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中的股票投资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从行为金融学中的自我控制思想出发,结合自我控制领域两个最新的研究,解释股票投资中的非理性行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行为金融学中的股票投资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为金融学中的股票投资论文 篇1:

心理实验法在行为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实验法是行为金融学的首要基本方法.在行为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复制经典的行为金融学实验是理解深奥抽象行为金融学理论的钥匙.本文通过介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课堂内外设计的两个实验来分别验证行为金融学的“阿莱悖论”和“随机漫步理论”的过程,一方面让学生切身的理解实验法对于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行为金融学实验和实证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实验法 行为金融学 案例分析

行为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综合现代金融理论、心理学和决策科学等学科形成的新兴理论,它试图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的学问[1]。在行为金融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不约而同的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法,研究投资者行为对金融决策的影响,对金融产品价格的影响。实验法是行为金融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表述往往非常抽象,理论结果大多具有实证性,而且一些研究结果至今也还只是停留在心理学实验的层面。因此,实验法在行為金融学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决定了在行为金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实践或模拟实验来验证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加深学生对纷繁复查的理论结论的理解。本文拟通过阐述实验法在行为金融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揭示出实验法在行为金融学教学中的意义,并通过引导学生复制“阿莱悖论”的经典实验说明行为金融学是如何突破传统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形成现代行为金融学理论雏形的;通过学生的课外小组实验(猴子扔飞镖实验)来验证著名“随机漫步”理论,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市场效率理论,以及构建一套学术理论体系的实证过程。

1 实验法是行为金融学的基础方法

在人们固有的认知中,很难将与自然科学相关密切的实验法与具有社会科学特点的金融学联系在一起。但自从行为金融学诞生后,实验法与金融学的研究就发生了关联性。这是因为,由于经典的金融理论,既以理性分析为前提,以有效市场假设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无法对现实的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象”如一月效应、羊群效应和小公司现象等做出解释,而这些异常现象说明有效市场假设中理性行为的相应原理并非完全正确,我们在研究复杂的金融市场行为时,必须同时考虑到人类行为本身具有的复杂多变性。同时,随着对人类个体心理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和人类自身研究的不断变化,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力学范式的转换,由此也促成了力图解释金融市场实际行为的全新的行为金融的逐渐兴起。

更为重要的是,行为金融学发展进程中一些重要的理论构建都是直接来自实验室证据。O.K.Burrel[2](1951)探讨了用构建实验室的方式来验证理论的必要性。他在研究中指出要求将心理学与金融学综合到金融研究中。随后Paul Slovic[3](1972)发表了另一个研究成果,认为将行为方法和定量投资模型相结合具有更大意义。上述成果被认为是行为金融学研究范式的发韧。Kahneman&Tversky(1979)[4]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认为非理性投资者的决策并不完全是随机的,常常会朝着一个方向进行,所以不一定会彼此抵消。随后他们花费13的时间,做了上万次实验,提出了前景理论的数量模型,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他们的理论模型是行为金融学的集大成者。Werner de Bondt和R.H.Thaler[5](1985)发表的《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此后大量的学者投入到了行为金融的研究领域。代表性的研究有:Kahneman& Tversky[6](1992)的研究指出: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并不是按照传统效用理论所假设的以最终财富水平进行考量,而是以一个参考点看待收益或者亏损,每次的决策都会因情况不同而改变,决策并不是按照贝叶斯法则进行的,决策时要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Shleifer&Vishny[7](1997)认为“套利的极限”实际上不可能实现。随后,Shefrin(1999)出版了《远离贪婪和恐惧:感悟行为金融和投资心理学》。Mullainathan&Thlaer[8](2000)的研究表明,套利本身具有风险,不仅要取决于有完善的替代品的存在,还取决于套利期限的长短,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具备,套利行为就会失败。与传统经济学相比较,行为金融关注的不是理想状况,即“应该发生什么”,而是关注社会经济的现实状况,即“实际发生什么”。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经济行为是社会的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以客观形式外在表现出来的对经济刺激的主观反映。经济刺激是经济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经济行为不仅是经济刺激的直接映射,其间还包括一系列的中介变量,如个人目标、价值观念、期望、认知方式、收集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对经济政治问题的兴趣等。因此,不但需要讨论人们应该如何决策(最优决策),而且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正确反应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来讨论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决策的,金融市场价格实际上是如何确定的。上述理论结果的获得,都是建立在研究者大量的实验基础之上。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实验法是行为金融学的基础研究方法。没有从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支撑,行为金融学可谓空中楼阁。

其实,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别[9](Stateman1999),他们的主要目的都试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利用尽可能少的工具构建统一的理论,解决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两者的主要差别就是行为金融学利用了与投资者信念、偏好及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个体心里决策程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改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与经典金融学的差异在于行为金融学引进了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金融市场的问题。包括投资者个体的心理行为,如目标、信念、偏好、认知方式、认知能力等如何影响其决策,如何影响并决定金融市场价格。而心理学研究较为一般的方法就是实验法。因此,我们在教授行为金融学理论知识时候为了加深对理论结论的理解,就必须在教学中采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法来验证现存的理论结论,发现理论与实验之间的误差,深化对问题的探讨。尽管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行为金融学课程,就作者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的教学都仍然停留在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讲授上,很多老师也知道实验法之于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性,但却在如何将该法适当应用于课程教学的问题上一筹莫展。因此,作者试图通过介绍在行为金融教学中应用实验法的两个实例,探讨如何将心理实验法与行为金融教学结合的问题。

2 实验法在行为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按照实验应用的空间我们把实验分为课堂实验与课外实验。后者又包括课外实验与课堂展示两阶段。对于二者本文各用一个案例加以说明。

2.1 课堂实验及其例证。

课堂实验以老师为主,学生作为被试者。主要是在课堂上再现一些经典的简单的行为金融学实验。几乎每次上课,任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配备不同的实验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10]时候,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的理解,老师就在课堂上以班上的同学为被试对象,以简化的流程模拟了当年的试验。实验过程如下。

问题:经济学把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分为风险规避、风险寻求与风险中性,金融学一般认为大多数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型。经典的金融理论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无论处于何种投资前景中,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都应该是不变的,既,无论你的投资前景是赚钱还是亏损,你的风险偏好应该前后一致。那么,现实中的投资者在决策时候是否都是风险偏好的一致性呢?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课堂实验,来让学生現场感受人们在不同投资前景下的风险偏好。

实验对象:课堂上的所有同学(假设60人)。

实验要求:所有的被试者都必须对提供的前景做出选择。

老师提供两组前景对,一组是获利;另一组是亏损。

前景对1:请在投资前景A与B中做出选择:

A:(.8,4,000)(注:80%的概率获利4000元,20%概率保本)

B:(3,000)(注:100%的获利3000元)

前景对2:请在投资前景A与B中做出选择:

A:(.8,-4,000)(注:80%的概率亏损4000元,20%概率保本)

B:(-3,000)(注:100%的亏损3000元)

前景对1的结果是大多数愿意选择确定的3000元(60人中有45人选B),这与大多数人是风险回避的假设是一致的。前景对2的结果确是大多数不愿意选确定的-3000(60人中只有20人选择B)这与风险规避的假设显然不一致。这一实验结果,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人们面对不同的投资前景,其风险偏好是会变化的。在获利投资前景面前人们大多是风险回避的,而在亏损前景面前,人们往往表现为风险寻求!这个实验结果与传统的投资者偏好一致性假设是完全背离的。是传统的金融理论错了,还是实验结果错了呢?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调动起来,老师可以乘机带领学生在书上找到答案:原来二者都没有错,传统的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所以认为投资者的偏好应该保持一致;而现实中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人的心理行为因素的影响,这些会改变人的偏好。这个时候可以顺便讲讲,一些股票投资者为什么会小赚既卖,大亏却“打死也不卖”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2.2 课外实验与展示

课外实验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课外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补充材料中的要求,设计实验目的、寻找实验对象(被试者)、执行试验过程、解释试验结果、撰写并展示实验报告,从而达到对某个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证明与应用。

具体的实验流程是:准备阅读材料—分组—学生实验—实验结果展示与点评—提交电子版报告。

准备阅读材料:在开课之前,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每一章配置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试验阅读材料;分组:开学第一节课将每班学生按照每两周一个实验的标准分成若干组。每一个小组随机分配试验章和对应的试验阅读材料;学生试验:学生在课后仔细阅读试验材料,并根据材料内容和要求设计试验过程,并组织试验过程的实施。获得试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展示与点评:每隔两周,在课堂时间安排20 min左右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与报告,并鼓励其他同学与报告者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并于课后提交电子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下面以专家与“猴子”的投资比赛实验为例,具体介绍学生的课外实验过程。

2.2.1 实验材料

与课本第二章对应的实验材料如下。

早在1973年,《漫步华尔街》[11]的作者麦基尔记录过这样一个著名实验:

把一只猴子蒙上双眼后,让它向报纸的金融版掷飞镖而选中的投资组合与那些专家小心谨慎选择的投资组合相比,盈利性一样好。

在多年之后,又有了另一场扔飞镖实验,主角是《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编辑通过扔飞镖的方式随机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而专业分析师基于基础性分析或技术分析选择他们最钟爱的股票。

这场比赛每6个月进行一次,一直持续了14年,从1988年开始直到2002年。最后,专业分析师们以平均10.2%的回报率胜过了平均回报率只有3.5%的扔飞镖的人。

要求:通过学习以上材料后,设计一个类似的试验,验证随机漫步理论以及市场效率假设。

2.2.2 课外小组实验

本小组由6个学生组成。他们的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目的:

专家通过技术性分析所选的股票是否优于“猴子”的随机性选择及市场是否是有效性的?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择国富沪深300股指数基金 作为实验的专家团队。

第二步:由小组成员担任猴子的角色,从贴在墙上的股票清单中,以投掷飞镖的方式随机选3次,每次选5只股票组成投资组合,计算平均收益和标准差。

第三步:用EXCEL处理实验数据。

第四步:结果分析。

2.2.3 课堂展示

该小组对他们的上述实验过程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进而形成了PPT格式的文档,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大概的讲述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典试验回顾。麦基尔在其1973年出版的“漫步华尔街”一书中记录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猴子的双眼蒙上后,让它向报纸上的金融版掷飞镖而选中的投资组合与那些专家小心谨慎选择的投资组合相比,盈利性一样好。在多年之后,又有了另外一场扔飞镖实验,主角是《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编辑们通过扔飞镖的方式随机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而专业分析师基于基础性分析或技术分析,小心翼翼地选择他们最钟爱的股票。这场比赛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一直持续了14年,从1988年开始直到2002年。最后,专业分析师们以平均10.2%的回报率胜过了平均回报率只有3.5%的扔飞镖的人。

(2)小组实验。

实验目的:专家的技术性分析在投资股票方面是否优于”猴子”的随机性选择并以此解释市场的有效性。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择国富基金沪深300股票指数基金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间的收益率作为本实验的专业团队的代表性收益率。

第二步:由小组成员担任猴子的角色,从帖在墙上的股票清单中,以投掷飞镖的方式随机选3次,每次选5只股票组成投资组合,计算平均收益率和标准差。

第三步:用EXCEL演示处理数据(省略)。

第四步:得出实验结果。

通过EXCEL计算的数据显示:飞镖组合A,B,C三组的收益率分別是-42.98%, -31.97%,-38.11%,平均收益率为-37.68%。而国富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同期收益率为-47.02%。飞镖组合大获全胜!

分析与结论。

股票市场价格会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这些波动确实是随机而没有任何轨迹可寻的。导致股票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新的经济政治新闻随意,并无固定地流入市场,这些消息使得基本分析人士重新估计股票的价值,而做出买卖方针,致使股票发生新变化正是因为这些消息无迹可寻,事前并无人能够预告估计,所以股票走势推测这回事并不可能成立。股票是没有记忆系统的,每日与另外一日之间的升跌并无相关。股票价格完全没有方向,随机漫步,乱升乱跌。人们无法预知股市方向,无人肯定一定是赢家,亦无人一定会输,所以说企图用股价波动找出一个原理去战胜市场,跑赢大市,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市场是随机的并有效率的。市场的效率和股价变动的随机真实含义是,没有什么能够单方面战胜市场,股票早就反映一切了,而且股价不会有系统地变化。非专业的选股方法也照样可以选出不输给市场的投资组合。

2.4 讨论与点评

小组实验展示结束后,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对该实验中专家的确定,“猴子”的确定,专家与“猴子”各自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验的结果都提出了许多问题。并针对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小组成员也对一些问题予以回应。最后老师予以点评。该实验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性的再现了华尔街专家与猴子的投资比赛实验,其创造性表现在用基金的投资组合替代华尔街的专家组合,用毫无投资常识的学生替代猴子。该实验还能运用市场有效性理论解释实验结果。

3 结论

通过阿莱悖论的实验学生认识到在不同的理论假设前提下人们的风险偏好是是可以改变的。这就引发了同学和当年的实验者一样的兴趣,在什么样的理论假设下,人们的风险偏好会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变,进而产生如果管理风险偏好的问题;通过猴子掷飞镖选股的例子,试验者切实的比较了专家投资者与大众投资者的区别,并试图用实验的数据-专家投资者与大众投资者间是否存在投资收益上的显著差异,来验证市场效率假设。两个实验的展示,既让学生了解了心理学实验法之于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实证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Lucy F.Ackert&Richard Deaves Behavioral Finance: sychology,Decision-making and Markets by 5th edition Page10.

[2] O.K.Burrell.Possibility of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Investment Studies,The Journal of Finance,1951,6(2):211-219.

[3] Slovic,P.Psychological study of human judgment:Implications for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2,27(4):779-799.

[4] Kahneman,Daniel and Amos Tversky.“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1979(47):263-291.

[5] Werner De Bondt and Richard H. Thaler.“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ournal of Finance[J].Issue 3Paper and Proceedings of the Forty -Third Annual Meeting American Association,Dallas,Texas, 1985,40(28-30):793-805.

[6] Tversky,A and D.Kahneman Advance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Journal of Risk Uncertainty,1992(5):297-323.

[7] Shefrin, H. and R. Vishny(1997).”The Limits to arbitrage,”Journal of Finance,1997(52):35-55.

[8] Mullainathan,Sendhil & Rechard H Thaler.”NBER Working paper No 7948. Forthcom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ur Sciences[J].Behavioral Economics,2000(7948).

[9] Shfrin, H. and Meir Statman.”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J].Journal of Financ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0(35):127-151.

[10] Mishkin,Eakins,Pearson Addison Wesley,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5th edition Page12.

[11] See Malkiel, B. G.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M].7版.W.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2004.

作者:郑勇

行为金融学中的股票投资论文 篇2:

从自我控制失效解释非理性股票投资行为

[摘 要]本文从行为金融学中的自我控制思想出发,结合自我控制领域两个最新的研究,解释股票投资中的非理性行为。研究一表明自我控制是一个越用越少的有限资源,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意志力控制自我的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控制后会越来越弱,所以人们会变得越来越不冷静,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人们会犯错——总是在错误的时候买卖股票,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等待的过程中减少了。在研究二中研究者用行为实验表明大量的选择行为会严重削弱自我控制能力,本结论应用到股票投资行为中可以解释为什么换手率高的模拟炒股选手总是操作不当,因为高换手率背后隐藏的实际上是大量的选择行为,而正是这种行为削弱了选手的自我控制能力,导致他们总在不合适的时候买股卖股,因而造成损失。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自我控制 股票投资

一、行为金融学

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的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了许多现代金融学无法解释的异象,为了解释这些异象,一些金融学家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投资者的行为分析形成一门新兴的科学行为金融学。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就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

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行为科学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在证券市场中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二、行为金融学中的自我控制理论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主动的掌握。人的活动就其针对性而言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客观世界的,人通过各种工具与技术改造客观世界,从而控制客观世界,工具及技术手段愈高级,人对客观世界的控制水平就越高;另一种则是针对主观世界的,人对主观世界的控制是运用符号、语言、心理活动这些精神工具,通过意识而达到控制的目的。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密切联系。行为金融学中的自我控制是指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在保持理性的前提下,对金融事件作出自认为最合理、最有利的判断和决定。具体到证券市场上,是指投资者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来把握局面,以便有效应对瞬息万变的交易市场,不使自己成为市场博弈中的输家。自我控制失效时可能产生自我成就归因偏差、浅尝辄止偏差、有效性偏差等。

自我控制往往要付出代价,比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极易花钱,而不选择存钱。因此经理人会用退休金政策去对付这个问题(也就是推迟员工的大量消费直到退休)。在利率决定论中,欧文·费雪把他的个人储蓄理论建立在五个特点之上:远见、自我控制、习惯、对生活的期待、对后代的关爱。在这里我们讨论前三个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远见很重要因为退休金要求长期计划。自我控制是必须的,因为立即的花销总是很容易。

我们在自我控制中吸收了三个元素,这三个因素一般被经济学的分析排除在外:诱惑物、内部冲突、意志力。在股票投资市场中诱惑物表现为“卖出的股票立即获利”的冲动,然而等待一个好的时机卖出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构成“立即卖出”与“等待时机”所构成的内部冲突,而意志力则表现为“控制自我的冲动以等待合适的时机”;同理在买进股票时,投资者可能发现股票已经下跌了一段时间了,认为这时是建仓的好机会,但是他也会观望股票是否会继续下跌,另一方面又担心失去买进的最佳时机,这就是“内部冲突”,这时他可能再等等,这是自我控制的意志力。

三、自我控制的失效

如果不能在保持理性的前提下,对各种事件作出认为最合理、最有利的判断和决定,炒股无异于赌博,在证券市场上,每一个投资者都有自觉的“自我控制动机”,即渴望能够把握住局面,以有效应对瞬息万变的交易市场。但是有时人们为了避免痛苦,人们常常做出许多非理性的行为。一些行为会导致不好的情绪,急躁、得意、盲目、恐惧、兴奋、对比、多变、幻想,这些情绪就可能导致自我控制的失效,自我控制失效后人们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收益。想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分析何时清仓、何时换股、何时介入、何时持有资金,就得知道保持冷静的方法,因此探究自我控制失效的原因就很重要了。

(1)多次自我控制导致自我控制枯竭

前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是一个有限的消耗品,即越用越少:一旦整个水池被用干了,我们就不太可能在下次面对要求自我控制的情景时保持我们的冷静。

爱荷华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和神经市场学专家肯定了前人的结论,他们是第一个用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显示自我控制的大脑情况的科学家。他们通过让被试在fMRI中进行两侧自我控制的任务来收集了他们的脑成像——在进行第一次任务时必须有意地忽视电脑屏幕上闪过的词汇,在进行第二次任务时要求参与者控制自己的选择偏好,总之两次任务都包含了自我控制的过程。研究发现参与者在第二次任务中执行自我控制更困难了,这种现象叫做“控制剥夺”。

fMRI的结果跟参与者的表现一致级在两次任务中前扣带皮层(ACC)在自我控制过程中以同样的强度活跃起来,ACC是自我控制时大脑中中识别控制物的部分,当需要控制的情景出现时,它会说“注意,这种情况下你会两种类型的反应,有一种是不好的”。然而,侧前额叶皮质(DLPFC)在第一次自我控制执行后的第二次任务中活跃程度减弱了很多,DLPFC是大脑中管理自我控制部分,当遇到情景时它会说“我真的想做蠢事,但我必须克服那个冲动去做正确的事”。研究者Hedgcock说参与者的侧前额叶皮质(DLPFC)在第二次自我控制的时候不那么活跃,表明主体克服它们的原始反应变得困难了。

Hedgcock认为ACC的稳定的活跃表明人们对于识别诱惑物并没有什么问题,而DLPFC的失活表明个人在经历多次自我控制后控制能力的枯竭,虽然他们意志力保持抵抗,但这会越来越难。这个研究也能调整之前的想法:把自我控制想成像肌肉一样松弛有度可调节。Hedgcock的fMRI脑成像表明了:自我控制像一个能被用干的水池。但又能通过在低冲突环境(远离诱惑物的环境)中的自动补充满。

(2)股票投资中的自我控制枯竭现象

把该研究应用到股票市场上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提前卖出涨势良好的股票,导致错失良机,有人却慌忙买进下跌中的股票,以为会上涨,但却跌入亏损的陷阱中。因为想要卖出股票的人一直在等待机会,而等待的过程包含了自我控制的过程,他要控制自己想要卖出的股票立即获利的冲动,等待一个好的时机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这种自我控制一旦持续的时间过长,投资者就无法保持同等程度的自我控制。投资者的大脑一方面告诉他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再等等,保持冷静,仔细分析等,但大脑的另一方面,也就是DLPFC部分的控制力却渐渐减弱。使得投资者在一段时间的坚守后,过早地卖出股票;同理,有的投资者看到某支股票下跌了一段时间了,认为这是建仓的好机会,他一边在等待观望是否会继续下跌,另一方面又担心失去买进的最佳时机,这时他的大脑会告诉他再等等,也许会继续下跌,应该冷静,这是自我控制的过程,另一方面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自我控制后,他的控制力会下降,因此会出现过早买进的情况,导致往后的亏损。

(3)大量选择行为导致自我控制失效

Kathlin D.Vohs的实验表明大量的选择行为会削弱自我控制,因为心理资源的有限导致决策行为、自我控制的限制。在资源有限论理论的模型上,Kathlin D.Vohs假设做大量的选择会消耗尽自我控制和主动应答的心理资源。在实验中被试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做问卷,实验组的问卷包括292道题,每道题针对不同的事物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选择,提供的选项有2个或2个以上(e.g.,蓝色T恤或白色T恤;T恤或蜡烛或钢笔)。而对照组的被试做的问卷内容与实验组一样,不同的是对照组不进行选择,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标记出哪些东西是他们以前用过的,最后对照组同样完成292道题。

下一步就是自我控制的测试,主试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都提供了同样多杯的难喝的饮料,每杯饮料有1盎司的量,饮料是用醋和水兑成的,对身体无害,然后告诉被试:“这是几杯尝起来不好的饮料,对身体无害,请你喝这些饮料,每喝一杯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每杯一盎司,要喝多少取决于你。”然后记录所有被试喝的杯数作为衡量自我控制的程度。对于难吃的饮料喝得越多要求的自我控制就越多。结果发现做了292个选择的实验组喝的量比对照组明显少。表明大量的选择消耗的心理资源使得被试随后自我控制被削弱。

(4)股票投资中的大量选择行为导致自我控制失效

而在模拟炒股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排名靠前的人股票转手率若在300%—500%,那么排名靠后的人股票转手率则高达1000%—2500%,远远高于排名靠前的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落后于他人的模拟炒股选手心理会有恐慌,因此时时关注股票,不断买进卖出,看到有点上涨趋势的股票就立即买进,买进后刚看到有下跌趋势就立即卖出,造成卖出时总是亏损,导致恶性循环。而在这样的高频率的买进和卖出之间,必定伴随着对众多股票的不断选择,正是这种大量的选择行为导致了投资者自我控制能力的削弱,造成他们总是看不准时机,或失去等待的耐心,看到刚有点下跌的趋势就卖掉股票,致使他们在股市的博弈中总是失败。

四、应对自我控制失效的方法

成功应对自我控制的问题要求我们养成好的习惯。在我们现在的模型中,我们从自我们控制的概念开始。自我控制如何与一般的选择不同?卓越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自我控制的关键是一种“意志上的努力”,他如是说:“集中的努力是意志行为的关键。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对的,因为他们也曾有过这种感觉。那么是什么构成了困境,就是让人在为一些明知不对的行为热情地劳作,就好像这是明智的一样。”

而研究者的结论似乎比较悲观,如果自我控制是一个越用越少的资源,那么不就是意味着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经验的增多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了吗?但是事实上成年人和经验丰富的人自控能力往往更好,这不是与研究者的解释矛盾了吗?其实并不矛盾,研究者所说的自我控制是单单指通过意志力进行本能的控制,而且是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而富有生活经验的人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进行自我控制,在行为金融学中一个经典的方法就是“心理账户”,为了控制不必要的花销,人们可以在心理设置不同的账户,不同的账户分管不同的功能,一个账户的钱用完了就不能用另一账户的钱,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自我的挥霍无度。诸如此类,越是经验丰富的人有越多的方法来控制、管理自我。另外研究者也说明了被耗用尽的自我控制资源可以在远离诱惑物的环境中再次补充满,比如你做了一天的数学题筋疲力竭,心想再也不想做了,但是你睡了一觉或者休息一天过后,你任然可以回到做题的状态。也就是说在非连贯的时间内自我控制可以自我修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由此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处新的自我控制方法和定时修整来避免自我控制失效。另外本文的解释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解释,人的心理状态必定比较复杂,本文只是从一个角度解释股票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往后的研究应该致力于用严格行为实验证明该解释,同时也可以通过模拟炒股的观察或者在真实的股票投资者中进行问卷调查来收集信息,调查不同投资者的自我控制心理状态,以获得证据证实或调整该结论。

参考文献:

[1]苟宇,刘菲菲.行为金融理论综述(一) [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

[2]《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刘力等,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行为金融学》,饶育蕾、刘达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

作者:刁溯

行为金融学中的股票投资论文 篇3:

陕西省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研究

摘要:本文遵循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的思路,根据陕西省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行为的调研结果,对陕西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股票投资过程中的行为与投资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我国政策因素以及投资者自身情况等密不可分。且陕西省部分投资者存在缺乏对股票投资相关知识的学习、技术分析能力较低等问题。

关键词:个体投资者 股票投资 行为研究

一、引言

个体投资者是股票市场上的最主要力量。截止2008年12月份,我国上证股市场累计开户数为6395.46万户,其中个人开户数6365.40万户,占总户数的99.52%。而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其本身的心理因素、投资决策习惯以及市场噪声的干扰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行为。个体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是否良好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投资者是否理性地投资。因此针对个体投资者在各种投资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及心理模式进行分析,是证券市场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维护个体投资者利益的重要研究内容。陕西省在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处我国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分,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外加这几年我国對“一路一带”政策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陕西省的扶持力度,为陕西省金融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机。因此对陕西省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颇具特殊意义。为此本文以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描述统计分析的方法,基于调研数据,对陕西省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最初对投资者心理行为的理论研究是Keynes(1936)的“空中楼阁”理论,他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着重强调心理预期在人们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行为金融理论真正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1985年Debondt和Thaler发表了题为《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引发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复兴。在这之后,Thaler(1987,1999)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账户”以及“行为生命周期假说”等问题。Shiller(1989)从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角度,揭示出投资者具有非理性特征。Delong(1990,1991)给出了噪音交易者模型,认为理性的行为具有相似性,非理性的行为却各有特点。

国内的李心丹和饶育蕾(2003)对行为金融学有较全面介绍。 李心丹(2002)通过“投资者行为心理实验”,“投资者交易账户实证检验”和“投资者行为问卷调查”,发现并揭示了中国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十种认知偏差。李爱梅、凌文栓等(2007)在国内发放了一千多份调查问卷,根据对调查问卷收集上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绝大部分人们的心理账户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在对过度自信研究中,薛斐(2005)指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对股票市场上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现象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对损失厌恶的研究中,刘欢等(2009)发现损失厌恶与收益乘数和损失乘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获益乘数大于或者等于损失乘数,则损失厌恶的现象就不会存在;损失乘数越少,则人们对其心理感受强度就会越低。

由于国外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开始时间早于我国许多年,所以国外对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相对更加完善,也更成体系。目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学者所发现的行为偏差进行检验的层面上,缺乏理论上的创新,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显得不足。我国大部分的研究文献侧重于分析投资者行为的理论结果,而忽视了对投资人行为过程的研究,缺乏对投资者决策过程的揭示,缺乏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来对这些行为进行解释。本文将更多地运用行为金融学知识对投资者决策过程进行研究并解释。

三、陕西省个体投资者行为特征分析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相关数据,通过问卷数据,分析陕西个体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软件发放,共回收问卷124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18份,问卷有效率为95.2%。

(一)投资者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118份问卷中男性占 61.9%,女性占 38.1%。投资者的年龄为18-25岁占14.4%,26-35岁占23.7%,36-45岁占33.1%,46岁及以上占28.8%。由此可见,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男性占多数,中年人是陕西个体投资者中的主力军。

(二)投资者行为特征

1.风险意识。当被问到“您认为在股票市场上投资风险很大”时,39%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大风险;41.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定风险;有6.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12.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风险。数据表明,约有八成以上的陕西个体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仍有一成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

2.分析能力。当被问到“您注重技术分析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时,76.2%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一定的技术分析能力;15.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技术分析能力;有8.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数据表明,陕西个体投资者在对股票市场进行分析时,比较注重技术分析能力。约有近80%的陕西个体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仍有近20%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调查结果还显示,近51%的被调查者关注利率政策的变化。这说明陕西个体投资者在对投资对象进行选择时,比较注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

3.心理特征。当被问到“亏损50元钱与盈利200元后再亏损50元钱,您认为第一种情况会比第二种情况更令您心痛”时,27.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31.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40.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由此可见,陕西省近三成的个体投资者在感知价格时,具有不同的心理账户。

当被问到“您认为自己买卖股票的能力高于大部分人”时,68.6 %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11.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19.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由此可见,陕西省大部分个体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具有过度自信的心理。

在118份问卷中,当被問到“当您刚刚购买的股票连续两天大跌时,您会选择继续持有”时,45.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18.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35.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由此可见,陕西省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存在损失厌恶的心理。

当被问到“您关注您所投资公司的主要股东变动情况”时,23.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26.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5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 这说明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近半数的被调查者的跟庄心理并不明显。

当被问到“您会选择投资社会普遍认为投资前景比较乐观的公司作为您的投资对象”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15.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34.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由此可见,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约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存在从众心理。

四、对个体投资者的建议

(一)提升个人投资素养

从调研数据来看,部分陕西个体投资者仍然风险意识薄弱,且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作为个体投资者,应培养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仅要充分认知风险程度,还应增强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能在风险来临之际妥善处理。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体投资者的资金量不够雄厚,信息的获取量也往往不够充分,在这些劣势面前唯有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及时有效的抵御市场风险。

(二)正确认知心理偏差

本次调研数据表明,陕西个体投资者存在比较明显的非理性心理,这会影响他们做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因此,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必须端正心态,正确认知自己,尽量纠正自己的心里偏差。

五、结论

本章主要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得出的陕西省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的行为特征相关结论。

(一)投资者的结构特征

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男性个体投资者所占的比例(61.9%)远高于女性占的比例(38.1%);从年龄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个体投资者的年龄处于26岁到45岁之间,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中年人是主力军。

(二)投资者行为特征

在风险意识方面:陕西省个体投资者普遍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仍有小部分人风险意识薄弱;在分析能力方面:陕西省个体投资者普遍比较注重技术分析能力,且比较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动。

在心理特征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约占三分之一陕西省个体投资者对价格的感知,具有不同的心理账户,但是他们的心理账户偏差并不严重;第二,陕西省个体投资者存在较明显的过度自信现象;第三,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有接近半数存在损失厌恶心理,这些人在面临损失时,更倾向于风险寻求;第四,陕西省个体投资者的跟庄心理并不明显,仅有极少部分的个体投资者非常关注股东的行为;第五,陕西省个体投资者群体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从众心理。

参考文献:

[1]李心丹等.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研究[R].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3期报告,2002.

[2]刘欢,梁竹苑,李纾.得失程数的变化:损失规避现象的新视点[J].心理学报,2009.41(12):1123-1132.

[3]薛斐,过度自信理论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当代经济管理》[J].2005,(6):30-33.

[4]李爱梅,曾小保.心理账户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J].生产力研究,2004(9).

[5]Keynes,J.M.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M]. New York: Harcourt,Brace and Co,1936.

[6]Statman,Meirand Steve Thorley.Investor Overconfidence and Trading Volume.[Z].Working paper,Santa Clara University,1999.

[7]Shiller,R.J.Market Volatility and Investor Behavior.[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2):58-62.

[8]De Long,J.B.,Shleifer A.,Summers L.and Waldman R.J.Noise Trader Risk in Financial Markets.[J].Journal of Polotical Economy,1990,(98):703-38.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作者:李艳珍 陈子宇 胡丁超

上一篇:我国法制建设研究论文下一篇:大学院系团总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