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课程改革呼吁生成性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促进有效生成:一是通过精心预设来促进有效生成;二是创设学习情境促进有效生成;三是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有效生成;四是运用教学机智促进有效生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论文 篇1:

《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二轮复习策略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打破教科书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归类复习,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专题复习有利于学生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培养能力,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在制定第二轮复习方案时应从引导学生的自我复习和制定教师的复习方案两方面着手。

一、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后的学习状况分析和复习建议

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大多数学生对本来相对生疏的世界史知识已有模糊的总体映像,但对确定具体知识的位置,仍觉得非常难;在此情况下,回归基础、依据考纲,重组教材,清晰知识结构,成为我们当下重点。

尽管第二轮专题复习也是在重过教材,但是应当清楚地看到复习不能代替学生知识的过手,为此,我们建议学生在跟着教师做好第二阶段复习的同时,回归教材,重构教材,进行针对自己情况的个性复习,包括要求学生自己设立一周或一月阶段复习计划,在一段时间内重新系统地总结和归纳知识,这样可以把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而产生厌烦情绪;要求学生将简单、重复的教材以新视角、新角度重组,掌握教材的总体结构和主线,以克服“视觉疲劳”等。

1.宏观上把握教材

第一阶段已经复习结束,教材中究竟讲了些什么?不去回忆细小知识点,不去回忆章节知识结构,只求以最简短的语言从宏观上、总体上把握教材。例如:

世界近代史:三个历史时期。①工场手工业时期(第一章近代的序幕;第二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②蒸汽时代(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主义运动兴起);③电气时代(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制度成熟,世界体系形成)。

这种结构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形成文本,要做到滚瓜烂熟,在进入每一本教材前,先概览总体结构,画上“知识树”最粗的那一条主干。

2.总体上把握每单元的知识结构

世界近代史三条线索,三个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在此我们以蒸汽时代为例加以说明:

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近现代史上第三章:两种方式建立知识框架体系。

按标题所示的两个内容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形成的物质基础——第一节工业革命

建立对世界的统治——第四节19世纪里七十年代的革命改革潮流

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五节

②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③亚洲革命风暴

这一步就好比在画好的树干上添上枝叶,一棵完整的知识树出现了。

二、教师的专题复习策略

在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考试大纲,并认真研究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高考的发展趋势,精心划分设计专题,我们建议注意以下专题:

1.主干知识专题。

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专题复习应以主干知识为主。传统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大专题: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史、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及国际关系

大的专题中还可以划出小的专题,并注意学科内综合,例如资本主义经济可以设计一个中外近现代史上土地政策调整的专题,涉及的内容包括: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圈地运动

②法国大革命的土地政策

③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土地政策

④美国内战中的《宅第法》

⑤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土地政策

⑥中国民族资产阶的土地政策

⑦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1917年宪法规定的土地政策

⑧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2.关注热点。

2007年各地文综试卷充分体现了不回避热点的命题特点,例如全国卷Ⅰ中材料题第38题从美国在二战中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政策,对英、对华进行援助的有关史实,考查了大国崛起问题,揭示了战争崛起的教训、合作崛起的经验。如全国卷Ⅱ中第38题对“孙中山民族主义的考查”,2006年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是高考重大的周年纪念热点。同时热点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因此第二轮复习时,上课讲学科知识时就要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学习,养成思考习惯。

3.以政治、地理术语组织复习,变换重组教材的角度。

2007年高考在考查热点问题的设计上又体现了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如全国卷Ⅰ中材料题第40题把环渤海地区两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北京和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关注结合起来,进行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间的自然渗透考查。在专题复习中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尝试,例如:以两次工业革命产业结构的变化考察中古今中外的经济史,并以政治地理中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三大内容分析组织。当然,这需要我们加强文综各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配合。

4.适当关注新课程。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例如高考全国卷Ⅰ选择题19中关于赫德路,只提供一个外文路牌要求学生判断此路牌设立的时间,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中这些探究性试题的出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必须顺应这一潮流。

5.新观念专题。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命制体现了利用近代化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三种学术观点来整合基础知识。文科综合考试命题人员大多为高等学校历史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对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某些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题的过程中,必然渗透他们关于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学术观点。在2007年高考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趋势。例如全国卷Ⅰ第16题,此题考查清末新军的主要特点,新军是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仿效近代西方军制编练的,是近代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此题的设计就体现了近代化视角。又如第40题关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问题,迁都原因之一是“燕京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影响之一是“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发展进程”,问题的设计及参考答案都体现了以文明史视角考查、阐释历史这一特点。

三、复习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培养能力与夯实基础知识的关系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绝大多数试题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尤其2007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Ⅰ、Ⅱ历史试题选择题采取了非主题结合的考查方式,拓宽了知识覆盖范围。针对这种选择题考查呈现方式的变化,在二轮专题复习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也不能放弃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熟悉与掌握。

2.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在二轮复习中,教学内容跨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感觉时间不够,整堂灌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二轮是知识的整合,教师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学生应在二轮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3.学与练的关系

练习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适当辅助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经过一轮复习的训练,在二轮复习中应要求学生以掌握知识的内在网络为主。

4.大专题与小专题的关系

把大专题细化成小专题,与高考命题“小角度、大跨度”的原则合拍;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

作者:张翠霞

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论文 篇2: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摘 要:新课程改革呼吁生成性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促进有效生成:一是通过精心预设来促进有效生成;二是创设学习情境促进有效生成;三是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有效生成;四是运用教学机智促进有效生成。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生成

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而在当今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促进有效生成。

一、通过精心预设来促进有效生成

崔允漷教授指出,“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误区。”所以,精心预设才能避免信马由缰地展开教学和无目标地随波逐流。精心预设就是教者课前要通盘考虑,要在明确实现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而概略地安排教学程序,尽可能地全面考虑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要充分做好处理突发问题的预案以及教学方式,将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教学的契机。宏观的包括学情分析、教材使用、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材料准备等;微观的包括开课导入、课堂提问、环节过渡、结课照应、媒体运用、板书设计等。教师在考虑“预设”和“生成”时,必须掌握好其中的度,有些知识是不需要在课堂中探究并生成的。教师的预设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是否在单位时间里得到了最佳的发展,看教与学投入的精力与产生的效果之比高不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并加以整合,取长补短,以提高教学效益,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因此,精心预设要“三备”,即“备人、备形、备神”。

(一)以《鸦片战争》(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为例

如《鸦片战争》(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这节课是高一年级历史的第一节课,很多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时的感性认识阶段。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在本节课中没有明确的表述,要分析失败原因及教训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是本节课的难点。很多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都是通过谈话、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但学生往往讨论不起来,也得不出这个结论,最后还是在教师点拨引导下学生才恍然大悟。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有效的生成,而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生成。

(二)四种途径促进有效生成

笔者考虑通过以下的途径来促进学生的有效生成:一是启发引导学生对比战前中英双方的发展状况,围绕主客观原因进行思考、讨论;二是展示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兵力的比较,启发学生思考: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何中国还是失败了?三是让学生回顾古代汉唐盛世时的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史实,启发学生思考:古代中国强大时为何没有大规模向外扩张?四是引导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思考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思考、讨论,终于得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结论。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同学还提出了“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的疑问,并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老师继续加以引导,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结论。由于精心预设,在课堂上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生成性发展。

二、创设学习情境促进有效生成

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历史,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学习情境 ,化抽象为直观,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丰富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在课堂教學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经历、理智和情感体验,最终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方法、培养新技能、发展新能力,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一)以《天朝田亩制度》(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为例

比如在讲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时,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掌握和应用。如,学生错误地认为“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带有社会主义空想性”;对于“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论述也很难理解;对于“《天朝田亩制度》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却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学生也不知其所以然。

(二)设计学习情境促进有效生成

为解决这个难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情境:1.如果你是当时太平天国里的一个农民,你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态度如何?2.假如《天朝田亩制度》在你的家乡实施,你会怎样去做?3.作为一个农民,当时你想过怎样的一种生活?

这种新颖的提问方式一下了把同学们吸引住了,他们积极地探索《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有的同学说:“作为农民,我受尽地主压迫剥削,要摆脱这悲惨的命运,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土地,因此我会支持《天朝田亩制度》。”有的同学说:“我家以前有些土地,但被地主霸占了,我们没有势力跟地主对抗,现在太平天国政权给我们做主,我们一定把土地要回来。”有的同学说:“作为一个农民,我辛勤地劳动,在土地上创造财富,但我的劳动成果却大部分都要上交给国家。我认为土地属于我个人私有,我的劳动成果也应归我所得,怎能上交给国家呢?那我这样辛勤劳作是为了什么?如何改变贫困的生活?”

同学们的看法是从他们原有的认知出发得出的一些感性认识,但也表明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了,不像以前那样不知从何下手。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同学们就会豁然开朗,终于认识到《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这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它跟空想社会主义不一样,空想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学说,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农民所追求的是那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的觉悟还没有达到“绝对平均劳动成果”的程度,因此,《天朝田亩制度》虽然调动了他们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却无法调动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三、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有效生成

中学历史教材虽然几经改革,但“旧、繁、难、偏”的老毛病依然存在,教材更新得再快,也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灵活、能动地拓宽和补充,使课程发展跟踪前沿,与时俱进地保持课程的生机和活力。这样一来,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不再是教材的被动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的实践创造的主体。所以,新课堂要尊重教师对教材能动地创造、灵活地运用,在维护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宽、补充和创新,只要相关知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但生成不是随意将教学过程旁逸斜出,而是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因此对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应注意筛选和科学的评判,避免被动的生成、虚假的生成甚至负效的生成。

(一)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教版)为例,整合资源引导学生自行探索

比如在讲到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教版)时,很多学生不明白“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个结论,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既然资本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那现在我们改革开放不是利用,资本主义的东西吗?我们不正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潮流吗?”

面对这样一个突发性的生成问题,笔者灵机一动,引导学生整合多方面的资源,让学生自己探索这些问题。首先,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入手,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敌人的力量异常强大,他们不允许中国改变社会性质,走上独立的强国之道。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里,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对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很强的依赖性。第三,结合语文课本里的《阿Q正传》进行分析。阿Q是当时中国农村典型的农民形象,他生活困苦,向往革命,但找不到真正革命的出路,最终被投机革命的封建旧势力送上了断头台。阿Q的命运说明了辛亥革命不关心农民,农民也不理解辛亥革命,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没能唤起民众参加革命,提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真正原因。在分析掌握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归纳总结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个结论就水到渠成了。

四、运用教学契机促进有效生成

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面临着大量的必须处理的教学事件,这些教学事件都是不能提前规划与预计的,也是不能回避与压制的。如果教师没有教学的敏锐性,不能及时捕捉教学契机,那么教学生成就不可能。捕捉教学契机,并根据教学情境调整教学行为,都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智慧,因为只有教学智慧才能“将一个没有成效的、没有希望的、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是积极的事件”。

(一)以《中国古代史》(人教版)为例,改变教学策略促进有效生成

比如笔者在讲到宋朝的“积贫积弱” (《中国古代史》——人教版)这个问题时,按课本的表述——分析“积贫积弱”的表现、原因和危害,有一些同学在下面私议:“我看到有些書上说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朝代,怎么说它是‘积贫积弱’呢?”“是啊,我看到有些统计资料说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都比隋唐高,城镇化水平甚至比我们今天还高,不见得是‘积贫积弱’吧?”“宋朝统治者不去收复中原是为了跟少数民族政权和平相处,不是‘积贫积弱’的表现。”

面对这一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突发性生成问题,笔者感到有点棘手,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正当犹疑不决时,笔者突然想到了《清明上河图》,灵机一动:何不从《清明上河图》来引导大家认识这个问题呢?于是笔者临时改变教学策略,先让同学们通过《清明上河图》来了解宋代的经济,然后再讨论“积贫积弱”的问题。通过观察课本上的《清明上河图》插图,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幅图反映了东京哪些方面的繁华景象?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清明上河图》说:“我们祖先早已知商品经济了。”他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这幅画反映了北宋经济怎样的发展状况?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起来了,他们认真观摩《清明上河图》,热烈讨论问题,并对北宋是否“积贫积弱”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在同学们讨论完后,老师做了总结:“我们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探究,了解和认识了北宋经济发展繁荣的状况,也了解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达,这幅画就是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当年首都东京(今开封)繁荣发达的商业。现在的一些学者通过对宋代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对北宋 ‘积贫积弱’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有些同学了解了这种新的观点,并把它跟课本内容结合起来思考,这是很好的。”

“那我们该如何来认识北宋 ‘积贫积弱’的问题呢?”老师的看法是这样的,宋代经济之繁荣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可以说宋代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以后的明、清。据说,国外一个用计量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学者估算,按购买力而言,宋代的人均GDP达到520美元,是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中最高的。当然这个数字真实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也不知计算方法与结论是否可靠。不过,衡量各个朝代经济繁荣程度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

在中国经济史上,宋朝是一个划时代的朝代。如果说此前中国只有互通有无,以生活必需品(如盐)为交易物品的地域性商品流通,那么,在宋代就真正出现了商品经济。其标志是交易物品由生活必需品转为奢侈品,出现了为交易而进行生产的农业和手工业,全国范围内长途贩运与商品交易形成,产生了大的商业中心城市。据记载,当年东京有百万人口,它的商业发达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大宋王朝商业繁荣的结果,许多学者正是依据这幅画来推测当年宋代的繁华。既然北宋经济文化发达,但为什么课本里又说它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呢?那是因为“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经济虽然发展了,但却没有使民富国强。

“积贫是指国家财政困难。专家估算,北宋时的财政收入每年在6300万到6800万缗之间,官兵支出达6000万缗,皇家支出约为720缗,再加上皇家祭天地祖先支出、给辽国和西夏的‘赏赐’,赤字相当严重。积弱是行政效率低、军事力量弱。这样,一来不能为商品经济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二来财政困难导致增加税收和各种盘剥。这就使得《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无法持续,这幅画完成后不久北宋就灭亡了,东京的繁华成为绝唱。现在的一些学者对北宋的‘积贫积弱’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这是百家争鸣的一种表现,这种新的观点在没有得到社会公认之前,我们还是采纳课本里的观点。当然,有的同学坚持这种新的观点也可以,只要你有充足的理由就可以了。现在的历史高考题目很灵活开放,有些题目所涉及的观点跟课文是不一样的,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中要拓展思维,灵活处理新的问题。”

总之,生成性教学是当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一条新路子,它激活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体会教学的艺术,构建更和谐、更具生命力的课堂,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0):28-33.

[2]张静.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蓝日泽

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论文 篇3:

试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摘 要: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并把这种思想融入到教育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學不仅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的发展进程,更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怀,我国作为一个有着诸多灿烂文明的大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屹立过世界经济文化之巅,见证过帝国列强的侵略,为让当代青年深刻体会当前国家繁荣昌盛局面到来的不易,就必须加强国家情怀教育。本文对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概述,分析家国情怀教育的需要把持的原则,最后分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希望当代青年不仅具备渊博的知识,同样可以以史为鉴,关注世界局势,时刻心系国家安危,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教育

自古以来,在文化教育中就十分重视家国情怀的教育,比如顾炎武曾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也曾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号召,正是这些国家情怀影响着数代华夏儿女自立自强,始终以国家的安危为己任,努力开创国家发展的新格局。在当代高中历史教学中,也必须融入国家情怀教育,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一、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家国情怀教育也为推进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发挥出重要作用。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体现在可以引导学生努力追求家庭幸福和国家富强,深刻理解家与国的相互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在高中历史课标中也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1]。家国情怀教育恰好把个人的自豪感、责任感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学习我国的历史科技、政治制度和改革开放的探索取得的重大成就会对学生思想意识产生重大影响,学生的责任意识也会得到培养,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深刻的感悟国家强大的重要性[2]。

二、国情怀教育的需要把持的原则

(一)家国情怀教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古往今来,国家始终倡导以德治国,教育领域也向来尊崇崇德尚学。先人曾提出了“修身、齐家、平天下”治国理念,当前国家也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历史知识武装大脑、更新观念,在社会发展中践行[3]。比如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学生在学习中会感悟华夏儿女为保家卫国展示出的不屈精神,为抵御侵略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仔细思考,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自己可能做出哪些贡献,像五四爱国运动的青年一样做好思想传播,还是投身于抗日军队中与侵略者厮杀?当前国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高中生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下不能深刻感受国家危亡与自身的关系,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容易在面对挫折时产生放弃的念头,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的青年都是怎样做的,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引发学生思考在遇到极为困难的境地时,是否可以舍身忘死,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学生在思考中就会审视自己,进而懂得树立坚定的意志品质重要性,在当下也要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树立爱国的思想[4]。

(二)家国情怀教育要与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

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始终是教学的主要方向,而爱国情怀教育更是重点内容,可以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行,懂得是非曲直,培养学生为有志青年,这样学生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共同维护好班级秩序,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从大的角度来说,对社会存在煽动民族分裂等不良言论进行有力回击。比如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对课本内容进行预览,分析宗法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统治阶级和百姓产生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与国之间的关联[5]。为强化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在西方文化中,为何孩子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在我国为何少有这种情况?”在学生的思考中,就会深刻领悟到我国的对祖辈的称谓正是受到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学生的心中也会自然的产生孝敬长辈的观念,这样家族的延续和国家的发展就形成密不可分的联系,即“家国关系”。部分高中生存在叛逆的情绪,与父母或者长辈的交流中会出现顶撞,进而伤害到长辈。学习西周宗法制后,很多学生就会审视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举动,与家人交流时更加善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6]。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曾经屹立于世界之巅,这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晶,当前疆独、藏独势力沉渣泛起,高中生要以史为鉴,珍惜得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不轻信、不传播分裂言论。

(三)家国情怀教育要与正确历史观相一致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要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明白重要人物和事件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在思考中提升自己的情感。家国情怀教育与历史教育的目标一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样分析问题就会更加全面和客观。比如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成果》时,学生可以学习到“两弹一星”的知识,见证了国家科技和军事力量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和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部分外国势力借此鼓吹“大国威胁论”,歪曲事实,引导错误的国际舆论导向[7]。从国内来看,也有一些群众对我国发生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恶意放大,而高中生容易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进行错误的传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家园情怀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倡导和平的国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自身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国家,而历史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逆转的,需要用客观的眼光看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义务传播正确的思想,也要懂得国家发展的好坏都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有国才有家。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辛亥革命”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很多学生学习后会想为何要通过暴力进行革命,借鉴日本自上而下改革会不会减少百姓牺牲?学生之所以的问题提出这样是因为对历史没有正确的理解,教师可以从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告知学生《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外国人的傀儡,当时的环境已经不具备良性改革的条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是都以失败告终,而孙中山深刻的体会到只有暴力的改革方式才可能实现新国家的建立,部分人的牺牲最终会换来新的时代,之后的新中国建立也正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样学生就会在历史的学习中更加正确的看待历史的发展[8]。

三、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

(一)教师自身要具備专业的知识技能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到国内外很多的知识内容,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这样才得以更好的开展国家情怀教育。但是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侧重于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需要潜心提升自己的修为和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内容,适时的进行家园情怀教育。比如学习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的《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时,学生可以欣赏到大家的字画,深刻的感受我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但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很多珍贵的文物或毁于一旦,或流失到国外,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告知部分文物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和英国大英博物馆,这说明了国家曾遭受严重的文物流失,借此机会学生就会懂得要保护国家,关心民族危亡。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学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体会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期盼;学习《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明白毛主席在建国初期提出“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用心,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信息,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还要展示出自身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教师的付出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本身也是爱国的体现,而学生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负教师的培育和国家的栽培,这也是学生爱国的体现[9]。

(二)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在学习高中历史知识时,很多内容都可以当做家园情怀教育的素材,学习古代文化时,伟大的楚国诗人屈原写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比如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伟大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铁路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此外,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收复新疆、抗击沙俄;郑成功在明末清初坚持反清复明,并且为祖国收复台湾;董存瑞在解放战争期间顶起炸药包,视死如归等等。家国情怀伴随着华夏民族走到今天,并且无时无刻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传承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教师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讲解中,还可以把学生熟知的内容融入其中,比如把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在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中,学生会得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开创新局面,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尝试,最终找到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讲,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也要看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五代领导集体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先,为实现中华梦呕心沥血,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爱国思想。此外,还要把现代社会和国际环境相结合,从当前的国际形式来说,各国都在为本国的利益进行着政治和经济交流,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就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外交策略是十分成功的,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我国在当前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和社会形势联系起来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10]。

(三)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方法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重视历史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水平,也很少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所以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在新课标实施后,当前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学方法也更加多元化,比如图表法、多媒体教学法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家国情怀是深层次的情感,只是进行语言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理解的,因此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升华学生的思想。图表法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之余更加深刻的感悟历史事件,而表格通过年份和事件的呈现,可以让学生在相关知识的对比中感受历史的进步。比如同一期间我国近代改革与西方国家改革的对比就可以利用图表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明白为何近代国家发展落后于西方。多媒体教学法在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开创了教学的新格局,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中,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相关视频,对学生的内心的会产生强烈的触动[11]。

结束语: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是当代高中生需要具备的情怀,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角度看待事物,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的看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更在历史的学习中辩证的看待历史的发展,学生也必将对祖国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发展也会因此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康富永.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2).

[2]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150-150.

[3]梁佳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15.

[4]皋银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7).

[5]戴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7(25).

[6]郭惠聪.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6).

[7]查泽雷.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当代教研论丛,2017(4).

[8]梁汇湘.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2017(33):40-40.

[9]郭小兵.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研究[J].新课程(下),2017(10):225-225.

[10]张伟.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家国情怀教育[J].好家长,2017(68):199-199.

[11]左言琴.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家国情怀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8).

作者:孔灵灵

上一篇:工作年中总结三篇下一篇:工作报告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