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基层公务员在行政执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组织决策和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与执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执行主体、执行的物质资源等因素有关,本文根据其原因提出了建设基层公务员执行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对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论文 篇1:

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路径探索

摘要:党的十九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一批能力素质出众的公务员队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公务员责无旁贷,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浪潮中有所作为。本文从公务员能力的涵义入手,深入分析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公务员;能力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田承先(1985-),男,硕士研究生,中共唐河县委党校,讲师。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家公务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综合素质的好坏、办事效率的高低、服务水平的优劣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注重培养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这就为新时代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公务员能力的涵义

公务员制度虽源自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但现代公务员制度在我国仍旧属于舶来品,起源于英国,在民国之后才由西方引入到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公务员在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也是突出的,这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行为的公共性,即履行公职;二是身份的特殊性,即行政编制;三是收入的特殊性,即财政供给。简单来说,公务员就是具有行政编制、财政供给且履行公职的人员。能力,即为素质,是指完成某项任务或目标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实践活动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公务员能力应该指的是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各类素质,以及展现的各类行为的总和。

二、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不足之处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官本位思想残留,服务意识不强。我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千余年的封建思想所束缚的政治社会也没有彻底的发生改变,官本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个别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主动服务观念依然淡薄。

二是依法行政能力不强,诚信原则缺失。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并将其写入了宪法中。依法治国首要的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要求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执法和行政,遵循诚实守信原则。然而在现實中,部分公务员法治观念差,依法行政的能力不足,朝令夕改,丧失了基本的诚信原则,与之相对应的是群众安全感缺乏,利益受损,进而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是创新能力不足,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强。近些年来,国家的公务员招录工作实施了“凡进必考”的制度,严把进人关,公务员队伍结构优化明显,但创新力还没有被完全激发,相当一部分公务员仍然采用老思维、老方法与群众办事交流。工作开展过程中,以完成上级任务为出发点,忽略具体事务的操作性,行为固化应付了事,实效不明显。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力尤显不足,往往采取“捂盖子”的方式,缺乏危机意识,错过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工作陷入被动,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扩大事件的影响力。

公务员能力建设过程中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因素决定的:一是用人机制不健全,公务员竞争缺乏公平,竞争机制并没有运行于公务员管理全过程。现有的公务员队伍,一直存在只进不出、出口不畅等现象,公务员新陈代谢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公务员队伍整体执政能力不高的客观因素之一。二是考核机制不完善,公务员工作缺乏积极性。我国现有的公务员考核标准笼统不明确,科学化实践化程度低,评价缺乏客观性偏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虽然现在公务员考核以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为考评内容,但缺乏细化指标,不能正确的反映公务员的综合能力。三是培训制度设计不科学,不能满足公务员个性化的需求。首先表现在培训理念上将培训作为一种奖赏,不能覆盖全体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其次是培训内容简单不科学,针对性不强,不能够因材施教,不能够满足不同岗位类型的公务员的需求;最后是培训机构单一,缺乏培训方式方法改革的动力,特别是有一些地方的培训只是流于形式,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总而言之,主客观原因的存在特别是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一部分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公务员能力建设出现了一些偏差。

三、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公务员要牢牢把握新变化,切实落实新理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不仅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出发点,更是公务员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政治素养

公务员在能力建设过程中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守“四个意识”,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当前社会,随着国内的开放程度逐渐加大,西方各类思潮涌入我国的政治生活中,腐蚀或影响着公务员,动摇其思想。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等价交换原则会淡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导致人们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因此,提高政治素养迫在眉睫:首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时刻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在工作中树立典型,积极向先进人物学习、向典型学习、向模范学习,以先进人物的事迹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其精神,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同时还要向反面典型借鉴经验,时刻警醒自己,不要犯同样错误。最后要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与群众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二)加强公共服务能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尤其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已不再简单的是提供服务,而是提高服务的效率。要加强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首先要牢固树立全新权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二要正确认识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努力提供自己本职工作的能力与水平。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服务观,在权力运用中始终把服务放在首位;要牢记公仆意识,在工作中不掺杂个人因素;要切实遵守岗位要求,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三要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构建效率政府。这就要求公务员在提供服务时严格按照程序办事,要有大局观,要提高执行力,不推诿、不搪塞,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我们的软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这就要求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依法行政能力,具体来讲应该做多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培养公务员的法治意识。我国有着两千余年专制史,人治的传统根深蒂固,社会公众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公务员在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做到行为有据、程序合法,时刻体现公平公正意识。二是要牢牢把握依法行政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有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公开、诚实守信等具体内容。三是要加强对公务员依法行政的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只有对权力进行适当的监督才能够实现最初的目标。除了加强对公务员廉政建设的监督外,还要加强对公务员依法行政的监督,确保公务员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确实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法律的遵守是全社会的义务,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使得每一位公民都能够自觉的遵守法律,以法律为办事之准绳,那么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自觉性就会在无形中得以提升,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也随之加强。

(四)提高公务员的创新能力

提高公務员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树立创新思维,即在意识上把创新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而要创新首要的问题是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思维,实现意识创新。其次是提高公务员的业务水平。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非常重要,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通过培训、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各种经验和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推动工作上的创新。最后要形成持续有效的创新机制。其一为创新保护机制,对公务员来说,最重要的保护则是允许探索、允许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能够因为创新失败而责备甚至是惩罚当事人,任何工作的开展都是由风险的,在限度内对创新者进行保护是极为重要的。其二是创新激励机制,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然公务员工作性质特殊,但适当的奖励也是必需的。可以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将创新能力作为公务员考核和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激发其创新意识。其三为创新发展机制,为公务员的创新创造条件和机会,包括在职学习等,使他们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发展动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五)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这是一名优秀公务员的必备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一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主动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及知识储备;二要强化实践磨砺,提升公务员果断决策能力;三要增强公务员突发事件防范意识,未雨绸缪,采取积极措施将突发事件先灭在萌芽状态。四要注重舆论引导,特别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公布事件的相关信息,做到公开透明,避免群众出现恐慌,降低突发事件的升级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新长征,2017(11):4-25.

[2]余先霞.试论公务员能力在政府效能建设中的作用[J].德州学院学报,2011,27(S1):11-13.

[3]郑海兵,武文莉.论公务员创新能力[J].行政与法,2011(03):63-65.

作者:田承先

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论文 篇2:

基层公务员执行能力建设研究

摘要:基层公务员在行政执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组织决策和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与执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执行主体、执行的物质资源等因素有关,本文根据其原因提出了建设基层公务员执行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执行能力

一、基层公务员执行力现状与问题

现代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公务员队伍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府工作的效率。而基层公务员是我国政府及其党政机关的工作的人员,是行使行政权利,提高行政效率的主体,因此提高基层公务员执行力是提高办事效率的前提条件。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府工作的效率,提高公务员素质成为公共管理和学术界关注的问题。那么,我国公务员在执行力上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

(一)行政不执行问题

行政不执行主要是公务员的不作为,主要表现在不执行上级命令,不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客观的比如上级的命令或政策法规不适合基层组织也可能是主观的比如因为一时意气,个性甚至是个人的一点点私利等,总之就是不履行职责,导致行政目标难以达至的现象。

(二)行政机械执行问题

机械执行就是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实际上是以执行的名义破坏执行。机械执行在基层公务员中就是没有领会和理解上级部门命令的要义、精髓,也没有与本人工作的实际相结合,貌似执行,实质上干着破坏之事。

(三)行政乱执行问题

行政乱执行就是基层公务员错误的执行了上级的命令,究其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官僚主义在作怪,有权益在驱动,不能从一而伦,但根本原因在于基层公务员素质不高,能力有限,不能正确的理解上级命令。

(四)行政虚假执行问题

虚假执行就是表里不一、阴奉阳为的执行,特别是当执行的政策对自己的权益有损害的时候,就会制定表面和上级政策一致,实际却制定相违背的实施方案,干着相违背的事情。

二、基层公务员执行力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行政制度、行政政策、资源配置的可执行性

在基层中可能上级的政策、法规、制度、命令等不适合当地基层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基层公务员执行力不佳,虚假执行甚至是不执行等问题。任何有效的行政执行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但是,在行政执行中一些必备的物质保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行政执行的一些物质装备欠缺。即使在物质保障充分的条件下,也还存在由于得不到有效配置和合理应用,使一些物质装备形同虚设,难以形成满足确保基层公务员快速执行的物质资源。

(二)缺乏有效的行政执行的评估系统和监督机制

从客观角度分析,制度机制直接制约着基层公务员执行力。考核奖惩等机制不够完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容易造成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人员责任不明,工作推诿,利益争抢,从而造成执行不到位。另外,监督机制不完善,容易导致执行随意性和主观化,这些都影响着基层公务员执行的积极性,也是导致执行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三)各机关各部门内部沟通以及外部协调问题

在我国政府管理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难以解决和平衡的问题。这也就表明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沟通是很难达到的。中央政府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很难掌控,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地发展,有时会与中央政策相违背。另外,政府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实现相互合作。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机制被更多的引入到政府执政活动中,因此,政府要能够与外部组织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尤其是在当今经济格局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基层公务员本身执行能力或办事能力

从主观角度分析,能力素质不高是基层公务员执行中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体现了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影响着做事的积极性,之所以出现应付执行正是因为缺乏责任心,缺乏担当精神;二是工作能力不高。责任心决定了工作动力和工作态度,而工作能力高低则直接影响工作完成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不能与时俱进,且学习不系统,方式单一等原因导致了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能力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造成执行中思路不宽方法不多,遇到新问题,只能凭经验,吃老本使得工作成效不大。

三、增强基层公务员执行力途径

(一)建立基层公务员长效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激励就是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强化其行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这强调的主要是:①激励内容要具有针对性。不同地域、不同级别、不同职能部门的公务员需求不同,他们或许追求工资、追求培训学习、追求晋升等。政府应该实行差别奖励,满足公务员的需求。②丰富公务员奖励方式。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追求在不断发生变化,公务员也一样。因此,政府应该设定多样化的奖励方式。另外,政府还要注意激励机制的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社会现状,建立灵活高效的激励机制。

(二)基于基层公务员执行力培训

国家早在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等法律、法规中要求,各地区部门要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使培训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但是,当前培训中存在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培训主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机关执行力的提升。

(三)建立高效执行文化

执行文化是行政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执行为最高原则和终级目标的一系列思想信念、体制机制、方法技术的总和。它是支持基层公务员执行的软件系统,包括执行的态度、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是保证有效执行的驱动力。执行文化制约和影响着基层公务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动机以及他们身在其中的制度安排、建设乃至方法、技能等。而当这种文化与基层公务员的行政执行行为融合在一起,必然带来有形的或无形的、自身职能的和社会影响的良好效应,为打造现代政府注入新的活力。

(四)有效行政管理体制和评估系统

建立健全高效的执行机制,是提高基层公务员执行力的保障。一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正确的决策是有力执行的前提,一项政策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克服“长官意志”,注重科学化,民主化以及程序化,多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执行政策的相关基层公务员的看法,使其更切合基层实际,使执行政策的基层公务员能够认同与理解,从而提高其执行的积极性和质量;二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机制,科学界定和细化基层公务员岗位职责,以权责相称为准绳,建立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以岗定责,责任到人;三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做到对基层公务员的每一项执行,都有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并以此作为其薪酬培训,奖惩,晋升的客观依据,使其树立起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激发其提高自己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建立执行力的胜任模型

陈霜晶在街道办事处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研究文章中指出,街道办事处公务员的胜任力特征要素主要包括:责任感、诚信正直、执行力、安全意识、忠诚、吃苦耐劳、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十个方面。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为政府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新的技术,从而促进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发展。

(六)加强执行物质资源的保障

基层公务员执行力关乎各级政府行政目标的最终落实和有效实现,取决于各种主客观要素整合优化的程度和水平。要加强对满足基层公务员有效执行的物质资源需求的调查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物质资源配置依据。要根据需要,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不断提高基层公务员业务工作所需的物质装备水平,确保其支持有效执行。总之,要建立科学的物质资源的配置机制,注意有效利用已有资源,优化和整合各类资源,避免和杜绝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陈霜晶.街道办事处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

[2]柴罗明.基层公务员行政执行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0):95-97.

[3]付铁军.论基层公务员执行力的提升[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3):54-56.

[4]刘颂玲.乡镇机关公务员执行力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J].管理科学,45.

[5]李佳红.如何提升基层公务员执行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2),51.

[6]丁华涛.基于执行力的公务员培训体系研究——以湖北劳教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作者:牛晶

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论文 篇3:

浅析基层公务员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摘要:该文以XX市公务员为研究样本,以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找出基层公务员的共性问题,并对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应急管理能力;解决路径

【课题项目】本文是中共西安市委党校2011年度校级课题《西安市基层党政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研究》的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的变革,近年来,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呈现出多样性、突发性、不确定性、高危害性等特征。公务员作为政府的第一资源,是政府管理的主体,其素质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其言行受到社会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其应对危机的能力,更是集中体现着政府的负责任程度和管理的有效性。“官贤则民先受其利,官不仁则民先受其苦。”按照我国“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的很多具体工作实际是由基层政府和基层公务员来承担。但是在基层的应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和各类突发事件不相适应甚至严重滞后的局面。小事件酿成大危机,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危机升级案件频发。基层公务员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极大制约着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绩效。

1.研究基本情况

所謂公务员应急管理能力,是指公务员应对、处置、管理其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可能面临的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它是公务员在管理应对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综合表现。按照突发事件一般发展规律,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据此,我们也将公务员应急管理能力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作一划分,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事前阶段,重点是对于危机的认知能力、预防能力。事中阶段,重点是判断、控制危机的能力,以及表现在危机处置中的沟通等能力。事后阶段,重点是恢复能力、成长能力以及反思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在设计的问卷中有所体现。

从研究样本的选取,问卷样本580份,主要是处级、副处级公务员。其中,既有市级部门公务员,也有区县公务员;既有应急管理部门的人员,也有常规部门的人员。因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对问卷调查无实质意义,故问卷中忽略这些选项。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了座谈会,并且和在校学员进行了个别访谈,以达到对问卷调查补充的目的。

2.研究反映出的问题

A.思想意识跟不上形势需要

作为公务员,只有牢固树立起危机意识,保持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和警惕性,才能有效掌握工作相关信息,及时捕捉带有倾向性、潜在性的问题,制定可行预案,尽量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有效地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此次调查,58.6%的人都曾接触过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且对于危机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政府形象)有一定的认识。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些公务员平时对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不予以关注,思想上麻痹大意,尤其是一些常规工作部门,认为危机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部门,不注重吸取别的部门在有关方面的经验教训,导致危机发生后手忙脚乱的现象发生。一些公务员还是官本位思想严重。这样造成了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报喜不报忧的局面。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不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而是首先考虑个人的得失。表现出来要么把矛盾上交,坐等上级领导指示;要么为了息事宁人,方法简单粗暴,抓人关人;要么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存在“尽可能压住,不使问题公开化、扩大化”的意识倾向。但是在面对自然灾害类的突发事件时,上报损失虚报多报,以骗取国家更多的支持,从而显示自己的政绩。

B.应急处置能力欠缺

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有效应对,不仅需要公务员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而且还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它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的应对结果。这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的决策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以及一些应急处置的实际技巧和方法等。在本课题的调研中,大多数被调查者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对于如何做好应急处置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例如,77.6%的人认同在发生危机时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84.5%的人认为要主动配合媒体;74.1%的人认为要积极寻求危机的有效解决之道。但是同时也暴露出这些只是纸上谈兵,80%的人从未遇到过危机处置的情况。通过访谈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预案流于形式。82.8%的人所在部门都有针对危机的预案。但是,这些预案的编写大多是从上到下一级一级套写的,缺乏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预案。所进行的演练也是演戏性质的。

二是快速反应能力欠缺。77.6%的人认同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所接触或看到的应急初期处置过程中,表现出快速反应能力欠缺。一些决策者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很难对突发事件做出关键性的正确的决策,应对措施失当,以致贻误战机,使事件复杂化。更有甚者,“慎重”事件过长,未能及时做出反应。在初始阶段处理行动上,存在不够及时、随意承诺的现象,但往往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出现前后矛盾不一致的现象。初期预测不到事态的发展趋势,没有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是处置方法、手段简单。在一些紧急情况下,主要领导未能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局面,安抚群众情绪。在事态控制时力度不够、方法粗暴,特别是面对涉及社会稳定事件时,动辄把警察、武警推到群众对立面,手段极其单一,甚至将问题激化扩大。处理问题时是堵而不是疏。遇到公共危机时,由于领导公信力差,导致下属也互相推诿,怕担责任,怕出大事,服务意识差。即使是处理危机,也表现出态度不够积极,被迫无奈。政府信息公开做得不充分,而且渠道比较单一,造成谣言、小道消息满天飞。在和群众进行沟通解释时,往往由于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让群众信服,同时也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C.事后恢复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罗伯特•希斯4R理论认为,危机生命周期由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突发事件的阶段性平息并不意味着结束,其负面作用会持续一段时间。只有及时修复受损形象,完善机制,进行后续的危机管理,才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危机,提升组织形象。危机是激发组织进行变革的直接外部动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次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就终止,事后的恢复管理能力欠缺。例如,对于群众的心理辅导,经验教训的总结,问责机制的执行等等都不到位。往往重视了有形的补偿,而忽视了无形的损害。

D.缺乏处置突发事件的专门训练

客观地说,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可能一定要通过实践中的突发事件来积累(这样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因此,需要在对公务员能力培养过程中进行,所以一些专门的训练和演习就必不可少。但是,针对突发事件的专门训练还比较少。虽然市上设立了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但主要还是针对应急管理专业人员的专业业务培训。公务员的培训中,并不是所有班次都安排了应急管理的内容。一方面是认识上仍有不足,认为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是因为重视不够,认为花钱搞演习和训练不如花钱搞项目和建设。当然,也存在财政紧张没钱投入到看起来像白花钱的地方。

E.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由于党委和政府将精力长时间投入在经济职能的实现上,忽视了对社会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改善。这就一方面造成了基层矛盾的积累和长期不能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也使得公务员的社会管理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经验没有得到相应的积累,公共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如果不能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就可能出现更多的矛盾,引发更多的突发事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包括对流动人口的信息建立和跟踪,各种矛盾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应用,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汇总,城市弱势群体的扶持与保护,农村各种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就业培训与安置,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等许多方面。只有完善社会管理和各种公共服务,才能有效发现矛盾,及时消除矛盾,减少或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帮助公务员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3.解决路径之我见

A.个体层面

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把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戴维斯•杨说:“面对任何危机,你首要的目标是尽快结束危机,而比这更重要的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公务员,要把应急管理作为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要增强意识,特别是民本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认识到应急管理不僅是非常态管理,更重要的是常态管理,“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B.组织层面

一是加强公务员培训,将应急管理内容纳入培训规划。

应急管理,政府是主体,公务员是具体执行人员。应尽快建立市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对各级各类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开展大规模的培训,提高其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应急管理实际工作水平,确保相关指挥人员和执行人员熟知市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能够依据已知信息预判事态严重程度,做到预判准确、指挥得当、执行有力、处置有序,为事件圆满处置赢得时间和基础。对相关人员开展风险隐患调查工作培训,增强调查人员收集、分析、汇总信息能力,提高调查效率。

二是建立问责机制。

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工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分解目标,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将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处置突发事件的行政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负责,善于处理难题、敢于承担责任。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以胜任模型选任适合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达到人岗适配的目的,避免因用人不当给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

C.系统层面

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逐步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制定保险、抚恤等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既有利于保证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的合法性和高效性,明确政府的权利与责任范围,又可以为政府在突发事件状态下采取特别手段提供法律依据。

加强应急管理预案研究,要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填补预案编制方面的空白点,完成由市总体应急预案,各区县和重点地区分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急保障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企事业单位、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应急预案构成的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并认真抓好落实。预案编制既要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又要力求简明易懂、一目了然,提高预案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科学制定预防公共危机的战略、政策和规划,是政府首先要关注的根本问题。必须坚持预防原则,“花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应当成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最佳管理模式。要按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等不同类型,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好危机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科学的预防和应急预案,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运行机制,有针对性地明细工作责任和流程,增强预案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理顺预案间的关系,加强各预案之间的衔接,强化各专项预案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之间的协调。适当进行应急处理的预演,加强对官员和社会公民的应急教育。

作者:张雅丽 裴蓓

上一篇:营销个人工作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工作安全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