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汇报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汇报(精选9篇)

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汇报 篇1

沈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沈阳市现有国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6万人(户籍人口716.5万)。沈阳既是工业大市,也是农业大市,全市下辖13个区、县(市)及2个开发区,有涉农区、县(市)8个,下辖163个乡(镇、街道)、1451个行政村,农村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农村人口28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2.1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39.8万人。

沈阳处于北温带亚洲季风气候区的北缘,属受季风影响的湿润和半湿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8-9℃,降水量640.4毫米,日照时数2570.4小时,全年无霜期155天左右。土壤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淋溶褐色土地带,主要是棕壤、草甸土、水稻土三个土类,局部地区还有风沙土、碱土、盐土、沼泽地类型的土壤。现有耕地面积1024万亩,水资源总量25-30亿立方米/年,矿产资源24种,野生动物种类466种,植物493种,农作物有粮、豆、薯、油料、麻、甜菜、瓜、蔬菜8大类、40种、2000多个品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做强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到2010年底,农村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15.3亿元,增长 21.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2个百分点,是2005年的2.4倍,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3亿元,五年增长了3.6倍,占全市比重达到5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9.2亿元,比2005年翻两番,占全市比重提高到3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22元,比2005年翻一番。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持续加大高产创建力度,确保粮食稳定增长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围绕“稳定粮食播种面积55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总产280万吨以上”的工作目标,加大高产创建工作力度,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的种粮收益。截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建设国家和省级粮食高产示范区14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105个,省级示范区35个,带动了全市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2010年,全市农业生产克服了极为异常气候和多重灾害影响,粮食总产达325.1万吨,实现了连续7年超过300万吨,获得农业丰收。

二、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及高效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优化种植业结构。通过完善财政预拨制度,加大贷款力度,实行春秋两季建设等措施,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及高效特色农业;通过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开发办、扶贫办等部门资金,集中力量,实施“3100”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变中低产田为设施田、高效田,加快了设施农业、高效特色 农业的发展步伐。三年来,全市每年新增设施农业20万亩以上。到2010年底,设施农业总面积达155万亩,高效特色农业面积达305万亩,总量和规模均列全省首位,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二)着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全市累计建成各类畜禽养殖小区2179个、投资800万元以上的大型规模饲养场37个,标准化规模生产成为拉动畜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项目为牵引,建设省级示范区180个单元、水产富民经济小区246个,新增设施渔业3.2万平方米。

(三)加快推进一乡一业发展。坚持从一乡一业入手推进一县一业发展,制定了重心下移、重点督导、政策推动的实施方案,专业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到2010年底,全市符合一乡一业标准的专业乡镇达到36个,一村一业专业村达到920个。

(四)扎实推进农业经济区建设。在扩大农业经济区主导产业规模的基础上,成立了光辉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强农业良种繁育基地、农业博览展示区、设施农业示范区、休闲观光旅游区等项目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现已完成占地445亩的种子示范基地建设,并成功举办了2010年“种博会”。

三、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向产业化经营格局转变

通过“外引内育”的方式,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从2003年起,对新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予以补助和贴息,实现 3 了连续6年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00家。2009年以来,重点扶持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每年实现新增100家以上。同时,市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重点扶持和引进有牵动力的龙头企业,2010年引进亿元以上农事龙头企业24个,其中10亿元以上6个。到2010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500家,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17家,有50%以上的种植面积和70%以上的养殖业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轨道。农产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稳居全市八大优势产业前列,并涌现出“禾丰”、“蒲兴”、“辉山”、“中粮”、“千禧鹤”、“雪花”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08年以来,市政府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为为城乡群众办实事之一,强力加以推进。从抓源头入手,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2010年,全市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514万亩,认证产品403个;绿色食品认证面积74万亩,认证数量167个;有机食品认证面积5万亩,认证数量28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从抓市场监管入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检测站(点),完善执法、检测队伍,全面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前,已将蔬菜、畜产品、水果及 4 水产品纳入市场准入,监管范围覆盖全市大型批发市场、重点农贸市场和38家大型超市。在农业部对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评比中,我市始终位于前列。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从抓好各种生产协会、经纪人协会、新型生产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入手,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2008年以来,相继出台了扶持和规范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重视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417家,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带动农户25.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7%。组织开展 “三A”级社创建活动,共评出AAA级示范社12家,AA级示范社42家,A级示范社115家,进一步提升了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培植农村产业带头人,确定了938名产业带头人,发展能人经济,带动全民创业。

六、坚持创新发展,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支撑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取得长足发展,承担部省级以上项目1380项,开展市级项目340个,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76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8项,获得专利授权252项,287个项目获得市级以上奖励,超级粳稻等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与省农科院签订“科技共建协议”,实施蔬菜、花卉等十大科技共建项目,建立12个产业示范基地,形成78个科技示范园区,辐射面积120余万亩。近3年来,全市引进推 5 广农作物新品种790余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72项,示范和推广面积累计达到1800万亩。同时,围绕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政府出资选送1462名青年农民上大学,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七、加大农机能源推广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认真落实农机具购臵补贴政策,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95.8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4%;建设69个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村,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坚持把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新型能源,户用沼气能源生态模式发展到3.5万户、生物质气化站发展到29个,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

八、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实施开发式扶贫,努力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

我市集中力量抓好整村推进、小额贷款贴息、农村劳动力转移、党政机关和企业定点帮扶等重点工作,深入实施开发式扶贫,全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5年底,在全省率先彻底消灭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的绝对贫困村。2008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将扶贫开发标准由1200元提高到4500元,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 6 41.3万人,并作为市政府为城乡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加以推进。到2010年末,全市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6.48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1倍,25个扶贫开发重点贫困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20元,比2005年翻一番。

九、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围绕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全面落实党的土地政策,完善巩固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开展了以村为单位的清理耕地、承包地和机动地面积三个“清仓见底”工作,土地承包确权到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和颁发经营权证均实现99%以上的工作目标。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在44个乡镇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试点。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组建了25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和24个乡级农技推广站,实现新型农技推广机构覆盖全域。农业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于洪九龙河、苏家屯永乐农业经济区组建了管委会机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和批发市场达到214个;全市供销合作社已建成各类经营服务网点1880个,配送中心23个,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农产品出口基地注册面积达61.6万亩,实现了由主要靠间接出口向直接出口创汇的转变。

十、坚持工业立县,推动“三化”进程,努力做强县域经济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把“做强县域经济” 7 作为全市“五大任务”之一,上升到战略高度,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共识。市委成立了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推进组,建立了常委包扶区县(市)工作制度,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工业立县已成为县域发展的主旋律。2010年,县域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5543亿元,已占全市的57.7%。特别是一市三县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总产值达1862亿元,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4.6%,比2009年提高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2.5%。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县域开工建设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871个,完成投资979.6亿元,分别占全市45.2%和41.7%。一市三县达到321个,完成投资197.1亿元,分别增长28.9%和38.5%。辉山乳业、碳纤维、林浆纸、南京雨润、红塔烟草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突破,县域超百亿产业集群达到11个,完成产值2201亿元,增长29.6%,其中法库陶瓷、沈北光电信息及先进制造、于洪家具、五金产业集群产值超200亿元,沈北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生物制药产业集群突破400亿元。农村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委主要领导主持论证了8个区县(市)的全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区划,为县域和郊区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10年,县城及新城、新市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0亿元,占县域固投的68%,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09.6亿元,是过去5年的总和。

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汇报 篇2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个坚持”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的基本思路,按照“坚持生态立镇、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平川”的总体要求,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园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为方向,以创新机制为动力,破解发展瓶颈,增创发展优势,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开好头、起好步。

基本思路是:围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突出现代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蔬菜产业两大重点,主攻设施农业、奶肉牛产业、劳动力技能培训三项工程,建好三二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三村荒漠区高效林果示范园区、黄家堡村“三位一体”新农村建设示范园区、北部生态林业示范园区四大园区,着力在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科技服务、市场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水平。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主攻单棚效益,促使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日光温室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相比其他产业而言,投入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近年来,经

提高养殖效益。在三二村规划新建千头乳肉兼用牛养殖小区1个,力争全镇肉牛饲养量达2.5万头,奶牛饲养量达1200头。

三、强化基地管理,推动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县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玉米制种生产秩序的通告》,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严把资格准入关、合同签订关,保持现有制种企业基地稳定,努力打造精品玉米制种基地,严厉打击抢购、套购种子违法行为,制种面积稳定在4.6万亩左右。积极引导农户在不适应种植玉米制种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发展加工番茄、棉花。

四、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规模经营

积极与奥瑞金公司合作,在三二村整村流转土地,已签合同面积3800亩,建设现代化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天森公司与平川村达成合作协议,流转土地400亩,推广番茄穴盘育苗栽植,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贾家墩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刘正国在三二村分别流转土地800亩和500亩。全镇流转土地可达6000亩。依托四坝脱水蔬菜厂,计划发展四季豆、洋葱等露地脱水蔬菜1500亩,收购加工各类蔬菜5000吨。全镇发展以四季豆、娃娃菜、洋葱、加工番茄为主的高原夏菜5000亩。

五、突出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汇报 篇3

年初以来,特别是x疫情发生以来,我局按照中央、省关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强化备春耕工作力度,有力有序推动备春耕工作的开展。

(一)提前谋划部署,有力推动备耕生产。印发《关于做好备春耕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备春耕生产期间疫情防控指南》等做好备春耕工作的X个文件,成立三个工作组,先后组织召开X次办公会议,研究落实和推进秸秆离田、春耕物资下摆、粮食销售、农村信贷等工作。

(二)落实种植计划,确保春播面积不减。紧紧围绕粮食市场供求形势和惠农支农政策,按照“稳粮豆、扩经饲”的调整方向,引导农民合理确定种植意向,进一步调整优化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全市计划种植玉米X万亩,水稻X万亩,大豆X万亩,蔬菜X万亩,中药材X万亩。

(三)推行“农资菜单”,保障生产资料需要。在宣传引导农民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预购预订的同时,大力推进了“农资菜单”服务,通过乡村微信群、电视台宣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基本达到农户全覆盖。种子、化肥等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开通网上订货的X家,订货量X.X万吨。目前,全市各类农资下摆到位。

(四)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春耕资金筹措。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推广网上信贷服务,并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开展先贷后补手续、先贷后抵押等服务,同时一些乡村信贷网点陆续开工复工,加大对备春耕信贷支持力度。

(五)启动余粮收购,加快农民余粮变现。建立全市秋粮购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市)区领导小组三级协调保障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秋粮购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采取网络、视频、电话等无接触方式,对各县(市)区、购销企业等实时调度售粮保粮信息,加强指导推进。加大购销活动监管和涉粮案件查处力度,防止恶意压价欺农坑农等现象发生。因地制宜采取定点收购、确定收粮时间窗口期、组织进村收购、协调相关部门开通卖粮绿色通道等方式,助力农民及时出售手中余粮。截止目前,全市农民手中三大商品粮销售X万吨。

(六)引导农资生产企业开工,保证春耕生产需求。按照省防指第X号公告提出的“十个必须”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组织农资生产企业复产复工。一是及时制定了全市农资生产经销企业复产复工的标准流程,设计农资菜单,鼓励企业为农户做好线上服务,农民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由企业统一配送到农户家中。二是明确开复工企业上岗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每天体温测试、佩戴口罩,穿防护服进入车间,坚持生产车间、办公地点、销售经营门店分开,并每天消毒。三是积极与交通部门沟通协调,开辟农业专用车辆绿色通道,确保农资运输畅通。四是引导企业合理配置人力和机械,实行错峰开工、错时上下班,确保有序生产。全市农资生产企业X家,已开工X家。

(七)加强基础建设,确保春耕生产质量。一是强化科技服务。通过电视讲座、专家录制视频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解决农民备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市已培训农民X.X万人次。二是加快农机具检修。发挥我市农机合作社机具数量多、集中存放、维修设备全的优势,充分调配农机维修力量,采取分散式作业,加快农机具检修。全市已检修农机具X.X万台套。三是推进秸秆离田还田。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春季秸秆离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紧急通知》《关于印发新型x疫情防控期间秸秆离田作业指南的通知》,对秸秆离田、安全生产、人员管控等工作进行部署。同时,对秸秆离田进度在全市进行通报,并在市电视台播发各县(市)区秸秆离田进度,有效推动了秸秆离田还田工作。目前,全市秸秆离田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汇报 篇4

县检查考核组:

今春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全县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干部管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培育主导产业,力促农民增收;加大项目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全镇农村及农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一、主要成绩:

(一)、发展主导产业,夯实增收基础。明确了发展壮大“洋芋、核桃、生猪、蚕桑、劳务”五大主导产业,开发培育“大棚菜、豆腐干”两大特色产业和“烤烟”这一新的增收产业的工作思路。

1、建立示范基地,壮大洋芋产业。大力推广洋芋三项技术,努力实现“压麦扩署套洋芋”目标,分别在黑潭村、文峪村、许庙村、保安街村等9个村集中连片建成3000亩的地膜洋芋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全镇种植地膜洋8000 余亩,占年任务5000亩的160 %。全省召开的春季农业工作现场观摩会分别观摩了我镇文峪村设施蔬菜建设、保安街村地膜洋芋种植示范基地、蒿坪村扩种洋芋示范基地3个现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组建专业队伍,发展核桃产业。坚持科管、种改与建园并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组建了50人的专业施工队集中时间对黑潭至保安街5个村的3000亩99000株的良种核桃进行了剪枝、施肥、托盘、涂白、防虫等科学管理,占年任务24万株的41%,邀请县核桃研究所技术干部在蒿坪、杨庄等村进行了高接换优技术培训,指导群众16500余株低产劣质核桃进行了嫁接,占年任务10000株的165%;由村组抽调精干劳力组成工作队,在蒿坪、杨庄、瓦子坪等8个村实施种改工程,完成核桃点播1800余亩,新建良种核桃园860亩,栽植核桃2.2万株,占年任务4万株的71%。

3、改进优良品种,狠抓规模养殖。通过组建西坝村养猪专业合作社,引进良种母猪,扩大养猪规模,强化服务意识,辐射带动全镇全镇大力发展养猪产业,建成西坝村良种母猪繁育基地,引进二元良种母猪170头,养殖规模达到700头,为全镇改良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带动全镇新建100头以上养猪大厂10个,春季猪存栏14201头,出栏10096头,分别占年任务的70%,40%;牛存栏529头,出栏319头;羊存栏1233只,出栏687只;肉类总产817吨。按照“行政保密度,技术保质量”的要求,扎实做到了应防尽防,防御率达到100%;加强对畜产品的安全监管,开展经常性的检疫检查活动,确保了全镇畜牧市场安全有序。

4、实行“四长办点”,推动蚕桑产业。镇党委、政府高

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明确目标,集中力量,强化措施。从建一块桑园培育一家养蚕户等细节抓起,实行镇党委书记、镇长、主管蚕桑的副镇长、林业站长“四长办点”制度,每人包抓一处良桑建园示范基地和3户养蚕大户,带动其他领导和干部主动深入一线,抓点示范,全面推动;并培训了6名业务技术专干,包村到户到田块精心进行指导,并实行工资报酬与农户养蚕收人相挂钩。通过努力完成蚕桑栽植230亩,占年任务1000亩的23%,累计栽植2750亩,培育发展养蚕户74户,示范大户50户,建成眉底、文峪、庙底、北湾4处共育室。

5、通过大户带动,做大劳务产业。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创局面,五年上台阶”的工作步骤,把劳务业作为全镇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成立劳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外出人员的联络,在各村组建了户助组,镇村联动帮助解决外出人员的夏收、子女上学、各类纠纷、有关优惠政策的兑现等事宜,消除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强化培训,提高务工者素质,先后组织召开镇劳务输出表彰大会、劳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会、商品楼住房观摩会等,进一步增强务工者法制、政策、科技、大局意识;遵循“政府宣传教育,大户能人带动,劳动者自愿”的原则,建立西安劳务输出基地、山西永济劳务输出基地,引导组织劳务能人带动当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西坝村周永峰在西安注册了西安吉运建筑有限公司,带

动农民80多人在周至县、洛川县务工,乱石坪村村民唐朝锋等在山西务工搞建筑,吸引我镇450余人在山西务工,通过带动,一季度全镇共输出外出务工人员6500人次,占年任务9299人次的69.8%。

6、搭建增收载体,开辟蔬菜产业。成立了洛水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30名,有效解决了土地流转征用、资金筹措、种植技术、销售管理等问题,共合理流转征用集中连片土地79亩,修建大棚79个,协调解决小额贴息扶贫信贷资金50万元;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筹措资金6万元新修建机井2眼,铺设管道300米,解决了用水问题;从河南寿光聘用了专职技术人员1名,长期蹲点指导服务;利用农信通、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等通讯设施及时向社会发布蔬菜种植信息,主动与驻地镇属单位、企业签订了蔬菜供应合同,实行订单供应,搭建产销平台,解决了销售难题,进一步增加菜农的积极性。经过努力,大棚内喜结硕果,据菜农介绍,前半年每个大棚收入可达到6000元以上。

7、优化发展环境,做强豆品产业。以组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积极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大力发展豆腐干产业。成立了保安镇开发特色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办公和技术人员,明确了发展目标任务,夯实了包抓工作责任,制定了《保安镇关于大力发展豆腐干等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

镇上主要领导亲自督促协调,内引外联,分别组建了陕西福源豆腐干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鑫宇豆腐干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质便捷的服务环境,帮助企业争取项目扩大规模,福源公司争取到国家有关技改项目,总投资219.9万元、年生产500吨的豆制品加工流水线项目已投入生产,帮助鑫宇公司办理了相关手续,企业已投入生产;在镇产业办公室的指导下,成立了福源豆制品专业合作社;在实施中以福源、鑫宇两家企业为龙头带动,在保安街、文峪、蒿坪、北湾等8个村建立了豆腐干生产初加工基地,以183名社员家庭作为第一作坊,辐射带动其他农户300余户,形成了社员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初加工,村上设点定期收购,最后交由企业深加工销售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原料有来源,中转有组织,加工销售有企业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有力的帮助引导农民实现增收目标。

8、扶持种植大户,培育烤烟产业。经过两年的试种,我镇蒿坪村土壤、光照、气候等均适宜于发展烤烟产业,开创了保安没有烤烟的历史,为了发展培育这一新兴产业,镇上采用扶持种植能人付景春等10户大户,在资金、技术、享受有关烤烟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通过努力,今春共种植烤烟200亩。

(二)、动员全民参战,踊跃植树造林。坚持“快上快干”的工作原则,统一时间、集中人力,统一思想,广泛宣传,强化措施,全民动员,从“认识、组织、技术、管护”上确保了在大河、大路、大提“三大战线”植树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了镇植树造林工程指挥部,由镇长任总指挥,镇纪委书记、主管的副镇长任副总指挥,镇农口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加强了对造林过程中的规划编制、树苗供应、技术指导、质量把关、宣传发动、上下协调和纪律督促等工作,下发了《保安镇关于“三条战线”植树造林的安排意见》,制定了镇村干部工作纪律,确保了植树活动的紧张有序有效开展。积极推行“决策在一线,指挥在一线,工作在一线”的一线工作法,在领导班子中实行抓点示范工程,在镇属单位及各村中实行联村分片包河段、包河堤、包路段植树责任制,确保了植树活动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快上大干”的活跃、生动局面。今春共栽植杨树4万株,柳树3株,占任务7万株的100%;扦插杨树8万株,柳树3万株,占任务14万株的107%,其中完成洛河绿化24 公里,栽植杨树4万 株,占任务4万株的 100%,栽植柳树3万株,占任务3万株的100%,栽植连翘15.4万株,芦苇5万株,造林总里程160公里,占年任务154公里的103%。栽植银杏2.3万株,圆满完成了庭院绿化任务。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由镇林业站对全镇5000亩的退耕还林进行检查,组织群众进行了全面的补植补造。为了确保树木栽植一片,成活一片,我们实行“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管护责任制,建立了

植树造林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了《保安镇关于“三条战线”所栽树木的管护办法》,由各村委会负责、镇林业站监管对所栽树木统一造册登记,农户确认,明确树权,签订了树木管护责任合同,要求对于损坏、死亡树木定期进行添插“补空”,密植“补缺、补白”,真正做到了树定权,人定心,确保整个造林活动群众栽的上心,管的细心,补的热心,权属放心。

(三)、精心组织春播,推广地膜玉米。在大力推广洋芋三项技术的同时,宣传培训地膜覆盖技术要点,引导群众运用地膜技术种植玉米,全镇共种植地膜玉米3160 亩,占任务3000亩的105%。

(四)、切实关注民生,改善设施条件。扶贫重点村小文峪村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治理,从建筑工匠中挑选出年富力强的精干人员组建了专业施工队,并与他们签订了施工合同及服务承诺书,成立了由村组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督查组,跟踪监督工程质量,促进工程进度。按照规划标准,统一户型、统一供料、统一工价,集中施工,使该村村容村貌靓丽隽秀,焕然一新。目前实施民改工程55户,硬化院落10户,另外20户正在实施之中,新修李洼大桥2座,改厕改灶50户,完成扶重点村建设任务的90%;聂书智等4户搬迁户房屋建成已投入使用;西坝村成立了互助合作组织,吸收会员50名,制定并通过了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

事会等组织机构,筹措扶贫资金15万元,群众入股3.2万元,目前运作规范正常;“雨露计划”招生完成15名,占总任务的85%;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眉底村,大力发展壮大 “生猪、核桃”传统产业,重点培育壮大“蚕桑、劳务、运输”优势产业。共培育养猪大户4户,带动全村养猪存栏650头,出栏710头;新建良种核桃园50亩,累计栽植核桃180亩,综合科管核桃 2000株;栽植良桑40亩;培育输送外出务工人员180人次,新发展运输户10户,累计43户。硬化村两委会院落160m²,对村活动室及校园实施了美化、绿化建设,栽植松树20株,杨树500株;建成600 m²的村级文化大院,并实施了硬化;对村庄进行了科学规划,实施村容村貌治理50户,粉白墙体20户;争取资金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万元修建沼气池20口;积极实施了县委、县政府部署的百里绿色长廊建设,在洛河河堤栽植杨树1.3万余株、柳树8000余株。

(五)、县镇干部联动,注重驻村实效。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部门及其干部包村驻村工作的领导,严格管理,注重实效。在年初,组织召开了8个包村部门负责人及6名驻村干部、所包村村干部会议,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制定了《驻村干部管理办法》、《驻村工作纪律》,并与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举办了“深化村情认识,力促农民增收”干部演讲答辩会,进一步提高了干部对村情的认识,明

晰了包村工作思路;包村部门及驻村干部深入实际,在充分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民增收实施方案及本人工作计划;在春季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优势,为所在村提供了技术、物资、信息等帮助:县政法委为所包村文峪村送仔猪50头,争取资金3万余元,对设施蔬菜建设进行了跟踪服务;县农业局为所包西坝村赠送到渣车1辆;县植保站为所抓保安街村赠送喷雾器2台,争取资金2万元,积极为保安街村争取实施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县经管站、食用菌开发公司为所包村分别修建沼气池100口、20口;县植保站干部李宝莲用自己积蓄的3000余元为群众购买仔猪12头;县农业局、县植保站、县农技中心站等单位干部职工和群众吃住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为发展洋芋产业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六)强化工作措施,力促农民增收。镇党委、政府立成立了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足镇情,明确了包抓领导,把农民增收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下达到各村、各单位,并签订了责任合同书;制定了《保安镇促进农民增收四年规划》和《保安镇关于大力发展豆腐干等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细化分解了目标任务,4月份对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根据实际确立了“洋芋、核桃、蚕桑、养猪、劳务”五大主导产业,新发展“大棚菜、豆腐干”两大特色产业,新开辟“烤烟”这一新兴产

业,在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西坝村组建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合作社,抓点示范;在全镇党员干部中认真落实帮扶贫困户记实卡制度,每人帮助两户以上困难群众发展产业促进增收。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为了切实加强对春季农村的领导,镇上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包抓领导任副组长,农口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春季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干部纪律督察组,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制定下发了《保安镇春季农村工作安排意见》,细化量化分解了各项工作任务,明确了包抓领导、责任部门及其人员,并以工作台帐的形式记录了任务、时限、数量、规模和干部作风等,做到工作任务、人员、措施、考核、奖惩“五到位”,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抓点示范,典型引路。在春季产业发展中,镇上明确每个产业由一名领导包抓,由一个业务单位和3-5名干部主抓;在洋芋、蚕桑、核桃产业发展中实行“四长办点”制度,即镇党委书记、镇长、包抓的副镇长(副书记)、镇属农口站所长每人包抓一个产业,办一处示范点,在全镇树立样板,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技术、质量的指导。

3、强化培训,提高素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实施“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素质,着力塑造一支“有技术、会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成立了镇教育培训农民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安排了培训日程。采用聘请、邀请相关人员集中现场授课、座谈、交流等方法,先后举办了农用车驾驶员培训会、食品药品安全培训会、洋芋三项技术推广培训会、核桃高接换优技术培训会、蚕丝经验介绍报告会、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交流会等活动23场次,下发各类资料13000余份,受教育人员达1.5万人次。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科技观念、政策观念、全局观念,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

4、搭建载体,提升水平。针对产业发展中规模小、资金不足的问题,镇上加强对已组建的保安镇文峪洛水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保安镇鑫果核桃专业合作社、保安镇富源豆制品专业合作社、保安镇洋芋产业专业合作社、西坝养猪专业合作社等5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导和协调,确保其规范正常运作;合作社组织分别采用在合作社内部社员以股金、小额扶贫资金信贷形式筹措资金,开展培训,发挥了市场引导职能,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整体发展水平。

5、强化管理,严格考核。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在干部中认真扎实地进行了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整顿,严格干部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镇村干部末位淘汰诫免制度》、《干部岗位目标责任》、《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核制度》和学习、工作、考勤、卫生、用电等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了制度价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管理,成立了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了保安镇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并将具体指标细化、量化,建立了镇属单位和各村的工作台帐,落实专人记录,月小结、周汇总,为考核提供了祥实的资料。通过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严格奖惩,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存在问题:虽然我镇春季农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态势良好,各项工作起步早、进展快,效果明显,但与县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农民增收困难,全镇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过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力就业难;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优势产业仍然停留在初加工上,且属于家庭经营,成本高、效益少;农业规模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城镇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致使第三产业拉动作用不强。二是项目支撑较小、较少,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产业、大项目匮乏;三是干部群众思想解放不够,发展的信心不足,对于农业产业的开发、规模的扩大仍有缩手缩脚、担心受惊的心理。这些问题我们将在

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同时我们虚心浆听取检查组各位领导对我镇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诚恳接受并认真加以整改。我们决心以这次检查考核为契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成绩,再鼓干劲,再添措施,迎难而上,克难攻关,为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保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中共保安镇委员会

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汇报 篇5

《通知》要求,各地要确保学位资源供需平衡,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儿童数量变化趋势,健全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全面掌握辖区内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需求。学位资源短缺的地区要综合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因校施策,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通知》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通知》明确,各地要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努力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深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改革,进一步压减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更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省级统筹,进一步清理规范中考加分项目。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健全和落实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让适龄儿童辍学的底线,确保应入尽入。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按照有关规定切实精简入学证明材料、优化时限要求。认真做好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入学工作,加强关爱帮扶和教育资助。

《通知》强调,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持招生入学政策相对稳定。大力推进“阳光招生”,在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和关键时间,主动就核心政策、群众关心的政策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建立健全招生入学工作应急协调机制,对有停办风险的民办学校,要提前预警并做好学生安置预案。严格落实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畅通举报申诉受理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招生行为。

公民同招是什么意思

“公民同招”是指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公民同招”主要是为了制止少数学校愈演愈烈的提前“掐尖”招生行为。

教育界人士表示,受政策影响最大的是各地的优质民办中学。新政策下,这些学校不得以任何考试为依据招生,且原则上也不能跨区招生了,实际意味着不能再公然争夺优质生源了。不少教育界人士和家长表示,“公民同招”将令“择校热”进一步降温。

公民同招的影响

01

公民同招使义务教育回归公平起点

“公民同招”使义务教育回归公平起点

以前,往往是民办学校提前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招生,掐尖抢生源,公办学校往往是在规定时间内才启动招生。“这导致一部分优质生源提前被民办学校挑走,不仅干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常的招生秩序,还加重了家长的焦虑。”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慧表示,长期以来,民办学校借助“掐尖”招生带来的先发优势,给部分家长造成“民办强于公办”的片面错觉。

“实行‘公民同招’是让义务教育回归本位。”张举范认为,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基础性、公益公平性以及强制性。他说,实行“公民同招”,才能真正让义务教育回归其本位属性。“公办”、“民办”只是举办者不同,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不应因为举办者的不同而不同,理应“公民同策”。在他看来,对于学校而言,实行“公民同招”将为义务教育学校健康发展创建绿色生态环境。简单来说,就是在生源基础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学校办学的好与不好,更多的取决于“办学的水平”,也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水平、管理水平等,而不是“掐尖”来的优质生源。

“‘公民同招’‘电脑随机录取’,可以让孩子们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时候,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张举范表示,义务教育的招生入学,其本质是“受教育权”的问题,因此,中央和陕西省出台的文件都明确规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目的就是实现受教育权的公平。

02

公民同招,牵住义务教育良性发展

各地政策“齐步走”牵住义务教育良性发展的“牛鼻子”

从入学招生管理上看,政策的“齐步走”是这一轮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梳理各地的《实施细则》不难发现,各地不约而同地提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强调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了组织适龄儿童入学是政府行为,公办、民办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由地市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学校不得自行组织报名。

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后,如何进行转移录取和电脑派位?统筹中的排序问题如何解决……面对更为复杂的入学招生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公民同招”等招生新政平稳落地。

以往,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了对外部教育资源配置的最大和最优,‘公民同招’正是从招生这件‘关键小事’入手,从源头上促进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说。

03

公民同招促进学校走向质量竞争

“公民同招”不是设置“单行线”,而是促进学校走向“质量竞争”

毫无疑问,随着“公民同招”政策的推进,公办和民办学校过去不平等竞争的格局将有望得到改变。但是,“公民同招”并非“单行线”。有专家表示,“公民同招”不是对哪一类教育的抑制,而是对标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就近、随机、公平”的总要求,通过规范招生行为,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生态。

今年以来,除了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各地也通过出台各类政策,促进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发展。

记者采访中,多位民办学校校长预测,招生新政实施后,优质生源大概率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扎堆”于某所学校。这也意味着公办和民办学校今后的竞争,将会从“生源竞争”走向“质量竞争”,最终倒逼并促进民办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农业农村工作汇报 篇6

根据会议安排,现我就XXX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汇报以下两个方面,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优化结构促转型、统筹城乡快发展、创先争优上水平”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乡“346”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想在先、干在前、落在实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突出产业开发这条主线,组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开展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思路,产业开发成效显著。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抢抓春耕生产的大好时机,以“四个千亩示范点、一个养殖小区、一个产业协会、两个育苗基地”建设为切入点,狠抓草畜、药材、核桃、劳务四大产业。建成峡滩千亩地膜川芎示范点,种植地膜川芎1060亩,带动全乡种植地膜川芎2000亩,药材种植达13600亩;建成峡滩千亩核桃示范点,栽植核桃苗木2.2万余株,落实果带整修、放苗、浇水等田间管理措施,通过抽样调查,保苗率、成活率均为100%;建成千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示范点,完成覆膜3500亩;建成千亩脱毒种薯繁育示范点,完成优质种薯种植1080亩;养殖小区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修建牛棚6座,情、林情的实际,因地制宜,坚持走一村一策、一组一策、一山一策,涉及5个村,8个社,31个小班,405户农户,确权到户林地4038.3亩,占集体林权面积的100%,其中家庭承包经营1821.5亩,改前流转大户承包2216.8亩,发放林权证398户。坚持“统一制作封面、统一要求填表、统一比例勾图、统一榜示样式、统一记录格式”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各类档案资料。同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荒山造林378亩,退耕还林地补植1312亩。

2012年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汇报 篇7

中共春荣乡委员会春荣乡人民政府

(2012年3月)

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结合实际,超前谋划,快节奏推进,高质量落实,春耕农业生产等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今年,将以往的干部包村变为联村抓项目,由联村科级干部亲自负责,主动驻村抓点,各村支书、村主任全力落实,深入田间地头传技术,搞服务,组织群众尽早整地起垄,督促工队尽快开工,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有效地推动了春耕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1、顶凌覆膜。今年的顶凌覆膜工作以川区8个村和万塬村、石鼓村为重点,采取干部包组、包片、包地块、包质量的“四包”措施,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奖罚办法,通过乡村干部上门入户动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至目前,共投入旋耕机16台,覆膜机10台,调集劳力6232人次,现已落实面积8644亩,覆膜6217亩。

2、瓜菜产业。以昔沟村、苏城村两个千亩设施化瓜菜生产基地为中心全力做好100座日光温室、200座水泥骨架大棚和

924座钢架大棚的早春瓜菜生产工作,乡政府投资6万元购回竹板、铁丝、棚膜等材料,计划在昔沟村建成竹架大棚60座,进一步扩大了设施瓜菜的种植规模。目前日光温室内西红柿、辣椒、黄瓜、甜瓜等长势良好,预计五一期间上市销售,水泥骨架大棚和钢架大棚正在进行整地、插棚。

3、苹果树管护。去年秋季,乡村投资9万元,组织群众投劳6240人次,对雷畔村3065亩秋地进行了集中栽植,建成了3000亩新栽示范点,全乡共新栽果树7317亩。今年春季将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全面落实放苗、定杆、涂白、浇水、施肥、覆膜等管护措施。目前为苹果示范点及果带套种工作筹备黄豆籽种5500多公斤,旋耕机16台、播种机4台,整地即将开始。

4、新农村建设。宁春村新农村去年9月动工,计划建成大户型住宅36套,每套195.2平方米,小户型住宅50套,每套167.3平方米。配套建设356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一处,村卫生所6间108平方米,2层14间村部办公楼1幢。开春以来,我乡积极协调工队备好建筑材料,尽快开工建设,预计今年6月竣工。

5、林业工作。2012年全乡计划造林16153亩,在白公、佛堂、铁王3个村落实文冠果栽植地块12253亩,在昔沟、高寺村规划荒山造林点1处2253亩,6、草畜产业。确定赤堡村、金草村确为养殖重点村,按照以突出抓羊,兼顾猪、鸡的思路,各村成立了养羊协会,制定

了协会章程,为养羊户贴息贷款4万元,农户自筹9200元,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发展“30+1”模式散养户30户以上,现已确定有意向的养殖户22户,已落实5户。计划发展 200头以上规模饲养大户1户,目前正在洽谈和筹备之中。草改工作。全乡草改工作涉及23个村192个村民小组,10400户,46220人,草地214343亩,截止去年12月份发证10400本。由于措施得力、操作规范,全乡未发生草权纠纷等案件,目前正在抓紧修改系统错误信息,整理归档。动物防疫工作。坚持依法强制免疫,各类畜禽群体免疫率达到96%以上,畜禽及同群畜扑杀率达到100%。强力推行畜禽标识管理制度,建立了详细的免疫档案,免疫动物二维标识码佩戴率达到98%,猪、牛、羊的标识挂标率达到100%,免疫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7、环境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工作的投资力度,确保环境建设取得新成绩。今年乡调整了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计划增加环境整治工作人员2名,筹资50多万元用于乡村聘用环卫人员工资报酬,修缮农贸综合市场,增设垃圾箱40个,实施好小城镇建设项目。目前小城镇建设项目资金已经下达,即将开工建设。

8、“双联“工作。全县动员会议之后,我乡立即召开党委会、职工会研究安排此项工作,及时开展了贫困户入户摸底工作,共确定贫困户654户,形成书面简介材料669份,现已全面完成654户的对接工作。行动开展以来,县政府副县长翟晓明同

志多次深入所联的高寺村,为贫困户制订了瓜菜育苗等发展计划,送去农业生产物资和帮扶款800元;县档案局为古城村26户贫困户送去化肥29袋;县移动公司为联系的岘子村筹集帮扶款4万元;全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启动之后,针对有创业意向但缺乏资金的双联户,乡上引导干部用工资为其担保申请创业贷款,为“双联”户担保贷款18户。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农业农村规划建设汇报 篇8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及县委“三县并举”发展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头等目标,牢牢把握兴产业、聚人口两大重点,深入实施“*工程”,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提升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扎实推进“两区”战略,努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一、工作目标:今年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和农村“*”工程的各项任务。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1、以全省农业“*”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

从今年起,省政府决定结合实施标准农田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具有亩产吨粮能力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同时建设100个现代农业园区、20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5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项目。省政府和省农业厅已经明确,今后几年要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将70%资金投入园区项目建设。根据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今年全市要启动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4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20个。我县是传统农业县,粮食生产的立地条件比其他县市区优越,农业产业尤其是茶叶、食用菌、香榧、油茶等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今年要争取建设1个粮食功能区、1个现代农业园区、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抓紧编制好园区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研究出台政策措施,积极做好项目准备,争取省里更多的政策性扶持资金,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以*市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一是农民异地转移,实现异地搬迁*人。其中高山远山农民实现搬迁*人,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民实现搬迁100人;实现整村搬迁达到总数的50%以上。这项工作是重点难点工作,两个问题要引起重视。一个是*小区、*三期和*小区目前土地指标均已落实,有关乡镇和部门要抓紧完成用地报批和征地工作,年底前开始农户安置。另一个就是有些转移出来的农户,补助资金下不去,核心问题就是老房子没有拆除,希望枫坪乡等重点乡镇重视这项工作。二是农民转移就业,实现农民转移就业6750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个,其中异地转移农民占*%以上。三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万元,其中林农小额循环贷款*万元;全面推进林权ic卡与农村信用体系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森林资源资产和林权信息建档到户率达90%以上。四是农村社会保障,推进全民养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全覆盖,确保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按规定领取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础养老金;推进全面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达到*元以上、参合率巩固在*%以上,把低保标准150%以内的农村低收入家庭纳入医疗救助保障范围。五是低收入农户增收,以去年初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数据为基数,除农村低保人口外,新增20%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元,累计*%以上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元。六是农民收入增幅,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牢牢把握农民持续增收这个头等目标不动摇,抓住市委市政府“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不放松,落实好产业培育促增收、龙头带动促增收、异地转移促增收、创业就业促增收、结对帮扶促增收等五大举措,千方百计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确保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全面实现。

3、以全市“*”工程和我县农村“*”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心村培育、后进村转化、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

根据市“*”工程责任书要求,我县的任务是培育12个中心村,整顿转化41个后进村,创建289个生态文明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我县农村“*”工程,要按照“六个化”:即布局合理化、产业规模化、人口集聚化、设施配套化、服务社区化和环境生态化要求,抓好中心村培育工作,今年将重点培育省级中心村5个、市级中心村8个,一共争取13个,确保12个。县政府将对培育成功的中心村和成绩显著的乡镇实行适当奖励。要以村级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班子建设为核心,全面开展65个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活动。要按照“一解决四推进”,即主要问题有效解决,主题教育、村级民主管理、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村级民主管理有效推进的工作要求,切实抓好41个后进村的整顿转化工作。

4、以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把握住中央、省市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的契机,紧紧围绕我县“两区”建设目标,抓紧编制《松阳县农业农村xx发展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做好与省市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衔接,积极储备、包装一批项目,尽量挤进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一是加强村庄整治工程建设。继续大力推进农村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为主的村庄整治工程建设,要围绕“山更青、水更秀、田更方、茶更香、村更美”目标,按照“点线面结合、山水房结合、江路景结合”的要求,重点推进沿江、沿景、沿路村庄的综合整治和整体改造,做到整治一个、带动一片,今年要确保完成40个待整治村建设。二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以“强塘固房”工程和我县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试点县为契机,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松阴溪干堤加固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水南段、*段二期、新兴大石段、赤寿段工程,新建堤防7.88km;抓好庄门源、*源、十三都源等主要支流重点地段防洪工程建设;抓好竹溪源、余庄源等水库除险加固以及11座山塘除险加固工程,着手开展庄门源水库工程建设;在基本解决全县农村饮用水困难人口的基础上,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三是多方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抓紧去年以前项目扫尾验收,尽快开工四都西坑片综合开发项目;积极争取今年新处外石塘片、*小槎片、叶村麻寮片的项目,超前做好*镇庄门源流域综合治理、*乡内村源综合治理等项目。四是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步伐,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完成省级森林城市规划,着手开展延庆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新建市级兴林富民示范乡2个、示范村5个,绿化示范村6个;继续抓好独山及县城周边山体绿化彩化工作,完成林区道路建设100公里。项目工作是经济工作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真正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开工。

5、以产业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产业是富民之本,是推进“两区”战略之基,是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中之重,必须花大力气抓好。

大力提升茶产业。今年3月的低温冰冻冰雹洪水灾害,使我县农业生产遭受了重大损失。在灾害面前,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即行动起来,不等不靠,奋起抗灾自救,全力做好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使我县的茶叶生产实现了量减价升的目标。截止4月25日,全县茶叶产量1250吨,产值2.035亿元,同比分别减少*%、*%;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万吨,交易额*亿元;同比分别增长*%、*%。茶产业问题,当务之急还是安全问题。现在春茶采摘即将告一段落,广大茶农将习惯性地喷洒一些农药。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在5月份组织开展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整治月活动,通过加强宣传、加强监管和严肃责任追究,把科学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的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全国平均农药成本30元/亩,而我县是200元/亩)。要认真落实好林书记去年在新兴乡统防统治现场会的讲话要求,加大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建设“院士生物防治示范区”。要积极探索茶叶农资配送、茶叶农资专卖店及茶叶责任医生等新办法,确保不发生茶叶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同时要把冰冻灾害的经验告诉茶农,一是冰冻来时采不采取保温措施不一样,二是用不用催芽剂不一样,三是要加快茶树结构调整,因地因时、错时错位选种一些新茶种,有利于减轻冰冻灾害影响和采工过于集中的矛盾,以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长效之计还是提质增效。一是要推进以茶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区、茶叶精品园、茶叶精深加工园区建设,集中各种要素向园区投放,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积极鼓励土地向规模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加快龙头企业紧密型基地建设步伐,从根本上扭转安全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付局面。全年流转土地2500亩。二是加快推进茶叶市场三期工程建设。要加强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检测中心和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健全和延长茶产业链条,提高茶叶市场品位,促进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强化现代农业主体培育。重点支持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规模种植大户,大力推进茶叶企业qs取证工作。四是加强品牌建设,要围绕“一县一地”现代生态农业区域品牌和“松阳银猴”系列品牌,着力做好品牌培育、宣传和管理工作,坚定信心,进一步打响“松阳银猴”一千八百年历史文化名茶和“全国绿茶集散地、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现代农业区域品牌。五是加强督查考核。把茶叶安全、土地流转、统防统治、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等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列为考核的重点内容,全力推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着力培育香榧产业。把香榧产业作为又一个主导产业来培育,围绕打造“浙南香榧之乡”的目标,借鉴茶产业的成功经验,通过抓规划、抓扩面、抓投入、抓品牌,大力推进香榧产业发展。今年力争发展香榧*亩,到年底全县累计达到2万亩。

积极发展油茶产业。以我县被列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为契机,围绕打造“中国油茶之乡”目标,积极引导*、*、*等宜植地区农户种植油茶,扩大种植面积。今年要新建油茶基地*亩、改造油茶低产林*亩。据说今年油茶苗木比较紧张,希望有关乡镇要早衔接、早联系,林业部门想方设法组织苗木,尽量满足农户种植需求。

扶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按照“一乡一品”、“多乡一品”要求,重点发展食用菌、笋竹林、干水果、高山蔬菜、吊瓜等产业。并按照“畜牧进山、养殖上山”的要求,加快“*生态猪养殖基地”、“鹊山鸡养殖基地”建设,促进畜牧养殖生态化。此外,要加快农家乐示范村、来料加工专业村建设,使更多的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增收。今年要培养经纪人100名,发展加工队伍*人,实现来料加工费*万元。

6、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三位一体”体系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要求,今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县、乡两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乡镇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健全网格、优化服务、创出特色。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抓住兴产业、聚人口两大重点以及各自的特色主导产业,组建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各类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式、菜单式、受理式等多种服务。要按照“乡镇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机制,实行县管乡、乡管村、村管户、户管场的“四包”网格化动植物防疫责任制,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平稳;加强植物疫情的普查、防控和监测,做好柑桔黄龙病、梨枯梢病等疫情防控,确保普查率和挖除率达到100%。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供沪农产品种养殖基地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强化属地管理,实行联防联控,全面开展“助世博、保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行动。县政府已下发了《关于做好供沪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农业部门已制定了整治活动方案,希望各乡镇按照《通知》要求抓紧开展自查工作,每个农产品种养殖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都要建立管理台帐,明确责任人员,分片包干、定责到人,要通过签订责任状、承诺书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户实行无公害生产,做到100%全覆盖。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我县供沪农产品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二、当前几项主要工作

一是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各乡镇要结合春耕备耕工作,深入动员部署,将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田块,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粮农收入比上年有所增加(达到17.6万亩,总产量5.16万吨)。结合助农增收活动,加强惠农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服务,开展农资打假活动,严厉查处涉农违法案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要针对前段时间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加强技术指导和组团式服务,抓好农业救灾工作,尽量减少损失。

二是抓好防汛工作。

汛期已至,前期雨量创历史新高,水库、山塘高水位入汛,防洪形势不容乐观。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到岗到位,认真落实好各项防汛预案。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加强水雨情的监测,及时分析研究今年的防汛形势,加强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巡查,特别是要做好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预防、预警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抓紧组织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各乡镇要成立组织机构,明确人员,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预案、预警、抢险救灾体系。要求5月15日前完成县级验收。

张茅乡2012年农业工作汇报2 篇9

情况汇报

3月8日县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后,我们张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班子会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张茅实际,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了2012年工作重点,提出了保障措施,为下一步抓好工作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把我乡打造成为畜牧业发展特色乡镇,每个行政村都要培养自己的特色产业,以大型养殖企业为依托,全乡要努力形成以白土坡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以杨村隆茂养殖厂为龙头的蛋鸡养殖基地和以山口为主的生猪养殖基地等三大养殖基地,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乡向特色农业乡的新跨越。在烟叶发展方面,继续以位村和西坡脑两个种烟大户为依托,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提升烟叶生产效益,完成烟叶种植面积2000亩,收购产量25万公斤,实现烟叶税收60万元以上。在林业生产上,坚持植树造林与林木管护并重,生态林和经济林并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山口水库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建立农家宾馆,进一步提高林业产业效益,2012年完成人工新造林1200亩,补植补造1000亩,中幼林抚育4700亩,干果经济林500亩。继续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完善食用菌服务体系,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积极扶持和培育食用菌产业,力

争2012年全乡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30万袋,实现产量30万公斤,蔬菜生产以生产“放心菜”为目标,培育生产基地,加强市场预测和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进程。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三农”优惠政策,努力争取各类农业项目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一是结合小农水重点项目的实施,尤其是山口水库项目的实施,配套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河道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坡耕地改造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进一步提高水利设施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继续推进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配套修复田间主次干线道路2.3公里,设施配套500亩。三是以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为基本原则,继续加大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谐烟草,促进持续发展。四是投资260万元,实施张磁公路拓宽改造,继续做好连霍高速公路的扩建工程。五是坚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完成全乡三个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改善贫困村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把扶强做大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措施,这里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集中,2012年重点做好白土坡村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计划投资3个亿,占地500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引导群众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出租等形式,促进土地向龙头企业、优势产业、农业大户集中,形成集约经营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抓引导、抓提升、抓组建等措施,鼓励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基地农户联合型、服务体系引导型、能人大户领办型等模式,推进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12年力争使全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家以上,提升他们的整体经营水平。

4、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按照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坚持“一个战略、二个率先、三个集中、九个重点、十个结合”原则,紧紧围绕“四大一高”和“五个战略定位”,始终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来抓,在张茅乡东村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该社区占地200亩,建成后可以整合周边3个行政村,容纳3000人以上,其中2012年一期工程规划占地50亩,建设联体别墅和住宅150余套。

5、围绕规范管理,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政府在建设农村社会事业中的主导性作用,加强对农业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严格项目实施规范和要求,坚持农村事务“四议两公开”办事制度,增强农村事务的透明度和共信度,2012年要继续争取“一事一议”筹资酬劳项目,力争确定项目16个以上,争取项目补贴资金100万元以上。落实好退耕还林、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2012年计划投资200余万元,集中搞好张茅中心

校改扩建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农村远程教育步伐,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积极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多层次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以乡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涵盖疾病的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三级服务网络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农家书屋”,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婚育观,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抵制迷信、赌博等陋习,逐步形成农村文体设施配套先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体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逐步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协调协作,强化管理和服务,确保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在农村全面落实。六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认真贯彻《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刚要》,统筹实施整村推进、搬迁扶贫、到户增收、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等项目,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力度,加快增收致富步伐,实施乡科级以上干部包村包户帮扶工程,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了确保2010年全乡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特成立了“张茅乡农业农村工作

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主抓农业副职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全乡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工作管理机制,加强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结合张茅实际,制定具体的张茅乡农业农村工作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扶持措施,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县会议后,乡党委、政府立即召开了班子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及时召开各村支书主任参加的村干部会进行全乡动员安排,要求各村回去后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安排,结合各村实施制定具体的措施,确定各村的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明确各村的发展目标,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3、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行政村、乡直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责任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立足辖区实际,制定发展规划,突出一村一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服务水平,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全面抓好发展农村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我们把农民发展养殖、种植业和机关干部“万名干部进农户”活动相结合,要求全体机关干部要深入村组、深入农户,积极帮助引导所包的10户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2012年至少要带动3户群众在种植或养殖业中有新突破,年底乡政府将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并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4、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为了切实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扎

实推进我乡的农业农村工作,经过乡党委、政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在种植业方面,能够发展特色经济,如果树、谷子、辣椒、红薯等,规模在300亩以上的,奖励村2000元,规模达到500亩以上的,奖励村3000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依次进行奖励;在养殖业方面,能够积极引进或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家畜规模达到200头以上或家禽养殖规模达到10000只以上的,奖励村2000元,家畜规模达到1000头以上或家禽养殖规模达到100000只以上的,奖励村3000元,对能够通过招商引资,在我乡境内发展规模养殖场或种植规模企业的乡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乡政府根据规模大小给予2000—10000元的奖励。

4、强化督导、保障落实。为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乡专门成立有纪检书记牵头,乡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的成员的督导机构,加强对各村工作进度的督导检查,坚持每月一检查,一季度一评比,半年一总结,促进工作落到实处。

张茅乡政府

上一篇:业务经理出差总结报告下一篇:关于《相约星期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