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并实现指导教师的目标。实行新课改,以促进创新教育方式。在中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教师应该关注管理教育的方法,将德育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并将有效的课堂管理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德育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德育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篇1:

“管育齐重”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艺术

一、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的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各类型的城乡劳动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品德+技能型的生产操作人员。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中国的崛起,离不开大量高素质既有技能又有品德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及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职业院校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创新德育教育模式,采用“管育齐重”的教育模式,使德育教育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德育教育具有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教育制度的改革,受传统文化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潮流及各类学校扩招的影响,职业学生的质量明显下降;更受现今的升学选拔制度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在学术水平和考试成绩方面,入读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不是最优秀的学生。

面对困境,中职业学校要改变思路在改革和创新中办学,发展特色德育教育以顺应现代社会的进步,采取“管育齐重”的创新教育模式,为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培养一批既有专业技术又有优秀品德的全面人才。德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德育产生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中,并为一定的社会发展服务。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潮流赋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三、职业教育管理和德育的启示

加强职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了职业学校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管”和“育”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两者在本质和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两者又是相辅相成和相互联系的。

1.職业学校学生管理

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普通的现象,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管理活动。一群人在一起劳动、生活,就要一定的行为规则,需要制定、监督、执行这种规则,这样才能保证群体有稳定的生活秩序和高效率的生产劳动,这就需要管理活动。《教育大辞典》认为:管理是对一定的人、财、物、事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而学生管理是从管理对象角度分类的一种,是对学生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

学生管理的内容包括思想管理、日常行为管理、组织管理、学习管理、技术推广管理和生产劳动管理。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保证;管理是一种教育,学生管理更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还要注意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管理是教育人的重要手段,好的学校除了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还要具备学生管理的软环境。学生在接受管理、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中得到教育和锻炼,形成符合职业活动需要的品质和习惯。

2.职业学校学生德育

德是指客观的道德准则在人的身上体现,即人对客观道德准则掌握遵守的程度。而德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施加影响,培养所期望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因素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如《中学德育大纲》对德育的界定: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所以德育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而言,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特点确定的,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教育、健康心理品质教育、人生观教育、科学世界观教育、环境伦理教育等。其中道德教育是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中华传统道德则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这八德,这是我国和中华民族文明的体现。

3.管理和教育的启示

在职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学生管理是对学生的思想、日常行为、组织、学习、技术推广和生产劳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约束控制和规范。有人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限制,管理方法就是违者严惩。职业学生的管理不同于社会管理、职工管理,职校学生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最终使学生得到教育。但是管理是强制性的,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因此,学生在学校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从而保证班主任顺利推行德育教育工作。而教育则是在管理的基础上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中华传统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传统道德和文明行为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加强道德和文明管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职业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新形象的重要手段。

四、传统道德教育的状况

我国传统的教育重管理轻教育的德育教育方式主要与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认知有关,大部分班主任认为德育教育工作就是管理与约束学生的学习及日常行为,只重视管理没有体现教育的目的,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忽视了“育”的重要性。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传统道德教育现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长期以来学校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传统道德教育,认为实用价值不高,德育只能处于形式上,把教学质量管理抓得特别紧,从而使德育教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位置。

(2)德育的内容脱离现实社会和实际,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缺乏兴趣,认为传统文化学习已经过时了。随着改革开放多年来市场经济价值观对当代学生的强烈冲击,使学生无法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选择、判断和自我调节。

(3)经济全球化下,多年来国家在广播电视、互联网+平台、手机APP、微信关注等缺乏有效宣传和监管及正确引导,学生盲目的“哈韩哈日”崇洋媚外盲目标新立异追捧外来文化,偏于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管育齐重”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艺术

五、管育齐重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班主任是班级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品德与习惯的养成。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必须用新的德育标准来审视和培养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学生的德育特点,不断改进德育教育方法,使德育教育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班主任正确掌握“管”的目的和内容

首先,职校班主任要理解管理的目的。學生管理不是限制,而是疏导,是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最终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

其次,中职班主任要明白管理的内容。学生管理涉及学生校内、校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与学生有关的所有内容。有些班主任错误地认为对学生管的越多、越细、越具体,表明自己班主任工作越认真,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任。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自己管理或自我约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有效方式。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就业并且最终走向社会,他们将独立生活和独自处理问题,班主任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管的越多学生依赖性越强,越不利于学生成长。好的管理不需要管,所有事情都能自动完成,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应逐步从低级的班主任管理,到班主任指导监督学生自我管理,再到高级的学生自治过度。职业学校存在着基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联系,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情况,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锻炼机会。

2.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注意“育”的作用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注意德育教育的层次性

德育教育由低到高分为:合格社会公民、推动社会发展的劳动者、先进模范人物、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合格社会公民要求具备爱国、守法、文明、善良正直、团结等品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劳动者是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具有负责、勤劳、钻研等品质,并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先进模范人物是劳动者的优秀代表,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是德育的最高层次,能够从国家民族最高利益出发,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大公无私。

职校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开展。在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低层次的德育教育任务更重要,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才能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受教育着不可能全部达到理想道德所期望的程度,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道德英雄。因此,道德教育不应该过多强调理想道德金字塔,以培养少数道德完人、超人为己任。应该重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把教育的基点和重心放在造就合格的公民和劳动者。

(2)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注意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德育教育中使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指导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教育对象各具特色,学生的品德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又有各自特点。所以德育教育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兴奋点、情感点、变化点;要善于捕捉时机,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还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存在对所有学生都有效的方法,也不能期望用一两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无视学生特点,压抑学生个性,将违背教育宗旨,阻碍学生成长。

(3)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注意德育教育的职业性

职业学校学生具有确定的职业方向,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把一般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体现学生所学专业方向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突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特色,促使学生成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4)根据道德品质形成规律,注意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目前,职业学校学生言行不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矛盾。因此班主任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只有在践行道德规范中,才能加深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

3.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管”“育”结合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重管理而轻教育,管与育两种方式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结果。管是育的前提条件,而育是管的有效保障。管育结合积极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与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才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教育的本质。因此,只有将管育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职业学校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育期,容易冲动和产生逆反心理,学生管理中应说服不能压服,应疏导不能强制,应该正面教育不能简单粗暴。所以,职业学校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管育结合,才能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相处的基础上从严管理,用心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六、结论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的环境变革,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改革,阐述了现代职校班主任的教育职能更是需要面临新的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文化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育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面临着的新的发展需要,所以职校班主任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管育齐重”的模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职校学生的道德水平。

责任编辑何丽华

作者:李建艺

德育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篇2:

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

【摘要】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并实现指导教师的目标。实行新课改,以促进创新教育方式。在中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教师应该关注管理教育的方法,将德育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并将有效的课堂管理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学具使用;有效性;措施

引言:

目前,德育教育是促进高质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学的德育工作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正处于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提初中学德育工作的效率。这篇文章讨论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学目前的德育教育状况以及提高精细化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一、概述

(一)概念

简而言之,精细化管理意味着简化相对复杂的管理、微观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由于课程的改进和课堂管理的标准化,学生管理可以得到改善。德育发展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教育工具,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效率,确保教师和学生具有良好的德育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有一定的主观意识,但事情更自由,他们的精神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本文建议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来提高精细化管理下德育教育的有效性[1]。

(二)必要

德育教育必须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以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由于初中生心理发育不成熟,但是他们对于是非黑白是有自己的判断的。他们在社会上仍然很脆弱,很容易受到坏习惯的影响。因此,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中,教师必须注意教育和生活的所有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并通过完美的管理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德育教育可以是完美的,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获得适当的德育品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化学习。发展创新能力,其主要目标是创造,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对未来、终身学习和学生融入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精细化管理之父泰勒先生提出了详细的管理建议,包括简化复杂的工作,使简单的工作标准化,使工作和工作标准化。公司治理中经常使用的精细化管理,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方法,为了有效地管理中学的德育教育,必须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学教育中,教师应规范德育工作,加强学习,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所有能够掌握精细化管理本质的公司都发展得很好。同样,德育教育中教师的良好管理也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初中生在青春期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身心状况仍然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德育教育要求教师注意学生的各个方面,以及学生的个性,充分理解他们行为习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德育教育。

二、有效措施

(一)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完美的管理提供了一种完美的德育教育方式,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创新他们的教学方法,使用他们的理念,发展他们的个人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德育认知能力,最终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首先执行质量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教师,不断发展自己的潜力,改变,创新发展思路和鼓励学生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在研究德育教育的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变化,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效率,通过融入生活来提高他们对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的理解[2]。

(二)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必须发展和改进德育教育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加强德育教育的目的是防止“坏社会习惯”的污染,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德育教育概念,并纠正他们的三种观点。尤其是现在,学生们更喜欢玩电脑,网上信息的质量是不同的,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想法。因此,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制定了一套规范学生行为的课堂行为准则,并建立了一套奖励和惩罚制度。如果学生违反了德育准则,他们将受到微妙的惩罚,比如要求学生参加课程。中学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更美好未来的计划。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严格管理德育教育,提高效率。中等教育被认为是学生流行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德育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3]。

(三)渗透精细化管理

第一,德育工作是一项完整且周期较长的工作,不仅涉及学校,而且涉及家长和学生。存在大量的细节,需要将这些细节全部注意到,以便精细化管理能够提初中学德育工作的效率。为了提升初中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和教师必须首先创新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需要依靠教师的力量,也需要依靠家长的力量,学校也应该做好协调统筹工作,三方共同为建立学生正确的德育观而努力。在学生的未来生活中,教师会改变,教育水平也不尽相同,在学校照顾学生,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德育宣传活动。所有教师的德育责任不但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也应该体现在实践活动中。

第二,我们需要制定实施良好教育和德育管理的规定。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德语教学建立完善的机制,在充分实施这些制度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培训和研究,我们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日常学习,为学生随时随地的后续行动奠定基础。同时,我们必须强调学校是人的;德育教育的管理必须强调人性化,而不是过度、人性化和专制。最后,提高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或教师的责任,而是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的责任。学校应该开展更多的德育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但是,父母也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调动他们的热情,把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结合起来[4]。

三、结束語

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因此,德育教育应该利用精细化管理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德育教育的基本阶段培养良好的德育意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秋, 梁友志. 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6, 000(004):93.

[2]林罗超. 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 速读(中旬), 2019, 000(005):238.

[3]颜小泳. 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19):1-1.

[4]李新华. 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以广东省廉江市吉水中学为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6):152-153.

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  430006

作者:蔡珍珍

德育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篇3: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有效性提升探析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既要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和必然要求。

一、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实施的具体范围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施既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原则,又要体现动态和静态教育紧密结合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校内德育教育

校内德育教育主要指在职业院校内学生主动或被动接受德育教育,具体分为直接教育模式和间接教育模式。直接教育模式是指学生直接接受学校教师的德育教育。这里的教师包括职业院校全体教职员工,体现全员育人的德育教育理念。不同部门或类别人员肩负不同的德育教育主体责任,德育教育不再是某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所有部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间接教育方式是指全体教职工不直接与学生接触所进行的德育教育,包括墙体宣传、网站、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台、电子显示屏等。要充分利用间接教育方式,积极发挥静态宣传和动态宣传的德育认知教化作用,引导和警示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校外德育教育

校外德育教育主要指家庭教育和企业教育。家庭教育指的是学生在家里接受的教育,包括父母长辈的经验教育、为人处世教育等,也包括邻里社区人员的教育,其中以父母长辈的教育为主。学生管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紧密联系,要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学生离校期间告知去向,告知父母长辈协助管理,明确注意事项和教育重点,使校内德育教育延伸到家庭。假期主要通过家访、电话问询等方式进行沟通教育。企业教育主要指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内接受德育教育,包括直接教育模式和间接教育模式。直接教育模式是指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直接进行的德育教育,包括专题培训、企业师傅言传身教、驻企教师教育等。学校对入企定岗实习人数按比例配备专职指导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间接教育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表彰、企业文化影响、典型案例宣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的间接教育方式。

二、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要积极探索科学多元评价体系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1.多元评价模式

一是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职业院校的发展,人力资源是根本,制度和实施是保障。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持续改进的保障。学校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质量管理涵盖各个方面,细化到每一项工作内容,审核至每一个工作流程,追溯到每一个具体责任人。质量管理传播的是一种科学理念,折射出校园文化的塑造过程,实施与否效果截然不同。由于德育工作被纳入质量管理考核中,形成一系列科学的规章制度和量化考核标准,便于学校对与学生德育管理有关的部门进行考核,与绩效挂钩,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是引进6S管理模式。6S管理模式是现代工厂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6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要求进行精细化管理,注意细节,目的在于提升内涵建设。将6S管理引入职业院校,运用到实训场地、教室、公寓、餐饮中心等场所,能有效调整和改善办公、教学、实训及公共环境。6S管理针对全体师生,涉及教育教学、校内实训、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覆盖工作、学习、实训、生活等各个方面。通过实施6S管理,有利于建立规范现场工作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的科学统一标准,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基本素养、快乐工作指数和工作效率,带动德育教育管理整体水平提升。

三是深化绩效改革。绩效考核主要是通过对教职员工的直接绩效管理达到对学生德育间接管理的目的。绩效考核的范围是全体教职员工,覆盖全部德育教育管理人员,尤其是与德育教育管理直接相关的人员。科学化的教师绩效考评办法要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6S管理的基础上制定,有制度为依托实施绩效考核方便可行,科学规范,绩效考核方案更加公平合理、公开透明、奖罚分明。绩效考核要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分配差距,还要统筹兼顾内部各类人员绩效津贴分配关系,建构符合实际的科学分配激励机制,便于操作,达到直观量化德育教育实施效果的作用。

2.科学制定德育教育评价内容

德育教育评价内容应建立在科学的质量管理基础之上,涵盖出勤绩效考评、教学工作量化绩效考评、学生管理工作量化绩效考评、部门工作绩效考评等方面,每个方面都包含德育教育直接或间接评价内容。出勤绩效考评按全体教职工实际出勤天数进行绩效考核,定期公示全校教职员工出勤登记表,督促教职工恪尽职守,遵守工作纪律。教学工作量化绩效考评包括课堂听课、学生评教、教学秩序检查等方面,内容要涵盖课堂管理、课堂纪律、教师仪表等,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全体任课教师教学能力和育人表现的依据。学生管理工作量化绩效考评包括政治业务培训、思想建设、学生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部门工作绩效考评包括工作任务、工作纪律等考核内容。绩效考评是一个全方位、分层次、具体化的综合考评方式,考评与部门考评挂钩,与绩效津贴挂钩,向一线教学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倾斜,将德育教育融入全部考核项目中,体现出对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三、加强德育教育保障性投入

加强德育教育,还要在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企业肩负责任、政府支持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保障德育教育建设科学稳健发展。

1.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德育教育涉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作为管理者的一方,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只有建立一支精业务、懂管理的德育教师队伍,才能为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职业院校要重视教师的素养提高,通过外出培训、邀请专家讲座、典型事迹宣传、专项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对于缺乏教师职业道德、自身修养水平差的教师要实行淘汰制,保证德育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明确企业育人的责任和义务

由于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其更加愿意接受成熟的工人,校企合作育人会增加企业的负担。而国家也没有严格规定企业必须接受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学生,没有明确规定企业要承担育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企业来说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政府要结合校企合作实际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入企实践,实现校企育人有机对接,加大企业对德育教育的投入力度,承担为国家育人的社会功能。

3.加强职业教育法律建设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是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由于国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经济转型的驱动,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修订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综合考虑学生、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各个因素,明确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明确学生德育教育和技能人才考核的标准,彰显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课 题:本文是北京师范大学“十二五”生命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4GX139)、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ZRKL0082FA)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袁耀辉

上一篇:幼儿园实习自我鉴定(3篇集合)下一篇: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