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分析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以现代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在将生态产品划分为市场生态产品和公共生态产品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态产品供求失衡,归根结底是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及保护不力,从而引发生态产品潜在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失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经济学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1: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分析

摘 要: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外部性、生态资源的公有性和以往对生态环境价值的错误认识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确立了生态补偿的总体框架与重点领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和补偿原则,生态补偿标准,生态补偿的途径与方式,从而阐明了进行生态补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经济 ;生态补偿; 生态环境价值论 ;外部性理论; 公共物品理论

一、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恢复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景观,诱导整体、和谐、开放、文明的生态文化,孵化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

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

二、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达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以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的过程。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补偿的经济伦理基础.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生态环境价值论是解释生态补偿存在原因的三大经济理论。

生态补偿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四是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以内化外部成本为原则,对保护行为的外部经济性的补偿依据是保护者为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所付出的额外的保护与相关建设成本和为此而牺牲的发展机会成本;对破坏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的补偿依据是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成本和因破坏行为造成的被补偿者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

三、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环境价值论

长期以来,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政策中。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使人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并成为反映生态系统市场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效益,生态系统除了为人类提供直接的产品以外,所提供的其他各种效益,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等可能更为巨大。因此,人类在进行与生态系统管理有关的决策时,既要考虑人类福祉,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而对于生态环境特征与价值的科学界定,则是实施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二)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externality)理论是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所形成的外部成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外部效益。由于这些成本或效益没有在生产或经营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导致了破坏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被他人无偿享用,使得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如下图)。

庇古认为,当社会边际成本收益与私人边际成本收益相背离时,不能靠在合约中规定补偿的办法予以解决。这时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即出现市场失灵,而必须依靠外部力量,即政府干预加以解决。当它们不相等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与补贴等经济干预手段使边际税率(边际补贴)等于外部边际成本(边际外部收益),使外部性“内部化”。构建这种外部性内部化的制度,就是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核心目标。

(三)公共物品理论

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纯粹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non-rivalrousness)两个本质特征。这两个特性意味着公共物品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搭便车”问题。如果所有社会成员都意图免费搭车,那么最终结果是没人能够享受到公共物品,因为“搭便车”问题会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但是,公共物品并不等同于公共所有的资源。共有资源(common resources)是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如公共渔场、牧场等,则容易产生“公地悲剧”问题(tragedy of the commons)。即如果一种资源无法有效地排他,那么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最终导致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生态环境由于其整体性、区域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很难改变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需要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进行有效的管理,重要的是强调主体责任、公平的管理原则和公共支出的支持。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基于公平性的原则,区域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享有平等的生态环境福利,这是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认为,和谐社会中经济要发展,那么经济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不应成为污染环境的根源,环境也不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二者应是一种相互促进、互利双赢的关系。科学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如果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地破坏自然资源和污染生态环境,必将使今后几代人的生存环境恶化。因此,可持发展的实质在于强调人类经济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正如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所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解决的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无限性和自然生态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

(一)生态补偿机制国内研究

我国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和实践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科学研究人员借鉴国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不同尺度上的各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定量估算。虽然由于采用的指标和方法的不同使所得到的结果有很大差异,但是研究结果仍然揭示了生态系统在生态与环境服务方面的巨大价值,证明了单纯以GDP为核算标准的现行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和环境生态效应的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从而从理论上阐明了进行生态补偿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生态补偿机制省内实践

吉林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利用国家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契机激励治理环境污染,去年吉林省还确定了9项生态建设工程,以提高生态保障能力。

(1)是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工程,投入资金6.2亿元,完成退耕还林75万亩,建设严重沙化碱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做好退耕还林延期政策兑现工作;

(2)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资8.9亿元,继续落实促进森林休养生息相关政策,加强森林管护,开展工程示范点建设,探索工程区后续发展之路;

(3)是完成“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投入3328万元,营造人工林25.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进一步完善网片带、乔灌草相结合地农田防护林体系;

(4)是推进农防林更新改造,扩大农防林更新改造成果,探索完善农防林更新模式,更新改造农防林7.5万亩,实现林农收入3.5亿元;

(5)是加快西部枯死树改造工程,加大改造力度,减少林木经济损失,保护造林者积极性,改造枯死树1.5万亩,实现林农收入2500万元;

(6)是完善生态草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吉林省政府出资1500万元建立省级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同时,各县市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县级生态补偿制度;

(7)是全面启动松花江上游生态治理工程,做好日元贷款转贷协议签订工作,启动造林治理项目,调整增加经营性项目,增强项目按期还息还贷能力,实现年度投入1.7亿元;

(8)是增产百亿斤粮食林网建设工程,投资4600万元,完善防护林网9.1万亩;

(9)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快野生动植物保护范围。加强湿地、芦苇保护管理,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协调资金4.5亿元,利用3年时间完成莫莫格核心区居民搬迁2190户,移民7950人。继续做好野生动物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工作,完善补偿机制和办法,案件认定处置率由2007年启动年的30%增加到70%。

尽管我国在生态补偿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但在研究和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对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探索;生态补偿的范畴和总体框架没有建立起来;补偿标准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数量不足;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不够;由于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政策和法令不够健全,原来的一些资源、环境方面的法规与条例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五、生态补偿的总体框架及重点领域

(一)生态补偿的总体框架

生态补偿问题牵扯到许多部门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补偿类型、补偿主体、补偿内容和补偿方式。为此国家应建立一个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总体框架(见下表)。

(二)生态补偿的主体和补偿原则

生态补偿主体应根据利益相关者在特定生态保护/破坏事件中的责任和地位加以确定;生态补偿的付费和补偿可根据下面三个原则确定。

1.破坏者付费原则

破坏者付费原则(简称DPP),主要针对行为主体对公益性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的行为进行的补偿。这一原则适用于区域性的生态问题责任的确定。

2.使用者付费原则

生态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具有稀缺性应该按照使用者付费原则,由生态环境资源占用者向国家或公众利益代表提供补偿。该原则可应用在资源和生态要素管理方面,如占用耕地、采伐利用木材和非木质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在取得资源开发权时,需要向国家交纳资源占用费。

3.受益者付费原则

在区域之间或者流域上下游间,应该遵循受益者付费原则,即受益者应该对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提供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如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江大河源头区、防风固沙区、洪水调蓄区等区域的保护与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国家级地质遗迹或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受益范围是整个国家乃至世界,国家应当承担其保护与建设的主要责任。同时,国际社会亦应承担相应责任。区域或流域内的公共资源,由公共资源的全部受益者按照一定的分担机制承担补偿的责任。

4.保护者得到补偿原则

对生态建设的保护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对其投入的直接成本和丧失的机会成本应给予补偿和奖励。

(三)补偿标准确定的方法与依据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一般参照以下4方面的价值进行初步核算:生态保护者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生态受益者的获利;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1.按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计算

生态保护者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纳入补偿标准的计算之中。同时,由于生态保护者要保护生态环境,牺牲了部分的发展权,这一部分机会成本也应纳入补偿标准的计算之中。从理论上讲,直接投入与机会成本之和应该是生态补偿的最低标准。

2.按生态受益者的获利计算

生态受益者没有为自身所享有的产品和服务付费,使得生态保护者的保护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产生了正外部性。为使生态保护的这部分正外部性内部化,需要生态受益者向生态保护者支付这部分费用。因此,可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来计算补偿的标准。

通过市场交易来确定补偿标准简单易行,同时有利于激励生态保护者采用新的技术来降低生态保护的成本,促使生态保护的不断发展。

3.按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计算

资源开发活动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直接影响到区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景观美化、气候调节、生物供养等生态服务功能,减少了社会福利。因此,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需要通过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成本核算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

4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计算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主要是针对生态保护或者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产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美化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与核算。国内外已经对相关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由于在采用的指标、价值的估算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且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现实的补偿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一般按照生态服务功能计算出的补偿标准只能作为补偿的的参考和理论上限值。

参照上述计算,综合考虑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破坏,通过协商和博弈确定当前的补偿标准;最后根据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动态调整。

(四)生态补偿的途径与方式

生态补偿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按照不同的准则有不同的分类体系。按照补偿方式可以分为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和智力补偿等;按照补偿条块可以分为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从空间尺度大小可以分为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流域补偿、区域补偿和国际补偿等;而补偿实施主体和运作机制是决定生态补偿方式本质特征的核心内容,按照实施主体和运作机制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两大类型。

1.政府补偿方式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政府补偿机制是目前开展生态补偿最重要的形式,也是目前比较容易启动的补偿方式。政府补偿机制是以国家或上级政府为实施和补偿主体,以区域、下级政府或农牧民为补偿对象,以国家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区域协调发展等为目标,以财政补贴、政策倾斜、项目实施、税费改革和人才技术投入等为手段的补偿方式。政府补偿方式中包括下面几种:财政转移支付,差异性的区域政策,生态保护项目实施,环境税费制度等。

2.市场补偿机制

交易的对象可以是生态环境要素的权属,也可以是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或者是环境污染治理的绩效或配额。通过市场交易或支付,兑现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价值。典型的市场补偿机制包括下面几个方面:公共支付,一对一交易,市场贸易,生态(环境)标记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态补偿机制课题组报告[D], 2008.

[2] 周景博.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 吉林省林业系统确定九大生态建设工程[N].广州协作,2008.

[4] 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6] 姚明宽.生态补偿机制亟需建立[J].宁夏商务信息中心,2006.

(作者通讯地址:长春税务学院财政学吉林 长春 130117)

作者:胡升辉

生态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2:

关于生态产品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摘 要:以现代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在将生态产品划分为市场生态产品和公共生态产品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态产品供求失衡,归根结底是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及保护不力,从而引发生态产品潜在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失衡。基于此,从保护和扩大自然界提供的生态产品能力入手,设计构架系统完善的生态产品供给制度体系,促进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充分挖掘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供给;经济学分析

传统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资源配置和供求价格机制问题。传统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生产资料所有制。现代制度经济学关注产权制度问题。现代生态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交叉领域,把市场失灵问题、生态产品生产和产权问题综合起来,为中国新时期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态产品的供给规律,并尝试设计科学合理的生态产品供给制度体系,以解决自然资源约束趋紧与扩大提供生态产品能力间的矛盾。

一、生态产品类型及特征

(一)生态产品的类型和特征

生态产品区别于附加人类劳动的农产品、工业产品以及服务产品,是对自然要素保护投入和利用开发过程中生产出来的物品或服务。生态产品有其特殊性,如脆弱性特征,虽然能被再生,但过度利用会枯竭;地域性特征,在一定空间范围发挥作用。

生态产品可区分为市场生态产品和公共生态产品,市场生态产品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要素产生的产品或服务,包括生态食品、采伐出的森林木材、海洋中捕捞的鱼、从江河中抽取的清洁水、矿产品、生态旅游等;公共生态产品是人类保护修复自然要素中产生的产品或服务,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珍稀野生动植物种和宜人气候等。其中,市场生态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生态产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争性。

(二)生态产品价值

对于市场生态产品,其价值可通过货币来衡量,体现为开放竞争交易市场中形成的价格。价格的高低不是所有者决定的,而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当前某些市场生态产品价格偏高是由于稀缺性造成的,加之替代产品不足,如旅游开发。

对于公共生态产品,存在着市场失灵,消费者偏好程度难以度量,需求价格不能准确地显化,因此最优供给量难以通过供求分析来确定,可采取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并据此核算价值。

二、生态产品供求失衡的原因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但在经济持续发展中,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现象普遍,自然资源作为生态产品的载体,其粗放式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到位直接导致生态产品的潜在供给不足和结构性区域失衡,造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首先,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直接破坏、侵蚀生态用地及附着的生态资源,而且工业排放物对土壤、大气等产生污染。另外,人类不断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引发过度开发资源,导致资源生态功能退化,如过度砍伐森林与开采矿产品等。

(一)市场生态产品的供求及耗竭分析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于市场生态产品禀赋的制约,是引起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我们用下页图1表示,T为市场生态产品数量,P表示市场生态产品价格,N表示人民生活水平(用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综合因子表示),D表示对市场生态产品的需求,S表示供给。市场生态产品需求D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函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产品需求增加,其中N0

当人民生活水平很低(N0)的时候,市场生态产品供给弹性是接近无限大的,价格维持在很低水平P0,供给量为T0,远远没有达到供给极限;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至N1,供给弹性开始下降,价格逐渐上升到P1,供给量大幅增加到T1,离潜在供给极限还有一定距离;当生活水平提升到N2时,供给弹性下降到接近于0,价格迅速上升到P2,供给量小幅增加到T2,已经接近潜在市场生态产品供给极限。

在生活水平达到N2阶段,对市场生态产品需求极大,引起过度开发资源,接近潜在供给极限,表现就是價格上涨、市场生态产品开始走向耗竭。吕洁华等指出,经营主体会为了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公益林,导致环境恶化;朱永彬等指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刘子飞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近海捕捞渔业资源开始衰退。

以上可知,市场生态产品产出受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等限制,交易数量达到最优之后,供给能力就会下降,最终出现断崖式枯竭。因此,我们要严禁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须大力保护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

(二)公共生态产品理论供求及市场失灵分析

公共生态产品属于公共物品,理论上,由于非竞争性(即单个个体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个体同时消费),市场需求曲线为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分别为D1、D2……)的垂直相加,即为需求曲线D,供给曲线为S。所以,最终消费量为T,市场价格为P,第一个消费者消费量也为T,但愿意支付的价格为P1,低于总市场价格P,其他消费者类似。其中,P=P1+P2+……。然而由于非排他性,消费者都愿意不支付成本就能享用公共生态产品,所以,图2中需求曲线是不存在的,市场价格无法显现出来。因此,公共生态产品如宜人气候、清新空气,就像国防一样不能通过市场来供给,而应由政府统一供给。

事实上,公共生态产品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约束不够,对资源、对环境保护重视也不够。所以,政府理应担当起职责,加大生态保护修复投入,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三、生态产品供给制度体系设计及价值实现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引起生态产品供需矛盾突出,迫切需要我们改善生态环境,提髙生态产品供给总量和增强供给能力。市场生态产品价值虽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但由于过度利用会枯竭的原因,我们应该控制总消费量,引导最优消费总量吻合潜在市场生态产品的供给极限,达成帕累托最优,实现市场生态产品最大价值;对于公共生态产品,须采取政府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手段统一供给,可通过核算成本或评估收益测算其价值。

(一)市场生态产品供给制度体系设计及价值实现

实现市场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政府作为最终供给方,要勇于主动打破垄断,规范供给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首先要集约开发利用市场生态产品,其次要实行总量和强度控制,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引发自然资源和生态产品的枯竭,大力发展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

1.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市场生态产品依附的土地、森林、河流等自然要素,大多是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要实现市场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就应建立多元化的、可交易的产权体系。虽然具体代表统一行使主体规定为自然资源部,但由于资源众多难以直接掌控,须明晰市场交易的具体供给主体,做好所有权实际行使主体的确权登记工作。另外,还须加快界定自然资源使用权、承包权、经营权等其他权利,进一步细化事实供给主体。

2.创新和完善市场生态产品有偿使用制度。创新并健全国有林木、国有草原、清洁水资源、矿产品等市场生态产品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所依存的自然资源产权(如土地使用权、草原承包经营权)交易市场规则,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旅游;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管控政策,禁止无偿采伐森林林木、禁止草原上无偿放牧、禁止无偿取用清洁水等。

3.有节奏、有时序地供给市场生态产品。短期来看,市场生态产品具有数量有限性特征;长期来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但如果被利用速度超过再生速度就会枯竭。因此,政府应建立起弹性供给管理制度,通过总量、强度控制或许可(如森林限额采伐、禁牧休牧、用水许可),实现有节奏、有时序的供应市场生态产品,促进市场生态产品的量、价随阶段、空间、时序而动,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公共生态产品供给制度体系设计及价值实现

公共生态产品的生产、供给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必须由政府承担,采取直接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方式,或购买生态保护修复服务方式提供,通过核算生态保护修复成本或评估收益计算价值。其中,生态保护的成本包含投入成本和机会成本。

1.中央政府直接开展或部署地方政府的生态保护修复。中央政府须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大力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合理确定重要生态功能区,明确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并督导实施。中央政府作为最终供给者,既可以通过资金投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工作,恢复或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又可通过制度设计,如出台激励政策、建立补偿交易基金、财政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提高地方政府公共生态产品的生产积极性。

2.探索激发企业和社会参与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公共生态产品部分由企业或社会直接供给,是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既减轻政府供给的压力,同时也能够覆盖到部分政府服务所到达不了的领域。一是探索与企业合作共赢的生态保护模式。比如对从事环保事业等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减免部分税费或者补贴的方式,保障企业获取一定的收益,提升企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二是激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机制。政府可采取捐赠或直接持股方式,支持环保组织、扶贫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开展扶贫王程或生态项目,在促进生态区发展的同时提高了该地区生态公共产品的生产能力;对于个体,政府可以采取农业补贴方式,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业生产,从而提供诸如洁净空气、保持水土等公共生态产品。

3.以地方政府为主推动自然生态空间系统修复,保护或扩大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修复要坚持政府管控,遵循属地原则,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开展,也可采取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務的直接交易方式开展,或者是通过让渡收益权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推进。对于重大的生态修复工程,由于涉及到整个国家生态安全,必须由中央政府直接开展修复,或者委托地方政府开展,但以中央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对于生态修复繁重的地方政府,中央应给予资金支持。首先,全面开展资源退化、生态污染等动态监测和评价,并根据动态监测和评价结果、生态功能重要程度及成本收益评估结果编制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其次,激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按照谁修复谁收益原则,给予企业或个人一定期限的地役权、自然保护地内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取水权、水域滩涂养殖捕捞的权利、海域使用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特许经营权等产权激励,形成多方参与、公开透明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最后,落实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本文探讨的生态公共产品指无法追究到具体损害责任人的生态修复产生的。对于能追究到破环承载生态保障功能的自然要素的具体责任人的,坚持谁破环、谁补偿原则,一律要求承担具体损害成本或责任。

4.制定生态功能区分等和最低价格标准制度,建立公共生态产品政府公示价格和更新体系。只有在政府购买生态保护修复服务的价格合理或补偿到位的基础上,公共生态产品的生产才能长期持续下去,因此中央划定统一的最低价格标准非常必要。可综合考虑生态功能区生态重要程度及保护修复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等别划分,并采取核算平均投入或机会成本、评估收益等方法分析制定公共生态产品各个等别的最低价格标准。

着力构架公共生态产品政府公示价格和更新体系,激励社会各界从事生态保护修复。在测算公示价格中,应以成本法为主,也可采用揭示偏好法、陈述偏好法等方法。

具体评估服务价格或生态补偿金时,可在中央政府划定的最低价格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公示价格来确定。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Daniel D.Chiras,John P.Reganold.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 汤姆·蒂坦伯格,琳恩·刘易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4] 田野.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区域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5] 刘尧飞,沈杰.新时代生态产品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天中学刊,2019,(1):77-80.

[6]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访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司长郑凌志[J].国土资源,2018,(12):23-25.

[7] 吕洁华,张洪瑞,张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经济学分析与标准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15,(4):6-10.

[8] 朱永彬,史雅娟.中国主要城市水资源价值评价与定价研究[J].资源科学,2018,(5):1040-1050.

[9] 刘子飞.我国近海捕捞渔业管理政策困境、逻辑与取向[J].生态经济,2018,(11):47-52.

[责任编辑 文 娇]

作者:柴志春 董为红

生态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3:

生态创新动力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摘 要:人类的生存环境正经受着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威胁,实施生态创新,拯救世界文明的家园是人类的共识。生态问题一经认识,生态创新就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展。我国政府也不适时宜及时制定和实施了发展蓝图。总体而言,我国生态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增长模式长期带来的积弊制约着生态化发展。构建一个完善的生态创新系统,首要的任务是要转换生态创新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生态创新 制约因素 完善机制

1 生态创新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

生态创新系统因素主要有利益诱导、风险分散、激励约束、投融資等。生态创新动力机制就是使生态创新围绕着系统核心目标,促进各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力量,从而实现生态系统向更高、更新的层次螺旋式均衡发展。其行为特征是通过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每个因素高效运行,更大效率发挥合力。生态消费是高层次的终极消费,它难免与企业的微观利益和消费者行为惯性相悖,作为整体,社会行为主体生态创新的主观意愿较强。作为个体,他们有时又扮演着生态创新的破坏者和阻碍者。因而,生态创新迫切需要创新动力机制。

第一,通过宣传效应提高社会行为主体的生态创新意识,政府财税制度解决外部性,并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投融资向生态行业集聚。第二,社会行为主体提高生态消费倾向,产生有效需求。生态技术在需求、资金推动下不断转化。第三,保险和产品市场均衡促进稳定的生态收益,消费者获得满足感和形成强烈偏好。第四,生态利润再投资,投融资不断汇聚,加上税收制度的强制激励,生态创新范围进一步扩大,规模不断扩张。因此,完善的动力机制有效促进主体行为、投融资、技术,激励约束等因素形成合力,不断优化整体生态环境。

2 生态创新动力机制的类型

经济发展要适应资源和环境的忍度,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稳定和协调。

近年来,我国生态创新问题越来越摆上了重要的日程,各种宣传深入人心,产生着强大的“宣传效应”。宣传推动和需求拉动形成初始形式的动力机制。但生态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更多地属于经济范畴,客观上需要利益诱导、风险分析、政府宏观调控等来保障。生态创新动力机制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宣传推动型。这种动力机制是以各种舆论工具为载体,通过向社会宣传生态创新的必需性、作用等来促进社会行为主体提高生态意识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它形成于创新初始阶段,其缺陷是没有把生态创新作为同创新主体的权、责、利联结起来,机制效用比较微弱。(2)需求拉动型。随着消费者对生态破坏恶劣影响的认识逐渐深入,尤其知识分子,富裕阶层产生对生态产品的强烈需求,如日益火爆的城市居民需求加剧一些生态产品供不应求的程度,使一些经营者获利较多,从而扩大对生态行业的投入。这种由需求带动生态创新发展的机制就是需求拉动型动力机制。(3)利益驱动型。是使生态创新主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扩大再生产资金,承担合理赋税,减少社会成本,取得风险损失赔偿以及支持保护价格来赚取稳定、可观利润的机制。要扩大动力机制的作用范围,提高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键是要建立利益诱导机制,在利益的驱使下,有更多的投资者主动进入生态产业,使生态创新触角向更深的领域延伸,从而整个创新规模迅速扩张。(4)政府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动力机制是指政府在生态创新中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来约束激励社会行为主体行为,以制度强制促进社会资源向生态行业配置以及消费者维护生态环境,从而弥补利益驱动机制的不足。这种动力机制形成是由于生态创新中一些领域离不开政府行为,依靠政府导向建立一个“硬”机制。

3 我国生态创新动力机制的转换和选择

3.1 制约我国生态创新的因素剖析

(1)主体意识与生态创新需要不相适应。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消费者的终极需求看,生态创新是迫切的,但这种具有长远意义的创新却与他们的短期利益相悖离,因为生态创新需要治污投入,产业结构调整,产生较多的成本投入,这些抵消了短期的经营利润,这对于那些追求眼前利益、具有传统习惯的主体而言,必然是积极性不高,内动力不足。

(2)生态破坏积弊过多限制着生态创新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势必形成生态创新的巨大压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3)外部性造就的生态破坏抵消了生态创新成果。生态创新具有极强负的外部性,表现为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不一致,导致有些社会主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付出相应的代价。另外,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又具有正外部性,一些社会行为主体惯于“搭便车”,由于防污、治污投入高,短期内难见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又具有公共消费的特点,所以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投入防污、治污。造成投入不足,加上排污税收制度不健全,形成边治理、边污染的恶性状况,产生追求短期利益的个体道德风险,这样生态创新成果必然大打折扣。

(4)动力机制不完善使得生态创新进展滞缓。我国生态创新动力机制一度局限于宣传推动型和需求推动型。这些动力机制作用力量软化,范围狭窄,不能解决创新中的利益问题、激励约束问题、风险问题等,对于生态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

3.2 我国生态创新动力机制转换及相关政策取向

实现生态创新动力机制转换,就是建立以利益驱动型、政府导向型为主导的动力机制。相关政策取向如下。

(1)征收“生态税”,矫正外部性问题。生态创新的外部性决定了生态创新存在着市场失灵区域,还应由政府调控。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向污染企业征收污染费用的制度,这种制度存在着较多的缺陷:第一,其征收对象的局限性。消费者行为没有被列为征收范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第二,企业的“摊派”感受而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三,污染费征收的随意性。极易形成“令不行,禁不止”的格局;第四,政出多门,政令不一。因此,亟待建立完善的 “生态税”制度,把纳税对象扩展到消费者身上,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对社会行为主体同时进行制约。为保证其专款专用,生态税宜作为地方税种。

(2)制定产业政策,通过投融资支持和税收优惠引导资金涌流。首先,实施利息补贴政策。通过利息补贴政策带动银行信贷资金以优惠的利率、合理的期限及其他金融优惠向生态产业倾斜,并使其财务成本和融资风险降至最低。其次,政府需要对生态产业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减轻生态企业的负担,确保必要的利润,达到“放水养鱼”的目的。一方面使生态业获得较多的利润,满足其补充流资,再投资需要;另一方面诱使社会资源投入。

(3)建立保险制度,共担风险。按形态划分,生态创新产品分为无形和有形产品。按获利划分,分为无利和有利产品,一般而言,无形无利产品,企业缺乏主动投资的积极性,只能依靠政府投入来进行。然而,即使是有形有利产品,随着投入的增加,市场供求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市场价格低于其价值给经营者带来损失,进而损害投资者利益,造成生态投入资金的漏损。保险制度刚好发挥积极作用。建议由政府财政出资控股,企业法人入股组建专业性保险公司,资金只能用于生态行业。

(4)建立生态创新基金,促进生态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生态创新离不开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包括环保型、无污染、节约资源型机器设备的开发和应用,无污染型最终产品以及防污、治污等处理技术。由于生态技术本身具有技术高、见效慢等特点,其初始投资往往依赖政府支持。应设立生态创新基金,纳入中央或地方财政预算,专门用于与生态技术开发及推广有关的支出,以政府支出为龙头,带动企业向生态领域投资。

参考文献

[1] 龚常,颜建军.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4(06).

[2] 王媛.生态文明视角下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3).

作者:路学军

上一篇:全年个人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银行新员工试用期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