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趋势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实行的相对较高的法定结婚年龄本质上是为了降低生育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制度变革与发展,它们已经不适应了,法定结婚年龄应当降低且必须降低。本文首先从历史、人权、法律、世界水平、青少年成长的角度说明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必要性。随后通过经济发展、教育程度对初婚年龄的影响说明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不会带来大量的早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社会转型趋势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转型趋势论文 篇1:

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社会已经在新的时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创新驱动理论的提出,使我国社会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时至今日,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也对当前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与时俱进迎合社会创新驱动战略,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度也成为了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唯有切实承担起社会转型趋势下的新使命,才能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改革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重点探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以期能够为更多学者进一步深入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创新驱动;社会转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发展至今已经步入了转型阶段,加强社会的创新管理成为了创新驱动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求通过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借助各领域的创新促进社会朝着和谐化方向发展。在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创新已经成为了整个国际的重要战略,归根结底,创新时代环境下的国际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重要战略抉择,因此被当前教育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被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提倡并贯彻创新教育,才能切实培养出能够符合时代发展浪潮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从而通过系统并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贯彻促进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化,最终实现创新驱动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促进我国社会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立足于创新驱动社會转型大背景,探寻出当代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创新型人才的特质

1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概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明确提出了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方针,即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科技的创新作为促进社会生产力与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战略支撑,只有将科技创新定位于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才能有效推动我国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新之路,立足于全球化高度谋划创新并推动创新。创新驱动社会战略理念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的转型指引出了新的方向,这就要求我国社会的发展应当坚持创新引领新常态的原则,把握住当前国际产业每一次变革的机遇,大力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转型发展的加速。

2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及特质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存在着诸多种解释,当前国外关于创新型人才通常是从心理学角度来定义的,认为人才只有符合多方面的心理特征才算达到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国内学者对此提出的概念界定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固然需要具备应有的创新能力,但结合当前创新驱动社会的战略背景来看,创新型人才应当是在具有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具有着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具体来讲,新时期的创新人才应当具备几方面的特质:第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指的是人们探索并发现问题的主观欲望;而创新能力则更偏向于一种人的综合组织,即是否能够广泛利用各类资源独立解决问题。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的养成主要来源于创新思维,因此这种思维的训练必不可少,只有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训练力度不断加大,才能催生出创新意识的萌芽,进而通过不断地发展累积自身的经验和认识,从而形成有别于一般人的思维意识,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并独立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单一的,也就是说,单一的知识结构很难使人才达到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只有具备立体的知识,才能为思维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开阔性的视野亦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要素,所有的创新均不是空穴来风,也不局限于意识层面,只有具备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创新奠基。社会发展至今,衍生出了诸多的边缘学科与边缘理论,尤其是在多学科交叉的作用下,决定了传统的仅有一技之长的人已经无法再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只有人才不拘一格,拥有立体的知识结构且具有高瞻远瞩的敏锐洞察力,才能精准把握住社会发展的新航向;第三,具有着坚定的意志力与顽强不息的精神。意志力指的是在朝向创新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毅力和决心,包括行为的自觉性与多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任何事物的创新,都具有着相当高的不确定性,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才能形成不竭动力促进人们斗志的提升,进而通过顽强不息的精神将所有理念付诸于行动,最终完成创新实践;第四,具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多重因素的共生结果,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创新仅依靠单打独斗显然困难重重,只有人们将创新的目标定位在服务于社会需求上,并借助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才能确保创新的价值。

二、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在社会创新驱动转型的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结合当前社会的形势能够看出,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社会转型提供创新驱动基础、促进社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创新当代社会文化变革三大方面:

1驱动社会创新发展的实践

回顾全人类的发展史能够看出,“人兴则国强”实为亘古不变的历史法则,中华民族自始至终秉承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明,成就了中国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荣誉。时至今日,我国社会依然在为全民族的进步而不懈努力,创新作为中国兴旺发达的动力已越发强劲,由此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创新驱动社会转型的目标依然是为了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旨在于强调以人为本,只有全面整合社会创新资源,才能为社会转型效率的提升提供不竭动力[2]。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亦是创新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只有人才发挥出足够的力量,才能使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现代社会的发展,已将创新驱动作为导向,社会创新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社会的综合实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在整个国际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在全球化发展的当前,所有国家的综合实力均在飞速发展,不进则退的法则始终在强调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力依靠知识、科技、文化等创新要素,而所有要素价值的生成,无疑均需要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作用。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实为驱动社会创新发展实践的动力来源。

2推进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社会自主创新能力,完全是创新驱动社会转型的根本目的,即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创新来提升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而人作为社会的主体,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本质上就是人才创新能力的体现,也就是说,社会创新的发展史就是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而形成的一个社会创新史。从微观层面来看,社会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源于企业的运营,创新能力的竞争也就能够缩影到企业以及企业人才的竞争当中,因此企业的竞争也就顺势成为了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企业具备足够的综合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在竞争的过程中脱颖而出,进而发展成为社会转型的创新驱动力。

3创设当代社会创新文化环境

近些年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社会发展的成果举世瞩目,社会转型也正在进入深化的阶段。然而社会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创新型社会转型也不能仅仅依赖于硬实力,同时更需要借创新文化氛围的创设构建创新型社会的文化软实力。创新型人才作为创新型社会的核心要素,其综合素质必然决定着创新型社会的文化软实力构成。而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又有着广阔的覆盖面,虽然难以一概而论,但大体上依然可以分为人文与科学相融的知识素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取向以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只有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够高度凝聚,才能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创新热潮,使当代科学思想被广泛弘扬,在社会当中创设创新的文化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转型。

三、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的创新型人才自有着相应的特质,创新型人才对于创新型社会转型的作用亦无可替代,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创新驱动社会转型战略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所有战略的实施,都需要依靠人才的推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亦被提出了全新的高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人才的培养原则应该是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形势而不断对人才培养战略进行全面的调整,以保证人才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切实需要,新形势直接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校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打造学生的一技之长,然而当前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使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亦需改革。结合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以及作用,笔者认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更应结合创新驱动社会转型的战略需要,进一步打造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3]。

1构建能够作用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回顾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不难发现,长期以来都在沿用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即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竭力对学生进行该专业所需的理论教育,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几乎被忽略,学生也始终仅为学到一技之长而努力。然而社会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使当代高等教育的创新成为了必然趋势。对此,高校应当突破传统院系之间的学科壁垒,融化传统时期的学科坚冰课程体系,在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当中全面贯彻对学生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旨在能够通过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养成为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高校不同院系专业教育者应当切实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新布局,创新专业课程设置,并对传统的单一化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借启迪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应用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与此同时,在专业学科体系当中融入人文素质教学,并深化“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宽阔的平台,以更好地激发出大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2打造创新素质教育模式

有史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在追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而前进,教育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创新,社会的创新又在反作用于教育的创新,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成为了社会创新发展与教育事业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根本动力。纵观当今国内外各大名牌高校,很多均具有着良好的创新文化气息,也正是其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成就了一大批学术大师与科学精英。随着当前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创新素质教育理念综合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精髓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该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殊途同归,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并更好地服务于创新能力的提升[4]。对此,当代高校应当切實贯彻教育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将大学生的发展观定位在创新发展层面,并以此作为当代高校所有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切实定位高校教育宗旨,深化多学科交叉互动,营造平等互融的学术氛围,鼓励高校学子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精神,并形成一种文化起到积极的熏陶作用,潜移默化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3组建创新科研队伍促进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创新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只有高校自身不断提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才能在校园内部身体力行创设出良好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因此,高校应当切实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育计划,在高校内部成立专门致力于创新教育模式研究的创新科研队伍,以确定高校创新教育的方向,以此来塑造出具有高水平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创新转型需要的创新能力较强的领航者。与此同时,选拔并培养该研究领域的高水平科研骨干,带动高校学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对高层次专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立项科研课题的创新性,以不断增强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创新科研队伍的建立与完善整体化推动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高校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树立良好的榜样。

4重视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始终致力于通过对人才专业水平的培养达成就业率提升的目标,虽然高等教育的任务相对明确,但这种模式在社会创新发展的当前已不再具有适用性。早些时期,我国教育部就曾明确提出过,高校要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5]。在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社会转型的需要亦不断对此予以突出强调,这就要求当代高校应当切实树立起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意识和理念,并大力开展创新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实践才能有效夯实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这对于我国社会创新转型的深化乃至于我国在全球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均具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应当切实调整教育模式的机制和体制,真正以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标尺,加大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力度,形成高校办学的特色化优势并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也只有将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定位为高校教育的核心,才能为教育结构的优化打出充足的提前量,在保证创新教育内涵不断发展的同时,将创新教育理念有效外延扩张。

四、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发展至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社会的转型发展既是必然趋势,又是迫切需要。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恒久动力,只有不断加大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确保社会创新得以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9—44.

[2]伊娜.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型城市建设驱动路径探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5):128—130.

[3]杨蒙山.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枣庄学院学报,2014,(1):95—96.

[4]项子微,蔡文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52—53.

[5]徐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和解决方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6).

(责任编辑:朱 岚)

作者:索红

社会转型趋势论文 篇2: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趋势

[摘 要]目前实行的相对较高的法定结婚年龄本质上是为了降低生育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制度变革与发展,它们已经不适应了,法定结婚年龄应当降低且必须降低。本文首先从历史、人权、法律、世界水平、青少年成长的角度说明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必要性。随后通过经济发展、教育程度对初婚年龄的影响说明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不会带来大量的早婚。本文通过生育年龄、生育率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当代和未来的公民倾向于晚育,早结婚不等于早生育。

[关键词]法定结婚年龄 生育率 实际结婚年龄

一、法定结婚年龄的含义

法定结婚年龄是在法律上规定的男女允许结婚的最低年龄,未满此年龄不得结婚。法定结婚年龄以法律的方式存在,相对稳定。

我国目前的法定结婚年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1950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二十、女十八的结婚年龄。1980 年9 月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于1981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该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2001 年修改后的《婚姻法》第6 条仍然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这是对修改前的1980 年《婚姻法》第5 条的保留。我国的政策结婚年龄主要体现在提倡晚婚,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倡,70年代推行。政府规定,男女在法定结婚年龄基础上推迟3年结婚视为晚婚,予以鼓励。

我国现行的法定结婚年龄和政策结婚年龄基本上是在大约30年前制定和实施的,这些规定以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增长速度为依据制定的。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和人口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法定结婚年龄已经出现不适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地方,有必要对相关规定进行思考和完善。

二、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体上,我国目前的法定结婚年龄过高,有必要进行降低,从而适合当前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1. 结婚年龄是随着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波动的。不同的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模式与水平对结婚年龄的要求不同。

例如,在历史上,1925年北洋政府的《民国民律草案》和1929年《中华民国民法》就继承了男十八、女十六的传统的法定结婚年龄规定。

根据国家人口情况,法定结婚年龄是可以变化的。当人口少,社会生产力低下,需要劳动人口时,国家往往降低结婚年龄,鼓励生育;当人口过多成为社会负担,不利于经济发展时,往往提高法定结婚年龄,减少生育。从根本上,制定法定结婚年龄是对人口的一种控制,从而为国家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当前实行的法定结婚年龄,我们需要根据我国现阶段和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必要的调整。

2. 从人权的角度来说,结婚与否是公民的自主权利。一个进步的社会是不断关注公民权益的社会。在不妨碍与危害他人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异性两厢情愿建立家庭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国家降低法定结婚年龄、鼓励晚婚晚育的目的是延缓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和提高人口质量。在过去,早婚和早育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制药技术和节育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早结婚不等于早生育,人们可以选择先结婚,推迟生育,这同样可达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现在有一定比例的年轻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要早一些结婚,虽然这样人群并不多,但是有必要保障他们选择结婚的权利,何况现在医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保障推迟生育。

3.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公民对自我承担完全的民事和刑事责任的同时,理应享有结婚的民事权利。根据我国的《宪法》和《选举法》,年满18岁的公民开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根据《民法通则》和《劳动法》,年满18周岁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行政处罚法》和《刑法》,对已满18岁的违法犯罪者应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我国法律将18岁作为一个人负完全法律责任的标准。结婚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和民事行为,自然属于上述范围。纵观国际社会,笔者统计了2003年全世界108个国家官方的法定结婚年龄,大多集中在男18女18,而发达国家更是如此。① 美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并无统一标准,各个州自行立法有所不同,范围是男18-21岁、女18-19岁,有的州规定如果双方未满成年人年龄,须经父母同意方可结婚,有的州规定男子不满18岁、女子不满16岁者,即使父母同意也不能结婚。另外,108个国家中有88个国家男女法定结婚年龄相同(占81.5 %),剩下的国家都是男子法定结婚年龄大于女子且相差不超过3岁。总体上,大多数国家男女法定结婚年龄相同,均为18岁。

4. 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和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使得青少年观念变化,身心和智力发育成熟时间提前。坦然地说,目前青少年对与性相关的事物接受过早,又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婚育观念,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一部分未婚同居,或者未达法定结婚年龄,虚报年龄、变更年龄领取结婚证,更有先自行结婚,到达年龄再补办结婚证的现象。这都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不安,反而不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当事人的身心健康。所以,社会开放程度扩大,客观上有一部分人群是需要适当早点结婚的。降低结婚年龄可以给需要的人群提供结婚的选择,使其需要合理化与合法化,增强其家庭责任感。

三、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可行性

近2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显著,人均收入和人均教育年限提高,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在年轻人的结婚和生育的观念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体现在初婚年龄总体延后、生育率降低。这些都为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创造了可能性。换句话说,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大多数人选择晚婚与晚育。当法定结婚年龄降低以后,不会引起大范围的过早结婚,只有一小部分切实需要适当较早结婚的人群选择结婚。这样,既可以保证少数人的权益,在大范围上又仍然达到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优化的效果。

1. 初婚年龄、初婚率和晚婚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自1981年实行新的《婚姻法》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1980年的191.3元上升到1995年的1578元,再由2000年的2254元上升到2007年的4140元,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在总体上得到很大改善。在此期间,农村家庭的早婚比例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迅速下降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是农村家庭晚婚比例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迅速提高的过程(见表2)。这种下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迅速加强。可以认为,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农村青年外出打工谋生已逐步形成一种趋势。大量的农村青年离开家乡,首先是原来父母催促结婚、操办结婚的可能性下降,其次是从相对落后的乡村走向城镇,农村青年的思想有所转变,往往将增加收入放到结婚成家的前面,希望有了一定的收入和积蓄再结婚,这导致自然早婚率下降,晚婚率提高。

2. 教育程度对初婚年龄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力普及使我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得到很大改善。进入21世纪以后,高校扩招又推动我国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人数从416人/十万人(1964年)提高到3661人/十万人(2000年),文盲人数却从23327人/十萬人下降到8507人/十万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必将继续提高。

受教育程度提高对青年人的结婚观和生育观产生不能忽视的作用。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往往对结婚更自主,对结婚时间、对象和方式都有自己的想法,受父母的影响较小,不会轻易草率早早结婚。同时,由于社会竞争大、工作单位重视学历,有机会读书深造的年轻人往往选择继续读书,而攻读学位的过程中往往也不会早早结婚。回顾美国女性的初婚年龄可以发现,受教育程度高的妇女大多推迟结婚。自从美国大学教育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女性进入大学的比例越来越高,80年代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女性成为职业女性后往往推迟结婚,奉行先职业后家庭、宁缺勿滥的原则,只有在收入有保障、个人事业前景乐观的情况下,遇到自己满意的人选才结婚。

中国社会正逐步向知识性社会转变,人力资本是今后竞争的关键,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接受高等教育是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的一个有效途径,而提早结婚会给自己带来负担,影响自己未来的竞争能力。同时,面对社会流动性加大,提早结婚会增加人力投资的成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未来工作的地方却有可能不在一起,这不利于家庭的稳定。根据《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4] 的内容,全国登记结婚人数持续减少,初婚年龄显著推迟。2006年,平均初婚年龄北京男性为28.2岁,女性为26.1岁,上海男性为31.1岁,女性28.4岁。晚婚者大多倾向于事业有成,有房有车,基础稳定了再结婚。

3. 法定结婚年龄与生育率的关系。

从1981年实行新的法定结婚年龄后,法定结婚年龄一直保持不变。在此期间,我国的一般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① 一直在下降。其中,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人口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22。但是该结果存在较大争议。因为即使假设所有妇女都按照计划生育政策生孩子,根据1995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00年的总和生育率也大约为1.6。一方面说明低龄人口中有漏报现象,另一方面,可能是中国妇女推迟了生育年龄。尽管方法有所不同,中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1.5-1.8之间(于学军,2002;[5] (P9-15) 王金营,2003;张为民和崔红艳,2003;[6] (P9-15) 郭志刚,2004)。因此,本文采用美国学者Robert D. Retherford, Minja Kim Choe,中国学者李希如和崔红艳[7] (P3-5) 共同研究计算得出的数据。他们根据生育史重构的方法,计算出时期胎次递进比(PPPR)和以此计算的总和生育率(TFRpppr),力求贴近真实生育率。

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从1976年到2000年,我国总生育率由3.15%迅速下降到1.4%,其中,城市下降至1.11%,镇下降到1.28% ,农村下降到1.57%,三者均在下降。由于我国历史因素造成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对我国总生育率一直占主导影响。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大。根据现有趋势来看,无论是城市、镇还是农村的总生育率都会继续下降。

1981年实行新的法定结婚年龄的目的在于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法定结婚年龄颁布以后并未改变,自然一段时间适应之后应该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生育率。而事实上,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因此,法定结婚年龄在现在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生育率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如前所述,早结婚的人群可以推迟生育,晚结婚的人群可以立即生育。现代医学技术和节育措施允许人们选择生育时间,而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生活压力使年轻一代人往往推迟生育。现代年轻人面对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择偶观念和生育观念已经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的不同,在欧美发达国家内部,甚至出现单身族和丁克家庭,各自选择不结婚与不生育。

从教育与生育率的关系来看(见图1),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总和生育率低于受教育低的人群。我国教育的持续性普及和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将增加,高中教育将逐渐普及。另一方面,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其总生育率都在下降,下降的趋势小学最快,初中、高中次之,大学相对较慢。因此,未来教育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会带来生育率继续下降。

从国际情况分析,笔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编的《中国人口年鉴2004年》[11] 和《中国人口年鉴2006年》中分别查出2004年部分国家出生率和对应2004年使用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各个国家人均GDP。① 从中选取各大洲代表国家23个,其中不包括中国,也不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② 以人均GDP为自变量,出生率为因变量,使用EXCEL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系数为负0.39968,说明二者呈现负相关关系。线性回归结果说明,一个国家人口出生率随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的提高而降低。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和不断下降的生育率也是如此。事实上,如果简单认为受教育程度和未来收入有显著正相关,那么,一个国家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将会引起该国生育率的降低,这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符合。

综上所述,我国生育率的降低主要是受到经济发展、教育程度提高和思想观念变迁等因素影响的,法定结婚年龄对生育率的影响十分有限,并且其影响在未来将更加微小,这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得到启示。因此,在现阶段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不会显著提高我国生育率,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可行的。

四、政策建议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政策有很多种方案。由于18岁是法律上认定的成年人标准,承担完全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同时,目前大多数青少年18岁左右才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继续学业或者走向社会,18岁以前大多数人在高中就读。所以原则上不考虑法定结婚低于18岁。那么有以下12种方案可供选择(见表5)。考虑到目前出现同龄结婚比例的提高,倾向选择男女相同的结婚年龄。如此一来,以往男方年龄大于女方的要求同样可以满足。由此提出三个方案:(18,18)、(19,19)和(20,20)。

从法律的角度看,最终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应该和公民成人年龄相同,即采取(18,18)的组合。但是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教育因素对初婚年龄的控制还是有限的,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现行的法定结婚年龄是(22,20)的组合,男性法定结婚年龄一次下降4岁,对公民结婚和人口控制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所以,倾向采取一种缓慢过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宜的方案,即先推行(20,20)的法定结婚年龄,待公民结婚调整一段时间,再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的变动情况,适时地推出(18,18)的法定结婚年龄。这样逐步实现法定结婚年龄下降、人口数量和结构稳定的目标。可以每年减低1岁,4年依次达到:(21,19)、(20,18)、(19,18)、(18,18)。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引导正确合理的婚姻和生育观念,促进人口与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首先,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不是鼓励群众早结婚,而是对有早婚需要人群的权益的保障。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大多数人的适宜结婚年龄应该晚于法定结婚年龄。其次,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鼓励政策。鼓励低收入人群适当晚婚,引导高收入人群和知识分子正常结婚,使全体适婚人群在最合适的年龄、收入条件和国家政策下结婚生育。目的是宏观上引导大多数公民的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实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再次,加强青少年的相关教育。青少年的教育要从小抓起,我国中小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一旦涉及到性方面的问题就避而不谈,实际上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过程。青少年理应从小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具备责任感,正确看待结婚和生育,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最后,普及正确的避孕和节育方法。这不但有利于降低初育年龄、人口出生率,而且能够预防艾滋病、提高人口质量。最后,提倡在最适合生育年龄和最佳情况下生育。早婚早育不恰当, 过晚结婚生育也不等于好,过早或者过晚生育都会增大病儿和畸形儿的比例。提倡健康优生,在生育前开展遗传咨询、婚前检查和产前诊断、预防药物、辐射、污染和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儿畸形,保证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从而提高人口质量。

中国正在处于经济发展的高增长阶段,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人们的法制观念、市场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婚育观念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对婚育的观点变化较大。通过上述分析,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是必要与可行的。这是完善和维护公民权利的要求,也是满足公民需要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 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R].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年)[R].

[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5[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汝信,陆学世,李陪. 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于学军. 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J]. 人口研究,2002,(3).

[6]张为民,崔红艳. 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J]. 人口研究,2002,(4).

[7]Robert D.Retherford, Minja Kim Choe, Chen Jiajian, 李希如,崔红艳. 中国的生育率: 到底下降了多少[J]. 人口研究,2004,(4).

[8]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9]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口年鉴2004[R].

[10]王跃生. 法定婚龄、政策婚龄下的民众初婚行为——立足于“五普”长表数据的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5,(6).

[11]周文洋. 关于我国现行法定婚龄的法律思考[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2]于学军、王广州. 中国的生育水平到底有多低[C].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0.

[13]魏立學. 婚龄初探[C]. 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1993 .

责任编辑:黄振荣

作者:顾海兵 杨 诶

社会转型趋势论文 篇3:

社会转型期客家民俗舞蹈的发展趋势

[摘要]客家民俗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作为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符号的载体,向观众传达客家文化中的风土人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客家民俗舞蹈与客家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把客家人民的生活装点得五彩缤纷、有声有色。它大多是反映民间民俗事象与人民劳动生活场景,是客家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的民俗舞蹈已经濒临消失,客家民俗舞蹈作为一种动态艺术,它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型态。

[关键词]客家舞蹈转型发展

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情风貌。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年历史,但它不仅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使客家民俗文化千情万种、云蒸霞蔚、独具特色,成为汉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

一、客家民俗舞蹈的发展历程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支系,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客家的舞蹈更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众所周知,舞蹈源于生活,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世人瞩目。因此,客家民系有着丰富的舞蹈素材。

1、香花佛事类舞蹈

(1)《席狮舞》是梅州市梅江区城郊范围内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是梅州城区民众在进行传统人生礼仪“香花”佛事时,僧尼穿插于佛场间的一种游艺活动。唐朝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32年)佛教传入梅州与当地的文化生态相结合,从而伴生出“香花”派,而《席狮舞》是“香花”佛事中独有的项目之一。从清末至上世纪文革前,《席狮舞》在梅州城区民众做“香花佛事”中发展兴旺、十分盛行。《席狮舞》的原生形态是由梅州“香花”佛教僧尼创造,在民间也由“香花”佛教僧尼表演传播。表演者以一张“草席为狮”作为表演的主体,模仿狮的行走跳跃形态。狮子是汉民族的辟邪兽,梅州客家人是中原汉民族的后裔,“香花佛事”中的“席狮舞”就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表演项目。《席狮舞》显现出一种特有的质朴、亲和美,颇有“鼓盆而歌、长歌当哭”的意境,并有祝愿和保佑在世之人安康祥和之意。

(2)铙钹花作为“香花佛事”表演项目之一,也是侨乡梅州及周边客家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是一种类似杂技的技艺表演。铙钹花流入梅州的可考历史已有400多年,相传铙钹花始于唐朝,流行于福建省连城县,初称“连钹花”,后传到福建莆田,更名为“铙钹花”。宋朝末年后传入梅县一带与当地文化生态相结合,从而伴生出的“香花佛事”的表现形式之一,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2009年,铙钹花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表演铙钹花的道具是铜制大钹,重约1公斤,直径约有40厘米。表演者利用手中的铜钹左右开弓、上下翻飞,达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变幻多端的表演技艺既奇异又惊险,极具观赏价值。

2、劳动生活类舞蹈

闽西客家“ 采茶灯舞”距今有150多年历史。采茶灯舞以“采茶”和“扑蝶”为基调,配上轻松流畅的民间小调,轻歌曼舞,充满欢快热烈的气氛,是闽西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采茶灯》的曲调产生于明末清初,由林氏家族的第十七世世祖带入客家闽西山村的。之后《采茶灯》曲调结合农村姑娘采茶劳动的生活体验,渐渐演变成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民间歌舞,它把茶农们劳动的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采茶姑娘们踩着轻盈细碎又略带粗犷的舞步在茶树间穿梭,结合生活中茶农们采茶的典型动作,时而轻盈“采茶”,时而嬉戏“扑蝶”,表现了采茶姑娘们边劳动边嬉戏的欢乐心情。

3、节庆类舞蹈

(1)舞麒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深圳(原宝安县)民间艺术中有“西狮东麟”的说法。如此厚重的非物质文化形态,蕴含着当地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情感因素。据历史记载,麒麟舞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它的表演形式从图腾舞,到拟兽舞、民间舞,再到宫廷舞,然后又回到民间舞。明清年间,客家人两次大迁徙,把麒麟舞从中原黄河流域带到了粤北、粤中、粤西以及广西、湖南、四川乃至西藏部分地区。现在,广东惠州、东莞、番禺、汕尾、深圳一带,麒麟仍在翩翩起舞。麒麟是体现太平盛世、华夏富强、和平幸福的使者。

(2)广东大埔县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舞、仔狮灯舞、鲤鱼灯舞皆起源于此。尤其是鲤鱼灯舞,动作优美,内容丰富,深受民众喜爱。每逢传统春节,人们都纷纷来观看鲤鱼灯舞表演。鲤鱼灯舞的演出场面热闹大气,体现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完整的鲤鱼灯舞表演时长约23分钟,舞步以碎步为主,配乐是颇具客家特色的“汉乐”。舞蹈分“出草、相会、游戏、交尾、冲浪、跳龙门、欢庆”七个小节,通过鲤鱼的“平、侧、蹁、戏、沉、浮、穿花”等拟人化动作,呈现群鲤鱼在龙门前“相门”、“游门”、“吐门”、“嫁门”、“试跃”、“喜跃龙门”等喜庆场面。

二、社会转型期间客家民俗舞蹈面临的局面

客家民系有着丰富的舞蹈素材, 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民俗文化,凝聚了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正是在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这一新格局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与此同时,我們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时,西方的意识形态必然随之涌入国门,西方文化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客家民俗舞蹈便是其中之一。它面临着来自不同层面的肢解与破坏,令人万分担忧的是民俗舞蹈在新的环境中日渐失去本真的形态,这影响了民俗舞蹈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当代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信息充实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客家民俗舞蹈也受到冲击,街舞、爵士、拉丁舞等迅速传播,尤受年青人青睐,民俗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我认为这种“冲击”不应是消极的。只可惜,在交融的过程中,容易走入了很多“误区”,最典型的结果就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越来越少,客家民俗舞蹈又面临消失和失传。如麒麟舞,由于现代城乡人民都忙于工作生活,没有时间去练习麒麟舞,更没有机会欣赏到麒麟舞的表演,因此它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另外,受现代多元化娱乐的冲击,麒麟舞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传统竞技运动已难以吸引青少年的兴趣,存在“后继乏人”的危险。随着制作麒麟头的老一辈艺人相继去世,会制作传统麒麟头的人也越来越少。

2、民间老艺人也相继离世,更加导致民俗舞蹈逐渐失去了它的传统文化内涵,失去了独特性。如梅州民俗舞蹈铙钹花,过去梅县、兴宁、五华、蕉岭等地都有人表演铙钹花,但现在除了梅县、兴宁,其他地方基本都没有人学习铙钹花了。铙钹花传承人释常宽忧虑地说:“我们这一代还有徒弟可以传承,但铙钹花的发展和传承还要靠年轻一代,现在学铙钹花的人越来越少,连做铜钹的商家都少了,原来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的铜钹现在近200元都难买了,我担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失传”。

3、很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和旅游业,大量盲目地举办各种文化节、旅游节,以当地民俗歌舞活动作为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藉以招商引资,传统的民俗舞蹈就成为这一活动中最易改造、滥用的对象,导致民俗舞蹈失去了一种纯粹性。舞蹈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消失了,增加的却是很多商业因素。

4、随着现代社会步伐的加快,编创客家民俗舞蹈的编导未能深入民间去采风研究,多凭借想像来编排舞蹈。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在编排中还运用了许多现代舞的编排手法,有的连舞蹈风格都转变了,这导致客家民俗舞蹈元素非常丰富,但真正优秀的舞蹈作品少之又少。

5、传统的客家民俗舞蹈也有自身的不足,大部分客家民俗舞蹈表演套路冗长陈旧,服饰、音乐、道具特色不够鲜明,这些都不利于客家民俗舞蹈健康持续发展。

三、社会转型期促进客家民俗舞蹈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府支持与广泛宣传——为客家民俗舞蹈的发展提供保障:应充分发挥各地政府的调控功能,出台保护客家民俗舞蹈的条例和方案,鼓励人们去开发客家民俗舞蹈潜在的资源。各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利用民俗活动和重大节庆日及运动会等契机,组织客家民俗舞蹈表演,扩大客家民俗舞蹈的影响力。通过加大宣传和保护,让客家人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保护本族群众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转化成为行动上的积极保护与传承。

2、开发地方学校特色舞蹈课程,把客家民俗舞蹈纳入舞蹈教学中——客家民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基石:客家民俗舞蹈传承与发展可以通过教育这个平台将客家民俗舞蹈纳入特色舞蹈教学中,但是这种改编应十分慎重,不能糟蹋民俗舞蹈的精华,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内外民俗舞蹈氛围,把客家舞蹈改编成适合大、中、小学学生的教学课程。例如:嘉应学院舞蹈专业开设客家民俗舞蹈课程,这样就有利于客家民俗舞蹈传承与发展。

3、突出地方特色,加强粤东、闽西、赣南等地方的联系——客家民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捷径:地域文化是无法模仿和复制的资源,客家先民南迁带来的中原汉文化在与土著文化不断融合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客家文化。粤东、闽西、赣南三角区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确立了客家祖籍地的地位,以其完整的客家文化综合特征成为举世公认的客家文化中心。民俗舞蹈主要依附于浓郁的民俗文化活动和仪式中,这是它们依存的根本土壤。“天下客家一家亲”,粤东、闽西、赣南三地既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也要开展与加强区域合作,塑造客家民俗舞蹈的整体形象,既有特点,又要联合,这样才能把客家民俗舞蹈发扬光大,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康雪.针对民俗舞蹈发展中问题的探讨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6);

[2]杨草原、邓广敬.岭南写真:鲤鱼灯舞:传承客家民俗的艺术“瑰宝”[OL].中国新闻网;www.chinanews.com/cul/2012/03-03/3715764.shtml;

[3]汪现义,卢辉.城镇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赣南客家体育文化为例[J].山西师大體育学院学报,2011(4);

[4]韶关文化室.粤北采茶戏音乐[M],1981;

[5]五华县山歌剧团编.“采茶戏舞”整理资料(内部资料), 2003;

[6]丰顺县山歌剧团编.“烧火龙舞”整理资料(内部资料), 2005。

作者简介:马文华,梅州市文化馆馆员。

作者:马文华

上一篇:大学毕业四年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水利局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