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论文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学导论论文

环境学导论论文 篇1

课程名称:指导教师:论文名称: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专 业:学 号:姓 名: 结课论文

环境学导论 张若曦

二○一四年十二月一日

摘 要

近年来,为应对环境污染和石油危机的双重压力而诞生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各国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新能源汽车划列为头等要事。

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在哪里?如何理性的思考新能源汽车?

本文首先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产生条件,包括社会条件、理论背景与技术条件,从而让读者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与此同时,分析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过程中的几点不足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价值。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价值

一﹑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条件

(一)社会背景

1.石油危机促进发展新能源

三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机都严重地影响了世界经济,全球经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衰退的情况。近年来,中东﹑北非这些产油区域的国家政局动荡不安。

面对这种石油危机的困境,传统汽车能源的大量消耗已经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寻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2.环境污染促进发展绿色能源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首先,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其次,臭氧层破坏及大气污染。

(二)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1992 年,180 多个国家,签署了《21 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官方的形态被正式提出。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包括三方面: 第一,环境价值论。

第二,第二,环境承载力论。第三,第三,协调发展论。

(三)技术条件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广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又称作代用燃料汽车,是指不使用汽油和柴油这些石油能源来作为驱动能源的汽车。

狭义概念的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则缩小了汽车驱动力的来源范围。2.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分类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主要可以分为混合动力﹑纯电动﹑乙醇动力﹑氢动力﹑燃料电池动力﹑燃气动力等为主的六部分。

(四)发展的现状

1、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成立,新型洁净能源汽车被科技部列入到《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十一五”期间的“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咨询专家组成立。

2.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奥巴马决定拨款24亿美元来补贴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零部件的开发商,并协助它们开发新一代的汽车。

欧盟、欧洲工业委员会和欧洲研究社团在 2008 年 11 月制定了《2020 年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计划》计划投资 10 亿欧元用于燃料电池和氢能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

截至 2010 年,日本各企业汽车向外界展出了多款新能源量产车和概念车。三菱公司的 iMiEV 概念车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太阳能作为能源,轻量化和高效能让这款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

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价值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一种新生事物得以蓬勃发展必然有其发展的价值,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样,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价值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环境价值。

(一)经济价值

1、新能源汽车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态环境维度中,低碳经济理念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排放; 在经济维度中,低碳经济理念要求产业结构与制度的创新; 在社会维度中,低碳经济理念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实现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的生态化。

2、新能源汽车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在受到世界经济热捧的同时盘活了汽车产业各个环节。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试验﹑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社会提高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零部件,这将为许多零部件供应商提供利润,它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各个环节中的相关行业发展。

(二)社会价值

1、新能源汽车唤起生态环保意识、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经济与环境资源危机的产物,民众将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进行思考,充分体会到能源危机的逼近。

2、新能源汽车增强生态责任意识

现今,世界各个主流媒体往往都在重点关注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特性以及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大量的报道这种正面的﹑积极的报道会不断加深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识,3、新能源汽车促进了环保参与意识

新能源汽车走进人们的视野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能源汽车作为参与环保的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这使得社会中的一些环保人士在参与环保的方式上有了一个新的并且十分重要的选择。

(三)生态环境价值

首先,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其次,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减轻城市空气污染。再次,新能源汽车的尾气没有硫和氮的化合物,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间接改善水体和土壤的质量。

最后,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对汽油与柴油的消费需求,缓解石油危机的压力。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一,核心技术有待提高。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攻方向有三个,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虽然我国的科研部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技术成果,也推出了很多试验车型,但是和日本及欧美的动力总成技术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第二,政府政策局限,产生了挤兑效应。

2009 年科技部联合财政部下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务院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虽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但是更多的是针对公共运输等行业,而消费潜力巨大的私人汽车市场则受到冷落。

第三、项目多、摊子大、精品少。

第四,基础设施投入较少,推广力度不足。

三、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

(一)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辨证规律,积极发展绿色环保的新能源

我们只有按照这种思路去发展新能源,才能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利用这样一种绿色的能源,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同享一片蓝天。

(二)坚持事物循序渐进的法则,谨慎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

我们必须要防止一些不法厂商投机取巧,让消费者试验其产品的耐用性。只有在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基本完备的条件下将新能源汽车投放到市场中,它才能真正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也才会真正的被消费者接受。

(三)努力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提升本国自主创新力度

我认为不断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爆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也一定会在不断的自主创新中取得其应有的成果。

(四)建立健全适合国情的法律法规,着力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且认为这是我国汽车企业获得长足进步的一次绝佳机会,因此政府的扶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当时世界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新能源汽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不言而喻,它对世界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新能源汽车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具有重要价值。

总结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四个需要重要把握的方面。

首先,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辨证规律,积极发展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其次,坚持事物循序渐进的法则,谨慎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再次,努力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提升本国自主创新力度。

最后,建立健全适合国情的法律法规,着力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参考文献

环境学导论论文 篇2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学科领域, 是针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现已成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1]“环境科学导论”作为引导学生了解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利用工程手段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综合性学科, 是环境科学的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多种污染 (大气、水、土壤等) 及防治技术, 同时还适当介绍了一些环境法律法规, 有助于刚刚接触本专业的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防治进行基本的了解[2]。由于环境科学导论中不仅包括丰富的实践知识, 还有许多新的概念和思想, 对从未接触过环境工程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 因其内容较为抽象、复杂, 导致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较大的难度。此外,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纸上谈兵”早已不适合社会需求。那么, 如何在老师的引导和优良的学习环境下安排自己的专业学习计划和标准, 如何防止和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因素等诸多内容都是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必将面临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是学校和老师面临的新的挑战。因此, 加强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对于更好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2 明确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学科, “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 为学生的后期专业学习做铺垫, 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所以,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环境科学导论”同样内容广泛, 包罗万象, 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理论教授和意识培养为主, 掌握环境科学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 还应该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 创造实验条件, 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 撰写论文, 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力求学生全面发展, 为专业技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科学, 也是一门实验科学, 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而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 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讲授所有相关知识, 所以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及培养方向, 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 尽量做专题讲授, 突出重点、热点、难点。教学实践表明, 按专题进行备课和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统一、不变思想在于让学生建立环境意识, 将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此外, 随着不同科学的快速发展, 原有的教学内容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 也无法应对当前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 因此, 本课程应该做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等, 把国内外在环境领域的新理论, 新技术, 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环保政策以及当前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都引入教学内容之中, 做到与时俱进, 学习新的理论和技术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3]。例如在新技术方面, 国内的水处理行业出现了一些新技术,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和“新一代生物膜载体技术”, 我们应该及时学习并在课程内容中反映出来。在国家政策方面, 可以向学生讲述近期国家发布的“大气十条”以及两会期间提出的“水十条”, 还有即将发上报的“土十条”。同时, 伴随这些新技术新政策产生的自然是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事件,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湖南桃源铝厂污染事件”以及多地雾霾围城等等这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应该在课程教学中作为实例讲解。这些新颖的环保技术, 国家的环保政策以及关乎自身的污染事件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习热情, 同时培养环保意识, 增强对本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一举多得。

4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 如何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成功与否。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学生学习方法改进的前提, 是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服务的。教法改进是手段, 学法改进是目的。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开出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除了让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 掌握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 还需要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让同学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激发其对环境工程专业学习的动力, 培养出认真、全面、有责任心的新型环保人才。

4.1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已进入大学课堂, 相对传统的“板书”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向学生传达更多课堂知识, 更重要的是把教学内容展示的更加直观、形象,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充满趣味,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与积极性。

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比如在“大气污染物扩散”等章节, 一些基本理论是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 教师仅用一支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和解释这些模型和图形, 会浪费大量时间, 且效果也不一定好。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静态的理论模型, 就能比较直观和形象地把抽象的内容表达出来。除此之外, 利用动画模拟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原理、复杂的过程展示出来, 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等问题。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诸多优势, 但也有缺点, 比如内容多、信息广、速度快等, 导致学生无法短时间理解, 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而丧失学习动力。所以, 老师在授课中要掌握好上课的节奏, 控制好多媒体的使用速度, 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时间, 特别是一些重难点, 采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2 互动式教学

任何一项教学改革, 既要重视教育观念改变的先导作用, 也要重视方法改革的载体作用[4]。互动式教学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对于“环境科学导论”这一基础理论性课程, 老师不仅要讲述课本上的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 还应该让学生发挥个人能力, 不断思考, 并发表个人看法。例如对于各种环保处理技术和工艺设备的认识与评价, 指出其优缺点, 或者提出自己的新方法、新理念, 边学边思考, 高效获取知识。这些都需要老师营造一种互动的教学环境, 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交流讨论中,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4.2.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培养其独立思考,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讨论,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集思广益, 实现教学相长, 使老师和学生都获益, 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式获取知识为主动式, 提高学习效率。

“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 内容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 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 显得枯燥乏味, 会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与耐心。如在开展“水污染”的教学过程中, 就应谈及一下近年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水污染公共事件, 如“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和“湘江流域砷超标”事件, 还可以对比探讨民间“零点行动”和政府太湖治理“零点行动”。鼓励学生对污染事件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与判断,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对于目前危及全国的雾霾问题, 让学生亲切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并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或者改善雾霾天。这种主动式学习定能让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印象深刻, 事半功倍。

4.2.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体现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自律性。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 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 最大的特点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需要、学习任务等, 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 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理论和实践都证明,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环境科学导论”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环保方面的热点, 做课堂演讲, 并发表对于环保事业的看法, 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增强自我认知能力的同时, 也是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丰富, 也提高了老师的知识面, 达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的效果。

4.3 理论结合实践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必不可少, 除课堂教学外, 该课程的教学还应适当引入其他一些教学方式和手段, 如野外参观、见习和环境行动的参与等[5]。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展示“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多样性。

4.3.1 参观实习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加油站等企业, 使学生亲临实地,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回到课堂后, 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对于某些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入讲解, 丰富课堂知识。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 巩固了课堂知识。

例如在讲授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内容时, 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或者自来水厂, 让学生对不同的技术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对比、评价, 结合实际观察的工艺流程或设备, 与理论相联系, 做到深入、客观的学习,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通过更直观、更真实的接触一些水处理工艺或设备, 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更好的消化和理解, 加深印象,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样才能更高效、更完整的讲述水处理的相关技术知识。

4.3.2 组织课外环保活动

课堂之外,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 也加深学生对于我国目前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的关注度, 加深保护环境的信念, 坚定其对于本专业学习的决心。例如开展环保公益行动, 向社会传达环保的重要性, 呼吁更多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此外, 要积极关注国家政策, 如“土十条”和“水十条”的发布、以“四个全面”指引环保工作等等, 及时向同学传递信息并鼓励他们做一些政策宣传, 提高自身与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活动的开展, 一方面, 学生通过从事力所能及的环境行动, 在学与做、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 自觉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以及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另一方面, 也可促使学生了解了解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公众的素质、地方的法律法规等背景, 激发他们学习环境的热情, 并在实践中认识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和面临的实际问题, 实现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 为今后成为环保专业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5 结语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教师要立足国情, 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已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瓶颈。因此,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的设置, 无论是作为环境专业的专业课还是非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课程的重要性会越来越突出。通过对“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多方式、多层次地开展教学工作, 加强学生对于理论技术知识的掌握, 在实践中深刻理解环境问题的根源、解决途径和技巧, 二者结合, 相辅相成, 使学生既能在理论知识的创新上更进一步, 更能应对当前的环境问题, 成为新时代的专业环保人才。

摘要:“环境科学导论”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环境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采用的方式方法, 可通过调节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层次和改进教学方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培养出新时代的环保人才。

关键词: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环保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云燕, 柴立元, 杨志辉.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6) :238-239.

[2]王光辉, 丁忠浩.环境工程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邹卫华, 韩秀丽.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 :58-60.

[4]张鸿郭, 王筱虹, 陈南, 等.“环境学导论”互动式教学初探[J].广东化工, 2010, 37 (9) :177-178.

《生态安全学导论》 篇3

Publisher: World Affairs Press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Safety is the outcome of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ESCO Dr. Jiang Mingjun’s 14- year endeavor in 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safety. The book insists on relating theory to facts.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data analysis and case studies, it reveals comprehensively the ecological crises faced by the mankind, and establish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ecological safety. Recently, the book won the highest honor in the field of news publishing in China -- the 3rd Publishing Priz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t present, this book is taken as an authoritative textbook on climate change and ecological safety by UN University and included in the series of textbooks for UN ecological skill training. Influenced by this book, ecological safety study has been graded as an innovative subject by Chinese Higher School Setting Appraisal Committee.

《生态安全学导论》是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博士14年以来从事生态安全研究的心血之作。该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资源和数据分析,全面揭示了人类面临的生态安全危机,同时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安全体系。近日,该著作荣获了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目前,该书已被联合国大学认定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安全方面的权威教材,并被纳入联合国生态技能培训教材。在该著作的影响下,生态安全学已被中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为创新学科。

环境保护导论体会心得 篇4

通过将近半个学期对环境保护导论课程的学习,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也对现如今地球环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感到担心忧虑。通过张老师的系统具体的讲解,我基本掌握了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2.地球环境及其组成。3.地球环境的独特性。4.地球各圈层的发育。5.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6.生态系统。这几点的基础知识。为自己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

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岩石圈所组成。这些组成在地球环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这种组成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非常特殊。组成地球大气的多种成分可分为稳定组分和不稳定组分。前者包括氮、氧、氩、氦、氪、甲烷、氢、氙等,这些气体之间的比例,从地表到90km的高度范围内都是稳定的。大气的不稳定组分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和水汽等。此外,大气中还含有一些固态和液态杂质,主要是火山、地震、岩石风化、森林火灾和人为活动产生的烟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m深处。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到4亿多年前,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

如果大气中氧浓度下降,则不仅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会经受高山反应之苦,而且氧化反应受到抑制,燃料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将积累在大气圈。相反,如果大气中氧浓度增高,譬如从现有的21%增高至25%,则雷电就能把嫩枝和草地点燃,造成连绵不断的火灾,使全球植被遭到破坏。

20~30亿年以前,大气圈中CO2的浓度很高,约为今天CO2浓度的10倍。到16亿年前,随着含氧大气圈的形成,大气CO2的浓度逐渐下降到今天的水平。一定浓度CO2的存在,对地表温度的调节至为重要。因为CO2和某些气体具有能让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辐射通过而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从而使地表增温的效应,即所谓“温室效应”,此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若无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有关计算推断地球的年平均温度应为-18℃,而不是现在的13~15℃。就是说,天然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上升了31~33℃。

综上所述,大气圈各组分之间保持着精细的平衡,这是地球环境亿万年来发育的结果。保持这种平衡乃是维护生物圈所必须,破坏这种平衡就是破坏生命的基础。然而,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来,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的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种平衡,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海洋和陆地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续的圈层覆盖在地球表面,称为水圈。它包括江河湖海中一切淡水、咸水、土壤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以及南北两极冰帽和各大陆高山冰川中的冰,还包括大气圈中的水蒸气和水滴。大气中的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地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颗智慧星球,水是一个关键因素。各种生命起源的假说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如今地球表面的70%以上覆盖着水,大多数生物体内水的含量也达2/3以上。研究还发现,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为9g/L,与30亿年前的海水是相同的。静脉点滴用的生理盐水为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与原始海水一致。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现代人的身体内仍然流动着几十亿年前的海洋水。在自然界的植物体内,水分含量更高,有些甚至高达95%。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进化都离不开水。

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时时处处与水紧密联系,从生活、娱乐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无一不体现出水的重要性。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供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疏松表层。除了江河湖海等水体和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覆盖的地区以外,几乎都有土壤存在。即使在岩石出露或流沙覆盖的地方,也可能有原始土壤和风沙土的发育。因此,各种土壤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断续分布的圈层,覆盖于岩石圈之上,其厚度由几厘米至几米不等。在炎热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些土壤的厚度可能达几十米。

土壤圈是与大气圈、水圈同样重要的第三大环境要素。土壤和岩石共同构成了大地。土壤由岩石演化而来,并覆盖在岩石的表面,土壤与岩石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肥力,即提供和调节水、气、热和营养元素的能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尽管人类日益紧迫地面临土地匮缺的问题,但是,人类在其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中仍然有意无意地伤害关系到人类衣食住行的土壤圈。人类对土壤圈较严重的影响包括荒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和水涝,以及土壤污染等方面。

荒漠化、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污染将在本书第二篇中涉及。下面仅介绍土壤的盐渍化和水涝。

常常与盐渍化伴生的另一种现象是水涝,即沼泽化。传统灌溉技术,如沟灌和渠灌,常有过量水分下渗至底土,在排水不良的地形部位上潜水位逐渐提高,使土壤表层和表下层水分过多,造成缺氧环境,妨碍作物生长,俗称水涝。

岩石圈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下面的一个圈层,又是地球内部各圈层的最外层。众所周知,地球内部也分成几个圈层。从地心向外,分别是固态内核、液态外核、地幔和地壳。

人类的种种活动毕竟给岩石圈带来一定影响,在某些地方这种影响还相当强烈,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岩石圈对人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化石燃料和矿物原料。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部分,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范围内有正常的生命存在,生态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循环。

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掌握了可以同大自然相抗衡的力量。尤其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于使人类从大自然的奴隶变成了主人,但人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处处以胜利者和占领者的姿态出现,破坏了人类同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在学习中了解到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生存尤为重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最要体现在能量

流动与物质循环上。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

人类对生态系统施加了强有力的影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生态系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对生态系统的重建与恢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总之,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运转。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果是严重的,人类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比如,为了扩大耕地随意开荒、围湖造田、吸干沼泽导致湖泊萎缩,生态环境恶化,并弓没各种灾害,反而得不偿失;乱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河流淤塞,雨量减少,地下水得不到补充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任意向江河湖海排放废污水,倾倒废弃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引起“水华”和“赤潮”,鱼虾绝迹,威胁人类健康。

环境学导论论文 篇5

论文

课题: 城市污染 学院: XXXX学院 班级: XXXX班

学号: 11111111111111 姓名: X

X

城市污染

摘要:

城市化的进程在地球蔓延着,从一方面来说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然而,他的另一面是环境污染,可以说是这种发展背景形成的特有的——城市污染,它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关键词:城市污染水污染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光污染

引言: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光污染是说过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光污染造成的污染。

正文:

一、大气污染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并且以后者为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源内温度、排气速率等),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防治方法很多,根本途径是改革生

产工艺,综合利用,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另外,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居民稠密区的污染;在高污染区,限制交通流量;选择合适厂址,设计恰当烟囱高度,减少地面污染 ;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中国已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制订国家和平共地区的“废气排放标准”,以减轻大气污染,保护人民健康。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并且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就连南极和北极的动物也受到了大气污染的影响!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大气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甚至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均会产生不同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可逆性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症状。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大气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些危害可影响经济发展,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大气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大气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危害,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增加了生产的费用,提高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大气污染物质还会影响天气和气候。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量。尤其是在大工业城市中,在烟雾不散的情况下,日光比正常情况减少40%。高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烃类等污染物使臭氧大量分解,引发的“臭氧洞”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小煤炉中排放到大气中的颗粒物,大多具有水汽凝结核或冻结核的作用。这些微粒能吸附大气中的水汽使之凝成水滴或冰晶,从而改变了该地区原有降水(雨、雪)的情况。人们发现在离大工业城市不远的下风向地区,降水量比四周其它地区要多,这就是所谓“拉波特效应”。如果,微粒中央夹带着酸性污染物,那么,在下风地区就可能受到酸雨的侵袭。

大气污染除对天气产生不良影响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发的温室效应,是对全球气候的最主要影响。地球气候变暖会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二、水污染

水资源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地球上的可供人类饮用的水资源一直都很匮乏,城市化的进程更是加速了水污染,如果形成恶性循环,人类将自食其果。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种类有:有机有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污染物;病源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我国城市及其附近河流仍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

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水污染亦日趋严重,成了世界性的头号环境治理难题。早在18世纪,英国由于只注重工业发展,而忽视了水资源保护,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

倾入江河,造成泰晤士河污染,基本丧失了利用价值,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存。之后经过百余年治理,投资5亿多英镑,直到20世纪70年代,泰晤士河的水质才得到改善。

19世纪初,德国莱茵河也发生严重污染,德国政府为此运用严格的法律和投入大量资金致力于水资源保护,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在莱茵河流经的国家及欧盟共同合作治理下,才使莱茵河碧水畅流,达到饮用水标准。

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污染江河湖泊等天然水资源的恶果,并着手进行治理,但毕竟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虽已醒悟但为时较晚。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三、噪声污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

物理上噪声是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环保的角度上,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

由于噪声属于感觉公害,所以它与其它有害有毒物质引起的公害不同。首先,它没有污染物,即噪声在空中传播时并未给周围环境留下什么毒害性的物质;其次,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不持久,传播的距离也有限;噪声声源分散,而且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也就消失。因此,噪声不能集中处理,需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控制。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 噪声污染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

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噪声能对动物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内脏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病理性变化。噪声对动物的行为有 噪声污染一定的影响,可使动物失去行为控制能力,出现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强噪声会引起动物死亡。鸟类在噪声中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产卵率等。

噪声对人的影响和危害跟噪声的强弱程度有直接关系。在建筑物中,为了减小噪声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噪声污染隔声和吸声。隔声就是将声源隔离,防止声源产生的噪声向室内传播。在马路两旁种树,对两侧住宅就可以起到隔声作用。在建筑物中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夹层结构,也会起到很好的隔声效果。为消除噪声,常用的吸声材料主要是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穿孔吸声板等。材料的吸声性能决定于它的粗糙性、柔性、多孔性等因素。另外,建筑物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四、光污染

现在一般认为,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调节作用,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光辐射都能适应,但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将会对于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称为“光污染”。从波长十纳米至一毫米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

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据美国一份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对银河系视而不见。这份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埃尔维奇说:“许多人已经失去了夜空,而正是我们的灯火使夜空失色”。他认为,现在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

在远离城市的郊外夜空,可以看到两千多颗星星,而在大城市却只能看到几十颗。

在欧美和日本,光污染的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还成立了国际黑暗夜空协会,专门与光污染作斗争。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无数悲剧的发生,让人们越来越懂得环境对人类生存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关注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并采取措施大力整治,但对噪光污染却重视不够。其后果就是各种眼疾,特别是近视比率迅速攀升。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

为此,我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对付近视,见效却不大,原因就是没有从改善视觉环境这个根本入手。有关卫生专家认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习惯。

光污染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改善工厂照明条件等,以减少光污染的来源。②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③采用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光污染的防护镜有反射型防护镜、吸收型防护镜、反射-吸收型防护镜、爆炸型防护镜、光化学反应型防护镜、光电型防护镜、变色微晶玻璃型防护镜等类型。

它的危害显而易见,并在日益加重和蔓延。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应注意,防止各种光污染对健康的危害,避免过长时间接触污染。

光对环境的污染是实际存在的,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污染标准与立法,因而不能形成较完整的环境质量要求与防范措施.防治光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制订必要

的法律和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在企业、卫生、环保等部门,一定要对光的污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注意控制光污染的源头,要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做到防患于未然;科研人员在科学技术上也要探索有利于减少光污染的方法。在设计方案上,合理选择光源。要教育人们科学地合理使用灯光,注意调整亮度,不可滥用光源,不要再扩大光的污染。

其次对于个人来说要增加环保意识,注意个人保健。个人如果不能避免长期处于光污染的工作环境中,应该考虑到防止光污染的问题,采用个人防护措施:戴防护镜、防护面罩、防护服等。把光污染的危害消除在萌芽状态。已出现症状的应定期去医院眼科作检查,及时发现病情,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导论报告 篇6

刘恣丞

3135303069

摘要: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就是土壤层,它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土壤层,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草木、谷物,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荒漠化,就是土壤层土质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从而成为不毛之地。荒漠化不仅造成贫困,而且迫使人们离开故土,造成严重可怕的移民浪潮。

关键字:沙漠化 环境恶化 环保意识缺乏 有效措施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甚至在许多发达国家,每个家庭拥有多辆私家车,很多大型工厂更是消耗了地球行的绝大多数能源.随着地球上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作为我们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却不是很高,有的大学生甚至从来不关心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他们有的大肆浪费这些宝贵的资源.下面就看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吧!地球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地带等。由于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也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首届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为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召开,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大会还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1974年起,联合国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联合国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报告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冰川和冰盖出现大面积损失,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会增加。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致辞中说,当前的金融危机告诫人们必须改变旧的增长模式,实行“绿色新政”,投资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友好型基础设施和提高能效。这样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复苏,还有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他还希望,在今年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政府能够达成新的协议。

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为世界环境日确立一个活动主题。新华网首尔6月5日电(记者干玉兰 李拯宇)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5日在亚洲合作对话第六次外长会议上发言,就亚洲合作对话、气候变化等问题发表看法和主张。

杨洁篪指出,实现亚洲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发展,是亚洲合作对话的宗旨和目标。亚洲合作对话在促进亚洲整体意识、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支持亚洲合作对话发挥泛亚洲合作的特色,坚持进取、包容、兼顾各方舒适度的核心理念以及非正式和渐进式的发展进程,一方面继续发挥纽带作用,开展对话和沟通,一方面逐步深化扶贫、农业、能源、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亚洲各次区域合作机制的优势互补。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杨洁篪说,第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确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和初步实施计划,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第二,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长期历史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在2012年后应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继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历史排放少。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中国家应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国际合作等方式,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第四,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但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将履行在公约和议定书下的承诺,按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表示,今后我国将重点采取五大措施,切实改善水环境。

这五大措施是:

一,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落到实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在超出水环境容量地区上新项目,必须通过优化结构、治理污染,对原有污染源排污量进行等量削减。要进一步加快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速度,着力解决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单位要做到依法持证排放污水。

二,集中力量抓紧治理重点流域的污染,及早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防治项目的建设。各地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治理重点,逐个企业、逐条河流地解决问题,增强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信心。

三,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缺水城市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同时安排回用设施的建设,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提高污水的回用率和资源化水平。

四,科学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生态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保护水环境功能为前提,要兼顾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需求,保证生态用水,维持河流的自净能力。

五,依法管理水环境,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要坚决扭转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国家环保总局将开展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主要内容的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的违法行为。(完)

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作为海洋大国,尽管我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取得相当的进展,但依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据介绍,我国海洋环境面临的压力包括:

——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虽然海域环境总体质量保持平稳,重污染海域的范围有所减少,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的状况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还处于较重污染水平。——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相当突出。我国陆源污染物占入海污染物总量的80%以上,其余来自水产养殖、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与船舶航运、溢油事故以及海上倾废等。——突发性海洋污损事件多,损失巨大。近年来,我国海上溢油事故平均每年发生500多起,50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平均每年发生两起。——局部渔业水域受到污染,天然渔场形不成鱼汛,海洋珍稀物种减少,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虽然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大江大湖,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水环境面临三大难题,形势严峻。

这位负责人表示,确保人民喝上干净的水,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十多年来,我国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依法关闭、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淮河、太湖、巢湖水体中有机污染逐步降低。

尽管我们作出了巨大努力,以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但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国水环境面临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分别是: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容量。据专家测算,去年我国COD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70%。二,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七大江河水系741个监测断面中,41%的监测断面水质劣于五类标准;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三,生态用水缺乏,水环境恶化加剧。辽河、淮河、黄河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已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的河流开发利用率上限,海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更接近90%。一些北方河流呈现出“有水皆污、有河皆干”的局面,生态功能几近丧失。

环保总局将采取五大措施改善水环境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污染又比较普遍。确保人民喝上干净的水,是我国环保部门的一件大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表示,今后我国将重点采取五大措施,切实改善水环境。

这五大措施是:一,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落到实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在超出水环境容量地区上新项目,必须通过优化结构、治理污染,对原有污染源排污量进行等量削减。要进一步加快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速度,着力解决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单位要做到依法持证排放污水。

二,集中力量抓紧治理重点流域的污染,及早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防治项目的建设。各地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治理重点,逐个企业、逐条河流地解决问题,增强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信心。

三,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缺水城市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同时安排回用设施的建设,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提高污水的回用率和资源化水平。

四,科学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生态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保护水环境功能为前提,要兼顾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需求,保证生态用水,维持河流的自净能力。

环境学导论论文 篇7

一、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并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以及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岗位。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环境类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 甚至是认识极其模糊;随着年级增长, 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对就业前景不乐观, 丧失奋斗目标等。《环境科学导论》作为面向环境专业开设的首门专业必修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为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整体性了解, 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到环境保护的基础性知识, 以及环境防治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学生打开探索环境保护领域的兴趣之门。

目前, 大部分高校将这门课程开设在第三或第四学期, 而第一、第二学期则以基础课程为主, 完全不开设环境专业课程, 这种教学模式固然符合教学规律, 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许多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对环境科学专业了解甚少, 对专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目标、专业特点、前景及专业发展方向等感到困惑。因此, 建议将《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 便于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增加专业认识, 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好地起到“引”和“导”的作用。此外, 由于该课程属于导论性课程, 讲的内容不能过于简单笼统, 也不能过于复杂深入, 避免重复后面课程的学习, 这使得在学时安排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困惑, 本人认为对此课程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教学探索和改革非常有必要。

二、课程的内容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种类很多, 其中大部分汲取了国内外很多教材的优点。当前, 各高等院校选用的参考教材中, 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理论体系最为完整, 知识体系脉络清晰, 简明易懂。此书获得了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教材奖, 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注重基础, 突出重点。

该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广、内容多。在实际教学中, 对于基础的理论和知识要进行详细讲解, 从条件、建模入手, 逐步推出结果。在内容的系统性上要比较完备, 能涵盖如今环境科学领域的水体、大气、土壤等方面, 并兼顾有害、放射和环评等小的方面;在结构上要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 注重术语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的阐述;在深度上要掌握适中, 毕竟《环境科学导论》会起到一个“概”或“导”的作用, 因此更应该注重把握难易的程度, 注重打好专业基础。

由于授课学时所限, 不可能全部内容面面俱到, 而且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在后续的专业课中会系统讲解, 也不宜做过多介绍, 因此要求教师进行详略选择, 突出重点。例如:在大气环境部分, 大气污染类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等是本章节重点;水体的环境部分, 重点内容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类型和常见的污染指标等相关专业术语, 此外还包括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规律等;土壤部分中,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不同污染物在土壤体系中的化学行为是讲授的重点。

2. 更新知识, 关注热点。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保留传统经典的内容, 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 补充更新现有的教学知识和科技成果。授课时, 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来阐述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 通过有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存在的一些环保问题, 同时给学生适当补充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动态, 指出一些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这样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提高趣味性和知识性, 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用当今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热点环境问题。比如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溴代阻燃剂、医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 还有新兴的环境功能材料、污染控制技术等, 都可从最新的国外学术杂志或者国际标准上摘录相关内容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这些热点问题的引入, 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又可引发他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为将来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而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当重视探索性和协作性学习;在教学手段上, 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相结合;在授课模式上, 采用互动式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 以案例分析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

1. 重视案例教学。

由于《环境科学导论》的理论性较强, 如果单纯的讲述概念、原理, 学生听起来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典型实证案例, 是有效改进的方法之一。在案例教学法中, 学生是主体角色, 教师是策划者的角色, 负责提出案例话题并且掌控具体实施结构, 经过讨论和分析, 达成一些共识, 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性评价。在这一阶段, 学生尚不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 案例的应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 引导其通过学习、构思和考虑可能运用哪些方法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并为通过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平时注意素材的搜集和筛选, 使所选案例生动、典型、真实, 能带给学生以震撼, 激发其进行思考。如在讲授“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时, 可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收集诸如介绍古巴比伦文明、三北防护林和三江源保护工程;在讲解“空气污染指数”概念时, 可以展示当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 指导学生计算API的指数, 讨论自己家乡的污染水平和特征污染物, 并与其他城市比较;又如对“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讨论, 可使学生了解我国及国外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的状况、特点及治理手段, 促进学生理解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生态学原因和生物化学和生态演化过程等。同时, 还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国家近年来大力投资建设的大型化生态工程,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性文件, 从而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整体情况, 明确我国当前污染治理的目标。此外, 可以利用案例与就业的紧密联系,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 增强其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规划自身专业主攻发展的方向。

2. 加强实践教学。

环境科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 这就要求它的教学过程必须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增强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大气环境部分, 可以带学生实地参观工厂的除尘装置, 掌握四大类型除尘装置的构造原理、运行参数、设计规格等;水体环境部分, 组织学生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 指导他们了解各级净化装置和具体污染指标的测定方法;配合课程设置中的生态恢复内容, 安排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及人工湿地, 加深对资源环境知识的理解;此外, 可以组织各类环保活动, 比如成立环保社团、设环保论坛等形式。各种不同的实践形式, 使学生丰富、巩固了专业知识, 扩展了学生的思路, 激发了其参与意识与创新能力。以上教学环节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总结或调查报告。

3. 引入双语教学。

实行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也是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环境科学专业发展迅速, 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较强。《环境科学导论》作为环境科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采用英汉双语教学对跟踪国际环境科学发展前沿, 同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教材的选择、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对其改进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思路和意见。双语教学毕竟是新生事物, 还有待于更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期获得更加丰富系统的经验理论。

四、结论

环境科学是一门讲究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其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更新和完善。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变革探究, 有利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人才, 提高学生的专业精神和学习热情, 使其在环境保护的相关岗位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上好这门课, 要求教师们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及对课程体系的总体把控能力, 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 理论联系实际, 完成教学任务和优化教学的效果。当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会进一步加强, 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会日益完善。

摘要:针对当代环境类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环境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本文联系实际精选了该课程的重点内容, 结合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更新知识, 探讨了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燕舞, 王晓, 乔启成.“环境科学导论”教学理念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24 (6) .

[2]杨迎春, 刘盛余.“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0) .

桑博德和他的《突变理论导论》 篇8

地质学家在考察大地岩石断层的时候,常常发现断层是一个三角面。为什么断层总是这种三角形状而不是其他几何形状呢?

科学家曾用高速摄影机拍下了一滴水撞击液体表面的图景,那被溅起的液珠很象一顶美丽的皇冠,这种形状和水螅型珊瑚虫十分相象,虽然它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事,可是今天的生物学家却在深入思考这种形状上类似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生物学中最困难也是最有趣的问题,恐怕就是对发育的理解了。一个单独的细胞何以能发育成一个与同类生物相同的生物个体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生物学家早已知道生物发育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生物体怎样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成,即形态形成的机制,至今仍是一个吸引人的谜。

人类早已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连续的渐变,另一种是不连续的飞跃。哲学家用量变和质变来概括事物在什么条件下呈渐变方式,在什么条件下发生飞跃。质变可以由连续的变化过程来实现吗?实现的具体标准和条件又是什么?这一问题,不仅哲学家感兴趣,科学家也十分关心。

上述各种现象和问题,涉及到完全不同领域的学科,看起来它们彼此几乎毫不相关。但近年来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力图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这就是突变理论。我国读者对突变理论这一名词并不陌生,目前国内已发表过一些有关突变理论的论文。但是,系统介绍突变理论及其应用的书还没有中文版本。突变理论奠基性著作,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托姆所著的《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形成学》(Thom,R.1972,StabilitéStructurelleetMorphogenese)。这本书写得艰深难懂,人们初读往往有读天书之感。究其难懂的原因,其一是由于突变理论的数学基础与微分拓朴及代数几何有关,这是数学的两个较新分支,数学上的困难使非专业读者望而生畏;第二个原因是突变理论特别是它的应用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托姆的专著涉及到热力学、量子场论、生物化学、生态学、形态形成学、天文、水文、地质等众多学科,作者往往是不加解释地直接使用专业术语和学科成果的。这种在广阔领域中纵横驰骋的论述,给专业知识面有限的读者带来不小的困难。一般通俗文章在介绍七种基本突变模型时,常常用“其数学证明极为复杂”一句话交代过去,使得读者难于深入理解这一理论。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桑博德的《突变理论导论》(P.T.Saunders:AnIntroductiontoCatastrophetheor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一书显得格外有意义。这本书只有一百四十四页,和托姆的数十万字的鸿篇巨制形成鲜明对比。书虽不厚,却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集中表达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导论》共分九章,前三章论述了突变理论的数学基础和基本思想,非常简明地勾划出突变理论的出发点。第四章讨论突变模型的几何研究,给出七种基本突变的几何模型。接下来的四章分别讨论了突变理论在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和形态形成学中的应用,在介绍应用时还特别综述了这些学科中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最后一章是结论,对突变理论作了评价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如作者所说,只要具备大学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就能阅读这本书。作者能用如此深入浅出又不失原著精神的简朴风格来写这本书,是颇具匠心的。这也是突变理论通俗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一本。正因为这样,此书一九八○年出版后,一九八二年又重印,足见学术界的欢迎。桑博德对突变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并将这一理论提高到方法论的高度,才写出了这样的书。突变理论之所以能有那么广泛的应用,对于形形色色看来毫不相同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把握,正是因为它包含着一种方法论的核心,这一核心就是结构的稳定性。历来,结构稳定性仅仅是作为数学概念来理解的,而桑博德的书中却从方法论角度进行概括。他在书中说:“科学中隐含着这样一种信念:在宇宙中有着某种规律,特别是,实验一般是可重复的。但是……完全精确地复制出据以进行某次实验的所有条件是决不可能的。某种试剂的量可能改变了0.001%,温度可能增加了0.0002k,而实验室到月球的距离也同样可能有所变化。因此,我们真正期望的,并不是在严格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以得到严格相同的结果,而是在近似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实验得到近似相同的结果。这种性质称为结构稳定性。”这里作者从认识论角度来把握结构稳定性。显而易见,结构稳定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突变理论从结构稳定性出发来推出突变和渐变的条件,说明事物千变万化的形态也就不足怪了。

当然,从结构稳定性出发,用一系列数学工具展开它的分析方法,这个过程是复杂的。但作者在展开这一切时,是从它思想的实质出发,给读者一条明确的思路,而撇开其细节。在书中,这一展开是这样成功,叙述是这样深刻而简明,可以想象,如果作者没有很深的数学修养,如果作者对突变理论的理解没有到达了如指掌运用自如的程度,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关于突变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写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吸收了大量新近发表的论文,而且有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写得最精彩的是:作者在应用突变理论时,往往首先指出它在什么程度上可以被应用,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为什么这些应用虽然有待完善但仍有着深远的意义,特别是指出今后还可能做哪些工作。这使我不由想到我国近年来很多著作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当把一种高深的理论经过通俗化的表述写成小册子时,常常变成了科普读物,专家认为不屑一顾;而专门著作却又往往专业词汇过多,思想和启发性被淹没在大量的材料和细节之中。由此使人感到,要想把深入和浅出、创造性和介绍性结合起来是多么困难!前一段时间,突变理论在我国一些人中间被误解,正是和缺少这一种著作有关的。

当然,这本书并非尽善尽美。关于应用部分,没有突变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而这方面正是今后大有作为的。在社会科学应用中,缺少内在机制的剖析,而显得不够深入。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苛求作者,因为这主要是目前国内外突变理论研究水平所限。

我第一次读到这一本书是一九八三年七月,当时我正在意大利参加国际时间研究会第五次大会。这是一次边缘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学术讨论会。我是在大会举办的代表的论文著作展览中读到这一本书的。这本书的作者桑博德博士(PeterSaunders)和他的夫人何美芸博士(MaeWanHo)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桑博德博士是数学家,在伦敦QueenElizabethcollegeuniversity任教,何美芸博士是生物学家,在OienUniversity任教。他们在数学、生物数学、进化论和边缘科学领域中做过很多杰出的研究,而且还是著名突变理论专家E.C.Zceman的朋友。我当时向桑博德博士和何美芸博士表示,这本书对中国学术界一定很有帮助,我愿意回国后向中国读者介绍这一本书。桑博德博士对我说,当他第一次看到我写的有关突变理论在化学、历史学中应用和研究它和质变量变问题的论文时,感到十分吃惊。因为目前国际上从事这一边缘学科的研究并不多,只能说是刚刚开始,他想不到居然会有中国同行的存在。我向桑博德博士介绍了国内有关突变理论在化学、气象、工程方面应用的成果。他十分感兴趣,迫切希望同中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并把这一本书的若干修改和补充寄给我。

回国后,我高兴地发现这本书已被译成中文,刚刚出版。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翻译是成功的,可以设想,译校者在翻译过程中克服了很大的困难。突变理论是一门新学科,其中很多名词和术语在中文中还没有明确对应的词汇,即使是其中一些关于微分拓朴和代数几何方面的纯数学术语,它们的确定在我国也是近年的事情。译校者为此付出的劳动可以想见。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译文中难免存在一些失误和值得商榷之处。

就拿书名来说,译者将catastrophe译成灾变。从英文的词意上说,catastrophe确实是灾变,但是这里照译似乎欠妥。西方学者之所以喜欢用catastrophe来表示自然界种种飞跃和不连续变化,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前几个世纪,渐变论是西方学术界主流思想,而那些突然出现的非连续变化、即连续性的中断,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往往和灾变说联在一起。而从突变理论的本意说来,它只是研究突变条件和突变集合的分布,因此译成中文,用灾变就不太妥当了。正因于此,目前学术界更普遍地把catastrophetheory称为突变理论,它具有纯粹方法论的意义而不具有感情色彩。又比如基本突变(elementarycatastrophes)译者译成了初等突变。当然从词义上讲elementary译为初等的亦无不可,但从理论上讲可能不够妥当。托姆所以用elementarycatastrophes隐含着这样一种思想,在现实世界之中,连续参数最普遍的形式是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一共是四个参数。而七种基本突变是当状态变量小于二个、参数小于四个时导出的模型。这种模型在整个理论体系中是基本的,用它来理解自然现象时也是基本出发点。固然,这七种elementarycatastrophes比起更复杂的模型来,是相对简单的,但就突变模型本身来说,并不存在象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那样的差别。用“初等”两字误解。

其他类似的意见还能提一些,但毕竟这本书是新鲜事物,译名在探索中完善是必然的,无论如何,《突变理论导论》中译本的出版对我国学术界理解这一新学科是有意义的。

上一篇:连锁企业的标准化管理问题研究下一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