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论文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未来教育论文(通用11篇)

未来教育论文 篇1

师、未来教育

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杨宗凯

【编辑:yangguangtop】

一、机遇与挑战

1.国际发展背景

地平线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组织每年发布的关于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应用情况的一个报告,其内容主要通过网络工作的方式由相关教育学家、信息技术学家等提炼出来,从2002年开始,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每年都会对可能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的信息技术进行预测、分析,特别是2009年至2011年,地平线报告每年都对短期(1年)、中期(2~3年)、长期(4~5年)得到应用的技术设备及相关技术应用深度进行了科学定位。在2011年的地平线报告中提到,在1年内将采用的技术有电子书和移动终端;在未来2到3年内,增强现实技术并且开展游戏化学习;在未来4到5年内,基于手势的计算和学习分析技术将得到应用。可见,技术对改变教育、促进教育发展显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2010年正式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内容涉及学习方式变革、评估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变革、基础设施升级和应用系统重构,标志着在发达国家信息化对教育的作用已经从应用阶段进入变革阶段,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只是工具,且信息化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建设阶段。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程平台,免费共享33个学科门类的超过2000门课程(其中超过900门已汉化)。美国总统奥巴马早在2009 年就说:“到2020年,美国将重新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毕业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又如MIT的TEAL(Technology Enabled Active Learning)计划的目标就是实现彼此合作、高度互动,随之产生环境的大变革:教室就是实验室,网络教学系统、3D立体视觉仿真图形、实验动态仿真、桌上型实验设施、个人实时回馈系统等融合于教学之中。在终端设备方面,2009年美国加州开始普及中小学电子课本,2010年iPad的成功推广引发美国电子课本普及狂潮。

2007年英国98%的中学和100%的小学拥有互动电子白板,英国开放大学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网上大学,累计培养学生超过300万人。英国高校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2010-2012年发展战略的相关规划主要包含E-learning文化、研究环境、人员素质、共享服务、云计算和改变评估等内容。印度早在2004年就发射世界首枚专用教育卫星,为偏远地区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日本文部省于2010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指南》中规定未来5到10年实现以下内容:信息化的进展和学校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教育的学习与指导,使用ICT的思考方法,信息教育体系的推进与构建,德育与学校、家庭的区域合作,推进学校行政信息化,提高教师使用ICT 的指导能力,整治学校ICT环境,特殊教育信息化,教育委员会、学校的信息化体制。韩国教育信息化系列规划包括:教育网络工程、高校网络学习支持中心建设工程、学术研究数字化工程和国家教育信息系统。韩国政府近日还宣布将于2015年在全国中小学淘汰纸质课本,全部用电子课本替换;以平板电脑为主要形式的电子课本阅读器和个人学习终端将成为未来韩国中小学生的制式装备。

IT企业也在积极参与信息化的变革。在我国,教育部—微软(中国)创新学校的确定的终极目标是“教”与“学”能获得改变,提供有效率的教学模式,搭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持1000间创新教室。英特尔

未来教育的目标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在职和职前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支持,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174万多名。

2.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们各级各类教育在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很大困难,面临很大挑战。

(1)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共建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均衡、公平;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实践教学资源缺乏,产业对接水平较低,校校通尚未实现,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训、对接;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质量、应用水平不高,发展的关键在于优质、融合;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初步实践了网络办学,资源积累基础薄弱,开放大学尚未形成,发展的关键在于个性、灵活。

(2)基础设施的现状是天地网络初步成形,互联互通尚未实现,宽带尚未普及,发展的关键词是“解决有无、普及覆盖、性能提升”;资源与应用的现状是初具规模,质量、数量均显不足,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发展的关键词是“有无、能用、好用”;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是单个业务系统较多,业务环节尚未全部覆盖,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发展的关键词是“单个应用、数据互通、流程再造”;保障体系的现状是组织体系未理顺,资金投入机制未形成,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发展的关键词是“理顺机制、确保投入、规范发展”。

二、十年发展规划介绍

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意识问题、机制问题、经费问题和队伍问题。鉴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体现了技术的作用,以技术驱动改革,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规划纲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独立一章,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

《规划纲要》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包含三方面内容: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编制的思路就是教育要改变。信息化能够助力教育改变现状,这是一个出发点。①社会改变了,教育要能够应对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国际挑战;②教育要满足人民对优质、公平、终身、个性化等方面的期盼;③教学发生了改变,要求教育者、社会等相应改变以引领潮流;④教育在改革的同时,要考虑国情实际。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描述的“起步、应用、融合、创新”技术与教育融合路线图以及我国现实情况,我国教育与技术应用的融合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现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到2015年达到应用整合阶段;力争到2020年进入全面融合、部分创新阶段,即融合、创新阶段。

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分为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四个部分。所制订的教育信息化宏观发展指标最终将弥补现阶段发展的短腿,达到基本均衡,即基础设施上实现宽带全接入、终端全覆盖,资源上总量极大丰富、质量明显提升,管理信息化方面业务全覆盖、部分流程再造,应用上信息化能力显著提升,保障措施方面保障体系与机制发展成熟。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信息化教学应用重点突破,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化优质资源广泛共享,网络化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发展任务着力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助力教育解决什么问题;二是信息化自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从2011年到2015年具体做5件事情:一是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平台层(基础云服务平台)、网络层(IPv6/ IPv4)、传输层;二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教育资源云;三是管理信息化,建立教育管理云;四是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在各级各类学校试点、示范、应用;五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包括能力培训、标准研发、研究支持、运维服务。在具体实现上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包括政策、组织、技术和经费等方面。

三、未来发展展望

未来的教室一定是云端教室,包括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白板……在资源方面,由模拟媒体到数字媒体,再到网络媒体,资源最终都在教育云上,内容达到极大丰富,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必须具备创意与创新、沟通与协作、研究与获取信息、批判性思维、决策与解决问题、信息化公民素养、科技理论与应用六大能力。21世纪的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则包括引发学生学习与创意、设计开发信息时代的学习经验和评估准则、塑造信息时代的工作与学习模式、提升和塑造信息化公民责任感、从事专业发展与领导力培养几个方面。未来的教育管理者要具备富有远见的领导力、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卓越的专业实践、系统性的改善信息化公民素养。在信息化环境下最终形成未来的教育生态,信息化教育教学不再是试点,不再是示范。针对此,2005年9月,哈佛大学发布的“开放ICT生态系统路线图”(Roadmap for Open ICT Ecosystem)报告给我们提供了参考蓝图——数字环境随时随地可以普适接入,网络资源像水、电、空气一样方便地广泛共享。教育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协作者,而不是简单的“传道者”;学生可以向周围的社区、网络资源等学习;管理者自主管理;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成为常态,最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

未来教育论文 篇2

自认为自己是个细心之人, 所以在工作中, 我每时每刻都提醒学生,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认真, 我告诉他们:“医生因为细心, 才可以成功地完成每一例手术;学生因为细心, 才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宇航专家因为细心, 才能够将宇宙飞船成功地送到太空……所有的这些都说明细心认真有多重要, 相反, 后果将无法想象。”所以我和我的学生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性格颇于内向的我自小就立志要做一名人民教师, 如今的我梦想果真实现了。无可置疑, 我专注于我的教育工作, 我情有独钟于我的学生, 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但我也选择了平凡, 我曾暗自发誓要在教育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一辈子, 不为名誉, 不奢求任何回报, 甚至不曾想过要走向更大的“舞台”, 因为性格“平庸”的我选择了要走一条“平庸之路”。只要无愧于学生, 一生足矣。但当我接触了几位“英语名家”后, 我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未来”有了新的定位。

一、态度决定高度

一次外出听课, 有幸与国家级优质课获奖者交流, 出于“倾慕”, 我向她表达了我的敬意和钦佩, 她真诚豁达极具亲和力的话语让我感觉她也是“凡人”, 这让我们之间的谈话变得异常轻松。我告诉她:我从没有想过在市级, 甚至省级的讲台上“停留”, 更别说站在国家级的讲台上。她马上告诉我:“你的想法是不对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只有你有了这样的想法, 你才会朝着这个想法努力迈进。”她的话突然点醒了我, 是的, 我们每天都教育学生要有目标, 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学习, 而忽略了这句话对自身的作用, 所以, 我们可以羡慕, 甚至“嫉妒”那些优秀之人, 但我们不能没有行动, 因为心动不如行动。无疑, 态度决定高度。“沉睡已久”的我真得被唤醒了, 我会摆正心态, 端正态度, 用我的行动证明自己也可以站在更高的讲台上。

二、心态决定方向

刘春平老师, 在滨州市、山东省乃至全国都是赫赫有名的老师。她算得上是“人老心不老、活到老、学到老、教研到老”的典范。四十有余的刘老师早已不在年轻教师的行列, 而她的工作热情却是年轻教师所不能及的, 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让她在教育的道路上永葆年轻心态。正是这种敬业的心态, 刘老师和她的团队开发了小学英语绘本故事教学, 用绘本的形式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 让学生更加高效、更加轻松地在快乐中掌握所学知识。这让我真的很惭愧自己曾经那“拘泥于现状”的想法, 更后悔自己曾经不求上进的心态, 但我也庆幸我遇见了我事业上的“贵人”, 让我可以在这么好的年华遇见“对的人”, 指引我方向。

三、学习“恒久远”

我的“直属领导”刘玉祥主任给我们带来了从未听到的名词, 如:慕课 (MOOC) , “M”代表Massive (大规模) , 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 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 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 (开放) , 以兴趣导向, 凡是想学习的, 都可以进来学, 不分国籍, 只需一个邮箱, 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 (在线) , 学习在网上完成, 无需旅行, 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 就是课程的意思。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 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 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还有翻转课堂 (TheFlipped Classroom) , 又翻译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 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翻转课堂 (反转课堂) ”, 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 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 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所以, 学习是必要的, 是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快速成长的捷径, 更是我们提升自身的难得机会。所以, 让“学习—提升”永驻你我心中。

四、不为失败找理由, 只为成功找方法

2014年流行语:时间去哪儿了?因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心声, 所以流行。我也是呼应此种说法中的一人, 也曾因自己懒惰不求上进而成功不了的自己去抱怨没有时间去学习充电, 更甚至拿自己把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孩子和家庭身上作为自己不成功的理由, 但通过接触这几位名家, 真为自己这种懒惰和幼稚的想法感到汗颜。成功者之中从不缺乏女性, 同为人母者也不在少数, 同有来自家庭和其他方面的压力, 而她们却“直挂云帆济沧海”, 所以, 时间就在我们身边, 成功也离我们并不远, 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和态度。

心态决定方向, 让我们整理好心态, 向着成功的方向迈进;态度决定高度, 让我们怀揣梦想, 攀登到理想的高度;我不会再安于现状;我不会再不求上进;我不会再低着头走路;我们可以相信:细节决定成败, 性格决定命运。但更要相信:有什么样的态度, 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态度决定未来。

我会端正态度, 开创美好的“教育未来”。

摘要:马斯洛曾说:“心态若改变, 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 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 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 人生就跟着改变。”归根结底, 心态便成了人生改变的最根本原因。作为一名教师, 毋庸置疑, 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那么, 对工作的态度也就成了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所以, 态度决定未来。

关键词:态度,教育,未来

参考文献

关注教育 投影未来 篇3

一直以来,教育行业使用的投影机的亮度大都在1600-2000ANSI流明左右徘徊,但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东芝TLP-S220/T620充分考虑到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大、光线强等特点,亮度达到了2500ANSI流明和2800ANSI流明,即使在强烈的光线照射下也能将文稿投射得清晰无比,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信息化多媒体教育;其400:1的色彩对比度和95%的均匀度,让图像更为清晰、画质更为均匀、形象更为饱满,点点滴滴,尽显完美品质。

为了避免演示老师在实际使用中受到繁琐的调整和操作的困扰,在调焦和遥控方面,TLP-S220/T620有着F1.9—2.3、f35—44mm手动变焦聚焦镜头,不仅可以进行自动智能设置,更可以因地制宜手动调解;在遥控器方面,TLP-S220/T620可以通过设置起到无线鼠标的作用,对电脑进行操作。

249×298×97mm的体积和3.4千克的重量,在相同系列的投影机中,东芝TLP-S220/T620属于小巧一族,方便教育用户改变演示场所。东芝TLP-S220/T620的投射距离已提高到1.5—11.7米,投射的图象尺寸在屏幕上的对角线为81—762厘米,可实现远距离投射,非常适合教学使用。东芝TLP-S220/T620的功能非常完备,两个电脑输入端口、一个USB端口、一个立体声音频输入端口和1W扬声器,它的光源为UHP长寿冷光源,能有效的节约用户的使用成本。

由于核心技术相对单一,投影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东芝在经过了大量的调研以后在新推出的TLP-S220/T620中摒弃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保留了教育用户真正需要的易用性的设计。

未来的教育作文 篇4

未来1后,人们的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未来100年后,学生们根本不用去上学,城市里没有一所学校,老师们也有的去旅游,有的去开聚会,因为100年后一切都被网络给代替了,老师们,只需要把要讲的课程通过手机录下来后再发给学生们学生们只需要在家里看老师发来的课程和一些习题,一遍不会,可以两遍,而且什么时候都可以,因为课程已经通过网络发送在学生的手机里,课程全部都变成电子文件,只需要上网页搜就可以阅读啦,不听是我国的,连世界各国的书都有,而且都已经通过人工智能翻译完了。学生们可以轻松地阅读到第一的好书一到考试时老师会通过电子邮,发送到学生的手机里,学生者需要在网上就可以答题啦!打完之后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网上就会自己看下,然后在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考多少分就看学生自己努不努力啦,

未来的教育,很方便的与现在不一样?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未来教育论文 篇5

在首届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上,论坛开设主旨演讲和主题座谈两个环节内容。其中,主旨演讲汇集了经济学、数学、物理、生命科学以及商业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颠覆式的创新思想、为与会者带来最前沿的科学和商业动态。而座谈会的环节涵盖了“科学创新改变未来”、“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及“生命科学”三场前沿对话,让更多的科研成果与现实进行完美融合,使科学创新精神更加深入地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表示,“清华大学一直将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近来学校不断推进综合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和世界变革的未来趋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价值素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坚持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教育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学校重视创新教育工作,致力于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现年94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出席并致辞,给予了本届论坛高度评价:“中国的年轻人都有很深的责任感,觉得要为他们的国家民族、为他们的祖先、为他们的父母做贡献。这个是中华文化传统最优良的一点。我想像东润公益基金会这种企业家创办的基金会,在这个时候设立一定可以帮助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能够促进社会有良好贡献。”

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演讲表示,一辈子做一个纯科学的贡献,是一个很值得兴奋的事情。中国在七、八年前开展这样的比赛(东润丘成桐科学奖)不大可能,可是昨天我们看到有一批一流的中学生做出一流的工作,表示政府投资的经费跟很多企业家的资助实际上是有很大帮助的。我希望政府继续加大投资教育,我们私人企业也得不停增加投资,这样我想年轻人的成就对中国企业界,也对中国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被誉为当今国际经济学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大师Eric Maskin也发表了前瞻性跨学科的主旨演讲《机械设计与人工智能:经济学课程和计算机课程可以混搭么?》。他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世界各地的一流经济学精英,在中国甚至有著名的“六大弟子”。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也回顾了自己多年来对中学数学教育的深度思考。这场老中青三代的跨界式对话,让科学创新精神传承至青少年群体,在融合中迸发出更强大的能量。

论坛上,备受关注的东润丘成桐科学奖的获奖学生也发表了参与东润丘奖的感受,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取得了科研成绩,而且感受到了创新的无限乐趣。

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领衔主持了首场“科学创新改变未来”的对话。关于“创新与教育”,他谈到,对于传统的教育体系与今天的矛盾,社会有多种方式去解决,而像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就是一个有益补充,就是以创新的方式,来改善教育体制。在与四位大师跨界探讨后,陈东升勉励学生,不要急功近利,要慢慢来,“要做人生长跑手,别做短跑手。”做企业亦是如此,泰康保险集团用了20年的时间来完成一个梦想,向全球500强冲刺。

无论是青少年的科学梦想,还是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都离不开持续的创新。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是一个联结华人青少年接触前沿科学和创新的智慧平台,同时也是新老一代科学家传承科学与创新精神的公益平台。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谈及论坛创办的初衷时表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每一个热爱科学的孩子就是一颗未来科学的种子。圆青少年的科学梦是东润的公益使命。”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将始终以传播科学精神、启蒙科学思想为使命,积极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用创新的科学精神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

★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即将召开

★ 创新改变未来 首届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举行

★ 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素养探析

★ 浅谈尤溪县纺织行业的现状和未来

★ g20峰会感想

★ 教育行业老师转正申请书

★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教育调查报告

★ 医院信息素养教育的探讨论文

★ intel 未来教育教案

未来之路教育培训简介 篇6

未来之路教育培训中心于1998年10月1日经教育局严格审核正式成立。长期坚持致力于电脑、会计、英语、岗前就业、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欢迎前来咨询。

诚信 ——未来之路坚持言必行,诺必践,并通过内部监督机制

保障广大学员权益。

专业——广泛汇聚各领域专业人才,通过严格培训与管理。力求

为广大学员提供更专业服务。

服务——给广大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每天坚持开业14个

小时,并合理安排课程,使日夜班学员都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

氛围——具有良好团队氛围和教学方式,使每位成员能在家庭温

暖中轻松学习,全面成长。

这就是未来之路:实力保障、快乐做伴、关爱护航、助飞梦想!开设科目:

未来教育论文 篇7

本次论坛是在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组委会组织下, 由中国移动互联网教育产业联盟、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深圳市慈善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 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母基金、未来教育公益基金会、山花网球基金、芥末堆、美国常青藤精英教育协会、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中国事务办公室联合协办。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 不仅有来自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母基金和公益基金的代表畅谈如何以PPP (Public-Private-Partner) 模式推动中国教育创新, 还有教育界资深专家对未来课程、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教授在主题为“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的演讲中谈到:“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 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 ‘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智慧教育引领未来 篇8

申屠祖斌,浙江万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1988年保送至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原“混合班”),1994年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创办浙大万朋(ZDSoft,原“浙大网络”);2003年,创办万朋教育(www.wanpeng.com)。2004年,组织承担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多媒体远程教学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教育均衡难题。2009年组织实施国家发改委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工程。18年来,万朋教育已经成长为国内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著名品牌。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您看来,目前我国教育面临哪些难题?这些难题给智慧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机会?

申屠祖斌:现在我国教育面临诸多难题,我总结为6点:第一,名师名校的稀缺;第二,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第三,孩子成为了做题的机器;第四,升学压力大;第五,教育体制的影响;第六,家长就业观念的影响。

目前,各地针对教育均衡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比如杭州、青岛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西安的大学区模式;沈阳的教师大流转模式;苏州的名师直播互动模式;东莞、嘉兴的名师课堂等。关于教育均衡的探索,每个地区的模式都不一样,但是究竟什么样的模式适合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异。

利用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达成共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是未来智慧教育发展的机会。

那么,什么是智慧教育呢?站在企业的角度,智慧教育就是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技术,通过大数据挖掘,满足教师和学生显性和隐性的需求。有的时候,技术的一小步就是产业的一大步。

智慧教育的发展需要了解教育的本质发展趋势:(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转课堂。我们把“学”和“习”分开来看。“学”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基本知识点。“习”是通过对习题的练习,掌握知识点的运营规律,让名师在课后做知识点的内化工作,可以大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校有更多时间进行素质教育。(2)正确认识优质教育资源。大家知道,同一个教案,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课程;同一个教案,同一个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课程。因此,我认为优质资源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整个互动教学过程,而不是教案、PPT、课件,也不是微课本身,它们只是素材而已。(3)推动互联网+教育融合需要具备几个前提:家庭和学校融合,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名校和学校融合,共享网络公开课和名校网络课程;名师和教师融合,开展名师工作室和人人通建设;名师和学生融合,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让用户自主付费参与名师课堂。(4)充分理解互联网+教育的优势。知识内化专业化:把知识内化交给名师团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知识,比如选修课、兴趣课、特长课。

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要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名师、名校积极参与;“三通两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要考虑可持续升级、维护的难题,解决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明确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用户付费的具体实施方案。

《中国教育信息化》:请简单介绍一下万朋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的产品?

申屠祖斌:万朋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杭州,专门从事智慧教育系列解决方案研发,拥有600人的研发和服务团队,在全国拥有42个分支机构,用户遍及全国1490个县市区教育局和6万所学校,是中国智慧教育领域领先品牌。万朋2013年被评为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教育行业杰出企业;2014年被评为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教育行业优秀解决方案;2014年通过CMMI L5 国际软件认证;2015年被评为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领军企业;2015年被授予浙江省著名商标。

万朋目前主要提供云课堂、课后网、微课掌上通、三通两平台等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教育信息化》:目前,传统的流水线式课堂教育已很难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新需求,教与学的“脱节”成为教育的一大难题,万朋的“课后网”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申屠祖斌:万朋课后网能够使学生足不出户,只要根据个人的课程学习需求,在课后网上自主选择名师,通过看教师神态、听教师声音、学教师课件,学生还可以通过互动直播课堂,向教师举手提问、与教师对话,学生之间还可以在公共讨论区进行问题的交流等,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效率很高,但是一旦离开学校和课堂的环境氛围,效率就直转而下。如何解决学生的课外学习氛围,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万朋课后网模拟真实的课堂情境,造就足不出户的名师实时互动课堂,打造开放式互动学习平台,实现课堂教学、随堂测验、作业练习、复习巩固等全方位的教学功能,通过优质的师资团队、创新的课程直播模式、强大的课堂管理功能,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实现“离校不离教”。

课后网所依托的核心技术平台是万朋自主研发的无限宝互动平台,该平台为国家863高科技成果之一。课后网的主要功能内容包括网上课程开设、学员网上报名、讲师网上授课的全过程,同时实现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优化调度、课程评价管理,从而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客观、积极、开放的平台。

《中国教育信息化》:针对目前“三通两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贵公司采取了哪些举措?相关产品有哪些特色?

申屠祖斌:针对“三通两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万朋研发了一整套的整体解决方案。

万朋的“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标准化,并向第三方开放数据交换标准接口,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教学应用模块,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在线学习以及互动答疑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一体化系统平台。

未来教育对教师的挑战 篇9

摘要:未来教育对教育的内容、方法产生挑战的同时,必然会对教育的主体——教师产生尖锐的挑战。

未来教育对教育的内容、方法产生挑战的同时,必然会对教育的主体——教师产生尖锐的挑战。

首先是对教师使命的挑战。千百年来,“传道、授业、解惑”被作为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任务,但在教育内容多元化、综合化、能力导向和教育方法手段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能反映现代教育和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未来教育师生之间单向传授的关系变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面对网络化社群交往的普遍化,教师的单向传授无疑将被师生的双向交流、多向交流所替代。在现代网络环境下,人人是信息发出者,人人是交流主体,一人讲授、众人倾听的空间将越来越窄;未来教育教授传授单一结论的特性变了,信息渠道的无限广阔,信息内容的无限丰富和信息传播的无限快速,用一种观点、一种声音、一个结论统帅教育过程将无法继续,一个世界多种声音、一个问题多种答案将成为常态;未来教育内容的单一信息来源更是变了,教师、教材、教参作为教育内容唯一的信息来源将被丰富多样、多途广泛的信息来源所取代,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整合与辨析,信息的选择判断和利用能力成为比信息本身更重要的能力。

其次是对教师教育功能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性质和作用认识的加深、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关于教育、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教育从单一知识传授转向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的培养已成为广泛共识,并被写入国家教育文件,出现在教师培训活动中。但是,由于教育传统和考试选拔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知识性传授、模仿性训练、重复性练习仍然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讲授将被丰富生动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所替代;机械练习、作业批改将被人工智能取代。据估计,现在教师工作内容的70%将由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来完成,于是有人惊呼:教师将严重失业。对此,我们既要有所准备又不必太悲观,恰恰相反,简单重复的劳动被技术取代之后,教师的工作内容将聚焦于更复杂、更富于情感性、更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更具互动性的“人”的教育活动。

更复杂的教学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加以综合运用,以解决复杂问题。学科分化、分科教学仍然是现在主要教育形式,随着单一学科知识、简单问题解决逐渐为信息手段所取代,复杂性教学将更依赖于人的教学;更富于情感性的教学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机器教学的短板。

高情感需求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情感交流和情感成长比知识获得更重要。传统教育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及应试压力,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学生情感世界的苍白是普遍性缺失。而教师的机械性、重复性的劳动被信息技术替代以后,才更有可能从事一个大写的“人”的教育工作;更指向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强调的是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想象力培养的教育,这些,既是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当今教育的明显不足,当机械的、简单的、标准答案的教育更多由技术手段完成之后,教师才有可能更多地从事创造性、艺术想象性的教育。

更具互动性的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教育中构建新的世界。知识是现成的、由他人创造的,学生只是知识“容器”的观念在未来教育中将被彻底改变。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师生教学活动既是既有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过程,互动产生知识,互动创造人生。

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总结 篇10

120602班胡趁静

在这个学期里,我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学习培训活动。刚开始学的时候感觉很迷茫,心里想,现在教学压力这么大,这么还有时间来培训这个,把它看成了一种负担,后来慢慢随着学习时间的推进,开始有点了解了,并被他深深吸引,原来教育可以这么的贴近生活,而原来一些在教学中很困惑的问题,现在通过学习都一一解决了,这让我意识到,通过这次学习,或许能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没有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而在实践中学习,没有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得学生虽然知识越来越多,但却多得毫无个性,极大程度地伤害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原本为了聪慧人、启迪人的课程现在却变成奴役学生潜质的工具。让原本具有多元智慧的万千学生只能朝向一个被课程设计者固定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教育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在这次学习中,我们认识到我们应该从思想上改变教育的方式,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先进的未来教育模式转变。

项目学习跟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一样的理念,教师是设计者、引导者、辅助者,尽可能多的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识,感受学习的过程。培训中每一个问题的确立,每一个步骤的操作都需要自己反复去思考、去论证。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创新。整个培训过程是从低级技能训练向高级智慧训练的过渡;是从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操作到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的具体操作;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思想转变过程。

英特尔未来教育帮助教师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应用到课堂上,使课堂里的教和学的活动更加有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质量。它提倡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觉的通过各种途径去研究,探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完成任务。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任务观念,培养学生的二十一世纪技能。在项目学习中,我深刻地感受到,21世纪技能是项目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项目学习中运用管理策略鼓励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利用项目时间线和实施计划组织项目活动;在“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通过评价应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做到“以人为本”。

模块5的学习让我懂得了一些新知识,首先是知道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问题能引导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是项目学习的关键,要针对不同目的向学生提问或学生自己提问,来自学生和老师的提问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其次是了解了“合作与自我导向”和“信息素养”技能要素,在项目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和反馈,学生在获取相关信息后能评价信息和使用信息;第三是反思,反思活动能使学生思考学习的元认知过程、设置目标并掌握进度等。在这一模块中,“反思”给我印象最深刻,学生的反思重要,老师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更重要,有了反思才更利于以后教学能更好地进行,从反思中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

责任教育开启商业未来 篇11

作为未来管理者教育的平台——商学院,通过经济学、管理学、财务、营销、金融等实用专业知识的教授,对于推动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们希望,在新的形势下,商学院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的道德和高度责任感的企业管理者,在商业模式的转型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推动这种平衡的建立。

商学院的反思与行动

管理教育,一直是培养未来职业经理人和商界领袖的重要途径。接受过商学院相关教育的人们走入工商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管理教育注重的是技术性分析内容,缺少了对伦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的熏陶以及领导力、沟通力等软实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商业领袖所治理的公司,始终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了其他相关方面,导致了前述问题的出现。

虽然自商学院成立之初,就有学者提出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这些声音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包括哈佛、康奈尔、伯克利等在内的商学院已经将社会、政治和伦理等非市场因素结合到管理学教育中。20世纪80年代,全球商学院和会计项目非政府认证机构国际精英商学院学会(简称AACSB)成立了专门的伦理教育资源中心,将“伦理道德的考虑因素”以及“社会和政治影响”列入鉴定标准,并为商学院开展商业伦理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商业伦理的研究迅速进入全球化的发展阶段,来自全世界的材料、案例和问题都在学术团体中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中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于1999年提出要对MBA学生要加强环境意识、社会责任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2000年,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与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以及美国资源研究所合作将贝迩项目引入中国,把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纳入MBA教育中,致力于推动中国环境产业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后,转变自身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学院得到了普遍的认可。2001年,“联合国全球契约”正式启动,号召全世界的公司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环境等九项基本原则,推广社会责任理念,动员全世界的公司直接参与减少全球化负面影响的活动。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于2007年宣布联合国负责任管理教育原则(UN PRME),承诺商学院进行转型,引入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先进理念,在商学院内分享责任研究、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经验,实施可持续、负责任的管理教育。目前,全球已经有400多家商学院签署了该原则。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也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学者从内涵、现状、影响因素、实践、管理、传播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相关学术文章及出版著作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学术研究通过对社会责任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意识的普及,提供实践的指导,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责任领域的发展。中国MBA培养院校的代表于2006年发表了“西湖宣言”,表示“我国的MBA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将社会责任教育融入MBA教育全过程。”2008年修订的MBA培养的基本要求及2011年颁布的MBA教育评估指标,更是对商业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了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从2009年起,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已经连续6次举办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师资培训与课程建设研讨会,累计600余位MBA教师参加培训讨论。在历届研讨会上,MBA教育者们不断思考和改进社会责任的教学,力图通过相互之间的探讨,激发出更加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责任教育培养模式。为中国商业、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的负责任的管理人才。上海交通大学的周祖城教授曾多次参与研讨会的筹办。在第六届研讨会上,他对研讨会给予了“讨论的范围越来越明确,主题越来越有教学针对性”的评价。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那些毕业于各著名商学院的华尔街精英们的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缺失问题暴露在世界面前。更有人指责,“这都是商学院惹的祸!”尽管这样的结论有失偏颇,管理教育的责任也是不可推卸的,商学院的变革更是迫在眉睫。2011年,全球负责任领导力倡议组织(GRLI)、世界商学院促进可持续经营理事会(WBSCSB)以及负责任的管理教育原则(PRME)联合发起的一项协作倡议——“50+20”。提倡管理教育应当教育和培养有全球责任感的领导者,促成商业组织为共同利益服务,并且参与企业和经济转型。帮助企业为社会和世界做出清晰明确、有益各方的贡献。

“作为一名院长,我始终认为,管理学院的使命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领袖人才。这些学生和校友应秉持科学和理性的精神,承诺并实践对所服务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和整个社会的责任,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应摒弃在商言商的思维,清醒认识到其产品与服务、言行与策略、文化和价值观都会溢出组织边界,影响社会关系和文明进程。我们要反思对世界的承诺,重塑管理教育体系,培养和塑造承担未来领导责任的精英人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陆雄文在《造福世界的管理教育》的书评中表达了管理教育者的心声。

商学院以及管理教育的转型,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范式。他们要培养的,不仅是有能力的行政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而是具备道德和责任意识,能够做正确的事,并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领导者。

任重而道远

经过多年的发展,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和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各商学院MBA教育的共同方向,有效地推进了学界和企业界对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形成共同意识。清华大学教授仝允桓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明确其战略价值,强调企业公民行为、重视慈善行为、关注利益相关者、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endprint

尽管中国MBA教育委员会在不断推动责任教育,该项教育还处在初步的建设阶段,教学的质量和成效目前仍不尽人意。2014年,国内首份《商学院责任教育现状评估》,从组织愿景、师资与教研、学生培养和行动倡导4个维度对国内20家知名商学院的MBA项目在开展责任领导力培养方面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部分商学院在社会责任教学、课程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商学院责任教育总体情况参差不齐。高校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态度调查(2014)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不到位,其对企业竞争优势和直接经济效益的提升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并且在商业决策中,还会将短期经济利益作为首要参考标准。我们也非常遗憾地看到,目前伦理缺失造成的一系列事件仍然频繁发生。

同时,商界和学界的道路并未打通。学者和教育者对于实践的情况了解甚微,缺乏对相关实践的梳理和总结。在2014年的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上,众多教师表示,在教学中多会选用国外的相关案例,国内社会责任实践负面案例居多,多数案例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学术理论和研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工作提高和改进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企业也希望能够和高校开展更多的合作,促进新的商业伦理的氛围的形成。

为了更好的将来

目前,商学院已经将中国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作为了MBA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此项内容并未在更为广泛的管理教育中得到有效的普及。尽管MBA教育直接面向的是未来的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理念的普及应该扩大到更为广泛的范围。同时,目前责任教育领先的商学院应充分发挥引领和典范的作用,带动责任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中国的管理教育是从西方引进和吸收的,在教学内容、方式上多为借鉴西方模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就曾提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如何将吸取中国文化的精髓,贡献于管理教育,探索解决世界问题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者应该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虽然,商学院是责任教育的重要力量,政府、研究咨询机构、企业也应该是此项运动的推进者。政府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普及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研究咨询机构则应当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在咨询过程中,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相关业务,让企业内部没有机会接触相关教育的员工对此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此外,企业作为社会责任的实践者,应该将理论知识能够真正用于商业实践中,并且更多地参与到教育中来,分享企业实践、参与社会责任案例编写、建设实践基地等,打通学界与商界的大门,促进商业挑战以及社会问题的解决。

有理由相信,责任教育能够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推广,培养更多的具备伦理和责任意识的领导者、管理者和行动者,创造更加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上一篇:老母亲60大寿的生日宴会发言稿下一篇:毕业实习生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