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从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农业劳动力有较高的素质,只有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论文 篇1:

新疆兵团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及其科学素质测评

摘要:农业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劳动力是影响兵团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基于时序数据,考察2000—2017年期间兵团农业产值、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变化特征,并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兵团存量农业劳动力的科学素质进行测评,从数量和质量2个维度探讨兵团农业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问题。结果表明:(1)17年间,兵团农业总产值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而兵团农业劳动力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为负,劳动力要素投入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2)不同时期劳动力要素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差别较大,2000—2004年劳动力数量增速为正,对兵团农业经济产出的贡献率为负;2005年之后农业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劳动力要素对农业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2011—2017年较2005—2010年劳动力要素对农业经济产出的贡献有所减弱;(3)兵团大部分师局农业劳动力的科学素质得分不足1分,农业劳动力整体科学素质水平较低,其中北疆垦区略高于南疆垦区。农业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及科学素质提升,有利于推动兵团农业经济的增长,建议进一步加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力度,大力提升存量劳动力的科学素质,提高劳动力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深化兵团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的投入,吸引有文化的青年劳动力回归进行农业生产,优化兵团农业人口结构。

关键词:新疆兵团;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贡献率;科学素质;主成分分析;测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不仅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肩负着维稳戍边的重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是兵团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保障和质量提升对兵团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随着“六大精準”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转型升级,兵团逐步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兵团农业经济迅速增长。那么,随着技术和资本投入的增加,兵团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何?存量农业劳动力的科学素质如何?只有探明以上问题,才能对兵团农业劳动力资源做出合理配置,推进兵团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要素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学者们围绕劳动力、固定资本投资、技术、土地及制度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展开论证[1-6],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流观点认为,农业产出是多种要素共同驱动的结果,各种要素都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作用有所不同。乔榛等研究指出,制度变迁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7]。刁书琴等测算得到,1997—2013年期间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拉动因子[8]。张浩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997—2003年期间劳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而2004—2005年期间化肥和农机动力等物质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9]。李福夺研究指出,1994—2015年期间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是促进我国粮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2种生产要素[10]。张杰飞利用农业投入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指出,自1997年以来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对农业产值都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产值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11]。佟大建等使用全国199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农业物质资本投入增加,从而提高了农业总产出水平,指出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关于劳动力要素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讨论很多但未能形成一致性结论。总体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逐渐替代传统手工作业,土地逐步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当农业生产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时,过多地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只能抑制农业经济的增长[12]。在关于新疆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学者们对资本和技术要素的考察较多[13-14],而对劳动力要素研究较少,尤其是技术进步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要素,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认知及使用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在经济新常态下,弥补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存量农业从业人口文化水平的降低及老龄化,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素质是农业经济增长亟待解决的新问题[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落脚点在于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出要加强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学者们相继对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等农业大省农业劳动力的科学素质进行了调查和测度,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素质对农业经济效率的影响,一致认为,农业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6-20]。已有的关于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的评价,主要以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为衡量标准,而没有涉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认知、技术使用行为等对其素质水平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收集2000—2017年兵团农业经济产出、农业劳动力的相关时序数据,在实证考察兵团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同时,从个体特征、科学认知、科学态度、科学行为、科技需求及获取5个维度对兵团存量农业劳动力的科技素质进行综合测评,旨在探明兵团当前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现状,为推进兵团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力合理配置提供政策参考。

1 兵团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1.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兵团下辖14个师、178个农牧团场,嵌入式分布在新疆各地州。根据所处地理位置,新疆兵团主要分为南疆垦区和北疆垦区。其中,南疆垦区包括第一、二、三、十四师,北疆垦区包括第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兵团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与市场体制形成急剧的张力,加上3次产业间的比较效应,使得兵团农场从业人员数量和结构比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兵团总人口数为300.53万人,从事农林牧副渔的人口数合计为38.91万人,占兵团总人口数的12.95%;农业总产值合计约为1 145.86亿元,占兵团经济整体的21.60%。依据当前兵团发展实际情况,由于十一师(建工师)主要从事建筑行业,农业产业、农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除十一师外的兵团其他13个师作为数据收集区域。

本研究搜集了2000—2017年兵团农业总产值、农林牧副渔从业人员数量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2—2018年)、《兵团年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1.2 2000—2017年兵团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时序变化特征

如图1所示,2000—2017年兵团农业总产值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1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 145.86亿元,年均增长率14.69%。农业从业人数变化可分几个阶段:2000—2004年呈增加趋势,2004—2016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从2011年以来下降幅度总体增大,年均下降率约1.64%,而2017年较2016年增加了约2万人。总体上看,从2000年的44.62万人下降至2017年的38.91万人,17年间减少了5.71万人,下降趋势明显。而从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农业产业增加值比农业从业人员数量)来看,过去17年,兵团的农业增加值从71.63億元增加到506.33亿元,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从1.59万元提高到13.01万元,劳动力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兵团农业从业人员数量的降低,与兵团总体的人口迁移特征有密切关系[21]。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步拉大,同时受祖籍亲缘关系的影响,兵团出现大量人口内迁的现象。另外,随着兵团城镇化的推进,兵团第二、三产业得到一定发展,3次产业间劳动报酬差距明显拉大,吸引农业劳动力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年劳动力到二、三产业就业。2017年较2016年农业从业人数有所增加,主要与兵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密切相关,一方面放权后非国有经济成分的扩大释放了兵团经济活力和动力,团场职工种植积极性增加,吸引一部分外出打工或是二、三产的从业人员回到农场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兵团团场机构改革后,一部分人员分配农地身份从干部转为农业劳动力。

兵团农业经济的产劳关系特征总体表现为农业经济增长、劳动力减少的集约型。兵团农场农业从业人员数量的降低以及兵团农业生产总值的不断上升,与兵团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密不可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兵团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节水灌溉、农业信息化、机械化等先进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迅速发展,使得兵团农业生产规模、种植结构和要素投入发生了很大变化,兵团农业逐渐从传统粗放型增长向现代集约型增长转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升。

1.3 劳动力要素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1.3.1 模型与变量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定兵团自然资源条件、农场制度、劳动力质量和农业生产规模报酬等因素保持不变,本研究将影响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劳动、资本、土地投入和技术进步,构建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形式如下:

Y=ALαKβCγ。

(1)

式中:A为平均技术进步参数,是一个正常数,包括除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以外其他所有能实现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总和;L代表劳动投入,万人;K代表农业资本投入,亿元;C为耕地投入,万hm2;α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β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γ为土地的产出弹性系数。弹性系数即投入要素增加1%时总产出增加的百分比,反映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程度。式(1)表示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产出量取决于资本、劳动、土地投入和技术进步以及资本、劳动、土地的生产弹性系数。

对式(1)进行对数化处理,得到线性模型如式(2)所示:

lnY=lnA+αlnL+βlnK+λlnC。

(2)

为测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式(2)等式两边对时间求导数,得到各要素增长率与总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式。

gY=ga+αgL+βgK+λgC。

(3)

式中:g为增长率,ga、αgL、βgK、λgC分别反映技术进步、劳动、资本和土地对产出的绝对贡献值。根据要素贡献率=要素产出弹性系数×要素平均增长率/经济平均增长率,得到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αgL/gY。

为考察农业劳动力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采用农业总产值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增长的指标;采用农林牧副渔从业人员数量估算劳动要素;采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资本进行估算;采用农场年末实际耕地面积表示土地要素投入(表1)。数据采集时间为2000—2017年。

1.3.2 实证结果分析 依据“1.3.1”节构建的兵团农业经济生产函数模型,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一阶差分和异方差修正得到的变量系数及其概率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资本、土地产出弹性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F=74.997,在1%显著水平,F(3,14)=5.74,通过F检验;D.W=1.719,说明模型不再存在自相关。根据要素系数得到,兵团农业经济增长模型为

lnY=18.397-0.650lnL+0.366lnK+0.296lnC。

可以看出,资本、土地要素弹性系数为正,表示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本、土地投入每增加1%,相应地带来0.37%、0.30%的农业经济增长,说明兵团农业经济主要是资本投入带动型。由于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大、回报见效慢等特征,是名副其实的“弱质”产业。长期以来,高投入是兵团农业的显著特征,尤其是耕地改造、化肥、农药、地膜、机械作业物质投入成为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为负,说明劳动力要素投入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即劳动要素投入增加会减少农业产出。劳动力投入出现负效应,一方面说明兵团农业劳动力可能存在剩余现象,主要原因为兵团因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劳动力相对短缺,每年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来支援经济建设,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农地集中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农业劳动力势必出现剩余;另一方面与兵团体制机制密切相关,兵团农业职工享受同非农业职工一样的养老福利标准,有数据测算显示,兵团腹心地带形成一个种植业劳动岗位的累计投入是100万元左右,一个林果业劳动岗位的累计投入在60万元以上,一个奶牛养殖业劳动岗位的累计投入接近200万元[22]。如果劳动力出现剩余,那么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增加,反而对农业经济的增加产生阻碍作用。这一结果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整体情况相一致,宋淑丽等通过对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指出,乡村从业人数的产出弹性系数是 -0.295,劳动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向削弱作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主要依靠国家、各地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3]。

通过计算农业经济增长速率、劳动力要素增长速率,得到农业劳动力要素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兵团农业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这与兵团2000年以来不断推进团场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也与物质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相关。劳动力人口除在2000—2004年有小幅增长外,2005年之后增长率为负,2000—2017年兵团农业劳动力平均增速为 -0.80%,如“1.2”节中所述,农业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与兵团总体的人口迁移特征、城镇化推进及3次产业间报酬差距相关联。2000年以来,劳动力对兵团农业经济产出的贡献率为 3.55%,劳动力要素对兵团农业经济有促进作用。但不同时期,劳动力要素供给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速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异。2000—2004年劳动力增速为正,但对兵团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为负,如前文所述,兵团农业职工享受与非农业職工一样的养老福利,如果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那么劳动要素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增长将产生阻碍作用。2005年之后,兵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团场改革的文件,在农业上不断加大对农场教育资源、科技创新以及农业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扶持力度,虽然农业劳动人口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但劳动与技术、资本、土地等投入要素的配置不断优化,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使得劳动投入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增强,2005—2017年劳动力要素对农业经济产出的贡献率为5.39%。但可以看出,2011—2017年较2005—2010年劳动力对农业经济产出的贡献率降低了0.25百分点,说明劳动投入对农业经济拉动作用在减弱,这可能与农场存量劳动力的科学素质水平有关。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劳动力的科学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技术使用效率和农业经济产出效率。

2 兵团存量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的调查与测评

根据农民群体的生产生活特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农民科学素质界定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科学文化、技术常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状况,以及经营管理水平”[23]。本研究以在农场从事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农业生产人员为对象,调查分析兵团存量农业劳动力的科学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实现对兵团农业劳动力的资源优化配置。

2.1 数据来源及测评体系构建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关于农民科学素质界定的概念,借鉴学者们提出的关于农民科学素质的测评方法[15-16],结合兵团农业经济、农业技术应用实际及农场劳动力的人口特征,笔者所在小组从个体特征(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承包农地面积)、科学认知(农业新技术知晓种类数量)、科学态度(科技培训参加次数、科普活动参加次数、没能参加科技宣传活动原因)、科学行为(关注的农业科技信息种类、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农业技术使用数量)、科技知识的可获得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科普宣传员数量)等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了兵团农业劳动力科技素质测评体系,该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

根据兵团南北疆垦区的区域特点、农业经济产业、人群结构等,各师选取3个典型农牧团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再分别选取3个连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2017年1—12月共计发放问卷调查表2 500份,收回有效样本量为2 140份。采用SPSS 17.0软件作样本数据统计和加权处理,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即数据降维处理和因子相关性系数矩阵,对兵团存量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水平进行综合评分。

2.2 抽样数据统计描述

如表4所示,从农业劳动力个体基本情况看,男性样本量是女性样本量的1.57倍,说明农业生产者以男性居多;41~50岁样本比例最高,占样本总数的41.44%,其次是51~60岁,占样本量的27.26%,反映出当前兵团农业生产者老龄化趋势严重;汉族劳动力占比达到86.71%,少数民族职工样本量占比仅为13.29%,这与兵团人口的总体构成相一致;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2个水平,分别占总样本量的 39.74%、49.66%,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程度处于小学和文盲阶段,表明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家庭农地资源方面,大部分农户承包农地面积在0~3.33 hm2范围,占比 72.31%,6.67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仅占5.41%;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和畜禽养殖,年均纯收入在20 001~50 000元的占46.32%,收入在50 000元以上的占16.80%,总体上农牧职工家庭收入中等靠上。

从对农业新技术知晓种类和数量方面对农业劳动力的科学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5)发现,农业从业者较为了解和熟悉的农业新技术主要是精量播种、农业生产机械化和残膜回收与治理技术,而对分子生物育种、遥感监测、病虫害生物防治、水肥药一体化、农产品冷链物流表示“不了解”,比例分别达到93.3%、88.7%、65.9%、60.3%、89.5%。本研究调查的农户样本,大部分主要从事棉花种植,而从事设施农业、庭院经济的极少,这是农场劳动力对一些农业新技术认知较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表5 农业劳动力对农业新技术认知情况

指标占比(%)不了解 了解 熟悉 掌握 分子生物育种93.36.20.50.0遥感监测88.78.92.40.0精量播种15.341.233.010.5病虫害生物防治65.922.39.12.7水肥药一体化60.327.110.22.4农业生产机械化10.253.127.29.5残膜回收与治理19.959.911.48.8农产品冷链物流89.59.50.90.1

从每年参加科普活动、科技培训次数以及未能参加的原因方面对农业劳动力的科学态度进行调查,结果(表6)显示,每年参加科普活动在3~5次的农户仅有25.1%,46.2%的农户1年内1次科普活动都没参加过;参加农业科技培训情况与参加科普活动相似,只有少部分农户积极响应,大部分农户一次都没参加过,占比56.4%,其原因大部分表示“本地没有”和“不知道哪里有”,另一部分是因为认为“实用性不高”。

从农业科学技术使用情况方面对农业劳动力的科学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当前生产中农户使用比例较高的农业技术有膜下滴灌(64.5%)、配方施肥(26.1%)、机械化采收(39.4%),而对一些农业新技术如生物防治、农产品的储藏与保鲜等使用得相对较少,这与兵团农业种植现状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实际密切相关。由于兵团相对集权的管理体制与特殊的农地经营制度,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农户对技术的采纳与使用相对统一。

农场劳动力关注度较高的科技信息是农田种植管理技术(39.1%)。在科技信息的获取渠道方面,通过电视广播获取的占41.2%,通过互联网获取的占16.2%,采用手机获取的占12.9%,另外,农场的科技设施建设单一,主要是“农家书屋”;基层科技服务人员少,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兵团基层科技服务人员数量仅有76人。科技传播力量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制约着农户及时获取丰富的科技信息和科普知识。

2.3 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测评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KMO度量和Bartlett球形监测得出,KMO值为0.785,Bartlett显著性值为0.000,均说明变量非独立,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从相关性矩阵输出结果(表7)来看,个体自身特征和农场的科技设施条件、科普宣传等对农业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均有显著影响:(1)对科学认知的影响。性别、年龄与科学认知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民族与科学认知水平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种植规模、科技信息获取渠道数量及科技设施数量与科学认知水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对科学态度的影响。年龄与科学态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文化程度与科学态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科学意识越强,接受新知识和先进技术的主动性越强烈;种植规模对劳动力的科学态度也具有极显著影响。有研究显示,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科学技术应用对其生产收益影响越大,从而使得他们对科学技术需求更为强烈,因此参加科技培训活动次数较多;科技信息获取渠道、科技设施数量及科普宣传人员数量对农业生产者科学态度的形成也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24]。(3)对科学行为的影响。年龄、民族与劳动力科学行为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年龄较大的劳动力,其掌握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要弱于青年劳动力;少数民族劳动力使用农业新技术的数量相对较少,这可能与民族劳动力文化水平及技术获取面受限相关;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科技信息获取渠道数量、科普宣传人员数量、科技设施数量均与劳动力科学行为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15个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各指标在不同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处理,计算得出各指标在主成分中的系数,并根据加权综合测评模型计算得到兵团不同垦区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的综合得分。如果以分值“1”作为劳动力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则从图2可以看出,兵团存量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整体较低,只有六师、七师、八师、九师和十三师劳动力科学素质测评得分在1以上,而且北疆垦区劳动力科学素质明显高于南疆垦区,这与各师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密度分布相关。六师、七师、八师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为兵团现代农业的重要示范区,先进技术的传播和物质资本的投入较其他师局团场更为广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力资本投入相对较多。南疆垦区尤其是邊境师团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人口聚集不足,人口总量在兵团人口总量中的占比不到30%,却集中了兵团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普遍偏低,难以与技术、资本投入形成有效配置,势必影响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研究基于兵团2000—2017年农业劳动力人口、农业经济产值等时序数据,实证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要素变化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基于对兵团南北疆垦区存量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变化及其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1)兵团农业总产值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农业劳动力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17年间减少了5.71万人,而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从1.59万元提高到13.01万元,这与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技术投入、物质资本投入等密切相关。

(2)兵团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为负,劳动力要素投入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一方面可能与兵团特殊的体制机制相关,兵团农业职工享受同非农业职工一样的养老福利,农业经济产出需要负担农业劳动力社保支出;另一方面可能与现有农工队伍科技素质水平较低有关。当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时,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增加,势必会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产生阻碍作用。

(3)不同时期劳动要素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差别较大,2000—2004年劳动力人口增速为正,对兵团农业经济产出的贡献率为负;2005年之后农业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劳动要素对农业经济产出的贡献作用逐渐增强,贡献率为5.39%;2011—2017年较2005—2010年劳动力对农业经济产出的贡献有所减弱。

(4)兵团存量农业劳动力人口年龄多为41~50岁、51~60岁,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2个水平,一部分少数民族劳动力还处于文盲阶段,对农业新技术大多数处于了解程度,对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如生物防治、农产品的储藏与保鲜、残膜回收治理技术等使用较少,农场的科技设施和科技服务人员普遍缺乏,这些因素均显著制约着不同农业劳动力的科学素质。经综合测评,兵团存量农业劳动力科学素质水平整体较低,大部分师局农业劳动力的科学素质得分不足1分,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这与不同垦区区位条件、经济水平、人口分布密切相关,也势必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性。

根据兵团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农场存量劳动力科学素质现状,为促进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本研究得到的政策启示在于:(1)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加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力度,同时提升存量农业劳动力的科学素质,从文化素质、经营理念和生产技能等多个方面培育新型农工,促进劳动力与技术、物质投入实现有效配置,使劳动要素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发挥正效应。(2)不断深化兵团管理体制改革,释放更多的市场活力,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投入,激发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吸引有文化的青年劳动力回归进行农业生产,尤其是向南疆边境团场聚集,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充分发挥兵团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带动作用,这是推进兵团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也是兵团发挥屯垦戍边作用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王晓芳,胡 冰. 我国经济驱动要素时间变化趋势及区域要素的差异化研究——基于供给侧要素结构调整视角[J]. 经济学家,2016(11):26-36.

[3]宋淑丽,王新利. 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分析——基于1990—2015年黑龙江省统计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2017(7):102-108.

[4]姜劲儒. 基于面板数据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5]佟大建,贾 彧. 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探讨——基于中国的实证[J]. 商业经济研究,2015(15):123-125.

[6]李名峰. 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60-64.

[7]乔 榛,焦方义,李 楠.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06,41(7):73-82.

[8]刁书琴,夏厚俊. 山东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J].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5):176-178.

[9]张 浩,陈 昭.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度研究——基于分省非稳定面板的实证分析[J]. 南方经济,2008(1):61-75.

[10]李福夺. 要素投入、技术效率与中国粮食经济增长[D]. 贵阳:贵州大学,2017.

[11]张杰飞.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三大区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兰州学刊,2016(6):203-208.

[12]蔡银寅,杜 凯. 资本投入、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经济增长[J]. 产业经济研究,2009(3):1-8.

[13]张晓莉,魏 巍. 新疆兵团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新疆农垦经济,2013(10):34-38.

[14]赵文婷. 新疆天山南坡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D]. 烏鲁木齐:新疆大学,2010.

[15]刘 杰. 农业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D]. 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4.

[16]耿东梅. 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策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17]郑伟红,康许培. 提升河北省农民科技旅游文化素养研究[J]. 延边党校学报,2015,31(4):80-82.

[18]刘庆炬. 安徽农民科学素养的现状与提升路径[J].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6):10-12.

[19]陈 燕. 山西省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养培育研究[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7.

[20]孙一平,周 向. 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5(4):108-119.

[21]刘月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迁移研究[J]. 西北人口,2007,28(2):111-115.

[22]刘景德. 实现从“弱质”到“强项”的新飞跃——对兵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N]. 兵团日报,2017-09-14(006).

[23]新华社.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EB/OL]. (2006-03-20)[2019-08-25]. http://www.gov.cn/jrzg/2006-03/20/content_231610.htm.

[24]官爱兰,蔡燕琦.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中部省份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1):31-37.

收稿日期:2019-09-25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6QN12)。

作者简介:吕 宁(1985—),女,宁夏固原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lvning20030118@163.com。

通信作者:祝宏辉,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问题研究。E-mail:361285098@qq.com。

作者:吕宁 刘芳 尹君亮 祝宏辉

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论文 篇2:

重视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摘要:从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农业劳动力有较高的素质,只有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现状;劳动力素质;现代农业

1农业劳动力的现状

农业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机会的多少、转移层次的高低、转移领域的宽窄和转移速度的快慢。我国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居高不下,是经济落后的表现,也是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合理地利用剩余劳动力资源,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1农业劳动力素质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对教育事业的普及,农民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文盲半文盲仍占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流动,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更低,既难以向农外转移,也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文化教育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落后的自然经济观念根深蒂固,落后思想意识年深日久,不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1.2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大

据1992年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7.71%,第二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7%,第三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59%。在农业中,劳动力又主要集中于种植业。农业劳动力占的比重大,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落后的重要表现。

1.3农业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各地的人口密度相差十分悬殊。西北部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52%,而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东南部,尤其是长江、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大,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仅0.1公顷,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2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必要性

2.1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劳动力有较高的素质

在一些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中,农业有机构成与工业有机构成之间的差距小,甚至出现了工业有机构成高于农业有机构成的情况。因而对农业劳动力数量的要求越来越少,对农业劳动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并掌握新设备和新工艺。

2.2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农业生产发展规律表明,农产品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提高产量、提高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就不能只靠原有技术,同时要采用新的技术,改革耕作和饲养方法,增加外投能量,提高控制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能力。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必须将现有生产力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组织,选择最佳方案。

3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3.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普及教育是提高劳动力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农村仍有一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入学,一部分小学生、初中生不能进一步接受教育,很早就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是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标志,要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3.2强化农民职业技术培训

农村科普的主要任务是把科技人员和群众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科技培训、技术交流、科技咨询服务和各种科普宣传活动。农村科普工作的发展,将我国农民传统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同现代科学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

3.3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方面要教育农民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重视自身和子女在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社会主义农村发展的需要,迅速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更新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发挥农业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结语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素质的提高首先要从变革落后的传统观念开始,以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武装农民的头脑。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系统中唯一具有能动作用的因素,其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当重视人的观点的变革,以新的经济文化意识唤起劳动者的聪明智慧与创造精神,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作者简介:王桂颖,本科学历,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作者:王桂颖

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论文 篇3:

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转移探讨

摘 要: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应当立足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地制度;农业劳动力转移;农地制度创新

土地和劳动力是财富创造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资源短缺和农业劳动力过剩这两大问题同时存在,使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农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则是解决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因此,在全面认识我国农地制度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农地制度,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农地制度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农地制度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农地关系的总称,包括农地所有制、农地使用制和农地管理制度等。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农地制度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既互为条件又相互制约。一方面,农地制度的不断变迁推动和影响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反过来又对现行的农地制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1.1 农地制度推动和影响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建国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个时期,各时期农地制度的改革对农业劳动力转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人民公社制度及其他配套政策制度,其实质是限制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家庭承包制一方面解放了劳动力,不但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还使农民自由地安排自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人地关系对应固化,由于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成为现实。从这一意义上看,家庭承包制不但允许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还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政策与制度上的空间,不断推动和影响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1.2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现行的农地制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1978年农村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快速流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就近转移逐步扩大到异地转移,经过适应性转移后,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进入到加速转移的历史新阶段,这对农地制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地制度需要不断创新。通过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农地制度的安排,使劳动力这一能动的生产要素与异地的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拓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子,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利用率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2 现行农地制度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制约

农地制度是规范人们在农地问题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地制度的核心是农地产权制度,指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各项权能的设置与划分。建国以后60多年来,我国农地制度的每一次变迁(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又到家庭承包责任制)都对农业劳动力转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尤以第三次的即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其影响最大,这一农地制度推行30a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就解决现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而言,现行农地制度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缺陷,并已日益成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

2.1 农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各项权能界定不清 虽然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属农村集体所有,但是对“集体”的规定并不清晰,究竟属乡、村、村民小组哪一个经济组织,没有作出明确界定。农地承包制度规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使用权归农户,但对所有者和经营者各自的权、责、利无明确规定,致使产权边界模糊。所有权边界不清,使得要么所有权虚置,集体经济组织不能有效地行使对土地经营的管理和监督;要么所有权越位,所有者随意干预和侵占经营者利益。另外,由于经营者权能边界模糊,使经营者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难以提高长期投资、长远经营的积极性。这就限制了土地的合理流动,阻碍了市场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农业劳动力的最优流动和转移。

2.2 承包经营权的内涵不完整、不明确,土地资源不能自由流转 经营权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使用权,可衍生出转让、转租、入股、抵押、收益等项权利。而作为具有使用权性质的承包经营权却只具有耕种权、部分的受益权以及极其少量的处分权,这种权利在实践中受到严格的限制,其权能是残缺的。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不完整、不明确,使农民对土地的预期不足,限制了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降低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导致了土地使用上的随意性以及土地流转的困难,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2.3 按人口与土地质量好坏均分农地,降低了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目前,农地的经营效益虽然不高,但被农民当作“保命田”、“退路田”,承包土地基本上是按人头平均分配,不但好坏搭配均分给农民,而且每增1人,都将重新调整土地,从而造成农户土地规模超小、分割细碎、资源平均占有化现象。这种农地平均化分配方式,虽然满足了相对公平的目标,却失去了其效率性;土地的细碎分散,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地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农民种田效益增长有限,降低了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使得众多农业劳动力与土地束缚在一起,农户兼业现象严重,农业劳动力不能彻底转移。

2.4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有限,影响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土地的保障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农村中大量的隐蔽性失业之所以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动荡,土地对这些人口的吸纳能力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土地保障的供给能力远远达不到农民对土地保障的需求,而且劳动力转移出农村的行为是有风险的,比如在城市中能否就业以及就业后再失业的风险。此外,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大量成本,如交通成本、寻找工作的成本以及接受适当教育与培训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风险与成本的存在使原本就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农业劳动力被迫束缚于土地,从而降低了农业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动力,是限制农户实现充分向外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2.5 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健全,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 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单位产出水平。农地承包权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一种创新,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和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农地产权模糊、主体缺位、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农地承包权的正常流动和利用受阻,制约了我国农地市场化的进程,也使大量农业劳动力不能完全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而向外快速转移。

3 农业劳动力转移需要农地制度的创新

在全面认识和分析我国农地制度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农地制度,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立足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基本原则,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 农地制度的创新首要的是要明确农地产权主体,界定各项权能的边界,明晰土地使用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的责权利。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劳动者只有具有对土地资源排他性的明确权利,才会产生稳定的经济预期,才会增加农业投入,避免掠夺式经营,使得土地持续利用成为可能。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让农民获得土地的物权性让渡权,取消土地使用权及其流转时间的限制,使土地可以更好地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进行交易,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可以出卖土地,在返乡后,也可以通过交易重新获得土地,这将解除农民怕失去土地后没有保障的后顾之忧。

3.2 建立土地流转制度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与公平都达到理想状态的先决条件是所有的要素必须充分而自由地流动。因为要素只有在流动中才能找到机会,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土地的流转制度要依据土地流转的需要和土地产权中的让渡权而设立,使土地流转得以有序进行。只有建立土地合理流动机制,才能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把土地相对集中到最有能力利用的人手中。鼓励流转,要避免行政行为,要靠市场的力量,通过市场转让,优化土地配置。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3.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渠道少,农民只能以土地作为其生活、养老保险的重要手段,因此现阶段大多数农民不愿彻底脱离土地,不愿放弃这一重要的生活保障来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手段单一、体制建设滞后一直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农业劳动力向外充分转移的一大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农村社会互助、保险救济、合作医疗、福利基金等制度,逐步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由依靠家庭和土地转向依靠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切实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并有利于解放土地对劳动力的束缚,进行农地制度创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笑寒,黄贤金.论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转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5):41-45.

[2]马有生,马才学.对我国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的评析及思考[J]. 新疆农垦经济,2004(3):35-38.

[3]聂华林,高黎.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J].农业经济,2006(1):44-45.

[4]陈琳琳.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J].甘肃农业,2006(2):74. (责编:陶学军)

作者:王素叶 潘元庆 王争艳

上一篇:公司审计工作总结(3篇集合)下一篇:党务年度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