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疗保险营销探究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基于大学生保险的特征和现有专家学者的研究调查,结合当今大学生保险购买的状况及特点,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提高大学生保险购买程度的途径,从而对大学生保险购买现状进行梳理和研究,探讨怎样构建一个“政府-市场-学校-家庭-学生”的保险购买体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医疗保险营销探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医疗保险营销探究论文 篇1:

大学生视角下互联网微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及其推广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中的形形色色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更加丰富多彩。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也随之给人们帶来了潜在的危险,保险行业应运而生;然而近年来传统的保险模式已不再占有优势。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往前走;2012年,首次在公开场合出现“互联网+”的概念。所谓的“互联网+”,即任何传统行业或服务被互联网改变,并产生新的格局。对于保险行业也逐渐出现了向互联网靠拢的趋势;互联网微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明显可见、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深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一、互联网微医疗保险概括

互联网微医疗保险,是指在传统医疗保险的制度下,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保险行业相结合而产生的短时间内的保险。任何一件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科技越来越先进、它的进步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人们追求刺激时可能会去蹦极、那么随之带来的就是摔伤或者一不下心就是丢了性命的危险,与此对应的保险便随之产生;又例如伴随着市场行业发展而产生的相关投资保险。对于有些风险而言,它只存在某一天、有的短至几个小时。传统的柜台保险的局限性就十分明显了。那么这种互联网式的微医疗保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可以使人们在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心里得到一丝慰藉,同时也能推动互联网行业和保险行业的向前发展。

二、大学生视角下的医疗保险

为了更好的探究互联网微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相关的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中买过医疗保险和正准备买的占比99%;家中有保险保障的占比93.02%;在各类保险中大学生最愿意买的保险有意外伤害险、人生重大疾病险、住院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不愿意去柜台咨询的占比70%左右。从此次调查中可以发现社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人们都很重视医疗保险区域,但是真正愿意去柜台了解的人却很少。

三、互联网微医疗保险发展的动力

基于大学生本身的性格特征、现代社会对于“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经不足为奇了。在这个互联网的世界里,互联网微医疗保险的发展动力可归结于以下几点:第一、相比之下,很多人更愿意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去了解保险、购买保险。毕竟现在社会网络更加方便快捷。第二、近年来自从淘宝、京东、支付宝等交易平台的出现,对传统的消费观念冲击很大。人们已经习惯网络消费,互联网微医疗保险可以延续这种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网络消费。第三、互联网微医疗保险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随处可买,这便节省了我们很多的时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节省了我们的成本。从以上三点来看互联网微医疗保险的发展潜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四、互联网微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

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结合电子平台,现阶段我们已经推出了一些简单的微医疗保险。鉴于微医疗保险本身的缺陷:时间短、保额小、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未来互联网微医疗保险的发展必将和一些传统的线上业务相结合来弥补本身的不足,使保险行业发展的更加完善、贴近、更容易与日常生活融合。

五、互联网微医疗保险模式改进

2018年5月4日“平安好医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成为互联网医疗上市第一股;紧接着, 微医宣布旗下“微医疗”板块将于2018年底在香港上市除此之外, 各类保险行业大户: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顺应时代发展应用多种方式进入医疗产业;互联网微医疗保险应该在这个大的网络时代背景下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各个保险公司亦可打造一个完整的相关系统;把各种长期、保险金额大、日常应用广的保险与互联网微医疗保险进行融合、产生专业的保险系统。但这并不是否定它与其他软件的合作、只是说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有一个更加完善的系统。而且要做到上下线结合,加强医院和保险公司关于互联网微医疗保险的合作、沟通,使其保险结构变得简单、易懂、大众化。

六、互联网微医疗保险的推广

在“互联网+”鼓励政策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这个崛起的新兴商业模式正在一步一步走来,若是之前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一种东西的推广可能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现在有了网络,这种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中,资本对于这些互联网企业具有迅速扩张的需求,企业在获得融资的初步阶段时,通常会将其主要的业务方向定位为品牌营销和手机客户端APP的应用推广,用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并以最快的速度占领较高的市场地位。国家医保事业也可以大力推广微信公众号,以这种最为常见的方法让为医疗保险走进人们的生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也开始纷纷发展以网上电子平台为媒介的服务与产品。保险行业更是与时俱进,在微信、支付宝等各大手机软件上推出了小型保险,并且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信任,但依旧有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微医疗保险,所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认识和选择为医疗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微医疗保险行业的崛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项目名称:大学生对互联网微医疗保险认知了解的调查研究。

本文属于辽宁科技大学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910146392。

作者:马金蓉?甘小雨?巩鑫鹏

社会医疗保险营销探究论文 篇2:

大学生健康保险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文章基于大学生保险的特征和现有专家学者的研究调查,结合当今大学生保险购买的状况及特点,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提高大学生保险购买程度的途径,从而对大学生保险购买现状进行梳理和研究,探讨怎样构建一个“政府-市场-学校-家庭-学生”的保险购买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保险;商业保险;医保制度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受高考扩招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数量连年激增,截至2014年,在校大学生已逾2468.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8%,成为城市人口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但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等风险事件屡屡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安全教育和高校风险防范的任务日益艰巨。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医疗成本也不断提高,大学生患上重疾或遭受意外伤害却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而求助于社会的事例越来越多。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储备人才,其身体健康状况与国家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一些医改方案相继出台。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8年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用点。这一举措促使大学生医疗保障由公费医疗转向医保保障,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2009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将在广东省就读的大学生以及中等职业技术高校和技工高校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的通知》,并与当年12月率先启动了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程。2011年,广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年缴费标准提高到280元,学生个人缴费标准不变80元,政府补贴增加为200元。

然而,现有的大学生医保制度只能保障大学生最基本的医疗,对重大疾病保障程度不够,商业性的学生平安保险的运行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大学生医保、平安保险保障较少的部分或两者均未覆盖的地方成了盲点,如大学生身故保障严重不足、重疾给付十分有限。与此同时,保险市场中适合大学生购买的商业保险的险种也相对较少。大学生保险制度的缺陷日益明显,高校大学生保险制度已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医疗费用的需要,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受诸多因素影响,广东省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率水平普遍偏低,2010年仅占44%,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90%~95%的医保率。如何提高广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从而由点及面,探究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发展之路,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购买保险的意识薄弱

现有的国内研究表明,许多学者,如盛昌琴(2010)、吴磊和叶芜为都认为,我国大学生保险意识薄弱,对保险的认识不到位,参保意愿不强。大学生思想活跃且是知识群体,容易接受保险这种新生事物,对于全民保险意识的形成也具有示范作用。寇有芳、贾书敏(2011)将大学保险意识不高的原因总结为四点:大学生对自身保险意识的培养缺乏主动性;高校宣传力度不足,对大学生的保险意识教育缺乏重视;保险公司的保险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政府对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缺乏支持力度。当大学生的保险意识不强的时候,对保险的功能认识就不足,参保率也就不高。提高大学生的保险意识,需要学生、学校、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努力。

(二)大学生医保制度不健全

在大学生医疗保险体制的现状分析中,陈晏(2010)认为存在大学生医保索赔手续不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险与其他医疗保险衔接不恰当等问题。郭志明(2010)表明大学生群体医疗保障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方法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罗晓艳、郑琳(2010)在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在现行的新政策下,部分地区将政策强行照搬和高校不了解医疗保险行业,所以在体制、程序、照顾政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而黄明安、张维嘉则指出,把大学生医保纳入城镇医疗保险体系不尽合理,国家应该建立大学生专门的、适合的保险制度。

(三)政府投入不足

杨穗萍(2010)的研究表示居民医保进入高校是一件惠国惠民的新生事物,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覆盖人数多、工作量大,许多工作要依赖各学院班级齐抓共管,大学生干部配合参与。但大学生医保办公室办公经费和办公设备不足,反映了政府投入不足。

因此,莫曲波(2009)建议政府积极推动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障筹资制度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筹资制度,建立现收现付全额机制。而李国柱(2010)提出应从组织方式和筹资方式两个核心要素入手,建立由个人、政府和学校三方共同出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发展模式。

三、国际经验的启示与对策

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的基础上,王京峰和沈延兵(2005)中首次研究了哈佛大学学生的健康保险计划。张青枝(2008)详细介绍了美国、德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建议借鉴国外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制度,坚持“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原则,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法,鼓励非盈利医疗机构的发展。沈延兵、余筱箭和杨帆(2003)指出,在美国,有的保险公司采用了通过中介机构进行市场营销和保单销售的方法,如教育资助组织(Education Finance Group)中有一个专门的学生保险部门(Student Insurance Division,SID),它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生保险市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周向明(2006)等人将我国与美国、德国及新加坡等国际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矛盾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为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总结经验。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大学生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研究,许多文献都是对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和购买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现存的不足和问题做出总结,然后提出问题和建议。然而,其中一般化的研究居多,阐述了宏观上的现状,但缺乏一些细化的、深入的、实践性的探讨,还有许多较细致和隐藏较深的问题没有发现。笔者认为,不能忽视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这个事实,应结合我国国情,看到我国大学生保险制度进步、优秀的一面和其他国家大学生保险制度不足的一面,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提出建议和问题的时候,应该考虑措施落实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落实。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现行研究主要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大学生医疗保险购买的现状及其对策,而从微观专门针对广东省广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购买现状的报告十分稀少。从而笔者认为,如何提高广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从而由点及面,探究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发展之路,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提高大学生保险购买的程度,从单方面着手是不够的,这是一个涉及许多因素的问题,应该基于其中每个因素或几个关键因素,从而改善、提升并相辅相成。从培养学生购买保险的意识和政府方面加大投入着手,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商业保险市场双管齐下,构建一个“政府-市场-学校-家庭-学生”各方面都相对完善的大学生保险购买体系。政府要完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保险公司要改变观念,创新开发面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新险种,也应该重视网络保险的发展,在大学生购买保险体制的建设中紧跟时代步伐,设立相应的网络保险,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校要积极参保并加大培养大学生保险意识的力度;大学生自身则应尽早树立购买保险和风险防范的意识,加深对保险的认识。这样才能保障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走向完善与健全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杨穗萍,张惠霞,陶剑飞.2010广州大学生医保推广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校医,2010(08).

[2]谭毅,袁缘.建立大学生互助保险基金的可行性分析——基于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角度[J].社会保障研究,2013(01).

[3]盛昌琴.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0(07).

[4]吴磊,叶芜为.关于提高大学生保险意识的三个方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5]寇有芳,贾书敏.从大学生医保的推行探究当代大学生保险意识——以武汉市六大高校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03).

(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

作者:曾嘉 罗玥 黎柳滟

社会医疗保险营销探究论文 篇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选择

〔摘要〕本文结合对国内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硕、博学位点设置情况的调研,探讨了该学科领域在国内所处的“外冷内火”的尴尬地位及其本科乃至硕士层次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该专业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本文认为,要破解专业发展困境,就必须明确专业定位,强化专业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力推持征上岗制度,才能根本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不温不火”的局面,在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章编号:1008-4096(2015)03-0051-05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一国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及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追求公平正义、谋求社会共同与和谐发展的现实体现。在中国,从人们认识并开始重视社会保障问题,到社会保障被设置为大学的特定专业,再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十几年发展历程,应该说,喜忧并存,发展与困惑同在。这种喜与忧、发展与困惑既体现在学科定位、专业建设和培养目标设计中,也体现在教学实践及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把握和学习、就业方面,而且这种忧虑和困惑正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已成了学生“想爱,却爱不起来”的专业,这对一个建设仅十几年时间、社会人才需求貌似十分强劲的专业来讲,也许并非“福音”。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随着企事业单位及城乡集体经济改革,特别是劳动者被推向市场后社会保障问题的凸显和日益尖锐化,为迎合社会保障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和发展起来的。1998年,教育部在新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首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次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8所高校开始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目前全国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已达126家,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校90多家,有社会保障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5家;每年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向社会输送的高层次人才基本保持在5 000人以上。尽管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学科体系及人才培养和供给体系,为迅速发展的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大批高层次人才,然而,一方面各级政府及社会管理、服务部门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突出且普遍[1]。另一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难以对口就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打其他专业“擦边球”和谋求就近专业就业一直是多数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无奈选择。

虽说劳动与社会保障宽泛的专业内涵及迎合社会“热点”需求的课程设置,为该专业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争得了一杯“羮”,然而,由“专业不对口”和“学非所用”给本专业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及专业知识技能压力也显而易见,而且这也成为学生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想爱,却爱不起来”的重要致因。

总体来看,尽管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得到解决,必将影响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

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中国的创举,十几年来,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之路,基本上是靠“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分析和反思十几年来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以及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情况,本文认为中国社会保障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学科属性和专业定位未在国内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中体现出来,既影响了社会保障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也淡化了该学科专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存在感。众所周知,虽然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中,社会保障作为二级学科被置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支撑,然而,无论在国家两大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还是在教育部和各省的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厅项目等)中,却很难看到以公共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专门针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科研项目,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研究项目基本被置于社会学、应用经济学、人口学甚至政治学类别之下,虽然在管理学类别下可见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项目,但数量极少,甚至在填写科研项目申请书时,想找到社会保障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专业都很困难,大多只能选填与社会保障相关或相近的专业。这种学科属性和专业定位无法在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项目中得以体现的结果:一是影响了学者们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视角挖掘和研究社会保障理论问题的强度和深度,导致虽经十几年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至今社会保障学科仍未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局面;二是淡化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导致国内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院系和学科归属及课程设置上各行其是、五花八门现象,甚至从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很难看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到底是属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还是公共管理学或管理学,进而出现学生毕业时还弄不清自己到底学的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还是管理学的现象[2]。

2.把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置于专业定位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设初衷之上,导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偏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社会保障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人口学甚至医学的交叉性学科,在这种多学科交汇融合的情况下,如何提炼和归纳形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关系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没有成型的样本和模式可供借鉴,因而在学科和专业创设过程中,人们只能参照国外相关或相近专业情况,同时联系高校自身优势学科及相近专业和研究方向实际,结合自己对社会保障内涵的理解以及市场需求的热点和趋势,来确定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及配备师资等教学资源,从而形成了或把劳动经济或劳动关系管理类,或把保险类、社会工作类、法律类、医疗卫生类或计算机类的课程作为基础或核心课程的做法。应该讲,各高校从自身优势学科和特色出发来设置专业、突出自身人才培养的“卖点”无可厚非,但如果为突出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而忽略了社会保障的学科和专业定位,特别是偏离了创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的是为中国社会保障服务和管理的发展培养专门化人才的目标和初衷,而是把人才培养目标由社会保障服务和管理偏移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及保险营销管理或政府和社区一般行政事务管理、医疗卫生管理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不考虑如何才能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输送到政府、社会、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的对口岗位,而仅仅考虑毕业生能否就业,这只能说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不成功。当然,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来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打“热门”专业的“擦边球”,多是学校为迎合学生就业需求的无奈之举,但这种无奈背后映衬出的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不规范。无怪乎有人惊呼:高校办的到底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抑或保险专业、房地产经济专业、法律专业、医疗保健专业?应该讲,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过程中,强调优势、突出特色非常重要且必要,然而,这种突出特色应是建立在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基础上的突出方向特色,绝非将突出方向特色置于突出专业特色之上,否则,只能是“舍本求末”,最终导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目全非”。

3.课程设置难以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过多设置经济类、企业管理类、社会学类、法学类、医学类等课程,影响了学生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和问题的探究学习,导致学生对社会保障理论及相关问题知之不深。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对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在合并专业、拓宽专业课程涉及面域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体现各高校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课程体系[3]。但从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一些高校开设的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课程较少,多数只开设了《公共管理学》课程,有的甚至用《管理学》替代了《公共管理学》,开设《公共政策分析》或《社会政策》、《公共经济学》或《公共财政》等课程的并不多,而是用大量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医学类课程替代了公共管理类课程,虽然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却难以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而且大量开设非公共管理类课程的结果,既挤占了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细化课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服务与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理论与实务等)的学时,同时也导致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学习浅显,知之不多、不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理论、探究社会保障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并非不好,而是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上“宽”和“厚”均应有一个合理的“度”,否则,必然导致专业“跑偏”问题。

4.社会保障部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与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吻合度低,人才需求与供给脱节问题突出。目前,中国社会仍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一方面,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需求快速膨胀,问题不断凸显并日益尖锐化。另一方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很好建立起来。从需求端看,虽然近些年来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需求急剧增加,但总体来讲,目前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对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需求仍基本停留在较低层次上[4],并由此决定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应以基本保障和基本服务供给为主,如社会保险政策的落实、社会保险金的收缴和发放、低保人口和家庭的认定、就业促进和管理、劳动纠纷调节、社会困难群体的救助和管理、社会福利管理、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管理等,这些岗位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要求一般不高,但要求工作人员熟悉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而现实中,目前中国多数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均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层次管理人才[5],而且课程设置、教育教学也是按照上述目标展开的,虽然这种培养模式满足了高校对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端要求、迎合了学生对未来社会地位和可能收入的高端定位,却导致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和供给与社会实际需求的不符,供非所需、用非所学,势必导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难以在“对口”部门和岗位就业。另外,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部门在人才聘用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较少,加之政府和事业单位人才选拔时的“逢进必考”,无疑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部门就业起到了极强的限制作用[6]。通过对人力资源市场用人需求状况的调查,不难看到,包括社会保障部门在内的政府和事业单位招聘,直接提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岗位的很少,人才需求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会计、法律、金融保险、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管理和社会学等专业领域,即便招收社会保障方面的人员,受其考试科目和内容限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一般也无太多优势可言,成功概率更小。这种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无疑严重制约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健康发展,导致一些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招生相对困难(据笔者调查,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中,第一志愿被录取的学生不到1/3),即便考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有的还会通过转专业或考研脱离本专业(据了解,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借助专业选拔渠道转专业的占班级学生的比例为1/8—1/10;在大学毕业时,拟借助考研渠道转专业的约为考研学生的1/2—2/3)。个中缘由,一是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二是感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未来前途难卜;三是感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口”就业难度较大。

5.“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影响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社会保障是一个政策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但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由于大多数高校均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层次的专门管理人才”,因而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师资选聘、培养及教学过程中,均把理论教学及科研能力和高级管理能力培养放在了首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是多数高校通行的做法。在课程设置时,受师资力量不足或缺乏某些课程专业教师的限制,临时兼课、跨专业或跨研究领域兼课和任课等现象司空见惯。在此情况下,一些临时兼课、跨专业或跨研究领域兼课和任课教师因对所兼课程缺乏深入研究,或相关资料积累不足,以及缺乏对相关前沿和“热点”问题的跟踪研究,不仅课程缺乏生动性、感召力和启发性,而且有的还照本宣科或临时拼凑材料授课,实际效果较差。另外,设置大量理论性课程、把80%—90%的课时用在理论教学方面的结果,不仅难以培养起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影响学生对所学理论和知识的深切感悟和实际价值,导致理论与实践、学与用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就业能力因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培养[7],而难以适应社会和岗位竞争及工作要求,阻碍学生“对口”就业。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未来发展的解困之道

今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1.在进一步明确学科和专业定位的同时,力促国家两大基金及部省级科研项目规划中开列公共管理学科来专门接收社会保障相关课题的申请工作,以确立并巩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国家的学科和专业分类是该学科和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研和师资队伍、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及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前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科、专业融合发展、集成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学科、专业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专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从推进社会保障学科、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角度讲,明确学科和专业定位依然十分必要,争取在国家两大基金及省级科研项目规划中单独开列公共管理学科,并在公共管理学科下专设社会保障相关科研课题更是必要。一方面,有助于加速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的理论体系建设,同时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角度开展更多、更深入的有关社会保障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为中国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学科的发展以及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另一方面,力促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单独设项,凸显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吸引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学者们更加关注公共管理学科及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避免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不明确可能带来的被其他学科“湮没”问题。

2.研究并明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和专业特色,避免一些高校因强调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可能导致的以方向特色掩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后社会保障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广泛化、为满足政府和社会对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需求而开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不仅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其培养的专业人才在中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扮演着社会公平和社会资源分配“调节人”的角色。基于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人才培养中,一应灌输“公心”思想;二应灌输“博爱”理念,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社会公平正义观念及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意识,这是其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较少考虑的。因此,在研究和确定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时,必须考虑上述问题。而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在强调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及学生就业去向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上述问题,有的甚至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保险、社会事务管理、劳动经济学或房地产经济专业,因强调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而忽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和专业特色,无疑值得商榷。鉴于此,今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应在立足于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发挥和体现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8],在课程设置方面,建议全国社会保障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尽快研究并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设置要求,设计并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设的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在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同时,指导各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避免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

3.加强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密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力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改革。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的强力支撑,因而中国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工作要想上一个新台阶、达到更高层次水平,就必须把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基础地位,由此也就需要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化人才。同时,为了彻底改变目前中国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部门存在的专业人员素质低、职业技能差、服务能力差的问题,就必须广泛推动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通过专业资格证书这道“门槛”,来督促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部门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促使那些达不到社会保障部门及岗位专业资格要求的人员转岗分流,并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对口”就业创造更大可能,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志愿加入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和教育中来,这无论对中国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的发展壮大,均是有利的。

4.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方法的同时,大力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近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全面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社会保障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而且从市场需求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远大于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鉴于此,今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应学着“低头向下看”,按照公共管理学科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要求,并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精简和优化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处理好不同课程的内容重复和相互补充,以及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中(如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递进衔接问题。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与软件开发公司、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开发更加强大且与社会保障实际工作有较高吻合度的应用软件,以充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课程教学;通过高校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并通过建立实习和实践课程导师制度,聘请有经验的社会保障实际工作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和实践导师,定期、不定期地将这些实习、实践导师和社会保障管理专家请进学校、课堂,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对社会保障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认识水平,激发他们开展社会保障实际问题研究的积极性;加强课堂教学中实践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传统或开发式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研究式或启发式教学等手段和方法,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中“重讲授,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理论及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开拓创新、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为学生“对口”就业及创业奠定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基础。

另外,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考虑,今后适当压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并加大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规模和力度,对改善和优化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格局,同样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白维军.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0,(5):32-34.

[2]杨立雄.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的社会保险偏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54-58.

[3]唐运舒,骆正清.工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研究[J].高教论坛,2008,(3):27-30.

[4]王慧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理论导刊,2013,(3):33-36.

[5]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中国农业教育,2013,(2):72-75.

[6]张军.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劳动保障世界,2012,(9):61-64.

[7]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34-37.

[8]王玉玫,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84-86.

(责任编辑:韩淑丽)

作者:赵秋成

上一篇:科技创新管理农业科技论文下一篇:会议主持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