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就业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弹性就业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精选7篇)

弹性就业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篇1

08-09-03内容摘要:弹性就业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一种不可或缺的就业形式。近年来,我国的弹性就业也已得到了初步发展,本文试运用经济学理论从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两个方面来阐述弹性就业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弹性就业 劳动力 需求 供给

弹性就业产生于20世纪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就业形式而言的不限劳动场所、不限劳动时间、不限劳动报酬的一种极具灵活性的就业形式,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家庭就业、自主就业等多种形式。对于弹性就业产生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做过不同的研究,但大都集中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本文从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两个方面来阐述弹性就业产生的原因。

雇主对弹性就业性质劳动力的需求分析

本文从雇主的雇佣工人人数和人均工时的决策安排角度分析了弹性就业产生的原因。

(一)相关概念

1.劳动成本。劳动成本指由于雇佣了工人而产生的用于工人的支出,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可变劳动成本(随劳动时间的长短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二是准固定成本,一般是指非工资成本即不随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其内容包括:企业新雇员的雇佣和培训成本、法定的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等。

2.边际劳动成本。边际劳动成本是指因增加一单位劳动雇佣量或增加单位平均劳动时间而增加的成本,分为两类,一是保持现有的平均劳动时间不变增加单位员工雇佣量而增加的成本(用MCM表示),二是保持现有员工雇佣量不变,延长现有雇员平均工作时间1小时所面临的成本(用MCH表示)。

3.边际劳动产出。边际劳动产出是相对于边际劳动成本而言的,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劳动的变化所引起的产出量的变化,即产出量的变化额与劳动单位变化额的比值。边际劳动产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其他条件和平均工时既定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名工人所引起的产出的增加额(用MPM表示);另一种是在其他条件和雇佣人数既定的条件下,平均每名工人增加一个工时所增加的产出量(用MPH表示)。假定MPM、MPH都大于零,且随着雇佣人数和平均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即遵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二)模型构建

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只有在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劳动的边际收益时,企业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劳动边际收益=劳动边际产出×竞争市场下的产品市场价格),即只有在以下两式同时成立时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MCM=MPM×P ①

MCH=MPH×P ②

由①式得 :P = MCM/MPM③

由②式得 :P= MCH/MPH④

由于P是竞争市场下的产品市场价格,所以③、④式中的P为同一数据,即MCM/MPM=MCH/MPH ⑤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只有⑤式成立时企业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如果MCM相对于MCH上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用工时替代人数,即减少雇佣量,增加人均工时(即通常所说的加班)。

(三)模型分析

如图1所示,在企业规模较小、员工数较少时,增加雇佣员工数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小于延长平均工时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表现在MCM

MCM/MRM、MCH/MRH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图2中的B点。在长期,企业不会停留在现有规模,仅仅追求较小规模下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利润的无限化。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企业长期追加劳动投入时,MCM/MRM>MCH/MRH 者的上升速度大于后者。MCM相对于MCH上升,因此理性的雇主偏好于以延长平均劳动时间来代替新雇员的雇佣。即使在短期,MCM/MCH也存在着如图3所示的关系,随着加班时间的增加二者的比值也逐渐增大,从而造成了MCM 相对于MCH的提高,理性的雇主也会偏好于用延长平均劳动时间的办法减少新员工的雇佣量。当市场中的多数雇主都注意到这点时,劳动力市场中将产生大量等待就业的准失业人员。这些准失业人员的存在为弹性就业的产生创造了劳动力的准备。在竞争性的环境中,企业产品的需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每月、每周都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许多企业发现,维持存货的成本远大于保持产品的及时供应所带来的收益。因此,许多企业便采取了加班加点的方法来吸纳产品需求的波动。同时,近年来政府也越来越注重员工权益的保护,使得MCH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在此情况下,许多企业开始寻找既能吸纳产品需求的波动又不会带来较大成本的途径。弹性就业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弹性可满足企业的这一需求,弹性就业者可以在企业的产品需求旺季为企业服务,需求淡季离开企业另寻它途,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又满足了准失业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弹性就业便

由此产生。

弹性就业的产生和发展会受到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的影响。本文仅以非全日制就业为例来说明政府政策对弹性就业的影响。如图4所示,假定在企业的生产中,全日制工人和非全日制工人是相互替代的,如果相对于全日制工人而言非全日制工人的劳动成本或准固定劳动成本下降,则非全日制就业比例增加,相反则会下降。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企业的等成本线和预算约束线相切于A点,此时的非全日制就业人数为D点所代表的数字。当政府制定了保护非全日制就业人员权益的相关法律,规定了非全日制工人也同样可以享受解雇和怀孕津贴后,企业的预算约束线将发生转动,和新的等成本线相切于B点,此时非全日制就业人数为C点所代表的数字。非全日制工人减少的绝对数小于全日制工人增加的绝对数,因为全日制工人的劳动成本仍高于非全日制工人的劳动成本。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当非全日制工人未能普遍享受健康保险时,一项强制雇主为所有雇员提供健康保险的政策会相应降低对非全日制工人的需求。原因有二:第一,雇主目前提供的健康保险很少包含非全日制工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些使用非全日制工人的企业将面临较大幅度的成本增加;第二,强制性健康保险相对于延长工时减少雇佣量而言,将会增加雇佣工人的准固定成本,因此,相对全日制工人来讲,增加了雇佣非全日制工人的成本。

雇员对弹性就业追求所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分析

目前,关于弹性就业产生和发展的劳动力供给方的原因已得到普遍认同。在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劳动力队伍中有孩子的已婚妇女随之增多,进入退休年龄的老年工人在增加,需要以工作收入维持学业的学生在劳动力队伍中比例也在增长。以上诸方面只是从宏观的角度说明了弹性就业产生的必要性。同时,此类劳动群体也大都属于收入中等偏下的低收入阶层,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或处于生命周期的特殊阶段而不能从事全日制工作。此类劳动者属于非自愿弹性就业者,也是弹性就业发展之初的主要从事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自愿弹性就业者。这类劳动者一般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高级管理人员等高收入阶层。本文简要介绍此类劳动者从事弹性就业的动机。假定人是惰性的,是以个人享乐主义为中心,对金钱的敏感低于对自由时间的敏感。同时假定员工的时间只有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两种用途,员工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员工自由时间的成本为工资率的货币效用与自由时间所带来效用的差。其结果可以大于零、等与零、亦可以小于零。

由图5可以看出,在员工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员工每天16小时悉数用来工作所得效用为A,随着自由时间的增加其总效用水平先下降,到最低点C后转而上升至最高点B。这是因为,当自由时间较少时(在图中是指C点左边的部分),员工在自由时间内不足以发挥自己的优秀才能,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的转换过程占据了自由时间的大部分,此时自由时间的成本较大。在这一过程中,自由时间的成本逐渐减小,直至图中的B点,员工的效用水平达到最大,工作时间减少为零,员工是完整意义上的自由人(自主就业)。当员工的货币收入增加时,员工的收入水平越高越偏好于自由时间。

弹性就业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就业弹性,面板数据

1 引言

失业或就业是宏观经济学的两大主题之一, 是政策制定者和公众的重要关注点, 也是学术研究的焦点。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 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 就业形式趋于严峻。于是, 引发了学术界对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广泛关注, 并对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尽管有的学者认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了就业增长 (赵建国2003, 钱永坤等2003, 陈安平、李勋来2004) , 但是大多数学者, 如胡鞍刚 (1997) 、张车伟 (2002) 、龚玉泉、袁志刚 (2002) 、李红松 (2002) 等, 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 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 致使就业弹性趋于下降。蔡昉、都阳、高文书 (2004) 从城镇就业的角度重新估计了我国的就业弹性, 进一步证实了就业弹性下降的结论。

然而, 与此相对比的是, 对地区就业弹性以及地区就业弹性与总体就业弹性关系的讨论却较少。因此, 本文关注的焦点是地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

因为失业或就业既受各个时期制度变迁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同时也受地区所处经济发展的阶段特有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笔者采用面板数据, 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地区就业弹性进行研究, 以期发现地区就业弹性的差异以及对我国总体就业弹性的影响。在本文之前, 虽也有一些文献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但多采用时间序列, 没有相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我国地区就业弹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并且区域就业弹性的非均衡下降, 引起了我国总体就业弹性降低。

2 区域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关系的理论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是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率, 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增长的百分比。从理论上讲, 就业弹性系数越高, 同样的经济增长率能带动更多的就业人数, 反之越少。如果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 即表明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人数的增加, 反而是减少。如果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时, 通常是指正的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就业弹性为零, 说明经济增长没有拉动就业。就业弹性系数通常被用作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变化的指标。

尽管西方经济理论如索洛模型表明, 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着一致性, 但实际上并非快速的经济增长必然带来高就业率, 经济增长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就业的增长, 还取决于就业弹性的大小。而就业弹性的决定因素相当复杂, 当一国或地区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的一些主导因素, 如体制条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资本投入等, 在水平上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其中有些因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同, 必然导致就业弹性的差异。

(1) 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弹性的影响。

在工业化初期,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的投入支撑, 属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劳动力生产率低, 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 就业弹性通常高。随着工业化向纵深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降低, 就业弹性会缓慢下降 (李红松, 2003) 。由于我国各地区工业化的方式、资源禀赋差异不同, 各地区工业化进程也迥然不同, 西部地区基本上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东部地区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高级阶段过渡时期, 而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介于两者之间。因此, 对就业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

(2) 制度变迁和政策变化对地区就业弹性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的推进和向市场化的转化, 劳动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 劳动力就业逐步市场化, 就业政策转变为市场效率型。为了提高效率, 拥有用人自主权的企业不断的精简冗员, 向社会释放大量富余人员。与经济落后地区相比, 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使隐性失业显性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成为导致区域就业弹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技术进步对就业弹性的作用。

由于中国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同, 技术变迁的路径、速度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较高对外开放度的经济发达地区, 无论是对先进技术的接触和引进, 还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都高于经济落后地区, 技术进步明显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 生产同量产品以及资本所需劳动力投入下降, 从而形成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作用, 成为导致区域就业弹性差异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4) 就业弹性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关。

区域资源禀赋、技术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间不同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总是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发展为资本密集型为主、再发展到技术密集型, 而这个过程往往也是经济增长对劳动吸纳能力由强到弱演变的过程。与我国中西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相比, 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 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降低。

(5) 投资对就业弹性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我国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 加大了对东部投资的力度, 使东部地区的固定资本投资所占全国比重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同时, 东部凭借其区位优势、政策优惠等有利因素, 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因此, 导致投资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国家调整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特别是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 投资开始向西部倾斜, 但依然没有改变区域投资东部高西部低的梯度分布局面。随着东部地区投资的高速增长, 资本有机构成越来越高,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也越强。

3 计量模型和方法

为了验证区域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关系, 本文借鉴赵建国 (2003) 思路, 在遵循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线性关系的基础上, 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其非线性模型为:

lit=ϕiyitβieuit (1)

由于我们将采用横截面较多而时期较少的典型的面板数据, 其技术主要集中于横截面的变化, 或异方差上。因此, 为了减低异方差, 我们将采用对数模型的形式。同时, 对数模型对我们的研究还有一大优点, 即斜率系数是本文要估计的就业弹性。因此, 对 (1) 式取对数, 建立模型如下:

lnlit=αi+βilnyit+uit i=1, 2, …N;t=1, 2, …T (2)

其中下标i、t代表第i个地区和第t年, N表示面板数据中所含有个体数, T表示时间序列的最大长度, αi为截距项, αi=lnϕi, ϕi>0, βi表示不同个体的就业弹性, uit为误差项, 其均值为零, 方差为σ2u, yit为第i地区第t年的GDP, lit表示第i地区第t年从业人员。

面板数据常用的模型有三种, 除了一般模型 (2) 之外, 还有两种模型:

lnlit=αi+βlnyit+uit (3)

lnlit=α+βlnyit+uit (4)

因此, 必须首先进行模型设定检验以决定使用那种形式的面板数据模型。这一工作可以通过F统计量检验以下两种假设来完成:

H1:αi≠αj, βi=βj。

H2 :αi=αj, βi=βj。

检验H2和H1的F统计量为:

其中K为解释变量的个数, S3、S2、S1为模型 (4) 、 (3) 、 (2) 的残差平方和。

判定方法如下:若F2小于所给定显著性水平的临界F值, 则接受H2, 本文应采用混合估计模型 (4) , 若F2大于临界F值, 则H2被拒绝, 再检验H1, 判断斜率是否相等, 若F1小于所给定显著性水平的临界F值, 则接受H1, 采用模型 (3) , 若F1大于临界F值, H1仍被拒绝, 则采用一般模型 (2) 。

4 数据的选择

学者们在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时, 由于所运用的就业和GDP数据的差异, 因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产生观点上的分歧。因此, 只有寻找一种符合实际的指标来衡量就业和经济增长, 才能对其关系做出准确的判定。笔者认为, 我们在讨论就业时, 实际上更关注除第一产业之外的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 因此, 非农产业的就业弹性更能体现我国真实的就业弹性。

(1) 非农产业GDP。

基于上述思想, 本文选取的非农产业GDP为从1990-2009年我国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包括重庆、西藏) 的1990年不变价非农GDP。

(2) 非农产业就业人数。

非农产业就业人数为从1990-2009年我国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包括重庆、西藏) 的城乡就业总人数减去第一产业就业人数。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199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5 计量的结果和分析

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 (1) 、 (2) 、 (3) 式估计得到的残差平方和S1=2.57、S2=5.68、S3=14.33。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 利用上述检验方法, F2=28.4>F (56.348) =1.32, F1=15.87>F (28, 348) =1.46, 因此拒绝假设1和假设2, 应采用面板数据的一般模型 (2) , 即模型有着不同的斜率。我们运用eviews3.1对模型 (2) 进行回归, 表1给出了就业弹性的基本回归结果。

(1) 变量估计值下的数字为估计值的t统计量的值。 (2) *、**、***分别代表在10%、5%、1%水平上显著。

以上回归结果表明, 双对数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R2和undefined2达到了0.99以上, 估计值的t值 (除四川、内蒙古外) 分别在10%、5%、1%统计水平上显著。

正如理论分析的一样,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20世纪90年代后, 我国地区间就业弹性存在显著的差异, 区域就业弹性显示出不平衡性。如果按弹性值β<0、 0≤β<0.30、 β≥0.30 将我国各地区归类, 可以把中国分为三大区域:负弹性区 (β<0) 、较低弹性区 (0≤β<0.30) 和较高弹性区 (β≥0.30) (见表2) 。可以看到, 具有较高弹性的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各省, 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省份;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省份主要集中在较低弹性区。这种差异可以很容易从理论分析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天津和上海以及东北三省的就业弹性。在整个考察期内, 其就业弹性为负值, 处于负弹性区。虽然这两个地区表面上相同的变化, 但实质上是迥然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以及体制转变的结果。在天津和上海, 工业化进程已步入高级阶段, 第二产业朝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演化, 导致制造业就业的负增长;处于工业化中前期的东北三省, 第二产业主要是由采掘业和原料型工业组成的重工业构成, 就业相对容量有限, 加上国企改革中释放出大量冗员, 使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弹性为负值。同时, 与其他地区相比, 这些省、直辖市的第三产业都在改革前较高城市化的基础上并没有得到更快的发展, 出现了产业吸收劳动力接力中的空当, 产生了很强的摩擦效应。因此, 引起了就业弹性下降成为负值 (袁志刚、范剑勇, 2003) 。而同为直辖市的北京, 其就业弹性为0.1342, 高于天津上海 (-0.0779) 、 (-0.1325) , 这是因为北京第二产业的比重明显低于天津和上海, 而具有较高就业弹性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却高出许多, 以2003年为例, 北京、上海、天津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35.8%、50.1%和50.9%, 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1.6%、48.5%和45.5%, 可以直观的体现出这种差别。

其中四川、内蒙古没有通过t检验, 所以未被包括在表中。

实证研究的结果同时表明, 由于区域就业弹性的非均衡下降, 导致我国总体就业弹性降低。排除了具有就业“蓄水池”作用的第一产业对就业弹性的影响后发现,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就业弹性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低, 大约平均弹性为0.22左右, 这与蔡昉等 (2004) 估计的0.2左右的城镇就业弹性相仿。由此表明, 此前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增长的结论并不准确。但是, 0.22左右的就业弹性比1953-1978年的0.44、1981-1988年的0.2961的确有所下降, 这证实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业弹性下降的结论。

6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1990-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研究了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以及与总体就业弹性的关系。对panel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 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有相异的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等特点的区域经济, 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同, 就业弹性存在着区域差异。我们的实证分析也表明, 区域就业弹性的非均衡下降, 导致90年代以后我国总体就业弹性降低, 较低的就业弹性证实, 就业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结论的确成立。

弹性就业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成因 解决途径

[作者简介]徐跃进(1958- ),男,江西临川人,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茶金学(1969- ),男,云南昌宁人,东华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西 抚州 34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7ZD05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40-02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由于我们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停留在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式中,加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意识还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这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是当前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和“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高校按照教学大纲培养的合格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那么,高校培养的合格大学生为什么会就业困难?企业为什么会对高校培养的合格大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质疑?为什么高校认为合格的大学生毕业生,企业却认为不是最合适的人才?凡此种种,说明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综观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既有全国一流的大学,甚至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的大学,也有一批综合性的大学,还有一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这些高校,有的是研究型大学,有的是教学型大学,有的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按理说,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学,其承担的教育任务也是不同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高校却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优质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从而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一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却打出精英教育的旗帜。这种不明确的办学定位,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使得许多高校培养的学生在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趋同,培养目标一致,办学模式单一,严重缺乏个性。许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特色情况下,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被大打折扣,从而导致了就业难。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客观地说,当前不少大学生,拥有的只是大学生的“身份”,而没有大学生的“品质”。为了能使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过去几年中,很多高校发展了一批容易发展的学科、专业,并大量招收学生,这既导致学科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也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高等教育求大求全的攀比之下,我国有一些高校也不管条件具不具备,一拥而上,几乎每所高校都办了像外语、会计、计算机类等专业。由于师资不足、实验条件较差,使得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导致了这些专业学生就业非常困难。

(三)高校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唯一的目标导向

目前,有的高校甚至在大三时就把学生全部放到用人单位去实习,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这样做,完全不顾大学本应该让学生达到的培养标准。企业或公司招聘人才的做法也严重冲击了高校的教学秩序,一些企业在10月份就进入高校招聘毕业生,一经面试合格就提出要毕业生到企业上班,有的甚至提出毕业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全部到企业或公司上班。这种做法直接或间接地使学生的学习时间缩短了将近一个学期,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只好附和企业的要求,压缩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学生的就业让路。当今社会,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标杆。客观地讲,这种做法,只会加重高等教育追求就业率的短期功利行为。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匮乏,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校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最近一两年才在少数地区、少数高校开展的,而且大多数只是两三次集中讲座,根本没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更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即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不间断的全过程指导)。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不少学生更把就业当做父母的事,当做家庭和亲戚的事,似乎就业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再加上由于受到人生观和劳动价值观的影响,一些毕业生把就业范围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少数热门行业和少数管理岗位上,“面子就业”思想极为严重,从而加重了就业的压力,也削弱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基本途径

笔者认为,除了社会需要提供更多的有效需求之外,高校更应关注大众化教育背景中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以及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一)高校要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校定位都要进行重新调整。大学校长要在培养人才方面走出学术精英的误区,明确大学生是普通的劳动者。大学校长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是可塑造的人才,只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人人都能成才。因此,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明确学校定位,确定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研究型的大学要突出科研优势,为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教学型的大学要突出教学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职业技术学院要突出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校只有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否则将会导致人才培养的雷同与千篇一律,学生也将难以就业。

(二)高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在传统的思维定式中,人们总以为高校是以教学为中心,时至今日,一些高校的校长仍然认为如此,由此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根本任务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区。既然高校是以教学为中心,那如何理解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呢?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高等教育法》第39条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党委主要职责就是“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应该说,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主要职责、中心工作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所以高校的工作只能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不能有别的中心,更不能有多个中心。不管是什么层次的高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充分就业,甚至于能不能自主创业,其实都与高校是否真正关注人才的培养、是否真正以人才培养为自身的核心功能密切相关。高校如果不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会大大降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质量,从而严重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绝不可等闲视之。

(三)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必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制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而开展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利用“职业倾向测试”软件及相关科技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从而确立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在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和职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制订大学四年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素质拓展计划,并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职业体验,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

2.素质拓展与创业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学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团委要充分利用学生各类协会组织、文体活动、科技文化讲坛等阵地,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3.求职应聘的技能技巧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人才招聘会,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同时还应通过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人员和部分就业基地负责人来校讲学,对有不同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实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掌握求职应聘基本的技能技巧,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

4.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四年级学生,也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广泛宣传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基本政策,通过就业指导课、用人单位负责人的专题报告,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并正确及时地处理就业信息。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毕业生派遣的手续和办事流程,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四)高校要建立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学校要在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校长和公司董事长担任。所有合作方案,比如经费预算、培养方案、教学实施、改革方案、实践环节、教材、兼职教授的聘任等都要报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审批。

2.企业要全程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就业指导、学生实习和学生就业的各个环节。企业要拿出有说服力的专业设置论证方案、教学内容强制更新的科学根据和学生就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为高校的招生计划、设置专业、学科建设和就业指导提供决策依据,从而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产销对路,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

3.企业要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和捐赠。企业可以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建立有自己企业标志或企业形象的教学设施,也可以通过直接捐款的方式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为高校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是非常乐于与企业合作的,所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实现高校与企业双赢。

4.建立教师双向流动制度。高校要吸纳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做学校的客座教授,或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企业则要吸收高校的骨干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学习和工作,熟悉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和流程,着力为高校打造“双师型”教师,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5.鼓励优秀教授参与企业咨询。高校要主动出击,鼓励优秀教授积极参与企业的市场前景分析、产品质量论证、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工作。高校通过教授进行互动,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企业也应积极与高校合作,在委托教授做研究项目,开展项目研究的时候,可以让教授多吸纳一些比较优秀的大学生参与研究项目,项目完成以后,企业就可以从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来企业工作。

6.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企业要与高校积极合作,在企业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实习实训不足的问题,是提高大学生实践经验的最佳途径。企业与高校都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一定的投入,切实做好大学生实习项目。通过大学生实习项目,企业可以审核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学生也可以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当学生毕业以后,企业就可以直接录取这些学生来工作。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不但可以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博,孙海华.优质就业的法宝:特色与召回[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7-12-24.

[2]章国平,徐跃进.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3]莫军成.强化实习 促进大学生就业[J].职业时空,2007(22).

[4]程克坚.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5]郑超欣,孙光勇.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的必然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35).

[6]张金华.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2).

[7]尹忠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8]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当前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篇4

什么叫腐败?

腐败是违法与犯罪的总称,是渎职与谋私的结合,是作为与不作为的双向,是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行为的集合。严重的腐败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发生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

什么是预防职务犯罪?

它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和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及其他犯罪进行事前防范的活动。反腐是惩治于既然,倡廉是防患于未然。预防重于打击,打击促进预防。加强廉政建设,重在提高免疫力自控力,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加强勤政建设,重在增强事业心责任感,预防失职渎职犯罪。

尽管如此,我国当前腐败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有一个权威国际组织去年 11 月 17 日发表 2009 年全球“贪污观感指数”,有关指数是根据各地商人与分析师对各地公共部门贪污程度作出评价,以满分 10 分代表最清廉,零分最贪污。在全球 180 个国家和地区中,结果新西兰以 9.4 分的廉洁度排第一位,丹麦以 9.3 分排第 2 位,新加坡以 9.2 分与瑞典并列第 3 位,香港以 8.2 分与卢森堡并列第 12 位,中国内地 3.6 分排第 79 位。最贪污的国家是索马里,以 1.1 分排第 180 位,阿富汗和缅甸则分别以 1.3 分和 1.4 分排倒数第 2 和倒数第 3。可见我国内地贪污腐败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现在是腐败年年反,贪官年年新,就像割韭菜,没有断其根。可见一手硬一手软,也不是最好的反腐办法。只打不防,防不胜防。只防不打,腐败猖狂。又打又防,腐败下降。

我国目前的腐败问题是一个什么状况?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讲过,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国

已进入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2009 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 32439 件 41531 人,件数比上年减少 3.3? 人数增加 0.9?突出查办大案要案,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 18191 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 3175 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 2670 人,其中厅局级 204 人、省部级 8 人。立案查处的省部级干部比 2008 年翻了一番。中纪委查办的省部级干部有 17 起,创历史新高。结合办案和预防调查,笔者认为当前腐败现象严重具 有以下原因。

一、权力过于集中,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政治上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在经济上照搬前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在文化上破旧立新,批孔子,基本上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央到地方高度统一,整齐划一。特别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一把手权力太大、太多,并且又缺少监督和制约,还容不得不同的声音和质疑。这是产生

腐败的根本原因。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说过,公共权力有两个自然属性,一个是它的腐蚀性,一个是它的扩张性。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为什么美国、英国官员的腐败,远远没有我国现在严重和广泛?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县委书记、市长、省长在任几年,一旦东窗事发查出来,动不动就是贪污受贿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甚至还有过亿元的。这不能不说体制性的障碍的确存在,助长了腐败的产生。

二、制度流于形式,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本来就是一道防火墙。从广义上将都叫制度,是机关单位设置的办事规则,用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能有效地制权、管物

用人,肯定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但是在制度建设中有几个问题没解决好。一是不习惯制度。由于我国几千年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形成人治而非法治的文化传统,老百姓总是寄希望于明君而不是崇尚法治。封建残余始终未能绝迹,认为制度束缚了人的手脚,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管得太死,束缚手脚。作为领导,总是好专制而不好民主,作为群众,总是信访而不信法。二是不相信制度。有的地方、有的单位、有的领导相信人的柔性作用,不相信制度的刚性作用。一说建章立制,认为是搞文字游戏,敷衍上级,应付检查,美其名曰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能叫尿憋死?往往是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迎合上级检查,领导赞扬,让人参观、让人模仿,墙内开花墙外香。在行使职权时,千方百计绕过制度,以特事特办寻找违规理由,以协调关系为由降低标准,以获取自身利益滥用职权。常常是以服从大局、照顾关系、领导干预、自身利益为由越过红线,践踏规章,不按制度办事,为腐败盛行、权力寻租打开方便之门。一些贪欲过大的人借此机会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导致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案

件频频发生。三是不制定好制度。邓小平讲过,好的制度可以约束坏人,坏的制度无法保证好人做好事,反而使好人变坏。要建立科学严密完善管用的好制度。现在有的人认为设置了好制度是自我设限,减少、架空和放弃了自己的权力,办事无油水,吃喝无开支,出行不方便,没有实权下级不买账。现在机关组织考察学习外地、外单位多,这是好事,可以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怀。但往往是好的东西学不来,不好的东西学得快。许多人去过深圳,都说深圳接待招待自由随意,不劝酒不逼酒,不拼酒不酗酒,而内地人就是学不回来,喝酒搞得人很不舒服。有的地方纪委只好下文件规范招待饮酒。参观学习津津乐道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最终领导感兴趣的大多是有利于提高自己权利和待遇的条款和做法,对义务和责任学的少,对管下级治群众卡目标的学得快。对员工提高待遇方面的不采纳,对目标责任很感兴趣。某市有一个局近年就规定,副局长每年拨招待费 3 万元、正局长拨 10 万元,实际情况是正常的、正规的招待局里承担了,操作的结果是领导将几万元名正言顺地装进了自己的腰包。有的局对这学得很快。现在建章立制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部门权力法制化、部门利益法制化、部门利益最大化”,利用制度打擦边球,谋取小团体利益和个人私利。某市委系统有一个部门,一把手是市委常委兼任,常务掌门人是副职,为了规避市纪委关于一把手不得分管财经的规定,他就钻空子说自己是副职,不是一把手,而将本单位的财政大权揽到自己手中。四是不落实制度。几乎每一起责任事故的发生,每一起职务犯罪案件的发

生,都与制度不落实有关,制度不执行、不落实,成为发生腐败的重要原因,这不能不说是保障性的困扰。

三、监督疲软缺乏,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监督就是制约制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规则公平、过程公开、结果公正。现在对腐败的监督类型很多,有法律监督、纪委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领导监督。一般单位都有三条监督线,单位系统直接监督,行业协会专门监督,纪委监察上级监督,少数单位还有检察机关预防监督。这些监督实质的问题是权力监督还是权利监督。而权力监督大于权利监督。为什么党员联名举报、群众集体上访的问题大多没有结果,引不起重视,虎头蛇尾,大事化小,压而不查,查而无果,就是因为党员群众监督是权利监督,力度不大,不如领导批示查办和纪检部门、反贪部门立案查办。现在监督有个弱区,我说它是弱区就是

权力机关介入少,很谨慎,受限制,有条件。比如单位的一把手和地方党政一把手(像县、市、省),不是说当地同级的纪委、检察院想查就查,举报必查,而是有层级规定和职级规定。但是还有一句话,监督是弱区但不是盲区,不是说绝对没有人管、没有人查,而是要由上级纪委和上级检察院查,要备案,要审批,要研究,要权衡。因此,在监督方面,就出现了上级监督太远,难以发现;同级监督太软,不敢碰硬;群众监督太难,不知底细的问题。所以,职务越高,级别越高,层次越高,背景越深,查处越难,阻力越大,干扰越多,处理越难。这就是机制性束缚,影响了反腐败的深入和力度。

四、社会环境影响,是产生腐败的客观原因。这个环境有三个层次,一是家庭环境,二是单位环境,三是社会环境。从家庭环境看,贪官背后不是有一个贪老婆,就是有一个贪情人。从单位环

境看,领导和一把手想贪污就拉下属入伙,案件要么不爆发,一查就是一窝子、一大串。或者是集体腐败,班子烂掉,全军覆灭。从社会环境看,现在办什么事都讲究潜规则,给回扣,托人情,找关系。潜规则越来越深,越来越普遍,越来越盛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喝玩乐不管事,溜须拍马会来事,官大心贪干坏事,人被双规要出事,兢兢业业干好事,干干净净才没事。当官的提拔干部明码标价,卖官鬻爵。有审批权的,吃拿卡要,有拍板权的索要回扣,求升办事的行贿送礼,打通关节,买通领导。现在安排进人,考公务员,选调生当干部,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笔试通过了,面试一定要找人,要花钱,否则就要莫名其妙地被淘汰。有人总结了两句话,不找关系肯定不行,找了关系不一定行。其实,我们生活在基层和底下的老百姓,每天散步聊天都听到别人在谈论这些事。社会环境的恶劣影响,的确为腐败盛行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就像我们生活在污染的环境里,谁也不能放弃呼吸一样,否则就要死亡。现在很多人就出现了亚健康状态,检查各项指标,也没有毛病,就是感到不舒服,没有劲。一个人办事要行贿是个人品质问题,一部分人办事要行贿是领导问题,一群人办事要行贿那就是制度有问题。如果我们生活在恶劣的政治环境里,就会感染许多政治腐败的怪病。这就是地域性空间被污染了,要治理好需要花漫长的时间和精力。

五、文化糟粕熏染,是产生腐败的历史原因。著名学者王亚南说过,“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一部贪污史”。历代封建君王有一种观念,君不畏臣贪,而畏臣不忠,追求富贵合一,贵至富随。清王朝 268 年中,一、二品高官因为贪污被判刑的 157 人,其中死刑 68 人,最

有名的是和珅,贪污受贿一亿几千万两银子。我们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没有错,的确如此。但留下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管理社会和执政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好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以及传统的、有效的、成熟的政治文明体系。传统封建文化负面影响,官本位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代代相传,几乎每个人从小都被灌输读书——当官——发财的人生三部曲,现在相当多的人获取了文化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容忍,是默认和熟视职务犯罪的文化原因,这就是习惯性容忍。现在我们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叫做高唱正气歌,突出主旋律,实行大合唱,兼容多样性。但是在社会中,这只是官方价值观,每个人心中还有大众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党要求我们执政为民,人民群众希望公务员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但不可否认,不是每个公务员都有这么高的境界和觉悟。如果我们要问,你在为谁工作?相当多的人想的是执政为单位,执政为自己,是保饭碗,挣工资,干点事,不出事,旱涝保收,养家糊口,找个单位过一生。抱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这种人要么改变自己,提升层次,要么自甘落伍,走向反面。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列宁和斯大林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只不过 74 年就红旗飘落。东欧骤变、苏联解体,那么多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到哪里去了?可见历史文化传统对每个人是有着潜在的巨大的文化影响力的。在信息化公开透明的今天,舆论可以倡导但不能压制,否则适得其反。有的群体事件就是例子。

六、人的贪欲放纵,是产生腐败的直接原因。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人的贪欲在起作用,客观原因是制度缺失和监督不力。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带有共性的原因是:人性的弱点、管理的漏洞、监督的缺失、打击的疲软。如果从微观上看,从犯罪学研究,职务犯罪有其自身的生成机理。就像一个人得流感,有传染源、传播媒介、传播途径、生命活体及个人免疫力低下等各种原因综合形成。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犯罪原因、犯罪目标、犯罪机会这四个要素是形成职务犯罪最基本的因素,缺一不可。犯罪主体是形成职务犯罪的前提(公务员或工作人员),犯罪动因是形成职务犯罪的心理条件(贪欲),犯罪目标是职务犯罪的选择对象(公共资源),犯罪机会是职务犯罪的外在条件(管理漏洞和没有监督制约)。正是由于这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因素的互动和联动,才得以生成职务犯罪。我们都知道,老百姓不会发生职务犯罪,因为他没有职权、资源、机会,一个都没有掌握。机关的档案管理员和办公室写材料的文员,为什么不能发生贪污受贿,因为他没有掌握资源和机会。为什么说财会人员和行政审批人员容易发生职务犯罪,因为他有职有权,有机会,有资源,小人物只要有贪欲就能做成大案件。为什么领导干部容易搞腐败呢,因为它具备职务犯罪

61的四个基本要素。在一个集体腐败的班子中,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形成职务犯罪呢?往往是同一班子成员中既有贪官又有清官。如我们在反贪侦查办案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节,有的副职或者说是胆小的,或者说是廉洁的都可以,有的收到贿赂后立即退还给行贿人,有的打进了纪委的廉政帐户上,有的交到了单位的财务部门或纪检组。说明有的人放纵贪欲,走向犯罪深渊,有的人节制或抑制贪欲,用廉政赢得自己当官的最大安全。这里有一个自律问题,就是对自己严还是不严。当然,人的贪欲克制要靠修养和境界,要靠把握和坚守,要靠敬畏和有德。圣人孔子说过:“食色性也”。好财好色是人的本性和天性。孔子见南子还成为千古之谜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的人贪吃贪喝贪睡,长得胖一身病。有的人贪名贪利

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分析 篇5

点击:6870 收藏

分享到:

从人机工程学的观点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瞬间机器和作业环境对操作者的要求超过了操作者的负荷能力—客观上产生了不安全行为,下面就发生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机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自身的因素进行一些分析,以便从中找出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的有效对策措施。

机器防护缺陷因素

设计不良的机器是带有事故隐患的机械设备。机器在设计、制造时未充分考虑安全防护装置的重要性。例如,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及操作习惯定型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安装位置不当的显示器和控制器,对于机器的危险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等设计、制造缺陷都极有可能引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聚乙烯包装线吸袋器部位未设计封闭防护围栏,在发生编制袋滑落时,就可能引发操作人员下意识的不安全行为,进而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环境不良因素

不良的作业环境会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压力,会导致操作者产生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从而降低人的行为的可*性,诱发各类人为差错。如石化企业涉及的不良生产作业环境包括高温、振动、噪声、寒冷、不良的照明、有毒物质、粉尘、作业空间狭窄、通风不良、作业地面脏乱、潮湿、地面滑溜等等。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很明显,在高温情况下,人体的血液处于体表循环状态,而内脏与中枢神经则相对缺血,这时人的大脑反应能力降低,注意力涣散,心境不佳,易于发生人为差错;作业场所采光照明条件不良时,作业人员不能准确迅速地接受外界信息;噪声干扰会使作业人员的注意力分散,感到心烦意乱,特别是报警信号、行车信号,在噪声干扰下不易被注意;强烈的振动会引起作业人员视觉模糊,影响手的稳定性,使操作者观察仪表时增加误读率,操作机器时控制力降低,甚至失控;狭小、拥挤的作业空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各种工具、器具杂乱无章的堆放,作业地面脏乱、有油污或积水等不良作业环境,不仅使作业人员感到紧张、压抑、烦噪不安,而且使作业人员在处理和躲避危险时失去应有的空间和安全通道,从而增加了事故的严重程度。以上都是触发不安全行为产生的环境不良因素。

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

人失误的因素很多,但是可能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安全的操作动作

不安全的操作动作主要包括习惯性动作、无意动作和操作难度(高难)动作。习惯性动作是人的一种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自动化(本能性)的行为模式,在紧急状态下,人的习惯性行为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彻底冲跨经训练而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因此,当操作者的习惯性动作与工作时要求的动作相左时,在紧急情况下,极易造成事故。减少由此而引起的事故的办法是使工作时要求的动作与操作者的习惯性行为模式相协调一致。无意动作是在作业中当操作者大脑意识水平暂时性下降或动作路线不佳,动作用力不当,身体平衡失调时,都可能发生无意识动作失误,进而导致事故发生。防止发生无意识动作失误的对策是将机器的控制系统设计成具有连锁装置或利用监视器、动作警报器进行误操作监视,以阻止人为差错发展为事故。高难动作问题,操作越复杂,难度越大,需要操作者反应的时间过长,反应动作过多,这样,造成差错而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对于操作难度大的机器,必须利用各种编码方式,给操作者非常明确的提示。类似所阐述的方式都是克服不安全操作动作产生的冗余条件。

(2)不良的情绪状态

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幸时,会产生愤怒、忧愁、焦虑、悲哀等不良情绪。在这些情绪状态下,人的意识混乱、注意范围狭窄、精神难以集中、自控能力下降、最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引导上岗作业人员克服不良情绪,排除不良情绪的影响,避免引发不安全行为。

(3)性格

从作业的安全性考虑,机器如设计得当,就能使大多数人减少失误。但对某些特定的人,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出的事故比一般人都要多。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类易出事故的人是因为他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的失误率高。对于这类人应根据其性格特点安排在相对较安全的工序上作业。人的性格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谓的外向型与内向型。对于外向型性格者适合担任集体性工作任务,而对于内向型性格者宜于单独作业。因此领导者应根据员工个人适应性格检查结果,按作业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安排作业类型,以提高作业的安全可*性。

(4)疲劳

疲劳通常是指作业者在持续作业一段时间后,其生理、心理发生变化而引起作业能力下降的一种状态。疲劳一般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大类。生理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疲劳,是由高强度的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所引起。一般表现为承担作业的部位的肌肉酸痛、操作速度变慢、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降低,工作效能下降,人为差错增多,进而易导致事故发生。心理疲劳多发生在过于紧张或过于单调的脑力劳动和脑力、体力参半的技术性劳动中,主要表现为思维迟缓、注意力分散、工作混乱、效率下降、人为差错增多,易导致事故发生。疲劳者长时间得不到完全解除就会发生疲劳积累效应,则可造成过度疲劳,将导致一系列心理、生理功能的变化,致使各种差错和事故增多。大量事故案例表明,疲劳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防止疲劳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如改善作业内容、作业强度、作业性质、作

业方式、作业时间、作业环境条件、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以及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的改善等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最经济有效、最方便易行的措施则是科学的安排作业和休息。这样可大大降低由生理和心理疲劳引发的不安全行为。

(5)年龄和经验

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时,常常考虑到年龄的因素。在年龄对事故发生率的影响中,包含了经验与训练程度方面的因素。据统计资料表明,工作中经验越多、训练程度越高、发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越小。从年龄、工作经验与发生事故的关系分析,一般来说,年青工人经验不足,技术培训和练习不够,极易发生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这是由于年轻人作业时,精力不集中,自我约束力不强,判断应变能力不足等。随着年龄、专业工龄和操作经验的增长、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安全行为事故率相对减小。

(6)人际关系

弹性就业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篇6

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对许多贫困家庭而言,不仅要面临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就是求职过程中的花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主要包括报名与培训的费用、制作精美简历的费用、个人形象包装的费用、交通通信费等,这些俨然已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与其他学生相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更高,他们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己家庭贫困的局面。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日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以偿还助学贷款、回报家庭,但就业难的现实,使就业成本不断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较大的求职花费等经济因素,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其贫困的特征,特别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能力不足、社会资源匮乏、心理因素、社会偏见等多种原因,与一般毕业生相比,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相对更难就业。

2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群体特点。困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无法摆脱经济窘困给学习、心理、价值观等思想状况带来的影响。

2.1 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锻炼自己的机会,影响各种技能的培养,就业能力的不足,使他们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进而陷入新的贫困循环。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业易受贫困家境的影响,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善于充分地利用学习资源。家庭经济困难,或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种种制约,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也通常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获取学习资料,还需要面临交付巨额学费、生活费的压力。

第二,家庭的贫困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由于出身贫寒,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在学业上出人头地,获取丰厚的奖学金,因而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学习上;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勤工俭学,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以补贴家用,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到难以摆脱经济贫困对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第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实践锻炼,因而不利于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在与周围同学的接触中,更易产生自卑情绪,并且往往会刻意回避会让他们感到自卑的社交场合,从而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与人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在大学校园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为做兼职、勤工俭学等时间因素,不得不放弃诸如学生会、读书会等社团活动;而譬如话剧社、摄影协会、网球社、登山协会等社团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往往缺乏特长的培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参与高校校园的各种实践活动,这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2.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易产生敏感、自卑、孤僻、焦虑等心理问题。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对比会使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使他们下意识地回避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的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他人竞争比较。

对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家庭而言,承担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和应对城市消费水平产生的高昂生活费是一笔要耗尽家庭积蓄的开支,甚至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在校贫困大学生对于自己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的现实感到负罪,这种负罪感会在他们遭遇考试失利、竞选失败、面试遇挫等高校常见挫折的时候,让他们在心理上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长期在这样的负罪感下学习生活,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伴随着他们的就是因为各种生活琐事和挫折带来的沉闷、压抑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凸显。

2.3 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等思想状况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进而也影响到了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济上的困窘,往往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深受灰色的处世观、拜金主义的金钱观、贫富的荣辱观等消极观念的影响。如若面对生活贫困的态度是消极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悲观情绪导致其不求上进,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去主动争取更好的生活状态。这样的同学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过于依赖他人而丧失独立,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有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屡遭挫折,在社会现实面前内心滋生不良情绪,不是合理归因遇挫的缘由,而是归咎于父母无能、社会不公,甚至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不能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期望,不能主动积极地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贫困大学生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3.1 源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首先,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入学后的经济压力,迫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学费、生活费上。有些人通过赢得奖学金缓解经济压力,但过分在意奖学金使他们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产生了偏差,完全热衷于学习,很少或不参加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群体社交活动的缺失,使他们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实践创新等各方面能力都受到影响。另一部分人通过贷款和勤助解决学费生活费,相应的大量时间都花在了高校普遍的勤助岗位———劳务型工作上,对自身综合能力发展有限不说,甚至有些学生本末倒置因此荒废了学业。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削减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此对钱看得很重,往往缺乏投资和包装意识。在大部分高校学生热衷于考各种证书为将来就业拓宽道路的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却往往因为高昂的培训、报名考试费,或者课余培训时间和打工时间相冲突而放弃了给自己增加就业筹码的机会。在求职过程中,大量的环节需要经济投入:简历制作、服装置办、通信费用、交通住宿等。这些就业成本对于还未踏上社会获得稳定收入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负担。为了节省费用,他们不得不选择成本低廉的求职方式,从而限制了他们择业的范围。

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由于自卑心理,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擅与人交际,总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个人的努力在大环境下显得微不足道。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大多害怕竞争,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在遇到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悲观情绪,不能主动积极地去争取理想的工作岗位,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靠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他们急需在毕业后找到高薪的工作,以及时清还贷款和利息,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而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支付高昂的学费后,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迫切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以补贴家用,不愿再回到艰苦的地区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里劳动力剩余,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3.2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匮乏

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贫困的家庭也缺少各种社会关系,很难对其就业提供帮助;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比较封闭,缺少人脉关系,只能靠自己努力。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缺少获取求职信息的途径,对工作岗位的分析也不够全面,这些都会延长就业周期,错失一些就业机遇。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重负,迫切希望找到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工作,以改变家境贫困的局面,较高的就业期望,使得他们刚一毕业就把目标锁定在薪酬较高的企事业单位。然而这种做法人为地缩小了就业范围,并且这类工作的要求普遍较高,每年能够提供的岗位也十分有限,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顺利就业的几率更低。

3.3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师资匮乏,就业指导多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培训,导致贫困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多盲目乐观,对现实就业的指导意义不大。由于缺乏就业指导,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校期间很少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在毕业后准备不充分,仓促就业。

综上所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背景的原因,导致文化、心理、获取信息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与社会的脱节,造成综合素质的不足而引起就业竞争力短缺,这会进一步导致未来经济方面的再次贫困。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尽量在高校里弥补这些差距,最起码在知识、技能等教育可影响的方面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就业时能和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本文通过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着力破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近几年有增长的趋势,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讨论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能力等方面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并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社会资源匮乏、缺少职业规划等三方面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

参考文献

[1]高磊.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思考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6(2).

[2]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潘军明.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湖南理工学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

[5]刘一荻.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7]花军,张晓燕,胡海青.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与对策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5).

弹性就业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篇7

一、我国集团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集团企业的发展和母子集团企业体制的建立,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危机问题愈加突出,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信息失真。

目前我国相当多集团企业的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出于各自的利益,集团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集团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集团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子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社会审计也走过场,以至于有的集团企业假数据真做账、真数据作假账,不同的场合报不同的账,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不良资产有增无减,该提不提、应摊未摊、盈亏不实的现象广泛存在。

2.监控不力。

目前我国的集团企业中,出资人对集团企业、母集团企业对子集团企业、企业集团管理层对各资金运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等问题突出。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但因监督者没有掌握集团企业财务资金全面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故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相当多的集团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个人说了算,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不少母集团企业难以及时掌握子集团企业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集团企业资金入不敷出,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极大。

3.风险管理系统缺乏。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集团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变化的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复杂,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逐渐加大。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为了提高集团企业的竞争能力,加快企业的发展,集团企业急需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果集团企业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则有可能降低财务危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并明显减少集团企业因财务风险而发生破产或被它方收购兼并的概率,从而减少集团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期成本。有研究根据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及未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两种集团企业所做的比较分析表明,凡是采取了有效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和手段的集团企业,其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要明显低得多。

4.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是指集团企业资金总额中不同来源的资金各自所占有的比重。企业集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资金的不同来源,集团企业的资金可以分为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按照资金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一般来说,集团企业在形成自身资金结构时,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应相互搭配,以保证集团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而现在许多集团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并不注重资金按不同的来源及不同的时间进行搭配,常常造成资金周转不灵,这种资金周转问题的出现并不是集团企业资金不足,而是资金结构出现问题,从而加大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降低集团企业的价值。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指集团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不因财务风险的存在而放弃既定的目标,而是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设法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报活动的风险控制。

1.筹资风险控制。

集团企业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是集团企业债务到期偿还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延伸造成的结果。集团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需要规划资金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不过由于集团企业筹资风险的类别不同,产生成因对集团企业财务的影响也有差别,为此,实务中应根据不同类别的筹资风险提出不同的防范对策。对于集团企业的现金性筹资风险,从其产生的根源着手,应侧重资金运用与负债的合理期限搭配,科学安排集团企业的现金流量。如果集团企业的负债期限与负债周期做到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话,则集团企业总能利用借款来满足其资金的需要。所以,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控制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之一。因此,集团企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集团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由此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2.投资风险控制。

由于集团企业投资具体形式的不同,每类投资可能遭受风险的直接原因、具体表现形式,以及风险估量和控制的方法均将有所区别。当前很多集团企业都喜欢采用组合投资的方式来分散风险。我们认为,投资组合的关键在于投资者应根据期望的收益和所愿承担的风险水平,去选择不同的投资项目,并确定各项目所占的比例,这将是投资决策所需解决的问题。这种决策是根据投资风险与期望投资收益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从各选投资方案中选择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方案。集团企业在识别与估量投资风险后,对决策过程中选定的投资方案,针对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单独或同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投资风险的预防与控制:①要谨慎投资,在资金运转良好或有剩余资金的情况下,才去考虑获取额外报酬的对外投资。②如果投资是生产经营的必须环节或是进行风险性投资,必须拟定严谨的投资计划,进行科学的投资回收评估和论证,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入时间,以避免造成资金短缺或运转不灵。③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包括不同投资品种的组合、不同行业或部门的投资项目的组合,长短期限不同的投资组合等,以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

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

影响资金回收风险的因素主要有:①客户的偿债能力:②客户的信用状况;③集团企业的信用政策;④结算方式。由于资金回收风险的大小最终都体现在应收货款回收时间及其回收金额的多少上,故资金回收风险的估量可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进行。其中,反映应收货款回收时间长短的指标是应收货款周转次数或平均回收期,一般只需计算其中任意一项即可。进行资金回收风险决策的关键在于按照风险收益权衡原则,根据应收货款对集团企业获利能力和资金回收风险的双重影响,恰当选择收益相对较大而风险相对较小的资金回收方案,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的决策。

总之,在集团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中,各企业具有不同的分工和职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有效手段。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谜语下一篇:违法用地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