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亮点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课改亮点(共10篇)

语文课改亮点 篇1

一、快乐成长在阅读

每天下午开设了三十分钟的 “悦读时光”课,教师陪伴学生进行快乐阅读,共同成长。学生通过撰写阅读笔记,交流阅读体会,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

二、群星璀璨亮校园

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启发学生德育。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真正从“近、小、实、亲”做起。为此,我校从2014年11月份开始在同学中开展评选 “班级之星”“校园之星”活动。通过在同学身上找长处,在同学当中找榜样,在同学当中树新星活动,“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环保之星”“锻炼之星”“诚信之星”“合作之星”“写作之星”等十余种“校园之星”遍地开花,成为中村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真正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真实可亲,实实在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高效课堂”快速、稳步进行,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上进氛围,进一步构建了优良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三、纠错有法宝,教育有实效

为切实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我校每位教师都人手一本“纠错本”,每次批改作业后,都会将学生作业的错误类型、错误学生、错题原因、改进措施等进行细致分析,以此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使老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

四、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

中村小学自开展高效课堂改革以来,非常重视教师阅读品质的提升,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坚持“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师资培养理念。今年,根据教体局关于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安排,围绕“建设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校园”这一主旨,在校内精心组织了自主阅读与集中阅读相结合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学校2014年9月份以来先后为老师购买了八千多元的教育类书籍,并组织全体老师认真阅读。上学期重点组织全体教师集体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要求每位教师摘抄了五千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并写下了心得体会;本学期正在组织全体教师重点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每周例会上学校都会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分享各自阅读的体会收获,并推荐一名教师到讲台上围绕主题结合课改实际交流自己的心得。自主阅读就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休息时间,认真阅读学校为其购买的自选书目,并认真完成读书笔记的摘抄工作。

五、主题教研,专题讲座,校本培训促课改

为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打造高效课堂,学校每周二晚上组织形式多样的高效课堂主题教研和专题讲座活动。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对校本培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构建了“一月一比赛一讲座”培训模式,掀起“重思想、比技能、讲业绩”的校本培训活动。我校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擂台赛、粉笔字书写比赛、高效课堂心得体会征文比赛、教学课件设计比赛等。2014年9月份以来先后举行了五场关于高效课堂建设的讲座。本学期,我校创新教研模式,全面开展高效课堂分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方式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按高、中、低年级各分成三小组。每个备课组的选出至少一半教师各承担高效课堂常态公开课执教任务。课前由备课组长确定课题,组内集体备课,执教老师在试教的基础上进行“同课重构”,随后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活动,课后,组内再进行集体研讨。教研活动强化了学科特色,在探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教研效益的最优化。

今后,我校继续本着“倡简、务本、求实、有效”的原则扎实推进“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发现并合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教研工作目标。

语文课改亮点 篇2

一、从概念、结论形成中提出问题,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过去的教学中过份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偏重于数学概念的记忆和解题技巧, 新教材通过问题来传授抽象的数学内容, 让学习者从经历、接触的客观实际中回答问题, 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 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 让数学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例如, 必修5第一章学习正弦定理, 教科书逐步提出了下列问题组:

(1) 在△ABC中, 在大角对大边, 但∠A, ∠B, ∠C与∠a, ∠b, ∠c、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

(2)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 ∠C是最大的角, 三边有什么关系?

(5) 对于一般的三角形, 上式是否仍然成立呢?

(6) 正弦定理是否可以用其它的方法证明呢?

(7) 我们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怎样的问题呢?

正弦定理是从以前初中教材逐步分离并划归到高中教材的一部分内容, 学生在初中直角三角形部分的习题中见过正弦定理的结论。那么, 通过第 (1) 问“大角对大边, 小角对小角”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回忆和猜想, 通过问题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求知欲, 并且很好的与初中知识相连接, 学生易于接受。

第 (2) 问让学生从特殊的情形即直角三角形出发, 引导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到探究正弦定理的这个主题, 为逐步形成“情境思考、提出问题、研究特例、归纳猜想、理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

第 (3) (4) (5) 问题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以及分类讨论思想, 学生不仅收获着结论, 而且整个探索的过程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第 (6) 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多方寻求答案, 破解疑惑, 领悟数学思想, 理解数学本质, 拓宽了学生的证明思路。第 (7) 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进一步体会正弦定理的工具性的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问题教学, 逐步递进, 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学习转变为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转变学习方式, 从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 让学习成为愉快的体验过程, 学生自觉的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让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自觉。

二、知识应用中提出问题, 加强知识拓展性延伸

知识的应用既包括实际问题下的应用, 也包含理论下的应用, 学生在运用知识时, 对概念与公式中的重点、难点、易混淆、易疏忽或典型的错误往往认识不是很清楚, 教材中通过例题的解决, 再提出相关的问题。创设迁移情景, 由旧及新, 突破了难点、重点、易混点, 从而, 让知识得以巩固并向高一层发展, 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 不断地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的可延伸性, 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如已知数列{ax}的前n项和为sn=n2+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 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由前n项和求数列的通项, 本题通过四个系列问题:

问题1:求这个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问题2:数列{an}是否等差数列;

问题3:如果是, 数列{an}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最后, 教科书给出了一般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

问题4:如果一个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pn2+qn+r, 其中p, q, r为常数, 且p≠0,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 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由一个母问题带出若干个子问题, 四个小题层层铺垫, 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 使问题教学有层次、成体系。第 (1) 问中给出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其通项的一般思路, 进一步熟练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之间的关系。另外解题要分n=1与n≥2的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体现了分类的数学思想, 学会≥其常用的数学方法和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

思考与解答第 (2) (3) 小题进一步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 复习前一节等差数列的概念、首项、公差的定义, 以及等差数列通项与首项、公差之间的联系, 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通过问题的回答估计学生对某学习内容的已达水平, 了解教学效果。

第 (4) 问题:学生类比前面问题的方法, 不难得出结论: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常数项为0, 且是关于n的二次性函数, 则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从而使我们能从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结构特征上来认识等差数列, 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认识更为深刻。通过例题的教学, 使学生能活用求和公式, 促使学生对本节内容认知结构的形成, 为学生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描绘了良好的思维路线图。

三、在全章的总结中提问题, 进行知识的反思与建构

教科书的章末小结一改过去的纯粹的结论罗列, 以一章知识结构和回顾与思考相结合, 通过一组组的问题, 由浅入深, 让学生由问题举出典型例题来揭示本章重要的知识点和重要的思想方法, 提倡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思维建构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如:必须5第一章“解三角”章末总结以问题的形式代替知识的罗列。

问题1:联系初中所学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分别是哪些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举出例子。

问题2:从三角形的已知元素求出三角形的未知元素的过程, 就是解三角形, 在解三角形中应用两个定理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问题3:本章中解三角形的知识主要应用于怎样的一些问题?

问题4:从初中到高中, 我们研究过怎样测量一些河流宽度和物体高度的方法?它们的适用范围有哪些不同?学生自主思考回答上述的单个问题, 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 让学生将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再现。

(2) 每个问题不同, 把各知识点分化, 把握单知识点本质的属性。

(3) 把多个问题联系起来, 让学生将各知识点连接起来, 在知识点之间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串起来, 加深对知识整体和各个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回答完后, 学生做出了各具特色的知识结构图, 还有不少学生绘制成了表格。

阅读,语文课堂的亮点 篇3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注重学生阅读,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呢?

一、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指导上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了,就说明课文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时,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导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声情并茂,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这就是亮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条件,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教师对此要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课文内容读起,读后还要谈谈感受。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先是找自己喜欢的内容读,这就是学生个性的表现。

例如,在教学《桥之美》一课时,一位老师就让学生自由阅读。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极其优美的文章,作者吴冠中通过他画家的视角,对“桥之美”进行了一番审视与追寻。刚上课时,该教师利用各种桥的幻灯片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这位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觉得有“用武之地”。只见这位老师的布置刚刚结束,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有的读描写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段落,有的读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段落,有的读水天间的长桥段落,学生个个读得起劲,读书声响彻教室。看得出,这样的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亮点应该在对关键词句的品味、领悟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领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朗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着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品味、领悟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这种返璞归真的学习,这样简简单单的学习,不正是语文课堂所要追求的亮点吗?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言论自由氛围,不束缚学生阅读后的感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对于关键词句的品味、领悟,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那光辉的彼岸。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否定或草率应付,就会损伤学生阅读的热情,压制学生的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只有正确对待,才能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才能使阅读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充分飞扬。

三、亮点还应在读写迁移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可见,读写结合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是依据阅读材料,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仿写句子。比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这样运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从网上找一些与安塞腰鼓相关的图片,当老师展示图片给同学们看时,大家都被安塞腰鼓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了,并能说出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话语,乘机把这些句子记录下来,那么这就是最初的仿写句子。

2.仿写段落。随着积累的增加,在仿写句子的基础上,我们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

3.仿写思路。阅读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

4.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是指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亮点 篇4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会发现语文老师的确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了,也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去提高教学效果,一时间课堂上书声琅琅。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这朗读的时候,发现琅琅的书声背后仍存在着如下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朗读目标缺失;朗读对象单一;朗读缺乏情境。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傻读,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朗读要分层次,做到统筹兼顾。我教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时,既有教师范读,又有学生配音朗读;既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也有诗歌分析过程中的情感品味朗读;既有整首诗歌的朗读,也有其中一句史诗的朗读,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激荡着学生的感情,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朗读要赋予学生读的权利。首先,要激发兴趣,全面参与。朗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舞台,课堂上老师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不可否认,在班级中有的学生因其学习基础差缺乏朗读信心,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就沉默下去了,针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给他们以鼓励、安慰和指导,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朗读自信心,从而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朗读的和谐氛围,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其次,要提高朗读地位。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在现代语文课堂上理直气壮的读起来,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朗读要创设情境。一是老师的情感渲染很重要。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情感的流露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就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譬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戴望舒的《我用我残缺的手掌》,两文中无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愤慨之情。在课堂上,我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作品的背景,讲述祖国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屈辱,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眼神中流露出愤怒之情,我知道学生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波澜起伏,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果然在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中,激情澎湃,与其说学生在读课文,还不如说他们在呐喊。那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二是需要迁移意象、触发联想。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要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深情,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中的词语,并触发联想,形成作品词语所蕴涵的意象,特别在教现代诗歌及古诗词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明确了作品的情感,使自己比较容易走入到作品中,读起来自然情动辞发。

语文课改亮点 篇5

诗词典故显才情

【范文展示】《感受节日》(桂林市中考满分作文)

洋溢着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发着勃勃文采精华的气息,闪烁着古国文明的灿烂辉煌……它是节日,它陪伴着小小的你我快乐成长……

每当提及节日,我的心中免不了会有些激动。节日的背后,该有着怎样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有着怎样丰厚深邃的文化底蕴,有着怎样美好甜蜜的向往与期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伴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又迎来了一个新春。春节是欢乐祥和的象征,每一个春节都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容;每一个春节过去,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春节到来了,便是我们人生的又一个新陈代谢,又一次除旧布新。生命在成长,世界在变迁,年的`远去又重来,就像接力似的又开始了下一段赛程。所以,在春节时节,人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管钱多钱少,不管顺境逆境,感受春节,感悟那份“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激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节日,人们怀着伤感怀着思念为故者上坟,虔诚地祈愿逝者在天国能够过得快乐,也祈盼他们在天有灵,给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荫。感受清明,缅怀那些驻留天国的灵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只为屈原的那纵身一跃,只为那位圣贤的瞬间壮举,便有了这个壮烈的节日,“波涛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为不忍见大好河山断送在奸佞之手,却又无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换个眼不见为净?“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满腔忧国忧民的热血无处溅洒的悲怆!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大人说七夕便是年轻情侣约会的时间,并且告诉我们,在七夕那天夜晚,静静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你要真听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有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间爱情的甜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圆人团圆,深深勾起客游异地他乡的人们对故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一个漫漫长夜,苏东坡长叹一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唉,故国啊,亲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国,牵挂亲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岁岁去去来来,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诗如画。感受节日的文化,感受节日的温馨,感受节日的美好,但愿人生天天如节日,岁岁如今天,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同样一个美好甜蜜的梦,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实现!

推荐阅读:

让课本剧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 篇6

作者:谢文锋,来源:陕西教科研网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的编排更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多样性、趣味性和广泛性,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了更加广阔的施展舞台。小学的教学内容十分的有趣,许多课文都有着十分生动的故事情节,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从很有趣味的故事中体验到快乐与有趣,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是做不到的。如果将课本内容编排成一个个简单的小品故事,让学生表演,那么这些难题就更加容易解决了,而且还能培养语文素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肢体展演能力。这将是我们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因些,变学语文为演语就显得文尤为重要了。 课本剧的编排在我们山区比较少,更不用说课本剧表演了,笔者曾大胆尝试过小学生低段的课本剧表演,收到了奇效,如我在上《小蝌蚪找妈妈》、《乌鸦喝水》、《小猫钓鱼》等一些课文时,我为学生编排了课本剧,学生对那些课非常熟悉,而且终生难忘,更不说理解课文内容了。

有选择的开展课本剧教学,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演,重要一点是要按一定规范操作,同时又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要做好指导,一定要教会学生自主地进行编排,让学生自导自演,教师一定要给予一定的建议,但不是代办,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合作参与来完成,这样以来更能显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表演能力,这才是课本剧最初的价值。

课本剧教学,既要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过程,还要进行针对性的反思。教学的程序如何,学生态度怎样,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等等。并不是为了一时的热闹,而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以及文章的主旨,更是为了让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经过反思,让学生之间提出不同的看法,进一步提高对课文深层次的认识。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学会创新的目的。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并不是所有的课文篇目都适合课本剧,课本剧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策略欠优化、学生参与少和缺乏相应评价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对策,不断优化。尽管课本剧具有多方的好处,但宁精勿滥。课本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这种教学模式,并非每一片课文都适合。比如一些文质兼美的看图学文,议论性文体等篇目在进行教学时就不太适应或不太容易开展课本剧教学,故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选择地实施课本剧教学。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我们在实际课本剧教学时所需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一定要明确,不能盲目追求课本剧的优势而忽略了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课本剧教学的同时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把握教师的主导地位。

用亮点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 篇7

一、读透教材,关注文本内隐的 精彩

充分地注重对文本的挖掘,注重对文本中重点内容的讲解、分析,这一点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都无可非议。可是在有些课文中,是否我们教师都注重了对文本内隐的内容的挖掘呢?在正面讲解课文的同时,我们不能让我 们的教学 成为了“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谓“有果必有 因”,所以我们的教学也要关注文本内隐的“精彩”。下面的两篇教学有感兴许能让人有所思。

1.关注文章的情感曲线。

如教学《文成公主进西藏》一文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的动人故事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让学生的理解变得更理性一些呢?如本文中的“动人”一词,是不是可让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解,难道这段历史真的是如此动人吗?回顾唐朝的历史,回顾每一个“和亲”的历史,“动人”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情感呢?是酸楚? 是无奈?还是迫不得已呢?是皇帝不得已,是公主不得已,还是国家不得已呢?我想都是。没有一个皇帝想把自己的公主下嫁遥远的地方,没有一个公主能从心底里乐意去偏僻、遥远、举目无亲的他乡定居,更没有一个朝廷愿意去选择这种看似欢喜实则损其国体的“和亲”。带着个人对历史的这番理解,我想本文的基调是不是一直是“动人”,值得思考。也正因文成公主能以国为重,以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为重,所以她远稼他乡的举动才是动人的,能真正打动人心的。所以这文本背后内隐的精彩值得我们在设计课时正确理解课文的情感曲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本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否让学生了解一下“和亲”,或者说是能感受“和亲”意味着什么,“和亲”有什么政治目的,对“和亲”的女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当学生能初步感知后,再进行文章的教学,感悟文成公主能下嫁西藏的动人之举,进一步突出其行为感人、动人,让学生的情感也能随着产生共鸣。

2.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

又如在新课程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燕子专列》一文,本文通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所以教学中有关人们救助小动物的描写也就成了教学中需要突出的地方。可是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去爱护小燕子, 瑞士政府为什么会作出如此重大的举动,这是不是也值得学生去思考呢? 这也是人们爱的原因,要不这种爱也就成了“无根之木”,反而会让人疑惑。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了解到如果这批迁移的燕子都冻死在瑞士境内,那么会对人类、对食物链,乃至对整个动物界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而让学生对能理性的看待人们对燕子的这种爱,体会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救助燕子时的了不起。另外,让学生知道,南迁的燕子不是留在瑞士国内, 而是飞往其它国家去捉虫,可是瑞士政府却也能全国动员救助燕子,进一步感悟其真的是了不起。如能这样, 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变得更理性了,更精彩了,更能尊重科学了,也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学了。

二、尊重学生,关注瞬间表达的 精彩

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有很多的教师在提问让学生回答时,会在无意中压抑学生自主发表看法的空间。如当教师提问后,学生在回答提问时会先读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此时教师会让学生坐下,同时采取的做法是要么评价学生回答的正误,要么再请其他学生说说,从而使可能出现的精彩场面不能呈现。如下面的例子:

1.被“打断”的精彩。

一位教师在上《赵州桥》 一文时,提问:谁能说一说赵州桥雄伟在哪里?一生回答说:“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此时教师让该学生坐了下去。可是教师又问:“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赵州桥雄伟在哪里?”并让另外几个学生作了相应的回答。针对这个教学环节,我们应该注意:既然第一个学生读了,为什么不让他再说说呢? 学生既然站了起来,读出了这段话, 那他多少也能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 此时就让他说说自己的看法,可能瞬间的表达将会是精彩的一幕。可是教师没注意,他让学生的思维在这停止了,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的精彩就此被打断了。

2.被“忽略”的精彩。

又如一位老师在上《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时,有一个学生举手问了:“老师,既然竺可桢爷爷非常懂气象,那他为什么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呢?”学生的意思是竺可桢爷爷他非常懂天气的冷暖变化,他应该能照顾好自己,可他为什么还会病得这么重呢?这是一个出乎教师预料的课堂中的生成。可是面对这样一个能提升竺可桢爷爷形象的一问,上课教师没有引申拓展,而是简单带过。我想这是一个遗憾。如果此时教师先让该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再让全班学生讨论一下,互相说说,我想竺可桢爷爷的形象将会更突出,而这也将成为本堂课的一个精彩部分。可惜的是教师忽略了,这瞬间的亮点可能会有效地烘托文章的重点。

所以,面对每一个课堂中生成的出乎预料的亮点,我们要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讲的机会。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快更好地被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所吸收。

三、把握生成,关注思维迁移的 精彩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过程。

有了新的教学意识,那还不够, 教师应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这个空间能让学生自由驰骋,让他们能在其中自由地进行思维的碰撞,磨擦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有效地进行思维的迁移,培养他们发散式思维的能力。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在实践时, 这种理念会被无心的束缚。下面的一则教学案例能反映出其中的问题。

1.“犹抱琵琶半摭面”。

如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完了《科利亚的木匣》一文,学生在阅读科利亚埋匣子、挖匣子中以及从科利亚的启发中也受到了思想的熏陶, 他们也能感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此时教师让学生带着这样一种感悟说一说身边的事,效果很好,可以说这进一步让学生的理解感受深入了一层。为了让这种在课堂上在教学中生成的东西能有效地进行迁移,或者说为了给学生更广的思维空间,教师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动画故 事。

(播放《刻舟求剑》的简短动画故事)

师:这个人作了这个记号,他能找到剑吗?为什么?

就是这一问,让一堂好课的结尾变得不再精彩,这一问束缚了学生打开更广阔的思维之窗的可能,学生被打开的思维大门又被这一问给重重的关上了。他们又只能按原来的“老路”回答教师的问题,他们的课堂所学没能被灵活运用。

对于最后的这个教学环节,如果代之于教师这一问的是“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此时有什么感受呢”?那么, 学生就有了真正自主思维的空间,他们能在一个大的环境中去独立思考, 能在一个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去升华自己的体会感受。而就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产生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与感受,也是学生在迁移学习所得,进行知识重组。当然结果可能还是一个答案,即“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着”,可是这个体验的过程未必一样,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角度未必一样,后来反馈也将是学生真正的所学所感,是课堂的精彩。而这也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让他们能有自己独特体验与感受的过程。

2.“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说上面这一则案例能引起我们的思考,那下面的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对于有效的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迁移,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对文中的村民说几句话。学生们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感受很强烈,于是发言也很踊跃。几个学生发言下来,教师发现他们的回答都集中到了“小村庄的村民们,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砍树了”这一观点上。虽然课文中的灾难的发生确实是因为过度的砍伐才酿成的,但是文章最终要告诉学生的真的是“不要砍树吗”?这引起了教师的思考。于是教师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了“不砍树”三个字,同时用较沉的语气反问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如果不砍树,不用树木,行吗?”因为这一问,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时茫然。片刻之后,小手举起来了:

生:我认为不砍树也是不现实的, 没有树木,我们就没有这课桌椅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了很多不砍树、不用树木是不行的例子。)

师:此时,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们说些什么呢?

生1:小村庄的村民们,如果你要用树,不能去乱砍,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要节约。

生2: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砍树,可也要注意保护树木呀!

生3: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了, 没关系,可是你们也要去种树,要不砍光了就没了。

生4: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吸取教训,要合理的开采树木,不能乱砍乱伐呀!

生5: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光了,环境也就被破坏了,我们可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啊!

如上,教师在学生思维产生定 势,即围绕“不能砍树”而纷纷表达自己对村民们想说的话时,及时地为学生打开更广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体会到现代社会不砍树也是不现实的道理。让学生带着这样一种更现实的观点,再来谈谈想对村民们说的话,这就为学生思维的有效迁移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从后面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学生的思维拓展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也不尽相同,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精彩纷呈。

探究性语文课堂教学之亮点 篇8

一、 学生自荐美文,师生共品文本之美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费尽心思寻找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因为课外好文章的补充无疑为语言课堂教学提供了活水源头,提供了开阔视野、体验人生的机会。然而我搜集的这些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却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共鸣。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如师生在欣赏层次上的差异,在年龄上的差异,在思维理解上的差异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在课堂上大胆采用学生推荐的文章, 一方面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扩大了的阅读范围 一方面增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语文素养的提高 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师生其乐融融,共品文章之美,成为课堂一大亮色。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这课,谈到如何理解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却把父爱表现得那么感人,那么催人泪下,一位学生推荐了从网下找到的相关文章《父爱有声》,其扣人心弦的情节,感人至深的父爱,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为之动容。这位学生不仅把握了课文的主旨,而且成功地向全班同学推荐了一篇富于感染力、包含真爱的好文章,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课堂之中,更多的同学跃跃欲试。因此激活课堂,并不完全在于我们如何教活,还在于我们如何有效地激发和诱导每一位同学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学生自主提问、质疑,师生共鸣问题之活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难点,是最具活力、创造力的亮点,自主提问、质疑有利于学生自己钻研课文,把握重点。可是在课堂中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情形:有学生提问与教学内容毫无相关,有学生提问钻牛角尖…… 因此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我们要点明衡量问题价值的尺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能促进整体理解的问题,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这样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问水平在探索和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如:我在上《苏州园林》一课时,有学生问:“老师,课文介绍完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后,为什么不接着介绍苏州的四大名园?”该生的问题出其不意,却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我立即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学生要全方位、多角度看待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本文原是给一本摄影集的序言,目的是为了指导读者更好地鉴赏园林的图片,提高欣赏和审判能力。有学生认为如果选择四大名园作为写作的重点,那么读者获得苏州园林印象是片面的,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对园林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自然的引出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和递进式,这样由学生提问到自然而然地往语言基础知识上过渡,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活思维,而且易使课堂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学习氛围,将语言学习落到实处。

三、进行专题创作,师生共享多媒体之巧

我们学校在教学中已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可是以实际的操作运用中,我发现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将作为一种代替板书的节约时间的布景道具,或者是提供背景资料和片段展示,那么如何巧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小专题式的探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在八年级进行的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我安排学生在课下搜集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搜集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搜集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又让学生走进图书馆,以小组合作的学习的形式,阅读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共议等文学作品阅读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有一种想要倾诉的愿望,课堂上可以为他们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利用展示台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小组选择的角度有所不同;有的小组用配乐朗诵的角度來赞美母亲;有的小组用图片展示、电影片段的形式来表现母爱;有的小组利用唱歌的形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有的小组邀请母亲参与以增进母子感情。这堂课学习气氛活跃,并在课堂之中体验,获得自我展示的舞台,体现了语言学习中的探究过程。多媒体的交流展示,既利用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将探究性学习和互联网技术很好的结合起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运用将会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亮丽的风景线。

语文课改亮点 篇9

保合镇中学周正彬

【摘要】近年来,课程改革之风吹遍校园,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大教师为课改付出了有效的努力,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应对考试的教学,走向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在此文中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论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并分析这四个问题,与广大教师共勉。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教学策略

近年来,课程改革之风吹遍校园,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大教师为课改付出了有效的努力,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应对考试的教学,走向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在此文中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论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并分析这四个问题,与广大教师共勉。

问题一: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如今,我们倡导树立课程的主体意识,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但是依然有不少教师是为了教而设计教,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多以教师的“解读”牵动甚至替代学生的“解读”。

策略:

1、从主体性出发解读教材,备好课。“语文课程是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自我思考的过程,即‘我思’的过程。”(吴亮奎《问题与反思:走向课改深处的高中语文教学》)教师教学主体性的最好的表现就是“我思”。教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通过精心备课,思考并研究编者的意图,思考并研究教材的变化,思考并对教材精心的“加工”(建构教材结构体系,把教材呈现的死知识变为可操作的活知识)。

2、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课程主体意识,把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定位,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考虑并设计如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学习,演好学习的主角。

3、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要及时“充电”,加强知识储备,开发课程新资源,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时代“活水”。

问题二:如何进行课堂评学

课堂教学评价一般分为评“教”和评“学”两部分,评“教”为评价教师,评“学”则为评价学生。在语文课堂评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过分地赏识,无端地拔高,引来学生一片“哦——”声。教师不是从问题本身出发,而是从学生心理感受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表扬性评价。有的语文教师评价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常采用儿童话的语言:“你真棒”!弄得学生都不好意思回答问题。长此下去,学生对问题不能作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必然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策略:课程改革强调了以“评学”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学”的口号。

在“评学”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教师不能“独霸话语权”。在课堂评学时,教师是主要的评价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除教师外,还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避免单一的评价带来的误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不同主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2、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应采用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鼓励性的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另外,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纠正学生有失偏颇的地方。评价的呈现方式一般包括评分或等级、评语等。

问题三:如何体现合作与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的四个基本理念中:其中一个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往往生搬硬套,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让学生去“合作、探究”,简单、刻板地采用教学方式,而不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策略:

1、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努力构建多元化、最优化的教学策略。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等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个人意义和价值”。

2、没有任何一种语文教学模式能完全实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语文课,只要我们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智慧,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而非生硬地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搬进每一堂课。

问题四:如何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教学个性折射出的是教学风格,教师教学的大气、灵气也只有在教学风格中方可得以彰显。但是在我们的中小学中,有的保守的行政干预影响了教学的改革。有的学校领导从外地学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本校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的学校采用教师“接对子”的形式来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但有部分教师一味采取“拿来主义”,使用指导教师的教案、采用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但教师自身不能消极停在这一水平上,而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利于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

策略:

1、语文教师不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努力使自己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锤炼语文教学基本功。

语文课改总结 篇10

海滨第六学校

许广会

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重点通过树立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开放语文课程、改变学习方式、关注课程评价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一段实践,我觉得语文课一定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当然,这种读书活动决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师应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

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授的“双基”是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储存这种知识。这种“双基”知识的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尽管十几年来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则不然。新课程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新的语文课程不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提出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其次,“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学习以书本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尽管这种学习保证了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长体验为代价的。学生在获得“浓缩果汁式”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经历和体会,失去了人类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传统的学习已丧失了学习的基本内涵——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坚持学习的实践性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知主体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提出的终身学习的内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作用。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有教师预设的文本,而且有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课程不再是“学生适合教师的教学”,而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固定不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改变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核心任务。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以前在学法指导上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现在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组织活动,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还应有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求是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学习之外学会探究学习。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探究学习的前提。天底下没有一个不爱求知的孩子。青少年为探究提出的任何问题和答案都是有他们的逻辑和道理的,有价值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问题。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能力的途径。这种“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只是对自己是新的,对别人并不新。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因此学生探究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可能是错误的。探索的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有意义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意义的。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我经历了,我努力了”。

上一篇:以感恩感动为内容的作文下一篇:最实在的人生感悟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