

这节课中的行进路线图、农夫过河和猜价格游戏, 是三个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只注重了让学生“玩”得表面热闹, 没有使学生对解决该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 学生表情过于轻松。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回归到教学目标上来, 使得整节课都被学生嘻哈热闹所占据, 热闹过后学生没有得到实质意义上的学习结果。如果“趣味”情境弱化甚至干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那么这些情境的设计或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学发生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教师知道情境创设给教学带来的作用, 并学会了创设情境。但是, 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对情境的正确认识, 使创设出来的情境让人欢喜让人忧。其实, 要想检验自己创设的情境是否有效, 只要观察学生的课堂表情以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可。如果将创设的情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的表情麻木、痛苦, 那么可能是缺少趣味性或者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如果学生起哄、不以为然, 则多半是情境不真实的缘故, 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如果只有表面热闹, 那就是教师自己缺少深入引导和剖析的缘故了。

《表情丰富的脸》教学设计 篇3

脸是心灵的镜子,是一个人心情变化的“天气预报”。

《表情丰富的脸》是岭南版第六册三单元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人类脸部丰富的表情特征,并用绘画表现方法表现特有的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本课通过让学生表演提高他们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对几种常见表情的脸部肌肉与五官特征的观察、概括,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可以很轻松地表现出来。教师引导,让学生懂得对面部表情的一些明显特征作夸张、概括处理,可以使表情显得更生动、更形象。

【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造型、表现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画蔬果、动物和人物,并知道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运用遮挡关系、拟人、夸张等技巧;同时,学生能够用颜色简单描绘不同的季节和表达不同的情绪。另外,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主导,教学设计越贴近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

【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中,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师选择直观感受、游戏感悟、创造活动等教学方法教学此课。教学中,以欣赏感受表情的丰富—游戏体验,感悟表情不同、五官随之发生变化—初试表现不同表情的五官—尝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表情为教学主线,设计了欣赏导入、观察比较、游戏感知、尝试表现、大胆创作五个环节,环环相扣,自然承接。将欣赏与体验、体验与尝试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观察人的各种表情,了解人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特征。

2.通过各种游戏,引导学生抓住表情的特征,并用绘画表现方法来表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人类和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难、重点】

1.教学重点:抓住不同表情的五官特征,学习表现不同的表情。

2.教学难点:表情的大胆夸张,五官、发型、肢体与表情的配合,进一步表现出面部的表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剪贴画,各种绘画工具,范作。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感受丰富的表情

1.师: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位年轻人的精彩表演。(多媒体播放杨迪的《忐忑》)看完短片,你发现了什么?(欣赏视频时,学生笑得前俯后仰,并表达自己的观察:表演者的表情夸张幅度大,非常的幽默、生动,从而总结出在生活中的表情很多,随着心情的不同表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讓学生体验到表情的丰富和夸张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同时,幽默的视频使学生自然地走进这一课的学习。

2.师: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他的表情很夸张的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发现:他的眼睛一会睁得很大,一会眯成一条线;眼珠转来转去;鼻孔撑得很大,像发怒的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前准备好的人物头型贴纸上依次贴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等五官。

3.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统称为人的五官。人的表情不同,我们的五官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表情丰富的脸》,了解表情与五官的关系。(板书课题:表情丰富的脸)

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的表情,如高兴、生气、哀伤、害羞……因为它的常见,常常被学生所忽略,因此在学生观察视频中表演者的表情时,用贴纸的方式来强调,五官会因为表情发生怎样的变化,并总结五官具体是指哪些器官。

二、通过比较,发现表情与五官的关系

1.小组讨论: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表情有哪些呢?(学生总结出常见到的有微笑、发怒、发愁、惊讶、委屈、羞涩、鄙视……)

2.师:从刚刚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平时观察身边的事物都很仔细,了解很多的表情。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表情,请同学们来看一看,你都认识它们吗?

3.师:请一位同学来比较一下惊讶的表情和害羞的表情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请说一说大笑的嘴巴和高傲的嘴巴有什么不同?生气的表情除了五官的变化之外,它还有什么地方与其他五个表情不同?

设计意图:了解表情与五官之间的关系这个环节中,如果只是枯燥的口头阐述,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采用比较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比较,发现表情不同五官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直观轻松地掌握表情与五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学会了在表现表情时,除了描绘五官的变化之外,还可以用适当的肢体动作做强调,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游戏体验,感知五官的变化

师:刚刚我们欣赏了视频,大家都觉得很有趣,那我们也学学表演者,来玩一个“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看看谁的表演最夸张、生动。“我猜”的游戏规则:老师这有粉(哈哈大笑)、灰(愁眉苦脸)、红(怒气冲天)、蓝(痛哭流涕)四道题,请你选择一题上台表演,如果有同学猜出了你表演的题目是什么,那你的表演很成功,我们要颁发最佳表演奖;猜出正确答案的同学,请说一说你的观察,我们颁发最佳观众奖。(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非常的投入,表演的学生大胆表演,猜题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设计意图:抓住不同表情的五官特征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重点之一。教师的“独白式”教学,只能使学生设计单一呆板,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出答案,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环节我采用了游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共同参与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猜题的过程,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氛围,轻松简单地掌握了不同表情的五官特征。

四、通过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

1.师:除了我们人类有丰富的表情以外,我们也可以给可爱的动物、植物加一加表情,大家看……(播放卡通表情绘画)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动手画一画《表情丰富的脸》。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四个图形,请选择你喜欢的图形为它添加上夸张、生动的表情和外形,并加上适当的肢体变化和场景。

五、通过展评,总结学习的经验

1.以展评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附:部分学生作品图)

2.课后拓展:画一画生活中你觉得有趣的表情。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式多角度评价,使学生的创作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再加上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对生活美的感知能力,学会将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反思】

《表情丰富的脸》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人类脸部丰富的表情特征,并用绘画表现方法表现特有的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精心准备了教具,设计了教学课件,通过一系列画面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围中。当学生被幽默的视频深深吸引住时,会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尽情发挥,大胆绘制,呈现最佳学习状态。在欣赏完五官对比的图片之后,学生总结出了表情和五官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跃跃欲试,想上台表演各种表情,而且下面的学生观察得也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有道理。

课前如果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在课堂上观察自己脸部不同的表情时五官的变化,然后画一幅镜子中自己表情的画作,学生掌握的基础就会更牢固一些。另外,在教学这节课时,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到位,游戏表演的部分时间控制的太长,以至于学生创作的时间较短,如果绘画时间再充裕些,学生的画面效果可以更精彩。

表情歌教学反思 篇4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清晰明了,游戏导入——熟悉音乐——分段学习歌曲——完整演唱歌曲。我觉得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是以幼儿最喜爱的游戏《看面具,做表情》导入,激起幼儿的学习热情,也抓起了活动第一次的高潮。其次,为了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中得主任,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我只是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欣赏音乐,由幼儿自由表演各种表情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在不同心情时做什么动作,使幼儿的各种感官得到运用的同时,幼儿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

但我也发现了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就是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很强,导致在学唱歌曲环节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小部分幼儿在我的再三鼓励下,才自由表演起来。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幼儿对音乐的大胆表现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能围绕话题进行谈话,会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理解同伴的心情。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脸谱

活动过程:

1、感受脸谱上的不同情绪反应。

出示脸谱,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表情,并讨论每一种表情代表的意思。(快乐、伤心、烦恼、生气、害怕等)

2、讲述自己的经历

请幼儿自选一个脸谱,并根据所示表情,说一说自己经历的一件最(快乐、生气……)的事情。

3、引导幼儿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经历画下来。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帮助幼儿记录下这件事的大概情节。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幼儿中班健康教案《表情娃娃》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教学反思:

采用观察、操作、体验的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美。有效的引导幼儿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幼儿之间思维的碰撞,经验的分享;大胆运用手工、绘画等多种方式制作简单的蜡染表情娃娃。发挥幼儿的想象,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中班健康教案《表情娃娃》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410字。

相关文章

《中班健康教案《清洁小天使》含反思》:中班健康教案《清洁小天使》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体验劳动的辛苦,从小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了解马路清洁工一天劳动的情况,了解简单的劳动工具,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健康《清洁小天使》含反思教案吧。

浅谈历史教学的生动与真实 篇7

再现历史形象的方式很多,大致如下:

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历史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要生动再现已逝的历史,离不开教师的描述。生动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尤其体现在语言的优美性上。

例如,在讲述蒙古族的兴起时,教师可投影播放《蒙古包》,配之悠扬舒展的蒙古族音乐,然后作这样的描述:“我国北方的大漠地区,远古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他们兴衰更替,相继称雄,在茫茫草原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公元13世纪,一个虎虎生威的古老民族崛起于漠北,她就是产生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通过这样的描述,可以紧扣住学生的心, 将之引入鲜活的历史情境之中。

合理的补充。历史教材囿于篇幅,历史人物的出现往往是“闪现式”的,这容易使历史人物形象显得单薄。如果在教学中作合理的补充,不仅能使人物形象丰满,而且能增添历史教学的生动性。

例如,讲到林彪,提及战争年代他受过伤,因此,建国后一直在家养病,直到庐山会议后,才出任国防部长的职务。这时学生很想知道林彪是怎么受伤的?教师作这样的补充:平型关大捷后,林彪发了“洋财”,得到了两样战利品———一件黄呢军大衣和一匹丰神健骨的骏马。1938年3月,林彪率部到达吕梁山和太岳山脉,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与阎锡山的部队为邻,国共双方协同抵御日军的扫荡。一天清晨,突降大雾。林彪不听警卫员的劝说,独自一人到村外遛马,不知不觉进入了阎锡山部队的防区。由于阎锡山部正和日本人打仗,在防区边缘布置了警戒线,安放了流动哨。防区外的蹄声和马嘶引起了士兵的注意,带队的班长从浓雾中看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身穿黄呢大衣,骑着一匹洋马飞驰而来,认定是日军军官无疑,下令开枪。林彪应声倒地,子弹从他的前胸打入,洞穿右肺叶。等阎军士兵认出林彪时,大惊失色———他失血过多昏死过去。闻讯赶来的警卫员赶紧把林彪抬回115师急救,由于战时医疗条件太差,开刀取弹头的危险性太大,没人敢动这个手术,仅做了应急处理。这样,命虽然保住了,但林彪的身体也从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细想起来十分窝囊,不过林彪却表现出儒将的宽宏大量和坦荡之心,他没有同意阎锡山提出的枪毙肇事者的意见,宽恕了打枪的班长和士兵。通过这样的描述,能让学生产生历史的真切感。

曲折的情节。教师可以通过曲折的情节描述来增添历史课的生动性。例如,讲述拿破仑战争时,可作这样的描述:拿破仑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在1810年,拿破仑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峰,然而,其战争的性质也由革命性转变成了侵略性。1812年,拿破仑带领60多万大军,远侵俄国,俄军却不顾一切地后退,不给拿破仑以围歼的机会。9月14日,拿破仑军队开进莫斯科,但那里几乎是一座空城,拿破仑只得撤军。撤退中,法军遭到俄军的袭击,冻死、饿死和被杀的士兵难以计数。远侵莫斯科使拿破仑损失惨重,回国时只剩下2万多人。但拿破仑不愧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丝毫没有灰心之意,一回到巴黎就立即组织新的大军,因为他预料到,比以前规模更大的反法联盟武装力量将向法国扑来。1813年,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同盟的武装在莱比锡交战失败。1814年,他被囚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拿破仑一生打了那么多仗,把大部分精力消耗在战场上。厄尔巴岛,本应是他理想的归宿———一个失败者最好的隐居地,但这不符合他的性格。研究拿破仑的专家认为,拿破仑有三次不合常理的行动,第一次是1799年在埃及“弃军而逃”,第二次是1812年兵败莫斯科后只身返回巴黎,第三次就是囚禁厄尔巴岛后做出的历史上罕见的举动———逃离小岛,渡过大海,在法国南部海岸上岸,不费一枪一弹,再次成为皇帝,赢得了整个法兰西,从而演出了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一幕。当俄、英、奥、普等四强国在维也纳争吵不休时,听到拿破仑逃出来的消息,十分震惊,急忙组织第七次反法联军对付拿破仑。直到1815年,拿破仑再次兵败滑铁卢,最后囚禁在圣赫勒拿岛。

引入历史材料。在讲袁世凯称帝时,可引入一些对联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例如,前清翰林王闿运给总统府撰写了一幅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横批是“旁观者清”。这是一幅嵌入联,意即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袁世凯复辟称帝时,有人写了一幅上联,公开征求下联。上联是“或在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征得的下联是:“余临道上,不堪回首话前途”。这是拆字联,语意双关。“園”字去“袁”,加进“或”字即成“國”字,其意为打倒袁世凯,还我“中华民国”;“道”字去掉“首”,加进“余”即成“途”字,意思是袁世凯复辟称帝,倒行逆施,使人担扰国家前途。袁世凯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不久就在唾骂声中死去,有人写了一幅隐喻讥讽联:“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六君子”和“二陈汤”都是中药汤头名,从字面看,是说袁世凯服错药而死去,实喻为,“六君子”指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出谋划策的筹安会六人———杨度、孙毓筠、胡瑛、李燮和、刘师培、严复,“二陈汤”则是开始极力拥护袁世凯称帝,后见大势已去,又起来反袁的陈树藩、陈宧、汤芗铭。“六君子”发起复辟帝制,将袁世凯推上灭亡之路,“二陈汤”使袁世凯众叛亲离,最终败死。袁世凯死后,有人写了一幅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有人问“袁世凯”三字怎么和“中国人民”四字相对,不合对联要求。写对联的人说,“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围绕对联,教师可以提问,上述对联说明了什么?如何评价袁世凯?

合理的虚构与想象。有时为了生动,吸引读者,把零星材料串成故事,历史学家常常会“失足”,甚至忘记自己不在场。司马迁在叙述“鸿门宴”的过程中,不少细节就是靠推理、想象来完成构建的。虽然作者不在场,但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让后人读来如临其境。

例如,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中,依据《史记》为“霸王别姬”创设了这样的历史情景:“夜已深沉了,在项羽的军幕中,点燃了巨大的蜡烛。四面皆有楚歌之声,于是这位三十岁左右的少年英雄,开始结束他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虞姬在侧,骏马在门,项羽在痛饮美酒。酒酣,项羽慷慨悲歌,虞姬和之。其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眼泪滴下来了,卫士们都垂下了头。楚歌的声音更逼近了,蜡烛快熄灭了,骏马在长嘶,卫士们都拔出了雪亮的刀剑。大概就在这个紧急的时刻,虞姬就与项王永别了。同时,项王也跃上了他的战马,带了八百骑士,冲出了千军万马的重围。在项王军帐中留下的,是酒、是泪,是血,是美人的幽灵,是英雄的歌声。”通过情景的合理创设,可以使人感受到生动鲜活、充满张力的历史场景。

赋予课堂以生动的“案例教学”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70-01 一、课例描述:

《水循环》一课的教学知识目标是: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知识目标难度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配以示意图简单易懂,目标容易达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需要借以生活实际和事例,学生可能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生活体验而难度加大;“水循环的意义”需要学生从宏观的视角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去理解,难度较大。而教材用其惯用的陈述性的语言进行表述,虽然表达全面,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容易使学生的学习限于文字、囿于识记。

2016年9月30日所观摩的两节课例如表:

二、课例分析:

这两堂课都在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为顺利的学习环境,他们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材的处理上有很多共同优点,对我启发很大。

1.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课例1利用了“台风”案例;通过“凤凰台风”的登陆,来讲解水循环的过程(活动一);并用台风对人类和自然影响的两面性来解释水循环的意义(活动三)。课例2创设了“浙江”案例;以“因水得名”钱塘江的水的来源引出水循环的过程;“因水而美”、“因水而興”帮助学生理解地表水在塑造地表形态和对人类的意义;而“因水而困”则涉及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案例的选取来自学生的生活环境(如浙江)和最近发生的自然事件(如台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既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体现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3.一个案例贯穿始终(如浙江)或前后呼应(如台风),凸显了课堂结构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并在案例中补充相关材料和图片,使案例丰满,并为知识的概括和呈现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使教学内容自然承接。如课例1中的“活动二根据实验小组讨论”,课例4.中展示地貌形态的图片。

三、课堂品鉴:

案例教学在课堂情境创设中很有用武之地,特别是当课堂内容接近生活实际时,案例让课堂生动有活力,但如何用好“案例”,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的,如;

1.如何让一案例贯穿课堂始终的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并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如课例2中,“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似乎在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但仅限于“塑造地表形态、为人类提供水源和水能”,而未能涉及水循环全球水热平衡、生物圈等的大尺度的地理意义。

2.如何让一案例在承起变化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并能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认识地理事物?

如课例2中“因水而困”中“从水循环的角度为城市洪涝找找原因、出出对策”,如果没有教师最后的引导和总结,学生是很难全面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3.如何让案例、材料、图片的选择上贴近学生实际的同时,更符合教学实际需要和客观事实。

因为考虑案例的完整或是抢人眼球,在我们的课堂设计中不免出现牵强附hui、形式多于内容的现象。如案例1中的“活动二根据实验,小组讨论”似乎流于形式,而未真正的讨论,至于学生对于该实验的理解有多少也不得而知。如案例2中的“不自然”的千岛湖所寓意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在“了解水循环的环节”这一目的中,有点突兀,感觉多此一问,或可以放到后面问可能更为合适。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描述人物的表情,能较连贯完整地讲述高兴、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体验。

2、鼓励幼儿大胆想像、推测,说出多个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

3、让幼儿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体谅、理解他人的心情。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哈哈镜若干面;古怪果纸偶一只;彩色信三封;音乐。

活动过程:

1、以古怪果送礼物,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请幼儿分组照哈哈镜,感受照哈哈镜的快乐心情。

(2)幼儿说出照哈哈镜的感受。

2、古怪果请幼儿玩游戏“照镜子”。

幼儿当镜子,老师照镜子,老师要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表情,并请幼儿说出有什么表情。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三小组)

(1)出示古怪果寄来三封彩色的信。

(2)组长领取信件,老师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指导幼儿分组活动。

各组幼儿自由讨论,请他们想出多个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要求组长用数字把本组小朋友说的原因一一记录下来。比比哪组想得多,说得好。

(3)集中幼儿,各组幼儿请出代表讲出四种引起信封内人物表情的原因。

(4)古怪果请幼儿打开小信封,幼儿领取奖品。(要求把古怪果贴在手背上)

4、歌表演“表情歌”:

请幼儿根据“表情歌”的内容,一边唱一边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5、愉快、自然地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充分观察了自己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表情,在活动之前,我一直对班上孩子有一种担心,生怕他们不会配合我,但是通过我带领他们充分玩气球的场景,才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3岁的孩子没有那么多顾虑,他会随着老师的引导充分的表现自我,很自然的流露出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表情。唯有不足之处就是让孩子逐一观察照片时,时间稍微有点长,个别孩子表露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果以后我再上这节课时,在经历这个环节时,我会选出很具有表现力的照片,供孩子观察和认识,并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浅议生动形象的教学设计 篇11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原先设计的是听记句子导入新课。教师朗读文本:“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紧接着:“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然后,顺势导入:“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这样的教学设计尽管也能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几经斟酌,我最后还是否定了这一设计,因为,这样的导入太过平淡,缺少生动性和形象性,于是,经过思考之后,新的教学设计出现了: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使学生获得对黄山风景最直接和最生动的感知。

二、整体感知课文,揭示课题

黄山的风景在影像中是如此秀丽,那么,在文字中,它又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呢?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感受黄山是怎样用文字来讲述自己的美丽的。

这样改动之后,好的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与此相对应,我把原先只是简单的课文小结,换成了能更好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拓展训练:“课文结尾概括介绍了其他怪石,来表现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小朋友可以想象其中一些奇石的样子,并动手画出来,比比谁画得更形象。还可以给自己画的奇石起名字,看看谁起得名字最贴切。”事实证明,只有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的学习,学习效果才最好。在课堂实践中,看到学生们被这一拓展训练所激发出来的强烈参与意识和高涨的热情,我感到由衷的喜悦。

学生的创造能力远远超过我的预料,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也启发了我,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更大胆一些。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如何做一个好的引导者,完全需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需要更充分、更细致,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并且留给他们足够大的表现空间。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教学上的事半功倍,从而实现我们彼此的双赢。

(作者单位 山西省永和县城关第二小学)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12

活动背景

表情是表现在人的脸部的一种艺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读懂他的心情是开心、生气或是难过。从而做出正确判断,人们常说“察颜观色”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幼儿园的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完全写在自己脸上,开心事会哈哈大笑,委屈时会哭鼻子······正确引导孩子从别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能够减少活动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更好的学会与同伴相处。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脸部表情。

2、理解各种表情所表达的心情知道可以从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哭、笑、生气等各种表情图片(课件)。

2、音乐《如果感到幸福里就拍拍手》、《表情歌》

3,、表情图谱每人一份,自制碰碰车2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侓动)

1、小朋友们今天觉得开心吗?幸福吗?,幸福的话那我们就一起来拍拍手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2、师;刚才小朋友都玩的开心吗?

幼:开心

师:开心的话你的脸是怎么的呢,做给老师看看吧。

幼:幼儿做笑的表情。

师:你们笑的真可爱,真漂亮啊。既然小朋友们这么开心,今天呀韦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几位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二)观看课件(通过观看视频让小朋友说出不同表情时的心情)

师:播放幼儿活动时的照片,小朋友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呢。

师:逐一出示表情图片并提问。

师:小朋友怎么了?谁来告诉大家,为什么会这样?你在什么时候会这样?

幼:他在笑。

师:他为什么在笑?

幼:玩、唱、跳、表扬、好吃的、逗他了···

师:大家一起笑一下吧。

师:这位小朋友怎么了?

幼:这位小朋友在哭。

师:小朋友为什么会哭?

幼:没人玩,推他了,打他了,批评··

师:当小朋友哭的时候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的正确的做法)

师:这位小朋友又怎么了?

幼:生气了。

师:为什么生气呢?

幼:因为有人惹他,气他,欺负他···

师:生气好不好?当小朋友生气时你会怎么做呢?

幼:生气不好,陪他玩就不生气了。

师生共同小结,哭,生气,笑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表情。

(三)游戏<猜表情> 分别由2位老师扮演两个小朋友小张和小莉,在游乐场玩碰碰车的游戏,小张很调皮开着碰碰车到处走。"来;自.屈;老师;教.案;突然,碰,她和小莉的车撞在一起,小张好开心,可是小莉……

提问: 小莉会怎样呢?请你选出一个表情图片给大家讲讲。(尽量引导拓展幼儿的思维,鼓励有想法的幼儿)

(四)结束活动

今天呀我们认识了很多不同的表情,还看了表演,大家都很开心,那我们就用最开心的表情给大家表演一下吧。(师幼共同表演《表情歌》,愉快的结合活动。)

教学反思

教材的价值,在于能有效激活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表情文化知识很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故活动设计中处处以“激起幼儿兴趣”为忠旨。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13

教学目标

1、熟悉各种QQ表情,初步了解QQ表情在网络交往中的运用。

2、根据情景选择适合的QQ表情,了解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

3、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准备

1、QQ在线、动画、自制历险图人手一张、若干QQ表情

2、教学重点难点:

3、认识QQ表情,体验表达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一、通过QQ聊天,激发兴趣

通过在线QQ聊天,初步了解QQ表情在网络交往中的运用。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有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啊?

总结:QQ和电话一样都是用来和别人说话、聊天的。

(幼儿在平日的生活中对QQ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同时对QQ也充满着好奇。所以通过QQ聊天引出主题既符合幼儿的当前心理特点也富有新意易于激发兴趣。)

二、播放Flash动画,引出主题

1、根据Flash动画,进行猜表情活动。

播放第一段动画,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QQ表情。(掉到洞里会是什么表情?)

(QQ表情既动态又夸张可爱,非常迎合幼儿的“口味”。让幼儿根据情景猜测、选择QQ表情这个环节能给幼儿带来“玩”的感觉,还能调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发他们体验、表达各种情感。)

2、通过Flash动画感知QQ表情的趣味性

播放第二段动画,根据所播放的动画,讲述故事内容。(爬树→吃苹果→呕吐)

(让幼儿根据动画讲述故事内容比前一环节更加富有难度,提升了幼儿的已有水平。;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好玩、生动的情节也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根据Flash动画,猜测故事。(惊恐→看到大灰狼)

播放第三段动画,根据QQ表情的变化,创编故事。

(根据QQ表情的变化,猜测、创编故事比前二个环节增加了难度,既调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

4、运用Flash动画,引出各种QQ表情

播放第四段动画,让幼儿感知QQ表情的多样性。

(这样的结尾很快乐,还能给幼儿展现出更多的QQ表情,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三、运用Flash动画,引发游戏

运用Flash动画,让幼儿在《QQ大转盘》的游戏中体验表达各种情感,感受活动的乐趣。

(运用Flash动画,让幼儿在《QQ大转盘》的游戏中体验表达各种情感,感受活动的乐趣。)

四、自制QQ表情历险图

1、教师介绍要求

(1)看历险图里有什么困难?

(2)面对这些困难QQ的表情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3)为你的历险图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幼儿对情感的认识,同时运用“自制历险图”的环节营造游戏的`氛围,让幼儿在“玩”中体验、表达各种情感。)

五、结束活动

协助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14

【关键字】中学教育 化学教学 生动化 路径研究

1. 重塑中学学校的化学教学目标与课程设计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和分析科学工具,实验研究的重要性更多的是为其他相关学科服务,因此化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学习通常起点设置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同时化学作为中学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因此学校做好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优化学科设计,将对学生打好化学基础有重要的鋪垫作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出现照搬照抄诸如语文、数学等常规学科的设计形式,以免影响化学教师的专业机构队伍、教师能力、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后续环节。所以,要优化化学的教学方式首先要从学校的顶层制度设计上重塑关于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定位。中学学校将化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新做出分析,并且根据学校各专业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科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找出化学课程与主要课程之间的相关点,做好化学课程在2-3年中学教育过程中的时间点设计,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化学基础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需求载体效应。

2. 针对学生特点,革新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改革以来,中学学生入学主要采取按照片区就近入学的原则,由此就可能会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多样化。尽管对于升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个新学科,但不同学生由于兴趣、天分、教师教学方式接受习惯等问题,都会导致学生在接收新知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化学在刚开始讲授时,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化学符号、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原理等内容只能用抽象的方式来讲解,由于受思维的限制,学生很难理解,这就直接导致了课堂的乏味。而教师也只能多给学生讲解,或以实验辅助,但效果并不十分良好,久而久之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便失去信心,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来看,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性格特点鲜明,好奇心较强,但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易产生逆反心理,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不够刻苦,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不佳,因而产生不自信厌学心理,逐渐形成恶性循环,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革新教育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生动化,改善教学效果。

3. 营造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

化学教师在教学伊始,首先营造有趣味性的课堂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积极性,是由中学学生现年龄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学学生多处于15-17岁的青春期,好奇心是促使这一群体行为驱动的内在动力。所以,中学生的好奇心理决定了学习环境的优劣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保函三个方面:一是指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这有益于学生在课堂上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让学生自发产生学习的热情;二是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自主性操作激发学生的实操兴趣。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得出书本上印刷好的固定公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三是通过趣味课堂和趣味实验室,促使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活跃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在智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4. 实现多媒体多样化教学

首先,定期革新教材。课本教材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料,长篇大论的理论堆积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讲课本进行归类划分,让学生在不同阶段而使用不同参考工具,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加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氛围。另外可以适当地在教材之外增加化学知识延伸,定期给学生展现某种领域因为化学实验等手段的革新给该领域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让化学学习与时代发展同步,让学生在将来更好地在工作中运用化学知识给工作岗位带来的附加值。因此,增加知识延伸是对学生的学业引导,让学生在了解化学的发展于应用的前提下进行有目的的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持久。其次,要实现课堂生动化,除了传统的纸质版本教材,还应该配置光盘录音录像版计算机软件版和网上教学等多种配套教学教材,根据不同的化学知识特点采用多版本相互呼应,相互辅助学习。比如软件形式的课堂讲义,录制的实验过程,以及模型流程图标本和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 寓课堂于生活,善于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的一部分,但是教材上的固定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难免乏味,提升花絮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将知识从生活中引入课堂,再将课堂引导生活,形成二者相得益彰的配合效果。例如在学习甲烷知识时,要让学生掌握这一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安全使用天然气的常识,如果天然气发生泄露,所有带电的都不能使用,如家里的电源开关、电话等,否则易引起爆炸,应该先关闭气源,再打开门窗通风,这样,学生对抽象的化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才会更有学习积极性;再者,把生活中常见的换血知识的运用在课堂实验中展现出来,可以引用交警用吹气的方法判断酒后驾车就是以氧化铬(绿色)可以被乙醇还原成硫酸铬(紫色),通过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做出结论的方法,因此在学习乙醇时可以额外增加这一生活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和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趣味学习中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化学所学真正有所用,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趣生动的语法教学 篇15

许多英语老师在谈到如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的问题时,大部分都很迷茫或不知道什么是最有效的方法,只是就书本中的涉及到的语法知识简单地生硬的讲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听得就像水中花,云中月。这样,让学生学会真正地准确运用语法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我就自己的一点小小的看法同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新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将原来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无疑是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觉得英语很好学,我主要采用激趣的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笑着学,这样就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学会语法目标。主要有这样几种方法:

1.句型内容生活化,通俗化,形象化。

例:为了讲好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的区别,我引用了赵本山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通过小品中幽默诙谐的台词来唤醒学生对不同时态的理解。“昨天准备一宿,今天来到这儿,明天就要回去。”

2.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或网络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在讲where are you from ? 时,我引用了歌词,“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并试着让学生来学习翻译,当然,我先给学生唱了这歌,最后提出这句话如何翻译,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当我们一起写出“where are you from, my dear friend ?”后,学生们都笑了,并且很快就学会并记住了这一句型。

3.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例:讲my family 一课时,让学生课前带来家里的照片,然后小组互相介绍,要求尽量使用英语,由于兴趣深厚,学生很乐于去进行,尽管有些学生对语言掌握的不太好,但也显示出极大的兴致,看到学生们热烈地讨论着,我开心地笑了。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1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自选图形中的多种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情绪与表情的变化,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利用自选图形中的各种工具进行个性化创作。

【教学难点】

利用自选图形进行个性化创作。自主分工合作、团结协助。

【教学过程】

一、自由组图,练习导入(5分钟)

我们已经学过PPT中的自选图形,是吗?如果现在请你用自选图形中的两条直线,两个三角形和两个圆(是圆,不是椭圆),图形大小不限,你能拼出什么图形来。

余老师有个担心,圆是怎么画的,能解决吗?请大家打开PPT并在里面尝试。

学生说,并操作练习。

教师展示部分已经做好的学生作品和教师准备作品(2~3个)。

二、点评作品,绘画表情(10分钟)

很高兴同学们的练习作品完成的不错,关键是大家都动脑筋了。余老师高兴的心情写在哪儿了?对了,脸上,人脸上的表情常常是心情的晴雨表。根据专家研究,很多资料显示,人的脸部有着7000多种表情,7000多种,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呀!今天我们就来试试在POWERPOINT中用自选图形来画人脸的表情。

1.自由练习,发现问题

(1)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演示文稿中画出余老师高兴的心情。你们用演示文稿中的什么工具呢?(齐答:自选图形)

(2)我请一个同学到这来操作,有没有自告奋勇的?真不错,能在这么多人面前亮相,有魄力。

2.变化创造

哦,有一个同学开小差了,余老师很生气,哪位同学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张笑脸变成一张生气的脸呢?经过你的提醒,他又回到我们中间来了。

同样一张脸,因为脸型不同,尤其因为眉毛、嘴形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表情变化,哪个同学能简单说一下XX同学操作的知识要领。(改变形状或旋转图形)

其实我们只要使用旋转、移动,改变眉毛的形状、嘴巴的形状,就可以使刚才的表情产生万千变化。

(3)说说你刚才画的是什么表情?能说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表情吗?(学生根据作品说话)(2~3人)

看着同学们快乐的小脸蛋,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故事说如果你开心快乐迎接每一天,你的快乐会感染你周围的人,快乐可以copy,快乐是加法,我快乐,你们快乐吗?(用CTRL拖动快速复制)

三、创作、交流

现在,同学们能用复制、粘贴、自由旋转图形的方法,用简单的图形把表情表现得活灵活现,那我们进行──创意大比拼,看谁最厉害。

1.创意大比拼之一──成语配画。请根据成语的意思,把表情画出来。(一个成语1分钟左右)

2、创意大比拼之二──表情故事。每一种表情后面都有一个小故事,把多个表情组合起来,不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吗?先请大家仔细欣赏一个作品。

根据刚才成语创作的多幅表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并根据这些表情来编个小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最后我们要把小故事讲给教室里面的所有人听。(至少10分钟)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作品的展示与交流。

四、展示作品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听听同学们自己编的小故事。(注意评价语言)切换给“学生广播”。(5分钟)

结束语:今天,同学们都成为了画表情的高手,各种各样的表情真是有趣儿!愿同学们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微笑,永远都是开心的表情!下课。

【教学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自编教材的趣味性。执教者依据学生学情及心理特征,针对教材的知识,以学生感兴趣的“画表情”为主题,融美术、语文及思想人文关怀于一体,自创了综合性较强的内容,设计了这一堂自选图形学习课,非常具有趣味性。

2.知识运用的综合性。本课融入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技能,美术学科的版面设计知识及语文学科的成语知识。

3.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整堂课的知识完全是在学生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环境中自主生成,教师只是在过程中作适时的引导。尤其是自选图形的发现和基本应用,都是学生自主发现的。

《生动的表情》的教学反思 篇17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有意注意坚持的时间短,缺乏抽象能力,以形象為主。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可创建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全身心的能量,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去。如“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段中,用多媒体演示:有个吝啬的地主雇佣一个长工,一天只给长工两顿饭,为了让长工多干活早上4碗粥,晚上只给3碗粥,长工很满意,可是时间不久,长工觉得待遇不公平,要求地主多给饭吃。结果第二天,长工早上3碗粥,晚上4碗粥。并念念有词说“好好干,你的待遇提高了”。师问:长工待遇真提高了吗?为什么?学生解释为:3+4=7,4+3=7,待遇没变,从而引出加法交换律。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控制平台,是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为各个学科搭载信息技术提供了宽广的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几何图形的讲解”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胜过千言万语,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多媒体,学生会看得比较透彻和清楚。图1中,ABCD是长方形,E、F分别是AB、DA的中点,G是BF和DE的交点,四边形BCDG的面积是2010平方厘米,那么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样的题如果教师单一地在黑板上讲解,学生是不会看明白。笔者在教学时,阴影的部分运用多媒体的图形颜色填充变成红色,每个相关的边都用不同的线段来表示,这样学生看得明白,自然也会愿意去做。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无论多么复杂的教学都会变得简单化,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的简单,自然就会愿意跟着教师学。加上教师的耐心,学生就会更喜欢老师,也更喜爱数学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探究和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运用课件时,应考虑通过课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情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得以形成。如在教学推导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出一个长方形(长5cm,宽3cm),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在闪烁,长和宽也分别用数据表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到长方形周长的求法。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列出三种不同算式:5+3+5+3=16(cm),52+32=16(cm),(5+3)2=16(cm)。然后通过比较,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一个教学环节,培养了探索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巧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动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课堂中不断地进行优化。只有不断优化,才能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上一篇:写我的外公的人物话题作文下一篇:游岳麓山后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