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诚信体系道德建设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在,加快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信用档案体系建设也受到普遍的重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必将起着最重要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监管上,而在监管的全过程中,政府的信用档案工作将会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诚信体系道德建设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社会诚信体系道德建设论文 篇1:

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文章主要是从理论上分析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建立的依据,研究我国人才市场诚信的特征,认清信用缺失的危害,以及构建人才市场诚信体系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诚信体系 信用缺失 体系构建

根据“十一五”纲要和我国中长期规划目标的要求,我国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建立自主创新的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培育创新型人才和发挥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而建立合理完善的人才市场诚信体系是其根本的保障。但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人才市场不但存在一般共性的问题,更突出表现在特性方面,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和认识历史和文化以及当前经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的重要方面。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在理论上厘清认识,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研判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铺垫基

础,同时在策略研究方面提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人才市场信用缺失的根源,人才诚信体系缺失的主要特征

1.从社会历史根源分析。中国是有两千多年封建史的国家,封建意识中的信用行为是以人格为凭信的,因此契约意识和信用精神淡薄,使信用文化处于落后状态。而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使得个体契约机会减少,诚信意识也没有得到培育。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义利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与传统发生冲突,信誉作为一种资产还没得到普遍的认同。因此出现道德和秩序失衡。

2.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市场中授受信主体的信息不对称。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而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后,产生信息优势方(受信主体)存在道德风险行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信用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授信主体的信息成本就越高,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就越大。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信息弱势一方上当受骗,失信者能频频得逞的客观基础。

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市场缺乏预警系统,我国全面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的开放程度也很低,信息交流少,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下,难以起到预警的作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未形成,信用中介服务业发育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符合市场经济的企业及个人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没有建立,人才信用市场规模很小,经营分散,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不规范;经济转轨时期,我国人才信用的立法及执法体系还不健全,未形成有效的国家信用监管机制,虚假信息的普遍存在进一步加剧了信用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3.信用制度不健全导致的不完全契约与市场风险。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只是产生我国目前信用市场中高违约风险的必要条件,其充分条件是不完善的信用制度及由此产生的不完全契约。

产生契约不完全的根本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契约双方的有限理性,受信息传递、认知能力、计算能力和人的心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签订契约时条款的遗漏将不可避免;第三者无法验证,有些内容虽然对于契约双方都是清楚并明确规定的,但对于其他局外人(例如法院)则是无法体验和观察到的;信用制度的不完善,由于制度缺陷导致契约双方的行为难以得到约束,在某一方违约时而不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造成契约的不完全。上述第一、第二个原因导致的契约不完全是一般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而信用制度不完善形成的契约不完全在发展中国家、非征信国家尤为突出。我国信用契约的不完全性更加突出,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发生契约纠纷的可能性和重新缔约的事后成本,从而也大大增加了信用市场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使契约双方无法通过契约的最优设计,形成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来规范行为主体的信用行为,导致契约行为主体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使契约双方面临超常的信用风险,大大降低了人才信用市场的运作效率。

4.失信成本过低是引起信用缺失的又一重要原因。失信并不是一种非理性的失常行为,而恰恰是当事人对成本与利润进行了权衡后的抉择,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活动。当人们失信的利润比其失信成本大得多,他就具有失信的动机,当潜在收益足够大时,他就可能铤而走险。失信的利润越大,失信者的内在驱动力就越大。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到原始积累冲动和追求利润的刺激,出现诸如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欺诈勒索等不道德现象和违法行为。但是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不完善,执法力度也不尽如人意,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大量失信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社会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使失信者的失信成本过低。

二、我国人才市场信用缺失的程度和范围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危害

1.我国人才市场信用缺失的范围广、程度深。我国人才信用信息缺乏真实、完整性。由于人才的快速流动,择业的双向选择,使得制售假证、假文凭的不法行为泛滥成灾;人才信用信息的收集、使用相对封闭,不公开,不透明;信用档案的管理水平与监督水平较低,在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管理由于日益分散的操作,规范程度不断下降,信度、效度受到影响;信用档案的内容缺乏适用性与规范性,档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了解和掌握一个人全部信息的要求,特别是缺少反映当事人综合能力、素质、职业生涯以及综合信用信息和有权威部门认定的业绩考核资料;信用管理人才缺失度,随着国际化程度提高,中国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急剧增加,其中企业缺乏信用管理机制造成的风险将是最主要的。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在今后10年内,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信用管理人才。但我国高校从2002年才开始招收第一批信用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在上海目前仅有两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每年的招收人数只有20至30余人。

2.我国人才市场信用缺失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危害重

信用缺失是造成人才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失调的内在原因。人才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能力价值、资源价值和道德价值。人才的道德价值是资源价值和能力价值得到实现的保证,然而,信用缺失导致了人才市场道德机制的缺失,人才信用与人才价值背离,从短期来看使雇用双方遭受损失,从长远来看,人才市场上有利于人才价值提升的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制约人才市场的良性发展;信用缺失大大提高了人才市场上企业与个人匹配的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提高了人力资本投资预期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活动趋于谨慎和收缩,由此会引发另一些问题:如用人的选择面狭窄、难以获得一流人才、容易引发裙带关系等,造成人力资本开发和利用的低效率,无形中增大了人才开发与利用的成本;信用缺失导致逆向选择问题严重,从而造成人才市场价格信号机制失效;诚信缺失引起的劳动争议和知识产权纠纷不断;信用缺失还导致失信行为蔓延,形成极大的道德风险,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加剧财富分配不公,特别是少数企业和个人采取违法犯罪等背信手段实现暴富,破坏市场制度的信誉,为整个社会道德建设树立了一个恶劣的典型。

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市场诚信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1.以博弈理论中的诚信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分析。概括为以下四各方面:第一方面,博弈必须是重复的。如果就交易关系只进行一次,当事人在未来没有赌注,放弃当期收益就不值得,信誉就不会出现,合作将非常困难。第二方面,当事人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假设δ为企业收入的贴现因子。它的计算公式是:δ=1/(1+γ),其中γ为以一阶段为期限的市场利率。我们说一个人有耐心,意思是说他的贴现因子高。一个人越有耐性,就越有积极性建立信誉。第三方面,当事人的不诚实行为能被及时观察到,因此建立高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对诚信机制的建立是具有至关重要意义,也是我们建立人才诚信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系统的理论依据。第四方面,当事人必须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对交易对手的欺骗行为进行惩罚。

2.以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理论研究人才诚信体系的建立。所谓不对称信息是指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由于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不对称信息下的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人才市场诚信机制中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过高的交易成本也加大了获得所需完备信息的难度。人才信息化是我们建立人才诚信体系的难点和重点,减少不对称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是诚信体系中建立人才和企业信息数据库的模块化管理体系,资信调查机构和征信、评信系统的理论基础。

3.以制度经济学理论建立人才市场诚信体系。人才市场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信用制度不健全、法律弱约束所致。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说,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作用而人为设计的一些约束条件。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市场就不会出现,人才市场也是如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为了解决交易成本问题。制度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社会活动参与者之间利益的度量和分配。没有合理的分配制度,会使参与者缺乏激励,经济活动难以展开。和一般的制度一样,人才市场的诚信机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因此人才市场的诚信机制应该由政府负责建设,起码要承担一种主要责任。

4.诚信体系建设的方法研究。主要有四种方法,即:调查问卷方法、定性调研方法、经济计量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等。运用这些方法必须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使其能适应人才市场诚信建设体系的具体要求,然后把它们做成一些操作软件、应用软件,形成标准,易于操作。

四、人才市场诚信体系的构建

1.人才市场诚信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坚持三个标准,推进四个层面,抓好五个建设,遵循六个取向。”一个目标是,建立以政府人事部门为主导的,有充分法律保障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市场诚信体系。两个重点是,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和企业人事管理方面信用体系是我国人才市场诚信体系的两大重点工程。三个标准是,人才市场诚信体系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运作的原则,并且以此指导该体系设计及建设的全过程。四个层面是,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主要涉及政府机关、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中介机构以及求职者四个层面内容。五个建设是,信用法制建设、征信体系建设、信用网络建设、信用组织建设、信用观念建设。六个取向是,信用管理法制化、信用观念普及化、信用管理社会化、信用记录公开化、信用服务商业化、信用手段电子化。

2.人才市场诚信体系的构成。人才市场的主体一般认为有应聘者个人、用人单位、人才中介组织等。其中用人单位和中介组织基本是企业,因此人才市场主体可以简单的分为个人和企业两个方面。由此可见,建立人才市场诚信体系也就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和企业的信用体系的问题。但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建立需要拥有明确的导向和良好的环境,而政府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可见,个人信用体系和企业信用体系是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建立的两大支柱,政府职能的有效介入则为人才市场诚信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强大的推动力。

3.我国人才市场个人信用体系设计。构建我国人才市场个人诚信体系的总体框架是:遵循“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原则。即: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创建的中心——人才信用档案。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创建的四个基本点是,个人信用法律规范体系、个人信用组织机构体系、个人信用信息网络体系、个人信用观念培育体系。

4.我国人才市场企业诚信体系设计。一般来说,企业在人事管理中的信用问题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对应于企业的整体诚信体系建设,人事管理的诚信体系建设也包括三部分:企业人事管理信用法律和制度、企业人事管理征信服务系统、企业人事方面的诚信管理等三大模块。企业人事管理信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我国人才信用信息的建立、开放、使用等没有明确的立法,使得人才管理信用市场的发育明显缺乏制度保证;建立企业人才信息征信服务机构,要注意的是,大部分人会认为政府应在征信体系建设中扮演主要的征集角色,其实不然,政府也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需求,并不是公正的一方,也是要被信用所监督的一方。所以政府的真正角色是从规范具体行为,转移到建立市场的游戏规则;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包括经济惩罚制度、文化惩罚制度、政治惩罚制度和建立多元执法体系。企业征信服务系统方面:企业人事管理方面的征信服务是企业整个诚信征信服务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在由征信服务中介机构对企业征信时一并完成。征信服务机构是市场化的运作机构,整个服务系统分为信用信息的征询、评估、管理公开几个阶段。通过整个信息服务体系的工作,最后形成以网络为基础的数据模块化管理的企业人才管理信息库,以达到信息透明畅通社会共享。企业人事方面的诚信管理方面: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后是健全企业的信用管理。现在我国企业中没有配置专职人员统一管理有关信用建设的工作,而国外知名大企业基本上都有一名副总裁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分管企业的信用建设,这是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有的企业还设置了信用管理部门,分管信誉建设(包括人事管理方面的信用),控制企业的信用风险情况。

5.政府在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中的职能界定。我国现在尚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受发展阶段所限,人才市场发育状况及其信用环境都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单纯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人才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政府应在借鉴各国建立信用制度的经验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在发展的初期通过制定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人才市场信用体系的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以较低的成本初步建立人才市场诚信管理体系,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政府在人才市场诚信培养上,主要是推动引导,制定法规,加强监管,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越俎代庖。可以选择部分有条件的省市和重点行业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引导企业和应聘人员加强自身诚信意识,培育诚信需求,引导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健康发展。其主要职责是:创造信用环境,建立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管理,培育信用市场,财政资金投入等。

[本文为辽宁省人才科研计划项目部分成果,项目名称:建立人才市场诚信体系的研究(2004-2005)项目编号:LRY040014]

参考文献:

1.乔·D·李维斯.诚信伙伴[M] 北京.企管出版社,2001

2.马新海等编著.诚信:现代企业立身之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金富.征信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白光主编.诚信工程与技术创新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孙景等.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仓库设计[J].中国金融电脑,2004(7)

6.上海市人事局课题组.构建人才诚信服务体系——上海人才业绩档案系统开发的实证性研究(下)[J].上海企业,2004(4)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2)(责编:芝荣)

作者:王阿娜

社会诚信体系道德建设论文 篇2:

监管之道

现在,加快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信用档案体系建设也受到普遍的重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必将起着最重要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监管上,而在监管的全过程中,政府的信用档案工作将会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如何建立健全政府信用档案工作并有效发挥其在监管中的作用,则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监管:规范社会信用的重要手段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自然离不开监督管理,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这监管的责任便历史地落在各级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肩上。

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和企业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因为政府是信用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也是对失信行为的裁判者,政府在信用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中,都是同样的。政府的信用形象和维护信用的能力出现偏差,社会整个信用状况就会产生动摇。而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信用的最大需求者和供给者。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在全社会的信用总量中占绝大部分,也可以说起着支配作用和基础性作用。

政府监管的主要作用是规范社会信用秩序。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政府是竞赛场中的裁判,是主持公道的法官,是测量公正的天平。然而当裁判作假、法官不公、天平失效,社会还有什么诚信可言?那么,政府以何为根据来保证你这个“裁判”、“法官”、“天平”公平、公正、真实、有效?只有档案。民间早就流传着这样的格言:“口说无凭,立字为据。”政府在对社会信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无疑是政府监管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有着重要的原始凭证作用。因此,政府在加强对社会信用实施监管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建立健全政府信用档案工作,要把政府信用档案体系作为社会信用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

二、政府信用监管及其档案管理的误区

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间较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尚不完善,政府对社会信用的监管还缺乏经验,产生这样、那样的失误在所难免。

误区之一:政府仍然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造成管理“错位”。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政府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为了创造自己的“政绩”,纷纷启动和实施了本地、本部门、本行业的信用建设工程,他们定规划,作报告,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办信用机构,可谓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客观地说,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政府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是无可替代的。但这种作用主要应该表现在强化舆论引导,自我示范激励,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培育社会信用需求和依法监管信用市场行为等几个方面,而不是从计划经济的思路出发,由政府包办信用中介机构的创设和信用产品与信用服务的经营,以致形成管理“越位”、“错位”。由政府行政管理的错位,必然导致档案管理的错位,而政府行政效能的低下,自然会影响社会信用档案的有效利用。

误区之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政出多门,造成管理“争位”。

政府部门加入到信用体系建设,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部门和地方政府急于介入,几乎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如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总局等部门都各自颁布了不同的信用管理文件,规定了不同的信用评价标准。对社会信用管理“争位”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一是条块分割、多头建设、重复建设,造成人财物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信用等级标准不统一。有的部门确定的信用等级标准是从最守信的AAA到最不守信的BBB,有的是从AA到BB,有的是A、B、C、D顺次排列,还有的采取百分制。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信用制度应当对信用主体确定统一的信用等级标准。三是各个政府部门基于安全和部门利益的考虑,对自己所拥有的信用档案信息采取垄断式保护,使得信用档案信息无法实现公开,信用档案信息不能社会共享,致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误区之三:政府在信用法制建设、信用道德建设、营造信用环境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未做,造成管理职能“缺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现在各级政府亟须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形成道德、产权、法律有机结合的社会信用合力系统,而其中迫切需要完成的是信用法制建设和信用道德建设。恰恰在这方面,正是各级政府的薄弱环节,造成管理职能的“缺位”。而这种管理职能的“缺位”必然引起信用法制建设、信用道德建设和信用环境建设档案资料形成、积累及其管理上的“缺位”,这无疑会给今后的全社会信用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造成某种不完整的缺憾。

三、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信用监管之道

政府对社会信用进行监管,到底监管什么?

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础是产权的清晰,不同产权的拥有者有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的这种利益激励机制使得每一个产权的拥有者,都有可能利用信息缺陷和人们处理信息能力不足而不讲信用。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缺陷和处理档案信息能力的不足是产生信用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说到底,政府实施对社会信用的监管,就是实施对社会信用档案信息的监管。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发现每个国家监管的对象都无一例外的是信息,而监管信用档案信息则是规范社会信用活动的主要方式。

正因为政府对社会信用的监管对象是信用档案信息,因此,各级政府只要在切实加强信用档案信息管理上下足工夫,做足文章,就可望切实解决管理“错位”、“争位”、“缺位”问题,实施对社会信用的有效监管。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实在在地解决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问题,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为。

政府的“有所不为”应该体现在尽可能减少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直接干预上。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监管者,侧重的是市场秩序的建立和市场信息的监管,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某些信用问题,应由市场经济机制自行调节,政府没有干预的必要,政府应该在他们该做的“有所为”上狠下工夫:

1.信用档案信息的整合。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健全、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社会信用档案信息的整合工作还得由各级政府出面牵头去完成。现在,各级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加强沟通和联系,逐步做到各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各级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尽快制定出社会信用档案信息收集、整理、上报与共享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以减少信用监管中的“争位”现象。

2.信用档案信息的公开、共享。信息公开,又称行

政公开,其主要含义是,政府有义务公开政府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息,或者说公民个人或团体有权知悉并取得行政机关的文件、档案资料和其他信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信息不对称,政府垄断信息资源,公众很难得到完整的信息。所谓搜集信息就是首先要把政府拥有的信息汇总起来并依法披露,变成可供市场享用的信息。而现在,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不流动。在个人信用方面,很多的个人信用信息被分割在不同的部门,即使都存放在银行系统,但也被不同的银行“分兵把守”。而企业的信用信息则散落于工商、税务、司法、银行、海关、统计局等部门。各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加之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造成信用信息收集很难。在现阶段,各级政府应该义不容辞地把社会信用档案信息的公开、共享的历史责任承担起来,并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扶持专门从事社会信用咨询、管理、服务的中介机构,使它们尽快成长。

3.信用法制建设。上面所说的信用档案信息的整合、公开与共享,都离不开信用法制建设这一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和保证作用。建立信用体系必须立法先行,只有用法律才能规范社会的信用行为。立法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信用开放和公平享有、使用信息的环境。信用立法包括多方面,如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非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规范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信用行为的立法、规范商业授信行为的立法、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行为的立法等等。政府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监督、奖惩机制,扶植并监督信用行业的规范发展,对与信用活动有关的专业服务领域的机构人员也必须加强监督管理。政府还应该重视信息公开的法制建设,为建立信用体系提供了丰厚的政务信息资源。有消息说,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在抓紧修订,有望近期出台。

4.诚信环境建设。广义的诚信环境建设,应该包括信用法制建设在内,而对诚信环境建设狭义的理解则主要是指信用道德教育,这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一项大工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打造“信用中国”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各级政府的教育部门有着当仁不让的责任。至于面广量大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道德教育,则应由各级政府发动全社会一起动手,一起去做,共同塑造整个社会诚实守信的良好大环境。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营造诚实守信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舆论环境,树立全社会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而要真正做好信用道德教育这篇大文章,离不开已经形成、积累起来的社会信用档案,尤其是这些档案中记载的活生生的正反典型事例,必然会成为信用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而收集、整理、编辑、出版这些典型事例的任务,则会责无旁贷地落在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肩上。

5.以身作则讲诚信。建设诚信社会先从政府做起。事实证明,经济活动中种种破坏信用的违法犯罪行为同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至上及腐败现象直接相关。因此建设诚信社会,首先要从党和政府做起,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上来,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树立全局观念,进一步规范行政职能和行政行为,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尽快确立。诚信政府形象的树立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然而政府的失信行为哪怕只出一两件,就会使辛辛苦苦建立的诚信政府形象丧失殆尽、功亏一篑。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政无信必垮。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榜样和基础,也是关键。如果说某些政府官员的失信,让港商、外商损失的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而失信政府的损失,则是无法用价值计量的亿万民众的心!

四、谁来监管“监管者”

诚信是政府存在的根本,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建立以诚信为中心的正常市场经济秩序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作为监管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者,自己首先应当诚信,但有些地方的政府却成为诚信的破坏者。这样,问题就来了:谁来监管“监管者”?

1.自律:诚信从政府做起。

各级政府应该自觉地把诚信作为衡量政府行政行为的一把尺子。诚信不是一句口号,建立诚信社会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并取得成效的,要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件实事做起,要从领导部门、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做起。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说话不要信口开河,办事要讲公正讲原则,要慎言慎行,不能独断专行,要像监管别人一样,积极、认真、及时地监管自己的社会诚信度。许多党政机关在最近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把自己的社会诚信度作为分析评议的主要内容,为维护政府的诚信形象起了一定的作用。

2.他律:各种监督多管齐下。

实践证明,自律不是万能的,维护政府的诚信形象还得依靠包括多种监督手段在内的他律。这些手段应该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人大监督、法制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这里所说的他律,实质上就是社会公众对政府所掌管的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并在监督中判断政府的社会诚信度,即“公信力”。一是以权力监督权力。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样可以对政府公共权力实施人大监督和法制监督。二是以公正的程序监督权力。以公正的程序监督公共权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政府的行为必须公开进行。三是向社会开放公共权力。开放公共权力不仅是程序开放、信息开放,更重要的是意志开放,要还老百姓以知情权、表达权、选择权,如举办新闻发布会、完善听证制度、建立大调解机制等。

3.档案在监管“监管者”中的作用。

信用档案是指关于法人和自然人信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信用社会和信用制度的基础,而政府信用档案则是指各级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政府信用档案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自己实施有效监管,维护自身的社会公信力方面同样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德国的执政党社民党为了确保党的廉洁,制定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制度,就是为每个党员都建立“诚信档案”,连党员的交通违规情况都一一记录在案。诚信档案还特别强调考察党员的经济状况,一旦发现其消费水平与收入不符,该党员就会被强令对此做出解释。我国一些政府机关的纪检、监察部门,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信用档案,有的还为领导干部建立“廉政档案”,作为提拔、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这些都不失为监管公务员,特别是监管领导干部的好办法。

作为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各级档案局应该切实加强对建立健全政府信用档案的监督指导,应该从一开始就要高起点、高水准、高质量建好政府各有关机关的信用档案,尤其要防止产生“灯下黑”现象。另外,档案部门还应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和档案意识,从多方面实施对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公信力的有效监管。

总之,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很重要也很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长期不懈地努力,而档案部门同样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作者:肖正德

社会诚信体系道德建设论文 篇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进展令人瞩目——无论是在顶层设计、制度安排、机制创新方面,还是在基础平台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征信机构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因而使信用联合奖惩格局初步形成,重点领域失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社会诚信氛围明显改善。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难题,人们的认识由此产生分歧,各地的操作不尽一致,有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好发展。笔者梳理了其中若干问题,并做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分析,以期有益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日臻完善。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定位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我们应该在什么价值意义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决定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自窄向宽的过程,同时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围的扩大,其地位也逐步提高。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定位的演进脉络。在我国,国家以文件的形式提出社会信用问题是在1990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中。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布,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但并没有对信用体系建设做出具体部署。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展:一是从定位于金融领域到经济领域,再到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领域。2000年前我国主要侧重于金融领域,围绕金融的健康运行强调信用建设。2001年初至2011年10月扩展到整个市场领域,侧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构建。其中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部署,将其定位于“为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必要条件”,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信用体系建设从经济领域扩大到其他领域,将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与商务诚信并列,要求统筹推进,从此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初侧重于法律层面,主要措施是对严重违反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打”,用法律进行严治,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逐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进行定位建设。例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一方面强调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三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诚信作为基本内容之一,通过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地位。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此后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不断提升。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将信用建设从经济领域扩展为全局性工作的同时,将核心价值体系看作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定位的时代坐标。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同于西方国家侧重于经济领域,而是对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因此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加以把握:一是从新时代、新使命高度来把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国人民凝心聚力、砥砺前行,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信任,而这种普遍信任正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精神内涵。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优化,政府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等都需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予以实现,所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拥有实现新时代新使命的历史和现实担当。二是从国家治理高度来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制度创新工程,是改革工程,因而它从属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来把握。全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其内在精神是诚信的稳固和发扬,诚信不是孤立的品性,它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融入并支撑文化精神,同时它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润和支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边界

哪些方面的行为是信用治理的领域?什么样的行为是信用管理的对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没有“边界”?“边界”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各地、各行业在建设中并不是把握得十分贴切和精准。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边界模糊的一些表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为对象,信用管理的范围应该是信用行为,但实践中很多地方、行业并没有这样去把握。例如有的地方将非法定的个人志愿者义工、个人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个人见义勇为等行为,都列入信用信息采集范围;有的地方还将个人、企业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列入不良信用记录;有的部门则出台指导性意见,要求将公交驾驶员和乘务人员的模范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山东省某市甚至把志愿者的服务时限折算成5—30分不等的信用分值,记入信用档案,这种做法将“时间银行”与“信用管理”不当挂钩甚至混同。

建设边界模糊必然带来的信用缺陷。由上可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比较常见的模糊建设边界的做法,是将道德行为与信用行为等同。信用行为只是道德行为的一种,我们不能将所有道德行为都看成是信用行为,从而进行信用记录和信用管理。不含信用关系的文明行为、志愿者行为等,不应被归入信用行为之中。如果泛化信用,一方面会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能精准把握对象,降低建设效率,另一方面会产生信用记录失真,损害公平。特别是如果将一些不属于信用行为的不道德行为,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并进行处罚,便会滥用信用处罚工具造成误惩;如果将一些非信用行为的道德行为列入优良信用记录,或将一些非优良的信用行为列入优良信用记录,则会产生信用激励扩大化、信用奖惩不公平。总之将非信用行为或非优良信用行为作为信用评价对象,必然出现不公正评价,而且可能会导致相关方面恣意妄为甚至以权谋私。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明确边界。我国《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领域规定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象是信用或诚信,超越这一边界的便不是信用建设的任务。诚信蕴含于主体行为之中,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象又可以说是“诚信行为”或者说是“信用行为”。信用行为是涉及信用关系的行为,信用关系即约定关系。根据约定是否履行,划分出守信行为和失信行为。参照“信用三维”理论,信用行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履约信用行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主体之间订立了以合同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契约,其履行状况构成契约信用行为。二是“履规信用行为”——为规范人们的行为,制定法律法规等行为规范,这些规范体现了对其相关共同利益的保护,是立法机关与行为相对人的约定。人们履行这些约定的状况体现了相关主体的信用价值取向与信用责任,因此其行为也是信用行为。正因为如此,在信用建设或征信中,将违法行为及其信息认作失信行为及失信信息,并进行处罚。三是“履德信用行为”——主体行为除受到契约、法律规范的约束之外,还受到道德约束。在受道德约束的行为中,存在着大量履行约定从而使主体被信任,体现主体诚信的行为,这类行为是主体履行诚信道德义务的行为。这三类行为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象和范围,但如果模糊了这个边界,便会发生不当越界。这一理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诚信逆择”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通过制度建设推进的,将诚信作为制度内核蕴含其中,通过制度牵引诚信发展,这是社会文化制度化的规律。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也是运用制度进行引导、逐步推进的结果。然而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逆诚信”倾向,导致行为主体对诚信的“逆向选择”,即出现了“诚信逆择”现象。

当前制度建设中“诚信逆择”的表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安排,可以分为两大系列:专业性制度安排和非专业性制度安排。前者是指专门针对信用建设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其制度形式是专业性信用制度,例如《征信业管理条例》;后者是指针对其他事项的制度安排,在这些制度中拥有丰富的诚信蕴含,但不少这类制度中蕴含了“逆诚信”倾向,导致“诚信逆择”。一是法律制度中的“诚信逆择”。例如《第一财经日报》2016年5月24日文章揭示,《劳动合同法》(2008)中存在“搏炒”“劳动碰瓷”等道德风险——某些员工运用“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的“消极怠工”方式,引发企业主动甚至违法解雇自己从而获得经济补偿;某些员工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工作单位,并在法律规定时间内故意不签合同,伺机向用人单位寻求两倍工资……这类“碰瓷”事件诉诸公堂后胜诉率几乎100%。这类现象大量存在,仅安徽省某县劳动人事仲裁部门,每年就审理百余件相关案件。二是政府政策中的“诚信逆择”。例如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规定每户只能购买定量房屋,但有些人出于投资或其他目的需要多购,就采取假离婚等方式购得房屋,这类案例比比皆是。一些中介机构也主动配合,弄虚作假,帮助客户多购房屋。

信用建设实践中“价值相容”的遵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诚信逆择”现象表明,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存在违背制度创新价值取向的相容规则。一个制度总是通过其蕴含的精神价值表明其取向,这种制度的内在价值必须一致相容,禁止矛盾冲突,同一制度体系内部或者同一国家内部的各个制度之间,其内在价值蕴含也应如此,这是制度安排的规律,也是改革中经常出现的所谓“注重制度协同配套”的含义之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遵循价值取向相容规则,就是遵循诚信价值相容规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诚信价值定位、定边。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将诚信价值贯穿于信用建设之中,不仅体现了信用建设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对信用建设核心价值观定位的坚守。将诚信价值作为信用行为的核心,体现了对信用建设边界的准确把握。二是以诚信为制度共同价值取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构成这一系统的制度体系,无论是信用专业性制度安排,还是非信用专业性制度安排,都必须充分蕴含诚信价值,从而使各个制度在内在价值方面没有“逆择”空间,这样才能使信用建设事半功倍,取得整体协同效果。反之信用体系建设就会出现制度内耗,产生制度掣肘。因此审视已经出台的制度,扫清可能存在的“逆诚信”蕴含,堵塞诚信“漏洞”,并防止此类现象再次出现,是我们进行信用建设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奖惩

信用獎惩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信用管理从对金融秩序的整治、对假冒伪劣的“严打”、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规范,到信用奖惩机制的建立,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跨越式进步。近年来,各地、各行业广泛开展信用奖惩措施的创新,形成了信用建设的良好势头,但在创新推进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理清思路,加以解决。

信用奖惩措施的基本要求。什么样的措施才能作为信用奖惩措施呢?笔者认为,其基本原则应当是使“守信者便利、失信者受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给予守信者的奖励是给予便利、优先权,提供发展机遇,对涉及信用审查时采取“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办法,而不是对守信者应当支付的消费费用予以减免。据《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8)记录,有些地方给市民信用打分、分等级,规定“信用等级高的居民在取暖、物业费和驾驶培训费等方面可以获得减免……乘坐市内公交车享受5折优惠”,等等。另据《青年报》2018年6月4日报道,上海市守信激励合作伙伴总数达到30家,将分别在衣、食、住、行、用以及生活服务等六大领域,为上海守信青年志愿者提供109项优惠措施,优惠总值超过2.68亿元。正如《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8)所批评的那样,这些做法超越了守信应给予的“便利”内涵,步入了“优惠”,歪曲了“便利”之本意,“将市民的诚信价值变现为真金白银”。失信惩戒措施的选择,实践中虽然未见违背“受限”的意义,但不少措施也较为勉强。例如有的地方对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人,禁止报考、应聘党政机关公务员、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干部选拔、评选表彰、发展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推荐等过程中,把信用A级作为基本门槛。笔者认为,这些限制有失妥当,不符合信用惩戒的具体原则,对性质不同的信用行为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招录人员的信用审查,不宜使用诸如“A级”“B级”,或者信用分予以衡量,而应审查具体是什么性质、什么程度的失信。

作者:周荣华

上一篇:精准扶贫工作计划2篇下一篇:文化体育广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