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时代要求教育模式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动着媒介技术加速发展,加上媒介形态的差别也逐渐模糊。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学的实践教学就必须要做出一定的调整。本文针对新闻学的实践改革进行探究,并符合时代特征的进行创新。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符合时代要求教育模式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符合时代要求教育模式论文 篇1:

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

当代成功的教育,首先一定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如果对现在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不了解,就难以把握住当前培养孩子的关键内容,培养的方法也会出偏差。

虽然教育是一项永恒的事业,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时代出生的孩子,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尤其在这飞速发展的当代。教育只有在符合时代特点的时候,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如果忽视时代特点,在陈旧观念指引下努力,反而会成为发展的阻力。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先要了解我们这个时代。

有些教育工作者有一种误解,以为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怎么会不了解这个时代?其实,这几十年在全世界尤其在中国,是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时期,如果对“急剧变化”这点估计不足,就会给工作带来重大损失。

让我们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

送见面礼的故事

我们在某小学一年级实验班进行新课程研究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刚刚开学一个多月,实验班的教师向一些教研、科研专家做“汇报课”。下了课,只见一个小姑娘走到一位漂亮的女教研员面前,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落落大方地说:“老师,初次见面,我特别喜欢您,很想和您做朋友。请接受我的见面礼。”接着,她从兜里掏出一张50元的钞票递给这名女教研员。

这名女教研员可能没有思想准备,赶忙站起来,语无伦次地说:“我很愿意和你交朋友,初次见面……可是我没有带礼物……我把这50元钱还你得了……”

那天,在办公室,课题组成员自发地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这个六岁小姑娘送见面礼的举动,充分反映出时代对孩子的深刻影响。

一是小姑娘懂得交往的重要性,并善于主动交往。小姑娘可能并没有听说过一些专家的诸如“21世纪是交往的世纪,一个人如果不善于交往,在21世纪将无法生存”的论述。但是,她在当代现实的生活中,密切接触周围人群和大众传媒,通过耳濡目染,她有了认识,有了实践,有了体验。

二是小姑娘懂得了货币的作用。小姑娘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情下,货币处处可见。她对货币的交换价值颇有体会,因为“初次见面对老师不了解,贸然买了礼物,万一不喜欢多不好,干脆给老师50块钱,她愿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就是时代给每个人打下的深刻烙印。社会的急剧发展,使得每隔10年甚至5年诞生的孩子,就有着十分显著的不同特点。对这些特点及其产生原因的研究,是搞好当代教育绝不可缺少的。

当今时代有很多特点,我认为至少有四个特点值得重视。

一、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它是以知识、智慧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的。

这种以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发展现代科技、培养创新精神,成为当今教育的历史使命。

但是创新精神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出现要建立在独立人格的基础上。而中国由于长期处在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由此形成的各种传统意识,使人的发展没有完全摆脱联结于血缘、地缘纽带中的人依赖人的关系,因而独立人格发展普遍不成熟,个体的价值得不到尊重,所以就缺乏培育创新的土壤。

市场经济的出现,对我国最大的贡献是使独立人格成为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如投资方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自我表扬都需要善于合作、有创新精神的独立人格)。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相对应的是人的主体性。因此,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并坚持创新,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第一要求的。

市场经济体现物的价值,必然关注人的价值。但市场经济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也会对价值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这点也是在当前教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

二、走向全球一体化时代

人类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前发生了生存状态的根本性改变,人类逐渐走向互相依赖,结成整体,世界将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促使每个人、每个国家都要把局部的利益和人类整体的命运联系起来。

在步入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认为应该明确地树立两方面的理念:一是尊重并善于学习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不能闭目塞听、夜郎自大;二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挖掘精华,摒弃糟粕,跟上世界潮流,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双赢”理念的产生和“强强联合”举措的出现,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应该如何适应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教育中的“自主-合作”理念积极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出现了新的交往格局,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的频繁交往,使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型交往关系正在形成。

不过,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使青少年认知方式出现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网络给了青少年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的极大便利,有助于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有一定虚拟化的环境中扩大和深化了他们的交往。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信息,也会使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深受其害;网络的虚拟性也会误导一些青少年回避现实生活,阻碍他们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网络还可能造成青少年不善于甚至惧怕现实的社会交往。这些都是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三、走向晚辈文化时代

当社会发展缓慢的时候,长辈所掌握的文化尚能代表那个时代的特征,晚辈通过长辈的传授,仍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时就是处在长辈文化的时代。许多人可能还会记得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

放羊娃的人生

若干年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曾经到边远地区采访过一位放羊娃。

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要放羊?”

放羊娃答:“为了赚钱。”

记者又问:“赚钱干什么用?”

放羊娃答:“为了娶媳妇。”

记者再问:“娶媳妇有什么用?”

放羊娃答:“让她为我生娃。”

记者追问:“生娃干什么?”

放羊娃答:“长大了给我放羊。”

这就是一个放羊娃为自己设计的一生。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人生设计绝不是放羊娃自己的发明,他的父亲甚至他的爷爷,就是这么生活的。因为,在那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地区,社会发展缓慢,处在前辈文化时代,老一辈的观念传到他的下一代,仍然能够满足认识上的需要。

而迅速发展的社会,长辈所掌握的文化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那些和时代同成长的一代,那些能批判性地继承长辈文化并迅速掌握最新知识且不断创新的年轻人,他们所掌握的文化才反映了时代的特征。这时就叫作晚辈文化时代。

下面这个事例,可以说明晚辈文化的特点之一。

当中国的第一个女总统

有一次,母亲和她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一起散步。

女儿若有所思地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女总统、女总理,唯独咱们中国还没有一个女总统。”然后,女儿悄悄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女儿,就想做中国的第一个女总统!”

妈妈听了,心花怒放,脱口说了一句:“闺女啊!你要是当上了女总统,你妈可就是皇太后啦!”

没想到,女儿很不高兴地说:“妈妈,我当我的女总统,您还是普通老百姓。甭想沾光!”

事后,这位母亲十分感慨地对我说:“我在单位大小也是一个领导,还是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觉悟还不如一个孩子!虽然是开玩笑,为什么就非想当皇太后?可我闺女为什么马上就表示反感?还是自己脑子里封建思想的油泥太多,比不了人家年轻人啊!”

因此,在当前迅速发展的时代,必然形成新的不仅仅有“三娘教子”、还有“子教三娘”的代际关系,从而宣布晚辈文化时代的到来。晚辈文化时代是一个要求两代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时代。

在晚辈文化时代,陈旧的教育模式必须改变,长辈用调羹喂孩子知识、教师在讲台上发布真理的做法将成为历史,于是,新型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应运而生。

四、走向人的转型的时代

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的生存方式出现巨大的变化。逐渐增多的共同利益,日益密切的社会联系,使一种世界性的关系正在形成,它不能不对人的本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的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整个人类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在历史的每一阶段中,人的类型是不一样的。社会的发展客观地产生了对新型人的需要,教育应该培养能推动世界历史的主体、走进世界历史的人。

在这样的历史使命面前,人的转型应该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的单一主体必须走向共同主体。这样的主体就需要完成人格上根本的转型:一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它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达到与他人的“视阈融合”。二是价值取向的转变。它认为既有个体作为存在的价值,又有对与他人共在的价值的肯定,双重规定性是价值主体的存在形式。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既要尊重个人价值,又要维护共同的核心价值。

通俗地说,当代新型的人应该具有“自主—合作”的特点。我们现在培养的人,不但应该自主,也能够合作。因为真正自主的人,既自尊,又能够尊重人;而真正的合作,一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主的人共同完成的。

在当前形势下,这样一种人的转型教育,能够将主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深层次中结合起来,使大家更加自主、更加懂得合作、更加善于创新,具备走向共同主体时代新人的特点。因此,这十分值得我们去探索。

(责 编 再 澜)

作者:冉乃彦

符合时代要求教育模式论文 篇2:

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新闻学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动着媒介技术加速发展,加上媒介形态的差别也逐渐模糊。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学的实践教学就必须要做出一定的调整。本文针对新闻学的实践改革进行探究,并符合时代特征的进行创新。

关键词: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学实践教学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加速发展,我国媒介也跨入了更深层次的深度融合阶段,并且媒介之间的形态也开始相互融合,这就要求媒介要与时代进行更深一步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新闻学课程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新闻学专业则就意味着需要承担起来培育新时代新闻媒体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媒体与时代的深度融合,新闻内容产生和新闻的传播运营,甚至加上新闻的传播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适应新时代新闻传播需求人才培育方面,已经成为了各个高校必须要面对的新挑战。

一、媒体深度融合时代下的市场需求变化

在各个媒体之间的隔阂界限逐渐被消化的媒体深度融合的如今。各个信息新闻传递的渠道或是手段都得到了整齐有序的规划和整理,比如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等新闻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合理地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普及,这些手段或是渠道可以很好地汇聚各种信息,然后进行集中的处理,并进一步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于网络媒体内容的融合和各种信息媒介渠道以及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扭转的局面。而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媒体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以往的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的手段是比较简单单一的媒体平台,在媒体内部的工作分工也是比较的明确有序。就比如,在报社里的相关招聘,它针对的人群就是新闻系的毕业生,而且,在电视台里就更为地偏向招聘广播电视编导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专业对口的学生在相关岗位上的工作就会比较显得专业,工作质量就会有一定的保证。而在现在的深度融合的媒体时代,各个媒体内部之间的阻碍和隔阂逐渐地消散,而媒体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不一样的改变,这时的媒体会针对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取或采用不同类型的人才,而且它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而且在现在的媒体行业里对于人才的选用是比较具有包容性的。在人才的需求上,相较而言,比较热门的就是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具有专业性的知识,此外,需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具有专业性报道新闻的能力。在现在的媒体技术下,单一的专业技能已经不足以符合现代媒体的发展需求,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和自身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以及加上具有良好的全媒体平台适应能力的人,才会成为现代化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的新闻学实践“宠儿”。

二、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教材素材更新速度缓慢

在当前的发展情况下,各个媒体之间的融合合作发展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而对于大部分的高校新闻学专业所设置的教学课程,很难能够与时俱进,并且这些高校的新闻专业的教学素材以及教学的内容等等,都无法真正做到实时地进行更新,许多的教材都相对的落后,并且在校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的媒体行业中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大的出入和差距。再加上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不足,只能够传授基础的新闻理论知识,无法真正地将实用性的知识讲述给学生。除此之外,在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中的相关案例比较落后,不太能够适应现在的教学工作,而且对于新的理论动态的解读也较为迟延,换句话了来说就是在现在的新闻学教材里存在着一些时效性的问题。如若继续运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和素材,将会难以适应媒介深度融合的时代。

2.教学的设备难以配置

从古至今,我国的信息传播技术,从口头传述到纸质传播再到电子媒体信息共享等等,随着媒介技术的不停改革和发展,我们所改变的不只是整个的传媒市场,还改变了大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在这种背景之下,对实战性较强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所要掌握得不可能只是基于新闻学的基础性知识,更应该还要具备传播新闻的媒介技术手段。但是,在如今的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下,很多高校里很难能够及时地匹配到实训的新闻装备或是设备,新闻系学生的实践教学就很难获得现代化的实训经验。就拿实践教学中的需要的虚拟演播室或是手持云台稳定器等新设备来举例,如果高校里不具备这些新设备,长此以往,在这些学校中培养出来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就会很难满足该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期望。

3.融媒体教学实践项目开展不易

在现代的融媒体教学中不单单是一个项目对应完成一种基础的技能,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地运用各项基础技能。就比如说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的媒体传播技术,我们可以将采编播联动,各资源统筹规划,一次采编等多种方式结合,来实现和满足媒体市场的要求。但融媒体教学的实践项目在当前只能够在高年级的学生范围里进行团队型组织,这是因为这种实践项目不只是需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扎实,还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拥有实践创作时间。如果学生能够进行实践项目的时间不够充足,就会很难保证实践项目的质量,也不会能成产出优质的融媒体作品,而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仅靠这类的实践是不可能达到的。总而言之,融媒体教学的实践项目的很难实施,并且还有许多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4.缺乏拥有融媒体实战检验的教师

新闻学传播学是属于具有较强的实战应用性学科,所以高校新闻学的教学老师不能只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融媒体实战经验。但是大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构架还是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的构架,并且有些教师还缺乏实战经验,加上在学校长期进行任教的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实战经验都很难避免跟不上融媒体行业新时代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师资力量上很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实践教学的创新探析

1.打牢專业基础,注重教学双主体

在中国新闻教育史的不断发展下,加上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里,大部分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相对落后。而传统媒体时代的思想理念存在着一定不足的,并且传统意义上的单项媒体的单技能人才是很难适应目前市场需求的。而且,现在的新媒体被接受率很高,有很多的自媒体涌现出来,更有一些人已经开始尝试着进行系统化地自媒体内容创作。但是,大多数的新闻学的学生专业性知识基础不扎实,这样很难保持持续性的传送出的优质内容,也很难清楚地对待媒体深度融合时代下的发展变化情况。所以,必须增强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基础。

2.强调复合式教育,融合实践创作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深化,各个媒介之间的发展加以融合。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时代的媒介形式简单,并且,这些新闻产品的传播流程和手段都相对固定,加上各个媒介都具有成熟稳定的流程。就比如说,纸质媒体可以通过固定的排版和版图或加以文字与图片的形态来为读者呈现出新闻信息,它可以依照日播、周播、月播等形式进行划分。而融媒体则就要求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对不同形式的媒介传播渠道或是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并拥有整合和传播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所以,高校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打破原有的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教学方式,要全面的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融合实践进行教学。

3.真题实作,项目化学习实践

为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同学能够更好地进行新闻专业类的学习,在他们的大学四年里必须要进行很多的实践项目,以增加其自身的实战经验,在传统的实践项目里大都是单一针对一个技能来对学生进行培训,而在现在的融媒体时代里,新闻实践项目也应该有相应的深度融合,开展全面性的教学,并在制定相关教学计划时,进行全面的考虑和思量,合理地将学生的所以新闻教学实践项目化。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计划目标,要按部就班地培育学生的融媒体复合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实践课程可以采用校内的媒体平台进行实践,其高校也可以积极地与企业进行稳定的合作,可以进行校企合作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此同时,也可以激励行业专业人才参与学生的实践项目,为其提供实际性意见,增加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实战经验,在实战中完善自我。

4.提高师资队伍力量

由于媒介深度融合时代的发展历程程度较浅,在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人员大多数也是由传统媒体教育模式中转变来的,对于许多人来讲,都是在新的领域进行实践,也都是在边学边做,在发展中提升自我,行业内的人员都如此,有更何况是高校里的新闻系专业的教师,为了能够提升师资的力量,高校新闻学教授可以通过参与融媒体进行兼职工作,积极地在相关业界内的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当然,还需要促进行业中的从业人员,走进校园里,为学生们讲解符合现代新闻专业发展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可以提升學生的专业技能。

四、结语

为了让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的新闻学实践教学,需要各个高校改进新闻学的教学方式并合理地运用实践教学,为新闻学提供专业型人才,从而推动融媒体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J]. 王诗秒,张一聰. 传媒论坛. 2019(09)

[2]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杨洋. 记者摇篮. 2019(04)

[3]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探究[J]. 付志峰. 记者摇篮. 2019(03)

[4]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策略探讨[J]. 陈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5]“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探析[J]. 周岩,戴琳. 新闻界. 2009(01)

作者:聂萌萌

符合时代要求教育模式论文 篇3:

新时代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培育途径探析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西部大学生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有爱国主义、社会公德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对西部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西部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西部大学生。新时代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培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集体主义是我国自古以来就传承的美德,到了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集体主义是公民的基本道德修养。只有不断地对西部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才能讓西部大学生从根本上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西部大学生,最终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

进入新时代,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也应该随之变化,要把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新时代的社会环境,西部大学生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

(一)爱国主义教育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历朝历代也不断涌现出优秀的爱国人物代表。“爱国主义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必不可缺的道德素质。”[1]在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可以表现在:关心国家的发展、把国家兴衰当做己任,能够付出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实际行动,还应该热爱和弘扬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发挥着先锋和模范作用,要增加西部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强化西部大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西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西方某些不利思潮的冲击,不利于西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西部大学生要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等的冲击,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正确的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教育在根本上与集体主义教育是一致的,西部大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才能进一步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公德教育

中国古代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直被传承,这种先公后私的道德原则和维护集体主义利益具有一致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集体主义教育并不是要一味地强调集体主义利益从而忽视个人正当利益,这不利于西部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集体主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保障集体的利益,也应该让个人的正当利益有所保障,使得西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新时代要着重把集体主义教育的概念变成实际行动,不仅关注于西部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集体主义教育,更重要的是使之变成实际行动,逐步提升西部大学生的行为素质。

大社会就是一个大的集体,在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和场所同样需要有集体主义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可以维护人们在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规范,有效的调节公共场所中人们的关系。所以更应该加强西部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育,使得西部大学生可以把习得的社会公德教育付之于行动。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倡导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要做到文明成果共享,不断建构友好型国际关系和维护好的国际秩序。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的重要产物,也由此印证了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独到深刻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就集体主义理论的极大补充。正是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人类所共有的集体才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集体主义为其提供了道德理论的基本支撑。虽然集体主义教育中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可这并不违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正是考虑到新时代的国际形式,才更应该携手各国取得全人类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西部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时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大国意识和担当意识,帮助他们培育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西部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西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培养新时代要求的西部大学生。

(一)有利于树立西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大学生尚未进入社会,所以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树立道德观念的重要阶段,集体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正确认知。道德观的养成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需要遵从知情意行的渐变过程。集体主义教育是纵观全局的社会性价值观念教育,通过接受集体主义教育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能帮助大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公德理想。在新时代背景下,受网络媒体上一些唯利是图思想的影响,一些西部大学生的思想可能出现偏差,容易造成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了集体利益。“西方文明中一些具有消极影响的事物和思想经过巧妙包装后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2]集体主义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培养西部大学生家国一体的情怀,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二)有利于西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集体主义教育被给予不同时代内涵,从古代的天下为公到现在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与集体主义教育密切相关。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强调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时要让西部大学生认识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目标都是从集体的角度出发,最终为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归根到底还是要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把个人作为载体,再提升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高度。同样,新时代西部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提升西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进一步有利于推动我国和社会的发展,在最终目的的实现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符合的。所以,集体主义教育对西部大学生产生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西部大学生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需要有担当民族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复兴任务,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后备人才。西部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任务,集体主义教育能从国家大局出发去教育西部大学生,帮助西部大学生树立全新的视野看待祖国的发展。另外,集体主义教育能够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帮助西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全局价值观。这就有利于西部大学生树立服务人民的价值观念,待到来日西部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可以更好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新时代背景下有着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各个方面,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可以帮助西部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应担负的复兴大任,从而有利于西部大学生努力为实现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目标而奋斗,有利于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繁荣。

新时代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培育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西部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创新教育方法,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利于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新时代我国建设的每一步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本遵循”,[3]集体主义价值观也表现在祖国建设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之中,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也要以此为指导。“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融为了一体,从根本上体现了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梦也体现了世界人民的梦,倡导全人类共同进步和发展,这有别于西方某些国家,要对西部大学生进行大国责任担当感教育。新时代背景下,要对西部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家国利益的一致性,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只有深刻意识到中国梦的内涵,才能树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远志向,为新时代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集体主义教育中的价值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根本上有着一致性,集体主义教育中要实现的是人们共同进步,这和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全方面实现个体的发展是相通的。当然,以人民为中心并不是只强调少数人的利益,而是要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最终要实现的是集体共同进步。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导,帮助西部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让人民受益。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同样需要有奋斗目标的向导,只有坚持把西部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全社会的共同理想相结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创新新时代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方法

在新时代需要随着环境变化不断进行改革,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也需要有所改进。传统集体主义教育模式下,基本都是直接教授西部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很少关注西部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口头教育很容易导致集体主义教育的形式化,很难让西部大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新时代背景下,西部大学生受网络影响个性强,对于思政教师教授的价值观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应该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对集体主义教育做出一些创新。“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应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4]集体主义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展开,要符合西部大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范围,把完全理想化的教育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育,这样教育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高校思政课堂是对西部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主要阵地,应该充分利用思政课堂对西部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可以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把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到思政教学之中,虽然集体主义教育是对西部大学生道德的培养,可是并不是抽象的道德品格,而是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集体主义教育要从不同角度渗入到思政教学内容中,逐步提高思政教学内容的亲和性,使得西部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

(三)营造良好的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社会环境

“集体主义教育内容要跟上时代步伐,结合当前最新的理论体系。”[5]社会的道德风尚是对整个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反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可是不得不承认,社会仍存在道德风尚问题,受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出现价值观多元化。要想让集体主义教育真正深入到西部大学生的内心,社会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其提供好的社会氛围。弘扬社会新风尚可以开展寓教于乐的群众精神文明活动,广泛开展学习榜样宣传教育,让集体主义教育渗透西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培养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的情感。

为了保证集体主义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必须有法治的保障,要完善集体主义的法治教育环境。随着改革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治不断完善,可是关于集体主义教育法治环境的法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要把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落实在法治环境中。要建立健全集体主义教育相关的法律体系,从而让西部大学生切身体会到法治环境的保障。

結 语

对西部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也需要不断变化和完善。集体主义精神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西部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道德修养,当然,集体主义教育也需要根据新时代西部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开展,应该突显出西部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未来,集体主义教育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也要求西部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能够发挥实效性。

注释

[1]尚清清.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9.

[2]吴隽.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挑战与应对措施——基于罗国杰集体主义思想视角[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6(04):52-54.

[3]张萍萍.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4]曹冬冬.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理念转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7(18):54-55.

[5]庞妃.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路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2):110-112.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郭怡菲.个体化境遇下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6):140-147.

作者简介

孙冬冬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孙冬冬

上一篇:挂职锻炼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招商局扶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