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建筑学素描教学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和“新工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双背景下,如何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高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是教学团队不断思考的问题。文章根据近年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做思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工科院校建筑学素描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科院校建筑学素描教学论文 篇1:

艺术院校室内建筑与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践

【摘要】传统的室内建筑与设计专业都是在建筑学院或者系的教学体系里的,而这些体系最早成型于一些理工科的学校里,与综合性大学或者工科院校的环境设计和建筑学专业相比,艺术院校有着自己的特点与弱势。艺术类院校中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院系成立的时间都还不长,基本上还处在一种探索和调整阶段,艺术院校中的室内建筑与设计专业怎样形成和保持自身的专业与教学特色(特别是专业基础教学)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文章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相关学习和考察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教学实践;室内设计;艺术院校

我校的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院。其中的环境设计专业始创于1986年,并于同年招收艺术生(学制为4年),建筑学专业自2008年正式开始招生,招收艺术生;2014年开始至今,招收理科生(学位均为工科学位,学制为5年)。其中,环境设计专业是广州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最具代表性与知名度的品牌,是国内高校中最早探索现代设计实践教学的院系,起到了引导和带动中国环境艺术教育的学科发展的作用。学院成立的这8年以来逐渐形成以创意为先导,培养适合社会需求,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具有“实用基础、创新精神、艺术素养、国际视野”四个方面综合特质的建筑(环境设计)专业人才为目标。建院以来,我院不断强化教学团队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大胆采用教研室、工作室和实验室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我院所招专业的学生入学即分专业,一年级为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共同学习美学、造型与专业基础;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专业的二、三年级与建筑学专业的二、三、四年级为各个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各专业的最后一年进入工作室来进行专业方向的深入学习。各个工作室都由依托于本专业学科或跨学科背景的老师们组成,分别从建筑、室内、景观这三个方向来进行教学和设计实践。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范围广泛(设计理论、设计美学、设计初步、空间形式语言、室内制图、室内表现技法、计算机3D建模及图像处理、模型制作、人体工程学、材料与构造,环境行为学),有11个内容,3个大类(理论课、技术课、实践课)。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和主要的课程内容,需要脉络清晰,相互贯通,逐层递进,形成一个课程整体。因此,优化整合专业基础课,是环境艺术专业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一年级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对训练新生关于美学、造型与专业基础尤为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任课老师一般为教龄较长和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一方面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善于把握课程教学大纲的整体脉络,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这些教师丰富的经验,能够把那些新生较难理解的美学、造型与专业上的词汇讲解和透析清楚。在专业课程的教学里如何把艺术(美学)、设计、空间、构成等变得系统和可教的,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校的建筑学院区别于其他工科建筑学院的主要课程设置也在一年级,工科建筑学院的基础课程多为专业理论与专业制图课程。以我校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为例,我院的基础课程只有最基本的专业理论课程(其他理论课程多为选修课程)。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程具体的设置主要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学习能力,具体分为训练学生用眼观察空间的能力、用手制作(模型)空间的能力和身体感知空间的能力。环境设计专业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基础内容还是围绕空间来展开的,设计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在具体的空间中实施的,离开了空间也就无从谈起环境设计。这一点也是我院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基础。

我院专业基础课程中,眼睛的空间训练分为两个5周的课程来展开学习,主要训练学生观察身边、生活空間里的事物(物体)并分析与记录下来,再以绘画和再设计(素描)的形式重新展示出来的能力。课程里形式研究作为视知觉训练的主体,就训练的次序而言,应该是先表象后本质。视知觉方法往往源于现代艺术的探索,并在整个训练中起主导性作用,应该将它们融合在每一次专题训练中。在可能的条件下让学生多尝试来进行反复训练和创造,让学生在由“知”到“视”、由“看”到“画”的行为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反应并鼓励其在作业过程中进行表达性思维的探索。对于体验空间的训练也是分为1个4周和1个6周的课程来实现,两个课程的训练侧重各有不同,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模型材料和建筑材料的属性与运用,并以材料和工艺为设计出发点,运用标准型材进行创意性的临时空间的搭建,有针对性地、深入地学习和了解1到2种材料并结合运用于小型的空间搭建中来。身体在空间中的感知训练课程中要求学生分析现实中实现特定功能的各种方式,了解人体工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熟悉与人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活动的空间特点与尺度关系,学会将亲身体验作为深入观察的一种手段。通过一年级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基本掌握学习环境设计(建筑学)中关于美学、空间、材料等基本知识,当然还需要学生去阅读大量的相关专业书目去巩固和加强。一年级基础课程将会以一个小的空间设计来结束学生第一年的学习,在这个小型的空间设计课程当中,学生将会运用到一年级基础课程中所学和所掌握的相关知识来完成自己的作业。课程通过学生的动手训练,培养其对空间形态的基本认知,理解以简单的构成元素、简明的空间围合手段可完成形式造型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各种空间直接的比较,在此过程中来完成水平与垂直要素之间的组织,最终完成小型空间的设计(有主题的)。在这之后他们将会按照自己的专业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高年级设计专业课程会将空间设计中的各个层面的要素或形式作为专题课程的研究方向加以学习。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自己也做了一些关于艺术院校环境设计基础课程的一些思考。在艺术院校的大背景下,很多艺术类院校的设计课程对于设计层面中关于技术教学部分的课程较为缺乏,而环境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互结合的专业,因此艺术类院校在保持自身艺术与美学特色的同时应该加强技术与结构理论这一类基础课程教学和相关教师的培养。与此同时,我认为艺术院校环境(建筑)设计专业应该保持自己本身的教学特色,在培养学生空间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继续把培养学生的美学与艺术修养作为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学生重视关于学习中人文的这一部分内容,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注重学习中对人文环境的思考与探索,以及设计的艺术表达与设计形式的原创,培养学生对人文的思考习惯,并将此作为设计中思考的出发点与艺术设计表达的切入点。基础和专业设计课程应整合艺术院校独特的艺术教育资源,并强调艺术对社会的批判能力,培养学生从微观视角入手,借用各种当代艺术的表达形式,对城市化过程中的空间问题展开思考。在史论方面的教学应该同时保持美学史论与设计史论,并找寻两者之间交融的点,使两者的教学齐头并进。在保持艺术类院校环境(建筑)设计专业教学特色的同时,也应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在相关专题设计课中加入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设计的掌控和协调能力。在设计课程中在职设计师的参与和协同授课,使得专业理论能够更好地跟设计实践相结合。以我院为例,一年级的基础教学多为对学生美学与空间的认知培养,理科生与艺术生一起混合上课,以培养学生对事物和空间的观察、认知和思考为主,课程均以学生的动手制作来完成,要求学生将课程中的观察与思考以视觉呈现的方式表现出来。一年级上、下学期的课程都以“空间”为基础,在“空间”里展开各个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开始形成对本专业空间的概念,以及对空间中各个面以及在空间中的各种物体的深层次的认知和思考,最后引导学生在上二年级各自专业课之前能够完成自己的第一件“空间”作品。

哈佛300多年来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 · 福斯特说过:“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从而不断做出改变。”现阶段我院的环境(建筑)设计教学处于一个积极发展并慢慢走向成熟的阶段,每一年的教学成果都需要总结与思考,要求我们要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其能够与教学大纲相契合。由于基础的专业课每个班是由不同的老师上课,不同的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上课方式与特点,而专业基础课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又有着它特殊的地位,它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所以专业基础课的老师们更加需要沟通与交流,在发挥各位老师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够共同把握住整体的教学大纲内容与大的教学方向。这一点一定是基础教学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老师们也需要针对各自的教学特色、学术兴趣,不断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对应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基础教学和技术基础教学这三个内容,将课程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并将此总结出来转化为学术成果和优秀教材,为将来的课程教学起到助力的作用。

作者:佘宇钦

工科院校建筑学素描教学论文 篇2: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筑设计1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在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和“新工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双背景下,如何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高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是教学团队不断思考的问题。文章根据近年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做思考。

关键词:地方性应用型、新工科、建筑设计1、创新能力

ThinkingonthecurrriculumreformofArchitecturalDesgin1in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iesunderthecontextof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

SuMengbeiSongXueyouCaoHai

School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HuangshanUniversityHuangshan245021

自2009年開始建设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2017年2月中国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通知》,通知提出工程科技人才要满足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要求。通知中还提出,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1】至此,可以看出在地方院校的建筑设计1课程在满足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课程设置标准更需强调地方性、应用型的教学特色,基于此对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改革。

1教学现状与问题

自2004年建筑学专业成立以来,建筑设计1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延续了上世纪90年代国内高校建筑学专业的主要培养模式,以建筑表达技法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辅以建筑概论的相关知识,通过传统的手工制图及技法训练作业来训练学生的图像思维与图纸表现技巧【2】。造成学生在入学初期对建筑学专业的困惑和不解未能得到解答,误以为建筑学专业是一个对美术专业要求极高,但却不需要逻辑思维、空间分析能力的美学专业。说明现有建筑设计1课程的设置与后续专业要求及目标培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1.1美术基础薄弱

通过课堂随访发现,同学们在选择建筑学专业时对专业由一定了解的只占班级数的10%不到,而知道并在开学前学习或曾经学过画画兴趣班的同学也不足10%,多数同学美术基础差,绘画功底薄弱或零基础。建筑设计1课程中美术相关作业如建筑风景钢笔画、工程字_仿宋字、色彩渲染练习、素描等对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少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伴随着一次次的低分作业而降低。提高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2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技法训练,与后续专业设计课程脱节

建筑设计1课程80学时,设置有铅笔线条、墨线线条、水墨渲染和水彩渲染四大内容,平均每个知识点近20个学时,教学内容全部为基础的技法训练没有构型设计内容也没有三维的空间思考和探讨。一年级下学期的课程对学生的构型设计及制图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大师作品分析和小型建筑设计对这方面知识要求较高。任课教师多会抱怨学生设计基础知识薄弱,建筑制图知识缺乏,图纸表达能力不足,可见建筑设计1课程急需扩展建筑设计制图标准、图纸绘制、构型设计等教学内容。

1.3学时压缩,课时不足

建筑设计1课程从最开始的112学时调整至96学时,到现在的80学时,课堂学时压缩了近30%,教学内容不但没有减少却略有增加,如何在现有的学时情况下进行课程教学安排并保证教学质量是教师们的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课程教学自2015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5年的改革探索,从最开始的一味求变而变,转变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标准不断细化、优化教学内容,逐步加强课堂教学互动、强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交流、与2年级任课教师交流学生情况了解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保持基本教学模块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空间构型能力、识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性思维培养。

2.1调整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内容建筑学专业特色不突出,难以支撑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的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内容见表1、表2:

从以上两表对比可看出,教学内容增加初识建筑模块让学生初步了解建筑概念和建筑设计工作基本内容,强化专业特色。完成课题报告过程中了解实地调研、文献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等调查研究工作方法。

课程改革后的作业内容从临摹到设计阶段逐步过渡,训练作业循序渐进,相辅相成。在构成设计作业中提出在自然界中寻找一物体分析提炼造型元素,利用形式美的法则创作造型设计,做到有目的的进行设计。此外加强构成系列作业的延续性,立体构成需在原设计的平面构成作业基础上进行创作,同样空间构成也是解析原有的立体构成特征,加入人体尺度概念后进行设计。

2.2实现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由于课程的课时数量减少,为保证作业指导质量确保教学质量采用多种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效率强化教学效果。主要措施有:

(1)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后将主要知识点及难点部分录制教学视频,平均每个知识点教学视频时长大于75分钟,總教学视频时长达680分钟,已同步上传至课程网站便于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部分章节则采用课前预习,课上互动提问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改变较为明显。

(2)作业汇报点评以学生互评为主,通过发现他人的作业问题掌握教学知识点,老师在旁补充相关知识要点。

(3)少量需要课堂演示的技法如裱纸等则利用导师教学团队的学生力量,课后由高年级同学指导低年级同学完成相关工作,提高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整体较好,均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解决了课时不足的现实问题。

2.3以赛代学,激发学习兴趣

自2015年以来一直与院团委合作举办“徽建文化”系列活动之立体构成比赛,每届大赛均吸引院内各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同学,历年学生参与率达到98%以上。虽然参与比赛的同学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但1年级的新生仍有摘得桂冠,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2.4调整课程考核体系评价标准,强调学习过程

建筑设计1是专业基础考查课程,其主要的考核方式是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图面作业评价,这种评价不同于理论考试课程它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传统的建筑教育重结果而轻过程,导致部分学生希望通过临时突击学习获取高分非诚不利于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修订后的考核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考核内容细化到日常的基本功练习作业中,如钢笔画、仿宋字为学生日常的课后作业需每周提交并批改指导,课外参考书籍阅读需在学期末提交读书笔记作为考查学期内的学习情况。考核体系修改后考核分为三大部分,具体情况如下:

“P”部分15%,主要由课程考勤和课后练习作业(建筑钢笔画、仿宋字练习)两大部分组成;

“S”部分为75%,模块教学模块的作业成绩和立体构成设计成绩共同作为S部分的构成内容。

“F”部分为15%,考查内容为读书笔记一份。根据教师提供或学生自行选择的课外阅读参考书1—2本,完成读书笔记。

3课程改革思考

面对应用型本科建设要求和“新工科”的时代背景,近五年的课程改革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加入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建筑制图技法训练和构型设计训练等内容强化了设计基础能力的培养,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学习能力能到锻炼。学生们初步了解建筑制图要点并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图纸绘制训练强化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为后续课程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此次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解地方建筑特色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课程后续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

[2]黎志涛,建筑教育面对当前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建筑学报,2007(5):6-8.

项目基金:黄山学院校级示范性课程改革项目(181963);省级教学研究项目(PX-28182072);黄山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2018JXYJ03)

作者简介:苏梦蓓(1983—),浙江江山人,硕士,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

作者:苏梦蓓 宋学友 曹海

工科院校建筑学素描教学论文 篇3:

城市雕塑教学思想的转变与思考

“跨界”是当下一个热词,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融合。跨界的最大意义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领域、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最终形成的物质与精神领域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感、立体感和纵深感。设计作为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使不同的艺术门类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的一种创作手法,在当代几乎所有的物品、商品生产与制作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具体到雕塑艺术这一空间造型艺术上,设计因素表现在创作思维、表现技法、存在形式等方方面面。本刊组织了部分文章,就雕塑与设计的“跨界”关系予以探讨,以期引起不同艺术领域的交融与互动。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雕塑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城市雕塑专业人才需求旺盛。除重点美术院校的雕塑系外,陆续有建筑、园林、景观、环境艺术等方面的院校也开办了雕塑或与雕塑相关的专业。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迅速扩大,使得雕塑专业结构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但是作为一门专业来看,特别是与其他老牌专业相比,城市雕塑教学明显透出不成熟与不完善。

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在办学规模上有了突破,但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中仍沿袭传统美术院校的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术院校师资配备、教学体系以及办学宗旨,更趋向于传统意义上纯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强调对雕塑技法和技能等基本功的训练上,学生的能力局限在对形体的临摹和结构的分析上,对城市雕塑理论的学习几近空白,更缺乏城市雕塑从设计到实践的机会和经验。而且由于缺少文化素养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创作上并没有实际的可延展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培养模式易造成雕塑学科的人才形成单向性艺术家式的极端。

如今的雕塑专业不再是培养处于艺术象牙塔里的雕塑家了,雕塑作品也不仅仅是陈列在美术馆中的作品和表现宏大政治主题的纪念碑了。当今环境艺术设计将城市雕塑当作城市人文景观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重大的城市景观建设项目都有雕塑设置及雕塑家的共同规划,除了公园、绿地、中心广场这些传统的城市雕塑放置地之外,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各个层面,街道、小区、庭院乃至地铁站内都有雕塑的身影存在。其形式风格和表现内容也千变万化,非一句话所能界定。这应视为雕塑功能的拓展,也是当今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1。

一、行业对城市雕塑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分析

城市雕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其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同时又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毕业生,是企业对城市雕塑人才培养提出的一项最根本任务。

城市雕塑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人才能力结构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

1.雕塑造型能力

要建设城市雕塑,首先应具备雕塑造型的基本塑造能力,掌握雕塑塑造中所必备的基本功,以确保雕塑在制作过程中准确把握形体造型的准确性。

2.多学科知识背景

城市雕塑学科具有跨界、综合、紧扣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并且汇同城市环境学、文化学、设计学及数字科技、工程材料等学科领域,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以城市视觉美学追球为内核,通过美术学与设计学、艺术学与工程学、与信息科技媒体等学科的融合,为艺术与工程开辟一条独特的实践性艺术学科之路。因此城市雕塑人才不仅应具有设计创作能力,还要有一定工程素质、多学科交叉背景以及多工种协调能力。要熟悉景观规划的基本原理,以便更好地把控城市雕塑设计的整体空间关系;要熟悉材料科学知识,尤其是新材料的应用;要了解结构方面知识,更好地解决合理承重问题,以确保作品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要善于与景观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等不同的专业人士合作。城市雕塑家不应是单纯的雕塑设计者或是加工者,而应是一种集设计能力、加工制作知识以及城市规划设计学科、景观学科的综合性极强的人才。

3.具备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

城市雕塑是一种融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聚焦点,其基本特性要求它的表现形式要以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达更高层面的文化价值意义。因此,城市雕塑设计者要有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修养,这是解决城市雕塑设计中文化定位、创作风格、彰显城市精神,以及创作雅俗其常作品的关键.

4.要有多学科、多工种协作的能力

城市雕塑建设中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特色显著,决定了艺术家不可能再闭门造车。任何一项城市雕塑的建设都是一个繁杂的项目,并且通常是处于十分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从方案创意到工程实施到落地为安,往往是多角色、多部门协同完成的。城市雕塑建设的总负责应善于与其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学科、加工团队真诚合作,最终达到城市雕塑建设的一流水准。

面对城市雕塑的行业特点和学科特征,使我们不能沿着过去的老路前进。按照传统美术院校的教学思路,将制约城市雕塑发展中技术与设计、艺术与设计、环境与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无法适应当前城市建设的需求,也不可能要求大部分学生从事纯艺术性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重视所面对的严峻挑战,在未来城市雕塑的教学中改变策略。将城市雕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对城市雕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具备文化、艺术与技术3个方面的能力,达到传统文化知识深厚,造型基础扎实.要了解雕塑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安装的全部工艺流程,以确保城市雕塑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二、城市雕塑教学思想的转变

1.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当下,城市雕塑人才培养主要有纯美术院校和工科与多科性院校两大类。纯美术院校具备联合人文艺术学科共建的优势,但由于缺少工科背景的学科支撑,大量工程类课程无法开设,诸如建筑结构、材料工艺、建筑物理等,易陷入“纯人文”“纯艺术”的误区。

现代城市雕塑设计已有了很大发展,其设计的内容和形式靠传统的学科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从单纯的造型设计发展到空间设计、融入环境意识,从纸上的方案草图到加工制作、安装落地,所涉猎的内容不仅有经济、心理、行为、资源、文化、历史、景观与环境、植物、光照、交通道路等,同时还包括了材质、结构、工艺等在内的通盘考虑。在进行城市雕塑设计时,对以上诸多学科的内容都应具备相应的知识,既要注重雕塑艺术的艺术性,更要注重雕塑的技术性,毕竟城市雕塑是为具体工程项目服务的。因此,在雕塑教学中渗入交叉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单一地对学生进行造型等基本的雕塑本体性的教育,更要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学科知识,以发展出综合的,交叉的、比较新的领域的知识、概念、方法或技巧,应用于雕塑的制作和设计中去。

而在工科与多科性大学,尤其是建筑类院校中开办雕塑专业,可以更好地结合学校强势学科进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充分利用其学科专业、研究资源等有利条件和内部优势,建立专业交流平台,强调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如从我校城市雕塑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就可看出综合类工科大学所具有的多学科优势和交叉学科的相互支撑作用(见表1)。既设有环境规划、园林艺术、中外建筑史等方面的课程,还要学习各种材质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有了结构方面的知识,方可解决城市雕塑异形不规则结构的合理承重问题,以确保所设计的城市雕塑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有了工科材料成型等专业的有力支持,不仅可保证雕塑后期的艺术质量,更可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工艺的研究。这样的课程设置,无疑构成了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之间更为有机的相互补充,使雕塑专业和学校其他学科专业的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发挥。

城市雕塑专业方向是综合艺术与设计的教学,只有通过综合教育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运作,才能避免过于狭窄单一的专业化教育,可能会造成的文化割裂和知识结构的偏狭,从而实现培养具有宽广视野的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的城市雕塑专门人才,实现更好的就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

2.项目实践教学,榜样力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城市雕塑相关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追求创新和注重实践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促进。因此,从专业角度来看,城市雕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实践是其教育的重要环节。城市雕塑教学应从纯理念模式中走出来,强化设计与工程、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让教学走出课堂,使学生在真题真做的设计实践中经受磨练与体验,设计成果接受社会的检验和评价。

在教学中,一方面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对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制订出切实可行、高效的设计、实习任务指导书,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控制;另一方面进行定项工程接触和工程设计,以科研带教学。引入社会,企业的项目以及教师的各类横向、纵向课题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在真实的项目运作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课堂上所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施工技术、装饰材料、工程管理、艺术制作效果等实际感受,锻炼学生从立项、实际调研、方案设计、调整修改、评定方案到真材加工制作、实施、使用和维护、评价与发挥社会效益等整个流程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满足企业用人要求。随着项目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师将主要环节的设计深度进行比照分析,学生逐渐可以看到教师面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及实施过程,从而针对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有取舍地学习专业知识。在项目完成的同时,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总结出该类科研项目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在实际运作中出现的难点、要点,增强其实践运用能力。

同时有条件的专业院校还应尽可能地设置自己的城市雕塑设计研究所,配合教师工作室制度和学生导师制,形成教师带学生共同参与城市雕塑设计,及其相关实际项目的运行机制,成为锻炼教师专业职业能力和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校内实训基地。

3.融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最为直观的展现载体。城市雕塑不只是通过造型来表达内涵,更重要的是将时代文化和个人艺术思维、综合素养融入作品中,其表现形式要以雅俗共赏的大众化语言去诠释更高层面的人文价值涵义。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重视传统、关注社会、比较研究、兼容并蓄、体验挖掘。综合创新的同时,努力把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融入作品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化道义精神,更多地寻求与人和社会的融通,达到审美主体与雕塑客体、雕塑内涵与表现形式、雕塑本体与周遭环境、雕塑表达与功能体现等的统一。

城市雕塑的教育应该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态势来展开,艺术的公共性意味着一种开放、兼容与多元。城市雕塑的教学实践更应把贯彻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基础观念,在课程中针对西方文化日趋严重的影响,注重对学生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教育,在教学中确立对城市雕塑立足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认识和研究,在中西文化冲突交融中寻找新的碰撞点。在课程设置上,可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等板块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有重点地注入到雕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与传统的素描、泥塑、材料、景观、构成等课程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在创造性地利用民族文化进行设计表达的同时,发展和丰富民族文化本身的艺术语言形式.

4.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优化与建设是美术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案的关键因素。城市雕塑设计的工程性、综合性、创新性对教师提出了综合知识、综合修养、综合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在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更要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教师梯队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年龄结构上的配比,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教师队伍。通过师资背景多元化、专业背景多元化、教学经历多元化的原则,进行师资配置和教学团队的组建,能够有效整合教师的集体智慧,开发教学资源,取长补短,在协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7k平.

同时,选拔教师要注重既有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而教师的继续教育可采取国内外雕塑类相关专业教师互换、学者互访、合作研究、学术研讨等方式实现;同时教师自己要坚持自主创新性学习,以学导学,边学习,边指导,在指导中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多参加实际工程项目,边实践,边总结,与社会需求对接,进一步更新和深化教学理论。

结语

城市雕塑教学思想的改变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改造工程,针对城市雕塑设计的“人文”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交叉特性,转换新思维,在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构建出一套延续传统、立足当代、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雕塑人才的交叉培养新模式,以满足当下城市文化建设多层次、多方面的成才需求,这是摆在雕塑艺术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蔺宝钢 孙静

上一篇:忠诚执法争做时代先锋演讲稿下一篇:党性教育工作心得体会