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成本管理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新理念,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改进,是顺应湖北国企战略管理变革的需要。因而应紧密配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采取灵活的战略成本管理创新模式,提升湖北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企成本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企成本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国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电解铝企业在贸易摩擦中也遭受了巨大损失。造成电解铝企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是氧化铝等原材料成本下降水平大于电解铝产出品的销售价格。要想挽救电解铝企业利润的大幅下滑,企业就必须要做好电解铝产品的成本管理,通过降低成本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经营利润。但目前我国电解铝国企企业的成本管理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本文主要浅析了国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解铝;国企;成本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1.1成本管理模式落后

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明显问题之一便是成本管理模式落后。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成本管理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管理模式还是遵循以往的传统,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更加关注产品生产环节的成本把控,其成本管理核心便是通过不断压缩生产环节各个原材料的成本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但实际上,成本管理应当是对产品的全局把控,除了生产环节,产品的成本管理还应包括对运营环节、销售环节和售后环节的全过程的成本监控。将成本管理误认为是生产成本的管理是狭隘的,只有做到产品生产流通的全程成本控制,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产品的成本,最大化企业的经营利润,维持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相关人员专业素养的缺乏

我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另一问题便是成本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缺乏。成本管理人员创业素养的缺乏体现在其成本管理的理念落后以及成本控制的意识不足。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许多电解铝国有企业中的管理从业人员往往不具备基本的会计学基础,并且在岗位中也缺乏相应的成本管理经验。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往往忽视了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这就导致了成本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不能得到更新,对生产的各个环节不能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缺乏各环节的成本控制意识,导致成本管理人员不能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进行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了企业的资源浪费,阻碍了国有企业与市场的同步发展。

二、国有企业成本管理解决对策

2.1转变成本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当及时转变成本管理模式,改变成本管理方法,做到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企业成本管理的控制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而应该是产品生产的全链条的成本管理控制,其中产品生产的全链条环节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运营和销售。只有做好全链条的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才能真正有效的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转变。国有企业传统的生产成本管理模式,以理念的更新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让国有企业重焕新生,重回活力。

2.2加强员工专业培训

加强员工专业素养的培训是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解决对策之一。成本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技能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否合理。因此国外企业有必要定期地对管理人员展开成本管理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有效地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能力,增强管理人员的会计基础知识,以此提高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水平。此外,国有企业在培训时还应积极转化管理人员旧的成本管理意识,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保证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思想能够适应不断改变的市场环境,保证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先进性,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对员工专业素养的培训还应落实在考核上。国有企业应定期针对展开的培训进行考核,检验成本管理培训的结果,并根据结果反馈检查培训开展的有效性,根据员工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培训方案,以达到最佳培训效果。此外,国有企业还应制定考核奖惩机制,对表现出色的管理人员进行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方式鼓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成本管理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成本管理专业技能,以做到及时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2.3进行技术创新

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虽然对产品生产、销售和运营等关节进行全程的动态成本监控,可以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上,这种成本管理模式注重的是短时间内的企业经济效益,这种成本管理模式不能及时跟着市场竞争环境发生调整,不利于企业长时间内对生产产品进行成本管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度的加快,和贸易交流的加深,传统企业正不断受到竞争市场上快速更新的产品的挑战,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涌入,使得企业不能够再以低价来维持其市场份额。因此,对产品进行成功管理的最好方式便是进行产品的技术革新。全面技术的革新能够提升电解铝机器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提高电解铝产品的生产质量,提升了企业与其他竞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水平,以产品差异化的方式吸引新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技术创新在前期的投入成本可能会超出企业收益,但基于成本管理的长期性,进行技术创新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因为对生产技术进行创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还能够制造出质量和性能更加优异的电解铝产品,是一项既降低成本又能够提升用户满意度的成本管理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电解铝国有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身份管理模式的落后和相关成本管理人員专业素养的缺乏。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转变成本管理模式、加强员工专业培训和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来实现。通过成本管理模式的转变,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解决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娇.电解铝企业成本目标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19(02):199-200.

[2]张仲宇.论国企全面成本管理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贸实践,2016(20):82-83.

[3]宋燕.浅析国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2):166-167.

作者:孟婷

国企成本管理论文 篇2:

湖北国企战略成本管理创新浅探

【摘要】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新理念,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改进,是顺应湖北国企战略管理变革的需要。因而应紧密配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采取灵活的战略成本管理创新模式,提升湖北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 战略成本管理 创新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湖北国企要提升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战略支点作用,就必须采取诸多的战略措施,这些战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管理予以配合。成本问题是企业战略制定、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一、开展战略成本管理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战略成本管理(SCM)是在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战略管理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统。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分析和利用,帮助企业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从而达到有效地适应企业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精髓在于成本领先和竞争优势的“双赢”。

战略成本管理来自发达国家,在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管理水平较好的现代企业中试行已初见成效。湖北省是中西部最大的制造业基地,钢铁、汽车生产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武汉“光谷”是全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邮科院光纤通信生产和研发水平居全国首位,也形成了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管理较好的国有骨干企业,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等。因此,湖北国有企业开展战略成本管理创新具备了一定条件。

1、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战略成本管理应用提供了制度保证。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和真正拥有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经营机制。近五年来,湖北省加快了国有企业改制进程,至2006年末,85户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90%已经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改制步伐加快,全省市州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到91.96%。大多企业已成为拥有法人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并转变观念,考虑依靠改进内部管理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已显露出决策战略化、效益整体化、管理人本化、发展长期化的趋势,具备了自主经营和自主决策的体制条件,为战略成本管理的适度应用奠定了决策基础。

2、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覆盖全球的互联网技术为企业建立广泛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条件。企业可以远隔万里从事商业活动,轻松快捷地搜集和交流经济信息,准确及时地掌握外部市场情况。目前,我省一部分大中型企业已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管理,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使大量财务信息和其他非财务信息构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多元适时的信息系统。

二、开展战略成本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由于战略成本管理体现的是一种前瞻性管理思想,其管理方法是以战略决策方法为主,要使战略成本管理应用到企业中去,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技术体系。湖北省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些有优势的主导产业,即以汽车制造为龙头的交通运输业、钢铁产业、食品工业、化工工业、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中药及生物医药为重点的医药制造、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制造业。但大部分国有企业目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信息程度较低等问题,还不可能大面积推广,只能选择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而战略成本管理创新的模式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配合。

1、技术领先战略型企业。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距世界水平近,材料工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在生物技术开发、中医药资源及产业化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因此,在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实施技术领先战略,充分发挥湖北省的科技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在重点产业领域进入国内的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因此应在我省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增加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机制的形成,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成本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其次要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折,使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每一环节的制造方法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产周期最大化。

2、成本领先战略型企业。湖北省传统制造业已经进入了产业的成熟期,规模经济特点突出。因此,以汽车制造为龙头的交通运输业、钢铁产业、食品工业、化工工业、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应通过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实现龙头企业的规模化扩张、产业价值链的优化、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创新,主要是强化价值链管理,开展价值链分析,即找出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优势与薄弱环节,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剪裁与重构,通过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战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从根本上改变成本地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开展战略成本管理创新的对策

目前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已开始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如邯钢、上汽、海尔等企业,但并不是完全理论上的战略成本管理,只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一种理念的运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以促进战略成本在我省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1、转变观念,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战略成本管理不仅是我国企业管理方法的变革,更是企业思想上的变革。强化成本观念与成本意识,这是战略成本管理发挥作用的前提。企业应通过咨询、宣传、培训、学习等各种途径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与会计人员。

2、建立战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以保证战略成本管理日标的实现。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可以设置适当的管理会计部门或岗位,配备具备专业能力的管理人员。为了搞好战略成本管理,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的战略目标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性的目标,实现这些阶段性目标所运用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措施以及奖惩办法都要反映在管理制度中,以保证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3、建立一支战略成本管理队伍。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需要一支组织管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管理人员队伍,这些管理人员不仅可以提供资讯、评价方案、制定计划、考核业绩,而且其责权的履行将使其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发挥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多渠道多方式地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为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4、进一步完善战略成本管理技术体系。根据我省大部分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要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快地应用到企业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技术体系。一是在生产技术上以运用即时生产系统作为全面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二是在信息技术上通过高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及国际互联网,及时准确地收集经营活动所需的市场需求信息、资源信息、交易信息、人才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形成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平台,保证战略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从而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满:战略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工具[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9。

[2] 刘志国、仲旭: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中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经济师,2004,12。

[3] 刘林青、谭力文、张真:湖北省产业集群的鉴别及其特征[J].统计与决策,2006,4。

作者:杨同芝

国企成本管理论文 篇3:

基于我国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其重要性的研究

【摘要】在我国由于一直以来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人口众多,人口红利大,所以企业没有重视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改善。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红利被极大的攫取完,企业不得不开始重视人工成本,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下做出的自我改良。当前我国总体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本文中将讨论我国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成本管理的现状,并讲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现状,希望我国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能够得到企业的重视。

【关键词】人工成本管理 市场竞争 人口红利

一、我国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发生的金融海啸深刻的冲击着各国及各地区的金融经济。国际经济形势和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同样遭受着经济寒冬,行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与本国同行竞争的同时还面临着国外巨头们的吞噬,想继续利用人口红利、低工资发展办法来进行国际竞争,愈发变得艰难。尤其对于一些传统行业来说,加强自身人工成本管理的任务更是势在必行。

随着改革向着深水区不断走进,以及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企业间竞争已经渗透到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向着更细致化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提升企业的人工成本的管理水平是时代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必然选择。就企业个体而言,在不断研发产品,提高生产工艺和效率以获取最大利润的同时,应该提升着自身的人工管理成本,但实际情况却大不如人愿。[1]

二、我国目前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条件欠缺,实际操作相对困难

我国在其社会经济发展长河中,长期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在小平同志带领下进行的改革开放中无论国企和民企在发展过程中也对人工成本的管理有过重视和必要基本的改革,但是面对早已成熟的国际大环境,我国企业可谓“初出茅庐”,在市场经济游戏中我们还是新手,和一些大佬们游戏起来还很稚嫩,在竞争过程中,没有将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理论思路在现实中付诸行动。与此同时,因为目前我国企业的整体成本预算中,成本管理的理念常常缺少必要的意识和观念,这就致使我国企业不管是在生产上还是资金的经营上都是一种粗放型的姿态。

(二)企业缺乏对人工成本管理必要的重视

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中心点主要在降低生产产品的成本上,而对于人工成本的管理的加强,各方还没有意识到。在这其中,一方面由于企业淡化了人工成本的作用,偏重于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另一方面,即使有人意识到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迫于担心减下人工后,带来生产力下降的压力,影响企业效益,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选择了不去“动刀”,转为“听之任之”。但是真正的问题是我国企业对于人工成本的管控力度有待提高,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的人工成本的管理制度相当不够完善,缺少明显的规范准则,这些方方面面最终导致我国商业渠道的不规范,甚至于混乱。

(三)对人工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较少,理论体系发展缓慢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有国家层面上对于企业成本管理的推动和企业自我的改良,为了就是让人工成本管理的理念深入管理者心中,但是由于缺少先进,科学的体系,我国企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没有按成本的优势来进行管理,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如此,长期发展,我国企业的人工管理依旧发展缓慢,无法服务于企业。[2]

三、提高我国企业对人工成本管理重视的重要性

(一)帮助提升企业的战略与决策能力

如果企业能够认识到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然后再积极在自己的实际生产中加以有效运用,将人工成本纳入企业管理中,这样就能够使经济效益和人力资源更加深入融合,为企业效益增长和战略决策提供可靠支撑;与此同时,把人工成本变化的指标加以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量定员工薪酬,制定企业的工资分配方案,使人工成本的各个组成模块的搭配更加合理,有效利用企业的自主性用人,严控员工数量,坚守员工质量底线,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降低在人工上的成本,提高公司效益。

(二)帮助企业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从全面上来看,国家习惯以人工成本投入的产出指标来评价企业的工资管理指标。人工成本管理的提高能够推动企业的科学管理,使企业的人工成本概念作用更广,不仅仅涵盖着企业在劳动力方面的投入,还包含着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于成本的指标化核算。所以,对企业人工成本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推动,这必然将对于公司的发展和拓展起着积极作用,甚至能够突破垄断的封锁,获得难以企及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然后事实却没那么简单,想达到这个高度,就迫切的倒逼企业在依靠先进技术的时候规范人工成本的管理。

(三)帮助企业接轨国际市场,引领企业走向世界

人工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那些放眼国际市场的企业来说,人工成本的核算有利于和国际接轨。人工成本不单是涉及企业职工工资分配的微观管理,还关系到行业的宏观调控,更是我国人工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依据国际惯例,企业的人工成本指数是极具比较性和代表性的统计指数,它的高低全面地反应了一个企业全方位发生的费用,也反映出了企业在人工支出方面的全貌。将人工成本的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可以使公司清楚的判断什么地区的投资收益比较大,甚至看出哪些行业,哪些产品利润空间大,然后以此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3]

四、总结

现如今经济改革不断的推进,企业想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就应该把建立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人工成本自我约束作为目标,把坚持生产效益与人工成本相适应作为原则,把建设人工成本科学系统作为基础,把自觉使用人工成本分析作为依据,把控制人工成本作为手段来建设符合企业实情的科学人工管理体系。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提高人工成本的管理水平,找寻自己的适合发展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必将推动自身的工资分配改革,提高产出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提高公司利益。

参考文献

[1]晁站勇.人工成本分析及加强管理的对策[J].中国核工业,2014年05期.

[2]程坤民.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管理能力[J].科技与企业,2013年14期.

[3]刘晨霞.优化人工成本管理空间[J].中国石油企业,2012年05期.

作者简介:陈明理(1967-),男,汉族,河南遂平人,本科学历,会计师,研究方向:人工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明理

上一篇:环境法律文化论文下一篇:高校思想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