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学名词解释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保险学名词解释(推荐7篇)

社会保险学名词解释 篇1

其所持有的资金购买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或取得这些资产的权利,以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获

得与风险成比例的适当收益和本金增值,或只是为了保持原有资金价值的一种资金运营行为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或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

和法律许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使社会保险基金在一定时期内获得预期收益的基金运

营行为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到

总人口的7%时,即为老龄化国家国债:国家债券简称国债•它是政府根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

则,为筹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表示其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

享受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的凭证投资基金:又称共同基金、合作基金,是一种社会化的信托投资工具风险投资:是指向有发展潜力的私营企业,特别是向开发高新技术或促使其产

业化的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通过股权转让来收回投资并获得投资收益的行为衍生金融工

具:是指建立在传统金融产品如股票等基础上的新型金融产品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

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

此称为资本市场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就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完成各个险种既定的工

作目标和防范各类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各类、各项业务活动的风

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和

政策规定,通过法定程序,以各种方式强制建立起来的,用于保障劳动者因年老、失业、疾病、工伤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时基本生活的专项资金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是指社会

保险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运营、分配、支付及其财务进行管理的总称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服务的空间范围,是一个与其他主体相对独立的会计单位,界定了会计工作的范围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清算.破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持续

不断地进行下去货币计量:是指会计工作中使用统一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尺度会计分期:是

指对会计活动的时间范围界定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实施社会保险计划

和任务编制的,对预算期内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做出的,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得

到法律认可的财务计划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指为了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保

证资金专款专用,财政部门在银行设立的专门存储社会保险基金的计息专户,是实施社会保

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的专用账户社会保险基金统计:是指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保

险活动统计资料的活动,是关于认识社会保险统计活动中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工作社会保险基金统计报表:是通过整理社会保险统计实践得到的统计资料而形成的报表

形式的资料,其将有联系的社会保险基金统计数据等资料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份报表

上,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社会保险基金情况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

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公积金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

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替代率风险:

指养老保险基金的最终积累额在假定的寿命条件下达不到预定的替代率,从而影响退休后生

活水平的风险社会保障基金集中垄断运营模式:指由政府系统或政府授权的公营机构集中运

营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分散竞争式运营模式:指通常由政府根据法律规范的资格条件

确定多家符合条件的私营机构来运营社会保障基金,允许各机构之间开展竞争企业年金:在我国以前称为补充养老保险,就是指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企业和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

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自愿建立的,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退休收

入保障的制度,是我国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的重大制度安排.待遇确定型:这种模式的企业

年金计划根据受益人的条件和一定的公式计算出其将来享受的养老待遇,由精算师依据这一

待遇水平计算出每年应储存的金额缴费确定型:该模式的企业年金计划事先确定参加计划的企业和个人应缴费金额,为每个参加计划的员工建立个人账户,受益人未来享受的待遇水平

是总缴费总积累和投资收益的合计父爱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并不是充分理性的,而通常是短

视的,预见不到自己未来的情况,或即便是预见到了,也不愿意以牺牲当前的消费为代价而

为以后做出事先的准备或适当的安排人力折旧理论:认为人力折旧就是将雇员的人力资本价

值看作同厂房或机器的成本一样,厂房和机器等固定资产会因为长期使用而损耗,长期雇员

也会因为长期从事劳动而变得年老体迈,劳动能力丧失,需要雇主给予相当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一定的养老金延期支付理论:认为雇员在增加当前的货币工资和养老金之间具有选择权,如果选择增加养老金以满足年老时的生活养老金就可以视为雇主支付给雇员的一种延期工

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监管成为必要,该理论为社会保险基金在金融市场的监管提供了依据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指由国家授权专门机构(行政监管机构、专职

监管部门)为防范和化解社会保险基金风险,依据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对参保单位、社

会保险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管理的各分项社会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

基金,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安全运营、基金保值增值等过程与结果进行监督、评审、认证和鉴定,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正常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公共

经济学理论: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生产相似产品的公司会按最低价格出售产品,使每一个公司的边际收入等于边际费用,社会效率最大化政府

失灵:是指政府干顶导致浪费或不恰当的收入再分配,从而降低经济效率或加剧不公平状态

金融体系内在风险理论:克罗凯特认为金融体系的风险是"由予进入资产新价格的不正常被

动或大量的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

并可能严重影响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边际经济理论:任何产品的产出都需要多种要素的组

合投入,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将会使该产品的产量增加

1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2.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

3.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时的失业率。

4..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变化百分比之比。

5.就业弹性.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

6工资指导线.政府提出的关于工资增长比重的权威性建议。

7统计性歧视.因统计标志的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的失业比重。

8.家庭生产函数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式。

9劳动经济关系.与劳动和劳动力相关的人类经济活动的总和。

10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在一定规则下行为的经济主体。

11.实证分析分析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会有何种规律性的反应,而不必对

其后果作出好坏的价值评判。

12劳动力生产费用.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子女培养成为劳动力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13机制.指事物运动的目标指向、动力来源、传导系统、动作方向、运动力度等成套的规定性。

14内部劳动力市场.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

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

15.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短期分析中,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

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

16.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的相对数。

17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18..余暇时间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的全部剩余时间。

19.非均衡分析.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的大致趋向和稳定状态的分析方法。

20职业流动率.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

21.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22.补偿性工资差别.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的一种职业间的工资差别。

23就业结构.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24.磨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

25结构性失业.指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

26.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

2011年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各章名词解释备考如下:

劳动力: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短期劳动力需求: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主体均衡: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均衡: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对立的行为主体的北京自考利益共同达到了最大化,即达到了均衡状态。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相互作用,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即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U-V分析:从失业与职业空位,也就是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关系出发,研究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功能效率问题的分析方法。

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作为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对立概念出现的,内部是指企业组织的内部。

雇佣调整:指如何使现有的雇用量接近最佳目标雇用量的调整活动。

劳动时间:指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

劳动投入量:指劳动者人数乘以劳动时间,也就是“人员*时间”为单位的劳动服务量。

社会保险学名词解释 篇2

一、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位阶

根据上述法条的明文规定, 该原则实际是属于“第二位解释规则”, 只有在按照通常解释规则后仍存在两种以上解释的情况时, 方能采用该原则。具体到司法实践中, 应优先考虑合同的一般解释原则, 主要包括文义解释, 目的解释, 语境解释, 诚实信用解释原则等, 当以上几个解释原则均不能使双方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或仍然对合同条款存在不同理解时, 才有了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空间。此原则不具有绝对性, 不能排除与替代合同解释的一般方法, 而是调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最后适用途径, 任何人不得随意作出不利于保险人的解释。

二、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前提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对条款存在争议时,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可见在我国不利解释原则适用的的前提是对条款存在“争议”。不可否认, 争议的存在确实是进行解释的必要前提, 但并非一定能够成为适用不利解释原则的充分条件。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可参照大陆法系保险立法及英美判例法的规定, 其均以“有疑义”—而非“有争议”—作为适用该原则不可或缺的前提, 特别是按照英美法院的主流观点, 只有在保单条款模糊不清, 并且这种模糊不清无法借助外部证据予以解决的情况下,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方可适用。 (2) “争议”与“疑义”相比, 其内涵更为广泛, 通常是指合同当事人对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权利行使、义务履行与利益分配有不同的观点、意见和请求的法律事实, 此种情况采用合同的一般解释原则即可, 而“疑义”是指不了解或不理解的含义或道理, 那么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某一条款经一般解释后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时, 主要表现为保险合同条款所用文字语义不清或有歧义而致使当事人意图不明时, 才有必要采用不利解释原则, 其解决的本应是消除疑惑、达成一致, 而非对实体纠纷予以裁决。所以目前我国仍旧采用“争议”这个如此宽泛的概念势必引起司法适用的混乱与随意, 造成实质的不公。

三、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条款

不利解释原则作为保险合同进行解释的一项特殊规则, 主要是源于保险合同的格式性与附和性, 此类合同通常由保险人单方拟定, 拟定防有可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或削弱对方权益的保护, 况且投保人 (被保险人) 在专业知识的把握、行业术语的理解等方面都与保险人存在差异, 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群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给予法律援助。正如我国有学者提到, 疑义利益解释规则的援引与创设, 初始系针对保险人与投保人 (被保险人) 之间不平等的交易地位而进行司法调整以实现公平交易, 并体现对保险交易中的弱势群体—被保险人倾斜性保护的价值关怀。 (3) 所以, 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条款应当为格式条款, 对此理论界与保险立法能够保持一致,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除格式条款以外的协商条款、双方交易地位平等时订立的条款以及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审批的条款是否可以援引不利解释原则。

首先, 在双方当事人以协商的方式订立保险合同时, 双方均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在拟定过程中就能够及时地消除投保人 (被保险人) 对专业术语产生的异议和疑虑, 他们的利益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 故不利解释原则对协商条款不适用。

其次, 随着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与成熟, 投保人 (被保险人) 的交易地位确实有了显著提高, 特别是作为规模较大的企业、社会团体时, 它们拥有专业化的法律服务机构, 此时法律是否还应当向这些主体倾斜呢?我国有学者认为, 如果被保险人的交易实力与保险人相当, 被保险人即不属于“经济上的弱者”, 疑义解释原则即不应对其适用。 (4) 对此, 笔者持不同观点。交易地位的提高不能改变合同格式性的属性, 只要合同条款非经协商一致而订立, 就产生了可能侵犯投保人 (被保险人) 利益的因素, 即便有专业的法律团队进行事后补救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况且在案件的实际审理中, 如果因投保人 (被保险人) 的主体身份、社会地位的不同而适用不同的解释原则, 更会造成司法混乱甚至导致司法腐败, 故不利解释原则同样适用, 但发生上述情况时, 法官可适当考虑差异变化从而谨慎采用该原则处理实际问题。

再次, 根据2009年修正后的保险法第136条的规定, 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应当保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5) 可见, 上述保险合同条款的拟定权已经被赋予给保险人, 保监会只是进行备案与审批不合法条款, 同时为了避免其与保险人恶意串通或故意偏袒, 故不能排斥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

四、对不利解释原则司法适用问题的完善与建议

(一) 妥善处理不利解释原则与一般合同解释原则的关系

我国现行保险法仅规定了不利解释原则, 而未规定其他解释方法, 但这并不代表不利解释原则可以优先于合同的一般解释原则适用。此种现象暴露出现行法律的立法缺失, 造成司法滥用, 故未来立法修正时应当对“有歧义条款如何解释”这部分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与认定, 使其与合同法保持一致, 在充分发挥一般解释原则的司法功能仍无法调和双方矛盾或仍有疑惑时方可采用该原则。

另外, 对当前所有解释原则的具体适用应匹配具有可操作性的作法, 特别是应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还原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初衷, 而非仅仅拘泥于对条款字面意思的解释, 从而形成一套完整严禁的解释制度。

(二) 适当考虑投保人 (被保险人) 交易地位的变化

在投保人 (被保险人) 的经济弱势地位显著提升后, 特别是在保险市场低迷、保险业务竞争加剧的影响下, 投保人 (被保险人) 的交易地位有可能逾越与保险人之上时, 对条款“有疑”未必一定就得作出对投保人 (被保险人) “有利”的解释, 如果一味教条的适用该原则, 很可能违背了保险法的价值取向。所以在司法实务中, 法官应首先对各种类型的投保人 (被保险人) 适用相同的不利解释原则以符合该原则订立的法律基础, 其次鉴于投保人 (被保险人) 主体身份的差异, 在不损害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前提下, 可变通适用该原则, 甚至对合同条款的制定方 (保险人) 也可做有利解释。

(三) 严格限制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范围

未来法律修正时, 可以采用“疑义”、“异议”或“歧义”等词语来替代“争议”的司法适用, 有关当事人之间的实体争议、因合同条款产生的纠纷、因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产生的法律责任认定等问题均不得适用不利解释原则。“保险合同解释只发生在有争议的文字应该如何按其订约时所包含的本意去加以说明与释义的情形, 而不是按照合同的条款去对照考察当事人是否违反合同义务。至于说合同当事人是否违反义务与保险合同的解释条款无关。” (6)

(四) 加强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

按照现行保险法的规定, 目前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已经均由保险人以格式条款的形式予以制定, 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正在逐步放权于保险人, 其仅仅作为备案和部分条款的审批主体。那么在未来的审批过程中, 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 特别是可以组织具有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从“普通阅读者”的角度认真审核条款内容, 尽量从根源上杜绝有歧义条款的产生, 做到对每一合同条款的严格把关。

(五) 建立健全滥用不利解释原则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惩罚措施

这主要是针对法官不当适用该原则而损害保险人的情形。保险不利解释原则追求的是实质之公平与正义价值之实现, 通过立法强化保险人拟订保险条款所应承担的特殊责任, 杜绝保险人利用优势地位谋取一己私利之流弊, 一旦保险人滥用保险合同格式化所创立的优势地位, 法律将保留最后的矫正手段, 即授权法院或仲裁机构对保险人拟订的保险条款作不利于保险人的解释, 以求司法上的利益平衡。 (7) 如上所述, 我们在充分肯定该原则的前提下, 在法官发挥其自由裁量权时, 务必要合法适度地使用矫正工具, 毕竟这是一种以纯粹的主观方式解决双方矛盾的方法, 倘若法官滥用该原则, 必须进行惩戒, 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惩戒措施以防范道德风险和不公正的司法行为。

摘要:保险不利解释原则是对保险合同条款进行解释的一项特殊规则, 它的产生和适用有必要的法理基础和特定的前提条件, 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合理适用该原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的法律存在诸多漏洞与不足, 相关的法律条文缺失或不具有可操作性, 对此有必要进行立法技术上的补充与完善。

关键词:保险不利解释原则,适用位阶,适用前提,适用条款

注释

11贾林青.保险法 (第五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7:143.

22 张昌明.疑义利益解释原则解析——兼论我国<保险法>第31条的完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72.

33 樊启荣.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之解释——对<保险法>第30 条的目的解释和限缩解释[J].法商研究, 2002 (4) :84.

44 樊启荣.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之解释——对<保险法>第30 条的目的解释和限缩解释[J].法商研究, 2002 (4) :90.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36条.

66 徐卫东.保险法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325.

浅谈保险合同的疑义利益解释原则 篇3

关键词:附和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保险合同

一、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适用条件

所谓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是指当保险合同条款的用词发生疑义或含义不清时应作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我国在1995年的《保险法》第30条做出了相关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由于保险合同是附和性合同,专业技术性较强,投保人对保险合同专业性语言的理解具有局限性,经常导致双方对合同内容真实含义产生分歧,引起纠纷。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对解决附和性合同所产生的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却具有天生的弊端:它平衡于保险活动双方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天平有失公平。

应确立此原则的适用条件:首先,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使用应仅限于由于双方对保险合同文字表述观点不一而产生纠纷的情况。第二,该原则是由于被保人在保险签订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发生合同纠纷时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倾斜,保证保险合同执行的相对公平,因此使用该原则时,应首先判断弱者地位,对于具有与保险公司同样地位甚至更强的法人,不宜使用。再有,该原则只有当合同条款是由单方拟定时才适用:对于那些由双方共同拟定的附加条款不宜采用。

二、我国疑义利益解释原则被滥用及其原因分析

(一)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存在被滥用现象

在我国,很多保险合同案件中,疑义利益解释原则被作为第一解释原则,甚至惟一原则使用。遇到相对复杂的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司法人员通常罗列一堆解释原则而无法确定其优先顺序,为了“简化”问题、顺应“民意”,他们往往忽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弊端,优先使用该原则。这样处理似乎更能得到民众及媒体的支持。但是,却损害了保险人的正当利益,也助长了保险合同投保方的道德风险,影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被滥用的原因分析

1.保险法不完善

我国保险业发展较晚,很多东西都只是照搬和模仿国外已有模式,自身没有形成应有的体系,相关法律更是不健全。关于保险合同解释方面的立法,也仅限于1995年的《保险法》第30条做出了相关规定,即对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规定,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保险合同解释原则。同时该规定的内容过于简单,表述过于原则化,没有更多的解释和辅助说法,给人造成的错觉就是只要保险合同有争议就可以参考保险法第三十条,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做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合同解释。于是,加上我国国内无相关司法经验可以借鉴,司法人员处理案件时,无序混乱,便倾向于选择该原则,即简化问题又顺应民意。

2.公民保险知识欠缺

保险人知识的欠缺直接导致制订保险合同时出现含义不清的词汇和语句;导致其在与投保人沟通时出现表述不清、“误导”投保人的现象,这是保险合同纠纷发生的根源。

由于很多保险人自身素质缺乏,对保险进行了错误宣传,使本来对保险认识不深,了解不够的公众对保险产生很大误解,发生保险合同纠纷时,公众往往倾向于同情被保险人,媒体的报道也倾向于支持被保险人,一定程度上影响司法人员对案件判定原则的选择。

还有,司法人员缺乏必要的保险知识,在处理保险案件时,常分裂保险合同与保险的关系,单纯看待保险合同,纯粹依据法律的条条框框进行解释。

三、完善我国保险合同解释原则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我国保险合同解释制度

首先,加强保险合同解释制度的研究,在立法和司法上规范统一保险合同的解释:明确保险合同适用那些解释原则,明确规定解释原则的适用顺序。笔者认为,“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规定是有必要的,但是需要对其适用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防止该原则被过度使用。在对保险合同进行解释时,应首先探求当事人在争议条款上的真实意图。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应作为最后使用手段,而且必须是在该原则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二)加强对公众保险理论的教育与宣传

绝大多数保险合同纠纷是因双方对保险合同条款理解不一造成的。保险合同充满专门的保险用语,不是一般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所能理解的,应加强对公众保险理论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加强保险理论的教育与宣传:可以使普通民众更能够了解和接受保险,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使其具备基本的保险理论知识,减少被保险人因自身欠缺相关保险知识,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而导致的纠纷;使保险从业人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在制定保险合同时,措词准确,表达合理,使保险代理人在向公众传达合同真实含义时更准确无误,从源头上减少纠纷。使司法人员具备足够的保险理论知识,增进他们灵活运用保险解释标准和原则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妥善处理各种争议,减少滥用解释原则的情形。

(三)规范保险市场,树立保险行业新形象

对公众进行保险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公众正确认识和了解保险,培养公众正确的保险意识,保险公司应该这项工作的主力军。保险公司的形象需要保险公司自己的工作人员来树立与维护。

长久以来,保险公司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和不正确营销方式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与形象,以致于公众对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形成了目前巨大的负面舆论以使保险公司往往在保险合同纠纷的解释中处于不利地位,由此也激励了司法人员采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对保险纠纷进行处理。因此,为了保险事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监督保险公司的行为,规范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也应该配合,共同努力,树立一个全新的行业形象。

参考文献:

[1]杨卫平.论建立我国保险合同解释的标准与原则[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2]吴庆宝.保险合同的不利解释原则[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保险诈骗司法解释(推荐) 篇4

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八、根据《决定》第十六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保险诈骗罪。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九、对于多次进行诈骗,并以后次诈骗财物归还前次诈骗财物,在计算诈骗数额时,应当将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数额扣除,按实际未归还的数额认定,量刑时可将多次行骗的数额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

十二、本解释中使用的货币数额是指人民币的数额。审理具体案件涉及外币的,应当依照案发当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内容解读 篇5

着重解决人身险法律适用争议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繁荣发展,保险纠纷案件呈连续增长态势。司法统计数据显示,年全国一审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数为41752件,年前10个月的案件数即为91555件。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刘竹梅介绍,《保险法》自1995年颁布实施以来,先后经历三次修订,其中2009年对《保险法》保险合同章做了较大改动,推动了保险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但受制于各方面原因,《保险法》中保险合同章所占的比重轻,相关规定较为原则,未能满足保险市场发展和保险审判实践的需要。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启动了《保险法》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

据悉,2009年10月和6月,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解决新旧《保险法》衔接适用以及《保险法》保险合同章一般规定部分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刘竹梅表示,此次发布的《解释三》着重解决《保险法》保险合同章人身保险部分在适用中存在的争议。目前,为解决《保险法》保险合同章财产保险部分在适用中存在争议的司法解释正在制定中。

防范道德风险

刘竹梅表示,针对人身保险合同的特征,此次司法解释在起草中坚持以下指导原则:一是注重防范道德风险;二是注重保护保险消费者;三是支持保险创新;四是厘清保险合同法律关系。

人身保险以人的生命健康为保障对象,防范道德风险责任重大。为防止他人为谋取保险金杀害被保险人,《保险法》第31条要求,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必须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第34条要求,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合同,需要经过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

根据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对于此类影响合同效力、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主动审查。鉴于此,《解释三》第三条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时,主动审查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是否具有保险利益,以及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是否经过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

刘竹梅还表示,为防止死亡险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保险法》第33条、34条对死亡险作出特别规定。实践中,以上规定存在不当适用的问题,有的保险公司在承保时未主动审查死亡险的订立是否符合以上规定,但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却以保险合同违反以上规定为由主张保险合同无效并拒赔。针对该问题,《解释三》第1条对《保险法》第33条和第34条的规定进行细化。

明确体检与如实告知义务规定

人身保险公司在承保特定险种时会安排被保险人进行体检,以更好地控制风险。被保险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安排进行体检后,投保人是否仍需要如实告知,审判实践中存在不同观点。

针对这一问题,《解释三》第5条明确,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根据保险人要求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体检,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不能免除,鼓励最大诚信;保险人知道被保险人的体检结果仍同意订立保险合同,构成弃权,不得再以投保人未就相关情况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要求解除合同,否则有违诚信。

同时,《解释三》明确了保险合同恢复效力的条件,维持合同效力。人身保险合同存续期间较长,为防止保险人仅因投保人未及时支付某期保险费解除保险合同,《保险法》第37条确立了复效制度,其规定的复效需要“保险人与投保人协商并达成协议”,把能否复效的决定权交予保险人,剥夺了投保人申请复效的权利,使保险合同复效制度丧失了应有的功能。

对此,《解释三》第8条规定,投保人提出恢复效力申请并同意补交保险费的,保险人原则上应予恢复效力,除非被保险人的危险程度在中止期间显著增加。为防止保险人收到复效申请后长时间不作答复,《解释三》第8条规定了保险人的答复时限。

规范受益人的指定与变更

如何确定受益人直接影响到保险金的归属,实践中,受益人的指定一般都是由保险格式条款提前拟定,由投保人或者受益人进行选择。由于保险格式条款不够明确以及被保险人身份关系的变化,受益人如何确定在实务中存在争议。

对此,刘竹梅在回答《中国保险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针对实践当中的这些争议,《解释三》第9条作了一个统一的规范,并对三种常见情形做了具体规定,包括受益人仅约定为身份关系,但是保险事故发生的时候,身份关系发生变化,应以保险合同成立时的身份关系还是以保险合同发生时的身份关系来判断受益人等。

同时,《解释三》第10条借鉴域外相关做法,规定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自变更受益人的意思表示作出时生效。为了保护保险人的合理信赖,变更受益人没有通知保险人的,不得对抗保险人。

医疗保险维持对价平衡

实践中,对医疗保险格式条款关于商业医疗与社会医疗的关系、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定点医疗条款的效力等问题存在较大争议。

根据保险人承保风险与投保人支付保险费应当保持平衡的基本原理,《解释三》第18条、第19条和第20条规定:保险人要求扣减被保险人从公费医疗或者社会医疗保险取得的赔偿金额的,应当证明其在厘定保险费率时已将公费医疗或者社会医疗保险相应部分扣除,并按照扣减后的标准收取保险费;保险合同约定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的,保险人应参照基本医疗保险同类医疗费用标准给付保险金;被保险人未在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服务机构接受治疗的,保险人可以拒绝给付保险金,但被保险人因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就医的除外。

社会保险学名词解释 篇6

与此同时, 随着国内的电子商务环境越来越成熟, 网上购物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截至2014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7.9%。网民规模的继续壮大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为网上购物培育了大批潜在消费者。有关网上购物的研究, 已有学者通常研究的主体集中在用户的采纳和持续使用行为。从社会互动视角分析网上购物或电子商务的文章并不多见, 而购物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 因此, 本文借助社会互动理论, 将从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和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两个方面对网上购物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 并对基于社会网络的网上购物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一.理论背景与概念提出

1、六度分隔理论

社会网络是人的集合, 集合中的每个人有自己所熟悉的人, 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交互的网络。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 (如部落、乡村等) 内部成员的行为, 他的研究比较简单, 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却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 (actor) 的一系列社会联系 (social ties) 或社会关系 (social relations) , 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 (social structure) 。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 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 网络的行动者 (actor) 既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集合单位, 如家庭、部门、组织。

“六度分隔理论”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社会化网路服务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SNS) 的理论基础。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Milgram对社会网络的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 他于1967年利用传统邮政系统做了一个简单的投递信件实验, 得出结论: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即,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时隔近40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Duncan Watts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e-mail进行试验, 实验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 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间隔并没有因为使用更先进的e-mail系统而缩短, 平均间隔还是六, 这个研究也就验证了“六度分隔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实用性。

2、社会网络的三大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包含三大核心理论, 强联结与弱联结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结构洞理论。

强联结与弱联结理论:社会网络的节点依赖联结产生联系, 联结是网络分析的最基本分析单位。1973年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最先提出联结强度的概念。他将联结分为强弱联结两种 (Strong Tie, Weak Tie) , 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进行区分, 强联结和弱联结在信息的传递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强联结包含着信任、合作及稳定, 且较容易获得, 能传递高质量、复杂或隐性的信息。而弱联结是群体之间发生的, 跨越了不同的信息源, 能将其他群体的信息、资源带给本不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体, 对群体间的信息传递有一定影响。

社会资本理论: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首先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其后, Coleman认为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 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之中。个人参加的社会团体越多, 其社会资本越雄厚;个人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 其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资本越多, 摄取资源的能力越强, 从而就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不仅个人具有社会资本, 企业也有“企业社会资本”, 通过联结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由于社会资本代表了一个组织或个体的社会关系, 因此, 在一个网络中, 一个组织或个体的社会资本数量决定了其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

结构洞理论:美国学者Burt在1992年提出了结构洞的概念。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 其社会网络均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网络中的任何主体与其他主体都发生联系, 不存在关系间断现象, 从整个网络来看就是“无洞”结构。这种形式只有在小群体中才会存在。二是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 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 无直接联系或关系中断的现象, 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因而称作“结构洞”。

目前掌握的关于社会网络的知识, 例如结构、动态演化、网络中个体的行为等方面的知识都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而且, 对于网络的研究也面临重重挑战,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网络中动态演化, 空间位置、以及信息扩散;

第二, 分析大型网络以及将它们模型化;

第三, 网络的规划设计与综合;

第四, 更好地测度网络的结构;

第五, 网络的严谨性和安全性;

3、社会商务

3.1 社会商务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 社会商务近年来已经应用广泛。以微博和社交网站为代表的社会化网络服务正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们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延伸至网络空间中。虽然关于社会商务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Amazon引入的的评分与评论系统, 但是社会商务这一名词是由Yahoo于2005年提出的, Yahoo指出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浏览他人分享购物经历中得到建议, 从而帮助自己找到合适的物品和服务, 并最终决定购买它们。社会商务的蓬勃发展是受到近年来社会技术发展的促进, 社会商务也可以看做是社会媒介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3.2 社会商务的两种模式。

在实践中, 社会媒介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为社交平台添加商业属性, 从而引导个体在他们经常互动的平台上进行购物;第二种是为传统的电子商务网站添加社会化应用, 旨在帮助促进人们在该购物网站上的关系。

3.3 社会商务的定义。

关于社会商务, 学术界的普遍解是社会性技术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但是社会商务的真正含义并不局限于简单地将这二者拼凑, 定义社会商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社会商务尤其自身的特点:第一, 社会商务网站销售的通常是诸如餐厅、咖啡屋提供的服务性产品, 而其它电子商务网站通常销售的是耐用性产品。第二, 没有提前提醒, 社会商务网站经常对某一产品只促销一天, 称为“每天限时交易”;第三, 作为促销的一种手段, 社会商务网站上产品折扣力度较大, 通常会有超过50%的折扣价格;第四, 由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出现, 社会商务可以利用社交网络使得顾客可以进行团购。

根据社会商务的两种模式, 并结合社会商务的自身特点, 本文将社会商务定义为, 利用诸如社交媒介和社交网站等社会性技术, 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成的内容等加强顾客与卖家间的关系、丰富用户对产品的视听感受, 并最终提升购物体验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社会商务不仅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 而且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机制。

二.研究电子商务的新视角——社会网络视角

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 数字设备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已经无法完全分割开来。由于社会媒介以及数字设备, 我们正在被相互连接在一起。而那些数字设备也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从社会网络到基于位置的移动应用, 我们的数字设备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正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来经营他们的公司业务。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络从事商品买卖活动。据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2013-2014年中国网民经常使用的互联网络应用中, 其中使用率增长幅度最快的分别是博客、团购、旅行预订和网络购物, 它们全年的增长率分别是博客 (24.2%) 、团购和旅行预订 (22.7%) 和网络购物 (19.7%)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 较2013年底, 增长率为19.7%;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5.7%。这些数据显示, 网络零售这一新的经济模式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力量, 并且凭借自身的独特的优势, 正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技术, 尤其是“社会媒介”大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使得人与人之间有更加密切的沟通。人们之间形成了密集的关系网络, 这种急剧增长的社会网络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说出自己观点的平台。随之产生的就是大量信息的出现, 数字信息正在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着。现如今, 许多公司都拥有大量的数据信息, 但是它们无法就如何有效使用这些信息而做出决策, 这就使得公司正在探索使用一种新的方式来为顾客提供服务。重要的是传统的实体商店正在向网上在线的商业服务靠拢, 未来的商业将是真实服务与虚拟业务的结合。由于顾客能够方便地从网上获取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公司和企业将面临的另一个转变是将自己的业务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同时, 也有一些第三方公司很乐意来帮助这些公司来管理这些复杂的数据。

信息技术的变革推进了社会网络的出现, 社会网络就是由个人或组织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组成的一个结构, 例如人们之间的友谊、作家联盟、工作中的协作关系等。基于现实世界的社交网络应用的例子包括Myspace.com, Facebook, Orkut等。在这类社交网站上, 用户可以自由展示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喜好和态度, 而企业对这一特性加以利用以后, 可以成为企业推广新产品的一个新途径。例如, 当一个人购买一件产品时, 他通常都愿意听从周围的朋友或熟人都有哪些建议, 这就是身处社会网络中的个体无法避免的, 因为个人所做的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近邻个体行为或评论的影响, 理解并利用这些关系, 可以为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社会商务正在迅速发展, 在线的商铺能够将网上在线市场中的店铺相互连接。社会商务的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 卖家由个人代替了企业; (2) 卖家作为个人, 管理和分类在线商店的产品; (3) 卖家能够创造他与其它商铺的超链接; (4) 卖家的激励是基于他销售所得的利润。

网上零售是企业或个体单位指借助B2C网站或C2C平台向个人或家庭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行为。网络零售包括所有针对终端顾客的电子商务活动, 这里的顾客主要指普通的个人或普通的家庭, 并不包括生产性顾客。所以说网络零售的主要模式是B2C或C2C, 而不是B2B。网上零售业相比传统零售业具有以下的特点: (1) 跨时空, (2) 全方位展示产品或服务, (3) 低成本, (4) 信息的实效性强, (5) 与顾客关系密切并深入了解用户等。

本文之所以选择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电子商务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1) 在虚拟环境中, 买卖双方主要通过交易平台进行互动, 利用即时聊天工具、e-mail、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 这与传统面对面的生意网络明显不同;

(2) 网络越来越显示出社会性的特点, 买卖双方不但在网上交易, 还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聊天、交友、交流信息、增加感情和信任, 形成所谓的虚拟社会网络, 其中可以动员的资源被称为在线社会资本。

三.社会商务中存在的社会互动

购物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 因此购物的过程当中顾客有意无意地会与周围的个体产生互动。顾客在做出购买决策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与他有社会交往的个体的影响, 而传统的电子商务关注的更多的是最大化效益以及顾客与电商系统之间的互动。仅仅关注人-机互动是不够的, 尤其是随着社会性技术的发展, 为在线购买的过程引入了社会性的一面, 这使得网上购物成为一种社会体验。通过嵌入社交应用, 使得传统电子商务网站为顾客搭建了一个与他人或其好友联系更加紧密的平台。顾客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获取社会知识或经验, 从而支持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购物目标并最终做出更加准确和理性的购买决策。因此, 社会商务中更应该关注人-人互动。

根据已有研究, 在线的社会互动可以分为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和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是指顾客对产品或卖家积极或消极的观点, 也叫做在线评论或口碑营销。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是指观察性学习行为, 即顾客是基于观察其他人的购买行为而做出购买决策的。进一步来说, 当顾客对某一产品掌握的信息有限时, 如果身边的好友也在某一店铺购买了该产品, 则顾客也会对该店铺出售的产品质量更有信心, 从而对该店家也更加信任。因此, 学者们更多的是从信任的角度来研究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的。

1、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

由于在线环境中, 许多顾客在购物之前大都会搜索其它消费者对产品的观点和推荐, 以确定产品的质量而减少对该产品的不确定性。因此, 在线评论是市场营销与信息系统领域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对新产品的推广的市场营销研究中, 有三个主要的假设: (1) 顾客之间的关系影响着顾客的决策; (2) 一些顾客的观点尤其影响其它人的观点; (3) 企业有能力识别并找到那些具有影响力的节点;

顾客在购物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关系, 这其中他们的评价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重大影响, 也就是口碑效应。所谓的网络口碑是指消费者通过论坛、博客、播客等网络渠道, 与其他人分享关于某公司、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信息。这些讨论的传播直接影响到当事公司、产品、服务的美誉度, 即网络口碑。为维护网络口碑, 有公司开始尝试参与到网络社区中, 和消费者共享发言权, 拥有自己的声音。

口碑营销是企业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口碑设计, 使得非生产人员 (如消费者、经销商等) 通过向别人介绍这些产品而促进产品销量增加的一种营销活动方式。从实践的角度讲, 一般的促销是自上而下、“一对多”的传播, 而口碑营销强调和注重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多对多”的传播。

互联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口碑营销的传播状况, 使它从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的语言、动作交流, 转变为今天的Mail、BBS、Blog等网络传播形式的交流。网民能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产品信息的看法、使用产品和享受服务的体验, 然后互联网上看到这些信息的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传播, 这样每个网民作为信息源的影响力被几倍甚至几十倍地迅速放大。因此, 消费者是否会采纳在线评论, 以及采纳在线评论后对其购买行为有何影响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

在关于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中, 主要考查了买家评价能否及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卖家的销售绩效, Chevalier和Mayzlin通过对Amazon、Barnes与Noble两个在线书店的研究发现, 用户对于书籍的打分越高, 其销量也越大。Pavlou和Dimoka发现, 用户的文字评价有助于增加买家对卖家的信任, 从而提高商品的溢价水平 (price premium) 。Duan等研究了网络口碑的两种效应:知悉效应 (awareness effects) 和劝说效应 (persuasive effects) 。前者令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商家及其产品, 后者使得消费者对于商家的积极评价传播到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之中。在对电影票房的研究中, Duan等发现, 用户评价好坏对于电影票的购买并没有显著影响, 但是用户评价的数量对于票房收入则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从而支持了知悉效应 (而非劝说效应) 对票房有显著影响的假设。

2、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

信任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互动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网络信任不仅成为社会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深层网络应用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在传统电子商务中应用社会性技术使得在线购物环境更加接近于现实中的实体购物环境。在线的购买者可以在虚拟社区中通过观察其它购买者的行为并与他们交流来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 以支持他们的购买决策。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信任则是影响顾客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

声誉和信任在因特网商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 信任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对买卖双方都是有利的。信任有不同的类型, 可以分为基于知识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计算的信任等不同的维度。基于制度的信任 (institution-based trust) , 它是指消费者对于交易平台环境的信任程度, 是个人通过对于网站外观的观察或者与网站的接触, 对于网站本身质量、规模、安全性等方面产生的感知。具体到网上购物平台, 基于制度的信任主要体现在结构保障 (structural assurance) 方面, 比如合约、规章、担保书、法律等, 从而产生有利结果的信念。例如, 人们认为法律和因特网上所采用的加密等安全手段一般情况下以保护他们免遭隐私泄漏、信用卡欺诈等风险。电子商务平台特有的结构保障信任包括网站的商家实名认证、消费者保障计划、安全的支付保障体系、对不良商家的惩罚机制等。

传统的交易市场中, 参与交易的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提升相互之间的信任: (1) 通过互相之间的交往来促进一个长期的关系, 以增加未来业务合作的可能性; (2) 个人之间的信任通过口碑来传递到第三方。对于在线的商业交易, 为了提高交易者的信息的可靠性, 许多平台, 包括Amazon、e Bay、Yahoo等都构建了在线的声誉机制, 被称为反馈系统。这类反馈提供了传统市场中可得到的口碑效应。实际上, 在线的反馈机制要优于传统的口碑机制。原因是, 在线的信息获取不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就可以方便的获取。而且在线的反馈更有利于收集更多顾客的意见, 更具有参照价值。区分传统和在线的声誉网络的关键点是注意到它们当中存在的相互关系是不同的。传统市场更依赖于直接的相互关系:“我之所以信任你是因为你之前的行为值得我信任”, 而在线市场更加依赖于间接的相互关系:“我之所以信任你是因为从别人那里得知你值得信任”。

3.基于社会网络的网上购物研究展望

社会化网络服务, 尤其是社交媒介和社交网站的风靡, 为电子商务的买家与卖家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搭建起一个新的平台, 也催生出电子商务的新模式——社会商务。学者们对社会商务的研究视角也有所扩展, 从关注电子商务的技术指标逐渐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交互视角。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

第一, 社会互动视角社会商务理论的完善。在社会商务关于人-人互动中, 多以买家与卖家或者买家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为主体, 研究卖家与卖家之间关系的文章较少。利用好关系网可以为卖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总的来说, 卖家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价值的创造中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 卖家可以利用这一关系来提升他们的绩效。因此, 未来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卖家与卖家之间是否存在协同关系, 这种协同关系是否会促进网商的经济效益, 这种协同关系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均会对促进社会商务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二, 社会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 社会商务的盈利模式就是电子商务与社交媒介结合, 但是这种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不足以维持社会商务的持续发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利用案例研究分析对比中外著名社会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和手段, 通过分析研究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社会商务盈利模式与框架。

第三, 移动化的社会商务研究。传统的电子商务已经走过了高速成长期, 当前主要的电子商务厂商都已将重点转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截止至2014年12月, 手机网购使用率已经达到42.4%, 各大电子商务网站的移动类交易APP也不断涌现, 未来对移动社会商务的研究将是一个焦点。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使得传统电子商务中的一些理论和模型的适用性有待于验证。同时, 对移动社会商务网站来说, 又有那些特殊因素会影响它的盈利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摘要:传统电子商务受到社交媒介和社交网站这类社会技术的启发, 催生了基于社会网络的网上购物。社会化电子商务是传统电子商务衍生出的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它克服了传统电子商务用户流量不足、用户信任度低等缺陷。本文主要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传统电子商务, 并着重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入手, 分别从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和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两个层面分析有关社会商务的研究。最后, 指出理论研究尚未完善的地方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商业保险PK社会保险 篇7

随着国家社会基本保险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改革,似乎“社保”的覆盖面越来越全面了,那么,社保与商业保险的比重应该如何调整?两者如何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概念解释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保险的两大类别: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概念。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劳动者、企业或社区、以及国家三方共同筹资,建立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因年老、工伤、疾病、生育、残废、失业、死亡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时,给予劳动者本人或供养直系亲属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作用就在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保、伤有所疗、失有所得。也就是让你在劳动丧失的时候,能获得一定费用的补偿和救济。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低水平、广覆盖的特点,保险金给付原则及标准强调“社会公平”原则,即权利义务不对等,不强调交费相等,但强调给付相同给付标准原则上是统一的。满足社会成员生、老、病、死方面较低层次的需要,即生存需要。

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强调根据自己的情况,各取所需,加强各自的保险程度,保障不同的生活水平,满足更高的发展和享受的需求。]

养老和医疗

如果说社保是解决基础的温饱问题,那么商业保险就是是社会保险的补充和加强。有商业保险就可以保持更高的生活水准。让我们重点看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方面的异同点:

社会养老保险[是根据当年人均工资,按个人与企业缴纳的一定比例,在将来进入基休年龄时享有一定的养老金。它保障了基本生活需求,所以通过用商业养老做补充,避免退休时收入出现很大落差。]

社会医疗保险[是在一定额度中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对老百姓来说,社保提供的医疗保障只能算是最基本的,选择合适的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案例1生育保险(妊娠,流产,预前检查费用)

有位在上海张江高科上班的关小姐在6月12号刚生了女宝宝,还有个可爱的乳名“童童”。初为人母的她就搬来一大堆保险合同,向我来请教哪些保险可以报销生产过程的住院费,前期的检查费,以及后期的4个月产假期间的收入损失等等。

专家点评

因为产前检查和住院生育费用均纳入了上海医保的报销范围(当然是局限于常规检查,而不包括孕妇特地要求的检查以及特需病房费用)

所以,早孕检查与建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等按门诊待遇结算,住院分娩按住院待遇结算。上述门诊和住院费用持医保卡在医院结算即可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无需事后报销。生产后,可以到医保局领取3000元的生育补贴。

同时,关小姐的单位所购买的团体医疗保险,可以对整个怀孕生产过程给予7000元之内的费用报销。

接下来,笔者通过关小姐的案例而给想做人母的女士们,介绍一下而目前市场上的和生育有关的商业保险。

目前的相关生育保险有这么几大类:

寿险类,保障对象是难产,生产过程中发生死亡的状况。

2、婴儿发生先天性疾病,或者需要进行先天性手术的费用报销,由于目前高龄产妇增加,女性工作压力大增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疾病也比以往多一些。有的公司出一些短期的,保障母婴健康的保险,通常要求怀孕4-5个月以内投保,只是负责母亲的生产期间的生命安全和婴儿是否畸形、存活的保障。为被迫中止妊娠、新生儿死亡等风险和为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救治提供一定的保障。

3、年金类产品:极为少数的几个年金产品或者女性大病保险,可以提供顺产后的母婴祝贺金。

4、住院和手术费用,一般不属于商业保险报销和补偿的范围。普通寿险、意外险和重疾险都明确地将怀孕引起的各种事故和疾病列为责任之外。所有的商业保险条款都列明,生产是女性的正常生理行为,不属于疾病范畴,不能够给与报销。

商业保险公司现在都没有专门负责报销怀孕生产过程中的医疗费用的产品,这类产品只有社会医疗保险中的生育保险才具有。

案例2和用社保和商保的特性进行相互补充

王妈妈是我同学的姑妈,她已经退休10年了,现在65周岁。自从知道笔者是保险的销售员之后,一直盯着我问,有没有什么好的适合她购买的保险品种,特别是医疗保险。但是我总是无语。因为目前市场上,特意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保险产品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附加条件一大堆,

专家点评

社保是国家的一项福利保障事业,是以全国的老百姓为对象的,保障范围广,覆盖人口多,追求人人享有平等的就医条件,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社会医保有很多限制的。对于高收入人群,其受益面不一定很大。但是医保能够很好的照顾到一些明显的弱势群体,比如退休人员(大多数均在55岁以上,甚至是70岁以上),18岁以内的非纳税人员(儿童,学生,),自由职业者(家庭妇女,非工作的社会人员),低收入人群(失业人员,低保户,外来务工的农民工等)虽然保险的额度是有限度的,但是均有良好的照顾。

上述的弱势人群往往是不能够购买商业保险,自己没有想过买商业保险,也有些没有购买能力,还有些是保险公司不喜欢。因为商业保险是以公司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往往喜欢选择年轻、体健、有高收入生活保障,无不良生活习惯,无家族遗传病者投保,而不愿承保老、弱、病、残者,以及低收入者。

所以,商业保险的主要客户往往是社会中的骨干人员,特别是25岁到45岁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以及金领和各种各样的老板们。给他们的保险品种多,可选择的公司多,保障额度可以很高,价格可以有所优惠,当然也在所难免。

案例3特别注意社保中的“绝对免赔”条款

家住城东的张大姐参加工作23年了,一直服务于某大型国营企业任生产管理工作。虽然薪水不多,但是福利不少,单位不仅给办理了五险一金,而且还给办理了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去年又参加了某中资保险公司的一项团体医疗保险。

近日,张大姐不幸遭受一个小小的交通意外事故,诱发了前年的一个疾病去医院治疗,在家附近的区中心医院住院63天,花费了总共9万2千元的费用(包括手术费,住院费,床位费,化验费以及其他的七七八八的费用,其中交通意外的治疗费用是9500元),

专家点评

一个工作上勤勤恳恳,为人老老

实实的张大姐,参加工作以来任劳任怨,身体难免的患上了一些慢性疾病甚至是职业病,在突发状况的诱导下,张大姐在医院住院治疗了63天之久,是非常不幸的。无论是肉体的痛苦,还是精神的折磨,都是不幸的。不过对于张大姐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虽然花费了9.2万元的费用,但是,这些开销完全没有让她背上任何经济上的负担。不仅如此,而且还有了9450元的额外收入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仔细的分析一下这个看似非常特殊,但很有可能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案例。

首先,我们知道张大姐的八院治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交通意外事故的伤害,其次是诱发的疾病治疗。从商业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两个角度来说,第二个原因不在“拒赔”和“不负责”的范围,所以均在两者的理赔范畴之内。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交通事故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在社保里面是得不到报销的。同时由于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已经逃逸,只能够由张大姐自己承担。所以9500元的治疗费用,无法在张大姐的医保卡中进行报销。

而在保险公司运营的各项商业保险产品中,几乎100%的医疗保险和综合意外伤害保险都能够承担起意外伤害的医疗费的“报销重任”,尽管每个具体的细节项目会有一个最高额度(也就是保险公司常讲的封顶保险金额)。在这次的医疗费用当中,某保险公司的团体医疗保险就报销了8550元,自负了950元。(相对免赔额5%,绝对免赔额500元。)在张大姐剩余的82500元医疗费当中,大多数由社会医疗保险进行报销。首先需要张大姐自负的是1542元,然后剩余的80958元,再行按照接近85%的比例进行报销。

因为张大姐参加的某团体保险中有一个住院每日补贴150元的利益,故而在住院的63天里面,每日的补贴额度就达到了9450元(63×150)。

总结咱们普通百姓的观念中。似乎是以为社保中医保可以报销一些,可以包干所有的费用的。其实。社保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低水平的平均式的国家福利制度。采取的是保而不包的形式。所以,在社保的报销制度里面,存在着很多的绝对免陪的形式,比如挂号费、病历工本费,磁卡工本费。护工护理费,膳食费用等服务类费用,以及某些药品(目录外药,进口药品,自费药、新药、贵药),自费检查费(含特殊拍片费用),进口器材,自费材料(进口钢钉、钢板等等)是不能使用医保账户资金的,绝对免赔率是100%。

而部分较先进的检查费可以报销90%左右,绝对免赔率为10%。医保药品目录内的乙类药可报销80%到90%,绝对免赔率为的10%到20%。

只有一些基础的常用的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常规检查等)以及基础常用药(如医保目录内甲类药)才可以由医保全报销。

正如张大姐和她的同事所说的,以前总觉得自己的社保足够了,可以报销一切。现在才知道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是各有各的好处,他们之间需要组合起来,才能够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帮助我们普通的百姓能够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和住院费时不再可怕。

上一篇:公司管理调研报告下一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