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文化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法律体系和制度的逐步健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脚步在不断加快。但当前的法律文化已成为制约这一进程的突出因素,例如先进制度引进后变形甚至无法存活,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适合其生存的法律文化环境。因此,大力加强与时代相适应的法律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法律文化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环境法律文化论文 篇1:

浅析法律文化

[摘 要]法律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根植于历史和文化的法律价值和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它有不同于文化的特征,同时与其他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法律文化是主导性文化,其他文化形态影响法律文化,加强法律文化的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律文化;特点;关系;法治建设

一、法律文化的含义

法律文化这一概念由“法律”和“文化”两方面内容组成,这本身就表明了法律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英国著名学者罗杰·科特威尔曾说:“一切有关法律制度与法律概念的特征的问题都要与产生法律的社会条件相联系来加以领会,在这种意义上,法律确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1]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现象逐渐开始从文化概念中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的独有的特征,法律文化与法律制度也开始分离,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之间有时也会有冲突,但在通常情况下法律文化、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三者之间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文化直接作用于并且形塑法律文化,法律文化与文化联系紧密,法律文化把文化的主要精神和基本价值都融入到到法律制度中以形塑制度。法律文化就成了法律制度和文化发生联系的中介,从这一层面上说法律制度是法律文化的产物,但反过来又规范法律文化。

毋庸讳言,“法律文化”的概念源自于西方,第一次使用“法律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学者劳伦斯·弗里德曼。他在《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最先提出并且界定了法律文化的含义,他指出:法律文化指的是“与法律体系密切关联的价值与态度。这种价值与态度决定法律体系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地位。”[2]但是,在后来的论述当中,弗里德曼对法律文化的界定仅限于观念,如“法律文化由社会中与法律及其组成部分有关的态度、价值理念、观点组成”;或“法律文化由人们对法律的态度、理念、价值观以及法律信仰组成。”

日本学者石井紫朗和铃木敬夫认为法律文化实际上是指“法律所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传统历史的文化背景”。德国学者维亚克尔在《欧洲法律文化的基础》一书中以欧洲法律传统的独特性为主旨将法律文化的发展概括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是其法律思想和法律哲学的特征。然而,这些学者强调法律文化的现代形态,即法律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如日本学者石琦光囹认为,法律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各界人士对法律的态度、价值判断、意见等一切已经形成的以思想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文化要素。”

我国的法文化者关于法律文化的概念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法律文化是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和。这一观点认为法律文化是“法律意识形态和与法律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的总和。”[3]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把法律文化表述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精神和宏观样式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4]总体精神是支配社会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是一般法律价值观在法律实践领域的具体化和专门化,宏观样式是立法、司法实践活动的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法律文化是“理解为法律现象的精神部分,即法律文化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所决定的,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并不断创新的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知、评价、心态和行为模式的汇总。”学术界通说认为法律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的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器物的总和,它孕育着法律的基因,表征着法律的品质,承载着法律的价值。法律文化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从物质层面上讲的法律文化,这一范畴主要是指法庭、监狱、法律装备等。其次是制度层面的法律文化,这一范畴主要包含了司法体制、法律制度、风俗习惯等。第三是观念层面的法律文化,这一范畴主要包含了法律观念、法律传统、法学理论等。法律文化的这三个层面不可分离、彼此相关,相互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法律文化的特征

(一)法律文化对传统的强烈依附性

影响法律文化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一种法律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法律文化的标志,因为传统是一种具有内在特质的体系,文化传统影响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使国家法律制度的构建与之保持文化上的一致性。因此,传统文化影响国家法律及其制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决定国家法律文化的主体结构。

(二)法律文化的传递性

法律文化不是一旦形成就不再改变的,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它的进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国家内部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使法律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础发生了变化,这一改变导致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主体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形成一种新型的法律文化,但同时又保留了某些传统的形式和法律规则。另一种是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政治革命和改革使传统的法律文化在制度层面上发生改变,传统法律文化的主体发生变化,导致法律文化整体精神和主体结构的改变,从而使法律文化产生转型。这两种法律文化的传递方式都是对原有不适宜社会发展的文化传统的不断抛弃,并形成新传统。在新旧传统之间有一种文化上的内在联系。

(三)法律文化的排他性和融合性

任何类型的法律文化都是融合性和排他性的统一,因为法律文化和传统相互影响,因此要想改变法律文化就会受到多种外部力量的阻碍,近代西方国家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与非西方国家的法律观念相冲突就是这种文化的排他性的反映,同时法律文化对外来文化也可以吸收,将吸收的适合自已发展的法律文化和本国的法律文化融合,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适合自身需要的法律文化。

(四)法律文化的多层次性

各种法律文化虽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但由于人们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因此对现存法律制度的理解也不一致,并不是在一种法律文化类型下所有人的法律观念都完全一致。这就决定了法律文化的多层次性。这种多层次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非官方型法律文化与官方型法律文化,激进型法律文化与保守型法律文化,本土法律文化与外来法律文化。

三、法律文化对其他社会文化的影响与统领

对当今中国而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突出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探究法律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就势必要将法律文化置于统领和主导的地位予以认识和考量。

首先,宪法的至上性决定了法律文化的统领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载入我国宪法条文的最高法律原则。由于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是调整和规范一切社会关系包括文化关系的“总章程”,因此,体现法律精神、内涵法律原则、引领法律走向的法律文化,就成为了保障宪法和法律能顺利统一实施的文化基础,除此之外的法律形态,都应当与这一法律文化保持一致,且不得有违背这一法律文化要求的内容。[5]

其次,法律的权威性是法律文化发挥统领作用的有效保障。现代法律文化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就是对法律权威性的认可与尊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厌诉思想等,至今依然是阻碍法治运行的负面力量和观念性痼疾。因而立足于文化建设的层面,我国当前的依法治国进程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重塑法律的尊严与神圣,使法律的权威性不再是一种发自于外部的令人恐惧与屈就的力量,而是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并甘愿奉行的文化自觉与自律操守。从文化功能的角度而言,现时期法律文化的作用即在于把法律的权威,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理中,使一般公众对宪法和法律的尊重,不再仅仅源自于法律的文本性规定,而是源自于法律文化带动下的各种文化形态共同推崇的制度理念与行为信条。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法律的权威性成为法律文化主导性的制度保障,而法律文化主导性的充分发扬与释放,又使得法律的权威性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社会文化层面的强化与认同。由此,形成法律权威与法律文化的相得益彰与协同共进。

再次,法律文化对其他社会文化发挥主导作用的形式非止一端,可以体现为多种方式和样态。一,法律文化作为法律环境影响其他文化,现代法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法律环境,为其他文化形态提供一种宽松和公正的存在和发展环境;二,法律文化通过影响其他文化而使之具有兼具不同文化特征的文化内容;三,法律文化为其他文化形态的发展提供动力,先进的法律文化可以提供一种动力,推动了旧制度的改变。

需要指出的是,在法律文化和其他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中,法律文化的主导作用并非单向度的,而是同时包涵其他文化对法律文化的影响与塑造。在法律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中,总有其他文化的痕迹和贡献。法律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主导作用,就基于其他文化对法律文化的影响。事实上,任何一种法律或法律现象,都是特定社会的文化在这种现象上的反映,因此,研究法律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不能仅仅强调法律文化的对其他文化形态的主导作用,也要关注其他文化对法律文化的影响。

四、法律文化与我国的法治建设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文化。当前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法律文化的强刺激和社会主义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正义”为价值取向的、以西方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根基的法律文化。这些文化中既包含着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分,也有不利于其发展的方面。主要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法律文化,时时处处甚至是顽强地影响和干扰着法治建设。

“无讼”和“无争”是我国长期提倡的法律文化,在许多人心中,对证公堂是件让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这一心理状况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现在人们认为决定世界安宁和个人幸福的是和谐,和谐包括自然和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社会交往中,最应该讲究的是和谐一致,发生纠纷时双方当事人首先协商和解,和解不了时通过有关的机关进行调解或者通过仲裁,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诉诸法律。中国人的这种中庸和谐的民族心理,使得中国人不习惯在法庭上面对面的争辩,由此带来的诉讼意识淡薄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无讼”和“无争”的社会却并不意味着社会处于真正的和谐状态,在法治国家中,当公民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有权利寻求法律的救济。依法治国并不是要消灭人们之间的争议,而是力求在争议发生时能及时公平的解决。评判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就是看这个社会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和提供公正解决纠纷的机制。把法律文化建设纳入到法治建设的轨道,是由法律文化的主导作用决定的。中国现代法治建设需要法律文化,否则法治很难健康顺利的发展。因此,中国在当代法治发展中,应在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之间保持联系,使法律制度建立在法律文化这一基础之上。

为了推进中国法治的进程,我国从1996年开始实施“三五”普法,这实际上就是对推广现代法律文化的社会动员,整合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律制度相适应的法律文化。但经过30多年的法治建设,我国社会中的现代法律文化现状仍不理想,封建法律文化仍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人们很难接受来自西方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为消解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与外来的现代西方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将我国传统文化加以提炼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再把这种扎根于本土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与外来的现代法律制度整合,我国的法治便能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德海.论法律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主导作用.

[2]高鸿钧.法律文化的语义、语境及其中国问题.

[3]蒋德海.论法律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主导作用.

[4]向玲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律文化.

[5]蒋德海.论法律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主导作用.

[作者简介]潘静静,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

作者:潘静静

环境法律文化论文 篇2:

浅析我国法律文化的困境

摘 要 随着法律体系和制度的逐步健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脚步在不断加快。但当前的法律文化已成为制约这一进程的突出因素,例如先进制度引进后变形甚至无法存活,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适合其生存的法律文化环境。因此,大力加强与时代相适应的法律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强烈碰撞,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建立和发展,面临新旧法律文化以及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困境。本文将探讨当代我国法律文化的困境问题及相关整合路径。

关键词 法律文化 困境 冲突 措施

一、法律文化概述

(一)含义。

法律文化是法律与文化的统一,一般是指深藏于特定民族心理中对法的信念、情感、风尚、习惯等,被喻为“在人民心中活着的法”。如卢梭所言,它铭刻在公民们的心里,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一国的法律文化主要包括以法律规范为主体的法律制度,以法律观念和思想为主体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机构为主体的法律设施及由以上各项内容所构成的法律运行环境等。

(二)基本特征。

一是抽象性与深刻性。法律文化是活在人民心中的法,其核心是法律价值观。二是广泛性。法律文化代表特定地区的整体的法律价值观念,而非个别意志、局部意志;三是民族特色性。它植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传统,反映了这个特定地区的地域特征和历史传统;四是稳定性和继承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深受这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影响,由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和法律传统积淀而成,而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在精神又会影响现代法律的制定和运行。

(三)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其分为:内行法律文化与外行法律文化、官方法律文化与民间法律文化、主流法律文化与非主流法律文化、本土法律文化与外来法律文化以及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

二、困境一: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的冲突

(一)概述。

历史上不同文明、民族或国家都有其法律文化,例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印度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等。即使国家进入了现代社会,由于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和法律制度不同,法律文化也存在差异。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色:思想文化上,独尊儒术,即以纲常伦理为主要内容;法律制度上,民刑不分、重刑轻民、程序和实体不分;社会结构上,一直实行宗法制度,以家长制为核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而现代法律文化大多以民主、公正、维护个人权利等为特征,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二)剖析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的冲突。

1、传统法律的特权主义观念与现代法律普遍适用原则的冲突。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具有明显的特权法性质,权力无不大于法律,“法”始终屈从于君威之下。除了“刑不上大夫”,对于列入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八种特殊身份或亲属关系的贵族官僚,也享有减免刑罚的法定特权。而在现代法律文化中,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的适用范围和对象都具有普遍的意义。特权主义观念与现代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二者之間的冲突,给构建现代的法律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2、皇权至上与法律至上的冲突。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专制主义传统,传统的法律文化也带有极强的专制主义色彩,强调权力至上。皇帝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维护帝制。而现代法律中,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两种根本区别也是构建现代法律文化的瓶颈之一,即使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但是现实中领导一人拍板的情况仍然很常见。

3、义务本位原则与权利本位原则的冲突。

古代社会重伦理轻法理,法律被道德化或宗教化,大量的道德规范或宗教规范被统治阶级上升为法律规范,道德原则和宗教信条也相应地被奉为法的精神。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在封建统治的“义务本位”法的社会中,强调的是一种服从,少数人享有特权,而大多数只享有少部分权利,甚至根本无权。这就造成了古代法律规定绝大多数是义务规范,要求被统治者对统治者、地位低者对地位高者的绝对服从。同时,忽视民众的权利,民众是不平等、不自由的。所以,那时的法律文化是义务至上和优先的。而现代法律文化主张的是人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文明,强调的是人的权利,以权利为本位。在这一点上,二者也是格格不入的。

4、伦理道德之治与法律之治的冲突。

古代的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社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社会生产,以家的模式来构建国家体系。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更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伦理,在人际关系上讲究和睦。传统法律文化中,道德与法律浑然不分,对道德的强调使得道德规范广泛地介入了法律世界。故传统法律又可称为伦理法。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治国以礼、以德不以法的影响,古代中国推崇礼治和德治而轻视法治。并且,它极端重视亲属伦理和保护伦理亲情,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必然性联系,重伦理轻法理,将伦理视为确立法律的价值基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也就是以“三纲五常”为主导。三纲是三种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的交往准则,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那时最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信。在这种情况下,维系道德伦理,显然比遵守法的规范更重要,也不认同用法律调节人际关系的做法。

5、厌讼观念与积极寻求法律救济的意识冲突。

传统的中国社会强调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也讲究和睦协调。所以在思想认识和文化氛围中,人们都不愿意甚至耻于对证公堂,常使用“滋讼”、“兴讼”、“聚讼”、“讼棍”等贬义词表示对诉讼及其参加者的厌恶和鄙视。在法律的运行机制上,缺乏利于通过诉讼进行救济的法律。在立法结构上重刑轻民,民法极不发达。被视为民事的律条往往伴有刑罚规定。传统法制的单一功能,使民众避法如避灾祸,人们情愿民间解决纠纷,而不愿涉讼。在司法上,司法与行政不分,司法缺乏独立性,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其公正性。这种情形下,民众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愿打官司的心理。而现代法律文化主张法律至上,当人们的权利受损时,应积极寻求法律的救济,通过合法路径来解决问题。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的人缺乏诉求意识,缺乏寻求法律救济的主动性。这是与现代法律文化相冲突。

(三)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正大力建设法治国,但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并不意味着在人治和法治的关系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传统法律文化中人治的影响随处可见, 政策和领导说了算等时有发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不可忽视。只有建构与法治国家相契合的法律文化,走出困境,法治社会的理想才会在中国变成理想的法治社会,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观念层面上,每一个人都要树立权利意识,珍视自己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当权利受损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的救济。其次,要高度尊重、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这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再次,重视本土法律文化资源,要全面认识传统法律文化,分清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传统法律文化若不加分析,将混杂着伦理观念的封建法治观念意识融入现代法律文化中,会对现代法治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最后,对传统法律体系中一些优秀法律文化予以保留和继承,摆脱传统法律文化的束缚,跳出其樊篱,建立与现代法治相适应的全新的法律文化是走出困境的途径之一,也是当务之急。例如,始终坚持实行宪法和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杜绝人治现象的发生,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等。

三、困境二:本土法律文化与外来法律文化的冲突

(一)概述。

二者是关于法律文化的另一种分类。本土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土生土长的法律文化,外来法律文化是指从外族或外国传入、引进或输入的法律文化。

(二)本土法律文化与外来法律文化的交锋。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各个族群或国家的法律文化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随着交流的日渐深入,法律文化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本土法律文化外或多或少地受到外来的影响。纵观世界法律发展史,本土法律文化与外来法律文化的接触可大体分为四种形式。一是冲突融合型,如中世纪西方的罗马法律文化、教会法律文化和外来的日尔曼法律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二是逐渐渗透型,在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之后,外来的英国法律文化对本土法律文化逐渐渗透,最终成为了主流法律文化。三是自愿接受型,古代日本和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接受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属于这种类型。在那些国家,中国法律文化成功地与本土法律文化相融合,并成为主流法律文化。四是强制推行型,通常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某些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的强行输出,另一种是某些非西方国家在西方的压力下,为了迅速实现法律现代化而强行引入。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由于强制推行会引起两种法律文化的严重冲突,最终是本土的受到严重破坏,而外来的站不住脚,法律文化混乱不堪。

我国本土与外来法律文化主要是西方法律文化的交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完全排斥。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一直自诩为东方大国,几个世纪以来都坚信自己的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视外来文化为蛮夷。闭关锁国,阻止中国的西化或现代化。事实证明:采取自我封闭的方式、完全排斥外来文化,是根本行不通的。二是中体西用。即以传统道德为本体,在不动摇传统文化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吸收一些外来文化,其本质是完全不动摇传统法律文化的根基,实践证明这一方式也很难成功。三是全盘西化。即对完全否定传统法律文化,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对自己的彻底否定,对外来的反而完全敞开、完全接受,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但最终仍然是失败。四是互相结合。又称为“改良主义”“折衷主义”。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需要,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律法文化进行结合,重新建构中国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这需要两种文化相互对话,两者之间进行解释和批评。

(三)影响二者结合的因素。

两种法律文化是否相容或相容的程度通常取决于以下因素:(1)社会发展水平和所处历史阶段。社會发展水平或程度越相近,法律文化的相容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如北美的非常落后的部落就不会接受现代西方的法律文化。(2)文化异同。两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差异越大,本土与外来法律文化的冲突就越大。 (3)现实国情或社会的内在需要。若不符合另一民族或国家的内在需要,再发达和先进的法律文化也不能在当地存活。 (4)民族情感和国家关系。来自敌对文明、民族或国家的法律文化自然会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感,遭到强烈的反对和抵制。

(四)交锋中的困境。

近现代以来,中国本土与外来法律文化的交锋主要是指中西方法律文化接触与交流,它是以西方文化的主动和相应的中国文化的被动为特征的。这种不平等地位所造成的民族危机感,已经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对本民族法律文化的反思,也开始了对西方法律文化的之借鉴和吸取。现在,在本土与外来法律文化的层面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并不是学习外来的好不好,而是是否有学习西方及外来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学习借鉴的问题。

我国的法律传统虽然在制度层面上有很大改善,但在观念层面上却顽强地存活下来。它仍然支配着人们的法律态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这使得外来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常常走形,甚至完全失效。由于与外来、西方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大,许多西方及外来的好制度和好观念传入中国后,与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相汇反而变得“非驴非马”。甚至因缺乏合适的法律文化氛围,先进的东西无法存活。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法律文化中蕴含的法治、民主正义、人权为我国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思路。但不论及学习方式、方法,不考察引进学习的可能性,先进的东西也往往会结出恶果。

(五)措施。

胡适认为“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明的性格与价值。正好相反;采纳吸收进来新文化成分,只会使那个老文化 格外发挥光大。我决不担忧站在受方的中国文明因为抛弃了许多东西,以采纳了许多东西,而蚀坏、毁灭。” 简单的说,站在本土法律文化的立场上,采纳吸收外来法律文化中的符合本土发展需要的成分,将外来法律文化同本国、本土的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构建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在目前中国建构现代新的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对西方法律文化要在选择与批判的基础上崇尚,重新构建本土的传统法律文化。

四、小结

法律文化对人们的法律活动和司法的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它也应不断吸收新的东西并和现实相结合,实现创造性的转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中方与外来法律文化兼而有之,法律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重构法律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分析,进而再分析引进西方的法律文化后的影响。我们应站在现代化的立场上弘扬剖析传统法律文化,站在传统的立场上吸纳消化现代西方法律文明。即将传统的东西放在世界的角度加以筛选检验,保留和坚持其中有意义和价值的部分。同时,批判性吸收外来先进的法律文化,吸收适应自己发展需要的部分,大力建设和重构与时代和国家发展进程相适应,能着力解决国家发展问题的法律文化。□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注释:

[法]让·雅克·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63(3).

[美]D·杜鲁贝克.王力威译. 论当代美国的法律与法治研究运动(上、下) .比较法研究.1990,(第2、3期).

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147).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刘磊

环境法律文化论文 篇3:

现代军营法律文化建设途径探析

摘 要:传统军营法律文化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军队发展和军人权益保障,亟须实现现代化转型。从军营法律文化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其概念、功能,进而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对现代军营法律文化建设的途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军营法律文化;现代化;途径

我军一直十分重视法律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军营法律文化也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感染力、渗透力,在培养官兵的法治观念,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国家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不断深入以及全军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军营法律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制约军队的发展与官兵权利的保障,亟须实现我军军营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转型。本文试图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全面总结现代军营法律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构建现代军营法律文化的途径,以期对实践有所启示。

一、现代军营法律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军营法律文化的内涵

法律文化一直是法学界的研究热点。军事法学学者也认识到,军事社区即军营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严谨秩序的形成与作战功能的发挥始终离不开法律文化的强大支持,因而对该问题也十分关注。但是笔者对目前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发现,学者的研究主要指向军事法律文化,与本文所探讨的军营法律文化有着根本区别。

笔者认为,军营法律文化与军事法律文化有以下三点不同:一是维度不同。学者将军事法律文化定位为我国国防和军事领域的法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出学者是从整个国家法律文化体系这一宏观角度去分析军事法律文化。我们应当认识到,军事法律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军营法律文化即是其中的子系统之一。军营法律文化是从微观角度去深入探讨基层军营中存在的法律文化。

二是主体不同。文化是区分群体的重要标志,同一法律文化系统中的不同主体所秉持的法律评价与信仰也有所差别。军营法律文化的主体主要是部队的基层官兵,而军事法律文化的主体不仅包括基层官兵,更包括国家领导人、最高军事领导集体、中高级指挥员、军事法律机构及工作人员。

三是内容不同。学者根据内容的不同将法律文化划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法律文化包括技术性文化(即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等)和精神性文化(即具有历史性、习惯性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心理、法律思想体系等)。狭义的法律文化仅指人们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心理与法律信仰。目前军事法律文化探讨的内容主要从广义的法律文化概念出发,而军营法律文化主要探讨基层官兵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等问题。

根据上面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笔者试将军营法律文化的内涵界定为:军队基层官兵在军营的工作和生活中所形成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心理和法律信仰。

(二)现代军营法律文化的功能

1.引导功能

军营法律文化的引导功能主要指基层官兵所具有的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能够促使他们全面理解国家和军队的各类法律法规,更好地遵守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

2.规范功能

军营法律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指其对基层官兵的约束作用。军营法律文化是官兵追求共同利益、共同信念的载体,它无形中统一了官兵的价值标准、处事原则和职业道德,形成了强烈的角色意识,从而起到规范和约束官兵行为的作用。

3.凝聚功能

即军营法律文化具有向心整合的作用。众所周知,军人对所在组织的认同感,在军事对抗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军营比任何社会组织都需要内聚力和融合性。我军军营法律文化所倡导的“党指挥枪”“一切行动听指挥”“绝对服从命令”等法律精神和职业道德促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部队官兵互相依存,互相调适,从而趋向思想和行动的一致,使部队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我军军营法律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一)基层官兵的法律认知途径过于狭窄

郑成良教授将法律文化的要素归纳为法律认知、法律情感和法律评价。其中法律认知就是人们对法律内容和法律实施情况的了解和认识。法律认知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的状况。

课题组在基层部队调研中发现,基层官兵的法律认知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官兵的法律知识非常有限,只知道宪法、刑法的一些基本常识;少数官兵对于我国的司法体制和司法机关并不了解;很多士兵甚至不知道军队的条令条例同样是法律。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官兵的法律认知途径过于狭窄。目前部队学习训练计划中通常没有专门设置学习法律知识的训练计划;加之军营相对封闭,严格的军事管理限制了官兵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涉法案例的机会。

(二)军事法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官兵对法律的正确评价与积极信赖

军营法律文化根植于军事法制活动实践。军事立法、军事执法与军事司法等军事法制活动是军营法律文化的运行环境。军事法制活动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基层官兵法律文化的方向和内涵。

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军事立法、军事执法和军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基层官兵对于法律的正确评价和积极信赖。例如,在军事立法中存在着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和红头文件就同一问题的规定相冲突,使得官兵无所适从;基层行政管理中,个别干部不按照条令条例的规定而自行制定一些土政策,侵害士兵的合法利益;在考学、提干等关涉士兵切身利益的工作中,有时不能严格按照法规的规定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在社会交往中部分官兵的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侵害时得不到有力的司法救济。这些现象导致官兵降低了自身对法律的评价,部分人甚至认为法律无用,从而最终失去对法律的信赖。

(三)传统与现代军营法律文化间的冲突抑制了官兵良好法律信仰的形成

法律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也是文化交流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军营法律文化间的冲突也是如此。但是如果不能够主动减小传统文化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就会阻碍依法治军方针的顺利推进。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官兵感到“当兵扛枪听话就行,学不学法关系不大”;还有的官兵认为土规定,存在就合理。特别是近年来受社会多元化思想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少数官兵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出现淡化的倾向。这些错误的法律观念和意识使得少数官兵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军队条令条例的规定办事,而这些不守法、不尊重法的现象又进一步给其他人造成法律无用、不用守法的错误认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构建现代军营法律文化途径的几点思考

(一)深刻把握现代军营法律文化的特点

法律文化具有同源异质性。军营法律文化既具有法律文化的普遍性,又有军事文化的特殊性,只有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特点规律,才能更好地提高军营法律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笔者将现代军营法律文化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四点:一是政治性。军营法律文化是区别军队与其他社会组织、军人职业与其他社会职业的重要标志。军队作为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力量集团,其所孕育的法律文化也深刻而全面地体现了军队和军人的政治使命和奋斗目标。二是战斗性。近年来的历次世界局部战争给了我们重要启示:现代战争中,国家间军事实力的竞争不仅是先进武器装备的竞争,更体现为不同文化的竞争。例如美军近年来发动的历次战争都取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不仅体现为军事占领,更体现为美军将其军事和社会文化向战败国成功推行。三是时代性。国防和军事活动实践是孕育军营法律文化的土壤,为跟进军事实践的变革,军营法律文化的方向与内涵也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和创新。例如美军认识到在世界军事变革的背景下,实现军事转型不仅需要加大军费投入、关注武器装备建设,更要营造支撑战略设计、编制体制、军事法规和指挥程序改革的创新性军事文化氛围。四是基层性。如前所述,军营法律文化主要关注的是基层官兵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未来军营法律文化现代化转型中应注重基层官兵在军营法律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要着眼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满足官兵法律文化需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法律文化活动,积极营造特色鲜明的法律文化环境,努力打造丰富多彩的法律文化产品,不断创新法律文化传播手段,真正使军营法律文化建设成为惠及基层部队和官兵的文化,使广大官兵真正成为军营法律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和受益者。

(二)着力丰富我军军营法律文化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军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营法律文化,其中所弘扬的忠诚、勇敢、敬业、令行禁止、服从命令等法律精神与理念在基层部队的管理、训练与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基层官兵中也存在着不关心法律、不信赖法律以及对自己合法权益都较为漠视的现象。这与国家民主法治进程和军队深化改革的背景及不相融。

因此,应将我军军营法律文化转型定位为国家民主法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吸取现代法治的民主、法治、公开、透明、权利保障等精神要义。军营法律文化的内涵应在以下两方面扩展:一是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保障官兵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培养基层官兵尊重和保护自己权利的意识;二是着重培养官兵尊重法律的心理、自觉实现对法律的理性认同。

(三)全面拓展军营法律文化的传播交流平台

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其存在并得以创新发展的必然途径。调研中我们发现,基层部队虽然重视法律文化建设,但是培养官兵提高法律意识的传播方式却较为单一。比如很多单位的法律宣传工作就是采取法律条文进操场、进灯箱、进板报等形式。同时,我军军营法律文化也缺乏与民间法律文化及外军军营法律文化间的交流。

(四)注重加强军民融合共育法律文化环境

目前军民融合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防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军民融合的内涵不仅包括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军民结合,更应体现为教育、文化方面的共享和交流。军营法律文化建设也应充分利用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平台,借助地方丰富的法律资源,拓展军营法律文化发展的新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山新.中国特色军事法律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发展路径[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6).

[2]徐长安.军事文化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3]郑成良.论法律文化的要素和结构[J].社会学研究,1989(2).

(责任编辑:李鹏飞)

作者:周楠

上一篇:小学阅读语文论文下一篇:国企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