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探究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选题是科学研究之始,而且是甚为关键的一步。其水平是衡量研究者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其过程本身也是提高研究者研究能力、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因此,职校教师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教育科研,正确而有意义的选题是迈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然而,如何正确选题却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拦路虎”。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探究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探究论文 篇1:

中小学教师论文选题常见问题探析

撰写论文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常用形式。要写好教育科研论文,首要的任务是做好选题。所谓选题决定成败,选题的好坏决定了论文质量的高低。什么是选题?“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要求,从自己所意识到的无现成答案的诸多真问题里,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的认识过程。”[1]题目字数不多,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它是一篇论文思想的浓缩和灵魂的体现。当前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论文选题不准确、不恰当,影响着整篇论文的形象与质量。对中小学教师论文选题的常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必要途径。

一、中小学教师论文选题的常见问题

1.主题宏大,难以把握

中小学教师论文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选题比较宏大,涵盖的内容宽泛,许多选题动辄就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或综合性改革。由于在教育科研方面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十分有限,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无暇进行宏观性的研究。宏大的选题本身包含的因素较多,往往是一个大问题关联着一系列的小问题,如果不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难以提出有价值的见解。一般而言,选题越大,越不容易把问题讲清楚,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要么浅尝辄止、不能深入,要么狭窄单一、挂一漏万。有些中小学教师即使做了某种具体的研究,也习惯于给自己的论文带上“大帽子”,比如,有的教师对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进行了研究,选用的题目却是“中小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表现出论文的高度和价值。

2.追求理论,脱离实际

有些中小学教师不是从自己熟悉的工作实践中选题,反而去挑选一些理论性很强的题目。比如“论素质教育”,这种属于纯理论研究的选题,即使是高校或专门研究机构的专职研究人员,也不敢轻易选择。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这类研究既没有直接的现实指导价值,又很难操作。有一些论文选题侧重于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探讨,而不是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来研究教学内容,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结果常常是泛泛空谈。理论问题是抽象的、概括的、系统的,实践经验大多是具体的、个别的、零碎的,二者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或相互转换,但这种结合或转换不是短时期内轻易实现的。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脱离自己的工作实际去研究自己并不擅长的理论问题实非明智之举。

3.名为创新,实为重复

一些中小学教师没能理解创新的真正含义,他们不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不知道别人在哪些方面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是:把一些人们早已达成共识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作为新问题去研究。有一些教师在选题中使用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名词、新概念,使论文呈现“名词眼球效应”,但并没有真正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新的阐释或者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有些题目乍看似乎是一个新鲜的选题,但实质仍然是“新瓶装了旧酒”。还有一些教师选择了研究题目之后,一旦别人指出或自己发现已有他人研究过,他们就匆忙抛弃原来的选题,不是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进行调整,而是在短时间内重新选择一个与之前的选题没有任何关联的所谓新的选题,结果往往是生编硬造、难上加难,背离了创新的本意。

4.总结工作,没有论点

有些中小学教师把教育科研论文作为工作总结来对待,似乎要用一篇论文承载全部工作业绩。由于不希望把任何一项工作成果落下,就要细致地罗列情况,这无疑给选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论文的题目既要体现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又要对其繁杂的工作业绩进行高度概括,于是出现了一些口号式的选题,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这类选题可以通用于多个论文,让人有无所适从之感。有些论文仅停留于对教育教学现象或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性描述,有些论文不过是“阐述了一些人们已知的或熟悉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工作方法等程序和规则层面的东西,并未进行理性的反思、提出新的方法和见解”[2],不具备研究的特质,更不可能提炼出有点睛之意的论点作为选题。

5.文采飞扬,不知所云

一些中小学教师将教育科研论文选题混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选题。他们不是致力于用简洁、鲜明的语言直接、准确地将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而是追求题目的新颖、生动、引人注目。他们不遗余力地堆砌华丽辞藻甚至调用各种修辞手法,在选题中既未界定研究目标,也未说明研究内容,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使人不知所云,例如,“入山方知林茂,潜海始觉水深”。看到这类选题,让人有生搬硬套、莫名其妙之感。有些论文选题充满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或理想愿望,呈现出情绪化倾向。作者似乎不甘于采用平实的表述方式,而是喜用主观抒情的语言手法,例如,“让爱温暖心灵”、“让初绽的情智之花盛开”等等。作者似乎有一腔激情要挥洒,让人感叹于其斐然文采,只可惜没有用在合适的地方。

二、中小学教师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的成因

1.对选题的关注度不够

对于有些中小学教师来说,选题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他们安于现状,满足于已有的文凭和教学工作水平,不愿意去进行教育科研,不愿意去探讨论文选题的问题。对于有些中小学教师来说,选题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他们很少进行相关文献的收集,很少深究已有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解决了哪些问题,澄清了哪些自己所关心的困惑[3]。中小学教师主观上对选题缺乏严谨、深入的态度,没有明確的目标指向,甚至没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线索。为了评职称或完成任务,他们匆忙地把别人的论文拿来,照猫画虎地拼凑成一个选题,研究什么的多就研究什么,于是,出现了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选题大量雷同的现象。很多论文选题关注的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你也谈他也谈,篇篇差不多。

2.选题经验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院校普遍不重视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方面的教学工作,使中小学教师在读书期间就缺乏系统的教育科研训练。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虽然积累了不少教育教学经验,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中小学的信息、资料环境也有一定的差距,很多中小学教师无暇顾及教育科研。再加上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也对教育科研方面工作重视不够,教育科研很少能够得到理论提升。中小学教师既不懂得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方法,也不具备教育研究的基本功底,更不了解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规范,其论文选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由于没有必要的教育科研训练,一些中小学教师不懂得对日常教育教学事件进行观察和思考,难以从大量鲜活的教育科研素材中提炼出适合中小学实际的教育科研选题。

3.没能利用自身优势选题

中小学教师身处教学一线,是教育实践的躬行者,拥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从事教育科研的优势条件。但一些中小学教师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科研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专业研究者看齐,习惯于在教育教学文献中寻找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大量鲜活的教学实践从眼皮底下白白溜过。实际上,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独特价值并不在于发展某种教育教学理论,其生命力就在于对教育实践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对教育教学行为的理性分析和判断。中小学教育科研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它不同于理论研究,不是“纯粹的书斋想象,它必须是一种行动中的研究”[4]。这种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积极利用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收集实践材料,探讨教育实践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性,这也恰恰是专业研究者难为或不能为的。

4.不善于从具体材料中提炼选题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选题中以事说理的比较多,有的选题直接命名为某学校的实践经验,有的选题本身就是事例性的东西,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不能称之为论文选题。实践只是为教育科研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如何利用这些素材提炼出令人期待的选题,这是个关键的环节。它要求研究者对具体实践进行概念性描述,并提炼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个由实践到理论的转化即是思维的转化,即将实践性思维转化为理性的、概念化的思维。这对研究者特别是从事具体实践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具有转折性意义。很多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将所谓的教育科研等同于经验总结,正是没能完成这种思维转化的结果。

5.没有掌握选题的表述方法

一些中小学教师不重视选题的表述,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呈现出来的选题依然不能令人满意。论文的选题是对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但有些中小学教师却经常出现题目与内容不相符的问题。他们不是通过论文题目准确反映研究内容,而是习惯于用行政化的语言来承载工作业绩。论文的选题要简洁,它要求以最少的文字向读者表明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有些中小学教师没有把握这一特点,追求选题的文学色彩,经过精心润色的选题常常让人有不知所云之感。论文的选题要明确论文的研究类型,让读者能够对研究特点、方式一目了然。有些中小学教师缺少这种意识,不能给自己的研究准确定位。他们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研究的类型,当然也就无法通过选题来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纠正中小学教师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的策略

1.选题大小要适度

基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条件,中小学教师不宜选择高深的教育教学理论问题,而是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育教学理论或方法的应用上,放在教育教学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实际上,教育科研论文选题的价值,不取决于它所涉及的范围的宽窄或包容的内容的多少,而主要取决于选题的角度和深度。一般情况下,选题的范围越窄,涉及的内容越少,越容易把问题阐释清楚、论述明白。工作任务繁重、科研条件不足的中小学教师更适于选择小题目。概括起来说,选题小的优势在于:其一,容易进入,容易把握;其二,以小见大,于细小处折射大问题,具有迁移效应;其三,便于聚焦,进行有深度的探究。因此,中小学教师在选题时,要把握选题的大小、范围,学会聚焦。

2.选题要基于工作实际

中小学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观察和分析工作中的教育教学现象。多問些为什么,多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形成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工作实际需求的选题。在工作中可以从检验教育教学原理、规律或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入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再发现,从而提炼出更具创造性的选题。在教育科研的初期,中小学教师可以适当引进或借鉴一些别人的选题,通过这些选题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但从长远来看,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个实际既包括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也包括个人的知识、能力的实际,更重要的是个人工作岗位的实际。中小学教师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工作实际,善于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工作实际作为论文选题的立足点。

3.选题要有明确的论点

论文,顾名思义,首要的要素是论点。题目是作者给论文起的名字,它要求用最简洁、最鲜明的语言直接、具体、准确地将论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出来,之后再有选择地添加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要素,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选题。好的选题能传内容之神,让人对论文的核心思想一目了然,切忌官话、套话、空话。中小学教师主要从事具体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往往积累了比较丰富而鲜活的实践经验,但实践经验和教育科研论文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事情。要确定论文的选题,需要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抽象、提炼出论点。选题的过程应该是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重新审视和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要不断整理思路、深化认识,实现从常规的经验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4.选题要体现创新性

好的论文选题一定要有创新点。在确定选题时,研究者要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了,要做和别人有所不同的研究,甚至只有不同还不够,还要在别人的基础上发展、创造新的认识,提出新的观点。所谓科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道理就在于此。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又可以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受到启发,找到选题的突破口,提高选题的创新性。选题的创新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具有时代感,符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能够反映新时期的新经验和新理论。二是选题中提出以往教育教学研究中没有提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的新的矛盾点。三是选题中体现新的研究方法。不论是对于旧有的研究主题还是对于“热点”、“时髦”的研究主题,都可以从研究方法上赋予新意。

5.选题的表述要恰当

“一个好的选题离不开恰当精彩的表述形式。好的选题表述犹如画龙点睛,用寥寥数语便将论文的核心理念和思路完美地呈现于读者面前。”[5]研究者要把握论文的题材特点,采用合适的表述方法,主要应该注意这样几点:其一,论文选题应该力求清楚、明白,而不是越生动越好。也就是说,文字要精妙,不要花哨。其二,论文选题应该是客观、冷静地阐明观点,而不是要抒发情感。也就是说,文字要理性,不要感性。其三,论文选题应该采用叙述式或说明式,而不是描述式。论文重在用论据来论证论点,一般多用归纳与演绎的方式来阐述事理。也就是说,文字要简练,不要繁杂。其四,论文选题的表述应该严谨周密,注意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要犯学科性或常识性错误。也就是说,文字要准确,不要模糊。

参考文献

[1] 刘本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择问题探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10).

[2] 裴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存在问题的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3(8).

[3] 周均东,杨世武.中小学教研论文写作误区分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5).

[4] 甘剑梅.近十年来我国德育模式研究述评——兼论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4).

[5] 陈娟.中小学教师论文标题表述方法例谈.基础教育研究,2011(7).

(责任编辑 关燕云)

作者:张杰

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探究论文 篇2:

深入探究职业学校科研项目的开展

摘要: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选题是科学研究之始,而且是甚为关键的一步。其水平是衡量研究者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其过程本身也是提高研究者研究能力、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因此,职校教师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教育科研,正确而有意义的选题是迈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然而,如何正确选题却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拦路虎”。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查找文献、实地调查等途经,对“教育科研如何选题”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教育研究;选题

选题即确定研究的课题,课题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具体研究项目,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研究应采取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一、明确教育研究的选题来源

(一)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

从教育事件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这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常见,最实用的方法与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事业改革时期,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而教育研究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因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是教育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来源于对已有理论的怀疑

任何一种学说或理论都不是绝对真理,对于已有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或争议之处,我们可以进行推敲检验,提出新观点并进行验证。也可能会发现一些还没有研究者涉足的“地带”,在这些无人问津的地带进行挖掘,当然这些对研究者的要求也较高。

(三)来源于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

中外各种教育文献和教育报刊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理论研究资料等等,教育研究者可以通过整理分析有关资料,获得启发,从中发现和提出课题。

(四)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及其成效,往往定期或不定期地制定一定的教育科研课题指南,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选题的来源。

(五)来源于学科交叉产生的空白区

在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下,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涌现出了大量值得开拓的新课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教育领域内进行,要学会在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形成的新研究领域进行选题。

(六)来源于教育热点现象

对于一些引起非常多关注的教育热点现象,研究者也可以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总结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比如新课改、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

二、培养良好的选题思维策略

首先,怀疑思维是职校教师科研选题的重要思维能力。要想发现新颖的课题,就得持怀疑的态度,站在权威的对立面,去发现其中的矛盾处,不同之处。不安于现状,寻找突破点。

其次,在选题的过程中,应该打破常规思维,逆向思考,多角度,多方面的去思考事物联系,从而确定课题。

最后,还可以使用类比思维和聚类思维对老问题产生新认识,赋予新意。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教育科研选题,绝不是随意简单的,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

我们所选研究课题必须要具备一定评定标准的理论学术价值或实践应用价值;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理论及规律,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根据;必须具有新意,有独创性和突破性;必须具备保证其正常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的现实条件。即我们所选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价值性、科学性、创新型以及可行性。

对于教育研究选题的基本策略,总结起来就是三个问题:研究什么?为何研究?怎样研究?研究什么?即确定教育研究的内容,并进行相关背景和前景分析。为何研究,即研究的目的,其理论价值以及实践意义。怎样研究?即研究方法和自我分析,包括怎样收集资料、怎样进行调查、怎样处理数据等。

三、掌握选题策略。

(一)选择感兴趣的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的成果,选择研究者喜欢的课题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喜欢,就会有动力,就会有毅力,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决心。研究者就会不断思索,勤于探究,激发超常的资历和灵感。

(二)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选题

在熟悉的領域内进行选题,对研究者来说,是较为轻松的一种方式,因为自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并且可能进行过相关的实践活动,更便于研究者发现问题,进行探究调查等。如果脱离自己的专业确定研究课题,不是不可以,但是难度相对就大了很多,付出的努力也必须多得多,并且很可能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回报。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确定课题为好。

(三)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有关的课题

工作制约着选题的动机、时间、精力、物力等各种条件,作为奋斗在一线的职校教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是一种能够融工作与研究为一体的方式,是具有可行性以及价值性的。

(四)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应切合实际,绝不能好高骛远。

总而言之,选题是教育研究工作进行的第一步,也是教育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的教育研究者都应该重视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选题前应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以辩证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全面的考虑问题,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选题常见问题及纠正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2):11-13.

[2]王凯.教育科研论文选题的思维策略[J].教育科学,2009(2):76-78.

作者:杨金立

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探究论文 篇3:

让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教师的生活中

【摘要】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向教师的任职能力了提出复合性挑战。如何融教育科研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依托教育科研调研活动,就教研工作认识偏差、必要性、目的与选题等议题进行探讨,总结了调研中发现、认识的问题与现状。

【关键词】访谈 教育科研 感知 启迪 超越

在上级领导的安排部署下,抽调部分教师从3月下旬开始,对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调研。我们到了部分区县的乡镇中心学校或直属学校,调研的对象是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和在研的课题组成员。调研的方式是采取个别交流和座谈会的形式。本次调研共与600余名教师交流,召开座谈会30余次。

通过为期近一个月的实地调研,与教师交流和座谈,我们的感受是:在交流中感知实情,在座谈中启迪智慧,在反思中超越自我。

一、在交流中感知实情

我们在交流中感知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识。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中,不少教师用课题研究方法,解决了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从教育科研中获得了切切实实的利益和好处,因而大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投身教育科研行列的巨大热情。不少中小学校长也把“科研兴校”提到了自身学校管理的议事日程,在科研机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和过程管理等方面逐步完善和加以落实,希望通过教育科研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所以,中小学教育科研显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这种繁荣景象的后面隐藏着一些小小问题,需要加以纠正和引导,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在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中,我们认为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一)教育科研工作认识不到位

过去,教育科研并没有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一方面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效果还是比较低下,教育科研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就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神秘感以及现实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把教育科研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分离、甚至有些对立了起来,并对教育科研形成了一些模糊的认识。这些认识既阻碍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教育科研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过去,许多学校的教师往往把教育科研活动当作是提高自己“知名度”的一种手段,将教育科研当作是评定职称、晋职评优的跳板。即其“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学校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即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而是为了满足教师评优晋级的一个手段,而忽视科研活动的学术性与价值性追求。因而,不少学校往往把教育科研活动搞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要求教师人人有课题、教研组组组有课题,追求课题的数量,而忽视了教育科研作为一种学术性和创造性极强的活动。

(三)教育科研工作“两头热”

“两头热”是指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只重视课题的申请立项、开题及结题环节,对研究的过程却不甚用心。学校领导都把课题的申请立项和课题的结题报告当作学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课题立项和课题结题都追求一种轰轰烈烈的效果,把它当作完成达标、评重和扩大学校“知名度”影响力的重要的宣传活动,达到“光环效应”。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精心准备,大搞规模效应。与此同时,却放松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在研究过程中并非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进行,中间的研究过程却似是而非。这种现象就是“为研究而研究,而不是为教育教学而研究”。经“两头热”撰写出来的课题成果是教育科研工作中的“豆腐渣”工程,经不起仔细的推敲和实践的检验。在建筑上,“两头热”绝对是没有市场的,因为修房子非得一砖一石往上垒,完工以后还有各种量化指标的检验和震级的验证;但在教育科研方面,“两头热”却很有市场,因为社会科学缺乏绝对的可量化的指标。研究者也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想以少的投入换取大的回报,不在教育科研过程中下工夫,仅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课题的研究是难以取得好结果,只有通过踏踏实实地研究之后取得的成果,才具有学术和推广价值。否则,它只会将教育科研活动引向歧途。“两头热”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期待着清新明净的学术氛围回归,还教育科研一片蓝天。

(四)教师缺乏必要的科研知识

有的教师也认识到了从事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价值,也认为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搞教育科研,但他们同时又认识到,从事教育科研需要有教育理论素养和功底,需要具备相关的教育科研知识和接受专门的教育科研训练等,而所有这些都是他们所缺乏的。于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从事教育科研的素质,也没有搞教育科研的体验,因而没有搞教育科研。

(五)教育科研选题盲目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一个最大的特点偏重于理论性课题,热衷于政策性的课题,而且课题的选择缺乏论证。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育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育研究”。这些表现为,在课题的选择上盲目,不考虑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的选择缺乏理性的思考分析和实用价值。应从实际的需要看,教师的教育科研应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而非理论研究,限于教师的理论素养水平和实际情况,教师想在理论研究方面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其可能性是很小的,除非教师本人即为教育理论的研究专家。而这一点在一般的中小学是罕见的。

二、在座谈中启迪智慧

(一)知道了教育科研的目的

在座谈中教师知道了教育科研的目的,分为阶段性目的和终极目的。教育科研的阶段性目的主要有二:一是改进、完善、丰富、发展教学和教育方式;二是完善和探索理论体系,便于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的终极目的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形成教育理论,运用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尽可能多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阶段性目的是终极目的的基础,阶段性目的的正确与否要靠终极性目的最终检验。我们的教育科研应把着眼点放在终极目的上,把着力点放在阶段性目的上。

(二)懂得了课题的来源

在座谈中很多教师说,搞教育科研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课题。现在老师们懂得了要研究的课题俯拾即得。教育科研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到为教学服务这个根本上。因此,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教师们明白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性问题。就是明显存在,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又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的成绩很差、学生纪律松散等。二是探索性问题。就是将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启发式教学应该怎样操作、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怎样搞等。三是反思性问题。这是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为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检讨所发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这样、应该做哪些调整和改进等。

(三)了解如何进行教育科研

在座谈中,老师们了解了教育科研的过程,是融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为一体的最佳形式,它既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又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教师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教育科研。首先是选题。课题的确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包括课题的资料搜集,研究问题的相关发展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课题的分析论证等。然后才是立项后的具体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是一个课题研究活动中最为重要而又最为艰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研究者必须面对大量的未知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发现和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是体现一个课题研究是否真实有效、是否能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关键之所在。最后,经过前一阶段踏实、具体而艰辛的研究工作,在取得一定的有创造性价值的研究成果之后,还得加以推广应用,扩大其研究成果的影响。也只有通过踏踏实实地研究之后取得的成果,才具有学术和推广价值。

三、在反思中超越自我

(一)提高了对教育科研的认识

1.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师们认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剧烈,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高质量教育作为迎接对世纪的一项基本国策,以抢占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国对教育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提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2.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们认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的推进正在成为学校与教师生活中的大事。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矛盾;而要真正解决这些矛盾或问题,仅仅依靠原有的老经验,恐怕难以奏效了,这就需要通过教育科研找到解决这些矛盾或问题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比如:“全国教育学江苏,江苏教育学洋思”。洋思中学这一“光环效应”的取得,教育科研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积极探索“方法+规律”的科学学习模式,抛弃传统的“时间+汗水”的做法,引导教师用新的思维、新的教法去解决教学中的疑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明确了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

教师们认为,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践者,优秀的教师群体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教育科研过程,是融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为一体的最佳形式,既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又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教师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教育科研,既是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过程,又是实践理论、创新理论的过程。从教师成长的过程看,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经验是教师教学总结的成果,是教学实践的结晶,它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前车之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个教师在积累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之后,再要提高一个层次,就必须走科研之路,在研究中求发展,在研究中求升华。只有当教师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之后,才能使自己的整体素质上一个新的台阶,最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富有教育头脑和教育灵魂的研究型教师。

(三)明白了教育科研的品质

教师们认为,教育科研有别于一般的科学研究,它需要科学的精神和人文的品质。教育科研的人文品质决定了教育科研应当“以人为本”,研究的出发点与归结点都应该是“人”,是“人的发展”。教育科研更要注重探究教育的可持续性,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无论是教育中碰到了难题,还是教学中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都需要反省,需要探讨。而这种反省和探讨,正是原生态和原创性的教育科研,也正是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和所倡导的教育科研。

(四)增强了搞教育科研自觉性

教师们感受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要在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富有教育头脑和教育灵魂的研究型教师,那就只有不断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科研知识,才能树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采用新手段和新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只有把原生态和原创性的教育科研融入教师生活中,长期地、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教育科研才能把“课题问题化”、“工作科研化”,才能亲近教学,才能走进课堂,才能提高教师素质,才能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形成教育理论,运用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让教育科研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做一个教育科研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了问题你就会有课题,有了课题你就会有思考,有了思考你就会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有了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你就会有收获,有了收获你就会有成果,有了成果你就会在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将来你就会成为一个富有教育头脑和教育灵魂的研究型教师。

(郝东华:四川宜宾市宜宾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644600;

郝敏璇: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二中,644600)

作者:郝东华 郝敏璇

上一篇:创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下一篇:度综合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