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南县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共6篇)

南县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篇1

南 县 农 业 局 2012年8月28日

各位领导:

南县属洞庭湖区农业大县,总人口69.4万,其中农村人口52.2万,耕地面积50.1千公倾。区域内气候适宜,阳光充沛,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种养并举、农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农业结构。是国家重要商品粮、棉、油、菜、水产品及畜禽生产基地。被定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产粮大县、产棉大县、产油大县、优质农产品综合商品基地县等。20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秋冬季农业生产先进单位”等。近几年来,我县农业在各级政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生产发展较快。2011年全县水稻面积107.7万亩,总产达到43.9万吨;棉花面积24.8万亩,皮棉总产2.7万吨;油菜面积55.5万亩,油菜籽总产6.9万吨;蔬菜面积22.9万亩,总产41.3万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33元。

一、南县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工业化强县、城市化带动、产业化兴农、项目化推进”四 化发展战略,围绕粮食、油料、棉花、蔬菜等重点产业,以大市场、大项目、大基地、大企业发展为路径,突出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化推进、特色化崛起、产业化发展,立足开发大市场、做强大基地、培育大企业、推进大项目、叫响大品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二)发展思路。创新突破,开拓思路,明确发展方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全县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规模化,立足大基地建设,合理布局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做强产业规模;产业化,立足大企业培植,力求每个主导产业,都有龙头企业作为依托,产加销一条龙,实现产业化经营;园区化,立足大项目推进,加强土地流转和结构调整,实行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市场化,立足大流通构建,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特色化,立足大品牌打造,突出我县农业特色,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打响“南县粮油”、“南县蔬菜”等农业品牌,打造一批现代农业板块,做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一批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一批绿色农业生产基地。

(三)目标任务。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满足消费需求;优化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做强优势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2020年粮食总产达52万吨,增长12.6%,创建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棉花总产3万吨,增长15.2%,建成全国棉花高 产创建核心示范县;油料7.5万吨,增长9.7%,进一步扩大“全国绿色食品(油菜)原料基地”规模;蔬菜突出“全国冬春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建设,年产量达到70万吨。

二、南县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抓项目,夯基础。充分发挥近几年我县农业生产及项目建设在全省有位置、有特色的基础优势条件,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争取责任和奖励机制,全力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力争每年争取农业项目和农业投资有新的突破,争取上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重点抓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优质双低油菜基地建设、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乡村清洁工程整体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落实,以项目夯基础,进一步改善我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附表)

(二)抓服务,强形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各个项目的实施,全力抓好“三农”服务。一是进一步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入户率,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5%,提高10个百分点。二是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创办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10个以上,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农业生产丰产丰收。三是着力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技术水平。重点开展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和青年农民创业技术培训,确保每位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四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重点以南茅线为主,建立45 万亩无公害绿色稻米生产基地;以华阁、明山、南洲等乡镇为重点,建立25万亩高支纱优质棉基地;以河西片为主,重点发展10万亩优质榨菜生产基地;以三仙湖、乌嘴等乡镇为主发展5万亩冬南瓜生产基地;在全县建立40万亩优质油菜基地。

(三)抓订单,惠民生。将“订单农业”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解决农产品卖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大对粮食、棉花、油菜、蔬菜的订单开发力度。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加强联系与合作,走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实现农企“双羸”目标。到202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订单面积达80万亩,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以上,全县订单农业受益农户7.6万户以上。以订单惠民生,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抓特色,创品牌。突出提升“洞庭鱼米之乡”的影响力,全面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幅提高绿色、有机食品比重,着力打造“南县大米”、“南县油料”、“南县榨菜”等地理标志品牌。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茅草街米业、鑫农油脂、朝阳蔬菜等特色品牌的知誉度和影响力。全县着力打造国家、省、市级8个以上农业品牌。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大“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力度。到2020年,全县“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150个以上,认证产品 达到上市农产品生产规模的8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依据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加强领导,组织力量,进一步研究制定所连区域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切实按专项规划组织实施,分步有序地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建立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农业产业发展联系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持续推进的工作机制。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各级部门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列为党委、政府的重要督查事项。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专项规划与其他规划及计划的关系,在时序安排上做到科学有序,加强衔接配合。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树立科学观念,实施超前发展战略

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超前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发挥各级党政规划、引导、支持等宏观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和大力推进产业循环经济方向发展,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集团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作用。对重点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引导。政府要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充当统筹协调者角色,突出重点,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发展涉及的有关税费,并对实施超前发展战略的产业进行适当财政补贴。

(三)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来促进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龙头企业向多层次宽领域全面发展,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养一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机制灵活、运行稳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定、市场营销等多种协作和服务。积极引导龙头建基地,依托市场兴产业,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优质化、标推化方向发展。

(四)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元融资体系

农业产业发展必然要求大量稳定的资金投入。必须增强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高效率的农业投入体系。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的“三个高于”。在依托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扩大金融信贷规模。依托政府建立起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制度,消除金融机构投资农业的障碍,降低金融机构投资的风险性。制定土地、税收等各类优惠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积极性。加快农村的发展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和其他个人的投资积极性。

(五)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内在发展动力

南县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篇2

1 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必要性

1.1 统筹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直以来, 由于各个地区在要素、区位、观念、政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化解发展不平衡, 各个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 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路径, 从而在各地区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 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省里提出要推动“四大经济板块”协调发展, 其中就包括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可见, 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

1.2 发挥湖区比较优势的客观需要

湖区在发展方面有着自身的比较优势, 主要表现在:一是区位优势明显。《规划》中提到,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交通动脉交汇处, 地处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腹地, 是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重点区域, 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境内铁路、高速公路纵横, 长江岸线资源优良, 是重要的水运交汇地”。随着铁路、公路、水运、机场设施的完善, 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二是经济基础较好。尤其是在农业方面, 湖区一直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 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三是文化底蕴深厚。洞庭湖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褒颂的地方, 湖区内有许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称民镇民村。

1.3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湖区生态功能十分突出, 在保持江湖水域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上, 具有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价值。此外, 湖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以常德市为例, 常德享有“非金属矿产之乡”的美誉, 现已发现矿产60余种, 探获资源储量的矿产30多种, 列入省、市矿产储量表的矿产有20多种。但近年来, 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洞庭湖湖泊日益萎缩, 安全饮水问题突出,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湖区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就是要保护和修复湖区生态系统, 加快湖区生态文明建设。

2 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要求

2.1 转型发展

根据《规划》,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目标是要建成“五大区”, 分别是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基地、“两型”引领的“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水陆联运的现代物流集散区和全国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从“五大区”的战略定位, 不难看出, 未来在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方面, 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之路。

2.2 创新发展

要实现转型, 根本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提升产业的素质和水平, 实现环保和生态, 所以湖区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创新当中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根据《规划》,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 具体要在创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创新强农惠农富农长效机制、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创新投融资机制等五个方面做好文章。更具体地, 一是要做好技术创新, 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都是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二是要做好产业创新, 要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实现商业化转移, 进一步打造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要做好制度创新, 为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2.3 特色发展

根据《规划》,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五大任务, 分别是水域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发展、宜居家园建设、民生事业改善和基础设施支撑。其中, 在产业转型发展方面明确提出, 要“立足湖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与生态经济区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具体布局方面, 结合湖区资源特点和现有产业优势, 未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构建“五核五轴”发展格局, 在各个地区形成特色发展格局。

3 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具体思路

3.1 着眼推进农业现代化, 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大力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 通过延伸产业链, 培育优势农副产品产业带, 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提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一是要以生态农业为核心, 综合打造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及乡村旅游等产业, 构建起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二是要凝心聚力打造农产品品牌, 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 用市场化的理念加快创新, 以品牌战略打响农业现代化战役。

3.2 着眼推进新型工业化, 构建特色新型工业体系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 一是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洞庭湖区的传统工业部门, 如造纸、食品、轻纺等部门, 在洞庭湖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很大, 是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 在满足区域投资、消费需求和创造就业岗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促进洞庭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和优化升级;二是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要推动产业集群。坚持走集群发展之路, 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 打造产业集群。

3.3 着眼现代物流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

根据《规划》要求, 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要做好物流业和旅游业两篇文章。要发展物流业, 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按照《规划》, 今后湖区铁路、公路、水运、机场设施都将有重大提升, 将逐步建成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物流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要围绕“一圈四带四组团”的旅游开发格局, 立足于湖区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 加快环湖生态旅游圈发展, 建成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风情和荆楚文化旅游发展带。

摘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既为湖区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 又给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首先结合湖区实际分析了推进洞庭湖生态建设的现实背景, 而后围绕国务院批复的《规划》指出未来湖区发展要遵循的新要求, 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茂松, 刘励敏.洞庭湖区腹地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4.

[2]李松龄, 李娜, 李利.洞庭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4.

[3]王玲莉.洞庭湖区生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求索, 2014 (4) .

[4]姜珂.实现绿色崛起——打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必由之路[J].价值工程, 2013 (21) .

[5]蹇斯勇, 等.把握机遇, 再现八百里秀美洞庭[N].常德日报, 2014, 9, 25 (6) .

南县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篇3

摘 要: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实施协同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探索性复杂工程。笔者论述了协同创新在协调区域发展、解决关键技术、统筹宏观管理方面的必要性,阐明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所具有的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等条件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可行性。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12

洞庭湖地跨湘鄂两省,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其环境功能整体性、自然资源同构性、开发历史同一性、产业结构相似性、社会文化同源性等特点[1],确定了环洞庭湖区一体化建设的客观基础。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原因,特别是近年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湖区发展面临湖泊萎缩、生态恶化、发展滞后等诸多新的突出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之间呈现非均衡的发展态势[2],生态经济建设成为环洞庭湖区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已经全面启动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将重点推进规划统筹与政策支撑,加强综合协调,强化项目推动,按照布局合理、功能互补、梯度有序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具有湖乡特色的生态城乡体系。

生态经济区是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改善和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区域内资源的基础上,协调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的总体竞争力的提高[3],是积极探索内陆湖区开发治理新模式、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由此拉开了生态经济建设试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湖南新的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和长江全流域开发开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好地顺应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突破湖南原有的区域发展格局,提升湖南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有利地位。环洞庭湖区联合和协作机制已经形成共识,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4],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加强协调配合与协同创新,是我们探索环洞庭湖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需要研究与关注的重要问题。

1 协同创新的提出与内涵

协同创新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最早提出的概念,最初是指“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或组织所组成的网络形成共同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5-6]。随着概念内涵的发展,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等多方主体通过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等方面的整合[7],以及在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度方面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合作创新的过程[8]。协同创新是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促进多方主体能力的优势互补与互补性资源整合,实施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活动协作,实现产业化技术推广应用与科技创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具有整体性与动态性特点,表现出目标、功能的关联性与相互协调的动态变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举措。

对于区域协同创新,必须通过机制创新对各创新主体的目标任务、资源配置等进行有效地协调与管理。区域协同创新,关键在于协规、同力,形成共创、多赢的局面。在区域发展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与区域内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与优质资源共享,不断发现与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9]。政府主要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激励与协同环境,链接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的知识、资源与行为,形成以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集成的、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平台[10]。参与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与效率、实现多方主体共赢的有效途径。

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2.1 协调区域发展需要协同创新

区域协作和共谋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成为重要的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继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湘南地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后的第四大协作板块,区域发展目标是推进生态系统、产业体系、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区发展水平,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包含生态功能基本修复、产业转型发展、宜居家园建设、民生事业改善与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为了合理有效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看,面临更大的挑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经提出多年,但落实在地方层次的协调合作机制一直没有完善起来。目前区域协调组织处在一种松散的模式,缺乏政策的集体约束力,无法形成稳定的制度结构。因此,为了建设生态经济区,科学定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使之成长为中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跨区域、跨学科、跨部门协同创新成为必然的选择。

2.2 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协同创新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涉及防洪减灾、生态修复、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管理智慧化、基础设施等多领域,需要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实施强强联合,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引领,才能保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但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市场效应为主,在前瞻性、基础性研发方面缺乏动力,尽管市场、企业因素在引导增加研发投入上具有积极作用,可对于学术前沿等重大系统创新方面支持不足。高校、科研院所以科研为基本职能,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但是其科技创新偏向理论,市场导向不足决定其科研的实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政府部门需要全面统筹兼顾社会经济与国民发展的多个方面,科技创新的动力与以上两个群体比有所欠缺。各部门目标职能的差异导致资金投入体制的差异,创新财力保障难于协同。因此,只有进行协同创新,打破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等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突破制约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相关研究的学术高地,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推动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与环洞庭湖区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突破解决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2.3 统筹宏观管理需要协同创新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跨两个省级、六个地市级行政区,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局限于本身的管理隶属关系之中,跨区域、跨部门之间的协作协同难以突破,涉及众多部门的职能范围,不同部门设立的目标不同,同时存在纵向资源获取多、横向资源争取少,资源获取“隔行如隔山”现象,不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受到体制机制因素的严重制约。虽然各个单位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巨大工程,只有通过协同创新,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树立统筹理念,以一体化思维指导环湖地区建设和发展,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环洞庭湖区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2.4 区域协同创新突显竞争优势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具有多主体利用区域要素的互补性和共生性特点,针对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总体目标的创新要素不断整合,以及区域内物质流、知识流、信息流的流动,同时使区域发展创新系统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知识的融合,在区域创新资源和要素的不断整合中获得有序发展与增值效应。区域协同创新通过构建区域内机构,推动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协作与区域协同创新的自组织过程,产生区域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形成区域内高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的创新网络,加速区域内创新要素的整合,实现了区域系统整体协同,形成要素-主体-环境的协同运行机制,促进系统的有序演化,使区域具有更大或更强的竞争力。因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是机制体制创新,区域的协同创新效应转化为竞争优势,体现了发展优势。

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的可行性

3.1 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协同创新,瞄准了国家重大需求与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继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湘南地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后的又一个国家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的重大创新实践,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趋大、转变发展方式、启动新型城镇化的一项战略决策,补充和完善了国家战略层面上中部崛起的顶层设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作为国家一项重要战略,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点,将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协同创新,成为我国又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促进环洞庭湖区域乃至中部地区生态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3.2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体现了主动适应性

环洞庭湖区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化,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比较完整与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快速崛起,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环洞庭湖区通过一体化建设,正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的要求,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动[11],紧盯世界新能源发展前沿,大胆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两型化升级改造,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拉动发展的主导力量[12],为建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基础与适应性条件。

3.3 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产生了新需求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融合发展,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和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大力推进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建设“数字洞庭”,建立一个健全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区域统一的公共平台和长效运行机制,不仅符合湖南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与区域发展的重点规划,也是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选择。

4 结 语

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推动力与区域竞争力的动力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环洞庭湖区一体化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协同创新模式支撑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能提升创新能力与效率,实现多方主体共赢,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但是,协同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尽管已初具协同创新的多种模式,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和实践探索还不够成熟。因此,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实施协同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探索性系列工程,需要重点突破与逐步摸索。

参考文献:

[1] 胡武贤.洞庭湖区经济一体化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1):5-7.

[2] 李姣,张灿明,罗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6):97-103.

[3] 屈波,谢世友.重庆三峡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1):120-123.

[4] 刘魏文.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150-152.

[5] 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6] 邓羽.协同创新机制下的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共享[J].兰台世界,2014(1):15-16.

[7] SENANO V,FISCHER 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 [J].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2007(18):599-615.

[8]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9]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OL].[2012-04-13].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 business.

[10] 杨继瑞,杨蓉,马永坤.协同创新理论探讨及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J].高校理论战线,2013(1):56-62.

[11] 吴纪宁.关于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武陵学刊,2012,37(2):38-40.

洞庭湖流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篇4

洞庭湖流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对于生态系统,灾害性事件的产生多为外界胁迫因素与系统内部生态结构不稳定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流域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系统内部的生态结构与外界的胁迫性因素.目前国内外对于外界胁迫性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灾害(如洪涝灾害)以及外界污染物主要集中在重金属类的排入,而事实上,其他类型的.污染物,如氮、磷等也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危害,由于这些污染物浓度在个别地区超标程度较高并可能对受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将该类污染物作为一类重要因素纳入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中是非常必要的,而由此得出的评价结果也更为系统和全面.以洞庭湖地区的东、南、西三部分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其特殊的背景,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血防污染作为其污染类风险源,引入由氮毒性污染指数、磷毒性污染指数、重金属类毒性污染指数共同构成的毒性污染指数与自然灾害指数和系统本身的生态指数,包括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物种重要性指数以及脆弱性指数完成了对洞庭湖流域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作 者:卢宏玮 曾光明 谢更新 张硕辅 黄国和 金相灿 刘鸿亮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长沙,410082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年,卷(期):23(12)分类号:X171.4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 洞庭湖 污染

洞庭湖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篇5

生态安全是一定时间尺度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保持其自身正常结构与功能和满足人类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在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构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采用“农业生态不安全指数”对洞庭湖区各县(市)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调蓄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威胁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加重是洞庭湖区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洞庭湖农业生态安全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生态农业生态不安全指数由湖边向丘陵、山地区递减.本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其研究方法可为区域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借鉴.

作 者:许联芳 王克林 刘新平李晓青 周上游 XU Lian-fang WANG Ke-lin LIU Xin-ping LI Xiao-qing ZHOU Shang-you  作者单位:许联芳,王克林,刘新平,XU Lian-fang,WANG Ke-lin,LIU Xin-ping(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李晓青,LI Xiao-qing(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3)

南县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篇6

1 有利条件

1.1 完善的政策作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已经表明, 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 木本油料产业也是提供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现如今, 我国的食用植物油消费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需求量与供应量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 越来越多地依靠外来进口, 由此带来的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多。我国提出建设示范基地, 并实现其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当前木本油料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0.13亿hm2, 年产量约150万t。

贵州省《关于印发贵州省核桃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的通知》明确要求, 贵州要用5 a左右时间发展核桃种植66.67万hm2, 实现产值125亿元的目标。铜仁市提出到2016年底要建成6.67万hm2油茶产业基地的目标。思南县提出要着力加强自然生态建设, 部署建设兴隆油茶生态示范区等。

1.2 土地流转有序推动, 产业规模初具雏形

兴隆乡有耕地0.27万hm2, 林地0.20万hm2, 可开发用于油茶种植的土地在0.27万hm2以上, 适合种植油茶的土地资源丰富。目前, 依托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 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体制机制, 创建了“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 有效激发了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1]。已集中流转土地种植油茶0.07万余hm2。

1.3 油茶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木本食用油料中, 油茶是特有的树种, 有着2 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油茶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茶油, 副产品包括茶壳、茶枯及茶粕等。茶油可以作为食用油, 对其深加工还能够提取茶皂素等, 对茶壳提取可以制作木糖醇、活性炭等。现今人口数量不断增多, 耕地面积减少, 为解决人类食用油不足的问题就需要积极开发木本油料。有预测, 21世纪的前20 a, 我国人口数量会达到14.5亿, 我国人均食用油数量将达到22 kg, 以此为基准进行计算, 食用油的总需求量会达到3 200万t。目前, 我国每年能够生产各种植物油1 500多万t, 每年增加100万t的供给量, 5 a后才能够达到2 000万t, 而且还需要从国外进口1 200万t的油料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要使我国的茶油量提升到2020年所需程度,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 我国未来油茶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存在问题

2.1 管护资金严重短缺

现阶段, 油茶园区的管护工作主要依靠村一级机构进行管理, 整合了生态扶贫管理资金作为管护费用, 资金单一, 资金支撑日期过短, 且资金量不大, 一般扶贫资金只提供3 a内管护, 油茶成林需要6~10周期, 缺乏后续管护经费。

2.2 管护力度不够

由于管护资金的严重缺乏, 造成油茶苗管护时管理粗放, 力度不够, 一年管护2次的管护周期过长, 造成很多园区内草比茶苗高的现象举不胜举。

2.3 管护人员责任心不强

进行管护时工作人员现任心不强, 疏于管理, 即使到现场也是走马观花, 泘于表面工作。

3 发展对策

3.1 退出一个产业

充分利用思南县退耕还林0.67万hm2政策, 把油茶产业与退耕还林打包实施, 将所有耕地退出后栽上油茶, 使油茶产业面积得到根本性提升。同时, 将退耕还林生态补偿费用作为管护费用补助给贫困户, 既解决了管护资金, 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3.2 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

一个村组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 针对油茶园区建设的前中后期分别成立不同专业合作社, 只对一个环节做大做强的原则, 做尖一个末端产品, 实现合作社之间互利共赢。

3.3 林下产业种植

在油茶园区前3~5 a, 充分利用矮秆作物 (如辣椒、共生) 种植, 以耕代管、以耕代护, 确保林下精细耕作, 提高园区管护质量。

3.4 强化体系保障

如果油茶园区规划成功实施后, 园区油茶种植面积1 333.33 hm2, 全乡森林覆盖率将提高30%, 达到60%以上。因此, 应当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3.4.1 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鼓励示范园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 对科技资源及科技项目进行整合, 并将其应用到示范园中, 形成产业基地, 使科技成果能够尽快转化为实际的成绩。此外, 还需要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示范园区建设, 加快先进农业机械、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保护及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新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 带动园区全面发展。

3.4.2 强化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示范区农业标准化体系, 以点带面, 推动整个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市场实际需要的调查研究, 明确农产品综合系列标准, 并将综合系列标准贯穿于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 通过农业化的方式手段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 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 实现集约化的生产经营, 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实现高效的农业生产。农业示范园建设时, 需要对农产品生产的环境、过程及加工、包装等进行全过程管理,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 龙头企业中需要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 并积极凸显龙头企业在农业标准化中的带动作用, 科学控制生产原料、过程、环境等, 实现种植、养殖及加工的标准化。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现统一化的种植、生产、包装, 形成统一化的品牌[2]。

3.4.3 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使农业生产示范园区与农户相结合, 生产出更高质、卫生的产品。对农产品生产前、中、后的全面管理与监督, 保证其质量达标, 对农产品场地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 从生产环节着手, 使得绿色生态化的农业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

4 结语

思南县是贵州省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之一, 在贵州省列入国家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16个县 (区) 中处于西部中心区域,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因此, 对于思南县的生态油茶园区建设也应当充分发挥这些有利优势, 规避不利因素, 以加快生态油茶园区建设, 并提高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伍金鹏, 王强.石阡县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技服务, 201 (512) :213-215.

上一篇:古诗秋夕古诗今译下一篇:民兵教练员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