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精选8篇)
【摘要】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收容遣送站改变为救助管理站,流动人口中的街头流浪者被当作需要救助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社会控制转向了社会治理。这充分体现了社会救助“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需要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思考与努力来解决。
【关 键 词】流浪乞讨人员 社会救助 制度创新
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取得的进展
各级政府部门逐步重视。2003年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贯彻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工作。作为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民政部主动履行职责,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增设了救助站管理处。《救助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在实践中,各区市都设立了救助站,部分交通要道、铁路沿线的县(市)也设立了救助站。而不设站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则由相关机构和人员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配套政策开始完善。民政部于7月21日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同一天,财政部、民政部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保证了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基本到位。民政部与财政部在2004年5月下发
了《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特殊困难对象跨省返乡工作的通知》。
工作协作机制初步形成。各地都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救助管理工作。在各地出台的一些救助管理工作具体意见中,则明确了财政、编制、公安、城管、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各地建立的专项制度,进一步确保了各相关部门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协调和合作。
二、救助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例如,北京市共有19个救助管理机构,但已经得到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批复的只有8个站,并且多的为8人,少的只有2人。部分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偏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救助工作量参差不齐,救助量大,而救助资金相对缺乏。经济发展水品不一,流浪乞讨人员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异,使得各地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数量悬殊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经费缺口大。救助管理站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所需救助管理经费由同级地方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但实际执行中,仍有不小的缺口。例如,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每年的财政拨款是380万元,实际缺口为100万元左右。
政策规定仍较粗放。首先,《救助管理办法》对救助对象的规定实际上使得各地都将救助对象甄别列为一大难题。其次,有关职业化乞讨人员的规定相对空白,使得各地在是否应对职业化乞讨人员予以
限制和管理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分歧。
相关部门工作衔接尚有漏洞。北京市的调查表明,在对发现的危重病乞讨人员的救治和死亡处理方面,公安、民政和卫生部门的配合有待加强。
三、救助管理的未来建构
综合性协调机构。建立健全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民政、公安、财政、卫生、城管执法、交通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协调联动运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救助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做到信息互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保证救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准确界定救助对象,依法予以救助。
民间慈善救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不仅是给他们安定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救助,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不仅仅是只有政府机构就能做到的,还需要许多慈善公益组织进行个案辅导和治疗。真正转变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方式,必须培养和发扬全体公民的慈善意识。而慈善意识的培养是与慈善公益组织的普及有内在联系的。因为只有公民的慈善意识和参与意识觉醒了,他们才能够广泛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鼓励发展非营利组织。鼓励个人、家庭、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参与救助,重视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机制和伙伴关系。非营利组织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是国际救助管理的成功经验。非营利组织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不仅能给救助体系的建设带来新型的社会组织类型、全新的价值理念、制度性创新的动力源泉,而且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微:《当代中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3.[3] 吴丹梅、郭普璞:关于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的成因解析与救助建议,2009。
[4]《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郑德香:公民慈善意识与城市流浪儿童救助管理研究,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关于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姓名:李鹏斌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方向)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是我们探讨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马克思认为,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 就是市民社会”。马克思所谈及的市民社会是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的, 他认为, 国家不能解决市民社会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国家决定不了市民社会, 而恰恰相反, 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是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在这里可以看出, 既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就不能把市民社会完全归于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所以, 市民社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在分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过程中, 把经济因素纳入其中, 为后来的国家和社会相分离提供了物质基础。“正如古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奴隶制一样, 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中的人”。马克思认为, 市民社会有别于国家的组织, 是保护各行业利益的私人机构, 是社会中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结构形式, 它是社会的一部分, 但绝不能取代国家。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日益成为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为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提供了一定的组织基础。市民社会、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社会是整个社会中一个一个的组成领域, 这些领域都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但最终都要作用于整个社会, 为整个社会的进步服务, 可以说历史的推动力量并不是国家, 而应当是社会, 社会才是历史发展的主体。马克思认为,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整个国家发展中尤为重要, 而人能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市民社会的形式。这就要求国家要给予市民社会充分的自主权, 让市民社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从而达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市民社会理论在社会福利体系的延伸
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形成时间具体说来应该定位在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之前,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对社会全面垄断, 没有为市民社会形成良好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市民社会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强调, “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延伸至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当中, 市民社会主要表现为民间组织的发展。由于民间组织自身形成的自治性特点, 所以最终属于市民社会的范围。民间组织实质上是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在国际上通常称之为NGO。我国的民间组织发展还不够成熟,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进行了三十多年, 各项政策和配套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的特殊性, 很多的民间组织具有亦官亦民的色彩, 普遍缺少公信力。
从中国社会福利发展历程来看, 建国以来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在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前期, 即从1949年到1985年, 以计划经济为大背景, 当时的社会福利是以国家和单位为主体, 国家和单位是工人享受福利的靠山, 福利分房、各种补贴、公费医疗、退休津贴等等多项福利都是由国家和单位负责。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 人们苦苦追求的公有制社会的实现, 使建国初期的社会福利制度从一开始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可见,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此时并没有理清, 所以也不可能形成系统的所谓的民间组织 (市民社会)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 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各种关系逐一得到捋顺, 社会福利也开始走上社会化之路, 国家慢慢的把大部分舞台让给了社会, 倡导福利投资主体多元化, 福利服务内容多样化, 各种民间组织开始纷纷成立并介入到社会福利事业当中, 市民社会应运而生。可见, 中国市民社会的产生与中国社会福利体系的建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
市民社会, 也即民间组织介入到社会福利领域, 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尤其是在社会福利社会化方面, 民间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的发展形态上来看, 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 所以也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市民社会阶层。马克思虽然强调市民社会与国家二者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但是却从未否认市民社会在整个社会有机体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社会福利领域, 我们首先应当不断的完善中国的民间组织 (市民社会) , 处理好民间组织 (市民社会) 与国家相互合作的关系, 在宏观调控上, 发挥国家的指导作用;在社会化服务上, 展现民间组织 (市民社会) 的服务优势。总而言之, 我们应该不断的健全民间组织的各类社会形式, 发挥民间组织 (市民社会) 在社会福利领域的特殊作用。
三、民间组织 (市民社会) 发展与社会福利社会化
民间组织是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同时发展起来的, 我国正在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福利也不断走向多元化, 在此关键时期, 民间组织的参与是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性选择。
从性质来看, 民间组织也被称作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在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政府一直扮演着总揽大局、确定发展方向, 制定相关政策的主导性角色, 然而, 政府不是神, 不可能事必躬亲。国家和政府的任务是根据国情制定大的方针政策, 而此时民间组织的非政府性优势开始显现, 扮演着推行和落实的关键性角色。社会福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开展的各类福利项目都是以服务人民为前提, 这与民间组织的非营利性质正好吻合, 二者共同承担起福利提供主体的责任。
从民间组织的特点来看, 民间组织是推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首先, 民间组织在参与福利项目过程中, 展现出了亲民的重要特点。他们的非政府身份, 使其具有了“近民”的特点, 老百姓喜欢通过民间组织与政府进行交流和对话, 民间组织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其次, 民间组织比较了解民情, 他们往往可以根据国家的福利政策为福利服务对象提供非常有针对性和人性化的服务, 这一点较之政府而言既弥补了政府管理不到位的缺憾, 也展现了民间组织自身的优势。第三, 民间组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吸引广大的志愿者参加服务, 志愿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队伍, 它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使自身慢慢得到提升, 最终影响更多的人群, 这也是我们构建福利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第四, 民间组织的财务独立, 在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不用受国家财政支出的限制, 独立经营核算的方式使其在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优势更加明显。
从民间组织的运作模式上看, 由于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所以它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进行企业化运作。从前政府办福利由于摊子太大, 致使很多国家性质的福利项目出现人、财、物方面匮乏, 经营和管理方法陈旧的现象。民间组织的企业化运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严格控制成本, 提高收益, 这其中会涉及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和效率准则, 而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项目缺少的正是这些“特点”。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主体为国家和政府, 福利对象获得的多少都是由国家和政府决定, 不仅使国家负担过重, 空不出手来抓经济建设, 而且也使福利项目数量受到一定限制。民间组织的介入使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不但加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 而且使各类福利项目得以全面展开, 提升了服务品质, 扩大了受益人群的范围和数量, 使社会福利事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社会福利经验来看, 民间组织的参与已经成为了社会福利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世界最大的NGO组织国际狮子基金会主席谭荣根201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13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上说过:“即使是发达国家、最富有的国家, 在社会福利方面还是需要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来协助政府。”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美国, 民间组织几乎承担了全国医疗保障的50% 和教育的40%;在高福利国家瑞典, 大多数的医院和学校都是私人兴办, 带有民间组织的性质, 通过政府购买等多种形式, 承担了大部分的福利服务工作;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民间组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已经比较成熟, 香港的主要福利服务形式大多靠各类民间组织完成, 台湾不但民间组织发展较完善, 而且大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推广, 不但照顾到了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 而且正在朝着服务全民方向发展。民间组织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 能够使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国的民间组织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作用也在随着自身的建设在不断加强, 正在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方向不断努力。
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 如果市民社会从国家中完全分离, 那么剩下的只有自私、贪欲和敌对。市民社会不能与国家相分离, 那么, 在中国社会福利领域, 民间组织也不可能从国家和政府之中分离出来而单独存在。没有国家宏观调控为指导的民间组织的发展是不具有正确方向性的, 没有政府总体福利政策的指引的民间组织的服务是没有效力的。今后的重点是要把国家、政府与民间组织间的关系定好位, 国家和政府主要起主导作用, 在放手给民间组织单独进行福利项目的同时, 加强对民间组织的信任, 增进合作, 使二者相互成为有益的补充。市民社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中国社会福利领域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得以展现。市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民间组织也是福利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一份重要力量。我们应把握住民间组织的特点, 调整好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 克服民间组织自身的弱点, 使民间组织发挥自身优势, 有秩序地参与到中国福利事业之中。
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最早源于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西方福利国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经济下滑开始面临福利危机。在福利国家探寻出路过程中, 有学者提出了“福利多元主义”的原则。“福利多元主义”提倡由政府、市场、个人和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福利事业, 共同成为社会福利提供的主体。因为福利国家面临危机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的责任过多、过大, 政府是福利提供的唯一主体, 福利国家的全覆盖式的高福利使政府不堪重负。市场、个人、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各自的优越性, 不仅能够使它们在社会福利领域里追寻各自的利益, 而且可以分担政府的责任。“福利多元主义”思想提出不久之后便在西方福利国家开始实践, 成为了福利国家变革的主导。
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福利制度有了长足的进展, 由于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 中国福利制度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模式, 希望在社会福利领域引入市场、个人、家庭、民间组织等一系列愿意而且能够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力量。一方面让它们参与社会福利事业, 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既发挥各自的长处, 又保证自身福利的提升;一方面能够分担政府的责任, 使政府主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各种社会力量当中, 民间组织在福利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些非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 已经成为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民间组织的社会认可度也随着政府的支持和自身实力的增强而不断提高。民间组织的发展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必将不断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年.
[3]韩克庆.《市民社会与中国福利体制的构建》.天津社会科学, 2008年第1期.
[4]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3月.
[5]管仕廷.《市民社会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
不仅是日本,新自由主义经济在给世界带来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的各个国家中拉开了贫富差距。而今如何消除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牺牲平等为代价吗
要实现经济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贫富差距难免产生,这是一条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的定理。然而,在北欧出现了一些不受这个定理束缚的国家,他们在取得发展的同时,获得了经济上的平等。了解这些北欧国家的形态,对于目前日本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启示。
看一下1995年到2006年之间的人均GDP增长率与衡量国民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实现了GDP的高增长率的国家,反而是那些国民收入平均程度比较高(即基尼系数较低)的国家。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发展与平等之间并不是二律背反的关系,同时也证明,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健全而坚定的中间阶层是必要条件。
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不久的1993年,日本的人均GDP还位于世界首位,但到了2006年却已经降到了第15位。在这13年间,日本的人均GDP减少了将近1.7%,而在同一时间段内,有一批国家实现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如中国、印度以及东欧诸国等。除此之外,最耀眼的就是北欧诸国了。
四个关键词解读北欧
1.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北欧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位于前列的。北欧四国——挪威、芬兰、丹麦、瑞士的人均GDP都高高地列在世界前20位以内,并且排名均在日本之上。而北欧训练有素的人才、安定的社会环境、技术革新等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赞誉。在产业上,北欧也从早前轴承制造等传统工业中成功转型,如今的北欧在汽车、IT、医药品等诸方面建树颇丰。瑞典除了有沃尔沃汽车、通信业中的爱立信之外,还有宜家家居、成衣品牌H&M等,而这些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很有竞争力的品牌。在全球的手机市场占了最大份额的诺基亚则更是芬兰的骄傲。
2.高福利、高负担国家。北欧诸国的高福利、高负担是众所周知的。在这些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很充实,但是另外一方面,国民的纳税负担也很重。例如,在丹麦,国民负担率(税收和社会保障费用在GDP中所占比率)超过了70%(日本2007年的预算是39.7%),并且消费税高达25%。然而,负担虽然高,却有超过七成的国民对这一制度感到满意。因为在缴纳高额的税金之后,他们能享受到充实的福利。例如在瑞典,国家负责提供经济保障,省里负责医疗,而市村镇则负责教育和福利。体现在具体的数据方面,国家将49%的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省里将71%的预算用于医疗,而市村镇则是将80%的预算都用在了福利、教育方面。通过实施这样的地方自治制度,国家、省、市村镇各司其职,把充实的社会保障落到实处。
3.人才机制先进。在丹麦,每个教师负责教授的学生人数平均为10.8人(日本为19.6人),丹麦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居世界第二位,瑞典居第六,而挪威居第九。另外,在瑞典,平均万人拥有的诺贝尔奖得奖者居全球最高。在这四个北欧国家中,原则上到大学毕业都是免收学费的,所以出了社会的人想要再回到学校也很容易。因而这四国国民的学习达成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4.女性的社会参与度高。由于国家小、劳动力不足,并且政府机构比较大,给女性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所以北欧国家中,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很高。瑞典的国会议员中有45.3%是女性,有6岁以下的孩子但是在工作的母亲占到78%,而日本的这一数字仅为35%,管理人员中有31%是女性,而日本仅为10%。挪威甚至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从2008年起,上市公司的员工中女性必须要达到四成以上,否则就取消其上市资格。
在两个瑞典家庭中看到的福利国家的实态
住在瑞典南部乌普萨拉(Uppsala)市的兰德格瑞夫妇,丈夫是法律顾问,妻子是公务员。两人月收入为10.2万瑞典克郎(约合170万日元)。这是比较高的收入了,但是40%以上要作为税金缴纳出去。
“虽然税率确实很高,但是与之相应,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以及健康保健方面的费用都是由政府机关负担的,所以纳税后的收入依然足够支付生活费用。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夫妇两个人如此表示。孩子的教育费直到大学都是免费的,晚年以后则可以领取养老金。所以在瑞典,很少有人节衣缩食进行储蓄。而这对夫妇每月存5000克朗是为了在假期能够去旅行。
另一个家庭中,艾丝科是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和丈夫离婚后,她独自抚养着三个孩子。作为博士,她需要参加大学里的本科授课等工作,相应地也每个月从学校领取2.1万克朗的薪水。纳税后大概还剩1.5万,而每个月的生活费要超过1.4万。但是,每个月她还从政府领取三个孩子的儿童补贴,并且第三个孩子有额外补贴。这些加起来后,除了足够支付生活所需外,还可以在每个假期带着孩子们在国内探亲访友,四处旅行。
在照顾孩子方面,早上上班之前她把孩子送去市办的托儿所,下午四点下班以后再去接回来。孩子如果生病的话,她可以不去上班,领取75%—80%的薪水,带孩子去看病或者在家陪伴孩子。而一般的病基本上也不会需要支付任何医疗费。对于艾丝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个工作着的母亲,即便她待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也要保证她能够获得收入。”这一点政府做到了。所以她认为:“虽然国家的税率很高,但是正因为有这样的制度,所以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独自一人养育幼小的孩子。”
然而,在考虑到将来时,她也抱有不安。“因为从生第一个孩子开始,已经持续很长时间没有能领取全额收入了,所以到现在为止自己所积累的退休金积分并不多。”为此,她每个月都会存300克朗作为将来的养老金。
北欧模式带来的启示
以北欧为代表的福利国家有着许多相似的结构特征。
在高龄化趋于定型后,对于福利产业的需求就变得很大。而在北欧的这些国家,由于促进了福利产业的发展,使生产和需求保持了一致,所以很少出现失业者。在幼托和看护等福利领域,女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也能推动了女性的就业率和社会参加度。而由于幼托服务作为社会的基础服务设施被确定了下来,生育率的下降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福利产业作为社会保障被提供给国民的同时,作为实施者的政府部门的作用也随之增加,这其实是容易带来效率低下的风险的。而北欧则通过彻底的“分工化”成功地避免了这一风险。例如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样,瑞典的福利和教育是专门由市村镇负责的,与之相适应,市村镇的工作中心也全在福利和教育上。
北欧国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由于他们都是一些“小”国家,所以在政策的实施上比较灵活。丹麦就被称为组合了“柔软性”和“安全性”的“柔安国家”。
在世界平面化的进程中,福利国家还只是一个“变数”。我们所推崇的瑞典,其人口只有东京的一半。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日本的条件与这些北欧国家存在着太大的差异,无法在日本推行北欧模式。但是,当我们在全国一条线地推行同一政策却遇到阻碍后,是否意味着以地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地推行各地改造政策的时期到来了呢?如果从地区来看的话,北欧离我们并不遥远。例如,瑞典的人口和大阪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丹麦的GDP和神奈川县与本州西部的5个县相近。这样来看的话,那么北欧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北欧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高龄化,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就一直致力于高龄化问题的解决。并且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了北欧式的智慧和经验。从北欧身上,我们应该学些什么,对于他们经验和智慧我们又该如何应用呢?摆在我们面前考验就是,对于北欧模式,我们应该如何借鉴,以及我们是否有勇气去应用它呢?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社会福利思想的是()。(教学视频第五章第一节)A.孙中山 B.龚自珍 C.郑观应 D.洪仁玕 标准答案:C
2.社会福利制度只扮演常态社会结构——家庭和市场功能失效后的补救角色是()社会福利。(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三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A.剩余性 B.补救性 C.制度性 D.福利国家 标准答案:A
3.职业福利的特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教材第八章第一节)A.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B.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 C.具有功利性
D.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为原则 标准答案:B
4.下列哪一项不是儿童社会福利的需求()。(视频教学课件第七章第一节,教材第六章第一节)
A.满足休闲和娱乐需求 B.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 C.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求 D.无障碍的需要 标准答案:D
5.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他们还希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属于老年人的()。(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第一节、教材第五章第一节)A.经济需求 B.社会需求 C.健康需求 D.生活需求 标准答案:B
6.下面哪项是职业福利中政府规定的法定福利()。(教材第八章第一节)A.工伤事故补偿 B.企业年金 C.教育资助 D.带薪休假 标准答案:A
7.下面实行高福利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新加坡 标准答案:A
8.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二节、教材导论)A.广义的社会保障 B.狭义的社会保障 C.广义的社会福利 D.狭义的社会福利 标准答案:C
9.对于残疾人,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将他们供养起来从而表示对残疾人的责任和爱。这是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哪一种理念()(教材第七章第一节)A.供养理论 B.回归社会论 C.增能理论 D.活动理论 标准答案:A
10.德国实行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A.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B.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C.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D.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标准答案:C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1.计划经济时期出现了员工福利的失序、失衡、失范问题。(教学视频第九章、教材第八章)标准答案:错误
12.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均是残疾人的特殊福利需要。(教学视频第八章第一节)标准答案:正确
13.生活收入性福利、医疗福利、家庭养老与家庭福利、社会福利服务、老年人优待以及救助保护均是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容。(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第三节,教材第五章第一节)标准答案:错误
14.提高退休年龄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标准答案:正确
15.庄子融合了儒道两家的社会福利思想。(视频教学课件第四章第二节)标准答案:错误
16.中国现代的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是:以民为本,关怀民生;传统和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交织;与社会改良/社会革命相连。(视频教学课件第五章第三节)标准答案:错误
17.对家庭的支持不足是当代中国儿童社会福利的问题之一。(视频教学课件第七章第四节,教材第六章第三节)标准答案:正确
18.混合经济社会福利思想属于左派社会福利思想。(教学视频第二章第一节)标准答案:错误
19.边沁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教材第一章第一节)标准答案:错误
20.工业化是社会福利制度产生的经济根源。(教材第二章第四节)标准答案:正确
三、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21.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中就业制度包括()。(教材第二章)A.人力政策 B.工资政策
C.医疗服务 D.失业保险
E.住房福利
标准答案:A|B|D
22.儿童社会福利从服务功能与作用的角度看,具有哪些性质()。(视频教学课件第七章第一节)A.长效性 B.支持性 C.补充性 D.保护性 E.替代性
标准答案:B|C|D|E
23.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包含的项目来看,下面不属于非保障性社会福利的选项是()。(教材导论)A.医疗服务 B.社会保险 C.老年福利
D.教育福利
E.就业保障 标准答案:B|C
24.中国古代社会福利出现的微观背景有()。(视频教学课件第四章第一节)A.百姓的需要 B.对理想社会探索 C.加强统治 D.应对灾害
E.富国强兵、对外称霸的方略 标准答案:B|C|D|E
25.下列选项中,属于保障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的是()。(教材第二章第二节)A.美国 B.德国 C.瑞典 D.日本 E.英国
标准答案:A|B|D
26.福利国家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二节)A.收入均等化 B.福利社会化 C.就业充分化 D.保障全民化 E.经济混合化
标准答案:A|B|C|E
27.从服务范围与领域角度看,儿童社会福利的内容包括()。(视频教学课件第七章第一节)A.家庭服务 B.学校服务 C.机构服务 D.社区服务
E.特殊服务
标准答案:A|C|D|E
28.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有()(教材第二章)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机会 C.稳定物价 D.缩小贫富差距
E.促进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 标准答案:A|B|D|E
29.以下不属于结构功能主义福利观的代表人物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A.帕森斯 B.吉登斯 C.莫顿
D.科赛 E.斯米尔赛 标准答案:B|D
30.先秦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包含()。(视频教学课件第四章第三节)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E.佛教
标准答案:A|B|C|D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31.名词解释:第三条道路(教材第十一章)
标准答案:答:第三条道路,亦称为第三种道路或新中间路线,是一种走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中间的一种政治经济理念的概称。它是由民主社会的中间派所倡导的,属中间偏左的政治立场,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一个流派,中心思维是任何偏于某种极端也不会是好的,所以它既不主张纯粹的自由市场,亦不主张纯粹的高福利社会,奉行类中庸之道。吉登斯认为,所谓第三条道路,政治上表现为超越左与右的对立,将责任和权利、民主和权威统一起来,“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利,没有民主就没有权威,这是第三条道路的基本原则。”
32.名词解释:福利国家(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三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标准答案:答:国家有意识的运用政治权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在某些领域,主要是分配领域中,减缓市场机制作用的范围,矫正市场机制在对无劳动能力这分配方面无能为力的缺陷,从而为一部分特殊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
33.名词解释:广义的残疾人福利(视频教学课件第八章第一节,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标准答案:答:广义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保证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涉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的一种制度。
34.名词解释:社会福利(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标准答案:答: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欣赏等方面的待遇。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同时,社会福利也是一种职责,是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保护和延续有机体生命力的一种社会功能
35.名词解释:社会福利水平(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标准答案:答:社会福利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社会成员享受社会福利的高低程度,具体衡量方法是一国社会福利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五、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36.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主要成就及问题(视频教学课件第八章第二节,教材第七章第三节)
标准答案: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文化体育以及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方面。主要问题:首先,残疾人社会福利实施中依然存在较严重的行政化现象;其次,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第三,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筹资渠道单一,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用比较混乱;第四,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尚未走上规范化与法制化的轨道。
37.社会福利的基金管理包括哪些内容?(教材第二章第三节)标准答案:(1)社会福利基金筹集管理,基金来源一般为国家、单位、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私人和社会团体捐助,工薪税等;(2)社会福利支付管理,即对享受者支付养老保险金、医疗补助、工伤保险金、失业期间社会保险补助等;(3)社会福利基金运营,即妥善保管社会福利基金,对其进行安全可靠的运营,使其保值增值。
38.中国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视频教学课件第五章第四节)标准答案:(1)继承与借鉴相结合;(2)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3)涉及公平与效率问题。
39.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容(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第三节,教材第五章第一节)标准答案:(1)生活收入性福利;(2)医疗福利;(3)家庭养老与家庭福利;(4)社会福利服务;(5)老年人优待。
六、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40.不同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存在很大差别,我国学者将各个国家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归并为四种类型,请你谈谈对这四种制度类型的理解。(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三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标准答案:答:我国学者按照政府、企业、个人在社会福利制度中不同责任、社会福利水平等标准将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保障型社会福利制度。其中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这种福利制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第一,对不同社会成员选用不同的福利标准,并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第二,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责任,社会福利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承担;第三,劳动者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与社会福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享有的社会福利待遇水平与社会福利缴费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第四,社会福利缴费中只记录个人缴费情况,不建立以给付为目的的个人账户,社会福利基金在福利受益成员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原则;第五,社会福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 ;第六,社会福利中的长期项目以代际转移方式运行。这种模式重视社会福利中权利与义务的密切联系,强化自我保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效率原则。它的保障对象“有选择性”非全民性,提供的福利水平较低,强调的是保障而不是高福利。第二,高福利型社会福利制度。其中以瑞典、英国为代表。它以政府负责、全民高福利为主要特征,而且其社会福利支出主要由国家税收解决,因此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损害了效率。第三,国家型社会福利制度,典型国家是前苏联。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福利待遇偏高,如退休金一般在原工资的70%以上;福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与劳动贡献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特别强调国家在福利制度实施与管理中的责任。第四,储蓄型社会福利制度。以新加坡和智利为代表。第一,它不具有再分配性质,不强调公平性;第二,财务制度是基金积累制度而不是现收现付;第三,给付水平是既定供款制度而不是既定给付制度,给付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而不是社会保障计划的承诺。
41.结合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的现状,谈谈我国当代儿童社会福利的成就与不足,请结合具体事例或感想展开阐述。(教材第五章第三节,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灵活掌握)
(王 婴(民政部民政干部培训中心)于-10-3 12:12:25发布)
“社会工作” 和“社会政策”都是源于西方的概念。它们就像一对兄弟,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贫困问题而生。社会政策是在制度、规划的层面制定反贫困的战略和策略,并通过具体的计划和项目使之可操作化;社会工作则站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行动,从而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社区和个人身上。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西方的发展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们走过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思: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社会政策的变化,又从而使其传承机制――社会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
本文以一般认定的社会工作的各个发展时期为线索,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大环境及社会政策的变化的描述,探讨这些变化与的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并试图从重找出中国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及发展途径。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课程类型:本科生专业教学课程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时学分:32学时(2×16周),2学分
指定教材: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基本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了解发达国家、中国的各项相关制度的演变历程、现状及改革等,使得学生能够从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历史与现状等各种角度去解读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并对中国相关制度的特点有所把握。
内容提要:社会救助概述;城市贫困救助;农村社会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慈善救助;社会福利概述;公共社会福利;特殊人群社会福利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专题研究+班级课堂讨论
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小组专题研究及班级课堂讨论30%,期末学分论文70% 部分班级采用笔试的形式考核
第一章 社会救助概述 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会救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制度构成 第三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地位
第二章 社会救助的历史演变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问题与困境 第三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三章 城市贫困救助
课时:3周,共6课时(含2课时课堂讨论)第一节 城市贫困的发展与变迁 第二节 城市贫困救助概述
第三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章 农村贫困救助
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农村贫困的现状与原因 第二节 农村贫困救助概述 第三节 农村五保救助
第四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章 自然灾害救助
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 慈善救助
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慈善救助的概念 第二节 慈善救助的特点 第三节 慈善救助的运作过程
第四节 慈善救助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第七章 社会福利概述
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制度构成 第三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
第八章
社会福利的历史演变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变革 第三节 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改革
第九章
公共福利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公共福利概述 第二节 教育福利 第三节 住房福利 第四节 基本卫生保健
第五节 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
第十章
特殊福利
课时: 3周,共6课时(含2课时课堂讨论)第一节 特殊福利概述 第二节 老年人福利 第三节 儿童福利 第四节 妇女福利 第五节 残疾人福利
第十一章 职工与公务员福利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职工福利 第二节 公务员福利
第十二章 社区福利服务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区福利服务的概念 第二节 社区福利服务的特征
第三节 社区福利服务的内容与资金来源
参考书目:
[1] 曹立前,《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3] 陈银娥主编,《社会福利》(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2版 [4] 廖益光主编,《社会救助概论》(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5] 韩克庆、郑功成主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案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6] 王齐彦著,《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7] 蒯小明著,《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发展中的国家责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8] 曹艳春著,《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6月第1版 [9] 朱德云著,《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2月第1版 [10] 彭华民、景天魁,《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1] 戴安娜•M•迪尼托著,何敬译,《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2] 巴尔(Barr)著,郑秉文、邹明洳译,《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3] 吉尔伯特(Gilbert Neil)著,郑秉文译,《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4] 彭华民著,《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15] 钱宁著,《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与道德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16] 高鉴国、黄智雄著,《社会福利研究》(第1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07月第1版
[17] 威廉姆H.怀特科著,解俊杰译,《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18] 保罗•皮尔逊著,汪淳波译,《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社会政策译丛》,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
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看, 社会工作因其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领域提供了专门性的社会服务工作, 从而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发挥了“减压阀”、“缓冲器”的作用, 成为应对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构建并发展好社会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公正公平”, 它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1、要有和谐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发展的社会, 没有发展, 人们的生存就缺乏基础, 生活就没有保障, 社会就会成为各种产品极度匮乏的社会。“人口多产品少, 需求多供给少, 这样一个社会必然潜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说, 在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而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 重要的莫过于建立资源节约, 注重效益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2、要有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里指处于不同职业, 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个人、群体之间, 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各个社会阶层普遍受益。但是, 收入差距的悬殊, 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不能有效缩小这种差距, 不进行社会整合, 各种矛盾就会不断积累直至爆发。因此, 这就要求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
3、要有和谐的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新产生了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总的来看, 目前社会所要求的文化文明的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滞后于经济文明的建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努力使三大文明的建设协调统一起来, 使社会结构尽快达到和谐, 从而避免由于文化文明和政治文明迟滞或缺失而诱发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
二、社会工作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社会工作发展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的社会管理体制建构
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职能转移的促进者与主要承接者、第三部门发展的促进者和示范者。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和社会的分工合作与共同治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政社分开”是前提, 其职能转变的实质在于, 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那些职能和事务剥离和转移出去。那么剥离出去的这些事务和职能由谁来承接?从我国当前的体制现实来看, 从事专业社会服务的社会工作机构既能有效地承接政府剥离或转移出来的那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事务, 又能够在政府培育和推动NGO、NPO的发展方面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样板, 研究社会工作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2、社会工作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的服务功能
面对社会结构的分化, 面对不同的社会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除了需要政社分开的分工合作体制保证以外, 还需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支撑。社会工作是非营利服务和专业性社会服务的建构者、是社会服务的开拓者和组织者。从服务的结构上看, 社会工作的服务包括社会康复、社会辅导性的服务和社会支持性的服务等两个大类。从服务的内容上看, 包括社区维权和职工维权、失业人群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等。长期以来, 由于“政社不分”致使我国的社区服务以及机构服务停留在粗放的阶段。加强对社会工作的研究, 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制度, 必将改变社会服务粗放式和经验主义的格局, 为社会服务注入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内涵,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三、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困境
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备上的困境
人员配备上, 工作任务和强度在增加。由于编制所限, 新增人员多为聘用, 工作积极性无法调动导致流动性大, 素质参差不齐, 使得人员配备与工作量成明显反差。现有的社会工作人员有丰富的经验, 但专业化水平欠缺, 而很多的社会工作, 比如像特殊教育这一块, 非常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工作量很大, 但补贴比较少, 得到的报酬与工作量不成比例。人员选聘和考评机制不健全, 没有长效激励和惩罚机制, 工作随意性过大。比如, 培训后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造成对培训积极性降低。
2、转型期社会工作的心理困境
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整体性转变, 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 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心理作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一种表达, 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转型时期, 这一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 必然引起社会心理的急剧变化, 给目前社会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小的阻力。
3、社工组织建设的困境。
结合当前的现象及社会发展趋势来看, 社工组织建设的主要困难有两大点:一是社会认知程度的困难, 即民间的自发性与对组织的信任度和官方对组织的合法性的认同, 尤其是后者, 要上升到法律高度才能启动, 而至于实施情况如何, 还充满不确定性。第二个大困难是资金问题, 民营资本是不是合法经营这是关注的一个方面, 另外我们关注的是他们对慈善事业及民间组织的理解度, 这个度随着特定人受教育程度及对社会人文知识的了解成正比例, 如果人们对民间组织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这样的资金筹措就相对容易, 这也就是大部分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福祉所在。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中社会工作模式的构建
1、提供经费保障。
社会工作机构虽然是一个非赢利机构, 但社会工作运行要有政府托底的基本经费保障。主要包括服务经费和人员经费。在操作中, 建议参照并略低于公务员的待遇, 薪酬比例和标准需要明确。机构编制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 扩宽人才成长通道, 让每一个社工看到职业的前景, 营造和谐社会。在薪酬的激励设计方面, 要要能吸引人, 能激励人, 能留得住人, 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的需求。
2、对社工进行指导。
加强对现有社工人员政治理论培训, 以提高队伍的政治素养, 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加强对现有社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以提高为民服务技能。加强人才引进, 培养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政府与高校等进行合作, 使社工专业领域的学生进入社区进行实习, 与社工进行交流提高。
3、培育专业人才。
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教育, 全面了解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总体状况、面临形势和变动趋势, 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实际需求, 以及社会工作职业的岗位开发和设置, 重新调整高等院校社会工作的专业设置, 适当增设急需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数量, 扩大招生人数, 使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在供求关系上基本保持平衡。尊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特长和职业要求, 加大教育投入。
4、明确社会工作管理体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形成一套以政府为主导, 以民间社会工作机构为主体, 由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运作和发展机制。在这一机制中, 政府、民间团体、公众三者各司其职,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良性互动。建立完善一系列社会工作的法律法规, 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改善社会的功能的充分发挥, 促进社会工作者提高职业素质, 规范从业。
5、纠正转型期社会工作的心理困境,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诸多方面的表现, 在宏观层面上, 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平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充足的就业岗位等无疑是消解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的重要途径;而作为微观层面的社会工作在应对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 缓解社会张力, 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社会工作的职能是在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和改善社会制度。所以,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社会稳定与协调功能, 帮助社会工作人员树立清醒的认识, 消解心理困境, 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方青、赵怀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11) 。
关键词: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化;社会感化
任何人晋升为社会人的过程都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人的后天行为的规范化,指生物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文化的要求教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也可叫社会教化。”[1](P.427)这是司马云杰先生对“社会化”的界定。这里的“社会教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同于本篇所讨论的列在社会教育方式之下的“社会教化”。但司马先生的这个定义揭示了社会化过程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过程的直接同一性。因此,教育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催生剂。现代人接受教育的途径通常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而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仅以社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狭义社会教育,不涉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内容。作这样的界定有利于我们避开错综复杂的干扰因素,使论述更为简明,有利于使这个论题更直观明了地服务于倡导社会公德,建立和谐社会这个中心。
从这种以社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狭义社会教育出发,我们可以简单地把社会教育划分为社会教化和社会感化两种途径。所谓社会教化,即以压制性、填鸭式为主要特点的社会教育方式,它最主要的形式就是说教灌输。它主要是通过一种外在的控制力量对行为者产生约束和压力,使其不敢违反社会规范和道德,从而反感地被迫接受主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所谓社会感化,即以启发性、感染性、鼓励式为主要特点的社会教育方式,它主要的方式就是以情动人、情绪感染、环境熏陶。这种教育方式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借助情感及良好的环境和风气,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受到触动,从而深化或转化原有思想、情感的过程。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内在的控制力量,使社会成员自觉接受和内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社会感化这种教育方式会使社会成员几乎感觉不到来自外部的压力,因为他们与外界社会良好氛围将会产生共鸣,高度认同社会规范。
一、 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之比较的必要性
首先,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是社会教育形式中的两个重要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分裂开来,但也不可忽视它们之间的差异。然而人们往往将二者看做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没能从细微的角度去分析它们,从而忽视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比较。因此,我们通过两者的比较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各种微妙的差异,这在此课题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道德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教育机制。我们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社会教育形式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呢?比较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的差异能使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的社会教育现状,引导人们用分析的方法来联系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道德改善工程献计献策,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创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
最后,由于国际形式的复杂变化,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尤其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些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社会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因此,重新思考我国的社会教育思路和模式,探讨我国社会最佳的教育途径,提倡更具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任务,比较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这两种最基本的社会教育方式便是十分必要的了。
二、 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的比较
第一,社会教化和社会感化在教育素材的来源上存在差异。社会教化的内容主要来自上级、长辈以及权威组织的命令和教导等,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内容比较单一的社会教育形式,一般表现为千篇一律的规范文字、说教和空洞的宣传等。而社会感化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社会成员对外界社会现象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它是一种潜在的情感交流,即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用听觉或视觉来领悟他人传达的情感,这个人便能体会到传达情感的人所体会过的相同的情感。”[2](P.39)因此,这种教育方式既可以是自上而下的又可以是平行进行的,还可以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说下级、晚辈或者社会市民的精神或感情也可以感召位居他们之上的行为体,从而达到了社会教化的最初预想效果。
第二,受教育者在二者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教化是一种他控的过程,而社会感化是一种自控的过程。因此接受社会教化的行为者是在外在控制的力量下大都是勉强接受社会教育的。行为者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要使这种社会教育的内容达到其内化的东西还很困难。而接受社会感化的行为者是在内在控制的感染下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其自觉自愿的规范,行为者在这个过程中是轻松而无抵触的,他们是主动的。
第三,二者实施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行为者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反感、逆反的情绪,有的虽然是表面接受而心中却大不悦。因此会出现教育的内容越多,收到的效果越差的现象,这样社会教育便进入了一个尴尬的环节(停滞或倒退)。而社会感化是通过情感的碰撞、氛围的感染等来对行为者进行影响,它是一种爱与善的教育。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原先那种教条化的规范和说教内化成其自身的素养与人格,从而会产生其在社会中追求爱与善的行为。举个例子来说,当人们一谈到社会责任感时,就会立刻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导。而且我国传统文化中也非常注重从小就培养人的“心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但事实上,在长久和平发展的时代,人们往往表现的社会责任感淡薄,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存在某些抵触情绪。这便是社会教化的结果。而如果运用社会感化的方式则效果就不一样了。对于这类教育内容易于采用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的方式,树立一些榜样,组织一些志愿者和专门机构率先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中,由点点滴滴的小事向社会发出召唤,营造一个人人愿意参加的情感氛围。例如,2004年东南亚国家遭海啸袭击后,全国很多地方自发的为灾区募捐,这一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人们普遍关注受灾国家和人民,真正做到了“心怀天下”。
第四,在进行社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但二者应用时的情景却存有差异。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社会教化,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社会感化,什么情况下需要教化多一点,什么情况下需要感化多一点,这些都是因人因事而异的,它需要遵循一个“变通”的原则。例如,对于一个群体要尽量多一些感化,如果其中有一部分被感化了,那么他们的行为在这个群体的感染力将是巨大的;对于青少年更是要多些感化,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多是逆反的,运用感化的教育手段效果更可靠更持久;对于文化层次不高的人若进行社会感化教育也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当然社会教育光靠感化教育是不行的,对特殊人、特殊事、特殊阶段还要进行必要的社会教化才行。
三、 社会教育的最佳途径
改革开放30年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正在加速进行,由此造成对社会各群体的冲击影响是巨大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人们的道德意识也在发生著微妙的变化。一些人的道德缺陷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了,比如责任心的缺失,公共意识和环保观念淡薄,同情心的黯淡,不尊重他人,自私冷漠,追逐名利不择手段等等。社会公德成为一些人任意践踏的荒地,更多人对此已经麻木,只有少数人在那里呐喊呼唤。诸如此类现象给我国的社会道德教育敲响了警钟。提高社会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祖利采尔也认为,人类全部生活的目的在于社会生活的幸福,培养道德感才能获得这种幸福。[2](P.16)因此我们应该立即启动一个社会主义道德改善工程,对我国社会现存的各种不良道德观进行矫正,对优良道德传统和近现代优良社会风气进行修缮和维护,只有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普遍提高了,人们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人无德则不立,然而,功利的世俗评价标准培养出的知识上的强者,却往往患有德行上的“营养不良”。例如,在高等学府门口的大街上,大学生成群结队闯红灯的现象司空见惯。据交警反映,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大学生竟远不及小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是社会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课堂上涉及不到的东西要在社会教育中有所体现。大学生不及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没有接受过学校德育教育,而是因为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真实的“教材”。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3](P.515) “人们都不遵守,为什么我要遵守?”他们缺少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的熏染!这便是中国社会教育的软肋,因此要加强社会健康氛围的建设,弘扬社会正气。这些社会健康氛围的渲染是方方面面的,它需要一种社会感化的教育力量,需要我们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上各类群体予以“施爱”和“施善”的教育。感化教育是一种辐射于整个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有效形式,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政府、媒体、教育传播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和先进个人等,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充满激情的社会工作队伍及志愿者大军,通过专业的、人性化的服务与感化教育来营造一个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向善的社会环境,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感化机制。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领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4](P.35)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社会要以责任心培养责任心,以同情心培养同情心,以关爱培养关爱,以高尚的劳动热情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以规范的行为培养规范的行为。这便是社会感化中“施爱”与“施善”的教育的最具体的表现。社会需要榜样,更需要感动,一个人的感化或许算不了什么,但一群人的感化就了不起了。
关注社会道德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对社会道德教育进行调适,它是社会道德重塑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进入21世纪,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完善的、有效的社会教育机制的支持。胡锦涛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5]社会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稳定的一块重要的阵地。因此,我们应对以往的社会教育模式予以重新的审视和思考。为什么在有众多的规范准则、有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的文明古国里,人们的整体道德修养反而不是太理想呢?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施教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在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的关系上没有把握好,社会上缺失了“施爱”与“施善”的教育。江泽民指出,社会教育和宣传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又强调“运用日益发展的大众传媒和各种文化场所,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受教育”。[6]可见,要进行感化教育,大众媒体的引导与渲染作用不可替代,要让人们普遍地参与进去。社会精神文化氛围,尤其是高雅文化环境的陶冶作用也不能忽视,如果现代人从来都没有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的实践,没有经过音乐与艺术的熏陶,也没进过图书馆、博物馆,要养成高品位的道德情操是很难想象的。另外,国家应统一管理指导社会道德教育,引导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方向,倡导社会公德,協调社会教育的资源配制。
当然,社会教育只靠感化是不行的,还要合理适当的社会教化途径。社会道德准则、法律规范还是必须要有的。它们使人们的行为有章可循,能知善恶、明是非。对于累教不改、无法感化的人来说,就必须采取教化的手段,必要时还要应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约束制裁。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要合理的配制,相辅相成。离开社会感化的社会教化很难收到预想的效果。但是应用社会感化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要“晓之以理”。综合比较起来,我国社会教育的最佳途径应该是提倡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即进行“施爱”与“施善”的教育,多点社会感化,少点社会教化。
参考文献
[1]司马文杰.文化社会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2]列夫•托尔斯泰著,张昕畅等译.艺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N].人民日报,2007-09-19(1).
[6]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03-07(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推荐阅读:
社会保障学试卷与答案09-2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电大06-22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备考)10-11
社会保障税:国际比较与借鉴05-31
街道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总结09-19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09-25
实习报告——劳动与社会保障局07-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论文11-12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10-12
社会保障概论试卷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