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

影响及对策

作 者: ×××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 指导老师: 成 绩: 身份证号: ×××××××

工作单位: ×××××××

完成时间:20××年×月 ×日

摘 要: 随着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更隐蔽、更强大的壁垒,客观上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巨大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管理,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 影响 对策

目 录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及产生的背景..............(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二)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三、我国出口产品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一)我国出口产品和产业的相对弱质性.............(二)贸易方向过于集中..........................(三)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缺乏了解...................(四)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视不够...................(五)技术性贸易壁垒“门槛”愈来愈高,新的壁垒层出不穷-78881012

生态环境,各国纷纷采取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贸易的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

由于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制定和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差别亦很大。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推进,关税壁垒不断削减,出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新型非关税壁垒则被大范围的应用。因其具有合理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极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形成不合理的贸易壁垒。

欧共体的一些成员国较早地认识到技术性壁垒对成员国间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欧共体于1969年制定了《消除商品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一般性纲领》,首次提出了在国际贸易中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规则。

1970年,关贸总协定成立了一个政策工作组,专门研究制定技术标准与质量认证程序方面的问题,并负责拟订防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协议草案。

1979年“东京回合”通过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乌拉圭回合”对该协定做了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同时签署了《卫生措施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从短期看是弊大于利,从长期看是利大于弊。几乎所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都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只强调某一方面是不妥的,我

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商务部的一次调查中,95.6%的企业表示,希望通过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使产品达到进口国要求,68.3%的企业希望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或进口国认证。

3、规范进口市场,提高进口商品的品质

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各国所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构筑我国的贸易保护体系。通过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起到限制国外达不到国内相关标准的有关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作用,从而规范我国进出口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促进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近年来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的SA8000标准认证,我们在质疑其用意的同时,无法否定的是该标准本质没错,而且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我国出口企业实施SA8000标准认证,促进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一件好事,有助于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的执行,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

1、增加贸易成本,造成贸易障碍

技术壁垒对企业的最大影响是成本升高,50%以上的企业认为技术壁垒导致标准不断提高,增加成本。而根据美国商务部1998年的报告和欧盟的研究,仅受技术法规影响的出口产品就占世界出口总额的25%,全世界出口因此减少15%--25%,因标准和认证减少的出口相当于出口总额的3.75%--6.25%。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个研究报告指出,海关程序和相关活动所需的成本占贸易总额的7%--10%,对这些

认为出口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尤其是广东,遭受的损失金额在中国各省最高。广东出口大类主要以机电、纺织、鞋帽、珠宝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在国际市场上主要靠薄利多销取胜,这类产品往往成为各国TBT关注的重点。而二OO三年,广东省企业出口产品因不符合技术标准而遭遇退货的数量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

三、我国出口产品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有些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而对我国产品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其实不然,我国产品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一)我国出口产品和产业的相对弱质性

近年来,尽管我国外贸出口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总体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许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与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就会明显表现出来。据材料显示,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约62.9%,我国工业标准约有70%仍低于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因此即使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不复杂、不苛刻,也足以将我们的许多出口产品拒之门外。

(二)贸易方向过于集中

我国贸易方向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三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

准,数目多而水平低下,难以与国际水平接轨。并且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不断调高和提高技术要求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持续提高,也存在某些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

(六)出口产业企业缺乏有效协调

各出口行业协会及企业未充分合作,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许多企业反映,由于原料供货企业、加工企业、出口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间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实现全程控制,造成出口产品质量不稳定。

四、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关键在于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发展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鉴于技术壁垒,不仅涉及诸多技术问题,而且涉及行政管理问题,技术性、政策性很强,一般出口企业往往不甚了解,也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在这方面,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协助企业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扩大出口。

(一)政府应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为

1、针对我国主要的或大宗的出口商品,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以提出对策建议

美国、日本、欧盟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技术壁垒问题十分庞杂,要想都搞得清清楚楚,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要重点抓住我国主要出口行业和出口产品,按行业或产品分类,研究主要贸易伙伴的

也要利用其它国际公约,尤其是国际环保公约等赋予的权利,制订保护措施。

4、建立协助出口商克服技术壁垒的咨询和信息服务机构 出口贸易涉及的范围很广,如何为出口企业做好咨询服务,关键是要全面了解和研究世贸组织成员,特别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的信息。现在沿海地区的省份及各大城市大多建立了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中心,这就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5、整顿外贸进出口秩序

针对国内有部分企业为一己私利,往往不顾行业整体的利益,恶意倾销,给出口市场造成极大的危害,国家应及时制止外贸企竞相杀价、恶性竞争,维持外贸出口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为

1、学习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

熟悉并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规则,尽早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对外贸易中技术壁垒所形成的障碍。应着重研究如何利用技术壁垒协议中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指定、批准和实施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成员应享有的权力和待遇。

2、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身水平

加快技术发展步伐,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注重科技创新,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化商品出口结构。在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仍占很大比例,相当一部分农副产品及

0

参 考 文 献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50%抽中概率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校2008级、2009级、2010级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共126篇,其中2008级44 篇、2009级48 篇、2010级34篇。资料来源于某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存档。

1.2 方法

应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三个年级共126篇论文进行检测,根据系统检测结果,以文字复制比作为主要的指标。此外计算文章各个部分(包括摘要、前言、讨论等主要部分)的文字复制比情况,以评价各部分的过度引用严重程度。将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视为过度引用。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与核查,应用SPSS Statistics 19.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行列表的卡方检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文字复制比情况

通过对3个年级的126篇论文进行检测,得出每篇论文总文字复制比结果。对此数据进行单样本K-S检验,得出P=0.007<0.05,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据进行描述:文字复制比中位数为18.4%,最大值为91.2%,最小值为0.9%,四分位间距26.1%。其中76篇论文总文字复制比小于25%,占总论文数的60.3%;50篇论文总文字复制比超过25%,即过度引用构成比39.7%。其中,2010级论文中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 为10 篇,过度引用构成比29.4%;2009级论文中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为18篇,过度引用构成比37.5%;2008级论文中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为22篇,过度引用构成比50.0%。

2.2 不同类型论文的过度引用情况比较

通过对126 篇本科毕业论文的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大概可以将论文分为论述型和调查型两种类型。其中论述型论文106 篇(84.1%),调查型论文20 篇(15.9%)。论述型论文中有45篇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过度引用构成比为42.5%;调查型论文中有5篇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过度引用构成比为25.0%。结果见表1。

2.3 论文各个部分文字复制比和过度引用情况

通过对论文前言、摘要、讨论等部分的总文字复制比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见表2。

2.3.1前言部分文字复制比情况

前言部分有52篇论文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过度引用构成比为41.3%。有74篇论文前言复制比小于25%,占总论文数的58.7%。前言部分中位数为13.9%,最大文字复制比为100%,最小文字复制比为0,四分位间距为47.2%。

2.3.2摘要部分文字复制比情况

摘要部分有32篇论文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过度引用构成比为25.4%。有94篇论文摘要复制比小于25%,占总论文数为74.6%。摘要部分中位数为0,最大文字复制比为90.9%,最小文字复制比为0,四分位间距为26.4%。

2.3.3讨论部分文字复制比情况

讨论部分有32篇论文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过度引用构成比为25.4%。有94篇论文讨论复制比小于25%,占总论文数的74.6%。讨论部分中位数为0,最大文字复制比为100%,最小文字复制比为0,四分位间距为25.4%。

3 讨论

文字复制比是我们判断一篇论文是否过度引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按照国际学术论文质量控制原则,学术论文查重率应该控制在15%~25%[1],本文取其最宽限,将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限值设定为25%,即将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25%视为过度引用。以上样本数据分析结果呈现:以25% 为过度引用分界点,有39.7%的论文存在过度引用,表明学术不端的现象在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中不仅确实存在,而且情况比较严重。文献检索结果[2,3,4,5]显示,以往对论文各部分过度引用情况的详细数据分析几乎没有,而在本次对论文各部分的过度引用比较中,41.3%的论文存在前言过度引用的情况,25.4%的论文存在摘要过度引用的情况,25.4%的论文存在讨论过度引用的情况。由此可见前言、摘要、讨论部分已成过度引用重灾区。应该重点加强对论文前言、摘要、讨论部分撰写的质量控制。

3.1 对于论文摘要、前言、结论部分的撰写建议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深入分析发现,本次抽检的论文摘要过度引用主要集中在问题的说明、概念的解释以及问题的揭示等几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22.7%、32.1%、15.1%。同时也存在整篇摘要引用的现象,如一篇名为“医院管理职业化”的论文,摘要全为引用。对于摘要部分的撰写,从内容上讲应该写出论文的核心内容、研究对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主要数据和现象、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程度、主要论点、论据和结论[6]。学生应该重视该部分的写作,做到对于问题的说明和概念的解释等要做到有引用必须标注。

前言部分的书写大多是对前人研究进行叙述,具体来讲写出本项研究工作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工作程度、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理论依据,以及该项研究工作在本学科中的地位作用等,如有必要还可写出该项研究工作的区域、合作单位和个人[6]。可以允许适当的比例的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叙述。 通过本次抽检发现对前言部分的撰写,有论文存在百分之百文字复制的情况。前言部分的文字复制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政策引用、问题的提出、概念的解释三个方面,分别占22.9%、40.0%、37.1%。出现过度引用的原因主要是引文的标注规范问题,分析发现12.9%被判定为前言过度引用的论文是由于有引用但是标注不正确的原因,另外87.1%被判定为前言过度引用的论文是由于完全没有引用标注。 对于前言部分的撰写应力求言简意赅,脉络清晰,不应与摘要的内容重复。同时对于国家政策的引用、问题的提出、概念的解释等情况的引用不但要做出标注,还要做出合理正确的标注,因为不正确的标注也会被视为不合理引用。

讨论的目的是解释现象、阐述观点,说明您的调查或研究结果的含义,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等[7]。对于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理论上应该写出研究工作最终得出了什么结果,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和规律,作了哪些检验、修改和补充,该项研究还有哪些不足和遗留问题,解决的前景如何[6]。但在本次抽检发现,讨论部分的过度引用主要体现在具体措施、国家政策、问题综述等三个方面,比例为73.8%、4.8%、21.4%。对于论文讨论部分的撰写,应该具有创新的意识,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建议,而不仅仅是对已有的别人的观点或建议进行说明,即使是对于别人观点的引用也应该合理正确的标注引用。

3.2 加强学术规范管理和学术诚信教育

对于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过度引用严重的现象,作为管理主体的学校应该加强学术规范管理和学术诚信教育。建议,第一应该对撰写毕业论文的毕业生进行学术诚信的教育,积极进行学术诚信的宣传,如利用学校网站、张贴栏、微博、贴吧、网络通讯工具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从而使即将着手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学术诚信意识;第二,在学术规范的教育中,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的学术管理制度。《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已经2012年6月12日第22次部长办公室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予以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8]。为本科生毕业论文作假行为的处理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论文过度引用情况应该给予惩罚。

开展诚信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环境。要积极发挥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作为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师,需要关注并提醒学生的诚信态度,最好在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前就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而在学生撰写论文期间和修改论文过程中反复提醒并查证论文的规范引用问题。较高的过度引用率间接反映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指导时,由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而呈现出审稿不仔细,把关不严格的问题。因此呼吁指导教师加强责任意识,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认真仔细的指导和修改,及时发现论文存在的问题,尤其需要指导学生在面对不可避免的原文引用时如何规范引用的问题,这样既是对原文作者的学术尊重,同时也是对学生良好论文写作方法的培养,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论文撰写过程才是有意义的。

卫生事业管理毕业生作为论文写作的主体,应该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和潜心学习学术规范,在充分理解毕业论文各个部分写作要求的情况下动笔,撰写过程中注意合理的引用文献,规范的标注,养成有引用必须标注的良好写作习惯。总体来讲,学生如果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善于思考的行为习惯,大胆的思维创新,才是最终规避过度引用、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对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9]。对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学管理方、指导教师、学生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唐凌志.基于语义理解的论文相似度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1.

[2]戴卫东.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13,30(3):72-75.

[3]黄杰.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浅析及有关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11-12.

[4]李灿,彭现堂.对本科生学术失范现象的调查分析-以某高校为例[J].特立学刊,2012(5):36-41.

[5]马玲.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证分析及探索性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31-33.

[6]储南玉.学术论文中摘要、前言、结论的比较研究[J].应用写作,2002,12(增刊):30-31.

[7]刘志壮.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210-212.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Z].2012-11-13.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3

摘 要:本次调查研究通过对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后对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为大学英语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本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学英语让已毕业的大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大学英语在教学体制上仍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同时,被调查人群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需求明显;对于相关专业英语的需求量很大;同时更重视英语的实践环节,他们更需要学校在英语实践环节的培養。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社会需求

1 选题背景

需求分析是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经贸、制造和服务等方面(陈冰冰,2009)。经调查分析通过需求调查的方法不仅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到受用群体的直接意图,而且通过调查可以准确的分析出资源的利用点,从最大限度上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大效率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社会各行业对于毕业生需求对于改革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拟从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角度入手,以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英语应用情况为研究背景,对非英语专业专科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描述,以期改进大学英语综合课的教学。

2 研究方法

主要应用调查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大学英语学习需求,进行调查。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等科学方式对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得出研究结论。

2.1 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运用调查法中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问卷调查法,以书面的形式提出问题,然后回收整理,统计进而研究得出相关的结论。

问卷包括三部分:

2.1.1 第一部分填写要求;

2.1.2 第二部分是本次问卷的正文部分,包括关于参与调查人员的相关资料,例如毕业时间,从事专业以及英语学习目标,英语学习态度和对大学英语综合课期望的15个选择题;

2.1.3 第三部分则是参与调查人员提出的意见,这对研究的延伸有很大的帮助。

2.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针对已经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该调查中涵盖了多个专业毕业生,有的甚至已经工作多年。问卷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对其中的300人发放了问卷,共收回28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79份。

3 研究内容

主要根据调查对象工作性质判断出调查对象在已毕业后对英语的需求以及英语对被调查者的影响大小判断出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大学英语学习需求,从而为大学英语改革提供资料,有助于大学英语的发展与进步。

4 研究结果

本次参与调查的人员本科阶段所就读以普通本科为主,在职业上大体划分为一线技术人、办公室协调人员、商务有关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50%的调查者认为英语在目前的工作当中应用较少,可是他们对待英语的学习态度普遍偏高,认为学习英语是必要的平均超过40%,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最高强烈高达65%。而学习方式上选择通过购买书籍学习的占调查人数的35%,完全没有学习英语的比例为20%。由此,我们得出,虽然工作中应用英语的情况并不多但是这些一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一方面来说这是一件积极而有意义的发现,证明大学英语对他们的帮助有时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提升,而是一种内在的培养,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的培养。

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在工作中主要应用英文的地方在于“说”,而被调查人员在英语能力的训练上也更看重口语,在本次调查中其中一项关于“重返校园更重视英语哪方面的学习”结果表明56%的人更看重口语,47%的人更看重听力,由此可见英语的实践在也毕业的大学生心中占有多强的比重。

对于问卷中最后一个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您认为英语能力对于个人发展有没有影响”的结果分析表明37%的参与调查者认为英语能力的提高对个人的发展是有比较大的影响,而31%的人认为英语能力的提高对个人发展影响虽然不大但确实有着深远的意义。由此我们更应该肯定大学英语的教育是必要的同时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方式方法的改革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不应满足于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系统,应该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一步一步使得大学英语更具有实践性,稳定性,以及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5 结束语

本次研究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同时本次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以偏概全,而对于本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希望这对于大学英语的改革有着一定的作用。希望看到本次研究能使更多的人去思考,抛去所有界定,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的思考甚至可以是更加宽泛的教学方法上的思考。通过毕业生需求的调查能为大学英语改革提供帮助,并对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冰冰,王欢.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7.

[2]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8.

[3]纪康丽,等.根据学生需求设置大学英语阅读课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

作者简介:

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篇4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又会引致泡沫经济,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由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了比较严重的泡沫经济,导致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不仅对有关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破坏作用,也对世界经济形成了很大冲击;即使经济发达国家也存在诸多泡沫经济的隐患,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后,至今未恢复增长;美国经济不断积聚的泡沫成分,让全球经济界人士忐忑不安。如何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泡沫经济,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热点。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将被迫对外开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将日益加快,研究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以便在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防止金融深化过程中发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进而引发泡沫经济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

一、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涵义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商业、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包括银行信贷信用如期票和汇票、有价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产权、物权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活动占总经济活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金融深化的程度日益提高,其结果是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创新。由于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活动,金融市场的交易额和金融活动本身的产值迅速增长,形成规模不断扩张的虚拟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的股票和房地产等长期资产价格迅速的膨胀,是虚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所形成的整个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其形成过程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价格上涨的预期吸引了大量新的买主,这些新买主一般只是想通过投机获取价差、牟取利润,而对所买卖的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或盈利能力不感兴趣;由于新买主的不断介入,价格节节攀升,形成泡沫经济现象;一旦价格上涨的预期发生逆转,价格暴跌,泡沫破裂,便引发金融危机并导致整个经济衰退。历史上著名的泡沫经济案例有1636年发生的荷兰郁金香泡沫、1791――1720年发生的巴黎密西西比泡沫、在伦敦发生的南海泡沫等,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的泡沫经济案例拉美地区的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金融危机等。

在讨论泡沫经济时应严格区分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泡沫经济并不等于经济

泡沫。经济泡沫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具体表现为上下起伏的经济周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市场机制会对经济泡沫起制衡作用,无论速度快慢,最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总会出现一个均衡点,突出表现为价格上升,需求将下降。但市场机制对泡沫经济则无能为力,因为泡沫经济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均衡点,突出表现为价格上升,需求随之上升,市场充溢着买涨不买落的投机气氛,泡沫经济运行不遵循市场的基本运行原则,是市场失灵的特殊典型。1846――1847年英国铁路狂热,1919――1920年伦敦和纽约股票和商品价格暴涨暴跌,1920――1923年德国物价剧烈波动,1982年黄金价格从每盎司850美元跌至350美元等,均是比较典型的经济泡沫的案例。

二、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方面。

1、高度流动性。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正是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不稳定性。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是由由虚拟经济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3、高风险性。由于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无常,不遵循一定之规,且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驽,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大量投机性资金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4、高投机性。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虽然可以作为投资目的,但也离不开投机行为,这是市场流动性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是在新兴和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市场监管能力越差,防范和应对高度投机行为的措施、力度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投机性游资也越容易光顾这样的市场,达到通过短期投机,赚取暴利的目的。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在联系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经济范畴,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虚拟经济的产生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则虚拟经济将无从谈起,即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的货币、资金、电子货币、股票、债券、ABS等金融工具,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持,落后的虚拟经济会成为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的障碍。

但是,我们应看到,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并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发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破裂又会引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以EdwardS.Shaw为代表的众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金融深化而不断增加,因此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一主张是片面的。西方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总量迅速膨胀,目前均已大幅度超过本国的GDP,但在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GDP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反而有所下降,而且,在欧洲还引发了90年代的货币危机,在日本则产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在80年代中后期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深化程度迅速提高、虚拟经济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仅对本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损害,还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以及资本流动等渠道,对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

四、虚拟经济的功能及其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而且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还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和因价格或汇率波动引致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使实体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自身产值的增加本身即促进了GDP的增长,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具体而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发现的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主要诱导工具。通过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使发行主体如企业等能及时并充足地获得发展所需资金,促进优良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获得社会资金的企业有义务提高其经营透明度,由广大虚拟资本投资者予以监督和审查,通过市场的力量,自动调节资金流向,使社会资本流向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管理

规范的行业和企业,使没有前途的企业由于资金匮乏而自生自灭,提高社会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金融市场还为存量资本优化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可以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盘活因投资决策失误或市场需求结构转变而闲置的存量资本,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在这一方面,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子是美国经济近十年的强劲增长。美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与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成功转换有关,但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巨大支持也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风险资本市场为美国的网络经济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资本,使其在短期内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2、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其一,虚拟经济在促进社会资本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技术以及自然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流向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部门,提高整个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二,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的发展,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规模扩张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股权置换、控股收购等产权交易方式的创新,为企业低成本规模扩张提供了便利渠道,有助于社会规模经济的发展。其三,制度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源泉。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对社会经济发展最具影响也最具推动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就是股份制,而股份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股权的分割、设置和股权交易,这些均是虚拟经济的重要范畴。

3、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其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创新,使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同时也使企业产权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相对分离,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与处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弱化,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增强。其二,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企业资金安排、投资选择、规避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影响,如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外汇掉期业务,可使企业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其三,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反映了现货市场供求关系的未来转变,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选择正确的经营方向;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4、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虚拟经济日益发挥出对实体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虚拟经济自身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1980年相比,1996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总额均成倍增长,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迅猛,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1980-1996年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金融资产

1980-1996年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增加值的变化(1995年不变美元)

1980-1996-年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化(%)

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篇5

摘要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在内容上与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同时,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从一些方面上简化了相关的会计处理,避免了重复的、繁琐的处理程序,大大简化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本文将以对比作为主要手段,来探究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并从中找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优点,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与运用提供参考与帮助。同时,也指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不足之处,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制度

目录

中文摘要·················································Ⅰ 引言······················································3 1.《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3 1.1出台背景···············································3 1.2出台意义···············································4 1.3《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内容······························4 2《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5 2.1《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5 2.2《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5 2.2.1 历史成本计量····································5 2.2.2 公允价值的相关要求······························6 2.2.3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7 2.2.4 所得税的核算··································7 2.2.5 待转资产核算·········································7

毕业论文设计

2.2.6 财务报表的编制······································7 3 小企业会计准则不足之处······························7 3.1有关小企业的界定标准······························8 3.2不公开发行债券或股票的中型企业·····················8 3.3 关于经济业务会计处理和披露的出发点和原则的问题·······9 3.3.1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9 3.3.2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规定···················9 3.3.3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规定························10 3.3.4税收直接减免、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情况的处理··········10 3.3.5 借款费用的处理····································10 3.3.6 管理费用的范围···································11 3.3.7关于利润表的规定··································11 3.4 日常业务中不经常遇到的问题·························11 4 关于完善和落实《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议················11 4.1 切实完善企业自身结构 加强管理决策准确度·············11 4.1.1 提高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12 4.1.2 加强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12 4.1.3 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12

4.1.4 健全目前企业已有的会计机构·······················12

4.1.5 推动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12 4.2 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创造发展有利条件···················12 4.2.1 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12 4.2.2 不断改善小企业生存的环境问题·······················13 4.2.3 加强对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监督·························13 结论·················································13 致谢··············································14

毕业论文设计

论小企业会计准则

引言

2011年底,财政部出台了最新版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内容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十余处的不同。这些不同之处会对符合中小企业确认条件的企业在收入的确认、费用的计提、纳税等方面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对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产生重要的变化,也会对中小企业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找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处,并从中找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优缺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取之所长,补之所短,将会充分发挥该准则的作用。

1《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

1.1出台背景

目前,我国的小企业数量众多,涉及的相关行业很广,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很庞大。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凡是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企业,均可认为是小企业:

1、不承担社会公众责任。所谓的承担社会责任,一是指企业的股票、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二是指受托持有和管理财务资源的及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或主体)。

2、经营规模较小。所谓的经营规模较小,指的是符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说规定的小企业或微型企业标准。

3、既不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均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并且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中小企业均适用该准则。相关的要素中,与小企业相关的收入、费用、资产等经济方面所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很大,这就决定了小企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保障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2003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和引导小企业的健康发展。2009年后,国家又进一步的提出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出台一系列的综合性政策措施,来确保小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但是,我国的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譬如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已经困

毕业论文设计

扰小企业很长时间了。造成这个难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及中小企业的自身管理存在着问题等重要原因。同时,小企业的相关从业人员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这就导致了小企业的人员结构、管理制度等方面不甚合理,就更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如若市场产生较大的波动,小企业很容易就陷入生死存亡的危险地步。这对我国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试想,一个每天都处在对自己的生存问题而感到忧心忡忡的企业该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并且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核算、计量方面都比较复杂,并不是完全适用于小企业的日常业务。而之前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距离今天已经有些时日了。在市场经济变化巨大的前提下,已经不能为现在的小企业提供适当、有效的指导,不能使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根据此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1.2出台意义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是国家贯彻落实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鼓励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为中小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与结构提供可靠的参考与指导,从而加强企业的管理层次与结构,使之趋向于更加合理的位置。这样,也能够为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日常业务核算时提供有力的保障,使他们能够为企业提供最合理、最全面、最准确的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决策。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负担,使税收方式由核定征收转为查账征收,即根据企业的实际利润来确定纳税额,这样既减轻了税赋,也享受了税收公平。例如一些只针对查账征收企业的征收优惠政策,就会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中小企业带来实际的益处,使它们能够享受到税收方面的优惠。除此之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执行了新准则的中小企业,其管理、核算系统更加完善,相关会计从业人员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财务报表,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有信心、有理由的对小企业进行贷款业务,这样就可以盘活中小企业,使它们暂时的摆脱困境,健康的发展。

1.3《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内容

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先前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内容上基本相同,但是在一些计量与处理方法上,仍有部分的差异。例如《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规定,符合《中小企业认定标准》的企业,可以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是直接按照成本计量即可。另外,《小企业会计准则》还规定,可不计提坏账准备,仅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对于存货跌价准备,《小企业会计准则》较之《小企业会计制度》而言,毕业论文设计

也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可不进行计提。

相对于《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国税、地税机关,以及银行金融机构。这主要是为了简化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的程序,增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度,进而解决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2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的比较

2.1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

1、适用中小企业,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微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参照执行本准则;小企业的认定按《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2、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执行该标准。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这类小企业,自身存在着公众受托责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

·法律要求,无论规模大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 ·已经在深交所、沪交所发行股票、债券的小企业; ·已经在境外发行股票的小企业;

·预计在境内或境外发行股票、债券的小企业。(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这类小企业,有社会公众受托责任,以不同的方式受托持有、管理他人的资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受托人; ·小型投资基金。

(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这类中小企业母子公司间有重大的控制、影响关系;

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合并形成的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并且母子公司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是外国企业,其在国内的子公司,可以执行本准则。

3、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提前执行。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同时废止。

毕业论文设计

2.2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2.2.1 中小企业历史成本计量的比较

在会计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中对本企业的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中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对相关的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1、中小企业的资产的计量方法的比较

在资产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中小企业按照成本计量,可不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也不用采取公允减值的模式。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较难确定,故计提减值准备时需要进行较多的职业判断,而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少,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更少,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对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跌价或坏账准备,不要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仅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这就大大简化了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压力,也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2、中小企业的收入确认的比较

对于收入确认方面来说,《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中小企业可不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而是要求中小企业在提供劳务及收到货款或是拥有收款权利时才确认收入的发生,减少了相关从业人员对资金风险的职业判断的要求。同时也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定的时点。在收入计量方面,不再要求中小企业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以及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来确定收入的金额,而是要求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收入的金额。

3、中小企业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比较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不再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按其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会计计量基础,而是要求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来确定。按照此方法来核算,可以免除对最低付款额的进行折现的计算,只需要根据预定付款总额和发生的相关税费进行核算即可,这种方法更适合小企业的日常核算业务,也更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4、中小企业负债和利息的确认的比较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中小企业的负债不再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是要求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对小企业借款利息不再要求按照借款摊余成本和借款实际利率计算,而是要求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简化了核算要求。2.2.2 公允价值的相关要求的比较

毕业论文设计

1、中小企业金融资产的确认与入账价值的比较

对于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按照成本(即购入价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实际支付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入账;对于那些长期投资的利息收入来说,《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再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而是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债券的本金和其票面利率计算:而对于投资期在一年内,并可以随时变现的短期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则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科目,需要分别计入。这样对于小企业来说,就会显得比较繁琐,因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日常相关业务并不需要做的这么细,也没有过多的投资项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只需要根据所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即可。在“长期债券投资”或者“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中的债券折价和溢价的摊销核算当中,《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持有的债券在持有期内在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要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规定,企业所持有的债券在持有期间内确认相关利息收入时要按照直线法进行摊销。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直线摊销法是指企业将债券购入时的溢价或折价,按债券从购入后至到期前的期内平均分摊的一种方法,各期投资收益不变。按照直线摊销法,投资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这样看来,对于小企业来说,使用直线摊销法更加简单,也更符合中小企业的日常业务往来。2.2.3 中小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的比较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应根据本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是否可靠取得等方面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规定中小企业一律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2.2.4 中小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的比较

毕业论文设计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以转销的所得税率为依据,计算递延所得税款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来核算所得税,这种方法比较繁琐,需要公式: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起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来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即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在实际业务中,需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相比较而言,这就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2.2.5 中小企业待转资产核算的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内容是外商投资企业将要待转的所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捐赠的价值。外商企业在接收非现金资产捐赠时,根据发生的实际成本,借记非现金资产类科目,如“原材料”“固定资产”“在途物资”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年终时企业应根据“待转资产价值”的账面余额,借记此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相应科目。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中,待转资产价值指的是中小企业所接受的资产捐赠价值。这就说明,该价值不仅包括了非现金资产,也包括了现金资产的价值。在接受现金资产捐赠时,应借记现金资产科目,即“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在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价值时,按照所发生的实际金额,借记非现金资产类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一个会计终了时,如果企业所接受捐赠的待转的资产价值全部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账面余额,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同时,若在会计终了时所接受的非现金资产金额较大的,在经有关部门的许可下,可在规定期限内分期平均摊入各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其账务处理同上。

2.2.6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的比较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4个部分,可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同时,也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如删除了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股利等科目;利润表则减少了对相关利润的调整与细分。这样既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减轻了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压力。另外,《小企业会计准则》也降低了对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内容的要求,也减少了披露内容。

综上所述,较之于《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这上述的优势,从而能够大大减轻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简化相关的会计处理与核算,毕业论文设计

能够使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为企业及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小企业会计准则不足之处

3.1 对有关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不够合理

以交通运输业为例,国家规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小型企业。但是在日常实际中,仅有几辆运输车辆、10人左右的的货物运输周转公司和拥有十几部甚至几十部运输车辆的长途运输企业相比,前者的日常业务核算未免显得过于复杂了。让它们采用同样的会计准则来处理业务,似乎有些不够合理。所以,如果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能够将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细化,就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此类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3.2 对不公开发行债券或股票的中型企业的适用范围不明确

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中型企业和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小型企业一样,不公开对外筹资,其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国家税务机关和企业相关的债权人。同时,这样的中型企业,往往不区分经营者和投资者,所以他们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不需要通过会计信息,通常他们对企业就很了解。但《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上市企业、公司的一些要求就不再适用于这类中型企业。对这类中型企业的界定,就显得很棘手。按照企业日常业务来讲,这类中型企业应该适用于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但该准则并未明确说明。所以,作者认为应当将此类中型企业纳入到《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管辖范围当中。

3.3 会计处理和披露的原则与税法的相违背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国家税务部门,具体来说就是国税机关、地税机关、海关等,所以从总体上看《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是从尽量符合税法这一出发点和原则设计的。但是,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仍有许多的规定与该出发点不相协调,甚至与其相悖。

3.3.1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未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

《小企业会计准则》忽略了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的问题。例如,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使用规定,收到材料采购员送交的供应单位发票账单等报销凭证时,应借记“在途物资”、“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而按照增值税税法规定,工业企业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在货物验收入库后,商业企业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应

毕业论文设计

在付款后,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显然,制度草案没有考虑到所购物资是否已入库或是否已付款的情形,这会导致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不合规定的抵扣,为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增添了额外的工作负担。

3.3.2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规定不明确

税法对我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应税销售额全额计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区分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规定较为模糊。例如,根据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的账务处理规定,收到应收的商业票据或发生应收款项时,按发生的相应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或“应收款项”科目,按实际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营业收入”等科目,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小企业,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收回应收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票据”或“应收款项”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明显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该怎样进行账务处理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3.3.3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规定与所得税税法不一致

所得税税法规定,除一些特别要求的企业外,我国目前的所得税计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3500元。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所得税前列支标准以企业可列支的计税工资为基础进行计算。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付工资科目核算中小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中小企业按照应付工资所提取的福利费。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所得税纳税申报时需要重新计算调整可列的工资及福利费等费用,这显然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发点不符。作者认为,《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可增列“计税薪资及经费”等相关的会计科目,专门用来核算企业实际应付工资超过税法规定标准时可在税前支付的工资费用,以及以可在税前列支的工资费用为依据计算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相关的经费。这样就可使《小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关于工资、福利费等费用的规定相一致。

3.3.4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未规定税收直接减免、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情况的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只是对先征后退的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而关于直接减免、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税收的会计处理,《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

3.3.5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对借款费用的处理忽略了所得税法中的相关的要求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在交付使用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以及按税法规定不能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应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这一处

毕业论文设计

理忽略了所得税税法中对于不得抵扣的借款费用的规定。例如,根据所得税法,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这项规定显然违背了准则的出发点和处理原则。3.3.6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管理费用的范围与所得税税法不一致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可在税前列支的管理费用的包括范围比《小企业会计准则》要大。可在税前列支的管理费用包括了开办费的摊销、消防费、绿化费、外事费等,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营业及管理费用就不含上述四项费用,这会导致在日常业务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3.7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利润表的规定未考虑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要求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利润表仍然采用通用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所要求提供的数据则很少涉及。财政部有关官员曾经专门指出,中小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要考虑到报表主要使用对象税务部门的要求;中小企业会计报表可以专用报表形式编制。作者认为,将中小企业的会计报表特别是利润表以专用报表形式——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格式和要求来编制是较为恰当的选择。这样做不仅符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处理原则,而且也减少了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重复工作,提高了相关会计税务业务处理的效率,体现了成本效益原则,同时也增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性。

3.4 对日常业务中不经常遇到的问题规范模糊

对于在小企业日常业务中不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小企业会计准则》并未做出明确而合理的解释与规定,仅要求相关企业参照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但是,两个准则所适用的企业类型、资产规模、管理结构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相关的诸如债务重组等问题,就不能一概而论了。采用相同的标准。就有可能造成小企业所编制的报表信息失真,失去或大大减弱其使用价值。所以,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应当适当的简化对财务报表中一些不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方法,从而有利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施行,也有利于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于完善和落实《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议

4.1 切实完善企业自身结构 加强管理决策准确度

4.1.1 提高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

目前,我国的小企业的管理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是困扰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鉴于此,可以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班,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使其更加重视会计核

毕业论文设计

算的重要性,能够看懂、明白会计报表的信息,为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作出正确和关键的选择。

4.1.2 加强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记录者,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财报的准确性,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管理层做出的决策。同时,也要相关会计从业人员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这样才能使会计人员真正担当起会计责任主体的重任。

4.1.3 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会计工作的真实合法性,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小企业,可以效仿大企业的做法,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内审制度,由专门的人员来监督会计工作;对于不适合建立内审机构的企业来说,可以进行岗位轮换,或各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有效性。

4.1.4 健全目前企业已有的会计机构

建立健全企业已有的会计机构,可以减少因一些被忽视的漏洞而发生的不必要的事故,减少因此而带来的损失 4.1.5 推动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

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完善电算化系统,加大电算化方面的投入,也是普及电算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既有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又有完善的系统作支持,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发展。现在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也开设了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能够今早的帮助同学熟悉电算化的使用方法,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创造发展有利条件

4.2.1 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应经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这再很大程度上规范了会计行业的行为准则。但是对于一些中型企业,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类企业的会计工作。这就给相关的企业带来的不便。国家应出台符合这类企业法律法规,实现全面覆盖各类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目标。另外,还应在考虑小企业日常业务相对简单的特点,设置通用的会计科目,避免出现重复设置科目的现象发生。4.2.2 不断改善小企业生存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小企业生存的突出问题就是融资难,主要是由于在和国企或大型企业的对比竞争中,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资金引进、技术支持、国家政策等方面。鉴于此,毕业论文设计

国家应该逐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引导小企业走出困境。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基金来扶持小企业的发展。

4.2.3 加强对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监督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仅仅依靠小企业自身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很多小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做的还很不完善。所以,国家也应加强监管措施,下大力气对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的而监督,防止相关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到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监督体系。

结论

综上所述,《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收入的确认、费用的计提、纳税等方面与《企业会计准则》存在这差异,这些差异集中体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优点,为中小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也大大减轻了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能够使其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希望准则的编者能够即使完善,使《小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完美。

毕业论文设计

感谢***老师对我论文的悉心指导,从论文选题、大纲的确定到论文的写作过程给予我真诚的鼓励、建议和指导。她严谨的治学作风给予我深深地影响,促使我在论文写作中精益求精。对***老师的辛勤指导,呈上我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父母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经历促使我满怀热情投入到这篇论文的写作之中。

通过对这篇论文的撰写,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有助于我们能更全面的了解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实务内容,为以后的实践活动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

感谢在我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给予我淳淳教诲的所有的老师们,谢谢您们曾经给予我的一切。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6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专业口径过窄,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找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领导、体育教师们以及社会相关部门极其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武术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学校是传承人类知识的专门场所,武术的继承和发扬绝对不能轻视学校阵地的战略作用”。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各高校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体育人才,显现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使体育真正成为必不可少的项目。高校人才培养是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长远计划,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学校关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关心用人单位的趋向,以便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体育专业中的武术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目前高校武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受人民喜爱和推崇。目前,我国体育院系武术专业并没有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沿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统一”培养,培养出真正的学生近似“千人一面”。1999年武术专业拓展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之后,经过一个轮回的课程设置的尝试,2004年9月(有的2003年9月)进行了新的课程方案的调整和修改,但各个学校仍是各自为政,对“民体”专业缺乏统一和规范的培养原则和方案,就是同一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也大不一样。各学校对“招生”、“教学”、“训练”、“管理”、“就业”等方面的研究正处于现在进行时,一个本专业全新的培养模式正在探讨之中。因此,目前对我国体育院系武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且又十分迫切。

二、我国武术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国家教育部文件规定,各高校应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构建我国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响应国家教育部号召以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这一原则就是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具有民族传统性的特点。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为主线,进一步整体优化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内容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就要以学生为本,一是要以学生的个性为本,二是以全面发展为本。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重点,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性的改革。

(二)社会适应性原则

教学的内容要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为根本。社会化理念是根据体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需要这一规律提出的“体育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其产生和发展都受到社会诸因素的影响,这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本质联系”。确立社会化的理念,就是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身要在更高、更新的层次上树立对于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本专业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并通过教学改革增强这方面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性高级人才的基地,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要的人才库。

(三)一专多能性原则

一专多能的原则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也就是既要提高学生本专业的专项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体育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最主要的场所,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面对新的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就更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笔者建议延长专项的训练时间,重点保证专项训练的质量,提高训练水平,同时在课程中还组织开设一些开放性、超前性、综合性知识创新的课程体系,为拓宽本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以及为学生未来的择业奠定基础。

(四)柔性原则

柔性原则是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社会需求在宽口径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主动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喜欢的课程和专业方向,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积极为学生提供主辅修、第二学位及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广阔的择业空间。

三、对策

(一)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我国体育院系武术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是目前高校应该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据调查我国体育院系武术教师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应该根据课程需要,和学校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加快引进武术专业教师的速度。同时,短期培训也是提高武术教师水平一条捷径。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武术教师进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训和专业培训。在专业培训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根本,在学习巩固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经验交流,讨论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现有武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各体育院系还应该建立任人惟贤的用人制度。领导重视,科学决策,根据专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合理布局专业项目。

(二)以市场需求为依托,适当控制专业招生规模

市场决定生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武术专业毕业生作为各体育院系的“人才产品”,同样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人才供需矛盾主要通过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体现。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武术专业人才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调查表明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毕业以来,供与求的矛盾越发突现出来。通过调查,80%的武术专家认为应当控制各体育院系的招生规模。我国武管部门也应当根据各校的实际就业比率,合理分配招生名额。对于一次就业比率过低的学校,应严肃处理,对于存在问题严重者应停止该学校下年的招生资格。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我国体育院系武术专业每年的招生应控制在300人以内。

(三)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地方传统武术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与传承性的特征,因此建议各地区学校结合自己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发展地区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以点带面,以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同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在培养武术专业人才方面居有先天的优势。我国尚武之风,历史悠久。习练武术的群众基础广泛。我国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习武佳话更是家喻户晓。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体育院系武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也应该突出地域优势和特色项目的设计要求。在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方面,有些学校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中华武术的热爱,更重要的是为广大的民间武术与高校武术的协调发展开了先河。也可以为同类学校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四)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能力是个抽象的概念。武术作为体育院系的一种专业,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它在育人方面的特殊作用,这是各大体育院系和我们每个武术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培养武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各学校应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造环境。调查表明,我国各高校几乎都建立了各种武术协会和武术俱乐部。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院系,本身就具有建立武术协会和武术俱乐部的师资、教学上的优势。同时,这也是目前高校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的一个很好方式。通过建立武术俱乐部,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普及和提高武术专业学生参加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广大师生经常参加武术运动和比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武术,加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业能力的目的。

(五)加强学生现代化知识、技能的培养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为适应21世纪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应该加强对武术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汽车驾驶、外语口语技术技能的培养。通过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学习和锻炼,为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能力。据调查,我国即将毕业的2007级学生中,有6%的已经拿到了驾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增加选修课的形式,使更多的武术毕业生掌握了驾驶技术,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就业的竞争性。另外据报道,越来越多的武术本科毕业生向国外发展。学生趁着在校阶段,掌握一门外语,无疑是增加未来就业和职业竞争的砝码。

(六)加强教学与管理,丰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管理是关键要素。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时间较晚,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相对不足,应该吸取体育教育等老专业的成功管理经验,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管理力度,并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指挥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评价系统和教学保证系统。各级领导要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投入和扶持,加强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目标管理,共同努力把这个新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符合21世纪人才要求,丰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1]蔡仲林.武术教材与武术教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M].

[2]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心.武术文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邓宗琦.面向21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7

关键词:就业,汽车专业,汽车产业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应届大学生人数数据,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 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 2014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 达到727万。而据预测, 2015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50万。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许多大学生束手无策。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上至国家领导, 下至平民百姓都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下, 汽车专业的大学生应如何把握就业机遇与挑战, 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学校如何做好就业工作, 培养社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 使得汽车毕业生能够找到他们满意的工作, 为社会作出贡献。笔者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下文简称“汽车学院”) 为例,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分析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并为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期为汽车专业教学和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一、汽车行业就业现状分析

(一) 汽车行业就业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 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经济增长的措施, 其中一项就包括汽车行业的调整, 就稳定汽车消费, 加快结构调整,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特制定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为汽车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随后又制订了有关“汽车下乡”的政策, 促进汽车消费, 这样就必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 汽车人才紧俏, 汽车行业用人量增长明显, 从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提供的数据来看, 中国整个汽车产业链还不够成熟。人才需求量很大, 不仅是汽车研发、汽车设计这些高端位置。汽车维修人才、汽车营销人才、二手车评估师等也是汽车这条巨大产业链上不可缺少的。特别是汽车维修有关的专业更是需求旺盛, 汽车维修也带动了汽车零件制造业的发展。除了汽车制造厂还有汽车配件类企业, 汽车销售, 汽车保险业、汽车维修以及兴起不久的二手车评估等等这些下游产业。汽车维修又带动汽车配件业的发展, 中国的汽车配件行业还不太成熟, 许多企业只是生产附加值低的产品, 也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企业需要产品升级, 因此对人员的需求量会不断上升。

我国各方面消费水平还很低, 尤其是汽车消费隐藏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外加汽车业所需各类从业人员数量巨大, 汽车研发、制造、机电等技术类人才更是捉襟见肘, 有工作经验者成为各用人单位竞相争抢的对象。综上所述, 我国汽车行业的就业空间还是相对广阔的。

但是, 受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国际政治形势、地区汽车限购政策等的影响, 汽车行业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且本科毕业生自身职业规划及职业定位不清晰, 实践经验不足等等个人因素的影响, 导致汽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

(二) 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唯一的独立学院, 华工非常重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和创新办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紧紧围绕珠三角地区优先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按照“以工为主, 多科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规划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学院围绕毕业生高就业目标, 实施了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三战略”。就是“明确一个指导、建立四个体系、实现一个目标”。即:以提高能力, 培养“专长增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指导, 构建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构建技能和职业资格培训体系;构建“个人拓展”和创新实践保障体系;构建就业服务体系。

学院加强与各专业对口行业的沟通联系工作, 建设了一大批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为毕业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学院自2010年开始有毕业生, 近五年来, 汽车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0.39%、95.86%、98.93%、98.83%、96.17%, 均高于全国及广东省就业平均水平。

笔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 随机调查了199名毕业生, 并访谈了40名毕业生,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 在专业相关性方面, 仅有63.82% 的毕业生从事汽车专业相关工作;在工作地理位置方面, 77% 的毕业生集中在珠三角发达城市工作;在工资待遇方面, 平均月薪6500元以上占17.09;4500-6500元占24.12%, 3500-4500元占23.12%, 2500-3500元占28.14%, 还有7.54%毕业生月平均薪酬在2500元以下, 从调研可知, 工作年限越长, 工作经验月丰富, 薪酬待遇越高, 其中汽车销售人员的收入呈季节性变化, 变化浮动大;工作单位性质方面, 在国企、事业单位等工作的毕业生占40.2%, 外企、合资企业工作的占25.63%, 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占34.17%;工作稳定性方面, 50.25% 的毕业生毕业后一直在同一公司工作, 63.82% 的毕业生暂时没有跳槽的打算;在工作满意度方面, 80.04% 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另外, 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影响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包括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等。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大部分汽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常, 但, 也有小部分毕业生对现有工作不满意, 工资待遇低等,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自身综合素质方面的原因, 也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原因。针对这些情况, 学生及学校应该结合现在情况, 多方面努力, 以提高就业质量。

二、汽车专业大学生就业准备

(一) 扎实专业知识, 提高实践工作能力

作为汽车专业学生, 在大学期间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首先, 汽车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学生应积极关注国际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变化, 了解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 把自己打造为自己满意, 企业能用的汽车人。其次, 应通过多方面的锻炼, 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培养自己的良好的思想品德 (如吃苦耐劳, 虚心求教等、积极乐观、有责任感吃苦耐劳) , 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判断能力、有清晰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 做好就业准备, 避免误区

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前需要锻炼吃苦耐劳能力并且提前 (至少一年) 做好就业的准备, 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要有明确了解。

应届毕业生须知道的就业的心理误区:

1. 初出社会, 许多人对于就业情况不了解, 切忌盲目从众;

2. 不要沉溺在大学的休闲时光, 要懂得厚积薄发 (可以学习日语、德语等语言, 方便日后工作交流) ;

3.很多师兄都有提到的, 是关于虚荣心。初始时候的工资问题, 不要过于介意短期的收入, 要了解职位是否合适自己, 报酬是重于你能够为他们创造的价值多少来衡量的;

4. 认清自己的能力, 理解职业平等性, 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我们需要经验。不要持着“我一定要找好工作”的想法, 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位;

5. 遇到挫折要坚持, 不要随意跳槽, 寻找发展空间。

(三) 做好自身职业规划

做好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 增强个人实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

1.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 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

2.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

3.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

4.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5.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 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6.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 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提升成功的机会。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 不可盲目地“撞大运”, 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 古语讲,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 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 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 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 简直是耽误时间, 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 实际上未雨绸缪, 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 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 也更经济、更科学。

(四) 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

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如吃苦耐劳, 虚心求教等、积极乐观、有责任感吃苦耐劳) , 懂得保持良好心态去与人交往和学习, 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判断能力、有清晰解决问题的思路, 能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一个好的习惯, 决定着你的工作效率, 这对于你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以及影响。工作表现的优秀突出, 更是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以及提拔。在学校期间应该积累一些可以拿得出手的知识 (主要是自己想学的, 符合自己人生方向, 不必从众 .) , 给自己的大学一份满意的答卷。多了解自己, 了解社会。发掘自身一个闪光点, 明确职业定位, 便能突破自己, 展现自己。

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策

(一) 正确引导毕业生就业

学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 从校企合作入手, 着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提高学校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力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就业。校方应该收集大多数的大学生的意愿来, 衡量我们毕业生存在的哪些不足, 然后据此来提高毕业生能力, 为他们选择适合的企业。要引导学生优先考虑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位, 而不是考虑薪酬。

(二) 为学生提供工作前经验传授

第一, 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在会发生未来又会向什么趋势发展, 让学生明白自身什么不足, 才会让他们加强自己不足方面的能力。

第二, 从面试来入手, 提升毕业生的面试能力, 而且指导毕业生如何完善自己的简历。多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 依据市场人才供求, 按照求职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 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学校可以提供招聘信息通知与发布 (包括举办招聘会) , 开展相关企业讲座, 让业内人士与学生面对面, 了解行业前沿, 邀请师兄师姐分享就业经验。承办相关提高就业能力的竞赛, 做好毕业生就业调查及相关行业发展报告等。

(三) 注重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地资源, 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研究, 多渠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 汽车作为现代人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汽车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汽车专业的学生, 以及学校都应该结合社会需求, 多方面去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同时, 也要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俊涛, 赵鹏飞, 李正桥.金融危机对高校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2]张成.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0.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8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某普通高校7个理工类专业为样本,涉及628名2007届本科毕业生。

二、调查内容

根据笔者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感受,考虑舆论对本科论文批评的角度,选择的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接受论文任务前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学生是否愿意取消本科论文、选题心理、如何看待“抄袭”、是否重视开题论证环节、完成论文的障碍及对答辩的认识。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28份,回收有效问卷405份。从统计结果看,确实有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1.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本科毕业论文承载了考核毕业生学位资格的功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大检验,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知之甚少,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缺乏认识。13%的学生在接受任务之前对毕业论文意义一无所知,25%的学生是在二、三年级时通过学长对毕业论文有一点了解,13%的学生表示专业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介绍过相关常识,27%的学生在选题前通过参加讲座了解毕业论文写作要求;23%的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具有考核学位资格的功能;76%的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2.学生对“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舆论认为本科论文质量不高,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与其让“掺水”论文泛滥,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调查对象中,只有32%表示如果学校政策允许,愿意多学两门专业课来顶替论文学分。看来舆论的呼声只是旁观者的看法,多数学生并不愿意取消本科论文。

3.学生选题心理

调查样本中只有19%的学生愿意自拟题目。选题时56%的学生把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选题的第一因素,24%的学生选题时考虑就业或考研复试的需要,20%根据对指导教师的好恶、题目的难度选题,存在“拈轻怕重”倾向。

4.学生抄袭心理

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调查显示,7.8%的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抄袭,64%的学生基本知道什么是抄袭,但是不知道如何界定抄袭;32%的学生意识到抄袭属于学术道德问题,抄袭可耻,40%的学生表示可以适当抄袭,但不要太过分,28%的学生认为抄袭是无奈的选择。

5.学生对开题论证的认识

对学生来讲,开题论证是接受老师集中指导、同学相互学习的好机会,然而调查显示,当就业面试机会与开题论证时间冲突时,63%的学生选择不参加开题论证,足以说明学生不重视开题论证。如果毕业论文管理条例或成绩评定标准中没有必要的约束,开题环节的功能会打折扣的。

6.学生完成论文的过程

为加强对论文写作过程的监控,很多院校设计了任务书、开题报告、开题记录、中期检查、教师评语、答辩记录、成绩评定、指导记录等近十种表格,其中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填写。调查显示只有21%的学生按部就班填写表格,其他学生均有一定程度的拖拉现象,套表的监控作用被弱化了。

7.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障碍

很多学生在完成论文时常常遇到一些障碍,调查中37%的学生认为最大障碍是知识功底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20%的学生抱怨实验(上机)条件不好,15%的学生感到指导教师太忙,具体指导某一个学生的时间很有限,另有28%的学生认为图书资料太少。看来本科论文写作的障碍有超过六成是来自于师资、图书资料、实验条件等。

8.学生对答辩过程的认识

72%的调查对象认为每个毕业生都有必要参加答辩。在答辩环节中,由于分组的偶然性和不同组别老师掌握的尺度差异,某篇论文在A答辩组只能得到“中等”,其论文水平可能比B组的“良好”还高。69%的学生表示在乎成绩的高低,希望能够把握好平衡,成绩要尽量合理。为了保证成绩评定的公正与客观,有的院校实行答辩回避制度,指导教师不得参加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36%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对指导教师的约束,有助于成绩评定的公正性,45%的学生则坦然表示指导教师是否在场没关系,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论文的质量。

四、建议

1.加强早期基础教育和开题前教育

为保证学生对毕业论文有充分的认识,应对学生加强基础教育和开题前教育。基础教育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鼓励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渗透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逐步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二是要为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科技写作基础》选修课,弥补理工科学生在应用写作方面的不足。开题前教育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的意义,鼓励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中;二是让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规格要求、成绩的评定办法,把“抄袭”降到最低限度。

2.严格筛选毕业论文题目

组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组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查小组,对指导教师提交的建议题目进行认真筛选。通过筛选至少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督促指导教师精心做好准备工作,在深思熟虑之后提出建议题目或建议方向。二是保证论文题目的质量。将那些大小、难度符合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题目精选出来,要控制专业学科论文和教育学科论文的比例,不设综述性题目。三是组织学生旁听题目筛选过程,使学生对建议题目有所了解,从而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

3.做好毕业论文的硬件保证

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图书资料、实验设备、机房等。对于一般院校,特别是新建院校,在硬件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缺口,学校方面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毕业论文的硬件保证。

4.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监控

为保证论文质量,首先要挑选业务水平高、有毕业论文指导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担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其次,要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毕业论文中的重要问题和步骤,既要指导到位,又要防止“越俎代庖”;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和二级学院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飞行检查,防止毕业论文写作“前松后紧”现象,保证毕业论文工作正常进行。

5.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

严把答辩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一是学生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任务;二是按要求撰写毕业论文;三是每一份毕业论文必须由两位以上教师进行评阅,并写出评语;四是二级学院(系)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管理,对答辩小组成绩最低者进行严格复议或二次答辩;五是实行“盲检”制度,教务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答辩资料和学生论文进行匿名随机抽检,防止个别教师不坚持原则给“人情分”。

上一篇: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下一篇:十佳歌手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