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时代观后感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觉醒时代观后感(共9篇)

觉醒时代观后感 篇1

八年(1)班霍翠仪

我读了小说《父亲的难题》后,我觉得小保罗父亲的看法固然有道理,但小保罗的想法更符合时代要求。

诚然,无论做什么事业都需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这是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无数成功的事例也都证明了这一些优点。那么,我们不要应该像乌龟那样学习,工作及建设祖国呢?我回答:绝不!

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应该具有“兔子”那样“善跑”的技能,而不可仿效“乌龟”,不急不忙慢慢地爬行。当然,我们要做觉醒的“兔子”,拥有比乌龟快100倍的速度,而不要在中途美美地睡上一觉败给“乌龟”。

乘着改革之风,中国好不容易才走上初步繁荣的富强之路,离世界强国还有一段慢慢长途,难道我们还要仿效乌龟那样爬行吗?历史上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革命先辈把中从列强手中夺了回来,是要我们后代把它建设成为富强的国家,我们只有努力拼搏,方可担负起历史的重任,时代呼唤觉醒的“兔子”!

在当今竞争的社会中,好多人民都很踏实,但不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兔子”的实力。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从现在起就要练出“兔子”的本领,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世界强国之一。

点评:题目新颖、鲜明,紧围绕生活实际谈感受!是篇不错的佳作!

觉醒时代观后感 篇2

历史, 总是在重要时间节点勾起回忆和反思、传递精神和力量。今天, 是纪念“七七”全民族奋起抗战78周年。此时此刻, 回望历史、殷忧启圣, 可为全民族带来重要现实启迪。

7月6日, 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了今年第二场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从“七七”当天开始举办的《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主题展览, 到8、9月间将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的《为了和平的纪念》特别展览;从每天公布1件抗战史档案, 到选编汇编战犯笔供、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档案、美军观察组档案……跨越70年历史的各种纪念, 是对抗战历史地位的再构架, 对抗战民族精神的再弘扬。

78年前, 宛平城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枪声, 民族复兴的新阶段由此肇端。抗战, 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在苦难牺牲中实现独立与解放, 之所以能够在困难落后下推动改革与开放, 一步一步地夺取辉煌的胜利, 也是因为抗战启动了民族觉醒和团结的历史进程。

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 无论现实多么曲折残酷, 中国历史总体上开始呈现蒸蒸日上的复兴气象。正如郭沫若所说, 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天地、新的创世纪”。历史长河虽然潜流深沉, 但只要关键几步走好, 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抗战完成的, 是重启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而今天, 我们这代人面对的,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大语境中鉴往知来, 最能看清抗战的历史地位, 最能认清今天所处的重要阶段, 从而激励我们迸发出创造新历史的信心和勇气。

卢沟桥的鲜血书写了牺牲的记忆, 也唤醒了一头雄狮。习近平主席说过, “伟大的抗战精神, 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让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凝聚一心。

忧危启人智, 厄穷见人杰。有作家写道:甲午战争中, 中国人只有两种情景, 一种是悲惨, 另一种是非常非常悲惨。抗日战争中, 这两种情景改变了:一种是坚强, 另一种是非常非常坚强。抗战不仅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战争, 也是和平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战争, 更是一个站起来的民族, 改写自己历史的战争。精神改变民族状态, 伟大的抗战精神, 不仅支撑我们赢得了反侵略战争, 更成为推动中国前行的强大力量。今年9月3日, 中国将首次在抗战胜利日举行阅兵, 以“纪念抗战伟大胜利, 弘扬抗战伟大精神,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藉此向抗战英雄们致敬, 向全世界宣示捍卫和平的决心, 表达历史不容忘却的信念, 展现坚决实现民族复兴的意志。

在镀金时代呼唤大觉醒 篇3

每每临近农历新年,中国都要经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之后不久,这样的大规模迁徙还要重演一次。这个时候大家往往会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春节一到,这种高达20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就会发生?

答案似乎很明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流动加剧。一年之中假期短少,远离家乡的人们只能选择春节期间返乡探亲,于是这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就产生了。

可是假如我们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要离乡背井,为什么不落地生根,为什么要年年探亲,为什么不请家人到所在地一起过年,等等,问题就不那么容易得到解答了。是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现行制度的约束,是成本核算的考量还是人情世故的支配,任何单一的答案可能都不足以彻底令人信服。不过假如我们从“社会资本”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多多少少会发现,这种社会现象与其说奇特,不如说是必然,更是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象征。

像多数社会学术语一样,“社会资本”也是舶来品。20世纪以来,学者们一直用它来刻画或表达对社会参与的关注。杜威很早就使用过这个词,但首次给它下定义的是一个美国乡村学校的督察。那位名叫汉尼方(L.J.Hanifan)的先生在一篇写于1916年的文章中说,一个人往往是无助的,但是假如他和邻居建立了联系,他的邻居又与别的邻居建立起联系,那么这个人就算初步积累了社会资本。而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无形物质,如良好的愿望、朋友情谊、同情心、个人和家庭之间的社交关系”。

但是,假如没有罗伯特·帕特南的杰出贡献,社会资本研究至多是一门显学,而无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更具指导意义的现实影响。

20世纪90年代帕特南把目光转回美国。1995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独自打保龄:美国社会资本的衰落》。文中描述美国社会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人们不再热衷于社会参与,不再积极参加协会、社团、工会等组织活动,也不再热心于串门、一起喝咖啡或者做针线活儿等等邻里生活,以至于只能独自呆在家里看肥皂剧,甚至连外出娱乐也不得不“Bowling alone”。帕特南进一步指出,在公共生活萎缩的背后,是社会参与的大量减少与社会资本的白白流失,这意味着国家治理因缺乏参与和信任正出现绩效问题。

这篇文章一经刊登,立刻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于是帕特南再度搭建起一个研究团队,利用大量与政治参与、公民参与、宗教参与以及各种不正式社会关系(酒会、牌局、保龄球联合会等)相关的统计数据,回顾了美国20世纪以来社会资本起起落落的经历,指出社会资本流失所造成的种种后果,分析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也相应地提出了补救措施。2000年,帕特南推出了这部厚达400页的著作。主标题依然是《独自打保齡》,副标题却比五年前乐观了许多,叫《美国社会的衰落与复兴》。

具体而言,社会资本究竟有多重要,以至于一旦失去它,社会就会衰落,国家就有问题?帕特南说,优厚的社会资本首先能够帮助公民更轻松地摆脱“集体困境”,促进合作,防止每个人推卸责任、“搭顺风车”。社会资本还可以给社会生活提供润滑剂,降低交往成本,以免在细枝末节的地方浪费时间和金钱。社会资本还帮助人们拓宽交往范围,培养有益于他人的性格特征,培养宽容和同情,减少极端与激愤。社会资本还有助于有用信息的传播,帮助人们寻找朋友、工作、伴侣,甚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类似维生素一般的作用。这些益处不是模模糊糊的神话传说,而是可用数据证明的事实。反过来,一旦社会资本大量流失,情形可想而知。帕特南还再次强调了社会资本与民主之间的因果机制。他认为,没有社会资本的政治注定是一种远离民众的政治,一种极不可靠的政治,因为这样的政治既缺乏真正的参与,也缺少有效的对话。

帕特南观察到,美国社会参与的盛衰与社会资本的起落是一体两面的事情。事实上除了最初的几年,在20世纪的前三分之二的时间内,美国人的社会生活很积极,社会资本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教堂、协会、俱乐部、会议室,还有牌桌前、餐桌前,到处都是人们交流讨论的身影。各种报道和统计也能证明,那时候大家相互信任,向慈善机构慷慨解囊,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然而之后势态急转,那些场合中的人影忽然稀少了。20世纪60年代,还有一半的美国人每个星期都在俱乐部和地方社团里打发时间,到了90年代就只剩四分之一。其他统计数字也表明,在20世纪最后的三分之一时间里,美国人的大部分社会参与指数都下降了一半。这说明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美国社会生活的组织体系开始解体,并且在之后的一二十年里呈加速的趋势。

为什么会这样?帕特南认为,“凶手”不止一个。时间压力、经济压力对社会参与的负面影响很大,城市规模扩大、居住郊区化和上下班距离等因素也不容忽视,电视、网络等娱乐工具占用了不少时间,而代际更替的影响不仅重大,而且缓慢、持久、不可挽回。不过,帕特南没有在分析原因上进行更深的掘进,比如代际更替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他就一笔带过——虽然他也说到,教育向来是影响社会参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有关社会资本的种种颓象,人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帕特南提醒人们留意历史的教训。他认为,美国20世纪末的情况在诸多层面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所谓“镀金时代”(Gilded Age)类似。那时候的美国也处于大变化当中。内战结束后的数十年里,面对工业革命、城市化、移民潮、政治腐败、贫富悬殊等问题,美国人饱含激情地投身于社会运动和政治改革的浪潮,重建了社会资本,也重塑了美国的面貌。他们拒绝了田园牧歌的诱惑,把美国带入了真正的公民社会——实际上今天美国人生活中的大多数组织机构都是在那段时期里建立或发展起来的。帕特南呼吁今天的美国民众重新燃起创建社会资本的热情,以迎接21世纪的“大觉醒”(great awakening)。

那么,怎么在我们的“镀金时代”里创建新的社会资本?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里也给了我们以启示。他修正了自己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的看法,提请人们注意:不要仅从数量上重视社会资本,更要分辨社会资本的质量。“因为社会网络和互惠规则通常只对处于该人际关系网络内部的人来说是有益的” ,它的外部效应并不总是积极正面。简而言之,社会资本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既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能拿来做坏事。如何让社会资本发挥相互支持、合作、信任、提高组织效率等作用,同时减少它所造成的封闭、对外抗拒和歧视等副作用,也是必须审慎考虑的。在这一点上,重视连接性社会资本与黏合性社会资本的区别(前者又称为“兼容性资本”,后者也称作“排他性资本”)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独自打保龄》成书于2000年,当时即成为社会学的经典。可惜时隔十年,多少勉强的中文译本方才与中国读者见面。十年的变化,那是多么巨大。不过我还是确信,如何迎接我们自己的大觉醒,这本著作十分有益。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4

该剧主要以19《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人生百态。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之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让我感悟最为深刻的不是思想家革命家的激情演讲,而是那一个个不经意反映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的画面。孩子们就坐在泥泞的路上,与坐在车里,手里拿着烧饼的富家少爷、小姐截然不同。一个妇女高叫着:“卖孩子、卖孩子。”他们兴许是被抛弃了,又或许是被这可恶的人贩子拐走了。还有那些官兵斩首后,一个又一个的妇女拿着馒头、花着钱、蘸着人血,可笑地以为自己可以拿它救活自己的孩子。除了愚昧和无知,贫穷也是他们迷信的根源。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5

第一集,袁世凯对外卖国,为了当上皇帝,他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签订了日方“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打算复辟帝制。但是他的复辟行经不得人心,爱国青年共同奋起,一片倒袁爱国的声音纷纷涌现。一系列故事便由此展开,《青年杂志》问世,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宣告诞生。

纵观前九集,其中可以触动心扉的,当属蔡元培初到北大的就职演说。

当时,蔡元培接受了大总统黎元洪的任命状,正式出任了北京大学的校长。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总的来说,在当时,北大是一所腐败,封建的所谓“大学”。学生们都是富家子弟,大多数人都是一心想当官发财而来此求学,而蔡元培的到来,无疑是犹如一束阳光,照亮了北大黑暗的局面。

在一片掌声欢呼中,蔡元培缓缓走上演说台,他往台下望了望竟作文然也恭敬地向前迈出一步,鞠躬还礼,在此,他与北大的一众师生约法三章: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二曰砥砺德行……

三曰敬爱师友……”

这场著名的演说,简短却不简单。它使北大完成了脱胎换骨,乌云尽散,晓雾将歇,北大已经不是昔日里那个陈腐的“京师大学堂”了,北大,俨然已经成为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还记得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

这不正是我的生活现状吗?平日里不务正业,上课时不专心听讲,下课后去操场上无所事事,聊天闲逛。想着离考试还远,应当及时行乐,多快活几天,等快考试了,才嚷嚷着要“考前突击”,临时抱抱佛脚,匆匆翻几页书,考试来了,手忙脚乱地复习一晚,结果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放假了,又恢复成往日游手好闲的状态,之前背过的寥几页书,也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可真是“光阴虚度,学问毫无”呀。

蔡公的这一席话,真可谓是如雷贯耳,激荡人心,这番话真真正正地激励了当时的广大青年。哪怕是我现在读着这些句段,心里都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现在的我们,还能够在学校中学习;现在的我们,还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现在的我们,还能够有老师和父母督促来学习。学习自然也很辛苦,学习当然也更快乐。趁现在为时不晚,请努力学习吧,切莫耽务了自己,再去耽误他人啊。

希望在数十年后,蔡元培的话依然能伴我左右。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6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此时蔡元培受命当上北大校长,立志培养人才,上任后立刻招揽有贤之士,三请陈独秀。陈独秀当上文科学长后,更是请以一篇文章而名声大噪的李大钊,胡适,许多贤才慕名而来,北大人才济济。许多著名的学术论文,小说如潮流般涌来,如: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出自鲁迅先生笔下,中国第一篇深刻研究的《体育之研究》出自进步青年毛泽东(二十八画生)之笔。

军阀混战,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中,出了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李大钊,陈独秀,胡适,毛泽东等人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随着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为之一新。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历史性的贡献,也有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公认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

1前,五四青年挺身而出,奋起抗争,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留给我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无私精神。今天的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又面临着“天将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2021年 篇7

《觉醒年代》观后感2021年五篇【一】

你我之青春 便是中国之青春

朋友,你是否想过,我们自己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哪怕再渺小、再普通,也不可缺少。因为正是千千万万的渺小普通的你我,汇聚成了这片土地上最美丽的风景。所以你我之状态,便是中国之状态;你我之奋进,便是中国之奋进;你我之青春,便是中国之青春。

青春之于人类,如灵魂之于躯体。那是阳光,是生机,是成长的风雨砥砺。蓬勃而上的动力,催促着这世间的一切迈步向前。人们总是很珍惜生命中的这段时光,因为青春难再,我们无法延长这份美好,却能够赋予它更多的意义。比如,将你我的青春,融入时代发展与祖国建设。

思绪如宣纸上的墨痕慢慢润染开去,我想到了青春的意义。雷锋同志曾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青春在此便是奋斗。要有“无我”的奋斗精神,丢掉沽名钓誉的想法,舍弃急功近利的企图。心怀“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坦荡与无私,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去努力拼搏,那种畅快淋漓,才是青春最好的注脚。

我又想到了杨沫的《青春之歌》,在那个国将不存、民族危矣的年代,林道静等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逐渐成长为革命战士。青春在此便是爱国。就如高尔基那黑色闪电般的海燕,任凭暴风骤雨,依然高傲向前。还有《红岩》中那一个个年轻而勇敢的生命,在面对反动派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时的大义凛然,那是怎样的悲壮与正气浩然。谁人不爱惜生命?哪个是钢筋铁骨?但是为了共和国的诞生,为了革命夺取最后胜利,他们“舍弃小我,成就大我”,视死如归,从容就义。人生而柔弱,但信仰使你我坚强。没有什么比充满爱国情怀的青春更有力量,那是蓬勃的朝阳,是生命的晨光!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一个个感人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那一年让我们深刻领悟,“逆行者”这个名词温暖、勇敢、博爱的含义。在最危险的时刻,是党旗红、天使白、橄榄绿……冲在最前面,用沉淀了几千年的坚毅无畏,为14亿中国人撑起一片天。这般青春,可谓潇洒,可谓磅礴,可谓勇之大者、义之楷模。

还有那些为了防疫大局,放弃回家、就地过年的兄弟姐妹,今年的春节或许留有些许遗憾,但你们的青春里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全体中国人对你们的感谢与祝福。你我携手,便只需笃定前行。青春如此绽放,何惧雨雪冰霜?

百年恰青春,初心立党魂。历史跨入到2021年,我想到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当年李大钊先生在撰写《青春》的时候,内心会是怎样的激荡豪迈。“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后来南湖红船扬帆起航,一路劈波斩浪,换得今朝春色满园。初心闪耀,使命在肩,我们始终向前。哪怕初定江山,也能立马横刀“三八线”;哪怕一穷二白,也能“两弹一星”树威严;哪怕百业待兴,也能改革开放谱新曲;哪怕疫情突降,也能众志成城克时艰……中国奇迹还在继续,因为共产党员的热血与青春永远赓续流传!

记得有一首歌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颂扬的是革命者积极乐观的精神。的确,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艰难坎坷,我们没有退缩,没有胆怯,而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儿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迈向一次又一次辉煌,这便是中国共产党之青春。我党如此,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世界幸甚!

青春是华美的,因为承载着远大理想;青春是激荡的,因为积蓄着磅礴力量。亲爱的朋友,不必唏嘘,何须慨叹。其实青春不会走远,它一直在你的信仰里、你的行动中,不论你是垂髫儿童,或是黄发老者,只要前行,便是中国之脚步!只要屹立,便是中国之脊梁!只要去热爱、去拼搏、去奋斗便是中国之青春!

《觉醒年代》观后感2021年五篇【二】

觉醒时代播出后,引起了大批人民的爱国情怀,在观看几集之后感慨颇深。每个人成长是一个不断去选择的过程,从高中毕业到大学,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主角之一陈独秀,他的出场给人一股正派的爱国情怀。

在那个年代,一头茂密的黑发,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奢侈的个人装饰,刚刚脱离了全男统一披着常常辫子的时代,而披头散发在当时给人一股落魄的感觉。但无论如何,拥有如此发之人,足以让当时的观众相信,一定是有着独特头脑之人。果不其然,我们的英雄陈独秀果然意气风发,他主导创办了《青年杂志》,这个杂志的具体创办情况在电视剧里有详细介绍。

整体的电视剧弥漫着风趣轻松的感觉,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人物和文章演绎着太多的故事,许多任务,资料和画面都被保存了下来,也有太多的复杂关系可供梳理安排。所以,作为观众,你看到的不一定是最为接近时代真实的那些,却不妨碍他们是剧作者最想让你看到的画面,作者编剧别有用心,激发爱国情怀的同时还穿插者幽默的情怀。

有一天网上自己连看了四集,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剧情刚开始看似有点拖沓,却是为后来更多人物的出场和故事情节做铺垫,里面的人物都在忙着大事业,平民的生活也有体现,虽然很少但在是以国风为导向的作品也不足为奇,电视剧里,有很多合情合理的情节,给人一股引人深入的感觉,不知这种感觉是否只是自己。

陈独秀《敬告青年》言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绘之萌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怎样的理想,坚定怎样的信念,确立怎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世代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这六点希望都在影视中意义体现了出来。青春的美丽,正是奋斗之美丽,在新时代里,青年们要依然集结唱响五四奋斗之歌,用实际行动诠释五四精神,让青春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让他当年的岁月,如镜子般诫勉吾辈。

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里有这么一句话,“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没有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用坚定的目光共和真挚的回答向世界传达了一位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诚挚承诺的初心回望,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站在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向陈独秀一般拥有者远大虔诚和抱负。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奉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许多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创新,他们这新旧阵容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也在《觉醒时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任务形象。

《觉醒年代》观后感2021年五篇【三】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觉醒年代》让我对“青春”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让我清楚了我们应以青春奋斗去园青春梦想。青春梦想和青春奋斗是一个青年的“精气神”所在。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多彩;青春,因奋斗而动人心弦。

青春梦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知之深则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100年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外争主权、内除囯贼”的时代画卷。细数那些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猛然发现,五四精神已成为民族复兴的青春梦想已经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身上。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春奋斗,是青春梦想的靓丽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神州估计难再回顾3000青年洒泪京都气哀歌登高奔走抗议游行实践睡狮风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诠释了青春奋斗,觉醒了伟大创造,孕育了伟大革命,推动了伟大飞跃,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全本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杂志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读物,李大钊陈独秀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开始在北京,上海,湖南和留日,留法,留俄学生中相继建立。那个时代的青年,用青春奋斗翻来了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继承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需要广大青年树立大理大历史观和增强时代使命感,担负历史重任,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以勇立潮头唱大歌,敢持彩练当空舞的青春活力起航民族复兴的豪迈征程。青春梦想,因青春奋斗而光芒万丈,艰难困苦,玉汝与成。10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先辈所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峥嵘岁月,是新时代青年注定要接棒的光辉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青春梦想,要需要青春奋斗砥砺而成;青春奋斗,需要青春梦想跟锚定向。新时代千帆竞发,新征程百舸争流。当每一个青春梦想,每一份青春奋斗,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时,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必将光芒万丈。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广大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历史当头,走在时代前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以青春奋斗放飞青春梦想,用执着信念,优良品德,丰富知识,过硬本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跑出新时代青年的好成绩。

《觉醒年代》观后感2021年五篇【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觉醒年代》,将于今晚(2月1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震撼播出。该剧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安徽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策划创作,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

全景还原建党历程 揭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众多历史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以及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历史卷轴。

上世纪初,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依然没有能够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三座大山仍然压在中国人民头顶,军阀混战、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群有识之士开始奋起抗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电视剧《觉醒年代》清晰展现了这一过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致敬建党革命先驱 塑造刻画生动鲜活人物群像

电视剧《觉醒年代》聚焦建党风云人物,突出展现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客观全面、鲜明生动地塑造刻画了一幅立体而丰富的人物群像图。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贡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爱国情怀,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此外,鲁迅、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观点也在《觉醒年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人物群像。

一流团队精心打造 电影质感再现建党伟业

该剧题材重大,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安徽省广播电视局提前数年组织策划精心打造,集结了一流主创团队。“全国电视十佳制片人”刘国华担任总制片人,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龙平平操刀剧本,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马向阳下乡记》《安居》导演张永新执导。张桐、于和伟、侯京健、马少骅、刘琳、朱贺日尧、张晚意、曹磊、夏德俊等老中青三代实力演员的加盟,让《觉醒年代》看点十足。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核心事件,勾勒大时代,传承大文化,抒写大情怀,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的主题,艺术再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梦想,传递出极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情怀。

该剧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安徽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北京歌华传媒集团、安徽广播电视台、北京北广传媒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星传媒投资有限公司、阿里文化娱乐集团优酷剧集中心、上海克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五星东方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海宁新永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觉醒年代》观后感2021年五篇【五】

实现“无我”需先搞懂“自我”

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里有这么一段话,“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这次欧洲之行中,面对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突然发问,习近平总书记用坚定的目光和真挚的回答向世界传达了一位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诚挚承诺的初心回望,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对自己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党性审视,在明晰党员身份、树牢党员意识、强化党员作为中搞懂自我,实现“无我”。

实现无我首先要看清自我。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菏泽座谈时,他曾给在场的市、县委书记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一百多年前,在民族飘零的关键时刻,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进步青年带着亿万人民的希望寄托,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挑起了复兴民族的大任。此后的百余年里,正是有了人民大众持之以恒的支持拥护,中华民族才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共产党不是什么特殊利益群体,更不是什么“王侯将相之种”,他的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根基在人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搞清楚,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也必将要服务于人民,我们永远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实现无我必须要牢记自我。实现民族复兴不是朝夕之功,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持之以恒的奋斗和坚守。在这个奋斗过程中有人会心存疑惑,总感觉共产主义太过遥远,根本看不到尽头,甚至怀疑到底能不能实现。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思想,归根结底,是没有树牢党员意识。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基础上才能实现。或许实现之日不见你我,但奋斗之时不能缺少你我。眼下,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在即,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员干部决不能在思想上开小差,要时刻牢记自身党员身份,铭记入党誓词,经常自我提醒,时刻区分自己和普通群众的本质区别,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牢牢聚焦到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上来,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党性修养扎实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实现稳步前进。

观看《觉醒年代》的观后感 篇8

《觉醒年代》让我对“青春”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让我清楚了我们应以青春奋斗去园青春梦想。青春梦想和青春奋斗是一个青年的“精气神”所在。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多彩;青春,因奋斗而动人心弦。

青春梦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知之深则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1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外争主权、内除囯贼”的时代画卷。细数那些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猛然发现,五四精神已成为民族复兴的青春梦想已经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身上。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春奋斗,是青春梦想的靓丽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神州估计难再回顾3000青年洒泪京都气哀歌登高奔走抗议游行实践睡狮风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诠释了青春奋斗,觉醒了伟大创造,孕育了伟大革命,推动了伟大飞跃,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全本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杂志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读物,李大钊陈独秀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开始在北京,上海,湖南和留日,留法,留俄学生中相继建立。那个时代的青年,用青春奋斗翻来了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继承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需要广大青年树立大理大历史观和增强时代使命感,担负历史重任,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以勇立潮头唱大歌,敢持彩练当空舞的青春活力起航民族复兴的豪迈征程。青春梦想,因青春奋斗而光芒万丈,艰难困苦,玉汝与成。10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先辈所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峥嵘岁月,是新时代青年注定要接棒的光辉历程。

觉醒时代观后感 篇9

我将无我 不负重托

在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掷地有声、震撼人心的重要讲话,深切鼓动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信仰信念信心,激励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拓展生命的宽度,丰厚人生的质感,润染时光的底色。

苦苦探索,初现真理之光。视线拉回到100年前,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破败的国,贫穷的家。维新志士谭嗣同写下这样悲壮的诗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朴实善良的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一批批仁人志士知耻而后勇,绝地而后生,蹈锋饮血,前赴后继,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经过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迷惘中的中国人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以摧枯拉朽之势,气势磅礴之力,唤醒了东方这头沉睡的巨狮,喊出了“土地不可以断送,人民不可以低头!”的口号,四万万同胞,无人不潸然泪下。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了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着一代人的持续奋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永不停步地开拓前进。

拳拳之心,归来仍是少年。五四先驱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警世言论:“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俱无,国必不国。”不论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心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没有一颗拳拳之心,就像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始终是一颗漂泊的浮萍,心无所依。爱国不是空喊口号,爱国主义作为科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部分,其不光是感性的,发心的,它还是真理的,实践的。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祖国培养下历练,在立誓报国中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经典,意思就是告诉青年人要正确处理“大我”与“小我”的关系,要把个人命运同家国命运紧紧相连,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志存高远,勇立鸿鹄浩志。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 ……始终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在嘴边的殷殷希望、谆谆教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只有13人,到现在已发展成为国际上第一先进政党,这个过程中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彪炳史册:,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秋瑾、孙中山……他们舍生取义,用鲜血谱写胜利的讴歌,他们永垂不朽,用生命践行信念的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中国青年运动始终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就能保证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中国青年先锋力量,始终树立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就能确保党的事业灯烛辉煌,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先驱长逝,历史已远,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史为鉴,牢记民生之重、国运之重、使命之重。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2021年《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参考【二】

以青春奋斗圆青春梦想

青春梦想和青春奋斗是一个青年的“精气神”所在。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多彩;青春,因奋斗而动人心弦。回首1919年那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是千万青年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青春梦想聚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是千万青年不畏祸难、不畏艰险的青年奋斗掀起当代中国飞速发展进步的时代浪潮。站在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更应接过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奋斗圆青春梦想。

青春梦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知之深则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100年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时代画卷。细数那些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猛然发现,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五四青年为民族复兴的青春梦想已经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身上。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春奋斗,是青春梦想的靓丽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神州孤寂,难再回顾,三千青年洒泪京都,弃哀歌,登高奔走,抗议游行,时见睡狮风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诠释了青春奋斗,觉醒了伟大创造,孕育了伟大革命,推动了伟大飞跃,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全本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杂志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读物,李大钊、陈独秀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开始在北京、上海、湖南和留日、留法、留俄学生中相继建立,那个时代的青年用青春奋斗翻来了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赓续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需要广大青年树立大历史观和增强时代使命感,担负历史重任,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以“勇立潮头唱大歌,敢持彩练当空舞”的青春活力起航民族复兴的豪迈征程。

青春梦想,因青春奋斗而光芒万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0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先辈所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峥嵘岁月,是新时代青年注定要接棒的光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青春梦想,需要青春奋斗砥砺而成;青春奋斗,需要青春梦想跟锚定向。新时代千帆竞发,新征程百舸争流。当每一个青春梦想,每一份青春奋斗,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时,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才必将光芒万丈。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广大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历史当口,走在时代前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以青春奋斗放飞青春梦想,用执着信念、优良品德、丰富知识、过硬本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跑出新时代青年的好成绩。

这正是:青春当有梦想,以奋斗砥砺成。

2021年《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参考【三】

如果我有一部时光机……

一百年前的5月4日,满腔热血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通过游行示威、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那个年代,青年们智性勃发,血脉贲张,为济世救民,不惜舍身取义,慷慨赴难。爱国志士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最“燃”的青春,展现了最热血的担当!

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沐浴着新时代的温暖阳光,我想,如果能够拥有一部时光机该多好,这样就可以乘着时光机去穿越时光隧道,去穿过山河大海,去告诉那个年代的中国青年们,如今,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盛世如你所愿。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陈独秀先生,告诉他一个世纪后,“德先生”和“赛先生”已不囿于一句口号,且早已深入人心。1915年,陈独秀主撰的《新青年》创刊。《新青年》以科学与民主思想惊醒了长期被束缚在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点燃了至今不灭的思想解放火炬。1919年5月,陈独秀发出了“要有相当规模的示威运动”,非人民“站起来直接解决问题不可”等口号,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顺势推动了全国运动的发展。期间,他还接连发表了多篇文章,提出“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等鲜明有力的口号,以及“直接行动,根本改造”的目标,为运动指明了方向。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青年人视其为精神导师,毛泽东赞其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10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面对实现百年夙愿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代青年责无旁贷,亦任重道远。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李大钊先生,去告诉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经过百年的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且正在以其独特的姿态茁壮成长。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在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世界无产阶级的节日。在“五四”前夕,李大钊的文章第一次把“直接行动”公开提出来,为即将来临的“五四”革命风暴发出了战斗讯号。在这期间,李大钊等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运动和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斗争,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印成传单散发。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李大钊曾这样寄语中国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2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之际,愿当代青年都能仰望星空,秉承先辈爱国之精神奋勇前行,并激励自己:祖国须强大,吾辈当自强。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更多的为了人民英勇抗争的五四先驱们,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是中国青年,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当我们吹响新时代的青春号角,当我们喊出新时代的青春口号,百年前的前辈们,你们能否听得到?

2021年《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参考【四】

以“青春”为帆 开启人生的远航

1919年5月4日,一场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开启了青春的旅程,一腔热血激起国民的爱国心,一身正气从此记录在中国的革命史中。在这100年里,五四精神时刻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不断献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青春很短,只不过一瞬就远去。在这有限的年华中,有的人虚度光阴,有的人碌碌无为,但也有的人不断挑战自己砥砺前行,在青春的航程中投入心血、挥洒汗水。青春很长,需要我们去好好经营。习总书记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作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的,如何挑起重担,如何让自己在未来反思中不悔恨羞愧?不断树立理想、担当奋斗和学习本领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人的精神接棒,在无悔的青春中,不负人民,无我奉献。

新时代新青年应志存高远,在青春的远航中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似一个指向标,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前行;理想,似一座灯塔,在偶遇迷茫时告诉我们彼岸的方向。青年马克思树立理想信念,自身投入到伟大理论创建中;青年习近平立下鸿鹄之志,身先士卒引领梁家河摆脱贫困。在新时代中,我们在前行中总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或荆棘险阻,或峰险难走,迷茫胆怯或许是你的第一反应,但心有理想信念,会使我们的心更加强大。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五大关”,或行或止,或懦或勇,只有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让我们心有猛虎,逢难必过,只有我们坚持以民为师、以民为重,不忘理想初心,才能不负青春、不辱使命,接棒属于我们的新时代新征程。同时,我们要永葆心中的五星红旗,爱国、爱党、爱社会,以赤诚的心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为祖国的发展增添力量。

新时代新青年应保持本心,以担当的品行把好手里的船舵。五四运动中,无数青年学子以国之运为己之担当,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青年创办杂志引革命洪流;抗战革命中,青年毛泽东持笔持戎,秉心中之担当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同于战乱,不必要颠沛流离,但我们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国家的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们,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时刻保持自身的战斗力,下基层、走群众,在险境中劈浪斩棘,争做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身。

新时代新青年应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战“巨浪”。习近平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面对新挑战,青年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需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坚持学无止境,面对知识如饥似渴,掌握知识更进一步,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技能,锤炼自身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群众,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民为师,不断汲取朴素知识,使自身融入到服务中去。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认清世界变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更风,巧拒形形色色的诱惑,树一身正气,并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之心,不断培养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前进中体现人生价值。

每个时代都是一场长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人接班人,在这跨世纪的接力中,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以国之重任为己任,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风雨兼程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2021年《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参考【五】

复兴之路在青年脚下延伸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我们纪念它,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推动当下历史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甘洒热血的百年青春。端详历史的望远镜,一幕幕景象在眼前铺陈开来: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所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正是这场曾使中国人报以期待的“巴黎和会”,让祖国山河破碎,国家主权沦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是热血青年的声声怒吼,劈开了旧中国如磐的黑暗,激发了全民族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的云集,让数十万爱国青年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巨大能量,让中国社会各阶层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也正因如此,青年开始以一个整体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救国复兴之路的艰辛探索。

日夜兼程的奋进时代。五四运动唤醒了一代青年,却点染了几代人的青春。如果给青春一个形容,它可能拥有蕴藏无限可能性的力量,能够将空白时间变成饱满历史,激励吾辈不断向上、岂容解甲。百年来,中国成就之巨、变化之大,来源于每一个个体的使劲努力,青年人作为之一,在时代的洪流里展现着年轻一代的自信与抱负:1915年,36岁的陈独秀和26岁的李大钊为挽救民族存亡,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1955年,44岁的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6年,26岁的王继才弃小家忍己欲,为国守岛32年。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同的奋斗精神,百年来,青年人日夜兼程、挥斥方遒,用奋斗凝聚起一个活力四射的青春中国。

劈波斩浪的复兴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青年人的梦想有着千百种面孔:“有饭吃、有工作做”“花更多时间看世界”“成为一名医生”“奥运赛场为国争光”……但几代青年又都做着同样一个梦,那是祖国繁荣富强,是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面对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斗争,面对“被开除球籍”的艰辛探索,面对改革开放的困难挑战,复兴之路光荣而艰巨。现如今,一代代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强国梦、复兴梦距离我们如此之近,青年人唯有将小我融入大我,用绵薄之力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才能真正彰显青春价值,才能用付出照亮梦想的天空。

上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下一篇:数学书五年级下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