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桉树以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广西为我国最大的桉树人工林种植基地,但在桉树种植推广的过程中,对于桉树的生态效益,个别地区尚存在着不正确的观念。本文主要介绍了广西桉树种植情况,着重分析了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述了桉树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进而,探究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生态林经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篇1:

延平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 要:介绍了延平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分析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经济;现状及模式;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延平区

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模式。它是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也是今后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

近几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各地以林地资源、林下植物资源为依托的林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林地资源优势,政府拓宽林业发展思路,挖掘林业发展潜力,积极探索林下发展模式,以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功能为前提,发展旅游开发,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业,科学利用生物生长相辅相成的生态循环系统,加快林业发展,实现长短结合、优势互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1 基本概况

南平市延平区地处闽江上游,在富屯溪、沙溪、建溪3条支流交汇处,东与古田县、闽清县毗邻,西与顺昌县、沙县相接,南与尤溪县交界,北与建瓯市接壤。位于E117o50′~118o40′、N26o15′~26o51′,东西长85km,南北宽60km,地貌特征为丘陵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 ,无霜期268d,平均降雨量1 660mm,土壤类型多,肥力高,水湿条件好,适宜林木生长。全区土地面积26.49万hm2,林业用地面积20.88万hm2,有林地面积18.71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 794.3万m3,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4.26万hm2,毛竹林面积3.77万hm2。

2 林下经济经营现状和主要模式

延平区境内有着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和林下自然资源,近年来根据自身技术专长、资金实力、市场行情、现有环境等因素,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持好生态功能和生物资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2.1 森林生态旅游模式 充分发挥我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森林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系统和毛竹资源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目前,全区共有省级“森林人家”示范点1个,即四鹤街道办事处上洋村溪源景区“森林人家”旅游,素有“溪山第一”的美誉。溪源景区2007年被福建省林业厅列入“森林人家”旅游试点单位,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市级“森林人家”示范点3个,即西芹镇高坪村“万亩竹海生态休闲游”、南山镇明洋村“森林人家”旅游、茫荡镇3 800坎的“原始森林浴”旅游。据统计,2012年森林生态旅游总产值达5 580万元。

2.2 林林模式 在林下套种人工培育红豆杉苗及林间与其他伴生树种混交种植红豆杉,现已在茫荡镇、夏道镇、塔前镇及5个国有采育场以条状、块状、梅花状和点状等方式套种红豆杉0.13万hm2。从目前生长情况看,海拔相对较高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阴坡地上套种的红豆杉长势良好,且出售整株红豆杉作为绿化苗木前景良好。

2.3 林农模式 来舟镇、西芹镇经过长期摸索总结,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西瓜、花生等品种发展立体种植,在新造林地可套种西瓜等水果,来舟镇新建村村民在新造林地上套种西瓜,西瓜6月底可上市,瓜又大又甜;西芹镇在新造3.33hm2楠木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基地套种花生,每667m2可增加收入5 000元,而且不与林木争肥争水,又能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据初步统计,在同等条件下,发展林下经济的树木与未发展林下经济的树木相比生长速度可提高15%左右。

2.4 林蜂模式 林下发展养殖蜜蜂产业,现已初见规模。养殖蜜蜂场地应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阴,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延平区有养殖蜜蜂专业户50多户,养殖户主要集中在太平镇、茫荡镇和赤门乡,每年养殖蜜蜂5 600箱,共产蜂蜜12万kg,经济收益达720万元。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健康营养食品的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作为营养保健食品的蜂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高品质的蜂产品更是受到市场的追捧。

2.5 林禽模式 在林下放养或圈养鸡、鸭等禽类,每667m2可投放60~100只。林下的草木、昆虫可补充鸡鸭的饲料,鸡鸭的粪便经过处理可做林地的肥料,依托林地散养的鸡鸭,蛋和肉的品质都要比普通鸡鸭好,林禽共生,两相得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林禽模式投资周期不长,回报率较高。目前,延平区在林下养鸡、养鸭的养殖户达300多户,组建了近10个生态养殖合作社,特别是王台镇井窠村已成立珍禽专业合作社,有33户农民利用林地纯自然野外放养饲养土鸡、麻鸡等,出栏肉鸡达40万羽/a,经济收入可达1 600万元/a。

2.6 林畜模式 在林下种牧草,在林地内饲养肉牛、奶牛、猪、羊等畜类。新造林地禁放羊、猪或放牛,以免伤害幼树。在林木成长为中龄林以后,可在林下适度放养牛、猪、羊等家畜。峡阳镇、茫荡镇、南山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林地发展林下养殖,每年养肉牛900头、山羊6 600只,收入达1 200万元/a,林农通过发展林下养殖走上了致富之路。

3 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3.1 森林旅游开发水平不高,规划设计不尽合理 延平区的森林生态旅游虽然得到一定开发,但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配套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旅游项目没有新意,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水平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旅游景点盲目规划,无序开发,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破坏现象仍存在。有些景区的规划设计不尽合理,四鹤街道上洋村溪源景区峡谷道路观光游览车来来往往,游人行走观光受影响。

3.2 林下经济管理水平低,模式和品种单一 绝大部分林下种植户、养殖户仍沿用传统方法,管理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林下种养技术推广不力,无基地,无培训班,林农种养品种单一,对科学技术掌握不够,致使种养成本高,效益差,产销不对路,市场竞争力不强。

3.3 发展规模小,缺乏产业龙头 延平区林下种养规模偏小,普遍是一家一户经营,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缺少大户,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缺少龙头企业加入,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瞻前顾后,积极性不高,有的林农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亏损,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没有成立行业合作社,因缺乏行业协会组织,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不易获取销售信息和技术,市场竞争风险大,缺乏产业龙头,无法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3.4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虽然出台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扶持政策,但并未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相关部门未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农户和林地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融资难,农户缺少资金扶持,发展受限制。

4 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4.1 发展森林旅游业,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发展森林旅游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开发,并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统筹规划,重点安排,精心设计,打造出一批森林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建立农业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家乐园、乡村美食、溪水垂钓于一体的森林人家。引进一批林业、环保、旅游、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工作人员通过外出学习和岗位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森林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4.2 依靠科技支撑,提升服务水平 林业部门强化对林下经济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为林农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林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指导,经验交流,要加大技术推广,加强对病虫害预测预防工作。通过与科研单位、高校合作积极培育适宜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新品种和好品种,不断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社会提供丰富、绿色、健康的林产品。重点研发林产品采集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升产业素质和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3 加强宣传,树立典型 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为农户提供种源供给、技术服务,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加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引导农民开展合作经营,提高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各地要抓好试点示范,善于发现、认真总结林下经济发展成功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广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不断做强做大林下产业;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4.4 强化政策扶持,推动林下产业发展 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帮助农民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要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要努力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解决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融资难的问题。要积极争取税务部门支持,比照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对林下经济产品免征增值税。争取有关林业发展资金和建设项目,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林下产业发展,做强做大林业产业。

参考文献

[1]刘国卿.延平区上洋村“森林人家”可持续发展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33-135.

[2]黄快林.文成县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12(3):49-53.

[3]高兆蔚.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林业勘察设计,2012(2):9-10.

[4]董明水,史前,张晶.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辽宁林业科技,2012(3):35-37.

[5]吴家学.林业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管理学家,2011(11):19.

[6]何林荣,陈连荣,王光和.武义县林下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2011(3):29-32.

[7]周学军,马廷贵,唐建宁.宁夏林下经济发展建议和对策[J].宁夏林农科技,2011(05):15-16.

(责编:徐焕斗)

作者:应锦辉

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篇2:

论桉树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林经营

摘要:桉树以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广西为我国最大的桉树人工林种植基地,但在桉树种植推广的过程中,对于桉树的生态效益,个别地区尚存在着不正确的观念。本文主要介绍了广西桉树种植情况,着重分析了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述了桉树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进而,探究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生态林经营。

关键词:桉树;生态效益;生态林经营;策略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属外来树种,原产绝大多数在澳大利亚及大洋洲岛屿,共有900多个树种,其木材材质优良,加工特性好,多数为世界上著名的优质造纸材料,也可用于家具、包装、人造板原料,同时多数的树种造型美观,还可作为园林、道路绿化树种,与杨树、松树并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我国的桉树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华南地区,由于对桉树生态效益方面的认识欠缺,因此,研究桉树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林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促进桉树种植发展。

1 以广西为例,介绍桉树的种植情况

我国的桉树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华南地区,其中广西为全国最大的桉树速生林基地,其桉树木材年产量居全国第一,桉树人工林为广西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支柱之一。

广西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干湿分明,热量丰富,自然灾害天气出现频率和等级较沿海其他地区低,适宜多种桉树的生长,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广东和福建三地的桉树种植面积合计约占全国桉树种植总面积的80%,而据广西林业局公开资料显示,至2009年6月,初步统计广西桉树种植总面积为153万多公顷,约占全国桉树种植面积的46%。

桉树喜光、好湿,种植时一般选择在坡度平缓、海拔较低的丘陵和平原区,因此广西地区75%的桉树人工林分布于桂中和桂东南,2011年发生重旱的河池、百色桉树种植面积则较少,据有关资料报道,两地桉树总种植面积为249万亩,仅为全区总种植面积的10.4%,其中百色地区桉树种植面积约为151万亩,此区内64.8%的桉树面积主要分布于田东、西林、平果、田林等四个地势较为平坦的县内,隆林、乐业及南丹、凤山、等特旱和重旱区由于均属于山区,海拔较高,不适宜桉树的种植生长,种植面积十分小,桉树种植面积仅为两地森林总面积的1%。

2 分析桉树的生态效益

桉树作为一种外来树种,部分栽培区内对桉树,尤其是桉树生态方面的认识不足,有报道称桉树会导致水资源枯竭、污染水资源,影响到桉树人工林的推广发展,因此有必要就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以转变错误观念,促进桉树种植发展。

2.1 桉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学者们对于桉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一些说法认为桉树对生态环境有着不良影响,一是认为桉树为“抽水机”,可消耗大量的水分,造成林地和周边土地的干旱;再是强调桉树为“抽肥机”,认为其会消耗土壤中的大量养分,使土壤肥力下降;还有说法称桉树为入侵物种,可抑制林下其他植物的生长,更有甚者称桉树叶片、根部的渗出液有毒害作用,可污染水资源,毒害其他植物,对人类健康也有危害作用。

2010年上半年,广西百色、河池地区发生的极端干旱,有人指出桉树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影响了水库库区的蓄水。但实际上关于桉树吸水问题目前也只在一些低降雨量地区有争议,在高降雨量区则不存在此类争议,桉树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且其生长耗水量不大,消耗的地下水资源少,另外还有一定固土功能,可防止水土流失。另外,在百色、河池两地特旱和重旱地区中桉树种植总面积仅为两地森林总面积的1%,由此表明桉树并不存在与土地争水的问题。

2.2 桉树抽肥问题

桉树生长速度快,所需的肥量大,难免会造成周围土壤的肥力下降,但已有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树种,其对养分的总吸收量和收获带走量并不高,据有关研究,桉树吸收和带走的矿物质营养量远不及玉米、橡胶等植物,相反的,其对养分的利用率较高,释氧功能和固碳功能强,可增加土壤生物量,改善林区的小气候,保护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

2.3 桉树减少植物多样性问题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桉树并不会将低生物多样性,也有学者公开声明桉树虽为外来树种,但并不属于生物入侵种,至于桉树周围物种少多是因桉树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可适应环境的生物少,也与桉树的高密度种植,林下无阳光不适宜多种植被的生长有关,与桉树本身则并无关系,在澳大利亚等桉树的原产地,桉树林中即随处可见各种鸟类和爬行动物,因此,桉树对植物的多样性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消极影响。

3 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林经营

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栽植桉树,推动生态林经营,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林经营以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育种改良工作

桉树的选育工作至关重要,应当联合企业、公司和科研单位协同努力,培育出更多更优良的无性系,来满足造林中对多样性的需求。明确培育的目标,遵循科学栽培,选择适宜种植的林地,选用良好的种苗,种植密度、种植时间以及施肥方法,都要逐步趋于科学化。另外,要加强防治病虫害。规范桉树的苗木市场,从育种改良这一源头上,加强对桉树的管理经营,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

要想实现生态林经营和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在经营管理中要积极推广新的科研成果。并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进行科学的轮作,避免破坏环境。在桉树速生林中不断引入新品种,建造出多个无性系桉树速生林,防止大面积的单一无性系造林。

可以使用雇用当地林农进行日常管理、联营等方式经营,这样能够减少各方的矛盾冲突,有利于桉树速生林的发展。另外,经营者应与当地实现共赢。政府也应加大扶植力度和资金投入。

另外,管理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生态林的经营和发展。因此,应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不仅要对一线生产的各种关系进行协调,还应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为实现生态林的经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 深化林业发展改革

对林地体制进行深入的改革,政府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扶持速生林的发展,将不善经营的农民土地、荒地转让给速生林企业经营,实行林地承包责任制,使土地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另外,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实行低息或者无息贷款,也可以实施补贴政策,国家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桉树种苗的培育研究,并将研究出的成果积极推广。深化林业发展改革,不仅可以促进生态林的持续发展,还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结语:桉树对生态环境造成诸多不利的观点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论证,对于桉树消耗大量水分会导致旱灾、桉树会降低周围土壤的肥力以及桉树会导致植物多样性的锐减等问题,经过实践证明,这些观点都存在片面性。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林经营,应当加强育种改良工作,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深化林业发展改革,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蒋兴成.桉树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林经营[J].吉林农业,2013,(12):58-59.

[2] 覃真坤.森林资源设计调查中蓄积量遥控估测方法应用[J].吉林农业C版,2012,(2):173-174.

[3] 陈李花,曾炳山,吕成群等.中国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09,25(2):78-83.

[4] 莫晓勇,梁理勇,龙腾等.桉树速生丰产林的生态问题与解决途径[C].//中国桉树种植与制浆造纸研讨会论文集.:61-66.

[5] 韩艺师,魏彦昌,欧阳志云等.连栽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结构及持水性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9):4609-4617.

作者:蒙丽群

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篇3:

试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由于过度砍伐,我国林业面积不断减少,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根本指导思想。本文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着重指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对我国林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策

我国林业的发展,正在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林业模式过渡。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目前由于过度砍伐,我国林业面积持续减少,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土壤沙化这一严重问题。所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根本指导思想。本文从分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着重指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对我国林业发展有所帮助。

1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所谓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指的是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开发和培育,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挥其潜在功能,保护生态环境。这些功能并不是短暂发挥作用的,而是既能满足当前的生态、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能惠及子孙后代。所以,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2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森林资源不足

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就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现状而言,却不容乐观。由于过度砍伐,我国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此外,我国目前的人工林树种较单一,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再加上乱砍滥伐行为时有发生,我国的森林资源每年都存在较大损失。

2.2 缺乏适宜的林业发展意识

一是在人们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后,为了弥补森林资源的不足,大量的造林营林。但是这项工作一开始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违背了林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造成了树木植株过密,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总体树木成活率不高的现象出现。二是表现在未形成科学发展林业的意识。我国林业担负着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担负着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但由于宣传的不到位不深入,目前这种科学发展林业的意识还略显缺乏。

2.3 缺乏林业专业从业人员

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人才,大部分从业者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学习,所以造成林业从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人才的缺乏,制约着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3.1 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是既能促进林业的发展,又不破坏资源与环境,那么运用何种方法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呢?答案就是依靠科技手段,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做法。对于林业发展而言,可以通过创新林业科技体制、改革林业科技体制以及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等几个方面为抓手,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完善林业相关法规和制度

林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林业法规以及政策为支撑,建立完善的林业法规有利于保护合法营林活动,有利于打击一切破坏林业的违法行为,为林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完善相关法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做好一些重点工程政策的修订和完善,比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其次,实行林业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已出台了部分法规,比如由国家林业局等7个部委联合制定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其中规定,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将对企业从事农、林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2008年底前以木材生产剩余物及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

3.3 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优化林业结构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可以针对不同产业的需要,适宜的优化林业结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次,还必须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着重发展精深加工产品以及优势产品,挖掘木材林产品的新功能和新用途,扩大林产品的产业链, 彻底解决林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产品缺乏特点和竞争力等实际问题。再次,可以通过集团性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几家大公司、大集团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林业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为林业产品赢得市场提供有力的帮助。

3.4 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针对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人才这一特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工作的重点,因为只有拥有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专业人员队伍才能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从严格人员选拔、人员进修培训等不同途径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罗光昕.林业可持续发展之我见[J].热带林业,2006,(2):19-21.

[2] 黄选瑞,张玉珍,周怀钧,等.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J].林业科学,2000,(4):85-91.

[3] 张振立,张执慧.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1):1-2+42.

作者简介:刘淑波,本科学历,九台市土们岭镇林业站,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管理。

作者:刘淑波

上一篇:电信局装机人员工作总结下一篇:秋季学校工作总结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