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趋严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通关注。本文对大学生就业难成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指导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策略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援助困境,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援助策略,以期对援助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问题的提出

供给侧改革与大学生就业难。201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765万。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更加凸显。社会各界已经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及其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问题更加凸显,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帮扶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说,从重在短期经济增长率的“需求侧”转向重在经济潜在增速的“供给侧”,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转变的重大分水岭,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密切联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增长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和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会联动大学生就业。特别是供給侧改革过程中,放缓经济发展速度、调整经济结构,这一定会影响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加快重组传统产业企业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将造成更严重的转型性失业,即短期内会加剧和恶化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难度和压力加大。

教育经济学意义上的“高中学生进入大学——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文凭——国家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满足需求”的供需链仍不容忽视,它关系到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数量与质量、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最终影响产业结构与新兴行业发展。

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大学毕业后在择业求职活动中,由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客观因素以及大学生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综合素质等主观因素,造成其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有就业意愿而没有实现正常就业的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包括就业观念偏差型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型学生、生理残疾型学生、综合素质欠缺学生以及就业竞争力不足学生等。在他们身上几乎有着共同的特征:一是就业渠道不畅,学生自我封闭,获得就业信息的积极主动性不够;二是就业竞争力欠缺,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又不注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掌握求职面试技巧,整体的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三是心理敏感且脆弱。面对就业信息渠道闭塞、家庭与个人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竞争力弱等诸多因素,心理压力较大,心理敏感且脆弱。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现状、援助困境,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援助策略,以期对援助帮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的困境

援助主体单一,缺乏联动。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大学生毕业之前由高校对其进行就业服务和指导,毕业后主要由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相关就业服务跟进。但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和帮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多方参与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网络,要求援助与自助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帮扶效果。因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和帮扶主体不应仅有政府与高校,还应包括社会、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多方联动。

而从现状来看,学生自我援助缺乏有效的途径,学生不了解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自身定位不准确,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期望值过高,就业行为不主动积极,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时心理失调;学生家庭对于就业形势缺乏理性认识,对学生的就业预期缺乏结合实际的综合考虑,造成学生自我定位和就业价值观的偏差;社会援助缺乏有效方法,用人单位与就业者之间的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者与就业中介组织之间的就业信息失真失范。从高校层面来看,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主体单一的重要表现在于,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几乎全部集于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其它与就业有关的部门参与很少,协作配合也不够。总体上来说,就业援助实施主体单一,并各自开展帮扶工作,整体缺乏联动机制,工作范围交集小,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的工作收效甚微。

援助内容弱化,缺乏个性。目前高校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援助帮扶主要是经济资助,针对的几乎全部是家庭经济困难学毕业生,这是不全面的,在重视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还需加强就业教育,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解决学生的精神困难和心理困难,建立多层次的精准化的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内容体系,才能有效帮助他们就业。

但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时间阶段安排不科学,内容覆盖面过窄、陈旧,很少涉及到劳动力市场对就业者的内在要求,大多停留在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政策解读、就业面试技巧讲解等浅显的零散的知识技巧层面,毫无连贯性和系统性,缺乏就业教育内容“从点到面”“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规划性统筹。就业指导教学方法多采用单一的讲授法,缺乏实证性的案例分析,教学效果不明显。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又往往陷入事务性工作,缺乏服务意识、专业化水平不高,难以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专业化、“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指导。

援助措施零散,缺乏合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工作的落脚点在于就业困难大学生是否真正获得援助效果,是否真正实现就业。因此,援助措施是整个帮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经济资助市高校对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帮扶的首选手段也是最主要措施。援助对象范围比较狭隘,通过经济帮扶无法满足其他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的需求。事实上,经济援助确实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援助的重要着力点和基点,但却并不是援助的归宿点和终点。

同时,帮扶措施难成体系,在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之间无法做到相互配合、有效衔接,大多是政府和高校的单边行动,更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援助合力。

高校援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供给侧改革”思路

在經济增速不断放缓、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供给被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向市场人才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低水平供给向高水平供给转型,关键点在于人才培养改革,这无疑是解决就业难问题也是援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根本策略。

转变人才供给观念,高校健全联动帮扶机制实现就业援助的常态化。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帮扶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承担者,在促进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资助、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和就业精准化服务。

首先,要加强校内各相关部门间的配合与联动。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将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帮扶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体系中。加强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合作,及早发现、快速解决就业困难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形成学校上下全员就业的工作局面。

其次,充分发挥家庭与学生个人的援助主体作用,家庭与学生个人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支撑与驱动作用。从供给侧角度研究发现,学生个体素质堪忧、家长期望过高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符等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只有充分发挥家庭与学生个人在就业帮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帮扶效果才有可能实现质的提升。家长要配合学校建立帮扶反馈机制,客观地根据当前就业形势,提出合理的就业期望,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及时走出就业困境。学生要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的自我定位,树立全新的积极的就业观,将就业和现实条件相结合,从基层做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适应职场的就业竞争。

提高人才供给质量,高校依托内涵建设提升就业援助的实效化。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正如王甜(2016)所言,未来学校就业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是供给侧,即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其中,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援助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支撑点。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也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根据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高校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的关键主体。高校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既要全面出击又要重点突破;既要着眼整体帮扶,又不可忽视个体帮扶。只有依托自身内涵建设,才能使帮扶工作统筹兼顾,提升实效。首先,要深化课程改革,科学定位自身发展,走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发展道路。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要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核心,在课程中渗透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健全高校就业服务机构。高校加强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需要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权责明确,将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纳入整个学生工作体系,动员教师通力合作与联动,构建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为“一生一策”就业指导的开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最后,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预警机制。在整体把握的同时也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建立学生就业困难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帮扶。

升级人才供给模式,高校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契机实现就业援助的本土化。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创新。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而劳动力供给与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的能力还太弱。“供给侧”改革要求高等教育内涵改革,通过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将这些潜在的智力支撑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力。

高校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和突破口,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各行各业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其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优化升级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育体系,探索建立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机制。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要把创业作为学生的职业选择之一。这同样也是就业困难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之一,学校要适当调整创业激励导向,引导大学生有突破常规、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作者:李燕燕 张亚强 杨蕾

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及其对策思考

摘 要: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趋严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通关注。本文对大学生就业难成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指导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对策

2008年,我国不少中小企业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纷纷采取减产、裁员等措施,一时间全国就业市场形势十分严峻,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是首当其冲。随着国家紧急推行的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经济发展走出低谷,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企业对人才需求明显加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压力有所缓解,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11年全国需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数约900万人,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约650万人,历届未就业毕业生约250万人。2011年3月,政府发布的全国就业形势报告称2011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控制在4.6%左右,城镇就业供求缺口在1200万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一、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同时在进行,市场所提供的岗位有限,这种供需不平衡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二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就业岗位等方面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三是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偏差导致的就业难。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的存在,才有了现在这种“一方面企业大呼‘用工荒’,另一方面大学生有业不就,高喊‘就业难’”的奇特现象。具体分析为:

(一)供大于求,即是就业人数远远大于就业市场岗位需求

首先,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市场基本上已达到饱和状态,甚至是超饱和状态;其次,供大于求的原因还包括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推行,大学生供给的质和量增长速度不统一,速度加快而就业质量跟不上;第三,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进城打工的人数也蜂拥而至;第四,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岗位数量的缩小,直接导致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剧增。

(二)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跟不上人才市场的需要

学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就业市场化与教育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高校扩招造成教学质量滑坡,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信誉度的降低和就业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正进行着战略调整,面临着转岗分流的问题,因而对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减少、层次提高。特别是一些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用人之道有了很大变化,他们更多地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能更快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另外,很多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的学历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出现了“专科生靠边站,本科生看一看,硕士博士见一见”的现象。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改革要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分工的要求,课程设计要加强实践操作,缩短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再培训过程,将理论知识与社会需要进行充分的相互渗透,避免用人单位排斥毫无经验的大学毕业生。

(三)大学生就业标准与用人单位招聘标准出现了不可调和状态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却居高不下,仍然本着精英教育阶段所遗留的择业观,盲目追求高薪、舒适的职业,从而出现“有业不就” 和“自愿性失业”的现象,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很多大学生把就业目标锁定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外企和国有企业,近年来在大学生当中掀起了考公务员热潮。而用人单位则妄想以最廉价的工资聘请到最能干的职工,两种意愿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产物,只能是出现两者暂时可调和的状态。当两者出现可调和得状态,那么两者客观的目的就已实现。

(四)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不相适用

我国的教育体系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的学生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创新能力。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生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课程更新的节奏与市场需求变化的节奏已经严重地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培养不出来或者培养的数量很少,而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又是社会所不需要的。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新开设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市场供过于求,造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巨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化矛盾更突出。

(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问题根源

当前,一些高校大学生仍有一种心理想法,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大学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新经济形势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需要从政府、学校、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政府、学校、大学生、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诱因出发,提出了一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

1.控制经济转型进度,保证就业容量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必须创造足够的就業岗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时,必须控制进程,以保证就业容量。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及安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生活更应该把创造就业机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2.制定大学生可操作性的就业政策

近年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纷纷出台了不少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偏差,很多政策由于缺乏可操作性成了“ 摆设”,起不到促进就业的作用。笔者认为,政府在制定政策前应充分调研,确保政策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政策上要“以人为本”,站在大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收到成效。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服务

成立全国性大学生供需信息网络,为提供大学生网上求职服务、信息查询等服务,可以实现全国就业信息共享,使大学生就业过程更加高效、公正、合理的就业。

(二)高等教育的积极应对

1.深化教学改革适应市场需求

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校应该围绕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与社会设置,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不断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自我,不断积累经验, 增强自信心,使“产品”适应市场;最后,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就业竞争力。目前,不少毕业生就业前迷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如果能够尽早根据自己人生目标和市场需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岗位方向,在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更具有针对性。为此,要帮助大学生要提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很好的规划,这样在大学学习期间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目的性,从而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2.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鼓励大学生创业,一方面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更有利于通过吸纳就业人员缓解学校和社会的就业压力,对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可谓是一举多得。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首先要在高校各个专业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进行教学管理和考核。其次,要加强创业宣传力度,推广成功典型,激活创业主体。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创业论坛”,组织专家解读最新的就业促进政策,还可以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设计大赛等。另外,还要给大学生提供创业的资金援助等一系列的创业服务体系,帮助他们创业成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但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仍比较薄弱,仍然以传统的方式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工作,管理居多,指导、服务偏少。高校应建立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于一身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配套足够数量的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信息咨询、就业技巧培训、能力素质测评、创业咨询指导以及就业援助等服务。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为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例如对于大一的学生,可围绕了解自己、专业、职业开展系列课程,对毕业的学生则主要是求职技巧的指导。建立实习基地,拓展就业市场。通过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让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生产实习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实习进行人才选聘工作,这样既能节约招聘成本又能招到合适的人才,所谓一举两得。

4.进行政策引导,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还要通过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等手段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三)大学毕业生个体的自我完善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大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学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具备在新环境中不断的学习、创新的自我发展的能力。一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二是大学生要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去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四是要以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这要求大学生既要有坚定的信仰,又要有较高的政治高度。

2.大学生的能力也要不断加强

大学生要在学习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注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求职时就会有自信。在求职前应先了解职业、岗位及对人人的要求,对应聘的单位进行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3.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大学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评价自己,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转变职业理念,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主动把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增加就业机会。

(四)从用人单位来说

1.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建立合理的选人标准

用人单位应自觉摒弃人才高消费,性别歧视等不正确的用人观,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这样用人单位才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近来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做出部署。从实践来看,这个做法效果是明显的:一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丰富毕业生工作经验,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增进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可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降低人才招聘成本;三是储备了急需紧缺的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

2.人才储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是企业成功的首要难题,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用人单位进行预见性的人才儲备,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可塑性强,是用人单位人才储备的首选。因此,国家应该鼓励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

总之,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由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不足,高等教育体制滞后,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企业急功近利的用人理念,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不相适用等主要原因造成的。但从更深层次和更长远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由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技能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而造成。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最关键在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素质和知识技能。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解决的工作,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解决对策,大学生就业困难必将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岳西泉,马宁.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11)

[2]姚慧文.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

[3]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3.4

[4]胡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6

[5]魏朝晖,沈浩,赵淑彦.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1).苏益南.解读大学生就业

作者:赵季秋

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性、连续性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培养过程。本文总结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结合相关研究文献,融合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时代和经济社会特征,汇集部分解决大学就业困难较为有效的系统工程,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较为全面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就业困难;原因;对策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家就业政策导向、高校招生规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就业指导教育等影响。在国家现行就业政策下,建立健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特色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体系、服务体系,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严峻,矛盾突出表现在结构上,诸多疑难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亟待加强就业工作的建设研究。高校就业工作要形成信息化、专业化、全程化和全员化的局面,扎实强化大学生就业素质与能力,开展有效、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如何实现大学生充分合理的就业,是高校与社会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①就业人数增加与市场需求增长缓慢间的矛盾。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60萬余人,比2002年增长了3倍多。而我国目前正处于政府机构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待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全社会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目前国企下岗失业人员有约1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和每年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但据权威预测,未来3~5年,城镇每年需安排就业人数2200~2300万,即便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8%,每年仍会出现近千万的工作岗位缺口[1]。近期国家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增长有放缓的趋势,就业岗位的新增能力不足,将进一步扩大岗位缺口。②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07年4月,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及金融衍生工具杠杆所造成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蔓延,造成了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迅速衰退。在此影响下,我国国内各用人单位人员需求量骤减[2]。虽然通过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让国家经济保持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其在欧债危机等一系列仍不明朗的经济环境下,对就业市场的持续作用有限。出口乏力,国内消费拉动能力减弱,世界经济形势不明朗,区域稳定性愈发突出,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影响就业市场。

2.高校原因。①高校专业改革设置滞后。每年东南沿海用工高峰,时常会有用工短缺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却是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劳动力市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劳动力市场的日趋成熟,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稳步提升。而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实习实践制度仍然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探索,高校自主办学模式难以体现,专业设置改革缺乏与市场需求接轨,缺乏前瞻性,人才培养期与人才需求期异步发展,毕业生很难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②高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偏差。部分高校的办学定位模糊,盲目追求综合化,缺乏面向地区、行业发展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规划。针对性的、分层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欠缺,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人才多样性的需求。当前,多数高校注重培养理论型、学历型人才,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足,造成毕业生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个体竞争力不强[3]。虽然出现了区域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但在被动应变的形式下,人才培养的质量很难保证。高校内涵建设亟待加强,需持续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前瞻性指导,高校发展自主性优化,才能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动力。③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不足。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目前仍没有统一定义。瑞士的戈德斯密德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就业动机与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敏锐广阔的视野五个要素。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4]。国内学者四平师范学院(现吉林师范大学)的郑晓明老师最早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认为“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该是大学生以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基础,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出能够熟练地将自身专业技能有效运用到工作当中,且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各项技能的能力集合体,从而保证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5]。目前,部分高校虽然已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但缺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化的培养,使其就业与能力脱节。单一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很难适应满足现阶段人才多样化需求,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切入点,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加大高校实习实践环境条件的建设培养,营造重视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的氛围,打牢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3.大学生个人及家庭原因。①个人与家庭就业理念偏颇。当前,“80后”的待就业大学生群体,多为独生子女,受社会变革经济文化的冲击,让其对社会就业现状认识不足,自身能力高估,导致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社会和家庭传统影响认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才是就业的理想单位,因而瞄准这些理想单位,与各种就业机会失之交臂,缺乏对就业职业的正确认知。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培养欠缺。大学生大学学习期间,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不扎实,没有将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个人能力。同时,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逐渐与社会需求脱节。网络、通信等系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的冲击较大,诱惑较强,分散学习精力,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③职业意识淡薄。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职业的认识,没有合理科学的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加上专业、兴趣、工作地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或者“就业又失业”的尴尬局面。缺乏职业感觉,没有对职业的深刻理解,职业意识淡薄[6]。职业意识培养缺乏,职业意识培养的师资队伍专业性、系统性不强,职业意识的培养吸引力、内动力不足,影响职业意识培养教育的结果。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1.加快经济社会改革步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深入社會改革,加快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社会劳动力需求。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创新创业的良性循环,提供新增就业机会,扩容市场。稳步推进对应制度化建设,提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保障。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加强社会舆论和群体社会意识的引导,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改变稳定就业的社会统计观念导向,对非稳定就业给予正确的评价与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就业保障体系。

2.稳步实施高等教育改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在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增强前瞻性、科学性设计。改变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的局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逐步适应社会劳动力需求。着眼于高校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区域、行业发展规划,调整课程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展现区域特色与行业特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以高校特色建设为抓手,加强区域高校布局、专业布局统筹,合理规划人才培养规模,强化与区域人才结构规模适应能力。

3.加大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队伍建设。当前,多数高校辅导员兼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专业知识、专业素养明显不足,同时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又略显不足。加大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和职业素质培养队伍建设,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团队,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实现专业化长期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就业指导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教育研究室、职业咨询室、职业测评室等基础性建设。

4.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求职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为其与具体职业的结合牵线搭桥,充当二者的中介人角色。广义的就业指导则是以求职者的自身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和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并为其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和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广义的就业指导,是指高校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7]。新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分层次、分阶段、分年级进行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兴趣探索及心理调试、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就业择业创业指导和毕业后跟踪服务[8],着眼于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实际的就业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的大学生就业问题。①入学教育。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要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向大学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的转变。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和发展前景,清楚学校职能部门的工作,熟悉学校校纪校规,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为大学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②职业兴趣探索与心理调试。1959年,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六类型论。该理论有助于学生职业兴趣探索,了解与人格类型特质相适应的职业适应范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MBTI、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倾向;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结合学生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因素作出针对性个体指导,并建立指导档案。但在探索职业兴趣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专业与职业兴趣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专业职业关系,引导正确的自我评价。③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舒伯(Super)生涯广度与空间论,让学生对人生所处的各个阶段、扮演的各种角色有充分的认知,建立良好的职业适应性。开设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养成课程,了解大学学习、大学专业与职业发展、职业选择的关系,了解工作世界的相关信息,结合个人心理、性格特征,进行大学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出清晰可行的、符合自己特点的生涯发展目标,培养生涯规划习惯,建立生涯规划意识。④职业技能与综合能力培养。专业技能是就业之本,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石,拓展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搭建学生增强就业能力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技能的不足,明晰学校学习与社会实际应用的差距,及时补充,做到有备而战,提前进行职业适应性调试。⑤就业择业创业指导。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改变以往单纯的课程知识传授,结合身边的案例与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当前国家及学校的就业政策、法规以及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流程、途径,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就业的方法与技巧,包括求职材料的制作、求职择业面试的准备、面试的礼仪、面试的基本技巧等。开展模拟课堂,模拟求职、招聘、面试、签约等就业环节,进行毕业生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社会实践,感受就业氛围,观摩招聘过程,增加认识,积累经验。结合现场观摩,根据学生反映的就业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有的放矢,增强就业逆境的抵抗力。创业指导,包括创业条件、要素,资源准备、市场调研、创业项目的选择发掘、创业成功后企业的发展、运作模式等等诸多信息的传递。搜集专业或学校创业成功的案例,通过现身说法、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分析,树立切实正确的创业观。建立创业指导培训档案,创业成功者可以成为创业指导最有说服力、最有激励指导意义的指导团队。⑥毕业后跟踪服务。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库,了解就业状态,在其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不仅包括就业失业后就业信息提供,还应关注初入行业心理变化,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同时储备适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素材资源。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与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紧密相连,与学校培养密切相关,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要提供好的经济就业环境,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加快建全和完善与国情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学校要注重建立全程化系统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着眼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要努力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只有多方努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迎来大学生就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王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高职高教研究,2011,(7):218-220.

[2]金颖,蒋海彬.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9(2):84-86.

[3]范明,安戈锋.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9,(3):130.

[4]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7).

[5]韦天翼.基于高校就业指导课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0(3):32-34.

[6]苏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

[7]王云鹏,陶然,沈婉真.大学生就业指导多维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39-40.

[8]孙丹娟.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全程化的长效机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135-136.

作者:徐建华 赵梅

上一篇:财政局副局长工作总结范文2下一篇:我国中小医院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