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德行的形成有客观作用,网络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的存在,使其负面影响日渐凸显,对于这一现象,将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优化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优化路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 篇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摘要:在我国经济科技不断的发展中,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大量运用到教育事业中。网络信息的存在给各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造成了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事业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共同发展,各高校应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简要阐述了网络对政治思想教育的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优势与弊端等方面的问题列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1.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网络已经与我们的人类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网络技术,网络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各高校在教育事业中运用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地方处处可见。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和信念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网络的快捷、开放、交互性等特点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但同时,网络上良莠不齐、交错混杂的信息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巨大冲击,影响了人们尤其是当代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给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2.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是历史的潮流,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信息网络也就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和手段。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以及沟通的便捷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上纷繁多样的信息给人们带来了思想和观念上的困惑与迷茫。因此,信息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方便学生和教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其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效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方便快速并且节省时间。学生也可以去网络上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的机会,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网络平台存在的弊端是:网络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信息,有些网站会存在一些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不良信息,而很多学生对网络的分析能力有限,所以这些不良信息极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网络的存在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人类的惰性使得一些意志力不强的学生过分依赖网络,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而是依赖网络给出的现有的答案。这种不良现象会导致高校学生失去开拓创新的积极性,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很深远的影响。

3.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确运用

(1)高校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网络的辅助重新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学校可以根据校内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网络技术部门,以及网络教育的特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完善网络教育管理机制,明确学校网络部门之间的基本职责。在工作制度方面,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高校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网络管理条款,院校的各个部门要有明确的分工,要建立和健全明确的责任制度。要严格审查互联网上的信息,保证网络教育信息安全、健康和积极向上,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来阻止不良信息进入高校的网络教育系统,如果发现此类信息要及时删除,防止此类信息对高校大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如果遇到重大的事件要及时上报,高校的网络教育还应当充分利用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通过这些高校团体来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宣传。

(2)高校若想做网络政治思想工作,需要集合社会实际情况,根据国家的政策与现代社会结构,合理的制定教育方案,构建出积极健康的网络思想政治文化。学生的思想文化觉悟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学校的文化影响,所以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网络观念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使学生正确地识别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从而使他们不被消极网络思想所误导。

(3)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高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使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符合时代的发展,能够很好地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高校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门的网络培训,树立他们的网络教育观念。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培训面临教育工作者年龄偏大、计算机理论和应用不熟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高校应当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培养目标,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全方位的知识普及,不仅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提高,而且要加强计算机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

4.结语

随着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普及,高校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要重视网络平台的网络管理。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来辅助自己提高知识文化水平,运用网络的优势培养具有现当代化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动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研究,马勇慧.东北大学.2007-06-01.硕士.

[2]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丹丹.辽宁大学.2016-05-01.博士.

[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林慧娟.南京林业大学.2010-06-01.

[4]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的现实思考,李晓娟.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04-28期刊.

[5]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孙增伟.河北大学.2012-06-01.硕士.

作者:霍连美

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 篇2:

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路径探析

摘 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德行的形成有客观作用,网络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的存在,使其负面影响日渐凸显,对于这一现象,将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优化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优化路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会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网络虚拟环境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也附带出现了一些渗透性很强的负面因素。因此,净化网络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

网络作为一种虚拟存在,不受时空与地域的限制,有利于促进世界趋于一体化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合作、竞争和冲突是国际社会的三种基本形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西方国家大多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剧,网络环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宣扬他们制度、价值观、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主要渠道,网络信息技术已成为国家实力竞争不可忽视的因素。青少年是最容易接纳新事物的群体,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容易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

(二)人际交往的虚拟性引起人与人的隔阂

网络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途径,各种新的交流工具纷纷涌现,如微博、微信等,将地理空间的障碍彻底打破,交互式交流方式已成为现今人们主要的交流方式。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上网者可以随时随地与人聊天、发送文件,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进行交流,人际交往面增加。但是,在网络环境中个体行为虚拟化,信息的真实性程度难以确定,频繁地展示自己日常生活的动态,频繁地虚拟沟通,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忽视现实交往的重要性,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使得行为主体淡漠,人际关系疏远。

(三)大量黄色腐朽的文化垃圾充斥着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信息海量化、传播速度快、掩护性强等特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信息趁机充斥着网络世界。在庞杂多样、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大量充斥着暴力、迷信、淫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造成许多青少年陷入黄色信息及文化垃圾的诱惑和欺骗之中不能自拔,破坏了青年学生原有的人生价值和主流意识。

(四)网络环境言论自由的无约束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去评判一件事情,表明自己赞成或者反对。在没有舆论监督和网络伦理的约束下,一些人不能公正地做出评判,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进行宣泄对日常生活的不满,放纵自己,甚至越过法律法规的底线,导致在现实中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国际性使得对其进行有效监管非常困难,造成了现实教育效果被虚拟网络环境抵消的挑战。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应遵循的原则

(一)积极因素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既有可控的积极因素的影响,也有自发的不可控的消极因素的影响[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辨别出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择优选用有教育意义的开展教育活动。当然,存在的事物具有其合理性,不能采取避而不见的态度,而是要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以人为本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即一定阶级、政党或社会群体;对象也是人,即一定的社会成员;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即形成了特定思想品德的人;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要适应网络的平等自主性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舞人,坚持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强化网络的育人功能。

(三)层次性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教育对象的思想存在差异性,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对网络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扩大积极因素的影响,抵制消极因素的侵蚀,对不同思想层次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层次目标的要求,是教育目标切合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这既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作用的表现。坚持层次性原则,是為了保证优化环境的同时,能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防止片面性,加强针对性,增强有效性。

(四)创造性原则

坚持创造性原则,就是要把握环境对人思想影响的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来营造育人的网络环境。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但人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而是能动地反作用于环境,也就是在认识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同时,积极改变环境,合乎规律地创造新的育人环境,以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路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的林立,很多高校都专门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模块,包括形势政策、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红色视频等,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这些网站的点击率没有预想中的高,所做的这些努力并没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首先,扩大涵盖内容的范围。及时更新信息,以掌握网络话语的主导权,添加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等时政热点话题。此外,全面推进和实施“电子信箱”、“网上教育”、“网上服务”等网络工程。其次,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亲和力、导向性、感染力。要有步骤地开发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感染力、吸引力和可读性、实用性的软件,有针对性地引导、发展和培养网络虚拟群体和虚拟组织,增强教育辐射力,扩大教育覆盖面。最后,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时代主旋律。通过宣传优秀的人物,利用榜样示范法,对人们进行正面激励,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育人效果。

(二)健全法律法规,科学管理网络信息资源

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就要使法律覆盖方方面面。虽然网络环境处于一个近乎真空的世界中,但是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以树立人们行事的规范。网络是传播信息最快捷的平台,法律树立了人们必须依之行事的准则,使人们由于畏惧受到惩罚而遵守之,發挥法律惩恶扬善的作用,得给人们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言论氛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只有强化依法治网,才能实现对网上各种活动的严格监督和对不法行为进行有力制裁。目前,由于网络环境发展速度迅猛,信息更新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正确把握网络道德观念发展的新趋势,有效开展网络教育工作。因此,健全网络法规,引导和约束人们依法使用网络和做文明守法网民至关重要,同时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数字化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的安全机制建设,提高网络的管理水平,促使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网络时代。

(三)提高网络思想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网络化条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熟练掌握应战的工具。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能够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其次,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从而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三,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从网络中获取思想政治信息并提取、吸收、存储的能力,更要有对信息进行开发且以新颖的表现形式传递给受教育者的能力。

(四)提升网络伦理,增强网络环境文明度

网络只是人们交流的媒介工具,是一种客观成果。它能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认真总结和反思网络道德,大力提倡和推广高尚的网络伦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大多是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因此,提升个人素养,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必要途径。人人遵守道德,人人捍卫法律,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同时也使整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文明化。

总之,依据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健全法律法规,采取强硬的措施来净化网络环境,期望形成积极、向上、开放、动态、和谐的平台。另一方面,规范网络伦理,从人们的内心来实现网络环境的优化。只要能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的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潮流更好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发挥网络环境的重大作用,不断地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92.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郭蜀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06,(4).

[4]黄建平,杨直凡.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及优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4).

[5]刘宏军.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6]常丹.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平台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

[7]黄永宜,刘莹,魏钢.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涵义和特点[J].理论界,2011,(5).

作者:杨玉红

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 篇3: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研究网络,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为受教育者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优化高校网络环境,创造一个洁净健康的网络精神家园。

【关键词】高校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优化

面对如火如荼的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阵地。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为:国际敌对势力的“西化”政策使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倾斜,网络成瘾带来正常人际关系疏离,网络犯罪日增,黄色文化泛滥等。这些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环境进行优化,让网络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左膀右臂。

一、建设新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以下素质: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要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单一封闭型向互动开放型转变,由强硬灌输向引导灌输转变,由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转变,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创造公平平等、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坚守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垃圾信息的腐蚀;其次,在知识素养方面,除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必须掌握、运用网络知识,走进网络及其使用者的世界,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透过网络空间,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驾驭这个信息市场,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二、加强校园网络监控,净化网络信息

网络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系统,任何人几乎都可以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网络在带给大学生大量的正面信息的同时,也给了一些怀有各种目的的人发布各种有害信息的机会。优化网络环境,就必须从源头上过滤这些有害信息。这就要求校园网络管理中心要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水平,运用技术手段,控制有害信息。可采用互联网内容选择平台、信息过滤软件、防火墙等先进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控制信息源头,杜绝负向的道德教育资源进入大学生网民的视野。还要从学生方面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电脑客户端进行监控,如发现有浏览传播不良信息的学生,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相应处罚。

三、政府和学校加强网络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

作为国家的相关权力部门,对净化上网环境,规范上网条例、监管上网场所等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目前我国已经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网络的规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部分法律法规本身就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有些法规相较于网络的更新速度来说,显得有些滞后,还有些法律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因此,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由于网络具有更新换代速度快的特征,针对出现的网络问题要及时作出法律和制度上的有效回应,对之前制定的法律法规要定期进行修改和完善,最重要的是要把制定的法规落实到实处,而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的层面上,这就要求相关的网络执法部门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对各种网络犯罪要做到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同时,各个高校也要及时调查学生在网络中存在的不良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规范和制度,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学生网上的言行。对于那些违反网上规章制度的同学,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以增强其自律意识。

四、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首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网络活动。积极运用网上征文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网上知识竞赛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网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些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充分利用BBS功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BBS的匿名性使得它成为畅所欲言的场所,一方面可能引发不正确的网上舆论,另一方面,也是了解用户真实思想状况的有效渠道。如果对于这些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作出回应,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高校还可以在BBS上發布正面舆论,加强BBS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当然为了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在宣传方法上要深思熟虑,增强趣味性、生动性和时效性。

最后,建立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的红色网站,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占领网络新阵地。为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在网站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尽量做到:内容更加多样化、时代性、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形式上要更加生动活泼、增加趣味性。例如,红色网站的名称宜采用中性的,政治色彩淡化一点,以增强对学生的第一吸引力; 又比如把德育内容进行适当的移并和拆分,有计划地、系统地融入其他生活娱乐板块。这些工作需要高校技术人员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张耀灿,郑永廷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3]姜国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研究 [M].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2).

[4]谢海光.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 [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6).

[5]刘宏军.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3).

[6]郎莉.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及其优化 [J]. 德育,2010(1).

作者:任云红

上一篇:金融会议发言稿下一篇:县妇幼医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